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东方时空与60分钟为代表的中美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对比
以《东方时空》和《60分钟》为代表的中美新闻杂志型节目的比较
以《东方时空》和《60分钟》为代表的中美新闻杂志型节目的比较
传媒学院03级编导班 指导老师 岳筱宁
[内容摘要]同样作为新闻杂志型节目,以《东方时空》和《60分钟》为代表的中美新闻杂志型节目有何区别?而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的新闻杂志型节目的创办该向美国的新闻杂志型节目借鉴哪些长处,避免哪些运作模式的泛滥和限制,我想这些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具有实际造作性的。
[关键字] 新闻杂志型节目《60分钟》《东方时空》
一.新闻杂志型节目
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英文中的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可译作“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的解释: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可以说,新闻杂志型节目是默罗时代创立的电视新闻片在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中的发展。
它比起新闻简报的形式来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戏剧性情节,更在乎通过事件细节的选择和画面语言的表达来体现记者的主观判断,往往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事件中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并水到渠成地接受记者在新闻片中巧妙表达的价值标准和爱憎尺度。
二.CBS的《60分钟》(60Minutes)
三大商业电视网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名牌新闻杂志性节目:CBS的《60分钟》(60Minutes),NBC的《日期线》(Dateline),ABC的《20/20》、《黄金时间实况》(Primetime Live)等。其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也是对美国电视观众影响最大的是CBS的《60分钟》。《60分钟》创办于1968年9月,直到1975年,《60分钟》才终于确定在每星期日晚间7点至8点的准黄金时间播出。
该节目曾数十次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大奖”,它又有“杂志型新闻节目的鼻祖”之称。《60分钟》尽管报道风格多变,但近30年来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基本固定的节目框架,即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安迪·鲁尼(ANDY ROONEY?)的评论,以及并非每期均有的观众来信选播。《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将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通常来说,每期节目都由3则报道组成: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往往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记者和制片人,它所占的时间也最长,约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可视作当晚节目的闪亮点,它富有浓郁的人情味,风格也颇为轻松。不论报道风格怎样,每则报道的开头都是主持人或记者本人坐在一幅斜过整个电视屏幕的故事书框架前作提纲挈领的介绍;报道结束时,记者主持人又回到故事书框架前作总结或预测。三则新闻报道结束后,主持人出现在黑色的背景上,以几句简洁而有趣的话引出当晚安迪·鲁尼的评论。这一段落一般在5
分钟左右。最后,如果有必要,主持人会出现在一张堆满信件的工作台前,介绍前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发来的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意见。整个节目由一只滴答走动的跑表来衔接各个小段落,它的出现既告诉观众还剩下多长时间的节目,又提醒观众30秒至1分钟的广告已经结束,报道即将开始。
三.中国新闻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这个40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的播出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加快了中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的步伐,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经过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东方时空》从40分钟扩为150分钟,用直播方式将新闻、实用资讯、新闻专题等诸多内容有机串联,更加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和服务性,还推出了《东方时空》所独有的周末版节目,构成浑然一体的大型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坚持其一贯的主流性和新闻性,坚持对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全面、深度、个性化报道,子栏目有《时空连线》:第一时间直击新闻事件,为观众带来快速深入的现场报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CCTV当天国内重大新闻最权威、最及时的专题报道窗口。《时空看点》:纵评天下事,为您带来当日热点新闻最快的评论和分析《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探求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努力在中国主流媒体中创造真实、更开放的谈话空间,力图为当代中国留下一份珍贵的口述的历史。《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您共同分享人生。《时空调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观众反馈,用数字表达观点,用数字解读国计民生。《媒体观点》:汇聚百家之言,展示各方观点,全方位解读社会新闻热点,为您提供观点碰撞和交锋的平台。《东方时空》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提高节目内在品质,内容上加强新闻性,更加贴近民生,形式上更加鲜活互动,风格更加统一,以全新的面孔翻开中国电视新闻杂志崭新的一页。
四.中国与美国新闻杂志型节目的比较
《60分钟》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热点到历史事件,从名人轶事到凡人琐事,几乎无所不包,其风格时而严肃认真,时而轻松诙谐,随不同的主题而千变万化,有人说,新闻杂志型节目是新闻、表演和广告的综合体。而《东方时空》虽然内容的取材范围也很广,但是大多数的选题还是在国内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上,而且关注的问题也都是严肃而重大的,把目光聚焦在社会问题上。其风格也多为严肃居多,至于美国主持人在台上侃侃而谈地拉家常,滔滔不绝地讲述的表演技巧,在中国海还是不多见的。
两个新闻杂志形节目的定位都在广大的观众上,但是《60分钟》做到了雅俗共赏,把严肃性新闻和趣味性新闻交叉设置,尽量多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而《东方时空》虽然也有《百姓故事》这样的关照百姓生活的子栏目,但目光还是定位在政治性强的主流文化上。
在《60分钟》中,我们看到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经常亲临现场,进行及具现场感和感染力的及时报道,记者站在事发地点,加强了真实性,让观众更为信赖记者,往往记者和主持人就是同一个人,他们自己策划、写稿、深入现场进行报道,因此,美国的新闻节目滋生了一批批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他们树立起电视网和新闻节目形象,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播报新闻的风格,而且他们写作各单条新闻的导入语,通过新闻提要和新闻回报的方式串联起各个新闻段,充当责任编辑和最后把关人的角色。由于他们的采访和主持能力并基于观众对他们的信赖,尊敬和仰慕,造就了众多明星主持人。而中国就不行,主持人往往不用写稿,也不必要到现场进行采访,他们只要把别人写好的稿子背熟了,然后在镜头前播报新闻就可以了,观众对主持人的信赖和敬仰的程度远远不及美国观众对他们的记者主持人。
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图片、地图等精确图示新闻事件的事发地点,以助于观众对抽象的地名有了形象的了解,而当事发地点有两处时,经常用图标示意两地相距的精确距离。可见,美国新闻事业者对于精确度的追求。在追求新闻精确度的同时,他们也不疏忽对新闻节目的制作包装,节目的布景、图表制作等都独具特色,以求在新闻节目的形式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在中国新闻报道中,即使采取这样的做法,还是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美国的总统大选及国会的召开,新闻报道不再是枯燥地拍摄会议的全过程,他们有更高明的做法,在会议走廊上,采访国会的议员,从国会议员的口中谈及国会的情况,及他的看法,不再枯燥,不再让人生厌。而中国在两会期间的报道,有关政府官员及其活动的新闻,着重点都放在单纯的活动和会议上,显然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
美国新闻节目的编排注重头条新闻和重要新闻的安排,往往先安排头条新闻,接着挨个编排重要性依次减弱的新闻,而且注重层次性,造成新闻的段落性,在节奏上注意长短新闻搭配,图像新闻和口播新闻穿插,严肃中兼顾活泼。而且在新闻节目结束时,往往一一个新闻回顾时间,对之前播出的重要新闻进行简洁明了的复述式回顾,以加深观众的记忆。
美国晚间新闻中的广告运作模式倾向于商业化,他不受政府的干预。虽然暴光政府丑闻和不法事实时,干脆利落,一针见血,但是由于支持他的商家决定着节目播出的取舍,难免染上浓厚的商业气息,在新闻价值的取舍上有媚俗的趋势,在新闻报道时,吸引人的而非高质量的新闻节目频频露脸,生存竞争的压力迫使电视新闻媒体为赢得收视率不惜放弃传统的新闻标准,而凭庸俗化、琐屑化的新闻报道迎合受众市场;企业主对电视新闻媒体的所有权或控股权使得电视网和电视台依附于企业财团或广告客户,在电视新闻中维护权利阶层的利益,而不敢作有损于权利阶层的报道;商业化运作的电视网或电视台收入百分之百依靠广告,广告客户的利益也在电视网新闻中得到体现,并直接导致“广告新闻”和“公关新闻”的出台。这些都是商业化的弊端。而中国的传媒机构作为政府的喉舌,传统的新闻的价值标准,显然没有他们那样的商业化运作和庸俗琐屑化,在新闻表现手法和电视新闻的画面冲击上也不及商业电视网大胆。
五.我国借鉴美国电视事业长处
早在1980年,泰德·特纳创立了24小时提供新闻的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而且一直以来,美国新闻节目以高质量、大强度、高密度的新闻节目取得了受众的青睐。新闻类节目无疑是商业电视台的主打拳头节目,它们的新闻类节目都有三大特点,即新闻滚动播出、新闻杂志板块化和专题新闻报道。新闻节目主要有正点滚动新闻、新闻杂志、新闻专题、综合新闻四种。而中国不仅没有24小时播新闻的电视台,作为央视一套的新闻综和频道,虽然各种新闻节目轮流亮相,可遗憾的是每次报道雷同现象比较严重,时间段报道重复率较高,追踪报道和深度报道都不如美国新闻那么及时迅速,一针见血。
在美国,不管是商业电视网,还是公共电视网,他们都拥有商家或政府投资的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美国的新闻队伍相当强大,在全国各州都有他们的记者队伍,正是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造就了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快最新最具现场感的新闻报道。在早期,三大电视网把几乎全部的娱乐性电视节目交给电视制作公司去完成,但它们仍然保留着自己对新闻节目和公众事物报道节目的制作。CBS和NBC的领导层人士曾表达过类似的意见:出于对新闻事业和公共事务报道的责任心,他们已经将娱乐节目、肥皂剧和其他一些节目交给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去做,而他们惟独坚持新闻节目一直都是自己在做,可见他们对新闻节目的重视。而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处在一个刚刚尝试着把娱乐节目让出给音像文化公司制作,还是处于电视台包揽大小节目制作的阶段,而且制作完节目在电视台播出一遍之后,往往把录像带放入资料库,而不是与别的电视台进行再传播和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美国,这点做得就比我们好,商业电视网制作或购买回来的节目卖给地方电视台播放,这些节目包括国内及国际新闻节目,包括简明新闻、新闻特写、杂志类电视新闻等。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最大限度的利用。
美国新闻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了社会上争议颇大的有深度的选题,以及国际政治新闻和儿童问题,而且报道及时、迅速,商业电视网的新闻节目由于不受政府的控制,在财务上不依赖政府支持,所以商业电视网的新闻节目能大胆的披露时政,暴光政治或社会丑闻,而且报道角度往往不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而是为民而言,这种平民化的视角,往往能做到更加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而在访谈或深入报道节
目中,常常请来政府、工会、专家学者以及平民百姓一起同堂讨论,这样使得节目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会更趋于客观、公正,更有助于节目的全面而深入地报道,从最深处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作用。
新闻在娱乐节目中的调剂作用不忽视。76年,CBS开始尝试在晚间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中插播一分钟的新闻,称为“新闻胶囊”(news capsule)。一分钟的“胶囊”实际上是42秒的新闻报道、8秒钟的口播新闻和10秒钟的广告时间组成。由于这一分钟的新闻是插播在收视率很高的娱乐节目中的,所以这个小新闻时段节目吸引了很多本来热衷娱乐节目的观众,并把他们逐渐吸引到固定收看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中。而《60分钟》在新闻段落的中间插入35秒到1分钟的广告,我想,观众在娱乐节目中能看到新闻播报,而在新闻节目中看到插播广告,首先不同形态节目能调剂心情,舒缓和紧张的节奏相结合,有利于收视效果,其次,这样做不仅拉拢了娱乐观众,而且新闻观众也会参杂其中。在我国虽然也模仿这样的形式,但是还是应该进一步改进的。我想,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观众的收视心理、收视习惯、收视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节目质量,安排观众满意的节目和节目播出时间。
从传播方式和所使用的传播符号来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方式一直是沿袭传统的播读式。即:主持人播读记者或编辑拟写的新闻稿件。这种播音方式的好处是庄重、严肃、大方,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缺点是一旦播错,就非常难堪,难有纠正和回旋的余地。同时,主持人天天正襟危坐、面目肃然的形象,难免给人紧张、呆板之感,主持人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而国外的电视新闻主持方式则早与我们大不相同。他们大多采用谈心、讲故事的播讲方式来播新闻。新闻稿的开头、结尾和中间主要串场的部分,是由主持人自己写的。主持人还要把新闻事件的内在含义以及重点内容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新闻报道语言讲述给观众。这种促膝谈心的方式,使观众们似乎觉得主持人在同他们拉家常、讲故事。主持人即使出了语误,改正起来也很自然,决无局促不安的难堪。同时,主持人在播讲新闻的同时还起着节目串联人的作用。他们通常在节目开始时播讲新闻提要和新闻背景,接着就开始串联节目,呼叫现场上的记者现场报告,把演播室同分布在各地的现场记者紧紧连结在一起,使得报道更生动详尽;而且,因为他时常按观众的心理反应向记者提出问题,实际上也就把观众同演播室联系起来了,也等于把观众带进了新闻事件发生现场。
[参考文献] 刘敬东《电视新闻评论,还在路上》 摘自《传媒观察网》
第二篇:新闻杂志性节目——《60分钟》的叙述模式
新闻杂志性节目——《60分钟》的叙述模式(1)
新闻杂志型节目在英文中的全称是magazine-format documentary series,直译可译作“杂志型系列新闻纪录片”,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简明辞典》的解释:新闻杂志型节目是“电视屏幕上的综合性新闻性节目。它在固定栏目时间内采用杂志综合编排方式,以节目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这类节目由主持人把内容串联为有机整体,并对重要的新闻作简要的评述,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可以说,新闻杂志型节目是默罗时代创立的电视新闻片在新的技术和新的时代中的发展。
爱德华·默罗在1958年曾经说过:“电视新闻是一个由本来互不相容的表演、广告和新闻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每一个因素都要求制作人有异乎寻常的较高的职业素养。一旦你能够把这三个因素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你就成功了。”(……an in compatible combination of show business,advertising,and news.Each of the three Sara the bizarre and demanding profession.And when you get all three under one roof,the dust never settles.1958)
集中体现电视新闻这一特色的就是杂志性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比起新闻简报的形式来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戏剧性情节,更在乎通过事件细节的选择和画面语言的表达来体现记者的主观判断,往往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事件中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并水到渠成地接受记者在新闻片中巧妙表达的价值标准和爱憎尺度。
三大商业电视网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名牌新闻杂志性节目:CBS的《60分钟》(60Minutes),NBC的《日期线》(Dateline),ABC的《20/20》、《黄金时间实况》(Primetime Live)等。其中最成功、最具代表性也是对美国电视观众影响最大的是CBS的《60分钟》。第一节 《60分钟》简介
一、《60分钟》发展及结构
《60分钟》创办于1968年9月,因该节目播出时间为一个小时而得名。首播时由于是在星期二晚上与(CBS新闻小时)(CBS News Hour)轮流播出,当时反响并不大。
从一开始,《60分钟》就是一个新闻与娱乐的混血儿。在节目中,新闻不再是简单、呆板的形式而是成为一种表演(Sh0W)。
其执行制片人休伊特曾把自己的定位介于新闻界和百老汇之间。他说:“(《60分钟》)是小型的关于道德的戏剧。唯一不同的是《60分钟》表现的是真实的事情,没有预先写好的剧本。”他把他的记者们称为是“记者中的报道型人物”(a repertory group of reporters)。1972年该节目挪至星期日晚间,但还没有固定播出时间。直到1975年,《60分钟》才终于确定在每星期日晚间7点至8点的准黄金时间播出。一些传播学者指出,过去的许多杂志型新闻节目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播出时间。我们在本部分开始已经分析过,晚间7:00-8:00在美国的媒介调查中显示是一个准黄金时间。尽管报道大多是较为严肃的新闻题材,但《60分钟》曾多次成为黄金时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1979-1980年,它的收视率达到28.2%,而当时的黄金时间娱乐节目的收视率是26.3%。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60分钟》曾连续两年成为黄金时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60分钟》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热点到历史事件,从名人轶事到凡人琐事,几乎无所不包,其风格时而严肃认真,时而轻松诙谐,随不同的主题而千变万化。该节目的缔造者、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DON HEWITT)声称,曾有300余部电视剧直接或间接取材于《60分钟》的报道。该节目曾数十次荣获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大奖”,《60分钟》的记者们也多次因他们出色的工作而获各种殊荣。该节目的巨大成功激发了许多类似的优秀杂志型新闻专题节目,如美国广播公司的《20/20》、《黄金时间实况》(PRIMETIME LIVE)等,因而它又有“杂志型新闻节目的鼻祖”之称。
《60分钟》尽管报道风格多变,但近30年来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基本固定的节目框架,即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安迪·鲁尼(AND YROO NEY?)的评论,以及并非每期均有的观众来信选播。
《60分钟》每期节目的开头部分是本期节目介绍,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晚将要播出的报道中的精彩段落展示出来,以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60分钟》的记者们一个个出现在黑色背景前自报家门,每位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的节目的主持人。因此可以说,《60分钟》的记者们就是主持人,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独一无二的主持人。最后一位自报姓名的记者总结说:“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以及安迪·鲁尼的评论。”
通常来说,每期节目都由3则报道组成: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往往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记者和制片人,它所占的时间也最长,约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可视作当晚节目的闪亮点,它富有浓郁的人情味,风格也颇为轻松。
不论报道风格怎样,每则报道的开头都是主持人或记者本人坐在一幅斜过整个电视屏幕的故事书框架前作提纲挈领的介绍;报道结束时,记者主持人又回到故事书框架前作总结或预测。
这里所说的“故事书框架”在形式上是一本打开的杂志,以大号字标明报道的题目,中号字注明制片人,下有几行小号字,似乎是杂志中新闻故事的报道,但通常只是虚化的,同时配以新闻报道中主要新闻人物的画像,或是采用某种醒目的标志来表现该报道的主题。如(龙头)(DRAGONHEAD930418)一片讲述的是华裔社会的“龙头”组织在美国出现,杂志的图画就是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这种框架的实质是对某一则报道主题的高度浓缩,后面我们将详细分析。
三则新闻报道结束后,主持人出现在黑色的背景上,以几句简洁而有趣的话引出当晚安迪·鲁尼的评论。这一段落一般在5分钟左右。最后,如果有必要,主持人会出现在一张堆满信件的工作台前,介绍前几期节目播出后观众发来的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意见。
整个节目由一只滴答走动的跑表来衔接各个小段落,它的出现既告诉观众还剩下多长时间的节目,又提醒观众30秒至1分钟的广告已经结束,报道即将开始。
第三篇:社工大机构与小机构对比(以深圳为例)
深圳社工优势:
深圳社工劣势:
1.社工体制:1+7文件从方方面面规定的社工发展,政府推动,民间运作,正是深圳的特色。
2.工资待遇:相比,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来说,还可以。
3.香港督导:敬业、经验丰富,能从专业、情绪等方面给予社工很大的帮助。
4.晋升途径:督导助理、见习督导、项目部长等,都是不错的专业晋升途径。
5.培训交流:社协组织大量的培训,基本都是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知名学者及社工人士。此外,见习督导、督导助理都有机会去香港参观考察。一些大的机构也会组织。8 Z6
6.专业工作:即使是行政工作缠身,也是可以有机会开展专业工作的。
7.入户深圳:有机会入户深圳也不错。虽然是集体户口。但逢上30年之类的节庆,指不定,都放假,发电话卡,社会保险金之类的咧。
8.隐形福利:碰到好的派驻单位,隐性福利也不少耶。
9.国际化视野:办个通行证,搭个地铁,就可以很顺利的去香港澳门玩儿了。这种地缘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具备的。
1.政策落实:政策很好,但是落到实处还有很大的空间。2.欠薪:政府不拨款,机构就欠薪。欠薪,确实挺伤社工士气的。
3.待岗:除了欠薪,最大的不满在于待岗。因为,政府的效率,你也知道。严重依赖政府岗位的机构,只能让你待着了,今天,明天,这个月,下个月。最长一次,待岗4个月。
4.行政化:在政府XX办等单位的,很多都沦为了秘书,打杂的。
5.无良机构:不签合同,管理不善,福利差,专业的度不高。,6.成家立业:社工工资还达不到在深圳成家立业的条件。不过,放眼全国,哪个地区的社工有这个条件?香港除外。;
优势
1.制度规范:大机构各项规章制度都已经比较规范,只要按章做事就ok了。
z
2.资源丰富:岗位多,经验就多,知名度也高,来交流的就多。
3.人才多:人多,按比例,人才自然也多。和优秀的人才一起工作,能让你提升不少。
4.福利也好。毕竟机构大,财力雄厚。每人发个笔记本,集体旅游,带薪休假等自然也少不了。
5.人多,就有话语权。一个拥有200人的机构,和一个拥有不到10个人的机构相比,谁更有话语权。也许,今天的行业规则,都由大机构说了算了。
小机构劣势
1.太规范了,反而不灵活。什么事都照章办事,不会照顾你一个人的诉求。
2.欠薪。一旦政府欠薪,机构可发不出这么多人的工资哦。
3.人才多,晋升也困难哦。如果不是人才,那别指望的。
小机构优势
1.灵活。规章制度啥的,制定了也不太好实行。一 个机构,老板加员工不超过10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请假,大机构,你可找这个,找那个签字批准吧。小机构,跟老板打个招呼就ok了。2.晋升空间大:人少,发展需要人,怎么着也晋升快一点。待个一年半载的,就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3.发挥空间大:既然不成形,也就无经验可循,完全是靠自己发挥,尽显英雄本色。
劣势
1.管理与专业不分。就那么几个人,那么点事儿。大家都一起做了。问题是,老总提个建议,你要不要遵循?老总说这样做,你会不会那样做?即使你的更好些。
2.名气不大。别人问你,哪个单位的。你都不好意思说。在一个靠岗位吃饭的社工体制里面,你说的出口,你们机构只有几个人吗?要知道,深圳最大的机构社工数量已经有200多了。
3.资源少。机构太小了,同工不多,经验也没得学,名家想参观交流,也不会选择小机构。
第四篇:中西古代教育思想的对比与启发——以孔子与苏格拉底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论中美饮食观念与餐桌礼仪的差异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性格解读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美国价值观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飘》中生态女性意识的研究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运用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 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借代和提喻的对比研究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从存在主义视角研究J.D.塞林格《泰迪》 从文化视角比较分析中英文产品介绍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托尼•莫里森《柏油孩子》的后殖民生态批评解读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对比浅析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
孤独而坚强的灵魂--《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爱伦•韦瑟罗尔的性格分析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
从思维模式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纯真年代》中爱伦和梅的对比分析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红字》的人文主义色彩 从狼人电影解析狼文学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英文歌名翻译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堕落的世界-----评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从对立到和谐—解读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 浅析英语委婉语
Rationalism in The Mysterious Stranger 浅析多丽丝•莱辛《天黑前的夏天》中凯特的多重身份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模糊语用交际策略在政治语言中的运用分析
从《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的对比看中西方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英汉网络缩略语对比研究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解读布莱克的《伦敦》与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的诗歌异同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开题报告+论)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从跨文化角度论谚语中的比喻与翻译
论美国梦破灭的社会因素—盖茨比和威力罗曼的比较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
Roger Chillingworth in The Scarlet Letter Viewed from th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从《傅雷家书》和《致儿家书》的对比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88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90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讽刺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Golden Notebook 92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93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 94 汉语请求策略的分析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96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99 论《紫色》中的姐妹情谊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101 论英语教学中交际法应用的困境及其解决之道 102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104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105 浅析英语原版影视欣赏和英语学习
On the Translation of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07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109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体现
在仙境中成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研究 111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13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 115 谈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 116 《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 117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 119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玫瑰”的象征意义 121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 122 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差异的研究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124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125 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影射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27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128 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隐喻比较研究
从《胎记》中阿米那达布的人物分析看人性的原始表达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132 论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话语的谎言测定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134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135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浅析《两个新嫁娘》中的不同婚姻观 137 热情的侦探福尔摩斯和他的影响 138 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翻译研究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 140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让中国学生说正确英语-------探讨如何摆脱英语语用失误 14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 143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从语用原则视角分析政治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 146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147 从美国梦看美国社会流动机制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149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是受害者还是恶棍?——重新解读夏洛克 151 A Study of Expressionism in Winesburg, Ohio 152 《雾都孤儿》中批判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分析
153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154 伦敦英语在英语标准化过程中的作用 155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156 全身运动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57 从《人生的枷锁》中三个女性看毛姆的婚爱观 158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59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160 谈网络英语缩略语的构词特点及用法 161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162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普通而独特的女性形象 163 质本洁来还洁去 —— 解读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情人生 164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6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业谈判的影响
166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67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 168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16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 170 网络英语资源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71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72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73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74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
175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艺术特色分析
176 从《劝导》主人公形象看奥斯丁创作思想新特点 177 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和对比 17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79 An Analysis of English Movie Title Translation 180 报刊英语新词的汉译
181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82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83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 184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185 Struggle and Compromise in North and South 186 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87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 188 《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
189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体现 190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
191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192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193 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 194 解读海尔奥运营销战略
195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96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研究《金锁记》的翻译策略 197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简单”
198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199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200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第五篇: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以2015年武汉电视问政节目为例,谈主持人的主持能力与主持技巧
前言
武汉市2015年上半年“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电视问政已于7月6日晚正式“开考”,首场问政的主题为“办理群众投诉如何及时到位”,主持人是大家非常熟悉且非常喜爱的罗路老师。当网易、腾讯、荆楚网等各个新闻媒体聚焦此次电视问政的点都是突出问题、官员解答、现场评论、投票结果时,小编我聚焦的点却是一位优秀主持人在电视问政节目中突显的强大主持魅力!因此,本篇推文重点向大家展示,在一场涉及领导部门多、问题异常复杂且严重、评委犀利且尖锐、观众不满甚至愤怒的情状下,一位成熟的主持人是如何hold住全场、控制节奏、抓住关键、讲出重点,使整个节目流畅、近乎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朋友的。
一、电视问政中主持人的角色与功能分析
为了向大家清楚讲解主持人在此次电视问政中担当的角色,小编先给大家梳理一下参与和构成此次节目的各相关方:
第一,现场53名被问政的领导干部——被问方
这次电视问政“期中考”,是迄今为止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电视问政:有53名领导干部走进电视直播间接受问政,其中副市级以上领导12人;此次电视问政连续开办六场,每晚一场。无论是接受问政的总人数,还是问政场数,都是2011年武汉市掀起治庸问责武汉风暴、举行电视问政以来最多的一次。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53名领导干部是问政现场最核心的一方,他们是被问政的对象,是民众想得到的承诺的出处,是问题能否得到满意解决的出发点与落实方。
主持人罗路面对53名被问政的领导,适时就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向他们提问,同时又准确抓住领导回答的关键词句进行确认或强调,不卑不亢,机智从容应对,彰显了一位成熟主持人的深厚功力。
第二,场外记者与提问民众,暗访视频——提问方
将场外记者与提问民众,暗访视频作为第二方,是因为他们全部都从现场的大屏幕上呈现,同时伴有场外记者、提问民众与现场的互动。这一方是提出问题、呈现问题最关键、最有力的的一方,沉积多年而仍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民众最关心的问题都从这个屏幕流出,直接涌向现场的领导干部,甚至直接逼问现场的领导、逼迫其必须解决。从现场来看,无论是汉南危房问题、武昌区打发城管就能占道经营问题,还是武汉市长热线电话成摆设问题、江汉区造假房产证问题,都是通过这个大屏幕来呈现。
主持人主要是通过大屏幕来串起整场节目,那么何时看大屏幕、何时该让场外记者、民众发言或提问、何时该放某段暗访视频,这些环节都需要主持人来把控。第三,现场的专家、教授团——点评方
民众负责提出问题、官员负责回答与解决问题,那么现场的专家、教授团负责对整个问题反映出来的实质进行剖析,从而给出更具深度与高度的建议与批评性意见。点评方是整个问政流程中提纲挈领的一环,他们的点评让问题的实质更明晰、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精准。主持人面对专家、教授团,则是适时给这个团队点评的机会,不能总让点评团点评,但也不能不给他们机会点评。所以,何时让点评团发言,让哪一位教授、专家发言,针对哪一个问题哪一个点发言,都是对主持人现场的临时控场与应变能力的考量。第四,现场观众——提问、回答、评论三方兼具 观众在现场发言与互动的机会不多,他们是整场节目氛围的直接感受者,是监督被问政方是否解决问题、是否践行承诺的监督者。兼顾现场观众的情绪与感受,控制整场节目的节奏,是主持人面对这一方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掌上武汉”上的网民朋友——场外围观、提问、点评方
网民通过“掌上武汉”提出问题、发布评论,在现场的小屏幕上也能看到。主持人适时将网民朋友的言论呈现在电视机前,同时针对网民朋友提出的一些问题让相关部门领导现场解答,很好地将更多场外观众纳入到电视问政的环节中,扩大了节目的互动率与影响力。
以下用一个图来表现主持人的位置:
总之,电视问政作为一档大型直播节目,题材重大、时间长、环节多,因此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直播节目主持经验、节目整体把控能力、细节处理等能力之外,对于国情市情、相关部门职能、相关政策法规等也必须有相当的了解。从第一场罗路的主持中,我们看到了他高超的主持能力与独特的主持魅力:提问有的放矢!调度适时有序!发动各方问政准确有力!
二、电视问政中主持人的经典话语
在电视问政节目中,主持人罗路到底有过哪些经典的提问或言语呢?小编简要举几个例子。提问犀利
1.主持人罗路就短片中接线员所说“三环内禁止活禽宰杀只是武汉市领导在创卫期间的一句话”,向江岸区区长黎东辉提问,问其“是否只是一句口号呢?” 2.主持人罗路向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副主任孙步月提问“接线员说你要我来我就来,该来吗?” 妙语连珠
1.主持人罗路点评问政中的一个问题时说:“领导‘交办’了问题,却没有‘督办’问题,真是‘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啊!” 2.在点评某区孩子没有学校可上时,主持人罗路感叹:“教育无小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问政第一场临近结束时,主持人罗路向武汉市委党校柯燕凌教授提了一个问题,柯教授回答说主持人这个问题有点“画蛇添足”,但还是给出了精彩的回答;主持人接着教授的回答说了一句:“谢谢您的锦上添花!”
2014年电视问政期末考试是罗路主持电视问政的首秀,记得在节目开始之初,罗路问现场的嘉宾:“第一次参加电视问政的嘉宾,您紧张吗?”嘉宾回答:紧张。罗路接着说:“我也是新人,让我们一起紧张”,这句话反而有效地缓解了现场浓烈的紧张气氛。在期末问政的舞台上,罗路还说过:“今天的哭脸是为了赢得明天的笑脸”,精辟的总结也给了现场很多人以启发。
主持人是一场节目的灵魂,从采制到播出,他既是节目的播出者,也是节目的组织者。一位成熟的主持人,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水平),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人格、气质、心理),还要有高超的业务素质(包括深厚的知识积累、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能力与即兴发挥能力等)。从罗路主持的第一场电视问政节目中,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主持功力,鲜明的主持风格,他为想要从事播音主持的后来者树立了一个范本,是千千万万后来者学习的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