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夜大201106)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激励心理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②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③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④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⑤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一书包括哪些内容?①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人;②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作;③尽可能有的最好效果。
2.梅奥的“霍桑试验”是什么内容?通过试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对管理的启示是什么? 内容:①照明试验②福利试验③群体试验④谈话试验。理论观点:①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②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③改善劳动者的士气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这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启示:霍桑试验的结果,还系统地提出了人群关系论的许多重要的管理观念,①社会系统和社会人②职工“士气”③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④新型领导能力。
3.管理心理学诞生在什么时间?20世纪50年代。诞生在哪?美国。
第三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2.勒温的“群体动力场理论”指的是什么?提出理论公式B=f(P.E),其中B是个体特征,E是环境,F是函数,表明人的行为是个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机或结果。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具体的内容有哪些?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分两大类:一为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二为个性心理。主要是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第四章:人的个性
1.个性心理特征指什么?包括哪些内容?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内容:人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2.气质类型有哪些?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什么?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A型胆汁质:内向、思考者、悲观。B型多血质:外向、多言、乐观。AB型粘液质:内向、旁观看、悲观。O型抑郁质:外向、行动者、乐观。
3.性格的特征有哪些?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意志特征。变现在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是人对现实态度的另一种表现。③性格的情绪特征。当情绪对人的活动影响,或对情绪控制具体有某种稳定,经常表现的特点时,就
构成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
第五章:人的需要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评价:马斯洛的学说,在某些方面是同马克思的观点吻合的。不过马斯洛着眼于个人的行为动机,目的在于调节个人行为;二马克思着眼于宏观的历史现象,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合起来观察,目的在于实现社会革命的理想。
2.双因素理论由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赫兹伯格提出的。内容:激励因素——产生满意感,与工作中的责任、发展晋升有关;保健因素——产生不满意感,与环境、人际关系相关。
3.需要与动机的关系是什么?把个人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叫做需要,而需要使一个人产生欲望和驱动力,引起个体活动。所以有的心理学专家认为,动机与需要、欲望与驱动力皆被视为同义词,而可互换应用。也有的心理学专家认为驱动力是一种力量,但无特定的方向,而动机则引导个人到达目标。
第六章:人的期望
1.期望理论由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管理的启示是什么?弗洛姆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对管理启示有以下几方面:①人们可以自觉评价自己努力的结果和自己绩效的结果。②一个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指点、指导和参加各种技术训练办法,明确提高下级对努力到绩效的指望。③报酬必须紧密和明确与对组织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相联系。组织中的奖励程度和奖励又必须随个人的绩效而定。④人们对其从工作中得到的报酬的评价是不同的,有的人重视薪金,有的人更重视挑战性工作。因此,管理人员应重视使组织的特定报酬同职工的愿望想符合。
2.目标管理由谁提出的? 德鲁克提出的。
第八章:人性管理
1.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和复杂人分别指什么?经济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经济利益决定人的工作积极性。社会人:人不仅有经济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自动人:人们有一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只有人的聪明才智充分表现和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复杂人:人的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地点、时期也会不同的表现。
2.X理论、Y理论和超Y理论由谁提出的?对人性的假设分别是什么?麦格雷戈提出的。一是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①大多数人生来懒惰,总想少干一点工作。②一般人都没什么雄心,不喜欢负责任。③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感性,对组织的目标不关心。④人缺乏自制能
力,容易受他人影响。二是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①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满足后,便追求更高级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②人们因工作而变得成熟,有独立、自主的倾向。③人有自动自发的能力,又能自制。外界的控制可能构成威胁,而不利于行为。④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目的没有根本冲突,有机会的话,他会自动吧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三是超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①人不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②人的需要与他所处的组织环境有关系,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与时间、地点会有不同的需求。③人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做出贡献,决定与他自身需求状况以及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④人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能力,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没有一套合适任何人、任何时代的万能管理办法、3.行为改变的程序是什么?克特勒温提出。程序:解冻期、改变其、冻结期。
4.态度的三要素是什么?态度三要使主要是:一是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包括①需要的影响。②知识的影响。③团体的影响。④个人性格的影响。⑤其他。二是态度的改变,包括①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②以新的态度取代旧的态度。三是态度的作用,包括①态度的习惯性。②态度的忍耐力。③态度对学习的影响。④态度的影藏性。
第九章:激励行为
1.内容型激励理论有哪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奥德弗——ERG理论,麦克里兰——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有哪些?斯纳金——强化理论,维纳——归因理论,挫折理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有哪些?弗鲁姆——期望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
4.强化理论由谁提出的?强化的策略有哪些?强化的程序有哪些?斯纳金提出的,强化的策略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强化的程序有:连续强化、固定间隔、可变间隔、固定比率、可变比率。
5.什么是公平理论?对管理的启示有哪些?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启示有:
一、管理者要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公平感。
二、职工的公平感将影响整个组织的积极性。
三、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必须遵循公共原则。
四、报酬的分配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第十一章:领导行为
1. 领导定义包含的三个要素是什么?①要有部下和追随者。②拥有追随者的能力和力量。
③实现组织目标。
2. 管理方格理论指的是什么?五种典型的管理方式是什么?是一张对等分的方格图,横坐
标表示管理者对生产的关心,纵坐标表示管理者对人的关心。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就按照其两方面的行为,在图上找出交叉点。五种典型的管理方式:“9.1型管理”——偏重任务的管理,“1.9型管理”——一团和气的管理,“5.5型管理”——中间的管理,“1.1型管理”——贫乏的管理,“9.9型管理”——集体精神的管理。
3.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的是什么?是领导者得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即随着
被领导者得成熟度逐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其中,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可定义为有成就感、有工作经验和受过一定的教育。
4. 费德勒的权变理论指的是什么?任何形态的领导方式都可能有效,关键在于领导风格和
具体的组织情境匹配。领导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三个条件: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俄关系。②任务的结构。③职位的权利。如果三个维度的条件都高的话,情境对领导是有利的。
第十三章:创新行为
1. 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基本原则是:禁止批评、自由畅想、多多益善、借题发
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迟判断和以量生质。
第十七章:群体心理
1. 冲突的性质是什么?冲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少冲突?
冲突的性质:第一,分为两大类,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凡是由于双方目的一致,而手段(或途径)不同所产生的冲突,大都属于建设性冲突。这类冲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为,①双方对实现共同的目标都十分关心;②彼此乐意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③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④互相交换情况不断增加。第二,相反,凡是由于双方目的不同而造成的冲突,往往属于对抗性冲突,这类冲突的特点为①双方对赢得自己观点胜利十分关心;②不愿听取对方的观点、意见;③由问题的争论,转为人身攻击;④互相交换情况不断减少,以致完全停止。
冲突产生的原因:①职工、权力、大小相同团体间的冲突;②权力、地位不同之团体间的冲突;③附属团体对抗大团体的冲突。
减少冲突的方法:①设立共同的竞争对象;②订立超级目标;③安排各团体互相来往的机会;④避免形成争胜负的情况;⑤强调整体效率,强调整个组织效率,以及各部门对整体贡献的重要性。⑥加强教育。
2.冲突管理的风格有哪些?①交涉与谈判;②第三者仲裁;③吸收合并;④运用权威或武力。
3.按沟通流动的方向可以把沟通分为哪几种?①下行沟通;②上行沟通;③平行沟通。
4.按沟通方法可把沟通分为几种?①书面沟通;②口头沟通。
5.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分别指什么?有什么特点?单向沟通是指:①传达者背向收受者,没有视觉上的沟通;②不准提出疑问,或发出笑声、叹气等任何表达收受状态的反应;③传达者以尽快的速度说明长方形链接的模式。双向沟通是指:①传达者面向收受者,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了解他们收受消息的状态;②收受者可以随时提出任何质询要求传达者解答。单向沟通特点:速度快、内容正确性相对较低、有秩序、心理压力小、需要事先编排内容,它并不是真正的意见沟通,而是一方把话告诉另一方,但得不到对方反馈。双向沟通特点:速度慢、内容正确性高、吵闹无秩序、意见收受者观点明确、心理压力较大、要当机立断、双方有良好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三、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四、案例题(共1题,20分)
第二篇: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了解并理解管理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比如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请予以解释
3.标志管理心理学萌芽的理论是什么?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者是谁?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哪一年
4.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灵魂指什么?
5.人的认知过程具体包括哪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6.有效管理的心理原则有哪些?
7.了解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评价经济人假设。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8.了解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有哪些?
9.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形状知觉的整合构图原则有
10.什么是社会知觉?了解社会知觉效应有哪些?请探讨在管理中防止社会知觉效应干扰的措施。
11.了解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社会知觉的效应有哪些
12.结合实际理解社会知觉中的偏差效应现象
13.归因的定义。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谁?海德、韦纳的归因模式各是什么?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研究认为,一般人对行为的成败常归因为哪几个因素?
14.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行为特征。
15.理解什么是能力?了解能力按不同标准的分类。
16.什么是性格?理解性格的结构包括有哪些特征?了解按不同标准的性格分类,阿德勒的性格分类、培因和T·李波的性格分类
17.了解动机、需要的定义。人行为的源泉与动力基础是什么?(需要)
18.激励的概念。理解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有哪些?以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激励理论是哪种激励理论?
19.阐释管理中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20.团体凝聚力的概念
21.沙克特关于团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
22.了解个性的定义。艾森克认为个性特质可以从哪两个两个独立向度来描述?
23.结合实际理解社会助长倾向和社会惰化现象比如在大庭广众面前,当众上台讲演或当众表演节目等,常常表现出的不自在现象属于社会惰化现象,又比如“三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典型的社会惰化现象。
24.从众行为的含义.应如何正确对待从众行为。
25.说说解决团体冲突的有效原则有哪些?
26.心理契约的概念。了解员工心理契约具有的特性。
27.理解具体的沟通方式。
28.谈谈意见沟通障碍解除的途径有哪些。
30请就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意见沟通障碍及其解除的途径谈谈你的观点
31.了解什么是假设团体和实际团体,什么是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32.组织形象识别系统(CIS)中,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效能识别系统 的符号标识各是什么?
33.组织文化的概念。联系实际理解组织文化的几种作用。
34.联系实际分析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35.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有哪些?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哪些?。
36. 联系实际谈谈提高领导影响力的途径。
37.了解领导有效性的现代特质理论的基本观点。
38.管理方格理论中研究了哪几种领导方式 ?
39.考核与评价领导者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40.管理中如何克服归因偏差。
.在20世纪30年代测评人际关系最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方法,由谁提出的?
42.解释EAP、组织发展、组织承诺、组织形象的含义.
43.斯蒂芬·P·罗宾斯提出的应对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有哪些?
44.职业倦怠的含义.职业倦怠的缓解途径有哪些?
45.目标管理的概念。
第三篇:管理心理学考试论文
浅谈大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现在的大学教育注重地是理论加实践,所以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课外活动实践经验。课外活动有助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知识,走进了解这个社会。有的东西是书上所没有的,就像你在书上看到一段景物的描写,倘若你没有真真正正去看过这些景物,你又怎能体会到蓝天白云的和谐,清晨鸟儿的愉悦歌唱,老虎的凶猛……就算你的成绩再好,要知道,不会自立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然而,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影响大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对参加课外活动重视的高低,是否有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爱好等。外界的因素有课余时间充裕,组织活动者调动大家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等等。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浅谈内外界因素对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一、动机对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
管理心理学表明,个人能否取得成就,很大因素在于其是否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动机的体现。动机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起着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它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同理,参加课外活动也需要动机,而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指出,内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的内驱力,好奇心也就是一种求知欲:二是胜任的内驱力即好胜心,好胜心就是一中求成欲;三是互惠的内驱力,人们都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外部动机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发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和班级一方面可以通过举行别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表扬和奖励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以激发外部动机。
二、期望理论对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这个公式说明,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目标价值看大,就是我们要注重课外活动的意义,比如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意识,提高我们组织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可以为我们以后踏入社会提供一个试金石。估计能实现概率高,就是我们要对,自己能成为课外活动的一份子充满信心,每次课外活动的积极准备。
三、公平理论对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其所得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现在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很多是由学生会或者社团组织的,某些学生会的部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策划活动的结果,破坏了公平,导致了一些在活动中表现很好的同学没有获奖,相反,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却出乎意料地获奖了,这极大地伤害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大学生,而是同时兼备着课外活动经验,它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灵魂中的一部分,参加课外活动,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向上,培养团队意识,提高组织能力,避免自我封闭,塑造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第四篇: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心理学又称为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综合性的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科学)管理的实质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
意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气质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的前身是工业社会心理学,1950年代在美国正式定名为管理心理学
资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它具有共性与个性)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谈话 问卷 测试 活动 产品分析)定量法 斯特恩1903年提出“心里技术学”的概念
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1912年发表《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又称:《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霍桑实验的方法有: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人际关系的提出)
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 莫雷诺(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社会测量学理论)
1959年 美国心理学家 海尔把工业心理学分为:人事心理学 人类工程学和工业社会心理学
上海管理教育研究会于1979年第一次成立了行为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中国式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 人类行为特征有:自发的行为、有原因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持久性的行为、可改变的行为
人意识过程中的一些特征:能够自觉的确立目的、自觉的能动性、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
个性的特点: 具有独特性、具有综合性、具有稳定性
气质按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分:内向型外向型
气质按个体分:独立性顺从性
第五篇:2013年教育学《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大纲
一.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
价值观
社会知觉
自我知觉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刻板印象
晕轮效应
态度
激励
态度三阶段说
团体
非正式团体
团体士气
意见沟通
团体凝聚力
从众行为
决策
领导与领导者
管理与管理者
人际关系理论
领导的素质
领导的影响力
组织
学校组织
二.复习大纲:
1.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独特性。
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目的、任务。
3.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
4.了解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各阶段大约时间、代表性人物和主要特点)
5.一般了解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各阶段大约时间和最主要特点)
6.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内容(九大方面的主要内容)7.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主要核心观点)
8.了解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代表性人物及其主要管理思想的要点。9.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及其类别的涵义。(他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10.了解社会知觉的错觉,重点掌握前五种错觉。
11.掌握个体气质、性格和能力差异与管理之间的关系。12.掌握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作用。
13.一般了解西方主要的经营管理价值观(三大经营管理价值观。)14.掌握态度的“三阶段说”理论主要观点。
15.掌握激励概念及其实质(广义、狭义的激励概念内涵)16.了解激励的不同模式(重点掌握第一、二种模式图)。17.掌握激励的作用。
18.了解行为修正激励论及其在管理中应用的最主要观点。
19.比较并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与阿尔得夫的ERG需要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20.掌握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挫折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意义。
21.掌握熊川武的“全面激励论”的主要观点。
22.了解俞文钊的“同步激励论”的主要内涵(公式涵义)。23.掌握团体士气与工作(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用图说明)24.掌握人际意见沟通的特点(用图说明)25.掌握个体决策与团体决策的异同。26.了解团体结构。
27.了解人际沟通的方式,掌握单向、双向沟通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28.掌握人际间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传言)的主要网络型式及其主要特点(用图说明)
29.掌握个体的心理冲突(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30.掌握解决团体之间冲突的三种常用方法。31.掌握人际间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掌握领导和领导者、管理和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33.掌握领导的基本功能,了解领导者的角色功能。
34.了解领导(作风)方式的类型及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35.掌握领导的影响力及其构成。
36.比较并掌握领导的古典(传统)素质理论与现代素质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应用价值)。
37.掌握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俄亥俄模式、管理方格图理论)38.掌握卡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应用价值)。39.掌握勒温、利克特的领导作风(方式)理论的主要观点。40.了解豪斯的“道路-目标”及费德勒德权变模型。41.掌握组织概念(传统组织观及现代组织观)。42.掌握组织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43.了解常见的组织结构及其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2.技术与环境)44.了解学校组织的管理结构与职权结构。
45.一般了解不同组织理论和模型的主要观点(古典的、新古典的及现代的组织理论)。
三、考试试卷题型: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