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
关于印发《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各科室:《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予你们,望深入学习贯彻,认真抓好落实,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二O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总体思路:以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蓝天计划”为引领,以建设“苏北最佳旅游城市”、打造省级旅游产业经济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山水古镇游览为龙头、中国东方花厅文化为核心、生态休闲度假为基础的旅游开发战略,大力完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力服务好大旅游发展浓厚氛围。(1)着力抓好“学习型机关”、“和谐型机关”、“扎实服务基层”等创建工作。在201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局机关的学习工作,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倾力打造团结融洽、学风浓厚、廉洁高效、运转有序、务实创新的和谐机关。(2)着力抓好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勤廉新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创建工作,以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精神姿态,树立旅游人大好形象;(3)着力抓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高度重视民生民意,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倾听好、解决好基层民众、服务对象所反映的旅游热点、难点、焦点问题;(4)着力抓好会议组织、工作接待、后勤保障等工作。全力配合组织好第三届生态新沂旅游文化节、第九届金秋经贸洽谈会、周边县市万人看新沂等旅游节庆会议,接待好省、徐州各级领导的检查指导,做好服务及后勤保障。(5)着力抓好局机关公文运转、文电处理、政务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接待、行政复议、组织人事、工资管理等各项工作;(6)着力抓好全市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和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旅游统计知识学习与培训、安全生产培训业务等各项业务培训工作,大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旅游管理队伍;(7)全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和等级考试以及发证工作,旅游从业人员技能考评的具体工作及导游人员的日常管理等工作。(8)全力做好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做到大事办成、小事办实、急事办妥、难事办好,工作计划《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
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指导,着力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9)积极参与市旅游产业经济区组建相关工作,研究和推进旅游体制改革,促进旅游产业经济区的形成和落地;(10)深入开展旅游资源调查研究,参与旅游产业项目编制,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做好信息储备,全力做好“第九届金秋金贸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认真为旅游企业做好项目策划、编报申请项目资金等各项服务工作。(11)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强化督导,加快五花温泉度假区、文化风情园、名人文化创意产业园、花厅古遗址公园等“一区三园”建设,加大窑湾古镇保护开发二期、三期工程推进力度,加强窑湾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做好窑湾古镇争创国家4 A级景区前期工作,推动马陵山向国家5A级景区迈进。(12)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乡村游,大力扶持马陵山镇金土地生态园、高流镇金锋农业科技生态园、时集镇小青山、瓦窑镇华锋国际农博园、邵店镇百年板栗园阿湖镇阿斗湖、双塘镇圣泉湖等园区的建设,争创省精品乡村旅游点及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3)认真做好年度、季报、月报、重要节庆和节假日等旅游统计工作及单位财务报账、年初预算、年终决策等财务工作,同时加强对日常旅游统计信息的收集和管理。(14)配合好全市“9533”项目行动计划、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农村旅游示范县(市)等各项工作。
三、深入服务指导、加大监督管理,强力推进旅游业健康发展。(15)加大对全市各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饭店、旅游客运公司、旅游定点饭店、定点购物商店及生产企业等旅游从业单位的督导管理,通过安全生产检查、消防安全检查服务标准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服务好旅游星级宾馆饭店的评星、审核等工作,对于新沂国际大酒店、戏江南国际大酒店、永恒大酒店等三家在建的五星级标准酒店,更要强化指导,确保施工建设、装饰装潢、评星申报等工作一步到位、不走弯路;(16)做好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安全生产创建、依法行政创建等各项工作;(17)对全市旅游定点饭店进行复审,跟踪管理和新增评定;对全市旅游车船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评选诚信优质服务旅行社。
四、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宣传推介,大力提升新沂旅游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18)全面细致制定2011年全市旅游宣传促销方案,大力配合并参与省、徐州及我市组织的各类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形象宣传并招大引强,协助指导各景区(点)做好宣传促销工作。(19)统筹制作全市旅游整体宣传册、光碟等形象宣传资料,努力做好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工作,大力扶持明帝食品等企业的发展壮大,积极贯通“一山一湖一古镇”环状旅游线路。(20)认真做好相关旅游信息化工作。了解国家、省、市旅游市场动态信息,掌握我市旅游景区(点)、旅行社、旅游生产企业等旅游企业的最新动态、市场行情及重点旅游项目进展情况,了解掌握大量专业、时效、权威的旅游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保证。(21)全力做好单位网站建设、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户外信息公开栏、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等宣传展示工作,塑造旅游业大好发展态势与形象。全力做好窑湾古镇争创国家4 A级景区前期工作,这是可以的!推动马陵山向国家5A级景区迈进,这事情还是算了吧!各哪弄来的?呵呵,计划写的很好。外地5A级也就那样回3楼(俺的家在新沂)的帖子既然都那样更不必要了,烧钱啊!基本上都是烧钱
第二篇:旅游局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市相继开发了灵秀山庄、滨湖公园、碧水湾港、冀宝斋博物馆等一批旅游景区(点),达到了“一日游”的规模。目前,我市旅游产品单一,没有知名景点,留不住游客,创不了效益。为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明年将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做好旅游工作:
(一)明确发展思路
要立足“滨湖、文化”两大
优势,把冀州县城作为一大旅游景区来打造,突出城市就是景点的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来培育,在全市吹响发展旅游业的号角,使冀州处处是景点、人人是导游。举全市之力培育核心景区、知名景点,创建国家4A景区,打造旅游名片。成立旅游工作委员会,将各种旅游资源都整合到一个管理主体名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冀州建成中国北方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让游客进的来、留得住、玩的好、再回头。
(二)搞好规划设计
结合冀州城市总体规划,聘请北京九鼎创意旅游规划发展研究院,高标准修编《冀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依托旅游项目,编制湿地旅游专题策划报告、滨湖公园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专题策划报告、温泉旅游专题策划报告、养老养生旅游专题策划报告等,规划设计一完成,马上就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使规划设计能转化为现实。
(三)开发旅游产品
发展旅游业,必须以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为依托。
长远来讲,重点打造三大旅游产业聚集区:
一是古城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区,主要是建设汉城、道安寺文化风景区等;二是西部度假疗养、健康产业聚集区,主要是建设冀州市衡水湖生态智慧新城、体育运动公园等;三是东部冀州湖生态旅游与青少年旅游产业聚集区,主要建设青少年科普拓展基地等项目。
近期(明年),计划实施以下五大项目:
一是古城遗址公园项目。项目位于冀州旧城西北,占地面积约900亩,概算投资5亿元,按照保护性开发原则,对西关至北关的汉城墙遗址及护城河进行整理,主要建设入口广场、休闲游园、游客中心与商业餐饮配套、游船码头、集散广场、停车场等旅游设施,打造汉城墙遗址公园,大力发展历史文化乡村游。
二是夜游衡水湖项目。项目位于衡水湖南岸、滨湖公园内,占地面积约2000亩,概算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民俗文化园、阳光湿地文化园、习三内画艺术展览馆、皇封匾牌博物馆、珍禽展览馆、天街古市、古玩城、冀州画院等项目,打造集自然风光、水体生态、休闲娱乐、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冀州湖生态公园项目。项目位于碧水湾港北侧,占地面积约2000亩,概算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荷花观赏区、芦苇观赏区、观鸟区和浮式木栈道(长约5000米)。通过木栈道,可零距离亲近衡水湖,开展观荷、观鸟、采摘等活动,领略衡水湖自然风光之美。
四是玉泽园文化园项目。项目位于湖滨生态会馆东侧,占地41亩,其中,水面15亩,土地26亩,总投资4900万元,由亚华胶辊公司承建,主要建设历史文化景观园、避暑堂(茶文化园)、舒逸舫景观园(水文化园)等。目前主体建筑已封顶。
五是青少年科普拓展基地项目。项目位于衡水湖东南部,106国道东侧,占地面积约2000亩,概算投资30亿元。以青少年科普运动为主题特色,以水上娱乐、文化旅游、会议度假为核心功能,建设入口广场、水上乐园、航天科技园、动漫卡通园、疗养度假村、演艺广场等“十大片区”,打造高水准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四)完善基础设施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各项设施。“吃”,就是在湖边建设冀州特色餐饮一条街,将传统特色食品如冀州焖饼、曹记驴肉、冀州烧饼、衡湖全鱼宴、特色乳鸽、湖滨小笼包等纳进来,开发旅游定点饭店。“住”,就是发展旅游定点星级宾馆等。“行”,就是搞好旅行社建设,完善景区的通行道路、观光游览车辆、游船、游艇等。“游”,就是抓紧建设旅游景点、旅游景区,搞好配套设施建设。“购”,就是开发旅游购物商店,推销衡水特色的内画鼻烟壶、候店毛笔、宫廷金鱼、衡湖苇编、田园棉、衡湖鸭蛋、天鹰椒等产品。“娱”,就是开发水上游乐场、体育场馆、茶楼、咖啡厅等公众休闲娱乐场所。
(五)搞好促销宣传
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独立促销与联合促销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加大宣传投入。每年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在衡水及周边地区、京津石开展促销,积极融入京津冀旅游圈,或与搜狐、新浪、网易等大型网站开展合作,扩大冀州旅游的知名度。二是加强联合营销。与周边城市如吴桥(杂技)、赵县(赵州桥)等地搞联合营销,旅游资源共享,同时,与中国旅行社、国际旅行社、青年旅行
社等国家级旅行社搞好对接,打响冀州旅游品牌。三是开展赛事活动。申请举办龙舟邀请赛、水上摩托艇表演、帆船表演、衡湖摄影、钓鱼比赛等各种形式的赛事活动,提高冀州的影响力。
(六)做好旅游培训
为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迎接“五一”、“十一”、国庆、2014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进一步扩大导游队伍,培养
兼具讲解、驾驶电瓶车及游船等多技能的人才,为旅游行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七)提高执法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监督检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同时,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创新执法方式,文明、和谐执法,提高整体执法水平。
(八)强化安全管理
为实现“平安旅游”,建设“平安冀州”,继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采取拉网式排查检查方式,依法治旅与以德治旅相结合,继续在全市旅游行业深入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力争实现“旅游安全年”的目标。
第三篇:旅游局工作计划
以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三张主牌的战略部署,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与陶瓷、文化融合发展,拓展营销新渠道,打造服务新品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实现旅游经济强市。
一、编制景德镇国际旅游名城发展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景德镇建设国际旅
游名城的定位,着手编制规划,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优化旅游产业布局。
二、推进旅游体制改革。撤销旅游局,成立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支持浮梁县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积极筹建景德镇旅游发展集团。申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三、加大旅游创建工作力度。御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高岭瑶里创建国家5A级景区,并创建国际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指导有条件景区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江西省A级旅游点,启动陶瓷工业园、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创建旅游产业园区,推进浮梁县创建旅游强县工作。推动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工作。加大推进星级旅行社创建工作。
四、推广“千年名镇,世界瓷都”城市旅游形象。在省内外媒体强化景德镇国际旅游名城宣传,营造“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建设旅游强市”工作氛围。举办“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为主题的高峰论坛,邀请国内专家作主旨演讲。编制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并组合形成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客线路。力争在境内外客源市场推出8至10场景德镇旅游推介会。办好“5·19中国旅游日”、“禾雀花旅游节”、“百合花旅游节”、“茶文化旅游节”、“中外游客看瓷博游瓷都”等节事活动。《景德镇导游词》、《漫游景德镇》的印制和发行。
五、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主体和责任,分解落实旅游产业发展任务,制定新的旅游产业发展考核办法并实施。
六、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梳理确定一批旅游产业项目,重点推进绿地陶瓷文化旅游城、老城区旅游精品、景德镇国际旅游商品城、景德镇美食城或美食一条街、瓷艺演艺节目、旅游集散中心、茶文化博览园、盛唐文化博览园、三宝国际陶艺观光体验区、异地候机楼等十大旅游项目建设,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开工建设一批旅游公路,建设高星级酒店,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培育多元旅游业态,促进城乡旅游互动。
八、落实《旅游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旅游执法力度。筹办导游员技能竞赛活动,选拔优秀导游员。实行导游委派制度,加大管理。
九、强化赣东北旅游合作联盟成果,加强与周边省市旅游协作,推出旅游区域合作新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广告互换、游客互送、门票互联。
十、打造智慧旅游项目。建设覆盖“旅游咨询、网络营销”的旅游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推出瓷都旅游指南手机APP,开发景德镇数字虚拟旅游,改版升级旅游网站,实施网上办公,建立电子商务旅游,发展电子门票、移动支付等,利用携程旅游网、乐途旅游网、新浪旅游网、百度网等知名网站加强网络推广营销。
第四篇:旅游局工作计划
一、基础工作
1.深入开展旅游调研。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要积极开展旅游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周边县及名胜景区发展旅游所取得的先进经验以及我县旅游资源状况,结合本土实际和当今旅游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旅游开发措施,完成调研文章2篇。
2.加强旅游规划和保护工作。根据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科学编制旅游规划。注重旅游规划同相关规划的衔接,争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时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加大规划贯彻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开发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按照“以神农文化为依托,以山水文化为背景,以福寿文化为补充”的整体旅游发展思路,突出保护意识,统一规划意识,整合全县五个风景区的资源,促进我县旅游有序开发,可持续发展。
3.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一是设立行业协会。吸取其他地区行业协会的经验,设立宾馆酒店行业协会、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全县宾馆、酒店、餐饮等领域内的相关企业,进行自律管理;引导从业人员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行业行为道德;促进行业知识及技能专长的发展与深造;尊重和支持酒店、餐饮业管理者的地位、利益,维护企业和个人在从业方面的权益;促进行业人士间的了解与交流;促进行业产业多方面合作;研究和发掘我县特色菜系、特色小吃,为我县经济发展服务,推动我县酒店业市场持续稳定、繁荣发展。力争三年内发展四星级酒店三家、三星级酒店五家,同时要创造条件引进一家五星级酒店。二是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执业行为,促进旅行社和导游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旅行社管理,建立扶强扶优、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严厉打击“黑社”、“黑导”等不法行为,促进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突出抓好旅游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4.加强旅游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旅游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切实提高本土导游人员,宾馆酒店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二、中心工作
1.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五个一”工程目标要求,即:一个省级卫生县城、一条精品旅游线路、一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一家四星级以上酒店、一家五星级农家乐。一是抓好熙源四星级酒店建设,力争9月份试营业,同时做好中央商务、华际四星级酒店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启动大石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力争三年创建成功;三是抓好通盛五星级农家乐建设;四是精心谋划神农文化节、油菜花节,积极融入 “南岳——炎帝陵——井冈山”旅游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全县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2、加大治安综合治理与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结全行业特性,落实县委县综治委、维稳办的各项精神,切实加大治安综合治理与安全维稳工作力度。尤其突出抓好“春节”、“春分药王节”、“十一黄金周”等旅游旺季的安全生产、平安旅游、平安创建工作。
3.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高标准搞好项目策划包装工作,对大石风景区、龙海温泉、龙脊山景区开发、龙海温泉、渡口丹霞等重点项目进行包装。采取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资本,开创社会办旅游的新局面。协调和服务好上海华昶投资有限公司对大石风景区投资开发各项事宜,达到早规划、早动工、大投入、高标准建设的目标。
4.搞活节庆旅游。继续做好以节促旅文章,精心谋划神农文化节、油菜花节,坚持以节会促旅游发展,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办节方针,立足省内,面向全国,走出世界,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把我县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要着手2012年神农文化节、油菜花旅游节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范围内种植油菜及红花草子等农作物,塑造安仁生态农业大县形象。
三、特色工作
1.注重旅游推介工作。要编制旅游指南、旅游宣传片,积极进行旅游促销,争取在省、市举行
新闻发布会,将神农文化节、油菜花节做大做强。
2.加强部门合作。整合部门资源,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文物、农业、新村建设、工业、林业、水利、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切实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与农办、农业局、新村办、扶贫办等联合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与水利局联合推进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与林业局联合推进森林公园开发建设。
四、建议:财政要预算安排旅游产业引导资金。要想将旅游调研、项目包装、招商引资、旅游指南、旅游宣传片、旅游促销等工作做好,必须要有资金作支撑。按照市政府要求,各县区财政每年要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旅游产业引导资金,安仁不少于50万元。
第五篇:市旅游局2010工作计划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自治区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市旅游局及全市旅游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区旅游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委会会议精神,以“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为主要任务,进一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加强宣传促销、行业管理,加强规划指导、精品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旅游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在我们即将迎来2010年的工作,2010年是我市旅游业全面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做好全市旅游工作,对于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重点开展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我市旅游业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传统观光产品,形成品牌产品的同时,努力开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高端产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冰雪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二是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加强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建立旅游诚信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三是创新旅游发展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决定和对旅游企业的奖励优惠政策,四是努力拉长旅游消费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和富民能力,增加旅游就业,改善民生。五是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格局,把我市建成中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认真贯彻落实《呼和浩特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导。深入乡镇、深入农村,重点研究农户发展乡村旅游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通过重点指导,典型引导、市场运作等多方面措施,培育5户以上的“农家乐定点接待户”、5-10家“农家乐定点接待单位”。完善充实“呼和浩特乡村旅游指南”,方便市民农家乐出游。
(三)加强旅游促销工作,促进国内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2010年,我们将努力建设以旅游形象推介和旅游产品销售为核心的全市旅游营销网络。加强对旅游企业的引导,充分调动企业促销的积极性,使旅游促销更多的走商业化运作的路子。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旅游演出内容。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北方旅游交易会、旅游项目招商会。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周边国家、地区旅游促销活动。积极争取举办第二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旅游采线会等大型旅游交易会。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旅游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继续推进旅游精品建设,认真做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确保全市旅游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努力打造中华黄河文化博览园、乌素图生态旅游区、敕勒川(哈素海)生态旅游区、乌素图生态旅游度假区、野生动物园二期工程等一批全市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从项目的立项、建设、资金申请、招商引资等各方面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工作。努力做好a级景区创建工作,确保3-5家景区能够创建国家a级景区成功。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对招商手册内容进行充实,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旅交会、招商会等,要拓宽招商渠道,通过多种媒介和途径进行招商,使我市旅游开发能够得到资金保障。
(五)深化旅游服务管理,规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范旅游市场秩序。
积极推行行业标准,严格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继续在全市酒店行业开展“绿色旅游饭店”的评定工作。积极做好导游员资格证考试及换发导游证工作,继续做好导游员岗前、年审等培训工作。发展3家以上社会饭店进入星级行列。
做好《呼和浩特市旅游促销奖励暂行办法》贯彻与实施,做好日常登记、核实与监督,确保政策发挥作用。做好创建全国旅游强县的指导与服务性工作,力争有所突破。继续举办全市宾馆饭店服务技能大赛,通过赛事的宣传、组织,激发企业的岗位练兵及技能比武活动,从而切实推动岗位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继续加大市场检查力度。重点做好“春节”、“十一”和“昭君文化节”期间的旅游市场监督管理。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对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旅游安全进行经常性检查,严厉打击“欺客”、“宰客”、“甩团”、“扣团”、“零负团费”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破坏正常秩序的非法经营活动。进一步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旅游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对景区(点)、旅游饭店、旅游购物点在旅游安全、卫生防疫、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等方面进行检查和督促。
(六)加强旅游教育培训,促进旅游队伍建设。
加强旅游从
业人员队伍建设,把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完善旅游行业表彰机制,树立一批旅游行业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有计划的组织a级景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等各类培训。加强对社会导游的管理力度,有针对性地对导游的岗位技能、诚实守信、文明服务,进行培训。
(七)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
我们将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努力推动学习型机关的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部门的民主行风评议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行风建设,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把我局建设成为清正廉洁、高效务实的行政机关。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认真做好扶贫和社区共建工作。
市旅游局2010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