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3 11:0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

第一篇: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

文化浸润 活动搭台传承非遗

——国家级子课题《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融合》的阶段研究报告

成都市华林小学

我校的科研课题是《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融合的研究》,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课题(教科规办函【2011】10号,课题批准号:DLA110302)的子课题。我校对本课题的初步思考始于2013年,立项后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前期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大课间活动、课堂建设等方面,集结行政、专家、培训、教研、科研的力量,让华林小学的师生都了解并感受了新龙锅庄的基本特点和舞步技巧等,实现了项目组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项目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选题缘起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大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它不仅是一切物质文化的原始基因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但是,那些离我们现代生活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稀少,至今仍处在原始生存状态,且濒临消亡边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关注。从这个基本的文化价值和现实状况的判断出发,它非常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文化艺术界、媒体、教育界的关心与关爱,同时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传播、舞台实践以及艺术评价体系中予以弘扬,这是一项关系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未来的文化基础性建设。为此,通过学校的途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更应该站在理性的角度,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寻找与学校艺术教育融合的最佳途径。

(二)行政和专家指导团队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的课题得到了成华区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非遗校园传承研究”的全国课题负责人曹安玉老师,川师大教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杨瑜老师以及成华区进修校的音乐教研员李嵘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数次研讨后,我们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工作。我们还十分有幸与新龙县宣传部沈部长、文体局彭措局长、文化馆江馆长及新龙锅庄的国家级传承人阿德阿姨和进行了深入探讨,1

学习了新龙锅庄的舞步技巧及不同主题的肢体舒展腾挪要领。在新龙河口小学与全体师生跳起了欢快的锅庄,深切感受到他们学校在传承非遗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效,感受到了康巴汉子的彪悍勇敢和女舞者的柔美如莲。省市区县的专家指导团队们用他们博大精深的知识,灿烂幸福的笑容,激励着我们做好课题,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信心„„

(三)拥有一支热爱新龙锅庄的研究团队

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校内研究团队的成员不仅个个都热爱音乐,还与藏族文化颇为有缘。课题组组长贺霓校长,音乐专业毕业,是藏族人,有个非常动人的藏族名字叫“白马康珠”,意为“月宫中的雪莲花”;分管课题工作的杨永明副校长和杨霞老师都曾到藏区支教,对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更是有一种浓的化不开、抹不掉的康巴情结。新龙锅庄文字组的王丹丹老师是省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先进个人,从小学习电子琴,系名符其实的音乐爱好者;新龙锅庄音乐组的陶韵如老师是成华区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研究新龙锅庄的舞步时还常常拉着办公室们一起跳起来;美术组的李静老师是成都市美术老师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因为专业能力强,再加之对藏族锅庄艺术热烈而深沉的爱,我们前行,我们思索,我们更想把千百年来这方土地上那最古朴遒劲、粗狂奔放而又刚柔并济的新龙锅庄进行挖掘、融合、传承„„

二、研究的改革措施

自2013年承担课题研究以来,我们一直以“以文化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研究,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大课间活动、课堂建设等方面,集结行政、专家、培训、教研、科研的力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华林小学初步形成了独具风情的艺术特色学校。

(一)校园文化的打造

1.楼道藏式文化,主题突出

我们将收集到的新龙锅庄的起源、特点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美术课上孩子们创作出的饱含新龙风情的版画、仿藏泥面具的瓢画和装饰色彩创作,张贴在楼道处„„尽管学校处在过渡期,但我们仍然用心设计了这条藏式文化的长廊,让学生去了解新龙锅庄的特点,感受藏族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逐渐

深入到师生的内心中去。

2.藏文化风情室,意蕴悠长

我们把藏民居的装饰风格和色彩搭配呈现在窗户的布置之中,新龙锅庄的服装、饰品点缀其间,力求给大家营造一个带有藏式风情的体验室。我们还利用班会课、艺术课的时间,轮流带班级的同学来参观,向大家介绍新龙锅庄这项非遗文化过去史诗般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校园空间里从了解藏文化开始,去感受我国多民族的文化特点。我们利用班会课、艺术课的时间,轮流带班级的同学来参观,感受这项非遗文化中的独特魅力,许多孩子在参观后纷纷发表感言,惊叹新龙锅庄的古朴与神奇。

3.规划的新校园,含苞待放

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我们的新校园将于明年建成并交付使用。我们憧憬着,并计划以音乐课题的研究成果为突破口,打造民族传统艺术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校品质。校园风雨走廊的主题突出,呈现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新龙锅庄活动的照片„„音乐教室以锅庄舞蹈动作分解和曲谱为墙面装饰画,让学生能够感受藏族舞蹈和音乐的魅力;美术教室不仅有藏族画的粘贴,还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其中,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与想象力。

(二)艺术课程的熏陶

1.藏文化进课堂

⑴音乐课堂,体验律动之美

学生对于新龙锅庄音乐和舞蹈既陌生又好奇,如何使学生变好奇为兴趣,在愉悦地情感中学习、体验藏族音乐的律动之美,是我们要实现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采取了先采取创设氛围,用视频、图片欣赏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入情入境去体验歌曲,感受到歌曲的旋律美、音色美和舞蹈动作的特色;紧接着,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领体会舞韵,加入体态律动的练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音乐了能力;最后让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留给学生发挥创造才能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美的感悟和领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升华。

⑵美术课堂,展现创造之美

在美术课,我们也要充分用新龙锅庄的幻灯片、影片,录相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精心设计美术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充分达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感受,在示范画法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自由”的课堂环境,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别出心裁地、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藏族文化的理解的画作。并选出优秀的作品粘贴于走廊,陈列于风情室,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2.文化读本的编撰

我校将编撰《康巴明珠——新龙锅庄耀动华林》的读本,有计划地、由浅入深地介绍新龙的风情、历史、文化、锅庄、服饰、音乐和舞蹈,通过舞蹈图解、照片、文字、曲谱等形式让学生、教师和家长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新龙锅庄文化,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三)课外活动的展开

1.新龙锅庄大课间,让师生全面开花

每天一小时的阳光锻炼大课间,全体师生都跳起锅庄舞,学生参与面达到了100%,我们也把这个作为素质教育的抓手,让孩子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素质,又体现了学校艺术活动的多样性。尽管操场并不平坦光洁,烈日下师生汗水淋漓,但没有一位教师抱怨,他们都耐心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新龙锅庄的国家级传承人阿德阿姨到校,给孩子办讲座,带领他们在大课间共同跳起锅庄,带给他们最原生态的新龙锅庄知识和舞步。

2.新龙锅庄社团活动,让学生个性发展

在每周一下午的合唱队和每周三的舞蹈队社团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新龙锅庄音乐和舞蹈为主题内容,教唱藏族歌曲、学跳锅庄舞蹈,这样以点带面,让对新龙锅庄感兴趣的学生在这里受到更全面、系统的训练后,得到更为个性化的发展,再回到班级去影响其他的同学。

3.主题式艺术节,让藏文化浸润于心

主题式艺术节是音乐、美术课堂教学的辐射与延伸,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将在5月开展“组织全校同学共同参与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新龙锅庄比赛”,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新龙锅庄的氛围,他、又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11月我们还将开展“藏文化作品展”,让学生把在美术课上制作的作品,生活中采风的摄影、饰品、服装等带到学校陈列室,培训小小“讲解员”来进行解说。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把对新龙锅庄的认识转化为行为,为学生提供展示与锻炼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新年节目汇演,让藏文化彰显于形

我们将在课题结题的时候,呈现一台精彩纷呈新年音乐会,向大家汇报我们课题研究的成果。在这台晚会上,我们将体现师生、家校联动,并邀请新龙县共同参加,以合唱、器乐演奏、音乐剧等形式体现我校课题研究时学习、探究、融合的主旋律。

三、研究效果

(一)点燃了学生的美好心灵

我校将新龙锅庄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一系列研究活动后,通过锅庄舞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活力和魅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孩子们初步形成了对新龙锅庄美的体会,从最初的感受和震撼到点燃其心灵,让他们有了对美好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从而开启了人的智慧和善性。孩子们在身体力行中学习和传承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强身健体,而且陶冶情操,培养了孩子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促进了教师的学习研究

学校的主研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围绕新龙锅庄的传承问题,不断地寻找新的途径来完成和学校艺术的融合。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次次活动的完成,他们在学习、模仿、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参研的教师通过大课间的活动,锻炼了身体,享受着新龙锅庄带给他们的新鲜元素,并有了进一步想了解并传承这项非遗项目的强烈愿望。总之,华林小学的老师们动起来了,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尽善尽美的浓烈的研究氛围。

(三)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一根火柴轻轻被折断,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校教师、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凝

聚力,带动华林小学向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前进。学校的知名度逐步提升,家长的认可度也在节节攀升,大家微笑的脸庞和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就是最好的证明。

四、我们的反思

(一)着手开始文化读本的编撰

课题开展至今,我们发现全体师生虽然学习了新龙锅庄的舞步,学校的展板和培训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新龙锅庄的知识,但是很多师生对新龙锅庄的认识其实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当中。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我们就需要尽快地完成文化读本的编撰,让师生能够更系统、全面地来认识新龙锅庄,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

(二)传承活动要实现从校内到校外的延伸

师生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还应不断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如到社区开展“新龙锅庄的传承活动”等,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检验学校非遗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水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他们表演、心理等综合素质的提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注重新龙锅庄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我们应该注重新龙锅庄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体育、信息技术等,建设更具特色型、开放型、灵活型、创新性的艺术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将新龙锅庄的知识渗透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第二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汇报材料

小学教研培训部 冯益华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汇报我在北师大学习的心得和收获。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和大家交流一个主题,那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它是我本次学习听的14个报告之一,同时也是给我本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报告,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次分享。

先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主讲人,他叫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专家、化学、物理教授、艺术教育家,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八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

既然是这个主题,那么我们先谈谈“钱学森之问”。钱学森1911年12月生于上海。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有了钱学森,我国这些尖端领域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2009年11月,钱学森去世仅10天,安徽省10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早在2007年8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看望钱学森的时候,他自己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为什么这么说?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什么作用?确实值得我们探讨。

钱学森不仅科学知识渊博,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他认准儿子是当科学家的材料,却在钱学森5岁时就让他学习绘画和音乐。吹着口琴一路长大的钱学森,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对艺术也很热爱,在书法、绘画、写作上也有造诣。1929年,钱学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曾经认真学习过《艺术史》、《艺术论》等论著。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还参加了学校乐队而且是乐队的主力圆号手,每周他都要挤出时间去乐队排练。

后来,钱学森到了美国学习、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方面的修养。他说,只要听到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他的心便会为之颤动,为之共鸣,便会感受到一种崇高审美力量的激励和催动。就是在这壮美音乐的激励下,他领悟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从表面来看,科学与艺术是两类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科学:重理性,具抽象性,依靠归纳与推理,严谨,以逻辑思维方法为主,求真;而艺术:重感性,具形象性,依靠灵感与想象,浪漫,以形象思维方法为主,求美。也正因如此,我们的高中、大学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有文理之分,也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顺口溜。

就像钱学森老先生在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一至今为止获奖者仅此一人的最高荣誉时所说:我要感谢我的夫人蒋英,正是她所具有的艺术修养带来的熏陶,帮助了我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同时指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们的教育不能光顾着眼前利益、短期目标,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回答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也许这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答案:目前的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好在国家应该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逐步进行改变:高中文理不再分科;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虽然改革很难,但至少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进步。

沈教授从献身精神、创新意识、美学追求三个维度向我们阐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科学和艺术都是需要献身的事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到被砍头后让刽子手看自己的眼睛还能眨几次的近代化学奠基人拉瓦锡,以及一生穷困潦倒无法靠卖画生存的著名画家梵高、塞尚、保罗高更,无一不是为了心中的事业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科学与艺术都需要创新意识。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把小提琴的技巧引入二胡的演奏当中;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得诺贝尔奖并不难,别人说“是”,你说“否”,别人说“已知”,你说“未知”,你就可能得诺贝尔奖。这些都告诉我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当我们看到深圳华强北惊人的山寨速度时,当我们看到陆风仿冒路虎极光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发明智 能手机我们发明手机膜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这样的结果肯定和我们的教育脱离不了干系。

科学与艺术都有各自的美学追求。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艺术之美,人皆知之,科学之美,尚待挖掘。科学美的标准:简洁有序、高度概括、和谐统一。《数学原理》作者罗素,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数学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有无上的美。

当谈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时,沈教授提出如下看法:

1、科学也需要灵感和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也许知识的复制相对简单,但想象力的培养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凯库勒在梦见一条蛇首尾相接的时候发现了苯环结构,这个灵感的闪现肯定是建立在日夜苦思冥想的基础之上。

2、艺术家需要逻辑和科学

当国外的艺术家拍出诸如侏罗纪公园、后天、阿凡达、黑客帝国等脍炙人口的大型科幻片时,我们的电视电影充斥着皇阿玛、四阿哥,毫无逻辑和科学可言。有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中国人没有未来,中国人活在历史当中。

在结语中,沈教授提到: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其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同等重要。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扎扎实实去做到的,只有每一位教师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播放视频:欢乐颂)解说:我们看到一位位艺术家鱼贯从小巷走出,演奏出的音符逐渐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欢乐颂”,进而感染着附近的每一位民众,不管年龄、不分种族,一起加入到“欢乐颂”的演唱时,我们不禁强烈感受到了艺术的神奇和国外民众的艺术修养。

我的讲座就到这里,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第三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海盐县教科所联合课题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是海盐县教科所承担的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99基教课题。本研究着眼于中小学生的未来和发展,立足本地实际,以实践研究为主,通过各试点学校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和科学总结,探索在起步阶段符合本县实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工作重点,并以心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唤起对学生心灵世界的关注,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县全面、深入开展积累经验,架桥铺路。

[课题的提出]

1、信息革命已将人类载入社会生活的快车道,竞争已是无可回避的现实。日新月异的变化昭示人们,要想在竞争社会中占据优势,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合作、进取、抗挫、创新等现代人必备的心理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让他们单纯地接受前人的思维成果和知识信息更重要。国务院、教育部一系列“决定”、“意见”的出台,已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2、由于“应试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因而忽视了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需求。这种教育功利主义的倾向,不仅使得学生发展空间变窄缩小,造成了他们人格依附、心理危机四伏的不良现象,而且戕害了学生的心灵、泯灭了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即人的协调发展。一个协调发展的学生,应该是既能满足现时的需要,又能形成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基本发展力,有连绵不绝的后劲。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现代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

3、当今社会,人类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时代。生活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惑,如得不到及时疏导,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调查显示,我县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现象客观存在(分报告阐述)。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有效的疏导策略,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解决困惑的勇气与方法。

4、综观学生中暴露的大量问题,大多与心理问题有关。但我们以前习惯于从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行为两方面去归因,强调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政治方面的教育。贯彻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又比较注重整齐划一的求同训练,或多或少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发展。由于对学生心态缺少了解,在教育工作中常常出现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混淆了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的界限,因“误诊”而容易作出不科学的教育对策,容易引起师生情绪对立、矛盾加大,甚至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产生各种“师源性”心理问题,使传统的德育工作留下了不少的遗憾。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和理解学生,在充分理解、尊重、接纳学生的基础上推动其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因此,它对问题的分析更为系统、科学和准确,它的教育方式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课题的界定]

一、研究范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技术,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民主教育思想与观念。同时作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育体系,它又具有多重的教育目标、丰富的教育内容、多样的教育形式,具有很强的层次性。依据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把握,我们对所开展的第一轮研究作如下界定:

有针对性地变革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学科教学意图、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人际交往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人际沟通渠道等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充分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所存在的一系列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从而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形成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动态开放的系统,应包含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中。它必须全面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多渠道实施,形成教育合力。

2、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爱心和事业心为条件,以改善人际情景为基础,它要求教师放下其主观立场,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尊重、理解与接纳学生。

3、作为一种助人的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诊断分析、讨论沟通和助人自助的过程,教师必须掌握必备的“心育”能力与技巧。以发展性辅导为主要目标,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是其基本的工作取向。o:p>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作用。内容的选取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二、研究内容

1、调查与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探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2、创设良好校园环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优化教育行为,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和氛围。

3、从发展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调适,发展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4、科学地分析与诊断学生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系统地思考学生不当行为方式产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并给予积极的辅导与协助,帮助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在起步阶段适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展开作好准备。

2、引导教师积极探讨学生心理特征,重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逐步形成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研究对象

元济中学等不同类型的中、小学15所。

三、研究方法与策略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采取总课题带动子课题运作的研究形式和“总体设计,多端切入;统一要求,分题研究;多方合作,协同攻关;多题结合,优势互补”的研究策略。第一轮研究分三个阶段:

1、调查构想阶段

抽样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初步形成研究的总体构想,确定成员学校和子课题群。

2、试点实施阶段

组织培训,提供资料信息服务,落实阶段研讨和观摩活动,积累研究案例与经验,注重反馈调节和资料的分析、整理。

3、研讨总结阶段

在各子课题完成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筛选、提炼各有效因子,形成总课题研究报告集,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实施途径]

一、加强师资培养,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道德、心理行为的指路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自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试点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通过专家讲座、办班培训、下校宣讲、专题讨论、参观考察、资料宣传等形式,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心理科研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为主要内容,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培训学习,旨在增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包括: ①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

②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 ③对学生施加影响并有效控制学生行为的能力; ④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

⑤确定心育目标并设计、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 ⑥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 ⑦善于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

二、开展集体心理教育活动

以发展性辅导为主要目标,以团体辅导为主要形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集体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中不少试点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设了每周或隔周1课时的“心理教育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学生欢迎,充分体现了心理教育的特点与魅力。

1、心理知识教育课。重在传授心理知识、心理调整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通过心理知识的讲解和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进行自我修养。具体形式有:

A.以讲授为主的教育形式,即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知识;或从揭示学生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入手说明一个心理学原理和观点,并引导他们用来认识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现象。

B.“活页式讲座”,可以年段或全校师生为对象,每学期确立1——2个专题,由教师或校外人士讲授,必要时还可请学生来讲,可面对面、也可广播、墙报,形式不拘一格,力求解决问题。C.以活动为主的教育形式,即教师在较短时间里简明扼要地讲完有关心理知识,用较长时间组织学生在多种模拟的情景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加深理解,学会自助。形式有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游戏小品、心理测验训练等。

在选择心理知识教育内容时,应针对学生主体的发展性需求,也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选择。

2、心理辅导活动课。重在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在互相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他们克服障碍,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形式有:

A、团体辅导,是以班级为实施单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而相互启发、自我教育、纯清认识。活动过程一般包括“引入话题——创设情景——展开讨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六环节,形式有集体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小品、心理训练、心理体验等。

B、小组辅导是班级辅导的基本形式。辅导小组以六、七人自愿结合为宜,刚开始时教师可对活动的开展作些具体的统一的规定,以后辅导小组应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最佳形式。活动方式可由学生自行选择,如讨论法、游戏法、宣泄法等。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不仅从小组活动的内容中学习,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助人,增强了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和团结奋进的凝聚力。

心理辅导活动类似于学校主题班队会,每次活动基本上需要4项内容:①确定活动主题;②明确活动目的;③进行理论分析;④提出具体操作步骤。同时还必须确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双方只有人格上平等,心理上相容,学生才能开放自我。

三、开展个别心理教育活动

每个班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发展特点,但个体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隐蔽、保密的特点。个别心理教育就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等途径,对其进行启发和诱导,纠正心理偏差的过程。个别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1、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找出自己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

2、帮助学生增强自知之明,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纠正不正确的认知观念;

3、为来访者实现更高人生目标设计和提供最佳行为策略;

4、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信息,指导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个别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有:

`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目的是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材料信息,及早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心理档案”是学生了解自己、把握自我、自我教育的依据,也是教师针对性教育、辅导的“参谋”。

2、开展个别心理咨询。研究中有条件的学校成立了咨询室,配备了固定的兼职咨询教师。尚未具备条件的,则在班级或年段任课教师中确定一名教师(一般以女教师、非班主任为宜)作为本班或本年段的兼职咨询者,咨询地点不作固定,可据情况选择。相对固定的咨询教师应精心选择,为广大学生所信赖,并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对学生则应宣传、鼓励,使学生了解和接受。咨询教师应遵守尊重、通情、保密、疏导的原则。当然我们更提倡人人都能成为学生的“真心朋友”、“知心朋友”,能应用一定的心理咨询策略、方法,重视和学生的交流、谈心,3、设置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电话。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反映不便启齿的问题,教师则通过回信或讲座、黑板报、墙报等手段解决其中典型问题。心理热线则采用公布一名学生信赖的教师(或已有的咨询教师)的电话,在规定时间内给予来电学生以沟通与协助。

4、“个案心理教育”是由教师主动找出存在典型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其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讨论、设计方案,进行教育和疏导。

5、开展“心理健康沙龙”,充分利用自助小组的集体辅导力量,解决每个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

四、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要了解并把握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水平,根据自身教育教学内容的特点,深挖各种教育因素,采取不同方式来融合和体现心理教育的教学意图。

1、文化学科协同教育。在实践中我们要求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贯彻教学的兴趣性、创造性和激励性原则,要创设和谐、合作的课堂心理气氛,要重视学习策略训练和习惯培养,要寻找教学内容与心理教育的结合点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2、班、队工作有机结合。根据本县实际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班、队工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班、队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把班、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在工作理念上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生观、工作方式上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和理解学生,多一点讨论和沟通,少一些灌输和说教;活动内容上多关注学生的各种成长问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3、活动课程协同训练。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显示才能与爱好,培养自信和抗挫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我们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阵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来达到自我优化。

五、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与发展,这有赖于学生所处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优化。

1、创设良好的校园内部心理环境。包括①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从校园的自然环境、校风校貌建设、人际环境、活动开展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温馨的校园环境;②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优良的班风是强有力的集体舆论,它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影响着集体的生活;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以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④拓宽师生间心理交流道,扩大与学生交流的范围,增加交往、交流的频率,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的交流。

2、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与场所。与各学科教学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教育,学校应为他们创设各种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机会与场所。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②开设“心理教育图书阅览角”,开展读书征文活动;③举办各种形式的演讲、辩论活动;④编撰心理教育小报,出刊心理教育墙报、黑板报等。

3、创建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和谐、温馨安全的家庭生活空间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六、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同步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要提高整体教育功能,必须变学校的“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合唱”,形成合力,同质、同向、同步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家庭教育要建立孩子与父母和谐的亲情关系与健康的家庭范围,家庭应成为孩子心灵健康的安全港湾,为此,各实验学校在实践中,努力使家长明确并做到:①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②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③采用民主管理方式;④善于倾听和观察。在对家长的宣传引导的方式上主要采取:①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家庭档案、家校联系卡,密切教师与家长关系,互通信息;②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心理讲座、印发学习资料,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征,介绍典型家教方法;③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教成功经验交流;及时家访,抓住家校结合教育的最佳时机;④开设“开放日”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成立家教咨询信箱或热线;⑤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向家长叙述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内心的苦恼、期盼等,并组织家长发言,引起共鸣和理解。

2、组织社会协同教育,可采取建设德育基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参与社区建设与活动、社会问题专题讨论等措施,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和社区环境,变社会的消极影响为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研究成效]

尽管本课题至今仅开展了第一轮研究,而且由于师资、课时等因素的制约,也仅在一定领域或一定层面上开展了一定的专项研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而严密的目标体系和操作模式,但整个研究过程对试点学校教师观念的转变、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展开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扩充和完善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教育为内容,比较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人政治、思想、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对于“如何做人”的基本层次的问题,例如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过问甚少。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学校、教师在关注学生人生观问题的同时,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问题,在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品行的同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它使学校的德育内容得到了合理的扩展与延伸,更贴近学生生活,也更具有针对性。

2、推进了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的改革

心理教育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是以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当事人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更多的是理解、接纳,而不是说教、劝告,使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和被接纳、理解的心态中获得道德、情感的内化。在实践中,各试点学校都十分注重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来反思和改善传统的德育手段、方法,逐步改变了以往那种把学生当作道德灌输的容体,从而进行苍白无力的简单说教、灌输的德育方法。

二、增强了广大实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取决于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观念已被广大实验教师所接受,教师不仅注重自身的心理修养,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能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杜绝了因教师心理失误、情绪失控而导致的教育方法失当,教育效果失败,甚至挫折学生心理的现象产生。

2、教师培养学生心心理素质、发现和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意识大大增强。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教师开始注重从学生心理上去寻找原因,进行过程分析,科学地进行归因,并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深刻地了解其思想行为动机,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而不是简单斥责。

3、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行为疏导ツ实践中,逐步了解并掌握了初步运用心理科学知识认识学生、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能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试点学校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1、二年的学习宣传和实践探索,学校领导的观念得到转变,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既结教师提出心理健康的要求,又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不少校长自己带头实践。做讲座,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逐步形成了在校长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师、班团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和校园氛围。

2、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拓宽了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的渠道。广大教师通过心理教育的实践更新了教育观念、懂得了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权益,从而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和友谊,获得了广大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心事有处可诉,也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果。

3、逐步形成了心理教育的“四结合”模式:心理常识教育与心理训练、环境熏陶相结合;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教育相结合;学校心理教育与学生自主参与、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相结合;专门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班队工作渗透相结合。

4、通过对家长的学习、宣传、指导,帮助家长改进教学方法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同时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

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

1、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普遍的认可。研究前学生对心理教育知之甚少,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及心理调整方法。很多同学把“心理辅导活动课”称为“心的车园”、“良师益友”,也更容易向老师敞开心扉。

2、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与障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各种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适应了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要,也能及时地从教师身上得到协助与帮助,得以倾诉和合理宣泄,降低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程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不少试点学校通过《SCL——90自评量表》、《MHT》或其他一些单项或自编问卷测试表明,学生心理素质有较明显的提高。(分报告详述)

3、不少学校比较科学地制定了解心理教育的目标,如“自知、自悦、自信”目标、“厌学、合群、自我”目标等等,并围绕目标开展了系列的发展性教育与训练,使学生统一的人格、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习惯等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一部分心理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应用,学生开始开成主动调适的意识和行为。

4、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信心。实践证明,把教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舆论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要不断鼓励、引导其进步,学生就会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增进自我教育的信心。

5、心理辅导增强了“后进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心理辅导寻找“后进生”的原因,寻找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道德和强强,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

五、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心理教育成果材料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形成学校或分年级(段)的心理教育的成果材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通过二年的实践研究,各试点学校分线、分项初步积累了一些教育材料。包括①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案设计;②主题活动设计;③“活页式”讲座材料;④学生阅读材料;⑤个案分析;⑥心理档案材料;⑦家长学习材料;⑧咨询案例;⑨自编调查量表等。这些材料虽还不够系统,还有待于在下一轮研究中进行收集、筛选和综合整理,但者凝聚着实验教师的劳动和智慧。(详细材料选编附后)

[认识与体会]

1、我国当前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期,但要真正实现这个转变并非易事。学校应试教育的模式若再不转变,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

2、要重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因此要研究如何优化社会、家庭教育环境,克服不利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大环境。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也需要上级科研部门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以保证活动的正确方面和较高质量。

4、目前开展心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学校外部技术力量的引入,但学校师资是关键,要保证工作的持久、连贯工作,最根本的途径是建立学校自身的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心理教育专兼职队伍。要研究如何培养一支相对固定的辅导队伍,又要依靠全体教师,重视全员普及。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发展优先重于治的策略,不要只盯住“后进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必须从小抓起,认为小学生没有心理问题,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6、要谨慎使用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量,不能简单测试下结论。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关注和科学的过程分析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提。

7、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自我完善功能,教师要相信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人人都有积极成长、自我完善的潜能。在活动方式上应知行结合以行为主,活动性、实践性是心理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8、要摆正学校心理咨询的位置,它既是一种技术性服务,又是一种教育影响。它只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学校心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咨询教师应有一定的专业训练,但也不同于“医学模式”,严重的心理疾病应交心理门诊及早诊治。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 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第五篇:学校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艺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独流镇李家湾子小学

2011年6月

独流镇李家湾子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静海县教育局德育科:

自接到县教育局《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自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文件之后,我校开展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自查工作,通过自查主要成绩有:

一、高度重视。几年来,我校对学校艺术教育高度重视,把艺术教育做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来落实。一是加强领导,学校专门安排一个副校长,主抓学校艺术教育,学校德育处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初都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有关艺术教育的文件和相关规定,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对学校艺术教育都做出具体的安排,并狠抓落实。在抓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还注意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整合。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其它各育的发展。

二、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以课堂教学做为抓手,做好了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下发的课程计划,把艺术教育落实到课表上,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足开齐。

1)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以学校教务处牵头,德育处主抓,做好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工作,我们从备课开始,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抓普及,抓全面提高。在教师过程中强调学生参与和审美体验,通过艺术课教学,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以及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我们还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做一节教学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的听评课次数每学期不少于三节。2)坚决杜绝了其它科目挤占、挪用艺术课程课时的现象。学校教务处按照课程表不定期对各年级的音、美课进行巡课。将按课表上课纳入对教师教学的月考核中去。3)抓好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

学校要求音、美课教师把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的及时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反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美艺术课程的兴趣。二是做好学期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比如,美术学科的期末考试内容,让学生画两或三幅作品,然后教师从中选中一张最好的做为考试成绩。这样就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死学生,挫伤学生学习上进心的弊端。

4)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除每月的月考核外,还在学期考核中给与体现。特别是我校皆是兼职音美教师。学校在学期末的考核对所有兼职的科目都要进行考核,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察科目一律同等。

2、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1)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积极落实2+1项目。即每位学生要有一项艺术特长。为了使每位学生具备一项艺术特长,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的同时,在学校组织了多个艺术教育兴趣小组。我校以分高中低三个年级段划分,每个段分别设一个音乐组和一个美术组。另在1-4年级设一个舞蹈兴趣小组。使我校80%以上的学生均能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项艺术特长。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展演活动。每学年我们都在学校筛选的基础上推荐两个以上的艺术节目参加全镇举办的艺术节汇演活动。同时推荐的还有书画作品若干张。

3)我们每年在六一儿童节组织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目展演。节目形式涉及唱歌、舞蹈、相声、书法、绘画等。通过二十几个节目综合展现我校一年来艺术教育的成果。

3、加强了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由于我校师资限制,使我校没有专职的音美教师。为了使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不受影响,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我们在教师队伍中精选有艺术教育特长的教师兼职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我们还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一方面,我们积极派出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培训和教学技能工作,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的学历进修。为教师学习进修提供便利条件。使上岗的教师能胜任或基本胜任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

2)扎实地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教研组。每月至少活动两次,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结合实际的研究,有利地促进了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在学校艺术教育方面不少的不足。

1、教师素质偏低一直困扰我校艺术教育的大幅提高。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师资匮乏,受过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教师更是没有。虽然学校在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2、受我校校舍限制,专门的美术、音乐教室到目前仍然无法解决,不只是美术、音乐教室,许多其它的专用教室也没有房子。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到2011年下半年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们正在期盼着。

3、近两年受学校师生艺术整体水平的限制,受家长重视程度的限制,我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只有镇级获奖作品,没有县级获奖作品。艺术社团也没有很好地组建起来,还停留在兴趣小组的水平。

通过自查,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达到合格。今后的展望:

1、政策和财力倾斜,培养专业教师,期望到2013年我校会有专职的音美课程教师。

2、改进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全校学生的艺术学科水平。期望到2013年我校能有作品参加县级展演。

下载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4新龙锅庄与学校艺术教育的融合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安福寺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计划 (2015年秋--2016年春)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

    学校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涟水县力帆光彩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查报告 自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之后 ,我校开展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自查工作,通过自查主要成绩有: 一、高度重视。几......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最终定稿]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

    学校艺术教育自查报告

    学校艺术教育自查报告按照xxx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文件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艺术教育方面的自查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查情况如下:一、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瓶颈”突破方略 泗洪中等专业学校包海军 【摘 要】: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着伪科学现象:课程开设不够足量;师资力量不够充足;艺术项目不够齐全;教学设备严重匮......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以学校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以坚持创新学校艺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机制为突破......

    2017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甘肃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文件精神。多渠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