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国家认监委食品农产品认证技术会议
日照睿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日照商标注册,日照ISO9000认证,日照QS认证,日照有机认证
2013年国家认监委食品农产品认证技术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通报了2012年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的情况、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行业自律情况 , 介绍了即将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订情况和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及下一步开发计划。
第二篇:2012年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2012年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建立风险预警与舆情处臵机制,切实加强对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和依法查处力度,提高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性和相关企业的诚信意识,促进认证市场的规范运行,维护广大消费者和获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监督检查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范围
本辖区内已获得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
(二)组织实施
对已获认证证书企业的检查由市局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局予以配合。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实行100%覆盖检查,对获其他认证证书企业检查比率不得低于20%。
(三)检查内容
1.获证企业、产品是否有超范围、超期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行为;
2.企业是否有伪造、冒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行为;
3.获证企业、产品是否持续符合相应法规、认证规则和标准要求,尤其是在有机产品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HACCP认证领域;
4.认证机构发证信息和获证企业认证证书与“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是否一致。
三、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2年4月至5月)。认真组织本辖区内获证企业开展自查,全面摸清并核实辖区内获证企业数量和基本情况,制定本辖区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和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计划表(详见附件1)。
(二)检查阶段(2012年5月至8月)。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集中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性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本辖区获证企业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情况,加强对有机产品标志使用、产品销售范围数量与认证数量一致性、产品可追溯体系等环节和乳制品、茶叶、蔬菜等重要产品的风险控制。
(三)处理阶段(2012年8月至9月)。通过监督检查,对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行为,要依法进行查处,涉及违法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认证机构发证信息和获证企业认证证书与“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不一致的,应当严格按照《关于启用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2.0版)的通知》(认办注函〔2011〕212号)规定处理;对获证企业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责令认证机构说明情况或暂停、撤销认证证书,并上报省局。
(四)总结上报材料阶段(2012年9月)。及时分析、总结认证监督检查中的问题和经验,不断探索监管新手段、新方式,提高监管质量和水平,并于9月30日前将2012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总结报告与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2)一并报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建立风险预警与舆情处臵机制。要对本辖区内开展的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督检查活动、案例和取得的成效进行积极宣传,对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风险因素主动侦测、及时处臵和上报,舆情监测员要对媒体报道及时调查核实和处理,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扩大食品农产品认证社会影响力,增强获证企业、获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食品农产品认证企业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督促获证企业规范生产行为,关注证书有效期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二)加强沟通协作,加大查处力度。要加强与工商、农业、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根据各自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大对有机产品等获证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中伪造、冒用、超期、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加强督促检查,力求实效。根据各类认证风险程度、社会影响程度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监管,建立与完善已获证企业的信息档案。对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获证企业、产品,要主动、及时的组织查处,并加强监管和巡查。对获证企业、产品存在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应当督促获证企业及时整改。通过监督检查,提高食品农产品认证有效性,促进认证市场的规范运行,维护好广大消费者和获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认监委迅速调查整顿认证市场
认监委迅速调查整顿认证市场
2014-06-24 09:26:37
浏览次数:613
针对新华社《认证,还是“认钱”》报道反映的问题
认监委迅速调查整顿认证市场
本报讯(记者丁 莹)记者日前从国家认监委获悉,6月15日,新华社播发《认证,还是“认钱”——新华社记者调查暗访认证市场》报道后,质检总局、认监委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部署调查处理工作。报道播出的当日下午,即向相关机构发出函电,要求相关机构立即进行自查,同时通知当地认证监管部门进行查处。截至发稿日,已进行了初步核实处理,后续处理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悉,从初步调查情况看,主要发现3个问题:
相关机构认证审核不严、未达到技术规范要求。针对报道中反映北京恒标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信展认证咨询有限公司有申报材料造假、现场审核时间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认监委有关部门调取了涉事单位的认证档案:北京恒标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在为北京某企业实施认证时,存在填报信息不完整、质量手册有抄袭内容、供方评价审核不充分等问题。北京恒标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已暂停该企业的认证资格,并进行现场复核。认监委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对该认证机构作出处理。对于同案涉及的北京东方信展认证咨询有限公司,已责成北京市质监部门调查处理。
认证审核人员收红包问题。经查,北京恒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两名审核员每人收受了企业给的红包500元。该认证机构已将审核员收受的红包共计1000元退还企业,并对涉事审核员分别处以2500元的处罚,同时暂停其审核工作。针对报道反映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检查员在玩具CCC认证工厂检查环节收红包问题,认监委有关部门于6月16日发出《关于开展玩具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排查的通知》,要求各玩具认证、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排查,一经查证存在问题的立即暂停上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对18家承担玩具检测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自查,抽调514份工厂检查档案,并电话调查15家获证企业;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对全部84位签约检查员进行了廉洁自律情况核查,目前已反馈70人的自查表。该中心同时抽查汕头地区玩具企业填写的240份《受审方对检查员的评价反馈表》,了解检查员是否向企业额外收取交通费、是否报销无关票据、是否收受红包礼品等,目前调查核实情况正在陆续反馈中。
有机产品认证存在“现场检查不严、记录造假”问题。认监委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和补充线索;结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新颁布的认证规则,提前部署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网格化监督检查,重点对认证机构的现场检查、有机认证标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督促认证机构落实水质监测、农残抽检等规定;组织开展“有机宣传周”活动,普及有机认证知识,帮助消费者利用“有机码”提高辨识真伪有机产品能力。
据了解,在对相关案情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认监委将采取以下5项措施。
依据《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对违法违规机构及人员作出行政处理,并建议相关合格评定认可机构和认证人员注册机构对其认可资格、人员注册资格作出相应处理。
开展认证认可行业诚信教育活动。组织从业机构开展内部质控和诚信体系全面排查,开展警示教育,全面推行认证机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认证认可行业风采展”活动,集中宣传一批优秀机构人员和典型事例,弘扬认证认可核心价值观,形成良性的舆论导向。
结合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针对监管薄弱环节,对已经取消行政审批的认证咨询、培训机构,会同有关执法监管部门加强后续监管,切实解决其游离在监管之外“管不着,不好管”问题;进一步明确咨询、认证界限,明确由认证机构对认证结果及全过程“负总责”;健全统一的认证、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的动态监管,对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资质能力进行动态管理,遏制认证检测市场良莠不齐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健全检验检测认证统计体系和数据发布机制。向社会公布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结果信息和监管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方便社会监督。
结合国家正在推进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有序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脱钩,使之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方机构,促进认证检测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对于认证市场存在的问题,认监委表示将坚持从严监管、秉公执法、依法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惩治认证市场的“害群之马”。《中国质量报》
转载自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四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9-25 【生效日期】2007-09-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食品农产品认证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
各相关认证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积极引导食品农产品认证舆论导向,国家认监委将以“全面加强认证认可工作 确保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题,开展为期一年的食品农产品认证系列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宣传方案
(一)开展连续、不间断的平面媒体宣传,形成宣传热点,提高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社会认知程度。在《中国食品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认证认可》、《认证技术》5家等媒体开辟专版或专栏,每月集中报道一次食品农产品认证情况、持续1年。并根据情况,邀请相关媒体记者赴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获证企业采访,形成更详尽的报道资料。
专版的主要内容设置包括:认证新闻、信息及相关工作动态、领导、专家、企业、消费者的观点、企业采风、人物专访、评论、认证案例、认证知识介绍等。
(二)委托相关认证机构举办不定期食品、农产品认证技术论坛,统一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审核/检查尺度,研究解决认证技术问题,提高认证结果的一致性,扩大食品、农产品认证方面宣传。
二、工作要求
(一)请各有关认证机构按照分工组织相关专家和获证企业撰写宣传稿件,严把稿件质量关,并在每个月15日前向国家认监委提供相关宣传稿件(每家认证机构每期组稿数量应不少于10篇),同时欢迎未承担组稿任务的相关认证机构积极投稿。
(二)请各有关认证机构按照分工,认真组织承办相应主题的食品农产品认证技术论坛。论坛统一以国家认监委名义举办,参与人员以相关认证机构、技术机构和获证企业人员为主,研究讨论如何提高认证有效性、一致性等相关技术问题。
(三)鼓励各相关认证机构结合国家认监委系列宣传计划,根据本机构情况积极自行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农产品认证宣传活动,共同推动我国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健康发展。
(四)为便于此项工作开展和联系,请各相关认证机构指定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在2007年10月15日前将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方式报送国家认监委。
注册部联系人:陈恩成 王茂华
联系电话:010-82262709 82262708
传真:010-82260757
E-mail:chenec@cnca.gov.cn
wangmh@cnca.gov.cn
办公室联系人:唐冀平
联系电话:010-82262689
传真:010-82260809
E-mail: tangjp@cnca.gov.cn
附件:1.组稿分工表
2.论坛分工表
3.联系人登记表
二○○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食品和农产品质量
茂兰镇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考核办法
为了切实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监管责任,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根据县政府及县食安委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由镇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对各村及镇直各有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进行考核。
第二条考核指标
(一)根据被考核单位承担的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职责,结合实际工作确定被考核单位的考核指标。制定考核指标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有管理内容,又要有量化指标。
(二)考核指标主要有:组织领导、制度建设、重点工作落实、量化指标完成情况、经费保障、宣传教育及群众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满意度等内容。
(三)对各职能部门的考核按照各部门与镇政府签订的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书进行。
第三条
考核遵循以下原则:
(一)求真务实,考核标准科学规范;
(二)权责明确,促进工作全面开展;
(三)狠抓落实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四)宣传与教育相结合。
第四条
考核办法实行“季度自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办法。季度自查由被考核单位自行组织,对本村、本部门各项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由镇食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各村和各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和量化指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意见,报镇食安委审定。对在半年督查和年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由考核组及时向被考核单位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
第五条考核工作程序
(一)被考核单位自评。各有关部门和各村要在次年1月5日前将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执行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报告报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由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满意度测评。
(三)组织考核。次年1月,镇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对各村和各有关部门进行统一考核。
(四)考核方式。
1、听汇报。考核组听取被考核单位开展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汇报,重点了解被考核单位贯彻落实县、镇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的情况。
2、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协会、种养殖基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业及群众代表的意见。
3、查看资料。查看被考核单位涉及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档案、文件、工作记录等。
4、现场检查。实地检查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场)、食品生产流通企业、餐饮业、畜禽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集体食堂等。
5、考核评分。在听取汇报、现场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和重点食品抽样检测结果,考核组成员按《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指标考核细则》逐项打分,汇总后计算平均分。
(五)考核等次。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分为3个等次,分别是: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分数在90分(含 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含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在考核内被考核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考核定为不合格。
第六条奖惩
按照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确定的目标,对在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将整改结果作为下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