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休闲农业政策法规
休闲农庄建设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休闲农庄是农业生产为基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企业形态,合理引导农庄发展是拓展农业多功能、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休闲农庄健康发展,实施对休闲农业企业的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规范批准单位:国家农业部
总则
1.1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休闲农庄的规划建设。
1.2休闲农庄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园区(5h㎡以下)、中型园区(5 h㎡至100 h㎡)、大型园区(100 h㎡至200 h㎡)、特大型园区(200 h㎡以上)。1.3 休闲农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术语
2.1休闲农庄
是指以山林、田园、湖泊、溪流、水库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形态。2.2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也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
2.3 休闲活动
在休闲农庄内开展的观光采摘、休闲垂钓、节事节庆等休闲旅游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64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T 15971-1995导游服务质量 GB 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0001.1-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2006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 15566-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总体布局要求
休闲农庄布局必须全面贯彻遵循有关各项方针、政策及法规。总体布局的定位应在充分分析各种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种功能系统,既要突出各功能区特点,又要注意农产品的不同成熟期,使之各功能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4.1充分体现出提供农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保护与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的3层次功能。
4.2从全局出发,统一安排;充分合理利用园区空间,因地制宜地满足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科普展示等多种功能需要。
4.3适当结合城郊休闲、农园生活和生产体验、乡土教育等功能,完善生产的基础设施,完善每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配备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旅游观光休闲需要。
4.4总体布局要兼顾软、硬件建设,而且要注重两者互相配合,以发挥建设示范作用。
4.5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有计划地分期实施,要有长远观点,逐步建设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建设内容
5.1整体环境
5.1.1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5.1.2整体环境优美,树木花草(包括农作物)占陆地面积的50%以上。5.1.3建筑外观、形式、色彩、材料及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协调。5.1.4有完善的游览系统 5.1.5园内无裸土,无荒地。5.1.6水面无污染
5.1.7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5.2功能分区
根据休闲农庄综合发展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应因地制宜设置不同功能区。规划分区大体上包括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生产区、设施栽培区等十二个区。休闲农庄必须划分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种植采摘区、生产区四区。5.2.1 入口区
用于游客方便入园的用地,大型休闲农庄一般建设两至三个入口。主入口区包括入口牌坊、入口停车场、服务建筑、导游牌、假山水池等。5.2.2 服务接待区
用于相对集中建设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接待服务项目及其配套设施。此区可规划建设办公楼、游客服务中心、果品文化展示室、停车场等。5.2.3 科普展示区
是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5.2.4特色品种展示区
以各种不同的具当地特色的农业品种植展示区,为观赏性较强品种展示空间。
5.2.5 精品展示区 为精品农业种植区,可满足高端层次观光采摘者的要求。5.2.6种植采摘区:
此区面积最大,是休闲农业园的基本用地。种植采摘区可以分为不同果品的采摘区,在景观营造上应保留农田景观格局,在不破坏农业景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适当的园林小品和游憩采摘道路。5.2.7引种区
引进和驯化国内外优良的品种,建立优良农产品品种引进、选育和繁育体系。5.2.8 休闲度假区
主要用于观光休闲者较长时间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之用地。休闲农业园在合理的园区土地利用控制下可适当建设度假木屋,度假小别墅等住宿设施,延长游客在园区内停留的时间,增强休闲农业园的休闲度假功能。5.2.9生产区
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区域,在园区其他功能区农产品供给量不能满足游客时可开放,生产区在景观建设、管理方面比其他分区要粗放。5.2.10设施栽培区
进行农作物设施栽培的区域。
5.3活动项目
5.3.1项目组织安排合理,休闲体验主题突出,可参与性项目不低于5项。5.3.2提供丰富多样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采摘等休闲体验。
5.3.3有家禽、水产养殖饲养基地,提供喂养、垂钓等休闲体验活动项目。5.3.4与当地地域人文特色相结合的休闲娱乐项目及农事、节事类参与性民俗活动。
5.4餐饮设施 5.4.1休闲农庄餐饮服务点和布局,应按照游览路线和园区实际条件加以统筹安排,凡是不靠近风景区或民俗村的园区,均宜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5.4.2餐饮建筑除供游人进餐外,造型应新颖、独特,与乡村自然环境协调。5.4.3餐饮建筑设计,应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园区景观相融合,并应符合现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5.4.4餐饮建筑的体量和烟筒高度不应破坏原有景观和环境。5.4.5餐厅餐位数不低于50位。
5.4.6有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5.4.7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有典型农家菜、时令菜。
5.5住宿设施
5.5.1休闲农庄的住宿服务,应根据游客规模和需求,确定接待房间、床位数量及档次比例。
5.5.2住宿服务设施设计,应符合现行《旅馆建设设计规范》的规定。残疾人使用的建筑设施,应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5.5.3床位数不低于50张。
5.5.4 客房整洁卫生,无异味,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 5.5.5 客房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 5.5.6 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 5.6道路设施
5.6.1 休闲农庄外部可进入性强,到达园区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5.6.2 内部交通通达性强,具有独立的生产(消防)通道、观光游览道路等。5.6.3有与车位需求相适应的停车场。5.6.4道路网设计必须满足农业生产、农产品观光采摘、环境保护及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5.6.5休闲农庄内部主路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4%。
5.6.6休闲农庄内通往各功能分区的道路路基宽度一般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小于12%。
5.6.7休闲农庄内步游道路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5.7水电设施
5.7.1有符合环保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或中水设施。
5.7.2休闲农庄给水方式,有条件的可采用集中管网给水,也可利用简易管线自流引水,或采用机井给水。
5.7.3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以地下水为主。排水工程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和雨水排放的需要。
5.7.4排水方式,宜采用暗管(渠)排放。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活、生产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和洼地。
5.7.5休闲农庄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5.7.6休闲农庄照明宜采用分线路、分区域控制,并将照明与防止消灭农业病虫害结合起来。
5.7.7在变电所和变压器的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5.7.8供电线路敷设,一般不应采用架空线路。必须采用时,线路应尽量沿路布设,避开中心园区和主要景点,尽可能不跨越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5.8景观设施
5.8.1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空间组合、造型、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5.8.2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景观要素和自然环境统一协调;
5.8.3层数一般以一层为宜;起主题和点景作用的景观建筑高度和层数服从景观需要。
5.8.4亭、廊、花架、敞厅的楣子高度应考虑游人通过或赏景的要求。
5.8.5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和衣物的构造。
5.8.6休闲农庄内景观最佳地段,土壤肥沃地段,不得设置餐厅及集中的服务设施。
5.8.7景观小品的位置、高度、体量、风格、造型、色彩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
5.9卫生设施
5.9.1各类场所卫生达到GB9664规定的要求,餐饮场所达到GB16153规定的要求,游泳场所达到GB9667规定要求。
5.9.2公厕数量与接待能力相匹配,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应达到GB/T18973-2003规定的三星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5.9.3配备数量满足需要的垃圾箱,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时,日产日清,集中处理。
5.9.4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配备卫生消毒设施,不使用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5.10配套服务设施
5.10.1 游客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具备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
5.10.2 公共服务道识系统完善,标识标牌布设合理,规范醒目。标识牌和景物介绍牌布置合理,能烘托整体环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应满足GB/T10001.1-2000和GB/T10001.2-2002的要求。
5.10.3 设立旅游购物场所,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旅游商品种类丰富,地方特色突出。
5.10.4 咨询与投诉管理制度规范,有咨询、投拆接待人员,游客的问讯能得到及时解答。
5.10.5 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具备网上查询、预定、支付等服务功能。5.10.6 设置邮政、银行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外观易于识别,与环境协调性好。
经营管理
6.1管理体制
建立职能完善、灵活高效的管理机构,解决好休闲农庄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休闲农庄的建设要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对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对每一个具体项目的管理进行量化,明确职责,实行层层岗位责任制,将责任分解到具体的人员,在休闲农庄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将质量管理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
6.2项目管理 6.2.1工程管理
工程设施建设实行招标的形式进行,公开放标,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既保证质量,又保证投资较少。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直至完工验收。6.2.2资金管理
保证有偿资金的按要求偿还;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制度,保障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照批准的内容施工;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财政资金应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的合法、合理,杜绝挪用、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项目资金属专用资金部分,必须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6.2.3组织管理
休闲农庄的开发、建设、管理、运营须按照开发运营市场化、融资渠道多元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的总体原则,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的开发运营体制。
在农庄建设期间成立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程指挥部。专项工程指挥部下设计划财务部、材料供应部、工程技术部和办公室。6.3人员培训
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对农庄的决策者、组织者、经营者需进行必要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职业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农庄的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导游等尽可能安排下岗人员、转型人员,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定期岗位培训或轮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始终把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以适应农庄发展的需要。
7综合效益标准 7.1经济效益
7.1.1休闲农庄必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
7.1.2休闲农庄年接待人数2万人次以上。
7.1.2休闲农庄年直接收入(指发展休闲农业所获得的直接收益)50万元以上。
7.2社会效益
7.2.1休闲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30人以上。7.2.2休闲农庄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50人以上。7.3生态效益
7.3.1休闲农庄绿化美化好,生态环境优良,绿色植被(含农作物)占整个农庄面积的60%以上。
7.3.2原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庄园内无裸土、无荒地、水面无污染、园公共场所无垃圾杂物
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第二篇:休闲农业
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分析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6]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城市建设下旬.2011,4:24--24
第三篇:休闲农业
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编辑整理:北京农家院网 发表评论:说两句 展示农家:
广告服务
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黟县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黟县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设立了西递旅游服务点,标志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黟县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农业委、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黟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
以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
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
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
以“猪栏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柯村胡门皖南花猪、黑鸡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富民效益日益壮大;
以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金星工艺厂、民间工艺厂为龙头的旅游商品产业初具规模;
以4万亩桑园、2万亩有机茶园为基地、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盛集团、惠达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致富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涉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叶村、黄姑村、宏潭村、五里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万亩蚕桑生产标准化生态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3.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30%,对地方税收贡献达34%,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7000元,其中67%来自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40%以上。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
二、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势与潜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目前,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无论从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2007年已超过10万)等方面来看,发展应当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加彰显其自身的特色。一是资源一流、品牌一流,与国内其它类似县相比毫不逊色。二是连续四届举办的两大国际性节
庆活动和休闲农业展示活动,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培育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摄影采风、写生修学、农业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中法乡村旅游国际合作,并在法国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参与黟县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四是以旅游商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作坊为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商品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方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潜力分析。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资源保存良好,除西递、宏村外,黟县目前还保存有大量的有原住居民居住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仅黟县盆地就有古村落23个,古民居2000多幢,且周边田园风光优美,是国内罕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具有国际旅游市场价值和文化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黟县西北地区四乡4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态环境绝佳,自然风光优美,山村风貌一流,人口仅2万多,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基本处在未开发状态;三是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为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有利于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黄山市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黟县的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黟县已经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把黟县打造成一个以国际市场需求为标准的世界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为重点,依托黟县盆地内非遗产地古村落和农业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
二是以黟县西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山区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国家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新板块。
三是以实施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打造世界级的徽文化遗产地旅游区新典型。
四是以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为平台,依托一流的乡村山地车赛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专项旅游项目,打造前景广阔的体育和户外休闲旅游新亮点。
心动了吧?美妙京郊游从这里开始:请进入京郊旅游线路超市!
第四篇:休闲农业论文
生态休闲农业创意理论研究与案例探讨
摘要:休闲农业是结合当地田园景观、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农村文化,配合各种农业生产和体验活动,在活用农村资源、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原则下,由改善生产结构、提供游客服务的休憩环境,达到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进而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受益及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休闲产业是一种能够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多元性产物。
关键词: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古代农业;农产品开发;农耕文化;农业推广与提升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经不再是一个理念而已,而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一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策动力。创意农业的核心是对特色传统农业的再创造和对其优势的再放大。发展创意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全球范围内,创意产品的营销和服务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经济新生点。未来我国的农业创意产业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和效益空间,为推动“三农”发展开辟创新之路。
(一)创意在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农业,统称为“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精华、最核心、最能体现其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部分;而“创意农业”是休闲农业高质量、高品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理念,是方法,也是途径。创意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富含创意、智力密集是创意农业的首要特征。创意又是一种智力劳动,创意农业产品凝聚着人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不能替代创意。因为科学技术一进入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创意农业是一种与文化产业想融合的新型业态,它充满了创造力、想象了和艺术感染力,既具有创意产业的共有属性和特征,也具有农业特色。创意农业创意的对象是农业,而创意农业则以农业的产中、产前、产后全过程的投入品(技术、品种、及物资等)、生产过程及产出品为主要创意对象。将单纯的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将农产品与文化开发结合起来。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将会提高农业的文化附加值。
(二)生态休闲农业产业规划及总体环境的创意设计
与传统休闲农业相比较,新式创意农业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与此同时,加强创意农业开发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创意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创意农业品牌机制,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笔者设计的一个创意农业项目区别于其他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而是古代穿越式的具有古色古香特点的体验式旅游。初期分为四个特色体验点供游客选择。即以中国古代“汉朝”、“唐朝”、“宋朝”、“清朝”这四个鼎盛时期为背景,结合其各自独有的朝代文化特色,游客穿着自己喜爱朝代的服饰,并且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成其独有的朝代货币进行消费。期间可以给游客进行拍摄录制并且刻录光盘赠送给他们。让游客体验到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意趣。
项目效果图
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基础设施围绕古代建筑特色进行构造。区内有古树、古井、菜园、小桥流水、手工作坊,栈道凉亭等构成农庄浓郁的诗情画意。还有建立各式的文化体验馆或者利用农场内和当地丰富的资源规划各式的艺术体验活动(如稻草工艺制品、鸡蛋彩绘等),让游客了解早期的农村生活并激发其创作能力。
第二期工程计划:立足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及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以“汉朝”、“唐朝”、“宋朝”、“清朝”四个主题为背景的主游园区。每个朝代有各自所属的园区,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汉朝”以其丝绸之路而闻名遐迩,因此,“丝绸”在那个时期算是一大特色了。游客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丝绸生产过程,种桑养蚕,织布做衣。“唐朝”则以其“唐三彩”为代表,结合此特点,此项目推出“手工窑坊”,游客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精美陶瓷制品。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游客可以自己采茶品茶,从中体验别具一格的“茶道”文化。“清朝”,那满蒙文化盛行一时,草原、骏马、渔猎等元素可以为游客带来非比寻常的感受。这些创意设计集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等要素于一体,在休闲农业产业中形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础配置。同时,在一个大的环境下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升华。此创意项目有三个目标:一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此项目是生态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二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观光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三是示范观赏目标。离开了这人目标,就没有了生态农业观光。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第三目标——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日标”的实现。
(三)与创意农业产业配套的创意农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培育
1、种植方式和方法的创意
在种植形式上打破传统农业“横平竖直”的一垄一行的种植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特殊含义和图案的形状。如迷宫、地图形、几何图形等。在种植区域上颠覆传统农业形式的规划,把种地按园区要求设计,成为观光园休闲农业园。园区内所有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既能让人们观赏、休闲,还能生产农产品。有的地方还按这个思路,将园区的一条沟、一个谷都按景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使游客的观光、休闲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种植的劳动主体上创意,通过完善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宣传,农民和游客共同建设“菜园”,让游客自己决定种植农作物的品种,自己决定采摘收获的时间,从而将游客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休闲健身以及食用绝对安全、鲜活农产品等多种需求统一起来。
在种植载体上进行创意。打破农作物必须种在田里的做法,而是将选择(培育、驯化)合适的品种,种在不同形状、颜色的花盘里,让游客带回家摆在客厅里,阳台上。既能观赏,又能增氧、养眼,还能收获,食用绝对鲜、活、放心的农产品。
2、在种植品种及搭配上创意
在种植品种求新上创意。人们都是求新猎奇的,都是追求颜色鲜艳、气味芬芳的。所以,谁种植的品种能最早满足消费者这些需求,谁就能赢得消费者。如密云的紫海香堤等。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颜色、高矮、大小等合理搭配上创意。生态休闲农业第一目标是观光休闲,所以种地就是建公园,也就是用艺术的思维和手法种植其中的一草一木,营造一山一水,使其和谐统一,成为景观。只不过传统园艺用的材料多是只有观赏功能的花草、树木和石料,而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用的材料,是既能观赏又能收获果实的农作物。但是,为了达到观赏的效果,必须选择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颜色、单株大小、个头高矮等进行合理搭配,使之在整个生长季都能错落有致、赏心悦目、气味怡人。通过成熟期不同的农作物合理搭配创意。观光休闲农业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采摘。消费者的采摘欲望一年365天天天都可能发生,而农作物的成熟是有季节性的。这样,为了延长采摘期,尽可能每时每刻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需要选择不同成熟期的作物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在尽可能多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搭配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农作物生长规律允许的范围内,提早或推迟播种期,从而使收获期更加延长;有农业大棚和日光温室的地方,还可以通过设施农业,将这种创意方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3、在农产品的营销方法和策略上创意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进行创意。如大兴举办多年的西瓜节,就是政府搭台、农民卖瓜,市民过节——在田间地头,又吃又喝又乐,又呼吸新鲜空气,大家一举多得。
通过观光采摘进行创意。开展观光采摘,实实在在是农民的一个伟大创意。因为在此以前的农产品,都是农民千辛万苦的收获下来,再百里迢迢运到城里。而开展采摘,农民省下了劳动力,又省了运输费;游客呢?既体验了收获的喜悦,又锻炼了身体。一种极佳的城乡统筹、买卖双方共赢的组合形式,如果再把环境因素加上,就是多赢。
通过与健身休闲等项目有机结合进行创意。为了丰富采摘、休闲内容,延长消费者在园区里的滞留时间,园区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了比较完善的健身项目,如拓展、球类等等,甚至还经常组织比赛,成为游客在农田、公园、风景区里的俱乐部。这样,既减轻城里的基础设施的压力,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消费者还能在比城里好得多的环境中健身。等等,都是极好的创意!
4、在产品功能的拓展上创意
传统的农产品收获以后,只有食用的功能,而经过创意,赋予它文化元素或特殊含义,便会身价倍增。做成艺术品。如北京延庆,将各种豆子合理搭配,便成了妙趣横生的豆塑画。而门头沟的农民,将麦秸精挑细选,合理加工,便成了质地高雅的麦秸画。除这些外,艺术南瓜、艺术葫芦等,不胜枚举。
做成礼品。有两方面的创意。一是做成有特指的礼品,如通过多种手法,在农产品的果实上刻字,特定时间送给特定的消费者,如“人名”、“寿”、“生日快乐”,等等。二是做成节假日礼品。中国人礼数多,节假日对亲戚、朋友、同事都要表示一下。满足这种需求的,过去多用工业品。然而,时间长了,礼品多了,工业品便失去了价值。只有农产品,才能及时送,及时消费,下次再送,还有需要。
做成功能食品。过去的农产品,只追求质量好,营养价值高,而追求对人体保健功能价值的不多。随着“既要小康,又要健康”等“双康”社会的到来,人们将在追求农产品质量好、营养价值高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的个性化差异,进一步追求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功能价值,将是一个方向。所以,将农产品的各种食疗功能挖掘出来,整理起来,宣传出去,在农产品的介绍中注明,将会产生新的市场空间。这些创意目前已有了萌芽,今后会有很好的发展。并且对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农村民俗文化、农民传统技能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电视、网络等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与生态休闲农业推广和产业提升 2013年冬天的电视荧屏,一档综艺节目家喻户晓,就是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这是继《我是歌手》之后,推出的有一档“零差评”的综艺节目。那么生态休闲农业何不借鉴一下,在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想要推广自己的好的有创意的东西就要靠信息手段大力传播。
笔者认为,体验可视为个体受到外在刺激后,经由感知的过程而产生生理或心理的感知状态。而休闲农场可以提供给游客各种感官体验(嗅觉、听觉、味觉、触觉、视觉)、农村生活体验(衣、食、住、行、育、乐)及设施体验(游乐设施、教育设施、服务设施、餐饮设施)为主的游憩场所。为此,园区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视频拍摄录制程序,推出一系列活动,如:亲子游、情侣游、朋友游等。只要游客有兴趣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园区可以为其全程拍摄并制作其在观光园内的游憩活动。另外,借此契机也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提高一个层次,让越来越多的游客能了解到这个形式并参与其中。
近代以来,人类一路走得太匆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体验和享用,透过生态休闲农业,可以了解以往的人世沧桑,领悟于此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的变化。透过生态休闲农业,可以慢慢品味、消化先人们为我们保留在农业之中的人类文化精粹。
参考文献
[1]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02)[2] 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周连第.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3] 马俊哲.关于创意农业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1)[4] 周勇.试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途径与模式[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5)[5] 冯建国.发展创意农业的主要手段和方法[J].农产品加工.2010(02)[6] 冯建国.创意农业的定义 与观光休闲农业的关系及其他[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01)[7] 章继刚.创意农业“附加值效应”拉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J].中国乡镇企业.2010(02)[8] 詹兆雄.创意农业: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新的亮点[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第五篇:休闲农业调查报告
南昌市休闲农业实地考察报告
毛主席语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现在不仅是我们要往前跑,政府领导也在推着我们往前跑。”这几句话是休闲农业业主们的感慨。他们说得多好啊!看来我市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于是我们打起背包,深入农庄,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虽然天下着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车子老旧......但是这些困难丝毫没有挡住我们对工作的高度热情,我们也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跑。
一、调研概述
在调研期间,我们走访了20多家农庄业主,一家一家地进行实地考察,面对面地与农庄业主进行交流,从而使我们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找到了突破口。
二、调研对象
国鸿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国旺实业有限公司、湖光山舍田园农庄、青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怪石岭生态公园、神龙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达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南昌菜园、世外驿站、香樟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菲莎谷农业有限公司、花园一号、佰源生态、剑霞锦绣蔬果有限公司、易氏农业公司、海湾龙庄、凤凰沟景区、玉明生态农庄、磊鑫农业公司、金盘农业、梅仙山庄、山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扬帆休闲农庄有限公司、西湖李
一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可以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海湾实业植入了红色文化及抚河文化;梅仙山庄植入了古色文化;湖光山舍打造了民俗文化;西湖李家植入了农耕、道德和民俗文化;怪石岭挖掘了古代琴仙《伯牙》的故事,作为文化主线,穿插在景区的山水之间。金盘、神龙收集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产业中。绿色生态和文化的结合使休闲农业更具有生命力,彰显出我市休闲农业的卓然风采。(4)农庄的自然美学和人文美学
以山岭为主体的怪石岭生态公园,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统一融入到自然山水之间,使人感受到一种古朴、典雅、自然的气息。梅仙山庄的帅家大院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凤凰沟的花木和自然生态山林,具有一定的美学研究价值。土色土香的湖光山舍田园农庄总是让人感到那么熟悉,亲切。南昌菜园规模宏大,自然生态与现代人文相结合,将会成为一个南昌休闲农业的典范。按浙江乌镇水乡风格打造的清晨度假村,简略中显精致,传统中显时尚。(5)养殖业和种植业突出特色,各显风采
在我们走访的这些农庄当中,特色养殖的例子有:扬帆农庄的贵妃鸡、珍珠鸡,世外驿站的瓦灰鸡,佰源生态的野鸭,凤凰山庄的孔雀、野鸡、鲟鱼、鳜鱼、长吻鱼等。
特色种植的例子有:梅仙山庄的高档水果——蓝莓,湖光山舍的热带水果——火龙果,金盘农业的胡柚和果粒橙,山川生态的红柿,达仁
辟旅游黄金线路等。
同时,业主们迫切期望能尽快地搭建起网络销售平台。在保留线下推广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线上推广。线上、线下这样一种双管齐下的营销方式,对于产品的推广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关键词:专业人才
4、有的业主提到的问题很有前瞻性和专业性,已经开始在为今后的一个长远发展,做人才储备工作,这一点很超乎我们的想象。希望协会为他们多推荐休闲农业这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并希望协会提供或编撰休闲农业现代管理的书籍或资料。关键词:学习交流
5、业主希望能够定期组织外出学习或考察,同行之间多沟通、学习,多借鉴别人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然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休闲农业。
六、通过走访发现的问题
1、有的业主由于前期设计规划,没有聘请专业人员,仅凭个人的兴趣和意识,造成服务设施建设不规范,一边是资金短缺,又一边又是造成资金浪费。在项目规划上,缺乏自己的个性,没有突出亮点,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
2、项目投入的重复性、雷同性比较严重。卖萝卜赚钱,大家都来种萝卜;卖青菜赚钱,大家都来种青菜,有种一哄而上的趋势,在产品投入方面比较盲目。
3、加强农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
2、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南昌休闲农业协会将建立6大产业集群,申请6至8个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8至10个省级五星级休闲农庄。
3、在2013年十月份前筹建小额贷款互助担保基金,为帮助解决会员的困难提供小额贷款。
八、未来南昌休闲农业要体现的3个主要特点:
(1)科技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休闲农业要走现代科学道路,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搭上科技的顺风车。另外,要不断寻求创新,有创新才有突破,才能在众多的产业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像我们走访过的青岚生态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果树种植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很多生产成本。果树种植全部规范化、合理化,修通了公路,将整片园区联系在一起。(2)集中
休闲农业项目要集中,突出规模。在我们走访的农庄当中,各家的规模大小不一,大则几万亩,小则几百亩。无论规模大小,但是一定要形成规模。不能太分散,要集中整治,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可以提升休闲观光价值。像我们走访的金峰茶园,茶园种植面积很宽广,将近有1万亩,都是集中在一起。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茶树,既可以形成景观效益,也有利于开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3)环保、低碳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的理念越
上拉出一部分,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拉动消费,例:消费100万的企业,奖励10万。这样市场大了,企业就会想办法扩大规模,员工每天有事干了,服务质量就上去了。
十、关于我们:
在南昌市休闲农业协会办公室成立以来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到各大农庄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这份5000余字的调研报告。
由于我们在之前,从未从事过休闲农业的工作,缺乏协会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只有在工作当中一边学习一边积累。一个月的工作时期,很难将协会成员存在的问题摸索得那么清楚,有许多事情还要进一步了解、完善,然后逐步解决。
这次实地考察,对于我们而言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仅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南昌现在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而且也发现了诸多的问题。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对协会下一步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协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此,我们将协会打造成为休闲农业发展的“智囊团”,充当好休闲农业业主与政府的桥梁;当好我市休闲农业的“代言人”,打造整体形象,统一对外宣传,实现共同提升;做好我市休闲农业的“服务员”,维护会员的权益,解决会员的难题。为推动休闲农业提升做好服务工作,为发展具有南昌本土特色的休闲农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