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习易经的体会大全
关于学习《易经》的体会
姓名:冯文玉
学校:山西大同大学
学院:医学院
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学号:101005091107
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中只用短短的几个字,便将宇宙以及人世界的变化阐述殆尽。人的出生以及万事万物的开始,可以说都是一个太极,正是因为这个太极,才有了后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以及缤纷绚烂的人生。
曾几何时,我对那羽扇纶巾的诸葛亮钦慕不已;曾几何时,我对那洞彻天机的刘伯温心怀神往;曾几何时,我对那掐指一算的预测师感觉神奇不已,由衷敬佩;而他们都是易学大师,正是抱着这种好奇的心理,我开始学习《易经》。
《易经》又称《周易》,由六十四卦组成。这六十四卦几乎包括了宇宙以及人世的所有类象。《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两卦开头,因为乾坤乃易之门户,天地立则万物生。正因为有了乾坤,才有了人世界纷繁复杂而又极富规律的其他六十二卦的卦象。也包含极为丰富的宇宙人生的哲理。这个道乃宇宙的原动力,说到底,便是阴阳之道。这个道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也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我们有时候感觉到很疑惑,觉得在生产力水平那么低的情况下,怎么会产生如此精辟而又极富哲理的著作呢?我一直对此百思而不得其解,自从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易经》的很多道理以后,我的内心对此才稍有所悟,可以这么去想,那个时候,所有很精辟的东西都是想出来的,他们都很单纯,内心毫无杂念,他们能够将
其欲望减到最小,而使自己的智慧去朝正当的方向去想,将想到的东西便称作天机。正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完全在于自己!传说是伏羲创立的《易经》八卦,伏羲怎么会写出那么精辟的东西呢?因为他想的很单纯,他的想法与宇宙的原始状态很接近,他心无杂念,而他想的又是人世界最根本的问题,万物从哪里来?答案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是纷繁复杂的,也是乱中有序的。老子说:“道法自然,法即等于道,道即等于自然”。《易经》可以说是将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伦理道德是从自然来的,这阴阳的互动,自然的孕育,才是宇宙的主宰,而并不是什么上帝。阴阳是从太极中生出来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互动合一,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来源于自然的孕育,自然的变化便是阴阳之道。
宇宙是一个动态的不平衡,正是因为动态的不平衡,所以才有前进,才有发展。学《易经》我认为首先要读懂八卦,其实六十四卦也是八卦,在六爻中,便是将六十四卦分属八个宫,而每一宫里又含有不同的八个卦,八卦即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八种元素: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天地乃是一切的根本,而水火又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乾代表天,代表刚健,不但刚强,而且持久,刚乃刚强,健便是能经得起考验。坤代表柔顺。震代表雷。巽代表风,代表无孔不入。坎代表水,代表危险。离代表火。艮代表山,代表止,适可而止。兑代表泽,代表喜悦。而每一卦又有六个爻,均是由阳爻与阴爻组成,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以前我一直理解不了这个问题,直到
上了老师的课,才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九与六也是极富道理的。在河图洛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一为水的生数,二为火的生数,三为木的生数,四为金的生数,五为土的生数,五行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阳数和为九,阴数和为六,九代表阳累积的最大状态,阴代表处于中间的能力。所以阳爻用九表示,阴爻用六表示,这六个爻可以是六种层次,也可以是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在这六个阶段中循环往复。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讲了五行的生克制化,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阴阳的两个方面,所以说五行里含有阴阳。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也是相对的,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地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失元气走向衰败或灭亡。只有当生克达到相对平衡时,才有利于事物的稳步发展。五行相生的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又分为真生与假生,真生是指主生者有力量生受生者,同时受生者也有力量吸纳主生者的施与。木能生火,必须是木与火皆有气,这样的木生火才是真生,如果火太弱接近熄灭,火就无力吸纳木之气而使火旺。主生者力量太弱无力生受生者或受生者力量太弱无力吸纳主生者之气的两行之间的生称为假生,即人们常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受生者相对太弱而不受生者按五行归类则为:木赖水生,水
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窒。主生者太弱,受生者太旺,则又表现为:木能生火,木多火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虚;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五行相克的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又分为正克,反克与重克,正克是指主克者力量克制受克者,反克是指主克者本身力量太小根本不足以克制对方,而反被对方所制约。例如水是克火的,如果水很少,不但止不住火势,水也会被烧干,化为乌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强敌弱的道理。木本克土,土重木折;土本克水,水多土流;水本克火,火多水干;火本克金,金多火熄;金本克木,木坚金缺。重克是指主克者太强而受克者太弱,克的结果使受克者遭到极其严重的损伤,造成毁灭性的结局。因为太弱的五行,好似风中残烛,遇上狂风席卷,岂有不灭之理。重克归纳起来为:木弱逢金,必被砍折;金弱逢火,必见消熔;火弱逢水,必至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弱逢木,必遭倾陷。
直到现在,我已经明确了《易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是一部总结预测规律的书。学习它,人们可以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使事物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所谓“生生之谓易”这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易就是生,而生生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在《序卦传》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
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所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在于生。
《易经》为什么要用卦象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呢?在《周易》系辞中孔子与其徒弟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因为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才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思想,于是设计出卦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最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关于六爻预测的一些基本知识,我认为卦由心生,心动信息则发,人体所发射的信息实际上就是一种具有能力的电磁波,借助某种工具就能以某种形式反映出这种信息。铜钱卦预测各种信息,其原理就在于此。我认为人的心有多大,卦内所包含的信息就有多大。《易传》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可见精通《易经》就能知道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力量的推动之下,就能知道宇宙的所有现象都被概括在八卦五行的理论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学习《易经》并非是一个简单而短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日积月累。所谓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绝非一时之功。贵有恒,何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啊!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在易学浩瀚的海洋中树起自己的航帆!
第二篇:学习易经的体会
学习易经的体会
姓名:刘英展
学号:704411000
3专业班级:10金融10
1班
我在学本节内容之前,《易经》这个名字已经很熟了,但一直没读过,因为一直感觉它是一部非常高深的书,也因为平时偶尔接触个别研究《易经》的人也是很神秘很高深。自己的一点了解本书应该与算卦有关的书,有点迷信,因此我对此书的感觉也是半信半疑。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才了解原来自己之前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易经》应该是一部奇妙无比蕴含无限精髓的古书,《周易》分两部分,古经和易传,也就是说,它里面的知识不仅含算卦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哲学易理。本节内容提到的“易经被认为是一部揭示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著作”。易经被学者称为“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一部宝典”。易经最早的雏形,是远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画出来的。后人称其为“伏羲八卦”,中央一个圆,圆内有一对阴阳鱼,称为太极,周围八个方向各有一个图案,分别由横满(阳)横缺(阴)二元素组成不同的结构,称为八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此图就称为“无字天书”。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演译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写了卦辞爻辞,共有4000多字,此称周易,也就是易经。“易”字的含义:易代表包罗万象的宇宙有一个简单的模式,变化是永恒的,其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另外易字从外形来看,相当于上日下月,由此演变而成,有的古书称“上日下月为易”,“易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经字原义是织布的纵线,与纬线相对应。“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所以织布中的经线是最重要的,故有经络、经脉、经典、经文等等。它描述了宇宙万物变化和变化规律的学问,所以被称之为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因为其它的经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的,它是中华的总源头。也是诸子百家之首,所以也是群経之始。易经是三位古人创造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写了《十翼》也叫《易传》。伏羲的八卦图是一部无字天书,是一画开天,它经历七千年的岁月考验一直到今天,足以证明它的真理是永恒的。伏羲的八卦图是由数字与字母组成,而现代的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由此可见中国七千年前的伏羲也是电脑的鼻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文王的六十四卦,也是六十四个密码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六十四种规律。我们称伏羲的八卦、文王的六十四卦、孔子的《十翼》是易经的三把金钥匙,易经充分显示了自然发展的完整系统,它是揭开宇宙密码的宝典。易经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看天文、习地理,而且必须以照自然规律法则去做事。所以我们说易经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著作。我们有必要好好的学习易经。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易经》讲的道理之一是:天地万物是一体,人与自然是一体,人与人也是相互依存的一体,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就像是宇宙设定好的系统庞大而统一的程序。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大的联系。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的统一整体,世界万物存在共同进化。
通过《易经》中的类比联想思维,我们可以通过看得见的认识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联想远方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推理他人的;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探索未知的。这理念“似乎模糊,其实精准;看似玄奥,其实朴实;看似高深,其实平常”。我觉得之所以《易经》被称作“众经之始”,很重要的理由是它阐述了一种宇宙“同源、同体、同感、同知”的世界观、方法论。延伸到极处,无穷大,“一”可以生化出“万物”;归纳到极处,无穷小,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一点去观察。
这理念似乎模糊,其实精准;看似玄奥,其实朴实;看似高深,其实平常。我觉得之所以《易经》被称作“众经之始”,很重要的理由是它阐述了一种宇宙同源、同体、同感、同知的世界观、方法论、数据库、信息网。延伸到极处,无穷大,“一”可以生化出“万物”;归纳到极处,无穷小,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一点去观察。呵呵,这极大又极小的“极处”,不就是“太极”吗?凡事都有正反两面,都是相对的,辨证的,这不就是蕴涵阴阳的“两仪”吗? 通过听取曾仕强教授的讲解,我对《易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整体”,这里的整体,既是联系的整体,也是发展的整体,还是内外的整体。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内外的整体。“整体”是中华文明思想的特征,正是在“整体”源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细分”是西方文明的特征,局部研究得细,却容易忽略统一的系统。近几年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的天灾,也许是大自然的力量在提醒人们:世界是相依为命的整体。人类的命运彼此相通,应该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想通了这些,心底自然升起两个字:“珍惜”。珍惜环境,珍惜身体,珍惜亲情,珍惜友谊,珍惜爱情,因为我们是一体。始终不能忘记在我感到苦痛时,先生给我的关心和支持,更让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本来就是同一个生命,只是不同的身体。这种感受,在我品味《易经》之后,在心中更为强烈。
从《易经》里,我也学会了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顺应规律,一切不需要强求,也不必着急。该来的必然要来,该去的终究要去。比如生命,比如四季。斗转星移,周而复始,交替而已,变化而已,轮回而已,用一个字来总结,就是——易。知“易”不易,知易行难。天空之下,大地之上,众生之间,我们每个人既自身渺小又汇入茫茫,既生命有限又思绪无涯,如何把“易”中的道理融入生命的过程,真是一个需要代代人研究并传承的课题啊。总的来说,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它给我们以指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还必须靠我们自己塌实地走下去。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或许易经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无论在人生在何种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间运行的基本法则,这样才能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我们应该多去读一些像《易经》这样的古书,这有利与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思维,我们可以从中感悟人生各种问题,增长处世的智慧。《易经》不同于一般的算命,也在于它要求我们以清醒的理性与负责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因此,学习《易经》,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用。以上是我一个学期以来选修学习《易经》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谢谢老师的阅读与评价!
第三篇:学习易经的体会
学习易经的体会
11英教6班李佳1105028209 早对这一部中国最早的占卜经书有所耳闻,于是抱着一颗好奇心,走进了易经的教室。于是听了一系列的曾仕强教授的讲座,觉得他讲的都很有道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以前对易经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知道这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结晶。现在,我知道易经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占卜未来的神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指导人生的哲学巨著,而且,更多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一个剖析,揭示了为人处世的真谛。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事对人都用易经去参照的话,我们就能把握事情的一个发展轨迹,也就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和命运。
《易经》论述的是,一分为
二、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指明的是,人生处事的真谛、智慧人生的法则。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它含弘广大,博大精深,飞弹不邪,反而正的出奇,应以“奇书”命之,方为妥当。
易经是先秦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它的作用是让人们认识并实用自然规律。易经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皆从八卦演变而来,它变幻莫测,颇具有射你色彩,其实这正是自然界既变化无常、又遵循一定规律的如实反映。所以唯物论者荀子说:“善《易》者,不卜。”可见易经并非供人卜卦占问吉凶的,而是要人们从卦辞、爻辞中去体会哲理,对人们建立人生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易经是群经之首,因为其它的经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的,它是中华的总源头,也是诸子百家之首,所以也是群経之始。易经是三位古人创造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为易经写了《十翼》也叫《易传》。易经的起始人是伏羲。伏羲的八卦图是一部无字天书,是一画开天,它经历七千年的岁月考验一直到今天,足以证明它的真理是永恒的。伏羲的八卦图是由数字与字母组成,而现代的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由此可见中国七千年前的伏羲也是电脑的鼻祖。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文王的六十四卦,也是六十四个密码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六十四种规律。我们称伏羲的八卦、文王的六十四卦、孔子的《十翼》是易经的三把金钥匙,易经充分显示了自然发展的完整系统,它是揭开宇宙密码的宝典。易经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看天文、习地理,而且必须以照自然规律法则去做事。所以我们说易经是一部伟大的、不朽的著作。我们有必要好好的学习易经。
易经中的《两仪》是太阳也称《太极》,和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故此两仪又代表阳与阴。而由两仪生出的四象则是春、夏、秋、东。南、西、北。故此四象既代表四季,又代表四方,四象生出的八卦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分别代表万物。因此八卦可以预测万物。
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去诠释宇宙,人类,以及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和人道。《说卦传》中说:“昔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也。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天,地,人为《三才》。”又曰:“立人之道《仁与义》”。而易经的哲学四象就是应对“无定”,和“顺应”天命,而在未定中去预知吉凶,主要是为了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些就是易经的哲学思想一部分。
易经是要求一明理而去预测,在预测中明理故谓之“解”。因为八卦之中只有这六个爻而这六个爻因为要表象万物因此未免显得粗糙和模糊,因此要求习易经者要用极高的领悟能力去参透卦理从而以便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 1
易经就是一门《模糊学》。当然这也象征人类很难有清醒的时候,而对于那些时刻清醒的人类,我们称他们为“圣人”。而孔子也只是在晚年才达到了“圣人”的境界的。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所谓要“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适应这个不断在变的世界,有时我们预想着事情发展的种种可能,而事实却偏偏在意料之外发生。所以要以平静的心态来应对各种变化。突然而来的事情可能把一切都改变了,一切计划都被搅乱了,这时,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放弃它另择道路最好。人生是不会有绝路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易经告诉我们,老天爷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其实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所谓的人生成败,只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而后,心态上顺其自然。
我对《易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整体”,这里的整体,既是联系整体,也是发展的整体,还是内外的整体,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内外的整体,按我初浅的理解和你交,“整体”是中国文明思想的特征,正是在“整体”源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通过学习易经让我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的将来指明了方向。人安身立命,要与人为善,人是社会中的人,是被镶嵌在社会中的,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借力于社会环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与人为善,努力地帮助别人,营造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厚德载物,要用宽广的胸怀对待别人的失误与不足。要会协调和驾驭矛盾,工作学习中会产生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矛盾,应该就事论事,一切围绕着工作如何更好的发展和目标更好地达成而进行,当矛盾有可能超出工作学习之外时,就停止争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把握住这一点,带来许多负效应。要耐得住寂寞,“初九,潜龙勿用”。如果时机不到,最好静以待时,修养学问,以便将来才能充足,举而用之。要认识到人生当中每一段积累都不会白费,有时候冥冥之中需要你充实完善学习提高,这些东西都是做一些人生的储备,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要忍耐寂寞,韬光养晦,努力修炼自己的心智与才能,困于心,衡于虑,徐图自强。做事要有恒心,“立心勿恒,凶”。现实世界的错综复杂,让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也很容易迷失方向,我们必须平心静气地思考,想做什么样的事业,如何才能达到?规划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坚持地走下去。也许现实不如所愿,那是因为时机未到,要学会等待,等待是痛苦的,因其蕴含着未来的极大不确定性,是对信心、韧性、心智的极大考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朝既有目标靠拢!
总的来说,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它给我们以指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但道路和方向本身不代表成功,人生路还必须靠我们自己塌实地走下去。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或许易经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无论在人生的何种境遇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君子要效法天地间运行的基本法则,这样才能自强不息!
第四篇:易经体会
学习易经的体会
易经是先秦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国哲学的根本,它的作用是让人们认识并适用自然规律。易经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皆从八卦演变而来,它变幻莫测,颇具神秘色彩。其实这正是自然界既变化无常、又遵循一定规律的如实反映。所以唯物论者荀子说:“善《易》者,不卜。”可见易经并非是供人卜卦占问吉凶的,而是要人们从卦辞、爻辞中去体会哲理,对人们建立人生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对《易经》印象最深的就是两个字:“整体”,这里的整体,既是联系的整体,也是发展的整体,还是内外的整体。中国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讲的就是内外的整体。按我初浅的理解和比较,“整体”是中华文明思想的特征,正是在“整体”源头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
乾卦让我们懂得人应该像天道一样运行不息。我们平时听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出自此处。
坤卦让我们懂得人应该要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什么错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蒙卦是告诫学子们既然来学习就要有诚心。没有一颗诚心来学习,是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的。
需卦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等待。时机还未到来之前,不要内耗,大可以养精蓄锐,安心地等待。
咸卦告诉我们男女感应的重要性。这是谈恋爱的法则,人们平时寻找对象也许不知道这个法则,但实际上已经按照这个法则去做了。我在这里提一下,男女感应包扩两个方面的感应,外表的和心灵的感应。
小过卦是让我们懂得要学会休息。一只小鸟向天空无穷无尽的飞翔,不能得到休息和饮食,只有向下飞,才能得到休息。
易经中的《两仪》是太阳也称《太极》,和月亮。太阳为阳,月亮为阴。故此两仪又代表阳与阴。而由两仪生出的四象则是春,夏,秋,冬,又为东,南,西,北。故此四象既代表四季,又代表四方。四象生出的八卦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分别代表万物。因此八卦可以预测万物。
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去诠释宇宙,人类,以及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和人道。《说卦传》中说:”昔圣人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也。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天,地,人为《三才》。又曰:“立人之道《仁与义》”。而易经之本讲的是天人和一,易者日月交替,阴阳互通,而互通即可互变,因此易经的哲学思想就是应对“无定”,和“顺应”天命。而在未定中去预知吉凶,主要是为了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些就是易经的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易经是要求以明理而去预测,在预测中明理,故谓之“解”。因为八卦之中只有六个爻而这六个爻因为要表象万物因此未免显得粗糙和模糊,因此要求习易者要用极高的领悟能力去参透卦理从而以便从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易经也就是一门《模糊学》。当然这也象征人类很难有清醒的时候,而对于那些时刻清醒的人类,我们称他们为“圣人”。而孔子也只是在晚年才达到了“圣人”的境界的。
中国人历来是外柔内刚,主张法无定法,虚虚实实,刚柔并济。并且中国人的悟性很高,也极爱深思各种问题,不过这既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中国人的缺点。因为想得太多,其顾虑也大。顾虑太多,行事不免瞻前顾后,脚步蹒跚。这也就是为什么几千年以来尽管中国人已经掌握了比外国人不知先进了多少倍的思想武器,结果在今天依然是“名落孙山”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夜郎自大》的典故”。可是就是不了解《大过》的精髓要义!而曾老对《大过》的解释显然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的,因为大过卦的定义是“亨”但是在爻辞上六中对大过的定义就是凶。所以《大过》是有吉有凶,并且对其的定义是“:过涉灭顶,凶,无吝。”即在过河时被淹没了头顶【必然要过河,同时必然要被淹没头顶,也可认为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注定的,不能更改的。】凶,但是不必去责备。
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崇尚西方贬低自己,要认识到中华五千年的传承,先人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宝藏,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第五篇:学习易经的心得和体会
学习《易经》的心得和体会
各位学友,很高兴能在易经的大家庭中结识你们,这应该也是我们修来的福分,所以首先应该感谢良心网,感谢曾教授,感谢为我们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和同仁。我叫朱万军,是河洛一班学员,我是1969年出生,内蒙古五原县人。在这段学习易经基础的过程中,有些心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我是2014年10月16日报学良心网曾仁强教授网络学习班(易经基础),11月3日正式开学,该班采用微信进行教学。我于11月8日购买了新手机,并注册了微信,可是不会用,也看不了视频,后来在暴老师的指导下终于会用了。我怕错过考试,11月9日凌晨1点多开始答题,凌晨2点39分答题完毕。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总算解决了自己的一个小难题。学会了听视频的方法后,我每天至少要听一遍视频,并尽量做笔记,不懂不明白的下次再仔细听。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比较心急,视频内容听不明白,身边也没人懂这些知识,只好硬着头皮学吧。而且咱们的三位老师,我基本上全部向他们请教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的进度在逐步展开,渐渐地自己有些内容能完全掌握,有的还是一知半解,有的知识根本不了解。于是下定决心,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积累。
第一次考核成绩公布后,我得了61分,我知道这一定是教师看我这么辛苦,给我的鼓励。
第二次、第三次考核成绩分别为74、95。此时证明努力有了切实的回报。往后的学习相对能跟上节奏,变得相对轻松一些了,所以就更加用功,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百倍的勇气和精神完成这次学习班的学业,并奠定自己易学的基础,为以后的人生打下更坚实的底子,并且用易理指导自己的人生。
曾教授在《如何学习易经》中提到,只要你把《易经真的很容易》读6遍,一定能够明白,像我这种慧根的人,只有读60、600或者更多遍,估计才能明白。但我们不能急,步一步来。我也制定了计划,前两个月只读《易经真的很容易》这本书,听教授的视频,查找一些相关资料。贪多嚼不烂,这是我自己的体会。《经的奥秘》、《易经的智慧》在后面的一个月里全部读完。
曾教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楷模,给千千万万人树立了榜样。更让我们这些晚辈钦佩和敬仰。我们既然已经选择正确的道路,就要在他们的指导下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尽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责任”。以上是自己的浅薄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如能给学友们带来帮助,我将十分荣幸,让我们一起共勉!
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