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地
北京市
(7个):
北京韩村河、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北京南宫旅游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来农业园、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尝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天津市
(4个):
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蓟县下营镇常州村、塘沽区红星海上娱乐服务有限公司、西青区第六埠农业开发中心;
河北省
(8个):
平山巨龟苑旅游区、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邢台内邱长寿百果庄园、邢台前南峪生态观光园、保定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顺平县万顷桃源农庄民俗文化园、怀来容辰庄园、衡水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山西省
(3个):
昔阳大寨村生态农业园、忻州市前郝村生态农业园、汾阳市贾家庄生态农业园;
内蒙古自治区
(7个):
呼和浩特市蒙丰锦绣园、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人家旅游度假村、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旅游区、乌兰察布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呼伦贝尔呼和诺尔旅游区、锡林郭勒蒙古汗城旅游区、临河隆胜乡星月集团农业高科技旅游区;
辽宁省
(9个):
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大连石河现代农业园区、大连弘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尝本溪市绿色生态园、北宁闾山农业旅游区、凤城大梨树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
吉林省
(3个):
吉林左家特产观光农业生态园、公主岭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图国营福满林场;
黑龙江省
(9个):
哈尔滨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哈拉新村、齐齐哈尔铁农园艺园、宁安渤海农业旅游示范园、牡丹江黑宝熊乐园、牡丹江春城园艺科技旅游示范园、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渔猎文化旅游示范区;
上海市
(3个):
东平林尝崇明前卫村、孙桥现代;
江苏省
(16个):
南京江心洲镇、溧水傅家边科技园、昆山市生态农业旅游区、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江苏天一度假村、无锡太湖花卉园、江阴华西村、无锡龙寺农业生态园、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连云港现代农业示范园、赣榆县宋口村、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常州横山桥镇、如皋花木大世界、徐州稼悦园;
浙江省
(6个):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浙江(中国)花木城、奉化市滕头村、舟山沈家门渔港、兰溪市兰花村、松阳卯山农业观光园;
安徽省
(17个):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植物大观园、歙县上丰花果山村落生态旅游区、黄山市徽州区蜀源生态旅游区、黄山市黄山区芙蓉观光农业开发实验区、休宁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阜阳市颍泉区生态园、颍上县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贵池农业科技示范园、安徽天方茶叶集团、东至县龙泉农业生态旅游区、安庆大龙山石塘湖农业旅游示范点、潜山县水吼农业观光园、太湖县花亭湖、淮南市毛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药用植物园、和平县生态公园;
福建省
(2个):
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宁德市三都澳海上渔排;
江西省
(5个):
婺源生态农业旅游区、鹰潭龙虎山九曲洲农业观光园、崇义县横水镇阳岭七星湖农业旅游区、共青城农业旅游区、南丰罗里石蜜桔生态园;
山东省
(25个):
青岛崂山北宅生态旅游区、青岛石老人观光园、即墨蔬菜科技示范园、潍坊金宝游乐园、寿光高科技蔬菜示范园、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昌乐尧沟镇农业旅游示范园、龙口南山集团、烟台市农业科技博览园、长岛渔家乐、烟台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枣庄冠世石榴园、枣庄抱犊崮-熊耳山洪门葡萄村、枣庄山亭店子镇长红枣基地、临沂罗庄盛能农牧业旅游观光园、费县石林梨乡旅游区、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日照桃花岛风情园、日照任家台民俗旅游村、莱芜房干村、章丘白云湖、肥城桃源世界农业生态旅游区、聊城姜堤乐园有限公司、聊城凤凰苑农业科技园、德州禹西生态农业观光园;
河南省
(12个):
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金鹭鸵鸟乐园、洛阳市南村、临颍县南街村、临颍县龙堂村、林州市太行大峡谷、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新乡市北站区耿庄村、新乡小冀京华园、新乡七里营刘庄、新乡七里营龙泉村、鹤壁市三兴康乐村;
湖北省
(6个):
武汉谦森岛庄园、武汉农业生态园、洪湖蓝田农业生态旅游区、鄂州梁子湖生态旅游区、襄樊市锦绣园、宜昌中华鲟园;
湖南省
(3个):
益阳市花乡农家乐、永州市富家桥异蛇村、怀化市中方荆坪古文化村;
广东省
(14个):
广州花卉博览园、深圳西部海上田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光明农尝珠海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汕头农业科技园、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清远“广州后花园”、河源苏家围乡村旅游区、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三水侨鑫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新会现代农业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
(4个):
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阳朔世外桃源、柳州农工商农业观光旅游区、百色凌云茶场;
海南省
(2个):
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
重庆市
(6个):
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永州黄瓜山百里果乡、北碚金果园生态旅游区、璧山古老城生态农业园区、皇田现代农业观光园、潼南东升茶山农业观光园;
四川省
(9个):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成都市红砂村花乡农居、成都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都江堰市青城红阳猕猴桃绿茶基地、华蓥山黄花梨有限公司、夹江天福观光茶园、乐山市五通桥国家花木科技园、绵阳市老龙山生态农业旅游区、泸州市张坝桂圆林;
贵州省
(3个):
兴义下伍屯万峰林、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农业旅游区、修文县谷堡乡;
云南省
(6个):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罗平县油菜花海、红河哈尼梯田箐口哈尼族民俗村、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蒙自县万亩石榴园、瑞丽市大等喊傣族自然村;
西藏自治区
(1个):
拉萨娘热民俗风情园;
陕西省
(3个):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甘肃省
(3个):
张掖市石岗墩高科技农业旅游点、永登县引大入秦水利灌溉工程农业示范区、临洮新美花卉高科技园区;
青海省
(2个):
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互助县古城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
(2个):
银川市金凤区昆仑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宁万亩枸杞观光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个):
吐鲁番葡萄沟、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巴州芳香植物生态观光园。
第二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5年度共156家)
河北(7家)
涿州市润生生态园安新县王家寨水乡民俗观光园沙河市恒利庄园邢台县九龙峡自然风光旅游区临城县绿源农业生态观光园遵化市沙石峪村 昌黎县葡萄沟
山西(10家)
大同野生动植物游乐观光园 原平大营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 清徐县白石沟葡峰山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观光采摘园平顺县西沟村泽州县东四义村沁水县示范牧场陵川县锡崖沟村阳城县皇城村曲沃县太子滩农业观光园
内蒙古(3家)
阿拉善盟通湖草原旅游区呼伦贝尔市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旅游娱乐园辽宁(25家)
大连盛莱农庄大连三兹和村大连岔鞍村 大连大魏家镇后石村大连石河镇东沟村大连向应镇兰花基地大连棒棰岛海参养殖基地大连长青现代农业园大连金石滩金贝广场长海县大长山渔家海岛长海县哈仙岛渔家海岛庄河海王九岛沈阳三山梅花鹿养殖基地辽宁樱桃谷现代农业园区法库县五龙山景区鞍山网户屯村鞍山八木井双龙山景区、抚顺县三块石佟庄子农家乐、本溪思山岭桃园度假村、锦州松山生态园、营口双台子温泉旅游度假区、西丰县冰砾山森林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北票桃园山庄生态旅游区、盘山县东盛园艺基地、葫芦岛宏业集团现代农业园区
上海(2家)
上海奉贤申隆生态园、上海崇明瀛东村
江苏(27家)
高淳县迎湖桃源旅游度假中心、南京市横溪陶吴农业旅游度假区、南京市江浦帅旗农庄、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苏州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吴江市绿乐生态科技园、无锡雪浪山生态景观园、常州市三勤农业生态园、常州市武进区夏溪镇、常州市武进区牟家村、金坛市奥金鳄鱼乐园、常州市春江镇新华村、句容市南山农庄、扬州兴科农业科技博览园、徐州(港上)银杏博览园、徐州泰山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丰县果都大观园、盱眙县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金湖县荷花荡景区、淮安市古黄河生态民俗园、大丰市斗龙庄园、射阳县洋马镇十里菊香景区、江苏永丰林农业生态园、连云港市门河万亩药用植物园、赣榆县谢湖有机茶果观光基地、姜堰市河横村、兴化市张郭镇
浙江(8家)
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安吉县中南百草园、安吉县竹子博览园、华宝斋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宁波天宫庄园、台州漩门湾农业观光园、台州金泉农庄、桐乡华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
山东(30家)
青岛红岛西大洋休闲渔村、青岛崂山茶苑生态旅游区、烟台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烟台蓬莱兴瑞庄园、威海好当家集团、威海青龙旅游度假村、淄博马踏湖风景区、淄博玉黛湖生态乡村庄园、济宁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曲阜九仙山农业观光示范园、泗水县泗张镇、济宁宋家沟农业生态区、平邑县九间棚旅游区、莒南县马鬐山旅游风景区、费县沂蒙小调旅游区、郯城县新村万亩银杏园、德州乐陵枣林游览区、德州乐陵梁锥希森新村、德州世纪风农业科技园、菏泽曹州牡丹园、日照市乔家墩子村、日照竹洞天风景区、日照市肥家庄民俗旅游度假村、日照市靴石民俗旅游村、昌邑绿博园、潍坊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枣庄岩马湖农业综合开发区、枣庄市孟庄万亩生态农业基地、枣庄龟山农业生态旅游区、济南绣川艾家村广西(7家)
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田阳县布洛陀芒果风情园、灵山县大芦村民族风情旅游区、北流罗政村、融安县大洲村、三江县丹州村、恭城县红岩生态旅游新村
重庆(3家)
忠县“中国柑橘城”、永川秀芽茶叶观光基地、丰都佛建生态观光园
四川(8家)
攀枝花宇森酒堡、雅安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南充嘉陵区凤垭山生态园区、洪雅县曲沿村生态家园、青神县中国竹编工艺城、广安市牌坊新村、宜宾市叙府龙芽科技园、眉山东坡区广济乡鸭池沟桃花山景区贵州(15家)
黔西南州共青林场怡心园、丹寨县金钟农场、麻江县下司镇农业观光园、黄平县舞阳河景区、施秉县
牛场中药材基地、江口县梵净山景区、福泉城厢镇“金谷福梨”观光园、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遵义市新蒲镇农业观光园、遵义市董公寺镇生态农业园、贵阳市花溪生态农业示范园、贵阳市乌当情人谷-阿栗杨梅园、安顺黄果树石头寨、普定县讲义-号营村、平坝县天台山天龙屯堡
甘肃(4家)
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天水伟业生态观光园、古浪县马路滩沙漠生态观光旅游区、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新疆(7家)
阿勒泰市金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乌鲁木齐天牧现代农业园、新疆西域实业集团、昌吉六工镇、奎屯百年葡萄庄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业科技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桃源农业生态旅游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批准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2007-01-08
在新批准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中, 江苏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7家,包括苏州刺绣之乡-镇湖生态旅游区、苏州吴中区旺山生态农庄、苏州虞山宝岩生态观光园、常州大石山旅游农庄、常州天目湖玉枝农庄、无锡市唯琼农庄、苏州吴中区三山岛园区、常州吴楚农耕文化园、苏州锦溪联湖渔文化旅游区、苏州嘉泽镇农业观光区、苏州树山生态村、苏州吴江市新申农庄、无锡绿羊温泉农场、苏州太仓市艳阳农庄、苏州昆山波力牧场、常州江南农耕园、南京千盛农庄、盐城富安蚕丝绸园区、连云港温泉农趣园、扬州仪征市登月湖农业旅游区、淮安金湖县白马湖旅游区、南京瑶池生态之旅风光带、南通世外桃源休闲农庄、扬州江苏正润生态园、宿迁苏北花卉示范园、连云港石湖生态园、连云港徐福生态园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0家,分别是苏州昆山富贵集团(明辉堂皮件)工业园、苏州昆山三得利啤酒工业园、苏州昆山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工业园、镇江金东纸业工业园、南通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旅游园、南京海尔曼斯工业园、扬州玉器工业园、扬州漆器工业园、宿迁洋河酒厂工业园、连云港江苏田湾核电站等。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江苏全省拥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总数达到94家,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0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4家,数量排全国前列。
第二篇: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
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我国休闲农业人均消费水平为每人次87元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日前发布的全国休闲农业调查报告称,我国休闲农业人均消费水平为每人次87元。其中,旅游观光消费32元,农产品直销额42元,休闲农业收入一半以上来源靠农产品销售。
我国休闲旅游资源70%在农村,伴随新农村建设,道路、通讯、住宿、配套设施等休闲农业基础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休闲农业总收入逐年递增,当前,有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节庆等多种形态,其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途径。
某种程度上,我国休闲农业仍是一种相对低水平的休闲消费。除了报告所揭示的收入结构问题以外,主要表现还有两方面:一是竞争同质化。一些休闲农业模式单一,同一地域的休闲农业项目大多缺乏创意和特色。以遍地开花的农家乐而言,其在经营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二是管理人才缺乏,经营标准化程度低,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
提升休闲农业水平,关键是要凸显其“三农”本色,以特色取胜。既要跟传统的城市景点旅游相区别,也要与简单销售地方农副特产相区别,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实现。
首先,休闲农业要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发掘乡村文化特质、注重文化创意上下功夫,防止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建设。乡村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地域文化的依托,也是休闲农业得以特色立足的资源。针对目前休闲农业的区域同构和产品同质化问题,要加大乡土民俗文化整理和再加工力度,促进创意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休闲农业要综合开发产品和服务。在食用功能以外,可以把农产品打造成艺术品,提高其附加值。还可以开发一些体验式旅游项目,让城市消费者体验农事。北京大兴的西瓜、平谷的大桃都是特色产品。这两地在发展农家乐中,不仅有传统的采摘项目,消费者还可以现场参与玻璃西瓜、桃木工艺品的制作,这些依托地方特色优势农业资源而设计的农业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欢迎。
其次,要拓宽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相信伴随更多投资主体进入休闲农业,资金、管理、人才的问题会逐步改善。休闲农业是一项融合一、二、三产业且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兼备的产业,最初也是依靠农民发展起来的,但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身来发展,不仅资金问题较难得到解决,而且规范化管理也难提上日程,客观上需要社会资本参与来解决农民个体经营的不足。因此,要引导从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当前,社会资本进入休闲农业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休闲农业整体对资本和劳动力的吸引力并不差,要素的投入回报率并不低。数据显示,休闲农业的投资产值率达61%,利润回报率为19%。2010年,休闲农业全职从业人员人均劳动产值5.4万元,人均劳动利润1.6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因此,休闲农业将大有可为。
第三篇:休闲农业
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分析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6]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城市建设下旬.2011,4:24--24
第四篇:休闲农业
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编辑整理:北京农家院网 发表评论:说两句 展示农家:
广告服务
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黟县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黟县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设立了西递旅游服务点,标志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黟县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农业委、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黟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
以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
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
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
以“猪栏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柯村胡门皖南花猪、黑鸡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富民效益日益壮大;
以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金星工艺厂、民间工艺厂为龙头的旅游商品产业初具规模;
以4万亩桑园、2万亩有机茶园为基地、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盛集团、惠达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致富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涉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叶村、黄姑村、宏潭村、五里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万亩蚕桑生产标准化生态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3.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30%,对地方税收贡献达34%,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7000元,其中67%来自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40%以上。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
二、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势与潜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目前,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无论从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2007年已超过10万)等方面来看,发展应当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加彰显其自身的特色。一是资源一流、品牌一流,与国内其它类似县相比毫不逊色。二是连续四届举办的两大国际性节
庆活动和休闲农业展示活动,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培育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摄影采风、写生修学、农业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中法乡村旅游国际合作,并在法国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参与黟县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四是以旅游商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作坊为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商品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方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潜力分析。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资源保存良好,除西递、宏村外,黟县目前还保存有大量的有原住居民居住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仅黟县盆地就有古村落23个,古民居2000多幢,且周边田园风光优美,是国内罕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具有国际旅游市场价值和文化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黟县西北地区四乡4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态环境绝佳,自然风光优美,山村风貌一流,人口仅2万多,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基本处在未开发状态;三是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为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有利于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黄山市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黟县的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黟县已经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把黟县打造成一个以国际市场需求为标准的世界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为重点,依托黟县盆地内非遗产地古村落和农业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
二是以黟县西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山区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国家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新板块。
三是以实施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打造世界级的徽文化遗产地旅游区新典型。
四是以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为平台,依托一流的乡村山地车赛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专项旅游项目,打造前景广阔的体育和户外休闲旅游新亮点。
心动了吧?美妙京郊游从这里开始:请进入京郊旅游线路超市!
第五篇: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典案例
申报资料
申报单位: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案例名称:XXXX 联 系 人:
单位地址:四川省????市游仙区松垭镇 申报时间:2017年8月24日
一、企业简介 ㈠、企业荣誉
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花卉林木产业支柱企业,建设新农村省级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市现代花卉林木产业示范基地,????市森林康养协会副会长单位。2017年5月,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党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四川首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最佳森林教育创新机构”。
㈡、产业基地建设
公司始建于2002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在????市松垭镇拥有产业示范基地800余亩。公司主要从事现代花卉林木产业基地建设、花卉林木产品生产与销售,产业观光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符合国家十二五产业规划发展方向。
XXXX用行动影响推动????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及产业观光发展的方向,用过程诠释了现代农业的丰富内涵,以15年的不放弃完成了一个龙头企业赋予的光荣使命,为提升传统花卉林木产业层次,现代农业有效融入第二、三产业、提高产业效率,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产业观光旅游开发
依托XX花卉林木产业基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便捷的交通等综合优势深度开发产业观光园----XXXX。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知名度,被誉为中国的XXXX公园,市民的度假康养地、农民的产业依托平台、青少年的校外课堂。
XXXX,位于????市游仙区松垭镇隆康路201号,距????市中心15公里,距????南郊机场8.5公里,高速公路松垭站出口6.17公里,区位优越突出,交通便捷,基地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达85%。
㈠、产业观光项目
1、按景观特色分为矿车花园、四季花坛、品种展示园、乔其纱花苑、XX超级花园,巨型森林迷宫,展示世界顶级园艺博览和现代装置陈设艺术。
2、按类别分为观赏植物盆景展示区、多肉植物展示区、银杏园,桂花园,樱花园,槭树园、彩枫园、水生植物园、热带植物园,植物种类达1100多种。
㈡、休闲服务项目及特色产品
1、XX餐饮服务区,提供XX康养餐饮系列、XX田园小吃系列等特色餐饮服务。
2、儿童户外运动体验区,采用益智互动运动项目模式,有效开发儿童智力拓展身体素质。
3、攀爬运动公园,集攀岩、抱石、飞拉达等国际主流攀爬运动项目,设置休闲、竞技、极限挑战等运动项目。
4、生态亲水河道,配备舒适生态的亲水设施,开展各色清水活动、森林自然教育等服务项目及定制体验服务产品。
5、森林综合服务区,设置外拓展、森林自然教育、休闲服务、餐饮服务等康养特色服务。
6、森林漫步营地,拥有世界顶级森林探险线路4条,大型综合户外益智游乐设置3个,并设有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营地,配套综合服务设施完善。
7、汽车营地,规划生态停车区和大型森林汽车营地,营地设施齐备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
8、泥泞运动体验营地,开发与国际同步的泥泞跑、泥泞球类、泥泞休闲、泥泞康养等休闲运动产品。
8、木屋服务区,规划建设低碳环保后现代风格生态木屋36座。
9、树屋度假营,在林下、林中、林上规划建设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森林木屋,形成国内顶级树屋度假营地。
10、盆景陈设艺术展示,展示、销售办公家庭盆景,陈设艺术品及盆景周边产品。
㈢、主题节庆活动
在XXXX连续3年举办春暖花开主题花卉博览会、蓝色夏季主题园艺展、多肉的模样盆景艺术展、XX秋色枫叶节、XX年花主题花展,年参观达50万人次的规模。
三、市场运营状况
XXXX极高的美誉度及丰富的森林植物资源,完善的综合服务配套、户外运动系列产品和森林自然教育项目的设置,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已形成“吃、玩、游、教、购”规模化运营体系,无不良投诉,经营状况良好,年接待达到110万人次,3年内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成为我市及周边区休闲旅游观光的必然选择。
四、组织管理方式
组建以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农户为成员的规范化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团队,设置综合管理部、生产部、运营部、策划部、餐饮部、工程部、财务部,不断提高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管理程度,有效地推动、提高休闲观光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
五、主要做法和经验
XXXX,以花卉林木产业带动旅游观光,旅游观光项目的成功运营,有力推动综合服务产品深度开发健康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成功运营成为花卉林木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产业链的横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叠加与放大。XXXX已形成“产业+文旅+服务”三元合一的观光休闲旅游服务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