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日本问题的调查问卷
-有关日本问题的调查问卷-
你的年龄: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性别:□汉子 □妹子 □女汉子
1.去过日本吗?
□去过□没去过
2.在添购家具、生活用品时,会不会更倾向于选择日本产品?
□会□不会
3.你在童年时期对日本最初的了解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多选)
□书籍□日本动漫
□长辈讲述□影视剧
□新闻□其他(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热衷于日本动漫,你的看法是
□喜欢日本漫画,爱看日本动漫□偶尔无聊时候看看,与民族问题无关
□排斥与日本有关的一切,所以从来不看日本动漫
□根本不看动漫
5.你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看法是
□来源于中国,连名词也要依赖中文字构成,没有什么好稀罕的□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也传承得很好,值得借鉴
□非常讲究礼节却又充满侵略意识的军国主义思想让人觉得十分矛盾
□其他(请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在当今时代你看法是
□勿忘国耻,身为中国人永远不能原谅日本的残暴行为
□原谅日本,进行友好建交,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
□持折衷态度
□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对这类问题并不关心
7.2012年9月,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事件而恶化,千千万万中国人街头游行示威,呼吁抵制日货,强烈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但游行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此你的看法是
□支持游行,抵制日货需要人民群众有力的发声
□游行可以,但某些方式过于偏激,抵制日货要理性对待
□不支持游行,没有实际意义,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不抵制日货,经济全球化时代几乎不可能做到彻底告别日货
8.你觉得日本人民比中国人民更遵纪更懂礼吗?
□是的□不相上下
□完全不这么认为
9.你认为当今日本在经济与科技建设方面远远超过中国吗?
□是的□不相上下
□完全不这么认为
感谢你的参与!么么哒~(╯3╰)~
第二篇: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模版]
日本问题研究2010
授课教员:归泳涛
电子邮箱:guiyongtao@pku.edu.cn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3 学分:3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文献评述、专题研讨的方法理解当代日本的变迁,着重探讨二战以后至今日本的内政外交以及中日关系,同时涉及具有重要当代意义的日本近现代历史。本课程希望同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运行方式及其改革,战后日本主要政治思潮的演变,日美同盟的变化及其影响,中日关系的发展,以及冷战后日本安全战略的调整等。
二、课程要求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要求同学做两次口头读书报告(1、从必读书目中选择若干章节;
2、从参考书目中选择一本,或自选一本,自选须事先取得教员同意),一次口头文献回顾报告(从教学提纲中选择一个论题,或自选一个论题,自选须事先取得教员同意),在文献回顾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一篇文献综述作为期末作业。鼓励同学在教员授课过程中随时提问,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参与课堂讨论、口头读书报告、口头文献回顾报告)50%,期末作业(文献综述)50%。
三、教学提纲 1.概论
教学方式、参考书目、研究方法、资料来源
2.战后日本政治体制的变迁
论题:宪法与天皇,55年体制的遗产,透视自民党政治,如何评价社会党,官僚政治及其改革
3.战后日本的政治思潮
论题:什么是和平主义,近代主义与战后日本的民主,解析日本的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的诸潮流
4.战后日本外交 论题:国际关系理论与战后日本外交,日本外交的权力资源,日本与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南亚等国的关系,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
5.日美同盟
论题: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及其遗产,日美安保体制的变迁,在日美军基地,日美经济摩擦及其启示
6.战后日本的防卫政策
论题:宪法第九条的影响,自卫队及其任务的演变,日本的安全战略
7.中日关系
论题: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日本国内政治中的中日关系,历史认识问题,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民族主义与中日关系,东亚的安全困境,日本人的中国观和中国人的日本观
四、电子资源 中国期刊网
北大图书馆硕士、博士论文
日本国会会议录检索系统http://kokkai.ndl.go.jp/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http://opac.ndl.go.jp/index.html 日本内阁府舆论调查http://www8.cao.go.jp/survey/ 日本首相官邸http://www.kantei.go.jp/ 日本外务省http://www.mofa.go.jp/mofaj/ 日本防卫省·自卫队http://www.mod.go.jp/ 田中明彦研究室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index.html
五、讨论书目(必读)
[美]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李朝津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胡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刘杰、三谷博、杨大庆等:《超越国境的历史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日]若宫启文:《和解与民族主义》,吴寄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唐家璇:《劲雨煦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
[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从战后走向新时代》,徐显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六、参考书目 1.概论
李玉主编:《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李玉主编:《中国的中日关系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埃德温·O·赖肖尔:《当今日本人——变化及其连续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美]约翰·内森:《无约束的日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Kenneth B.Pyle, Japan Rising: The Resurgence of Japanese Power and Purpose, Public Affairs, 2007.2.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
[日]升味准之辅:《日本政治史》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王新生:《政治体制与经济现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王振锁:《自民党的兴衰——日本“金权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徐万胜:《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华桂萍:《护宪和平主义的轨迹——以日本社会党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吕耀东:《冷战后日本的总体保守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张伯玉:《日本政党制度政治生态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陈鹏仁、黄琬珺:《战后日本的政府与政治》,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3.战后日本的政治思潮
徐静波、胡令远编:《战后日本的主要社会思潮与中日关系》,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诸葛蔚东:《战后日本舆论、学界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高增杰主编:《日本的社会思潮与国民情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孙政:《战后日本新国家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日]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版。
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陈鹏仁编译:《战后日本的思想与政治》,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
4.战后日本外交
[日]五百旗头真主编:《新版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金熙德:《日美基轴与经济外交——日本外交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张键:《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1952-1972》,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连会新:《日本的联合国外交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冯昭奎等:《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199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吴学文:《日本外交轨迹1945-1989》,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
5.日美同盟
[美]迈克尔·格林:《美日联盟——过去、现在与未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刘世龙:《美日关系1791—2001》,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于群:《美国对日政策研究1945-1972》,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阎学通主编:《东亚和平与安全》,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6.战后日本的防卫政策
Richard J.Samuels, Securing Japan: Tokyo’s Grand Strategy and the Future of East A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王少普、吴寄南:《战后日本防卫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肖伟:《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崔立如主编:《东北亚地区安全政策》,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7.中日关系
田恒主编:《战后中日关系史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刘德有:《时光之旅——我经历的中日关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吴学文:《风雨阴晴——我所经历的中日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德]杜浩:《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刘江永:《中国与日本——变化中的“政冷经热”关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黄大慧:《日本对华政策与国内政治——中日复交政治过程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廉德瑰:《美国与中日关系的演变1949-197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张耀武:《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赫伯特·比克斯:《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日]高桥哲哉:《靖国问题》,黄东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日]高桥哲哉:《战后责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日]大沼保昭:《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第三篇:调查问卷
浙江省中小企业会计岗位需求调查问卷
您好:
我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现在正在进行社会实践,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配合我完成这项工作,您所提供的信息将对我十分重要,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谢谢!
贵单位的名称: 地址
1、您所从事的单位是:(单选)
A、企业(a制造业b服务业c流通业d其他)B、事业单位
C、国家机关
2、您所从事的单位现有的会计人员:(单选)
A、3人以下
B、3—8人
C、8人以上
3、您所从事的单位现有的会计岗位有:(可多选)
A、企业主管
B、财务总监
C、财务主管
D、基本核算岗位
E、出纳
4、您所从事的单位是否需求与单位相关的专业的会计人才:(单选)
A、需求
B、不需求
5、如果需求,则具体专业要求是:(可多选)
A、一般核算
B、成本控制
C、税收筹划
D、审计
E、统计分析
F、财务预算分析
G、财务管理
H、会计电算化
I、其他
6、您所从事的单位最需要哪个层次的会计人才:(单选)
A、基本财务核算工作
B、参与单位的对外投资与资本运作
C、参与单位的管理工作
D、参与单位的经营与决策工作
7、您所从事的单位在招聘会计人才是最看重的是:(单选)
A、学历
B、实践经验
C、职业资格证书
D、道德素质
E、外表
8、以您的从业经验,您认为将来人才市场还会需要高职层次的会计毕业生么? A会(如选,作答9)
B不会(跳至10)
9.您认为市场有需求的主要原因在于(请按重要性排序)[1]高职层次人才能满足部分企业岗位需要
[2]部分岗位采用该层次的人才即可,可节约人力成本 [3]高职会计类人才的技能和水平比以往大有提高
[4]中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他们是该层次人才需求的大户 [5].会计人才的使用重在从业经验,而不是学历
[6](您所认为的其他原因)10.您认为不会的主要原因在于 [1]目前会计人才市场该类人才供大于求 [2]高职类会计人才技能单一,无法满足需要
[3]大部分的会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已无适合该层次人次的会计岗位 11.您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有
[1]财务会计[2]税务会计 [3]成本会计[4]审计 [5]会计电算化[6]财务治理
12.您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为
[1]凭证编制
[2]会计电算化帐务处理[3]帐簿登记 [4]会计报表编制 [5]纳税申报
[6]其他业务能力
13.您认为会计类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请按照重要性排序
[1]良好的职业素养 [2]计算机应用 [3]英语应用 [4]人际沟通能力[5]基本会计技能 14.除此之外您认为高职会计类毕业生还应具备的其他素质有
[1]投资理财能力 [2]治理企业局部事务的能力[3]会计业务处理的综合能力 [4]纳税筹划能力
15.您认为学校在对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需要注重
(按重要性排序)
[1]专业技能培养 [2]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的能力的培养[4]专业理论知识的灌输
公司盖章
第四篇:调查问卷
致被调查者的话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据统计:2001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0%,即3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未就业;200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145万人,约37万人未就业;200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2%,大约有52万人未就业;200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280万人,约69万人未就业;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340万人,估计将有79万人待业。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总体来看这种情况至少说明:大学扩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未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反而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这是摆在每位大学毕业生乃至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值此我国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之际,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心理,以利于我校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就业发展,特组织本次调查,您是我们的调查对象,请回答下列问题,谢谢合作!
(一)背景材料:
1、性别 男 女
2、请问您所学专业属哪一类
1、文法类
2、经济类
3、理工类
4、艺术类
5、医学类
6、其 它
3、请问你来自哪?
1、本省农村
2、本省城市
3、外省农村
4、外省城市
4、你现在所处的年级或状况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5、研究生
6、毕业正待业中
7、已毕业参加工作
(二)就业形势与心理调查: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问卷。(注没有特别注明的只能选择一项)谢谢!
1、您对您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什么看法?
1、毕业后就业
2、考研
3、出国留学
4、其他
2、您认为选择就业有家庭的因素吗?
1、十分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重要
3、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是?
1、民营企业
2、国营企业
3、外资企业
4、自主创业
5、政府部门
6、其它
4、您选择工作的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1、薪水
2、地理因素
3、行业前景
4、个人喜好
5、办公环境
6、其它
5、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
1、专业一定要对口
2、既来之则安之
3、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行业
4、其它
6、您对您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多少?
1、1500以下2、1500—25003、2500—35004、3500以上
7、您希望到哪工作?
1、经济文化中心如:京.沪地区
2、西部地区
3、一般的城市
4、出国
5、其它
8、您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
1、专业水平
2、心理素质
3、公关能力
4、道德素质
5、其它
9、您认为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1、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
2、就业期望过高
3、就业人数过多
4、其他
10、面对就业难,您的态度是?
1、先就业再择业
2、先择业再就业
3、考研
4、待业
11、如果您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是
1、家庭贫困
2、对考研没把握
3、实现自我价值
4、其它
12、据您了解,您周围同学毕业及即将毕业的人当中的平均就业率大概是多少?
1、50%以下2、50%~70%
3、70%~90%
4、90%以上
5、不清楚
13、在求职的过程在您会选择哪个途径求职?(最多可选择三项)
1、现场招聘会
2、上网
3、亲友介绍
4、报刊
5、上门推销
6、其它
14、您在校期间有否考过相关职业证书
1、没有
2、有
15、在校期间,您有否做过兼职工作
1、没有
2、有
16、在校期间,您有否当过学生干部
1、没有
2、有
17、您对您现在的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吗?
1、很满意
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5、很不满意
18、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5、其它
19、您希望学校什么时候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20、您觉得学校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及专业课程外,还应提供哪方面的指导呢?
1、职业生涯规划
2、素质拓展
3、就业体验
4、其它
21、哪种就业指导方式最感兴趣?(最多可选择三项)
1、经验分享
2、案例分析
3、集体活动
4、专题讲座
5、角色扮演
6、面对面咨询
7、其它
(已毕业参加工作者请继续,其它者请跳到29题作答)
22、你学的专业与你的工作是否对口
1、完全对口
2、有点对口
3、不对口
23、你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
1、很满意
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24、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有没有安排实习?
1、有
2、没有
25、(上题选A者请做下题)您觉得实习对您求职过程中有没有帮助?
1、有很大的影响
2、有
3、没什么多大的影响
4、没有
26、您认为找工作哪个途径最有效?
1、现场招聘会
2、上网
3、亲友介绍
4、报刊
5、上门推销
6、其它
27、您觉的找工作中男女待遇比例是否均衡?
1、差不多均衡
2、男比女待遇要好
3、女比男待遇要好
4、不清楚
28、您所学专业近几年的就业率大概多少?
1、50%以下2、50%~70%
3、70%~90%
4、90%以上
5、不清楚
29、在求职中最困扰您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三项)
1、就业指导不够
2、信息量少
3、学校支持不够
4、能力不足
5、优势难以发挥
6、方法技巧欠缺
7、对社会缺乏了解
8、其它
30、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最多可选择三项)
1、凭借自己的实力
2、提高个人素质
3、托关系,找熟人
4、自主创业
5、通过不正当竞争的方式
6、继续读书深造,暂时逃避紧张的就业局势
7、其他
09级泰尔弗国商一班
郝晓敏
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接近一比一,有利于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专业:文法生占73.8%,理工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经济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经济类,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说明后续数据有可取性。
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地区差异:本省农村占10%,本省城市占80%,外省农村无,外省城市占10%说明调查的大学生中本省城市的比例极大。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考研的占7.7%,选择出国留学的占9.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毕业后就业。另外一部分选择考研的学生,大部分都觉得读完研究生后找工作会比较容易,且愿意多读几年书;一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则大部分家里比较富裕,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出国留学,且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归国后会比较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资水平要求:1000~2000元的占26.2%,2000~3000元的占41.5%,3000~4000元的占9.2%,4000~5000元的占9.2%,5000元以上的占13.8%。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2000~3000元比较适合,主要原因有: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认为不能胜任很高收入的职位;工资太低的会觉得自己跟没读过大学的人待遇一样等。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比较保守,但又不会太低,足够解决日常用度的工资水平。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10.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家庭因素的看法:认为就业因自己决定而不该由家庭因素决定的占18.5%,十分重视家庭因素及家里人意见的占21.5%,视情况而定的占60%。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在乎家里人意见,但有时考虑到实际情况,还是不能完全听从家里人意见。顾家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占53.8%,选择上网找工作的占12.3%,选择亲友介绍的占27.7%,选择上门推销自己的占6.2%。说明大部分学生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或亲友介绍的就业方式。上网找工作同样要面试,参加现场招聘会可以马上把握机会;亲友介绍的工作比较大可能会被录用。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缺乏的能力: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占36.9%,缺乏组织能力的占23.1%,缺乏交际能力的占24.6%,缺乏独立能力的占15.4%。表明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居多,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少。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工作是否该与专业相关的看法:认为必须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占24.6%,认为只要找到工作,不管是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都可以的占29.2%,想找与自己专业相关,但找不到也不强求的占40%,本来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想从事其他工作的占6.2%。说明想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生占多数,不管其立场是否坚定。但考虑到目前毕业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较多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总结及建议:
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建议多与人交流:与人交流不但可以倾诉心事、缓解疲劳,还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这样又能减轻压力与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情况会有所改变,调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收集到的建议也会更多更完善。以上的调查报告虽不能绝对表明目前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但仍然反映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业心理状况。总结出的建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一点帮助。这次调查报告的完成,让作为大三的我受益匪浅。
09级泰尔弗国商一班
郝晓敏
第五篇:调查问卷
食品口味调查问卷
首先非常感谢您花费时间来参与这个调查,其次以下题目均为单选,希望您如实作答,最后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Q1:您的性别 A.男 B.女
Q2:您的年龄 A.16岁以下 B.15—20岁 C.21--24岁 D.25--29岁 D.30--39岁 E.40--49岁 F.50岁以上
Q3:您生活或工作在中国的哪个区域
A.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B.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C.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D.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E.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F.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Q4:您的职业
A.学生一(小学生、中学生)B.学生二(大学生)C.上班族 D.自由职业者 F.退休人员
Q5:您每个月花费在食品上的费用
A.1000元以下
B.1000--1500元
C.1500--2000元 D.2000元以上
Q6:您的口味偏好 A.酸 B.甜 C.苦 D.辣 E.咸 F.清淡 G.其他
Q7:你喜欢的食物色系 A.冷色系 B.暖色系 C.其他
Q8:初次尝试一种食物时,您会根据以下哪些标准来判断食物是否好吃
A.食物香气 C.食物口味 D.食物口感 F.食物形状
Q9:您觉得自己对于食物的味道是否敏感 A.非常敏感 B.比较敏感 C.对个别味道敏感 D.不太敏感
Q10:您平均多久尝试一次新的食物 A.每天 B.2--3天 C.一周 D.2--3周 E.一个月 F.一个月以上
Q11:您购买食物的频率 A.每天 B.2--3天 C.4--5天 D.一周以上
Q12:您一般会在哪里购买早餐或午餐 A.超市 B.便利店 C.社区附近D.饭店 E.公司(学校)食堂 F.街边
G.家里(家中带)H.其他
Q13:决定购买食物时,您会根据以下哪些标准来评判食物是否好吃
A.现场试吃 B.促销优惠 C.食物价格 D.食物包装 E.食物品牌 F.网上评价 G.朋友推荐 H.营养价值
特别问题:1.您的家乡是
2.在您的家乡除夕必吃的食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