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时间:2019-05-13 11:30: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第一篇: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学习兄弟省市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百日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由王维副局长带队,组成第三专题调研组,于3月8日至18日,先后赴广西、安徽两省以座谈交流和实地学习考察的形式就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11天的专题调研考察中,第三调研组先后与桂林市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以及安徽的旅游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当地旅游教育培训开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广西和安徽的一些景点。

学习考察的总体印象,一是广西、安徽两省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二是旅游业对扩大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方面贡献显著;三是景区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景区管理科学、规范;四是地方政府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很强,几百年的古村至今保存完好。

二、外省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旅游局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三期东盟旅游人才培训班,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授予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成为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基地为东盟各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和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进行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旅游界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2、旅游专业院校建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广西旅游局,创办于1985年,1994年正式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有旅游与休闲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游外语系、导游系、商务系、视觉艺术系、艺术表演系、基础部、社科部、公共外语部等7系3部,2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旅游业产业结构相匹配、紧贴行业需要的专业体系。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国家旅游局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定点单位,也是广西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自治区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教材编写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广西院校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与境外旅游组织和旅游院校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旅游教育与国际接轨。学校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重点支持单位和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12月与香港理工大学承办了由世界旅游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届旅游教育国际论坛。

3、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为开展好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广西旅游局还设立了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经过近的发展,广西的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已经增至110万元。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根据培训计划,分区域、分种类统筹各类培训班,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导游三年大培训”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区2万多名导游的全员培训。

4、旅游教育培训内容、形式

在常规的行业培训任务之外,广西旅游局拓宽了行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横向联合培训

广西旅游局与广西红十字会联合举办“旅游系统救护师资培训班”,导游员经过培训取得“救护师培训证书”,将成为具有救护资格的导游员和培训旅游行业救护师的师资储备。

(2)以赛代训

举办“广西导游风采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培训一批能胜任重大接待活动、能代表广西导游水平的高素质导游员,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

三、对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设想

1、建议设立辽宁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就有了资金保障,资金可以提升培训质量、于创新培训手段和扶持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2、建议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

据了解,目前很多省的旅游局都有下属旅游职业学院,搞得较好、影响较大的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这些旅游专业院校在旅游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向行业输送了大批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很多院校已经发展

第二篇: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思考

石培华 陈献春 李成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需求拉动下,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支撑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培育了一支数量巨大的人才队伍,成为各类行业中发展最快、最有潜力和最富活力的新兴人才队伍。但是,作为规模庞大、类型层次渠道多样、基础薄弱的新兴人才队伍,问题日益突出,规模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的体制政策障碍,阻碍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分析问题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希望为破解制约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难题建言献策。

一、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就与现状特征

(一)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大规模的从业人员队伍

2009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拥有2万家旅行社、2万家规模以上旅游景区、30万家旅游住宿机构,星级饭店13583家,还有超过150万家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随着产业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队伍迅速扩大。2009年,全国旅游直接就业1300万人左右,全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总人数7600余万人。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教育不断壮大。截止2009年底,全国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33所,其中有21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高职院校,在校学生95.24万人,旅游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77万人。2009年全行业培训总量近400万人次,已逐步建立国家、省区市、地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四级培训体系。

(二)旅游人才发展呈现鲜明行业特征

旅游人才队伍,是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人才队伍,也是面临问题最严峻、受到关注和投入最不足的人才领域。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产业大军,即主要体现为规模大、潜力大、涉及面大和影响大;二是杂牌军,即队伍层次多、来源广泛;三是无业大军,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旅游类职业没有单独分类,很多旅游类工作岗位并未列入职业大典;四是劳动大军,旅游人才学历偏低、资格证书、职称拥有率低和熟练使用外语的比例低;五是流动大军,队伍流动性大;六是青春大军,队伍年轻、新岗位不断涌现。

(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战略影响和示范意义

首先,旅游人才已成为国家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领域。旅游就业与人才队伍规模大、类型多、增长快、潜力大,已成为促进就业和人才发展的战略性领域。旅游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妇女就业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创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具有巨大潜力和特殊优势。旅游就业和人才队伍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成为国家整体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和质量,而且正产生深远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旅游人才,尤其导游是国际交流的使者、国家文化价值观传播的使者、社会人际交往的使者,其素质提升意义重大。

再次,旅游人才开发对服务业人才开发具有示范意义。由于对外开放早、市场化程度高,旅游业的人才开发在服务业中具有典型性,可以作为服务业推进人才开发战略的一个试点行业,作为“中国服务”的先行者。

对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需要站在这三方面的战略高度,才能深刻认识旅游人才发展本质,从深层次和更高的高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由于行业收入和职业声望低、就业吸引力不强,旅游业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在我国普遍出现用工荒、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大背景下,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高端人才、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人才发展的深层次制约会更加凸显。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政策障碍,具体为四个方面的支撑不足。

(一)旅游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足 旅游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规格能否满足旅游业的需要是判断其基础性作用发挥好坏的基本标准。以此看来,当前我国旅游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还不足,从而导致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错位,主要有以下方面:

越“工商管理”范围,进入到公共管理、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等学科领域,旅游行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产业政策等领域的管理不断深化,工商管理专业显然不能适应需要。由此,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之间形成了一个结构性错位,即旅游管理专业难以培养涵盖产业发展主要领域的人才,而旅游业所需求的人才只能由其他相关专业培养,导致“学旅游的干不了旅游,而干旅游的不学旅游,供给与需求相互脱节”的奇怪现象。

(2)旅游教育“散小弱差”格局未根本改变,旅游综合院校引领不足,旅游专业边缘化,难以形成专业特色,亟待集成整合。一是缺乏综合性的旅游本科院校。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33所,其中只有21所独立建制的旅游高职院校,但没有一所独立建制的旅游本科院校,引领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旅游院系大多规模较小,每所院校在校生仅475.83人,其中高等院校校均543.26人,中等职业学校校均419.23人。旅游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7,737人,校均21.26人,其中高等院校校均22.02人;中等职业学校校均20.62人。三是旅游类专业分布较散。教育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调查发现,旅游相关本科专业主要分散于综合性院校的地理、历史、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有关院系中。

(3)旅游本科教育模式不灵活,学研产一体化程度低,应用性人才培养不足,不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和新业态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旅游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内就业率较低,据统计不到20%,这主要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教学机制问题。旅游本科教育主要由综合性院校实施,其人才培养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严重不足,一方面,所在院校本身与旅游行业联系不紧密,难以发展形成专业特色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类专业在综合性院校中处于附

属地位,容易被边缘化,难以得到足够重视,实践基地、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难以得到实质性改善。因此,其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旅游人才职业通道还很不完善,人才政策环境亟待改革完善

所谓职业通道(careerpath-ways)一般是指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及其可能性。职业通道可以让员工更加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从而实现自己潜能与价值,因而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职业通道的构建需要在职业资格证书、职称、岗位提升、薪酬制度方面等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但是当前由于一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导致职业通道不顺畅,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1)没有完善的旅游职业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旅游类职业没有单独分类,主要被分布于两个二级目录中,另外一些岗位被零星设置于其他目录中。一些新兴业态的职业未被列入该《大典》,不利于旅游类新职业拓展及地位提升。(2)没有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和鉴定体系。旅游行业行政许可类资格证书只有导游资格证书,旅游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没有旅游类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机构,严重限制了旅游类职业资格认证的发展。

(3)旅游类人才职称晋升渠道极少。目前设立的职称系列中,没有旅游类职称大类。一般旅游技术型人才都申报经济师或其他类职称,导致很多旅游类技术人才缺乏职称晋升渠道,极大限制了人才发展。

(三)旅游企业人才开发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篇二:关于漠河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借最北扬名 靠极光生辉

倾力打造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关于漠河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林甸县委宣传部 王优鹏

为学习借鉴漠河发展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推动林甸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我通过参加座谈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漠河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漠河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漠河在国家、省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决心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招商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专门成立了漠河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按照发展大旅游、培植大产业、开发大市场的指导思想,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重要措施摆上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漠河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旅游景区配套的交通、通信、环保、卫生、供水、供电、安全保障、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设施得到改善。在完成机场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洛古河景区的道路建设,并使旅游景区内的道路也得到全面改造。漠河机场建成通航,开通了北京—哈尔滨—漠河等7条旅游航线。此外,旺季开通了旅游专列,使漠河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是旅游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县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40余处,其中获得国家4a级、3a级、2a级旅游景区各1处;有旅行社25家;有旅游饭店1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有社会旅店54家,家庭旅馆92家,各类客房2000多间,具备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能力,已基本形成了协调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

三是旅游拉动作用逐渐增强。据统计,2012年漠河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和53.3%;2012年,旅游业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0.6个百分点,拉动全县gdp增长5.5个百分点。漠河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突破百万,旅游收入超过十亿元,跻身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行列。

二、漠河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漠河依托“神州北极”的区位优势,森林覆盖率达90.6%的环境优势,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的资源优势,被慈禧太后御封的“胭脂沟”神秘的古黄金之路的文化优势,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区品牌档次、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是以解放思想为出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对木材需求量急剧增加,林区的森林资源出现了过度的消耗,林区经济陷入了经济危困、资源危困的“两危”境地。漠河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林业经济区域,经济结构基本以木材生产为主,结构比较单一。2000年,漠河以“天保工程”为契机,大胆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替代产业旅游业,确立了“生态

立县、旅游活县、招商富县”的产业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以长远规划为根本。漠河按照“突出重点、体现标志性、深度开发、打造精品”的发展理念,依托稀缺性、垄断性资源,将北极村定位为集找北寻源、养生度假、冰雪体验、会议科研于一体的“国际旅游村”。组建了规划评审委员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英国工程设计院、黑龙江省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知名规划设计单位,重点编制了《北极村旅游名镇总体规划》、《中国漠河龙岛总体规划》、《北极圣诞村总体规划》等16个规划;修编完成了《漠河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漠河县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等7个规划,为全国旅游名镇深度开发提供了依据。

三是以突出主题为关键。漠河发挥在全国具有一定垄断性和独特性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具有震撼力的“神州北极”旅游品牌,把所有旅游景区景点都注入“中国最北”元素,努力建设成为中国极地旅游目的地。目前,漠河北极村正在创建5a级景区,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为3a级景区,九曲十八湾为2a级景区。

四是以文旅结合为灵魂。漠河深入挖掘被慈禧太后御封的“胭脂沟”的采金文化,整理许许多多古驿道上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包装再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战胜外来侵略而与沙俄签订平等的《尼布楚条约》的雅克萨之战古战场,从南海请来观音原身像,建设了观音山文化旅游区、胭脂沟采金文化旅游区等景区。

五是以旅游产品为纽带。漠河突出“北极天象”、“绿色生态”、“避暑养生”、“冰雪体验”等资源优势,针对不同客源群体,重新组合包装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目前开通了西林吉—金

沟—北极村等六条旅游精品线路。在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开发上,扶持鼓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高新旅游纪念品开发建设,重点培育蓝莓系列产品和山野产品,逐步形成生态、健康、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游客带走的不仅仅是漠河特色纪念品,还充当了漠河旅游的义务宣传员。

七是以强化管理为抓手。漠河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充分发挥旅游稽查大队和联合执法组的作用,面向社会公布了旅游投诉电话,通过采取明察暗访、蹲点跟踪、受理游客投诉等办法,严厉打击假导黑社、欺客宰客等行为,有效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市场价格监管,重大节赛活动期间,对旅店业实行了最高限价管理,北极镇西瓜、香瓜销售实行价格备案,全县旅游商品和收费项目全部实行明码标价,营造了公平、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注重旅游安全管理,对旅游运输车辆、江上游船、住宿餐饮进行集中整治,消除危险隐患,提高旅游安全系数。

三、分析对比存在问题

漠河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远离客源市场。漠河是祖国的最北边陲,远离客源市场,所以加大漠河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做大做强漠河旅游产业就显得更加迫切。

二是文化底蕴不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游客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迫切需要体验不同的文化,尽管漠河有胭脂沟、李金镛祠堂、古墓群等文物古迹,但漠河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挖掘还十分有限。

三是旅游商机不旺。漠河经济属典型的边境地区经济,与其他沿海省份和发达地区相比还相对落后,由于本身需求不旺,购物旅游还没有完全形成,游客在漠河的消费不高,影响了旅游收入的增加。

四是旅游市场有待规范。对旅行社、导游、旅游车司机和景区景点的管理还有些粗放,各职能部门对旅游市场齐抓共管互相配合还不够。漠河旅游市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素质从业、低质量服务、低水平管理、低效益运营等问题,影响了漠河的旅游形象。

分析对比漠河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林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和不足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四、几点建议

借鉴漠河发展旅游产业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树立全新意识,定位发展思路。林甸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篇三: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我省旅游业软实力

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我省旅游业软实力

辽宁省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学习兄弟省市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百日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由王维副局长带队,组成第三专题调研组,于3月8日至18日,先后赴广西、安徽两省以座谈交流和实地学习考察的形式就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11天的专题调研考察中,第三调研组先后与桂林市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以及安徽的旅游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当地旅游教育培训开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广西和安徽的一些景点。

学习考察的总体印象,一是广西、安徽两省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二是旅游业对扩大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方面贡献显著;三是景区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景区管理科学、规范;四是地方政府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很强,几百年的古村至今保存完好。

二、外省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旅游局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三期东盟旅游人才培训班,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授予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成为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基地为东盟各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和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进行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旅游界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2、旅游专业院校建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广西旅游局,创办于1985年,1994年正式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有旅游与休闲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游外语系、导游系、商务系、视觉艺术系、艺术表演系、基础部、社科部、公共外语部等7系3部,2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旅游业产业结构相匹配、紧贴行业需要的专业体系。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国家旅游局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定点单位,也是广西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自治区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教材编写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广西院校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与境外旅游组织和旅游院校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旅游教育与国际接轨。2006年学校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重点支持单位和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2007年12月与香港理工大学承办了由世界旅游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届旅游教育国际论坛。

3、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为开展好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广西旅游局还设立了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经过近10年的发展,广西的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已经增至110万元。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根据培训计划,分区域、分种类统筹各类培训班,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导游三年大培训”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区2万多名导游的全员培训。

4、旅游教育培训内容、形式

在常规的行业培训任务之外,广西旅游局拓宽了行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横向联合培训

广西旅游局与广西红十字会联合举办“旅游系统救护师资培训班”,导游员经过培训取得“救护师培训证书”,将成为具有救护资格的导游员和培训旅游行业救护师的师资储备。

(2)以赛代训 举办“广西导游风采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培训一批能胜任重大接待活动、能代表广西导游水平的高素质导游员,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

三、对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设想

1、建议设立辽宁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就有了资金保障,资金可以提升培训质量、于创新培训手段和扶持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2、建议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

据了解,目前很多省的旅游局都有下属旅游职业学院,搞得较好、影响较大的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这些旅游专业院校在旅游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向行业输送了大批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很多院校已经发展成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建议在省旅游教育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促进作用。在学院设立旅游培训中心和旅游研究中心,发挥学院在旅游教育、培训、科研方面的基地作用。

3、进一步改革导游资格考试

近年来,我省在导游资格考试工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等的方式方便考生,并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以“方便考生、服务基层”为宗旨的导游资格考试改革还可以有进一步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导游资格考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1)笔试

由省旅游局建立网上管理系统和网上题库,在各市设立考点,笔试试题由系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考生交卷后,系统自动显示成绩,可以根据需要多次组织考试。

(2)现场考试

现场考试采用视频录像方式,考生在网上管理系统现场抽取景点讲解及应变能力等各类问题后,面对网络摄像头自行回答,考生现场考试的视频直接传回省旅游局网上管理系统,由省旅游局组织评委统一在网上评分。

据了解,湖南省已经在2010年试行网上导游资格考试。

4、与签订邻省导游资格互认协议

导游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职业,跨省交流十分频繁,辽宁、吉林、黑龙江同属东北地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比较接近,在人才培养、宣传促销等方面,我省应该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加强合作,获得共赢。签订导游资格互认协议将对加强东三省导游人才交流,为我省引进短缺的韩语、俄语导游人才提供便利。

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在导游资格互认协议的基础上,我省还可以考虑组织东三省导游资格联合考试,这将极大提升辽宁在全国旅游行业的影响力。

据了解,目前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已经签订导游资格互认协议,并取得较好效果。

5、建立旅游人才网,提供网上培训、就业服务

传统的培训方式,容易受到时间、场地的限制。但是,如果在网上进行培训,就可以很

好避免这类问题。建立辽宁旅游人才网,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参加培训,可以在网上下载培训的教材、讲义,观看培训视频,交流学习心得。人才网上还可以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信息,在旅游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成为永不落幕的培训班、招聘会。

6、举办“导游大赛”丰富培训内容

传统的讲授培训方式参与性较差,举办“导游大赛”等类型的活动,可以动员从业人员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宣传,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辽宁旅游的知名度。

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我省旅游业要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效能高的旅游人才队伍,走“人才兴旅”之路。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加大力度、创新手段、培育精品、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我省旅游业软实力,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

第三篇: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考察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学习兄弟省市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局党组《关于开展百日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由王维副局长带队,组成第三专题调研组,于3月8日至18日,先后赴广西、安徽两省以座谈交流和实地学习考察的形式就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在11天的专题调研考察中,第三调研组先后与桂林市旅游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以及安徽的旅游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当地旅游教育培训开展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并实地考察了广西和安徽的一些景点。

学习考察的总体印象,一是广西、安徽两省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的扶持力度很大;二是旅游业对扩大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方面贡献显著;三是景区建设地方特色鲜明,景区管理科学、规范;四是地方政府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很强,几百年的古村至今保存完好。

二、外省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1、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旅游局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举办了第二、三期东盟旅游人才培训班,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授予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成为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基地为东盟各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这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和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进行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旅游界的重要通道和纽带。

2、旅游专业院校建设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广西旅游局,创办于1985年,1994年正式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设有旅游与休闲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游外语系、导游系、商务系、视觉艺术系、艺术表演系、基础部、社科部、公共外语部等7系3部,29个专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目前已经形成了与旅游业产业结构相匹配、紧贴行业需要的专业体系。是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国家旅游局在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考试定点单位,也是广西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及自治区旅游局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基地和教材编写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广西院校第一,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与境外旅游组织和旅游院校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旅游教育与国际接轨。学校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重点支持单位和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12月与香港理工大学承办了由世界旅游组织、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一届旅游教育国际论坛。

3、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为开展好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广西旅游局还设立了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经过近的发展,广西的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已经增至110万元。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根据培训计划,分区域、分种类统筹各类培训班,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导游三年大培训”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前完成全区2万多名导游的全员培训。

4、旅游教育培训内容、形式

在常规的行业培训任务之外,广西旅游局拓宽了行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横向联合培训

广西旅游局与广西红十字会联合举办“旅游系统救护师资培训班”,导游员经过培训取得“救护师培训证书”,将成为具有救护资格的导游员和培训旅游行业救护师的师资储备。

(2)以赛代训

举办“广西导游风采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培训一批能胜任重大接待活动、能代表广西导游水平的高素质导游员,提升导游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

三、对我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设想

1、建议设立辽宁旅游教育培训专项资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设立教育培训专项资金,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就有了资金保障,资金可以提升培训质量、于创新培训手段和扶持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2、建议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

据了解,目前很多省的旅游局都有下属旅游职业学院,搞得较好、影响较大的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这些旅游专业院校在旅游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向行业输送了大批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创造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很多院校已经发展 <莲山 课件>成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建议在省旅游教育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辽宁旅游职业学院,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促进作用。在学院设立旅游培训中心和旅游研究中心,发挥学院在旅游教育、培训、科研方面的基地作用。

3、进一步改革导游资格考试

近年来,我省在导游资格考试工

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了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等的方式方便考生,并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以“方便考生、服务基层”为宗旨的导游资格考试改革还可以有进一步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导游资格考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1)笔试

由省旅游局建立网上管理系统和网上题库,在各市设立考点,笔试试题由系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考生交卷后,系统自动显示成绩,可以根据需要多次组织考试。

(2)现场考试

现场考试采用视频录像方式,考生在网上管理系统现场抽取景点讲解及应变能力等各类问题后,面对网络摄像头自行回答,考生现场考试的视频直接传回省旅游局网上管理系统,由省旅游局组织评委统一在网上评分。

据了解,湖南省已经在试行网上导游资格考试。

4、与签订邻省导游资格互认协议

导游是一个流动性较大的职业,跨省交流十分频繁,辽宁、吉林、黑龙江同属东北地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都比较接近,在人才培养、宣传促销等方面,我省应该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加强合作,获得共赢。签订导游资格互认协议将对加强东三省导游人才交流,为我省引进短缺的韩语、俄语导游人才提供便利。

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在导游资格互认协议的基础上,我省还可以考虑组织东三省导游资格联合考试,这将极大提升辽宁在全国旅游行业的影响力。

据了解,目前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已经签订导游资格互认协议,并取得较好效果。

5、建立旅游人才网,提供网上培训、就业服务

传统的培训方式,容易受到时间、场地的限制。但是,如果在网上进行培训,就可以很好避免这类问题。建立辽宁旅游人才网,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参加培训,可以在网上下载培训的教材、讲义,观看培训视频,交流学习心得。人才网上还可以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信息,在旅游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成为永不落幕的培训班、招聘会。

6、举办“导游大赛”丰富培训内容

传统的讲授培训方式参与性较差,举办“导游大赛”等类型的活动,可以动员从业人员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宣传,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辽宁旅游的知名度。

我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我省旅游业要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效能高的旅游人才队伍,走“人才兴旅”之路。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加大力度、创新手段、培育精品、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我省旅游业软实力,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四篇:南方旅游教育考察报告

南方旅游教育考察报告

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

2004年5月下旬,笔者利用去云南丽江参加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研讨会的机会,取道昆明、杭州和上海,对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早的几所南方高等院校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与相关单位旅游专业的负责人和旅游专家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5月21日下午,笔者首先会晤了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田卫民教授,田教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云大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科研和师资建设方面的情况。据田教授讲,云大的旅游管理专业现在是云南省省重点专业,该专业正式成立于1992年,当初发韧于原外语系的旅游英语专业。1996年有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并于2003年开始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云南大学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强,从业人员共有27人。在教师编制上,他们注意吸收具不同专业背景的各类人才,学科交叉上的有时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如历史学、民族学、生态学、工程学、英语以及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上,并且强调相同专业背景的人数不得超过两人。在科研方面,突出旅游经济分析、生态旅游、旅游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最早出版了《旅游经济分析》、《生态旅游》、《旅游人类学》(翻译)的教材和专著,并利用自身的优势,注重所谓实战性研究,即积极参与旅游业的规划、设计或相关的策划。基于旅游学作为新兴学科的特点,鼓励教师“舍弃”原来的专业,在编写教材中向旅游学“靠拢”,并提高和锻炼自己。具体做法是走特色之路,教师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熟悉过程是通过置身于产业当中来完成的。田教授向笔者强调,他们倡导的理念是:学者既是批评者,更重要的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而决不是旁观者。在与国外交往方面,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国的萨利福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与世界旅游组织(WTO)、亚洲开发银行及福特基金会有着广泛的业务联系。另外,笔者还拜访了著名生态旅游专家杨桂华女士,杨女士现任旅游管理系的系主任,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这位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教授就她们在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研究实践,向笔者详细解释了她所理解的生态旅游模式。在和杨教授的交谈中了解到,云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要求必须过六级,否则拿不到本科学位。当然,保留补考资格。在昆明逗留期间,笔者还与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博士、云南省第九届政协委员王世丽女士就旅游文化方面的话题进行了交谈,让笔者受益匪浅。

5月23日,在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章小云同学的帮助下,笔者首先拜见了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郭毅博士,在与郭博士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下属有四个系,即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其中旅游管理系下设旅游研究所和饭店管理研究所,现有师资23人。据郭博士介绍,他们系的强项是旅游饭店管理,因而经常接待和培训来自全国著名饭店特别是旅游饭店的从业人员。鉴于他们的发展势头,大学领导层特别为旅游管理系制定了优惠政策,即在对外交往中把旅游管理系提升为旅游学院,所谓“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在郭博士的引见下,5月24日笔者拜见了浙大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玲强博士,周博士详细向笔者介绍了旅游管理系的发展概况。据周副院长讲,浙大旅游管理系是于1980年在国家旅游局首批投资布点的我国第一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早在1990年就拥有了我国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旅游管理系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高级旅游业管理人才、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业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现有专业教师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3人;主要学术骨干中有博士2人,硕士12人。在交谈中,周副院长高度评价了北京林业大学,特别对园林学院给予了肯定。他说:“我们相信你们北林大的水平,所以接受了贵校园林学院推荐来的学生”。笔者知道他指的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免试推荐的郑聪辉同学。5月25日,笔者还在浙江日报社大楼拜见了浙大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旅游地理学专家周进步教授。虽然此次相见是笔者与周先生第一次谋面,但两人就旅游学的话题谈得非常投机。听说笔者第二天还要去上海考察,他热情地向笔者推荐了去上海应该会面的几个旅游学人士。

5月27日,在上海,笔者拜见了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刘玲女士。在此之前,笔者知道刘教授是旅游环境学专家,著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2000)一书。通过刘女士的介绍,笔者认识了该校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的旅游GIS专家李山博士,并就有关话题展开了讨论。交谈中笔者该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于是笔者又到商学院找到他们的负责人,了解到的情况是: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创立旅游教育专业,1992年9月正式建立旅游学系,按国家教委专业目录的统一规定,专业名称改为旅游管理。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增设旅游经济硕士点,1998年按新修订的统一专业目录,专业名称改为旅游管理。目前全系有教师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6名。本科和研究生均设有旅游管理专业。

5月28日,笔者到复旦大学了解情况,早知道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历史系。有意思的是虽属于历史系,但也被称为旅游学系。目前有教师9人,同时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但规模不大。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的强项是旅游文化。计划准备约见的夏林根教授,也是上海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担任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和《发现》杂志副理事长,是中国文化和旅游学方面的专家,可惜赶上出差,未能谋面。

通过本次考察,对笔者来说,感觉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现粗略总结以下几点,以就正于识者。

1.旅游管理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优势背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大学均有各自的特色。比如云南大学最初是在英语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后来又和工商管理合并(现在学院名称为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强强结合,达到了快速发展的效果。

2.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受学校总体发展的制约,人数均不是很多。比如浙大,一届只能招收50人左右。

3.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原来的背景专业课占据1/3,旅游方面占1/3,公共课占1/3。

4.师资力量普遍比较强,考察的5所大学,人数上最少的也达到9人,最多的达29人。

5.云南大学已经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博士点。

本次考察得到园林学院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旅游管理教研室张玉钧

2004年6月12日

第五篇:南方旅游教育考察报告

南方旅游教育考察报告

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

2004年5月下旬,笔者利用去云南丽江参加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研讨会的机会,取道昆明、杭州和上海,对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早的几所南方高等院校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并与相关单位旅游专业的负责人和旅游专家进行了广泛地交流。5月23日,在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章小云同学的帮助下,笔者首先拜见了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主任助理郭毅博士,在与郭博士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下属有四个系,即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系,其中旅游管理系下设旅游研究所和饭店管理研究所,现有师资23人。据郭博士介绍,他们系的强项是旅游饭店管理,因而经常接待和培训来自全国著名饭店特别是旅游饭店的从业人员。鉴于他们的发展势头,大学领导层特别为旅游管理系制定了优惠政策,即在对外交往中把旅游管理系提升为旅游学院,所谓“一套班子,两个牌子”。在郭博士的引见下,5月24日笔者拜见了浙大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玲强博士,周博士详细向笔者介绍了旅游管理系的发展概况。据周副院长讲,浙大旅游管理系是于1980年在国家旅游局首批投资布点的我国第一个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早在1990年就拥有了我国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旅游管理系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高级旅游业管理人才、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业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现有专业教师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3人;主要学术骨干中有博士2人,硕士12人。在交谈中,周副院长高度评价了北京林业大学,特别对园林学院给予了肯定。他说:“我们相信你们北林大的水平,所以接受了贵校园林学院推荐来的学生”。笔者知道他指的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免试推荐的郑聪辉同学。5月25日,笔者还在浙江日报社大楼拜见了浙大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旅游地理学专家周进步教授。虽然此次相见是笔者与周先生第一次谋面,但两人就旅游学的话题谈得非常投机。听说笔者第二天还要去上海考察,他热情地向笔者推荐了去上海应该会面的几个旅游学人士。5月28日,笔者到复旦大学了解情况,早知道他们的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历史系。有意思的是虽属于历史系,但也被称为旅游学系。目前有教师9人,同时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但规模不大。交谈中了解到他们的强项是旅游文化。计划准备约见的夏林根教授,也是上海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担任上海茶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和《发现》杂志副理事长,是中国文化和旅游学方面的专家,可惜赶上出差,未能谋面。

通过本次考察,对笔者来说,感觉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现粗略总结以下几点,以就正于识者。

1.旅游管理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优势背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大学均有各自的特色。比如云南大学最初是在英语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后来又和工商管理合并(现在学院名称为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强强结合,达到了快速发展的效果。

2.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受学校总体发展的制约,人数均不是很多。比如浙大,一届只能招收50人左右。

3.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原来的背景专业课占据1/3,旅游方面占1/3,公共课占1/3。

4.师资力量普遍比较强,考察的5所大学,人数上最少的也达到9人,最多的达29人。

5.云南大学已经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博士点。

本次考察得到园林学院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旅游管理教研室

张玉钧

2004年6月12日

下载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考察报告:关于旅游教育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考察报告

    四面山旅游产业链的开发与旅游产品的打造——赴广西北海、阳朔学习考察报告 2012年10月管委会一行32人赴广西北海、阳朔两地就两地景区的打造与管理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组......

    旅游考察报告

    旅游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

    旅游考察报告

    篇一: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旅游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

    旅游考察报告

    走入张家界张家界,位于湖南西北部,属武陵山脉,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七十年代末,著名画家吴冠中与张家界邂逅,这场偶遇不亚于金风玉露的相逢。自那以后,张家界这颗“养在深闺......

    旅游考察报告

    旅游考察报告2012年5月19日至5月27日,炎帝陵文化旅游考察团一行29人,在xx县炎帝陵管理局局长、炎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xx同志的带领下,赴台湾开展海峡两岸炎帝千秋圣诞交流和旅......

    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旅游人才培训方案 目录 1.建设背景及意义„„„„„„„„„„„„„„„ 2.指导思想„„„„„„„„„„„„„„„„„„ 3.培训内容„„„„„„„„„„„„„„„„......

    旅游考察报告1000字

    篇一:旅游业考察报告 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11月22日至11月26日,旅游考察组远赴淳安、富阳、桐乡、上海佘山、江宁汤山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交流、座谈......

    旅游项目考察报告

    篇一:旅游考察报告 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事处金山社区支部书记——齐洪亮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地方区域知名度,激发广大群众自豪感。乡村旅游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