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地理课程论文苏锡常旅游市场的开发
苏锡常旅游市场的开发
摘要
旅游市场通俗说就是旅游者人群的集合体,市场开发是指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市场。一般有两种策略可供考虑:一是把现有产品推向新的目标市场,增加销量。二是寻找和发现现有产品的新用途,从而开辟新市场。苏锡常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简称苏锡常。苏锡常旅游市场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该区域的旅游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苏锡常旅游市场的优势,弥补自身劣势,扬长避短,打造苏锡常旅游品牌。
关键字:苏锡常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存在问题、开发对策 1 苏锡常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首先需要分析旅游市场环境。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分为两大部分,即微观和宏观环境。微观部分包括游客的收入、闲暇、时间、职业、心理、受教育程度等,旅游区域内部的游览环境。宏观部分主要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
2.1微观环境分析
来苏锡常旅游的游客主要倾向于佛教之旅、园林之旅、历史古迹之旅、古镇之旅,对古典园林、湖光山色、江南水乡、古运河、现代景观、森林公园等高品质的资源比较感兴趣。一般来说游客的收入水平与旅游活动的参与率存在明显的正比,收入水平同样对旅游者购物行为有显著影响。从时间角度看,闲暇在很大程度上觉得着居民出游力的高低。总体来说,年龄与旅游活动的参与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不同的职业人对目的地的选择也有一定的不同。由于出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消费,所以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旅游的需求越大。
2.2宏观环境分析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苏州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并同网师园、环秀山庄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个古典园林,分别于97年12月和2000年11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京杭运河从中穿过。无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称。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风景优雅秀丽,千年悠久历史,是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无锡以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成为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灵山景区属于国家5A级景区。无锡不仅以山水名城,发达的经济文化和令人神往的太湖美景而著称,更是一个富有革命斗争和光荣传统的城市。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常州还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常州目前拥有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香树湾高尔夫酒店、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水上游线、维景国际大酒店等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的环球恐龙城,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全新的都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几年前,江苏省政府就对《苏锡常都市圈规划》作出批复,确定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形成区域的发展目标、战略以及促进苏锡常协调发展的要求,这标志着苏锡常作为中国旅游形象区建设正式启动。苏锡常都市圈将加强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和旅游市场营销整合,大力发展区域旅游和城市旅游,形成统一的苏锡常旅游整体形象。重点开发以文化观光、商务旅游、度假休闲旅游为主的产品系列。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开发环太湖地区、沿江地区、沿古运河地区和宜溧金丘陵山区。同时,都市圈将实现
2区域一体、加强协调、注重创新、联合发展。由此看来,苏锡常旅游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微观宏观环境优势。
3.苏锡常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盲目竞争问题
当然苏锡常旅游市场开发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盲目削价竞争问题,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且不论其做法是否违法,如果以这样的营销战略长期进行营销,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旅游企业自身利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旅游区的利益。
3.2忽视售后服务问题
忽视售后服务问题,现在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而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予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
3.3法制意识淡薄问题
法制意识淡薄问题,有的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诋毁其他旅游企业的声誉,有的甚至冒用其他旅游企业的品牌等等。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企业形象,破坏了国家的法制,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都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许多经营者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经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
3.4科技含量低
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没有把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没有高科技的旅游营销支持,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旅游企业在经营运用过程中,手工劳动较多,缺乏对高科技、新技能的运用。
3.5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
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没有几个部门或旅游企业在年初即拥有自己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更别说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了。
3.6忽视旅游形象问题
忽视旅游形象问题,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文脉与地脉,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以致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游客量却上不来,旅游淡、旺季差异性极大,形象宣传口号雷同等等现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说打造旅游品牌了。苏锡常旅游市场开发对策
针对苏锡常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要积极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要注重发展、应用科技手段,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要有长期规划和发展眼光。要大力发展网络营销,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苏锡常地区要要让旅游宣传品主题化、个性化、特色化,从而实现旅游市场的国际化;要深度探讨“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策略,将创意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要借鉴世博,抢抓未来事件效应,与知名策划公司合作加快品牌塑造,努力打造旅游和现代服务区;要拓展与大型旅行商的合作,通过网络营销、博客辐射,提升区域旅游知名度;加大与上海、浙江、山东等周边省份以及陕西、河南、广东等远程旅游市场的互动,构建线上线下的网络平台,不断开发新品新线,创新节庆模式;在省内的景区、饭店、餐厅、旅行社、购物点等旅游六要素所涉之处,展示“美好江苏”的品牌标识,让江苏新形象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人心;将各地打造的城市旅游口号,如“太湖明珠 甜美无锡”、“幸福江阴”、“江南福地 常来常熟”等,作为“美好江苏”品牌的二级诠释;举全省之力进行旅游营销活动,整合策划江苏精品旅游线路,并可根据分众市场提供佛教之旅、园林之旅、历史古迹之旅、乡村之旅等专项旅游产品。江苏是文化大省,资源丰富,苏锡常要做好资源整合、文旅融合大文章,4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及推广活动;要巩固世博宣传成果,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和专项旅游产品,加快观光型产品向休闲度假型产品的转变;扩大海外旅游代言人的推广模式,在保持传统市场(日韩、东南亚、北美、欧洲)的基础上,尝试拓展包括中东、俄罗斯在内的新兴市场和会奖旅游市场。
结论
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是使旅游成为人的本能需求,使旅游产业成为制造快乐的产业,打造区域品牌,使品牌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动力。苏锡常旅游市场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当然在存在很多问题,在其旅游市场的开发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自身劣势,为打造中国旅游品牌而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张婷.旅游市场营销.华南理工大出版社.2008
[2] 邓德胜,王慧彦.现代市场营销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苏锡常2011年旅游市场发展思路
第二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公选课论文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游圆明园有感
一直对圆明园有种道不清的情结,这种情结可能源于年幼时看过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也可能来自初中老师讲述的圆明园那悲屈的历史命运,也可能发自艺术图片展中圆明园那宏大瑰丽、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虽然完整的圆明园已随那段逝去的历史而化为灰烬,但历经沧桑,饱受洗礼的遗址仍然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
我游览圆明园的时节并不是最佳的游览时节,我是在六月份的时候去的,天很热,游人也相对很少,最重要的是在夏季,万物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那种历史的沧桑感不是特别的严重。据说圆明园的最佳游览季节在金秋十月,一方面天气舒适,另一方面万物凋零,能真正是体会到那种经久巨变的荒凉感,然而即使如今的季节,它的浓重的历史感仍然熠熠生辉,让人肃然起敬。
走进圆明园,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忽然变得好静,仿佛这诺大的游园之中只有我一个人,路不宽,两侧是高嵩参天的大树,那粗壮的树干仿佛是在向我炫耀着它经历过的沧桑,不过这树也该是后栽的吧,当年的大树恐怕多已被烧成炭灰深埋在地下了。我按照路口的指路牌,先去看了这园中稀有的活物——黑天鹅,它们有的悠然自得的展开的双臂,有的在湖中自由的嬉戏等等,吸引了大量的游人竞相拍照留念。
走在路边,除了肆意疯涨的杂草,偶然在路边还能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有大小各异的石头在路边横竖的躺着,那明显是经人精心加工过的断石,百余年前,它们有都是那座庭院中耀眼的梁柱呢?而如今却以这般残破的躯体横卧在杂草丛中。这公园貌似是没有工作人员修整过的,除了扫扫游客留下的旅行垃圾,树、草、桥,都按照它们喜欢的方式躺着、长着,给了人们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圆明园,这种萧条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追思。
如果单单走在路上,好像路边的景色都一个样,我跟着另一队有导游的旅游团一起找到了复原的圆明园全景沙盘展厅,走进黑漆漆的一间平房,一个好似古代战时军用地形图似的沙盘全景几乎覆盖了整间屋子,我不禁为之所折服,因为这里所呈现的圆明园,与我刚刚亲眼所见的圆明园遗址,判若两地。我像是发掘了一处埋在地下千年的古物,感觉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就在这模型室外面的世界,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瑰宝,值得所有世人追思、想象的峥嵘岁月,就这样,变成了我眼前的这般荒芜„我试图触摸这些灵物,这些我的先辈们的智慧的仿物,看着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青铜十二生肖、大水法喷水就在我的掌间,然而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复存在。这历时三年耗资300万的真材实料的盛时全景,以一比一百五的比例用250多平方米精缩了史书中记诉的圆明园,可又能怎样呢?山林流水,亭台楼阁,毁灭的是我们的建筑,流失的是我们的财产,留下的,是中华儿女对历史的反思,和永远不变的尊严。
当年,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勿忘国耻!历史,虽然都已远去,写进史书里的东西,我们都已无法改变,落后,必然挨打,圆明园的毁灭,我不得不承认这某种程度上讲,的确是一种必然,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式的确过于残忍,但也许,这般残忍的痛,才更能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血的教训,教我们勿忘耻辱,奋发图强。如今,尽管中国政府公开反对,尽管中国律师团、海外华人的律师团尽了自己的努力,然而,仍然无法改变记录着中国耻辱的宝贵文物被拍卖,从而演绎了“百年前的耻辱,百年后的再度伤害”一幕。该做的努力中国人一定会去做,去挽回,但中国人不会报复,中国人不会纠结历史,中国人只会把痛记在心里,然后昂首挺胸,向着未来,更长更远的地方,坚定的走下去!
滔滔黄河水,滚滚长江流,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我们只有用我们的双手去构建强大的家园,才能不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重演!
第三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论 文
姓名:张俊雅
班级:10级物理一班
学号:1002114030
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洛阳旅游发展浅析
摘 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显示,1994年我国旅游业收入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洛阳 龙门石窟 环境污染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厥,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谷关,四周为群山环绕。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巨龙般的黄河穿过山陕峡谷,奔腾 咆哮,经洛阳之北滚滚东流,而洛阳恰似一颗珍珠系在这条巨龙的腰间。自古以 来,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帝王争相建都之地。近几年,洛阳的旅游业蒸 蒸日上。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 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着,资源的 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一、旅游区概况
1.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中,洛阳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文化胜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类型中地位突出,以此为依托,洛阳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洛阳市结合邻近的西安、郑州、开封及北京、南京、杭州等旅游城市,形成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宗教旅游、古都旅游的旅游网络,这一网络是洛阳市未来旅游发展的基础。
2、处于全国区域旅游网络中的三级节点,洛阳市旅游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
从海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构成了我国旅游城市等级体系的第一层次,珠海、西安、厦门、杭州、天津、大连等旅游城市处于第二级,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开封等三个旅游城市均居于第三级。
3.洛阳旅游的空间联系与交通联系
a、空间联系
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游客量的大小,反映旅游城市(区域)间的空间联系强度,下面我们从河南省与洛阳市游客构成分析洛阳市与其它旅游城市间的空间联系。
(1)海外游客
根据海外旅游者抽样统计资料,河南省的海外旅游者主要来自北京、陕西(主要是西安)、上海三个地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7.4%、26.6%和24.1%,三者总计达77.7%;海外游客从河南省前往省外旅游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北京和上海,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3%、20.8%和20.8%,三项合计占69.9%。在河南省内部,1997年郑州海外游客占全省海外游客的93%,而洛阳则仅为26%。说明目前洛阳市与我国重要旅游城市的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2)国内游客
洛阳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表明:第一,洛阳市国内旅游空间联系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强度的城市为北京、西安、郑州、开封、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二级强度的城市为太原、武汉、合肥、济南、杭州、南京。第二,洛阳市入境游客中有39.2%来自郑州、开封或于郑州中转来洛阳,19.5%来自西安,离境游客中有26.4%去西安,25.1%前往郑州、开封或途经郑州。第三,在洛阳游客结构中,省内游客约占35.3%之多,居于第一,这些游客又以周边城市如郑州、三门峡、汝州、南阳等居多;邻近陕西省占10.0%,主要来自渭南地区;山西省占9.5%,主要来自山西南部运城、晋城等地。b、旅游交通联系
旅游交通线路是旅游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全国旅游交通网络中,北京、郑州、西安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城市的旅游交通区位和集散功能明显强于洛阳市。交通网络及其便捷性决定旅游客流方向,由于陇海铁路、西(安)开(封)高速、301国道在洛阳市域东西一字排开,故而形成的区际旅游联系与客流方向主要沿此交通干道东西拓展。目前,洛阳对外旅游交通联系已形成向东联系郑州、开封,向西通过豫西联系西安的网络雏形。相对而言,南北流向如与山西太原、湖北武汉等旅游城市的交通联系还比较弱。
值得指出的是,从空间距离上分析,相对郑州和西安而言,洛阳进入嵩山少林寺、仰韶村遗址和巩义宋陵景区更为便利。
c、河南省旅游空间格局
洛阳旅游空间定位必须结合河南旅游发展的布局规划,与周边地区、城
市及旅游景区结成联动网络。河南省旅游业在区域布局上将形成“一心五区”的空间格局。核心区由郑、汴、洛构成,围绕核心区分布着豫北、豫西、豫南、豫东和豫西南五个外围旅游区。其中,洛阳市在旅游核心区中处于显要的位置,旅游资源在品质和结构上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根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洛阳市城市实际直接吸引范围已超出市域范围,还应包括豫西三门峡、汝州等地。
综上所述,洛阳在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尤其是古都旅游网络中地位显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旅游潜力末充分发挥,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仍以过境旅游为主要特征,这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品质极不相称。从地缘上讲,洛阳与北京、西安、郑州、开封及周边规模较小的旅游城市如三门峡、汝州、山西晋城等构成竞争合作态势,洛阳区域旅游网络组织规划将根据这一竞争合作态势,提出规划目标,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战略和策略。
二、存在问题
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去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达不到旅游的目的;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构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影响经济发展。(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果、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的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污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墩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植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的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相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及其所蕴含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是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陈忠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4]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第四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与保护
学院: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
姓名:
雷利明
学号:
1001040122
摘要: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修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
此外,我们也知道,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旅游地理 矛盾 开发 保护 突出特色
正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资源,我们首先得知道: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尽管他们是互相矛盾的,相互制约的,但我们应该尽量合理开发并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流失。我们应该知道,并且我们政府应该做到: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特别的,自然保护区应如下开展旅游,因为自然保护区怎样开展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应对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我们应充分认识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作为经营旅游业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仟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能,因而必须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同时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毁掉资源、环境就是毁掉旅游。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果真如此,那么自然保护工作开展得越好,保护区的地位就越高、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越高。继而再将经济收益反馈到保护区的建设方面,即可使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特色是旅游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每个民族都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例如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①世界级自然保护区;②神奇的火山山水游览胜地;③满族的发祥地,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针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特色,笔者认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策略应是: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主,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发旅游资源,重点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圣之山的特点,其战略目标是将长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风光保留地。
3.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核心区,使其免遭破。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行政立法机制。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国是个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较早、经验较成熟的国家,在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常常立着一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许留下脚印;出来,只许带走照片。”很值得我国借鉴。经济计划机制。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解决的办法是, 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如果说架桥、筑路、修宾馆、建索道等工程项目在一般的旅游区是可行的话,那么在自然保护区应另当别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动辄在保护区核心地段大建楼堂馆所,然后公路、小径密如蜘蛛网,于是保护区成了现代化闹市,等到该风景城一建成,风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关于建造索道的问题,更应引起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建造索道,必须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树、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缆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国外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大峡谷都是绝不允许建造索道的。
④加强科学管理。如何提高保护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是保护区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经营思想上,应改变目前“粗放经营”的作法,而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服务取胜,必要时可适当限制游人人数,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例如厄瓜多尔政府便对到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的人数严格限制在每年2.5万人以内,任何一个岛上的每日游客数不得超过90人。在管理方面,保护区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共管旅游业,做到有责大家尽,有利大家图,旅游、环保齐头并进。旅游项目的选择,应以知识性旅游为主,在一些景点挂牌介绍该景点的内容,向游人传授科学知识。保护区内一定要采用线性开发的方式,严禁游人到处乱跑。主要开展一日游,以减轻游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总之,只要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加上其它部门以及广大游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第五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论文
问题:
1、水污染,生态保护
2、水上交通事故
3、加强自身管理
白洋淀水污染及治理:
白洋淀湿地退化干涸主因仍未消除
2009-11-12 11:56:57 来源: 科学新闻(北京)
科学新闻10月20日报道 白洋淀兴于水、衰于涸。如今虽有好转,但导致白洋淀湿地退化甚至干涸的主要因素并未消除。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部,是河北平原与滨海平原交接地带的湖积冲积洼地。古时的白洋淀面积很大,由于入淀河流泥沙淤积以及历代筑堤围垦造田,面积不断缩小。现今的白洋淀,东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西南至四门堤,周围堤埝长为230公里,当十方院水位为10.5米时(保证水位),容积为10.4亿立方米,白洋淀相应面积为366平方公里。白洋淀底高程一般在5.5~6.0米,平常蓄水位在7.3~8.5米之间,淀中有纵横沟壕3700多条,大小淀泊143个,白洋淀为诸多淀泊的总称。各淀泊之间由河沟连通,既能蓄水滞洪,又有灌溉、渔、航之利,更有鸟鸣芦荡之美。
白洋淀流域水利工程建设
白洋淀承接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金线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等河之水,俗称“九河下梢”。1970年开挖了白沟引河,又将白沟河、南拒马河水引入白洋淀,经过自然和人工调蓄后下泄。白洋淀上游诸河,源于太行山东麓,支流繁多,河短流急。
由于受气候、地形地貌条件影响,白洋淀流域内洪、涝、旱、盐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消除这些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1958年至1965年期间,保定先在西部山区兴建包括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四座大型水库在内的数十座水库,控制山区流域面积10300平方公里,总库容近30亿立方米。此后水利工程建设重点转到洼地改造,除涝治碱,修堤筑埝,提高抗涝标准上。
1963年白洋淀流域遭遇历史上罕见洪水。在抗击这场特大洪水过程中,各项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四大水库共拦蓄洪水18亿立方米,其中西大洋、王快、安格庄三大水库削减洪峰达79%以上,白洋淀调控洪量达38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洪水灾害。
白洋淀兴衰变奏曲
白洋淀兴于水、衰于涸。据统计,1960~1969年10年间入淀水量约为17.5亿立方米,1970~1979年入淀水量减少为11.0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入淀水量锐减,并连续出现干淀现象。白洋淀干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开发利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
在此背景下,白洋淀承接上游河流水量大幅减少,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白洋淀接受周边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甚至反补地下水。白洋淀出现干淀现象也是必然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进入平水期,降雨量有所增加,白洋淀的生态用水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上游各大水库几乎连年放水补淀,其间还实施了“引岳济淀”、“引黄济淀”生态调水工程。白洋淀生态状况也由此得到明显改善。白洋淀未来展望
白洋淀地势低洼的自然属性,毗邻京津的重要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大清河中游调蓄洪水枢纽的防汛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因此,巩固提防、减少淤积、疏通淀内泄水通道,防范流域内特大汛情的发生,确保京津、铁路动脉、华北油田及自身防洪安全,仍将是白洋淀规划、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保定市将“两库连通,引水入市,污水还清,穿府济淀”的大水系建设列入总体发展战略。大水系建设将使保定市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洋淀缺水状况。
影响白洋淀生存与发展的另外一大结症为水环境恶化。如今白洋淀水质较前些年已有明显好转。但白洋淀水环境的修复与维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由于白洋淀上游及周边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导致白洋淀湿地退化甚至干涸的主要因素并未消除。白洋淀生态用水能否正常维持还存在变数。现已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将补充白洋淀生态用水列入规划。若能争取到引江水配量补淀,“华北明珠”持久绽放光芒可期。
安新县环保局整治羽绒行业 保障白洋淀生态安全
2012年05月21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
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21日电 保定市环保局21日透露,为改善白洋淀水环境质量,保障白洋淀生态安全,安新县环保局集中开展针对羽绒加工行业污染的综合整治,对羽绒企业整治进行严格督导,并加强技术服务,下大力帮助企业整改。
工作中,安新县环保局先后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整改明白纸,将整改验收标准要求及时下发到每个企业。环境监察大队和环保所工作人员常驻羽绒加工行业相对集中的大张庄,深入企业进行巡回指导。该局还组织成立专门验收组,负责对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进行核查验收,企业随时提出验收申请,验收组随时提供验收服务。
据悉,截至目前,安新县环保局已改造排污明渠69个,新安装流量计76块,完善标志牌59块,全县95家羽绒企业中已有86家通过综合验收恢复生产。
白洋淀有了专题绿化项目
媒体:湿地中国作者:孙阁
为加强白洋淀生态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及完善森林景观资源,实现白洋淀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良性循环,经过积极运作和争取,白洋淀周边绿化工程项目最近落户安新。
白洋淀周边绿化项目总投资2050.5万元,其中吸引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30万美元(1038.8万人民币)。该项目绿化总面积达901公顷,计划建设白洋淀周边堤防、干渠防护林532公顷;营造淀区环村林带景观防护林270公顷;营造水区村闲散地环境保护林66公顷;营造淀区内旅游景区风景林33公顷。工程从2008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建设期3年。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保护和维持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改善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保障白洋淀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缓洪滞涝和防汛能力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促进白洋淀及周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保障。
水上交通:
任丘多举措让白洋淀水上交通更安全
“五一”期间,任丘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确保了白洋淀水上交通安全。该市不仅层层签定《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定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而且对白洋淀任丘辖区内540艘营运船舶进行了检验,更新救生衣100件、灭火器30个及航道内缺损的指示标志12处,备齐巡逻艇2艘、应急船只6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与此同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66平方公里通航水域进行拉网式巡查,严格控制非营运船舶和非船舶驾驶员参与营运,突出整治超载、超速和救生设备不全等违章行为,确保了运营船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自身管理:
白洋淀风景区属于村村相连,户户相关,由一些当地的村落组成风景区的主体,所以提高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很必要的。
存在问题提:
1、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坑宰游客
2、文艺节目演出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3、特殊游乐设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运行,接待游客的安新开展“农村文明清洁”活动 迎白洋淀旅游旺季
2012年04月27日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
中新河北网保定4月27日电 白洋淀旅游旺季将至,27日,保定安新县举行“农村文明清洁”活动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以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农村卫生环境为目标,以淀区、集镇、村庄、道路沿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按照“四有五无”的标准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为达到实效,活动要求各乡镇、有关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清洁工程领导组,落实活动经费,将农村清洁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白洋淀三举措提升服务质量
河北新闻网 2012-04-10
今年以来,安新白洋淀景区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人性化、精细化服务为重点,从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白洋淀景区有10个景点,旅游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为此,该景区首先着眼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进行教育培训,景区与县人事、职教部门联合聘请国内旅游专家学者,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从服务理念、服务技术、服务水平、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培训,计划培训2000多人次。
经过几年摸索,景区完善了特有的统一印票、统一售检票、统一折扣,从印制票据、销售门票、检票都在管委会范围内封闭运行的票务运行体制。该体制今年从落实细节上加以改进,并结合文明景区创建继续实行,有助于禁止无序竞争、欺诈等现象,维护白洋淀良好形象。
景区管委会出台了白洋淀景点动态管理办法,分旅游交通、游览项目、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游客满意度等12个方面,以千分计分,动态管理。聘请国家、省、市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不定期明察暗访,实地打分。得分达到950分以上的旅游景点为达标景点,可照常营业;900-950分的为限期整改景点,限期整改期间取消大厅售票,整改后经验收还不达标的责令停业整顿;900分以下的责令停业整顿。所有责令停业整顿的景点取消游览线路,经整改验收合格后可恢复旅游线路,继续营业。
根据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该景区对所辖景点年内发生两起以上投诉到市旅游局或者发生一起投诉到省旅游局事件的等七方面实行一票否决,被一票否决的景点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整改验收达标后方能正常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