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商贸旅游系第五届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规则及注意事项
一、比赛规则:
1、开篇立论
(1)正方一辩表明己方观点时间:3分钟
(2)反方一辩表明己方观点时间:3分钟
2、一对一攻辩:
(1)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共为2分30秒 质询方限时1分钟,回答方限时1分30秒
(2)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共为2分30秒 质询方限时1分钟,回答方限时1分30秒
(3)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共为2分30秒 质询方限时1分钟,回答方限时1分30秒
(4)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时间共为2分30秒 质询方限时1分钟,回答方限时1分30秒
(5)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时间:1分钟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时间:1分钟
3、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为8分钟,每队各4分钟(由反方)先开始
4、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4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4分钟
二、注意事项
1、在每一环节中,当时间剩余30秒时,会有一声哨声及黄牌提示,当时
间用尽时会有两声哨声及红牌提示,此时辩手请停止发言,否则以违规处理。
2、在一对一攻辩环节,发言辩手不得落座,待双方时间都用尽时方可同时
落座。
第二篇:辩论赛注意事项
我们来把辩论赛的内容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剖析讨论下。今天第一个咱们说说辩论赛的观赏性。无论说辩论的什么方面,都回避不了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辩论是什么”。我们这里说的“辩论”,是指现在通常所说的辩论赛。再具体来说,是现在大陆的辩论赛。当然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的高校辩论赛和我们的辩论赛也是相似之处占大多数,暂时不细分。辩论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赛,但它的正式的开端还是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比较合理。这是个很简单的常识,要记住了。如果有人说辩论起源于苏格拉底或者孔子庄子,那是胡说八道。辩论在古代是一种演绎学问探索知识的手段,而我们现在的辩论赛则是锻炼思维与语言的一种竞技。这两种语言现象的关系微乎其微,作为辩手我们必须清楚我们自己“事业”的伟大和现实,没任何必要和苏格拉底攀关系。93年在新加坡的比赛是复旦大学夺得了冠军,这个冠军也开辟了国内高校大学生辩论的热潮。作为先驱和开拓者,复旦大学功不可没。93年的舌战狮城在国内掀起了辩论热,各种与辩论有关的节目收视率都居高不下,于是各个电视台都喜欢搞辩论赛了。随后南京大学在第二届国辩夺冠,但首都师大却在新加坡折戟。据说教育部为此很是不平,立刻决定98年开始举办全国大专辩论赛,选拔最优秀的队伍去参加国辩以保证成绩。这个措施效果显著,以后的5届国辩里,大陆派出去的队伍除了武汉大学以外全部都拿到了冠军。但是虽然是拿了很多冠军,收视率却一年不如一年了,赞助商就不高兴了,电视台想了很多办法也没法提高收视率,拉不到赞助就得赔钱而赔本的买卖谁做呀,于是到最近几年,他们搞电视辩论赛的热情就越来越小了。现在不仅大陆的电视台不干了,连新加坡那边也不干了。09国辩就这么停摆了,延续了15年的华语辩坛最高赛事就这么暂时搁浅了。
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观众不爱看辩论赛了。人的审美疲劳当然是一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方面。93年的观众,没看过什么辩论赛啊:别说辩论赛,就是电视节目都没看过多少。我记得93年的时候我们家电视还是只能收10个台多点,一多半的时间不是新闻就是广告,看到一个节目两队大学生吵架,多来劲!而且那个时候大学生少啊,一年全国才招30万,一听说你是大学生第一反应就是了不起、精英,不像今天,嗬,一年六百万。很简单的道理,一个节目想要保持收视率就一定要有质量的进步和看点的增多,就是同样的节目老看老看也会厌烦的,何况现在谁都能看出来电视辩论赛的质量不仅没进步还退步了很多;在娱乐手段如此多种多样的今天还想要有16年前的受关注度和收视率,那也根本不现实。
观众口味的问题非常简单,谁都能听懂。但是为什么辩论赛的观赏性下降了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大家到网上也能看到很多似是而非的文章,比如《论高校辩论赛的衰微》之类的标题,大家自己去网上搜来看看。各种各样的观点很多,有人说是因为辩题不行,有人说是因为赛制不行,还有人说是因为评委不行„当然更多的人说是因为辩手不行。但是前三者怎么解决呢?无论怎么改,都是众口难调,改来改去越改争议越大越改越不行;而现在没有出色的辩手就是个大家达成广泛共识的原因了。可是为什么现在辩手的素质就不如10年前、16年前了呢?这个问题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也有人做过另一方面的思考:国辩史上各个队伍的辩手学历各不相同,而大学生中显然高年级的辩手在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上要厚实得多、几个较成功的队伍都是由高年级的辩手组成的:93年最佳蒋昌建在夺冠时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三年级研究生,四个上场队员中研究生超过一半;99年的西安交大也是3个研究生,其中现在央视工作的路一鸣其时已是在读博士;01年的全程最佳余磊是武汉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他的队友中也有两个武大人文实验班四年级。03年05年的全程最佳、被誉为华语辩论史上最好辩手的世新大学的黄执中则曾经先后在台湾东吴大学、文化大学、世新大学分别就读本科,出生于1976年的他在国辩舞台上挥斥方遒蝉联最佳的时候已经快到而立之年„除此之外,07年冠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3个辩手都是专业课功底扎实的大四学生,而所有别的大陆队伍都惊人巧合地乏善可陈。我决不是说年级就一定决定了水平,但在获取知识最快的大学期间,确实是年级越高就越有优势。而05年的国
辩忽然限制参赛队员的学历、不允许研究生参赛,直接导致成都电子科大不得不急迫地锻炼出一支年轻的队伍,过度地利用技术去取得冠军,很让观众失望。
但要是把辩论赛越来越不好看的原因就这么简单的归集到年龄学问方面,那也太不负责了。更关键的原因远远不在于此,我们也都知道,辩论赛比的不是学术、并不是谁知识更丰富谁就更能赢,在对两方的综合实力加准备工作加现场发挥的全面比较中,我认为知识积累最多只能占四分之一的权重。为什么现在辩手看起来就是不如10年前了呢?对此有人消极地解释说,因为余磊是天才,我们不能强求现在再有天才了,要想指望辩论赛复兴就得等到再有余磊这样的天才出现。
这个解释你们觉得怎么样?我说这是一派胡言。首先余磊根本不是个天才,你们也看了他上世纪的那些比赛了,觉得咱们大一的男辩手比他大三的时候差距有多大?还真没多大。这个不是鼓励你们,我知道你们自己也有这个信心。余磊当然是不错的,但离天才还差得远,他01年的光鲜表现都是在千百场比赛积累中磨练出来的,他大二大三的比赛里还不是一样屡屡口吃、引喻失义不知所云?袁丁更差。周玄毅还是替补。但这些人在一起刻苦磨练到01年,水平也高了默契也有了,成了十几年来最受欢迎的队伍,没有之一;他们参加的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也是国辩史上最经典的一届比赛,观赏性远超任何一届比赛,是不是?那些说余磊是天才的纸上谈兵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武大的辩手在台下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看到他们很厉害就说是天才,真是不负责任。余磊根本不是天才,余磊的反应确实很快,但他的短板就是没文化。当辩手尤其是男辩手,一定要有文化。像咱们的华师辩论门的祖师邓哲学长,就是以底蕴见长的,当然他的表演天赋也是罕见的。现在外省的辩手看了05年顺爽,都很崇拜他。那是没说的。不过可惜邓哲真正在辩论上全心投入已经是04年夏天之后的事情了,他大学前三年华师辩论根本不行他也没搞过几天。不信你们看04年海峡华师的视频,他的总结陈词完全是背稿子而且背得很紧张。即使是邓哲这样厉害的辩手,也是在琢磨良久之后才成大器,咱们05年顺爽半决赛和决赛他的两个结辩,可以说在华语辩论史上已经空前暂时绝后。但是邓哲也是到了半决赛对武大才真正又成熟又兴奋起来的,就在那之前12天,我们四分之一决赛打华科的时候他还把稿子背得很挫。大家都看过那场比赛的,末位淘汰那个辩题,是不是?邓哲至今不允许把那场比赛外传,你们看了也不要给别的学校的辩手看。你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锻炼,按咱们这段时间的训练强度要在一年内超越大四的邓哲都是很有希望的事情。要是你们之中这样努力的辩手多几个,华师称霸武汉在华语辩坛大放异彩的时代也就指日可待了。
举一反三,把咱们以前那些偶像辩手们一一剖析,很多崇拜者们会很失望。他们会发现,这些偶像们啊,根本就不像国辩舞台上那样潇洒凌厉。93年的蒋昌建倾倒了一代辩手,但是他在场上除了栽赃和背稿子还有什么呢?并且有人反映就连稿子都不是他自己写的——是俞吾金教授写的、他还背得不怎么熟——这就太让人失望了。99年的西交四剑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中的郭宇宽和路一鸣从96年名校杯就搭档得很熟练了,98年夺冠之后为了99国辩一年不上课专门练辩论了。这要再不好看那也是难以理解的。赵本山在《卖拐》里说,“你跺你也麻!”,随便哪个重点高校找4个素质不错也有一定经验的学生闭门一年什么也不干,想不成强队还真不容易。
这里我把原因说得又稍微清楚点了,辩手和辩论队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在比赛上投入的精力,和天赋关系真的不大。黄执中称赞袁丁说袁丁稿子背得好,“把稿子背好也是一种本事”,就充分说明了辩论赛的观赏性取决于辩手们在台下下的功夫多少。你们也都觉得袁丁的陈词特别好看吧,那能不好么,一年的时间净背稿子了。你们有谁能下这么多功夫在背稿子的反复练习和揣摩上,谁就一定能成为非常强大的辩手,我保证。
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辩论就是这样,台上的春风得意是建立在无数汗水之上的。但是这几年的辩手们都不明白,以为把立论做好了把战场设计好了把什么逻辑框架构建完善
了就能上台比赛了,但这个比赛只能他们自己过过瘾,对不起任何观众的啊。观众们不看辩论是有理由的,你们辩得不好看啊尽是口水和诡辩——这只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啊,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01年武大的哪场比赛不是诡辩了不是强推战场了?为什么他们的比赛那么好看呢?同样的诡辩,为什么01年武大诡辩就是能异彩纷呈,05年电子科大就是流氓辩风呢?是因为电科的辩手是流氓么?不是啊,区别高下,全在于下的功夫的多寡啊。辩论赛作为一档节目,想要收视率想要生存的理由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你说要咱们大学生立刻和专业的综艺节目演员比表演,比歌舞相声小品杂技,这有意义么?就最近湖南电视台那个天天向上栏目不是邀请了澳门大学和苏州大学的辩论队去做了一期节目么,还胡说八道说苏大是国辩冠军来着,有人在优酷上看了的吧,那个好看么?听说天天向上本来要把辩论做成系列节目的,但是做了一期就宣布停止了,你们说是什么原因?是收视率不行?不对!——我告诉你们收视率这玩意没这么敏感,天天向上有着自己固定的观众群,不可能一期节目做得难看就会有观众流失——实在是因为那两个辩论队在彩排的时候把他们折磨狠了。这纯属我的推测,但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苏大那个所谓的世界冠军有什么含金量呢,大陆参赛的就什么上海大学南昌大学二级学院还有西交的二级学院之类队伍跑去参加,也好意思吹是新科国辩冠军。澳大就更不认真了,知道是个娱乐节目所以派去的不是替补就是低年级的。这两个队的十位同学哪有什么演艺天赋呢——我唯一费解的是为什么苏大的几个姑娘都长得那么难看呢不是说苏杭出美女么——一定被天天向上的编导们逼迫着做这做那—因为辩论和演节目实在是两回事—痛苦不堪。当然这个过程让汪涵他们更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一期辩论节目做了之后立刻决定不再做了。我们也有类似的经历,05年顺爽夺冠之后武汉电视台邀请我们华师辩论队在武汉台06年的新年晚会上表演一个节目,最好是个小品。在紧张地找晨雨剧社的社长帮忙写剧本帮忙排戏的一开始,我就说这是啥玩意嘛,把负责的毕建玺师姐搞得很不高兴。这个小品花了好多时间,最后还是被武汉台枪毙了。因为说离上台表演的标准还差很远。后来武汉台的一个导演跟我们说,“我们电视节目现在就是快餐、就是垃圾,要的就是收视率,你们这些辩手们要什么没什么还根本不说人话,怎么吸引观众?”这个话很直白很透彻地说明了问题,我们大学生辩手要说素质低是绝对不低的,但想要到荧幕上去和那些明星名人们的脱口秀抢收视率、还不下什么功夫,那根本是天方夜谭。
然后我们来重点说下辩手素质,以及怎么提高辩手素质。你们能进结芦辩手部,资质已经都不差了。但是一个都不算特别有天赋,同时普遍“没文化”。这个是个很无奈的现实,大家从小到大就算都读过几本书,面对辩论赛里各种各样辩题的要求,还都显得很单薄。在几年以前,要是一个新手会在自己的前几场比赛里引用摘抄几句罗素、康德的话,那么学长们就会评价这个辩手走的是“气宗”路线、又或者说内功不错、重道;而要是他模仿改造几句袁丁胡渐彪的辩词,学长们就会觉得这个新手走的是技术路线、是个重术的“剑宗”。这个分法在大陆至今还普遍存在,在辩论赛里学理内容和语言技巧二者孰重也还是个争议广泛的问题。顺便提一下,所谓的“剑气之争”在台湾辩坛也有而且争得要厉害的多,但是他们的辩论和我们的辩论是差别非常大的两码事,他们说的剑、气和我们常说的剑、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家要注意别混淆了。我们前几代的学长学姐们评价低年级辩手的时候最常出现的就是说学弟学妹们“重术轻道”。怎么看待这些评价呢?这些评价都是很没有根据的。做出这些评价的学长学姐们,不是很业余就是暂时还处在很业余的阶段。
我大二的时候在心理学课本上看到一则关于智商问题的材料,实验者找了两组平均智商相等的人来为跑马比赛的结果做出分析和预测。这两组人一组是专业的,另一组是业余的。虽然两组人智商的平均值相等,但是专业组的方差比较大——就是说专业组里有的专家智商特别低。两组人工作的成果相比,则专业组的质量远远优于业余组,而专业组中智商较低的专家的作品质量不仅不劣于甚至优于很多智商较高的同事。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专业技能的高
低和智商的关系是不大的、它只取决于熟练度和经验。另一个案例是我自己分析,建安七子里的王粲以记忆力好智商高著称,据说他能把一局打乱的棋局一子不差地重摆出来、“过目不忘”: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玄乎,但我觉得没啥了不起。王粲他自己会下围棋并且水平还不低,复原一个棋谱算什么,你要找个不会下棋的去过目不忘一次才叫奇迹呢。拿我来说吧,我是足球迷、不懂篮球,你要是找场欧冠联赛的首发名单,让我看三五秒我就能把22个首发12个替补一个不差地背出来,但你要给我场NBA的比赛看,我瞪着看半场也还只认识一个姚明。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一切经验和技能都只能在反复的模仿和实践中积累出来,要说谁一场比赛都没打就是辩论天才那也太玄乎了。看预测跑马那个案例的时候我刚开始当结芦的教练,对武大华师的训练备战模式也了解了十之七八,从那时我就笃信好辩手是练出来的,给我个新手哪怕是傻子我都能把他训出来。
当然这听起来略微夸张,也更不说你们是傻子。只是因为辩论是门专业的技能,无论是所谓的道也好所谓的术也好,都是要慢慢学细细练的。而辩手素质这种东西,就是在长年累月的磨练中积攒出来的。新手们的类型不同,大家的知识阅历有高下、性格习惯也都不同。但是在所有的学校都有这个现象,总有光鲜漂亮伶牙俐齿的新生被优先选进辩论队。确实这样的新手很容易就能入门上道,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的深造潜力不如其他人,可是往往这样的辩手都没能坚持到有所成就。原因也很简单,他们适合辩论队也同样适合团委学生会和其他一切需要人才的学生组织。当他们不觉得辩论队有最大的吸引力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别的事。在早先时候,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职业的辩论,一有大赛就全校海选,选出几个学生会主席、广播台台长、艺术团主持,凑一个队伍去背几场稿子,这就是校辩论队的全部;那些辩手们之前对辩论没有多少感情多少经验多少研究,只知道进辩论队登台大比赛是一件很光荣很出风头的事情;比赛打完了不用集训了他们也不会再倾注精力,自顾去忙自己的学习娱乐和恋爱„当然他们也爱辩论,这是不用质疑的,只是他们程度的爱在现在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刚刚执掌结芦社的时候,天然地把学生会和其他社团组织当做竞争对手,严厉约束小辩手们在辩论上下苦功夫不要去参加别的组织当干部,每年要在抢人上狠下功夫。再后来我意识到,要是辩论社不能给新生们展现辩论巨大的乐趣和意义,那么再怎么强制都没有用;任何一个人才的流失都是教练的责任,而只要我们做得够好,自然能维持校内社团里卓尔不群的地位。所以后来我就没再做这方面的限制,顺其自然了。校社联最近几任主席还有校学生会主席,都是结芦社员——刚才这两句是题外话——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的现象,“主席主持主播”辩论。这些优秀的人才不知道怎么训练自己,而大学时光转瞬即逝,辩论赛不过是他们的履历上的一个奖章罢了。
第三篇:辩论赛注意事项
辩论赛注意事项
(一)、辩手注意事项、要求
1、赛场辩论时,双方辩手应该遵循辩论程序轮番发言,不应在对方申述观点和理由时打断其发言。
2、在盘问阶段,双方辩手应该把握好时间。
3、我们提倡并鼓励源于智慧的轻松、幽默的辩论风格。辩手间不可进行人身攻击。
4、在辩论中,辩手可以使用道具、图表和物品作为辅助手段,以强化自己的陈词,但尺寸不能过大,以免遮挡。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用譬喻的方法。在举例时,尽量避免敏感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
5、每场比赛,辩手的辩位不能变动,也不得中途替换辩手。如有特殊情况,需替换辩手,须由领队(团支书或班长)书面提出申请,由组委会研究决定。
6、除辩论开始一辩必须说“主持人、评委、同学们好”(最后一场“主持人、评委嘉宾、同学们好”)外,其余皆可省略。每支辩论队穿着统一服装上场辩论。
7、一方完全抄袭网络等媒体的辩论赛过程的内容,没有自己的观点,另一方可以指出对方抄袭。
辩论模式与评分标准
1、辩论模式(参赛人数是4:4,共42分钟)
陈词阶段:共14分钟,正反方一辩先后陈词,每方4分钟。正反方二辩先后陈词,每方3分钟。
盘问阶段:分两个部分,共8分钟。(1)反方三辩向正反一、二、三辩逐一提问;正方三辩向反方一、二、三辩逐一提问(提问时间不计,回答时间每方累计2分钟)。(2)盘问小结:由反方三辩先小结,再由正方三辩小结(每方2分钟)
自由辩论阶段:共12分钟,由正方辩手先发言,接着是反方辩手发言,双方交替发言,(每方累计4分钟)。自由辩论结束后,先由评委团对辩手进行提问,每方各一个问题,再由观众向辩手提问,每方各两个问题。(每方累计回答评委和观众问题时间不超过2分钟)。
总结陈词阶段:共8分钟,由反方四辩陈词,再正方四辩陈词。每方各四分钟。
2、评分标准(包括个人与团体两部分)
个人标准:满分(50分)。其中语音、姿态、审题、论证、辩驳各10分。
团体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包含着装(10分)、审题(20分)、论证(25分)、辩驳(25分)、配合(20分)。
第四篇:辩论赛注意事项
辩论赛注意事项
一.比赛辩手注意事项 1.语速不要太快,口齿要清晰,要让评委和观众听懂,清晰
2.注意用时
3.准备问对方问题,也准备被对方提问
4.注意用时,发挥团队精神,而不是一个人的时间
5.自由辩论阶段如果没人站起来一定会大煞士气,并且浪费时间,所以一定要有人站起来
6..除一辩选手外,其他三位选手要清楚一辩选手的立论,以便不会跑题,而围绕自己的主题进行辩论
7.自由辩论这个环节讲究一问一答,讲究技巧,注意团队的协作,有序进行答辩,避免出现混乱。
8.不得出现打断对反对自方观点的论述,要等各方对自身观点的论述后才能提出自方的观点。
二.团体注意事项
1.辩手参加比赛举止端庄,即使在辩论中针锋相对,也应做到态度温和,彬彬有礼,以理服人而不要以势 压人。(像站起身来的时候不能双手成桌子,也不能左右摆动,以便被扣分)
2.辩论时,互相尊重,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而不能涉及对方的立场和人品(不能人身攻击,不能带有轻视,贬低污辱对方的语言,以免被扣分)。
3.一对一攻辩和自由辩论时,应针对对方提问和辩驳的内容回答或反驳,内容不能偏离辩题或各自为论,要体现比赛的对抗性。
4.自由辩论时,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及时、机智地反驳对方的观点
5.辩手表情、手势必须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6最后,如果赢了别忘了站起来鞠躬。如果输了,也要真心的祝贺对方,输了比赛,不能输了心胸。
三.会场纪律:
1、在比赛开始前主持人因宣读本次辩论赛的注意事项,以及会场纪律。
2、观众席要保持会场肃静,辩手激烈辩论时或者观众提问时,不能起哄和大声喧哗。
3、观众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第五篇:辩论赛注意事项
附件三
赛事注意事项
(一)请参赛队和观众自觉维护主席的权威,比赛程序进行时请服从主席安排。
(二)场上辩手手势动作自然大方。不得用手指指对方、做不恰当比喻、压制相邻辩友发言、抛掷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
(三)发言请用普通话,应讲究礼貌风度,尊重他人人格权利和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禁止说脏话,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人身攻击。
(四)辩手发言应有理有据,不得流于空泛;鼓励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不可胡编乱凑。辩手不应该宣读预先拟好的稿件,违规者评委将酌情扣分,鼓励展示。预先准备与辩题有关的可视化资料或出示、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点。必要时,评判组有权质询辩手所引用资料、数据的来源及出处,可以要求辩论双方把各自引述的可视化材料、杂志、统计数字等资料呈上,以便核查。
(五)辩手发言和比赛思路可参考以往的全国大专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比赛,但严禁抄袭辩词。
(六)为活跃气氛,鼓励参赛者以图表、小展板等多种形式说明己方观点。
(七)进行攻辩时攻辩双方应同时站立,注意此次大赛问者对对方无打断权。
(八)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都不受限制。双方必须交替发言,一方发言结束坐下即为另一方计时。一方时间用尽后另一方可连续发言。禁止在一方发言未结束时另一方强行发言,禁止一方在另一方时间未尽时连续发言。
(九)辩手发言请注意节约时间,每项发言程序进行到余时30秒时,将有电脑计时器进行提示;每项发言程序时间用尽后电脑计时器会进行提示,发言时间用尽后请勿继续发言。
(十)辩手回答观众提问请注意礼貌,只需回答问题,请勿攻击观众。
(十一)比赛结束后,比赛双方辩手应相互握手并向与评判团各位评委致谢。
(十二)请参赛者及观众尊重评委的最终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