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休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毁林毁草、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开山取石、挖土采沙、改变自然水系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2、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项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规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减少废弃物与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
3、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分类、清理、处置设施,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所有能源及物质不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污染。
4、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与设备;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形式不影响视觉景观,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等建设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5、使用绿色能源,如利用太阳能、沼气、风力、生物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和能耗。
6、合理减少用品洗涤次数,减少洗涤剂和水的使用量;对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喷灌、滴灌、管渗等先进灌溉技术解决绿化用水。
7、道路应采用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建设,高标准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排水设施,农庄内要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提倡徒步、自行车以及畜力等无排放的交通方式。
8、农庄绿化与农业种养要以当地物种为主,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对景观水体采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岸生植物、鱼类等构成生态水体,达到水体自我净化。
9、鼓励将当地的工业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作为旅游购物商品;杜绝经营、销售野生动物活体、器官、皮毛或标本;推广绿色食品,提倡餐饮适度消费,提供“打包”服务。
10、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环境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游览区域和线路,并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科普知识讲解标牌、乡土文化读物等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壹贰叁农业规划服务有限公司张好记
第二篇:青藏铁路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青藏铁路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环保列车实现“污物零排放”
青藏铁路(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神奇洁净的青藏高原。人们担心,在它以优美的身姿驰骋的同时,会给“高原净土”脆弱的环境带来隐忧。
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进藏列车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保证了车体内生活污水污物零排放。
1.列车上的厕所是特制的。青藏铁路不允许向车外沿途排便,列车上的厕所采用真空集便装置,废物废水都有专门的回收设备。
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废水通过排水管系收集到污水箱,污水箱可以满足连续运行18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厕所集便装置采用真空式,新型的真空喷射器解决了高原低气压对集便系统真空度、抽取真空时间和冲洗循环的影响。
2.在格尔木车站还要集中进行吸污作业和垃圾回收作业,污物
箱、污水箱和垃圾箱清空后,再进入格拉段运行,完全可以保证污水污物零排放。
车上采用列车专用垃圾压缩机处理其他废弃物,能保证沿途环境不受垃圾污染。
环保设计施工破解生态难题
青藏高原是不少河川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原始、独特而脆弱。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青藏铁路建设要珍爱高原一草一木。青藏铁路建设部门与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份环保责任书。
据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介绍,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超过11亿元,接近工程总投入的5%,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工程项目之一,并在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了
1.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说,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
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巴羊欠见证了青藏铁路的两次施工,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铁路修到哪里,植被就破坏到哪里。
此次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实行了定点取沙,沿线生态环境保持地相当
2.为了恢复铁路用地上的植被,科研人员开展了高原冻土区植被恢复与再造研究,采用先进技术,使植物试种成活率达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这些举措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3.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建设野生动物通道
青藏铁路总指挥部的监测表明,藏羚羊已经适应了人工营造的迁徙环境,大批藏羚羊通过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
为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青藏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通道。2002年夏季,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藏羚羊产仔迁徙时,相关施工单位主动停工为它们让道。野生动物通道的建设,充分考虑了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
建议:
1.向来西藏的游客发放宣传单,让他们不要购买濒危动物的纪念品.2.制作指示标语
七年八班姜昕冉
第三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中铁十局三公司苏州项目部文件 中铁十局三公司苏州项目经理部 [2007] 6号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 项目经理部所属各部室:
浦庄大道等13条路污水管网工程全长25.9km,主要工程项目为顶管、拖管、开挖管施工。工程量大且相对分散,施工参战机械多,工作面广,故认真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本工程中显得尤为突出重要,为了减少粉尘及噪音污染,控制施工污染,使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减至最低限度,特制定本标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宋 凯、周传林 副组长:程 刚、王育、曹荣昆
成员:魏喜、王帅、张怀宏、王昌涛、龚荣兵
项目经理部和各项目队分级负责,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环保生产教育。同时,采取定期检查、专人检查、班组自查、职工互查相结合方法,深入开展创建本标段生态环境标准工地活动。
(2)防止和减轻污水污染措施。
①完善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造成排水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②钻孔桩用的泥浆以泥浆池存放,废渣弃至弃碴场。
③工程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沉渣池过滤,检验水质合格后,方可排入河流。
④清洗集料用水或含有沉淀物的水在排放前先经过过滤、沉淀处理;
⑤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造成污染; ⑥施工机械防止漏油,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及维修机械时油污水不得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⑦施工期间,水泥、油料、化学品的堆放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时期,材料随雨水排入地表对附近的水域造成污染。
⑧工作井外设置沉淀过滤池,确保施工排水符合排放标准。
(3)防止扬尘污染措施。
①施工便道进行泥结石硬化,在全部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及时洒水,使尘土飞扬减到最低程度(不超过1m);
②开挖的土石方及时清运,遇风时淋水降尘;弃土、弃碴堆放到指定弃碴场;弃碴场弃土完毕,表面进行复耕、绿化。
③水泥和其他容易起尘的细料和松散材料放入库内保存。④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砼拌和场所的投料器均加设防尘设备。
(4)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本工段施工现场200m之内有居民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6:00至22:00)施工,尽量避免夜间(22:00至6:00)施工。现场加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噪声监测。
①所选施工机械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经过教育。
②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及装载机装载量,严禁施工机械超负荷运转。
③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使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④运输车辆噪声采取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
(5)其他生态环保措施。
①施工期间,施工破坏植被的面积将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
免的工程占地、砍伐以外,严禁发生其它人为形成的破坏。
②施工临时设施,如便道、料场、生活生产房屋,按照少占农田耕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布置。
2007年7月14日
主题词:环保措施通知抄送:顶管施工队,开挖施工队,拖管施工队。苏州项目经理部2007年7月14日印发
共印8份
第四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提出针对本项目环保工作的要求和环保措施,提高参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注重环保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遵照执行。
3、建立环保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
4、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与设计、施工统筹规划,同步运作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时间,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环保与施工同步,恢复措施紧跟,施工中保护施工界外的地表植物和排水沟渠,施工后及时平整清理、恢复植物,完善排水系统、清除垃圾。
5、精心保护地表植被,对施工限界内的植物、草皮、树木等做到尽力维护,尽可能将铲除的草皮养护好用于地表防护。同时对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集中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严防逸散,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6、加强对大气质量的保护力度,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7、加强对噪声限制的保护措施,机械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邻近居民区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第五篇: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月24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林木声在广东分会场出席了会议。全国会议结束后,省政府接着召开贯彻会议,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部署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林木声在会上作了讲话。
林木声指出,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型自然保护区364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56个;建成25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487个省级生态示范村镇,编制了4万多个村庄规划,建成户用沼气近30万户,建设了9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林木声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地推进我省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使我省广大农民在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能够享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重点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责任。要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激励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重点支持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创建等。三是强化污染防治,确保环境安全。要严格环境准入,严防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水质改善,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能力建设。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防止“十五小”、“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同时,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五是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面推进宜居城乡建设。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切实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009年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来源于,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欢迎阅读2009年推进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