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1:0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

第一篇: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

第五章新闻记者论 本章要点

▲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

▲了解和分析两种不同的角色观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了解分析“报刊的社会责任论” ▲新闻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新闻记者如何进行继社会化

第一节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

新闻记者是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和其他专职新闻业务人员的统称

一、社会角色的基本含义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上的人们的行为期待

──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

新闻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 ──记者这个社会角色的产生源于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

──记者的职业特征就是搜集信息、传播信

──信息传播的好坏,是对记者进行社会角色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两种不同的角色观

1、社会主义新闻记者角色观: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公仆

2、资产阶级新闻记者角色观:无冕之王

第二节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一、什么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1、“报刊的社会责任论”

──背景

──主要内容

──评价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党和人民的喉舌

3、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本质规定:政治功利性、阶级功利性

二、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报道事实与意见,为社会公众服务 ──提供知识,教育人民

──介绍和阐明社会目标和社会美德,描绘社会图景

──开展社会批评,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节新闻记者的素质

一、关于新闻记者素质的概念

1、新闻记者素质

──思想品质

──知识结构

──业务能力

──个性特征

2、新闻记者应具有

──哲学家的头脑

──政治家的眼光

──社会活动家的能力

──作家的写作本领

二、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素质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

──健全高尚的职业道德

三、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

1、知识素质

杂家、“T”型结构

2、能力

──写作能力

──活动能力

──运用现代传播工具的能力

──外语能力

3、专业品格

──热爱生活,参与生活

──随机应变的思维品质

──强烈的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

第四节新闻记者的继社会化

一、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必要性

──新闻记者社会角色具有特殊性,其角色变化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有密切联系 ──新闻事业担负着监督职能和教化职能 ──社会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要求极为严格,并容易导致角色偏差

二、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内容

──传播观念的更新

──知识的更新

──道德规范的完善

──角色能力的提高

三、新闻记者继社会化的途径

──加强学习

──深入实践

──社会系统的规范管理

第二篇: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日,新闻媒体的监督及导向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正确履行职责的必备素养。我国的新闻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条款,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道德失范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和自律不严,媒体管理一时跟不上,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加之当前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致使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职业道德行为的失范和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己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当前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第二,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

第三,贪图享受。喜欢采访各种“产品鉴定会”、“请柬新闻”等。而不愿下基层采访,不愿到艰苦地区采访,整天浮在表面上。

第四,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第五,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第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其他的问题无关大局。

第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未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

三、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我国的新闻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广的联系面、很大的影响力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必须实事求是,无私公道,廉洁清正,以身作则,正确运用新闻工具,起到利于社会和谐的正面作用。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建立完善法规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闻业走向市场,要接受新

闻业的规律制约,接受新闻道德的制约。西方国家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立法,而我国有关记者职业道德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为此有必要推进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加快《新闻法》出台,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立法,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进行规定,对违法行为追究其相应责任,从法律角度加强对进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约束。

(二)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职业道德修养是新闻从业人员自觉按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等活动,它不仅包括依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解剖与批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且还包括在新闻职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声誉,重新树立记者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各级新闻传媒及领导机关应该重视记者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引导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更新知识、熟悉业务,逐渐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听众或观众服务。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公正无私,要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选择、衡量,不能把个人偏见、个人好恶和个人关系带到工作中来;其次坚持主持正义和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新闻记者应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会经常接触到社会上的矛盾冲突,一个称职的记者,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以除恶扬善、扶正祛邪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同那种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以及错误言行作斗争;再其次坚持尊重事实说真话的原则。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约束自己,追求真正的客观报道,这是新闻工作者永远不能推卸的责任;最后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记者手中是有一定权利的,这种权利完全是由记者工作性质决定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绝不可看作是个人的资本。只有立业为公,真正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这种权利才是用到正道上,记者手中的笔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三)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是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细致周密,使记者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其次是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按制度办事,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在新闻报道上做出显著成绩的记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以激励大家献身于新闻事业。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处分,个别严重者应调离新闻单位,对违法者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

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推动他们端正行业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其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新闻记者身份查验手段和举报投诉渠道,可一方面有效地打击假记者的诈骗活动,另一方面对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查处。

参考文献: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任庆,吴朝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J].青海社会科学

陆静高.以“八荣八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江苏教育通讯

南长森.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当代传播

陈勇,唐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呼唤与对策[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杨秋芬.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理论与当代

曹陇生.新闻职业道德刍议[J].新闻知识

第三篇: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无论哪行哪业,皆有其职业道德,就像文人要有“文德”,武人要有“武德”。记者,作为报人,理所当然地要有“报德”——记者的职业道德。我国的新闻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近些年出现了许多新闻道德失衡的现象,为此新闻记者坚决要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条款,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原因解决方法

【正文】: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制定了六条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其主要功能就是:他们都是当的喉舌,当然也是人民的喉舌,是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在新闻工作中,忠贞不渝的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是高好新闻工作的重要环节,优势加强媒体工作,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根本前提。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为人民立言,代人民立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作出反映社会实际,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广大群众,起着促进剂的作用。舆论导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受命于和服从于本阶级和本政治集团的政治需要,首先为本阶级和本政治集团的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导向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服务。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明确坚定的大局意识;坚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做到服从和服务中心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讲究宣传艺术和引导艺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新闻工作者更应作出表率,更应有遵纪守法的法纪意识和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工作之需赋予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美誉,但新闻工作者不能借合法的工作之由,办游离于法律之外事,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说廉洁自律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的道德“操守”,那么,遵纪守法则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应有的“本分”。很难想象,一个法纪观念淡漠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及时为媒体、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和新闻“产品”。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关键在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新闻的内在要求看,真实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离开了真实,也就无所谓新闻。新闻必须真实,但真实的事情未必可以构成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但真实存在的每一件事情不是都值得报道的,或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真实是社会主义新闻职业行为的重要内容,真实的具体内涵:1,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必须是真实和准确的。2,坚持客观客观,公正的原则。3,当你认为已经获得足够的原始资料,可以动手写新闻时,叙述的客观性,公正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大优势,并且将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包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开展正当的业务竞争等。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现象

(一):有偿新闻

1: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发展,新闻媒体走向集团化,必将与经济更大程度的挂钩,出现了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出卖版面,用一定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时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2:收受红包。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一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的记者往往在尝到“甜头”之后不能自拔,有仅别人给的全都拿了,而且还得才进尺伸手要。结果陷入泥淖,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 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四色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所谓“四色报道”,即红色的秘密(报道领导人的秘闻趣事)、金色的诱惑(津津乐道大款大腕的奢侈生活方式)、黄色的刺激(大力渲染淫秽内容)、黑色的恐怖(对暴力凶杀的详尽描绘)。

三:失衡原因

(一)媒体竞争

这些年,全国的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的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2008年的不少假新闻,乃数年前便出世作祟的孽种,而且当年已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谁知几年后又承蒙我们的记者慈悲为怀,借尸还魂,化为新鬼,贻害人间。如《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2006年5月30日 《信息时报》已经披露其为“乱弹”;《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2005年2月出世,当时就被判为假新闻„„古来就有所谓的嗜痂之癖,原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同仁中嗜痂者众矣!

(二)经济利益

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龙活现。在2006年、2007年的假新闻中“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大雨袭杭百舸归”“英皇证实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正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也使得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现在每年许多组织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就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华赛”大奖作品造假中国高楼第一爆(后期修改制作),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记者找了两位青年假装成新婚伴侣),还有近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和《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照片造假事件。

(三)媒体行业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记者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工,他们大多数人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大量工作任务,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

四:解决方法

(一)建立起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

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发起组织独立的新闻批评机构。这个新闻批评机构必须

担负起监督媒体的责任来,其任务是受理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如关于新闻报道不公正或是有造假新闻或其他毛病等。如果该机构发现被指责的报刊确实有问题,它就把发现的情况公布于众。虽然这对犯有过失的编辑记者或刊物并不是什么判决或处罚,但它却能激起公众对这样的编辑记者或刊物进行谴责。相信这一“公开宣传”的武器会起一种促进作用。当然为了支持新闻批评机构的工作,新闻界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性的新闻评论杂志,这些新闻评论杂志定期对新闻工作者及整个大众传播工具的状况进行职业性评论,并向大众提供报告。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监管就是要发现假新闻,鼓励媒介之间互相举报假新闻。同时,建立一个媒介等级信用评价机制,发假新闻多的媒介信用等级相应降低。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之下,权威性强的媒介、从不发假新闻或者极少发假新闻的媒介就会脱颖而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得到更多的信任。

(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新闻专业素养的教育

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搞好新闻报道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要有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记者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说,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素养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

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实事求是。只有传播者、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素质坚持更高要求,才能不断地进步,加强自律。另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核实新闻,许多假新闻还是可以避免的。

(三)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

当假新闻被揭露,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对于造假始作俑者的记者,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其结果就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助长了新闻造假之风气。因此杜绝

虚假新闻,既要依赖新闻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即新闻法规。我国快速发展新闻事业在呼唤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呼唤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总而言之,坚决制止、杜绝虚假新闻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界、全体新闻工作者、全体受众共有的责任!

第四篇: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无论哪行哪业,皆有其职业道德,就像文人要有“文德”,武人要有“武德”。记者,作为报人,理所当然地要有“报德”——记者的职业道德。我国的新闻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近些年出现了许多新闻道德失衡的现象,为此新闻记者坚决要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条款,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原因解决方法

【正文】: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调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1991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制定了六条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其主要功能就是:他们都是当的喉舌,当然也是人民的喉舌,是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在新闻工作中,忠贞不渝的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是高好新闻工作的重要环节,优势加强媒体工作,提高新闻传播质量的根本前提。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为人民立言,代人民立言,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作出反映社会实际,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广大群众,起着促进剂的作用。舆论导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受命于和服从于本阶级和本政治集团的政治需要,首先为本阶级和本政治集团的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导向就是要为中国共产党服务。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明确坚定的大局意识;坚持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做到服从和服务中心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讲究宣传艺术和引导艺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新闻工作者更应作出表率,更应有遵纪守法的法纪意识和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工作之需赋予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美誉,但新闻工作者不能借合法的工作之由,办游离于法律之外事,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说廉洁自律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的道德“操守”,那么,遵纪守法则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应有的“本分”。很难想象,一个法纪观念淡漠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及时为媒体、为受众提供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和新闻“产品”。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

(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原则关键在真实,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新闻的内在要求看,真实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离开了真实,也就无所谓新闻。新闻必须真实,但真实的事情未必可以构成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但真实存在的每一件事情不是都值得报道的,或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真实是社会主义新闻职业行为的重要内容,真实的具体内涵:1,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必须是真实和准确的。2,坚持客观客观,公正的原则。3,当你认为已经获得足够的原始资料,可以动手写新闻时,叙述的客观性,公正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大优势,并且将其作为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包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开展正当的业务竞争等。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现象

(一):有偿新闻

1: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发展,新闻媒体走向集团化,必将与经济更大程度的挂钩,出现了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出卖版面,用一定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时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2:收受红包。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一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的记者往往在尝到“甜头”之后不能自拔,有仅别人给的全都拿了,而且还得才进尺伸手要。结果陷入泥淖,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 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四色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所谓“四色报道”,即红色的秘密(报道领导人的秘闻趣事)、金色的诱惑(津津乐道大款大腕的奢侈生活方式)、黄色的刺激(大力渲染淫秽内容)、黑色的恐怖(对暴力凶杀的详尽描绘)。

三:失衡原因

(一)媒体竞争

这些年,全国的媒体数量大量增加,同质竞争、同城竞争加剧。为了争夺受众,扩大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几乎没有一家媒体不想抢首发新闻、抢独家新闻、抢可读性强的新闻,这给虚假新闻的出笼提供了可乘之机。出于利益的驱动,一些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制假者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2008年的不少假新闻,乃数年前便出世作祟的孽种,而且当年已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谁知几年后又承蒙我们的记者慈悲为怀,借尸还魂,化为新鬼,贻害人间。如《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2006年5月30日 《信息时报》已经披露其为“乱弹”;《郭晶晶怀上霍启刚

骨肉欲离队》2005年2月出世,当时就被判为假新闻„„古来就有所谓的嗜痂之癖,原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同仁中嗜痂者众矣!

(二)经济利益

首先是商业化倾向侵蚀媒体,为片面追求娱乐性、轰动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将一桩小事炒作成热点,或是无中生有,将并未发生过的事描述得活龙活现。在2006年、2007年的假新闻中“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大雨袭杭百舸归”“英皇证实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正迎合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这也使得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一方面,现在每年许多组织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能够获奖,提高个人地位和声誉,就想方设法修改自己的作品。“华赛”大奖作品造假中国高楼第一爆(后期修改制作),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记者找了两位青年假装成新婚伴侣),还有近来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和《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获奖照片造假事件。

(三)媒体行业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记者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工,他们大多数人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大量工作任务,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

四:解决方法

(一)建立起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

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发起组织独立的新闻批评机构。这个新闻批评机构必须担负起监督媒体的责任来,其任务是受理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如关于新闻报道不公正或是有造假新闻或其他毛病等。如果该机构发现被指责的报刊确实有问题,它就把发现的情况公布于众。虽然这对犯有过失的编辑记者或刊物并不是什么判决或处罚,但它却能激起公众对这样的编辑记者或刊物进行谴责。相信这一“公开宣传”的武器会起一种促进作用。当然为了支持新闻批评机构的工作,新闻界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性的新闻评论杂志,这些新闻评论杂志定期对新闻工作者及整个大众传播工具的状况进行职业性评论,并向大众提供报告。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监管就是要发现假新闻,鼓励媒介之间互相举报假新闻。同时,建立一个媒介等级信用评价机制,发假新闻多的媒介信用等级相应降低。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之下,权威性强的媒介、从不发假新闻或者极少发假新闻的媒介就会脱颖而出,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得到更多的信任。

(二)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新闻专业素养的教育

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搞好新闻报道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要有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记者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

高记者的作风。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记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所以说,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素养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加强自身修养,坚持实事求是。

只有传播者、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素质坚持更高要求,才能不断地进步,加强自律。另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仔细核实新闻,许多假新闻还是可以避免的。

(三)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

当假新闻被揭露,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对于造假始作俑者的记者,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其结果就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助长了新闻造假之风气。因此杜绝虚假新闻,既要依赖新闻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即新闻法规。我国快速发展新闻事业在呼唤一部专门的新闻立法,呼唤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总而言之,坚决制止、杜绝虚假新闻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界、全体新闻工作者、全体受众共有的责任!

【参考书目】: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2008(4)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2009(6)高等教育出版社

南长森。新闻精品生产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2006,(6).杨秋芬。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2005,(7).曹陇生。新闻职业道德刍议[J].新闻知识2005,(7).

第五篇: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毋庸置疑,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递公平与正义,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被人们称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不少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事情,比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将简述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最后也将对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法制公众利益监督

一、当代社会下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中关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有以下几项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具体内容如下【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者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合格、合法的新闻工作者。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坚持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虚假报道。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和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及时性和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记者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新闻监管力度的不够,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些为了

夺人眼球的不实报道甚至一度造成了社会的惶恐,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等等,这些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也让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一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下面我们就结合事例来分析一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一)有偿新闻。【2】所谓有偿新闻,就是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一名矿工在矿内作业时丧生,而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去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而在山西,煤老板送给记者两个称号:“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

仅仅从这两个称号我们就可以看出煤老板对这些拿着昧心钱的记者的讽刺之意,而这些蜂拥而上地争抢封口费的真假记者也无异于在出卖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他们在个人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下,丢弃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和恪守,从而使新闻变成了一种交易的商品,变成了一部分记者的牟利工具,从而也使他们从公众利益的诉求者变成了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同那些黑心的煤矿主从本质上来讲也并无两异了。

有偿新闻,还有很多其他表现类型,比如“车马费”,各种礼金红包,以新闻换取经济利益(广告、发行)或赞助等等,虽然名头各异,它们却都是有偿新闻。从本质上来讲,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是新闻和金钱之间的置换,而新闻的有偿性,无异于一种受贿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而且损害了公众利益,也违背了法制社会的要求。

(二)新闻失实。所谓新闻失实就是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现象。随着现今社会媒体竞争压力的加剧,一些新闻记者为了博得众人眼球不惜捏造、编造各种虚假新闻,夸大歪曲新闻事实,哗众取宠,其产生的负面的社会影响力,仅从《新闻记者》每年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就可见一斑,以2010年为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以及“金庸去世”等虚假新闻出现时都曾经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虚假新闻有的涉及国家规划,有的涉及社会治安、伦理道德,有的涉及到名人明星的名誉。可见,一部分新闻记者的社会道德已经开始沦丧,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比如末日谣言造成各地的抢蜡烛、购“船票”**,还有河南光山县23名小学生被砍事件等等都是虚假新闻带来的危害。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名人明星一直是虚假新闻的长久不衰的选题,有不少名人都经历过“被自杀”“被结婚”“被离婚”的事件,虽然其中有些虚假新闻是经纪公司暗箱造作,为了炒作,提高艺人名气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虚假新闻的报道则损害了被报道人的名誉权,纯粹是为了夺人眼球的。

再如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这类涉及到国家规划的重大新闻,在没有任何可靠真实的政府文件下,仅凭道听途说就擅自刊出,造成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记者职业道德的不完善,而是连基本的从业常识都没有。

我认为,新闻失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沦丧,对利益的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受众猎奇心理的一味迎合,而受众的甄别能力又没有很大提高。然而社会监管处罚力度的不够也使这些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

三、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一)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造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约束力的薄弱,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面对不正当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要坚决抵制。要恪守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盲目跟风,不捏造编造歪曲新闻事实,不哗众取宠等等。

(二)要建立健全新闻法律法规制度。我国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次还要提高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受众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敢于质疑,还要敢于揭露举报各种虚假报道。

(四)新闻出版社内部也要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审查力度,以及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陆平煌《记者的修养与写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下载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7第五章 新闻记者论(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新闻记者

    【22】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 答:(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3分)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投稿范文五篇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精选范文  范文一一、思想作风修养新闻事业是一项十分艰苦且具有冒险性的事业,需要记者具有牺牲精神。每次采访,首先要明确活动目的,充分认识活动的社......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范文 1、在思想、学习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我认真深入的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还从电视、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新闻记者是新闻工作刊物,旨在推进新闻改革,促进新闻界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1光阴荏苒,日月如......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工作总结 5月16日到6月15日,我共参与拍摄新闻12期,联系拍摄乐淘美食商家1户,联系意向广告客户2家。 本月份重点工作是......

    新闻记者辞职报告

    2016记者辞职信范文 劳动者辞职权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属于劳动权的一项派生性权利,也是劳动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保障劳动者辞职权的实现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基本人权的保护,也......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新闻记者 工作总结 5月16日到6月15日,我共参与拍摄新闻12期,联系拍摄乐淘美食商家1户,联系意向广告客户2家。 本月份重点工作是: 一、参与策划......

    新闻记者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者学习“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继往开来,向世人宣示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信念,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