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安徽高考语文作文_时间的流逝_例文
范文
(一)时间的流逝
在时光的河里,人是悲剧性的,无法将时间定格在你喜爱的某个时段,只能服从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无法永存,未来不可提前支用。这是人的无奈,是人的宿命。但时间又是一种有规律的意识流动,并且依附于物质的移变。因此时间没有绝对的稳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里,时间的长短、质地、光色、轻重又相对各异。人不能改变时间的结果,但完全可以改变时间的质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诗意地行走。
历代诗人对时间的残酷都有所领略,在他们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的感叹让人仰天长叹。人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儿童时期懵懂无知,青年时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了,该歇歇了,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一想,人就是时间的奴隶,一辈子活来活去,就是凑够年龄,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吹灯了事,算是完成了一次匆忙遗憾的旅行吧。经过了,看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最后化为灰烬彻底永诀。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因此快乐可以让人拥有更多的时间,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感受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
苏轼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是因为他处在痛苦之中,所以才会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但苏轼很快悟到了一点,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绝,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山水,主动延缓心的前进速度,所以他才会用相对的眼光看待时间,也就能超脱尘俗,快然自足。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看到了时间的脆弱之处,感觉到了万物的沉静稳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一样对周围的变化几乎无动于衷,但也可以通过意识的变化来改变时间的流动,这也是一种相对性。以人的认识,自以为蜉蝣朝生暮
死生命短暂,是一种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来,也许它的一生就相当于人类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时间概念,石头就不会感觉时光之痛,这就是人类的脆弱,人类应该向自然万物取经,以达到相对永恒的目的。
在时光的河里,我们并不是悲哀的浪朵,我们跟着时间行走,靠改变自身来改变命运,实现相对的永恒。这样,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造快乐,都会无怨无悔,时间也就无所谓长短,也就可以超越时间的藩篱,自由天地间。
范文
(二)时间的流逝
我们被时间带到了这个世界,从此你我的生生息息就与时间的分分秒秒紧紧契合。随时间流逝,你我从咿呀稚气走到器宇轩昂、亭亭玉立;随时间流逝,父母从英俊美丽走到年老体迈、霜鬓白髻。时间赋予了我们生命而后又赋予了我们一切,但时间也终将会带走他所赋予的一切,包括你我的生命。
过往美好,现实严峻,未来残酷。你我所能做的唯有仔细把握时间所“借给”的一切,在几十载“借款期限”里追求对这份财产的最合理运用,使时间为我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最大的价值在于何处?鉴于世界上每一个个体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认识偏差,我们不去定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但各种价值在实质上都能浓缩成一句话:实现自我。这种实现自我,可以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愿望;可以是实现自我对某些艺术或知识的特殊追求;亦可以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履行。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的一生变得充实,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矗立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依然守有一颗怡然之心。
时间是一架巨车,你我只如同螳螂,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人类和时间流逝的关系简直恰到好处。人生的前半程,就如同你我这些螳螂拼命沿着车轮边沿向上攀爬,而时间的车轮在我们早年也会给我们一个向上带动的力,这份力是健康的身体,是健全的家庭。。当我们人生进行到一半,那就是我们站在轮子顶端瞭望世界的阶段,就如同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年立业、有所成就之时;当我们步入老年,时间的轮子继续向前,也就把我们带向了车轮碾地的生命终了,在烈士暮年,亲人离去、身体愈下,最终离
开。
孔老夫子曾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是你我这些螳螂所能够伸臂挡住的巨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便是爬上这架车的轮子,与其一生碌碌无为,不如在随着时间的车轮转动的过程中仔细瞭望和品位每一寸人生旅途风景的美丽,如此,即便一圈转下来终免不了被时间碾死在永不停歇的巨轮之下,也算此生无憾。
第二篇:2011安徽高考语文作文_时间的流逝_例文
范文
(一)时间的流逝
在时光的河里,人是悲剧性的,无法将时间定格在你喜爱的某个时段,只能服从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无法永存,未来不可提前支用。这是人的无奈,是人的宿命。但时间又是一种有规律的意识流动,并且依附于物质的移变。因此时间没有绝对的稳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里,时间的长短、质地、光色、轻重又相对各异。人不能改变时间的结果,但完全可以改变时间的质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诗意地行走。
历代诗人对时间的残酷都有所领略,在他们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的感叹让人仰天长叹。人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儿童时期懵懂无知,青年时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了,该歇歇了,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一想,人就是时间的奴隶,一辈子活来活去,就是凑够年龄,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吹灯了事,算是完成了一次匆忙遗憾的旅行吧。经过了,看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最后化为灰烬彻底永诀。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因此快乐可以让人拥有更多的时间,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感受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
苏轼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是因为他处在痛苦之中,所以才会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但苏轼很快悟到了一点,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绝,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山水,主动延缓心的前进速度,所以他才会用相对的眼光看待时间,也就能超脱尘俗,快然自足。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看到了时间的脆弱之处,感觉到了万物的沉静稳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一样对周围的变化几乎无动于衷,但也可以通过意识的变化来改变时间的流动,这也是一种相对性。以人的认识,自以为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暂,是一种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来,也许它的一生就相当于人类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时间概念,石头就不会感觉时光之痛,这就是人类的脆弱,人类应该向自然万物取经,以达到相对永恒的目的。
在时光的河里,我们并不是悲哀的浪朵,我们跟着时间行走,靠改变自身来改变命运,实现相对的永恒。这样,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造快乐,都会无怨无悔,时间也就无所谓长短,也就可以超越时间的藩篱,自由天地间。
范文
(二)时间的流逝
我们被时间带到了这个世界,从此你我的生生息息就与时间的分分秒秒紧紧契合。随时间流逝,你我从咿呀稚气走到器宇轩昂、亭亭玉立;随时间流逝,父母从英俊美丽走到年老体迈、霜鬓白髻。时间赋予了我们生命而后又赋予了我们一切,但时间也终将会带走他所赋予的一切,包括你我的生命。
过往美好,现实严峻,未来残酷。你我所能做的唯有仔细把握时间所“借给”的一切,在几十载“借款期限”里追求对这份财产的最合理运用,使时间为我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最大的价值在于何处?鉴于世界上每一个个体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认识偏差,我们不去定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但各种价值在实质上都能浓缩成一句话:实现自我。这种实现自我,可以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愿望;可以是实现自我对某些艺术或知识的特殊追求;亦可以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履行。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的一生变得充实,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矗立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依然守有一
颗怡然之心。
时间是一架巨车,你我只如同螳螂,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人类和时间流逝的关系简直恰到好处。人生的前半程,就如同你我这些螳螂拼命沿着车轮边沿向上攀爬,而时间的车轮在我们早年也会给我们一个向上带动的力,这份力是健康的身体,是健全的家庭。。当我们人生进行到一半,那就是我们站在轮子顶端瞭望世界的阶段,就如同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年立业、有所成就之时;当我们步入老年,时间的轮子继续向前,也就把我们带向了车轮碾地的生命终了,在烈士暮年,亲人离去、身体愈下,最终离开。
孔老夫子曾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是你我这些螳螂所能够伸臂挡住的巨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便是爬上这架车的轮子,与其一生碌碌无为,不如在随着时间的车轮转动的过程中仔细瞭望和品位每一寸人生旅途风景的美丽,如此,即便一圈转下来终免不了被时间碾死在永不停歇的巨轮之下,也算此生无憾。
范文
(三)时间在流逝 当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领的一帮童男童女送到海边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充满着期待,他坚信这个叫徐福的术士能给自己找来长生不老之药,从而让时光在他身上停顿,让自己再皇帝的位子上千秋万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的这一貌似庄严的举动成了最大的笑话。
可以肯定的是,当他在六国的土地上纵横驰骋、攻城略地的时候,耳边猎猎风声携裹着得,一定是韶华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战役之后,他在营帐中对镜感叹的,都是白发的日趋增多,那时,他一定希望时间走得快一点,让自己一统天下的壮志早日实现。而当他雄睨硝烟正在散去的天下时,他的内心在满足的同时一定溢满了悲凉:时光在流逝,海阔的家业谁可分享?
这样的感慨,在枭雄和英雄面前一样公平,一样强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的无奈投放到广阔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已经不再是对人生小我的感慨,横向无边的宇宙,和纵向无穷的时光,人已经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尽管连孔子这样的大师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面前徒唤无奈,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前行的姿态,本身就是对时光的抗衡,以短暂抗击永恒,需要的是挟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气。就是在这样的悲壮对峙中,人类才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于是我们看到: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即便霜染白发,哪怕生命消失于无形,我们也会给自己的内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样一组图片深深感动:一对贵州偏远山区的山民夫妻,在街上买了一个饼子,一掰为二,各自幸福而满足地吃着,他们的手,饱经生活沧桑的手,紧紧牵在一起„„那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大山深处独对飞鸟,耕种,劳作,喂鸡,挑水„„他们唯一的慰藉,就是劳作闲暇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却已经把众生的感悟交流殆尽。
时光与他们,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的生存已经超越了时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张若虚的惆怅中,我们看到的是绵绵不绝的抗争和奋然前行的悲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自己再流逝中不断成长。
满身花雨又归来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在余音绕梁的低回处,在清风送爽,点点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帘燕,在归途中几度徘徊。能见证人类在现代化的大路上越来越远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之一便是猫。曾几何时,猫已经从肩负重任的卫家战士蜕变成养尊处优的宠儿。当我们高唱“老鼠爱大米”的时候已激不起猫的半点儿斗志——它早已转变了习性,爱上了鱼。是什么使猫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猫从猎人变成猎物?我想说“不”,猫决不是坐享其成的观望者,它的体内还潜存着奋斗的本能。
随着历史的飞跃和时代的变迁,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文明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不仅存在于精神,更渗透进政治、经济等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仅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我们不否认这种变化带给人类的优越,但伴随着进步而来的种种矛盾也日益突显。而对优越的物质环境,人们失去了奋斗的本能,越来越不愿劳动,甚至耻于劳动。各种高端科技产品及机器都以代替人类劳动为主要目标。殊不知,双手的解放引发了思维的惰性。奋斗与劳动是大自然赋予的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标志着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却脱离了自然,离自然越来越远。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便是自然留给我们的本能。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
走在拉萨城中,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是仓夹嘉措留下的诗句,也是他对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写照。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全是为这种本能而活。他不贪恋权位,更不为财富而诱惑,他的心,时时刻刻寻找人间最真实的情感,他把人间的至真至爱,把人间最美好的天性释放得淋漓尽致。
问佛:为什么总也遗憾?
佛曰:没有遗憾,无法体味幸福。
问佛:为什么下雪总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东西总在不经意间流走。仓夹嘉措这样问,人类也这样问,因为我们总是在美好中留下遗憾,正如我们已淡去的本乱。
猫被诱惑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本能。但我相信,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重拾遗落的厚重
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韦编三绝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浅阅读”同样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我们也许根本就无法空出时间来一次真正的阅读,更不用说研习经典了。但反思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生活,我们不一定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很多趣味,难道生活本身就这样吗?
古代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截然不同。古人专心做学问,对于贫困饥饿当真能安之若素。孔子有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矣。而今人则更多追求商业利益,一切以钱为主,这就引发一系列的商业炒作以及学术丑闻,争论与批评过后,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反思。
失去了厚重的文化支撑,一个民族很难立足于世界。正如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它三国的没落与衰亡,它们的衰亡归根到底是文化缺失和没落。相反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却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样得益于那民主自由的先进文化。当中华文明经历了数千载的传承后,能否在当代发扬光大,确实还有悬念。
环顾我们周围的读物,十之八九便是杂志,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一本名著。其实知识本身就需一个长期的理解与领悟后方可掌握,而钻研名著正是这样的过程,虽然艰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后却别有一番滋味。那些厚重的经典名著不应该是图书馆书架上的陈列品,我们只是恭敬虔诚地仰望,它们应该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学海无涯,学习本身就无法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阅读厚重的书籍,感受厚重的文化,你也会变得厚重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越是有学问,你才会越有气质。
文化快餐只能作为一种尝试,一种体验,它不能替代主食。重拾遗落的厚重,沉潜宁静,到知识的海洋中开拓一片全新的天地。重拾遗落的厚重,让民族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崛起与复兴。
第三篇:2011安徽高考语文作文 时间的流逝 例文
范文
(一)时间的流逝
在时光的河里,人是悲剧性的,无法将时间定格在你喜爱的某个时段,只能服从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无法永存,未来不可提前支用。这是人的无奈,是人的宿命。但时间又是一种有规律的意识流动,并且依附于物质的移变。因此时间没有绝对的稳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里,时间的长短、质地、光色、轻重又相对各异。人不能改变时间的结果,但完全可以改变时间的质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诗意地行走。
历代诗人对时间的残酷都有所领略,在他们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的感叹让人仰天长叹。人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儿童时期懵懂无知,青年时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了,该歇歇了,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一想,人就是时间的奴隶,一辈子活来活去,就是凑够年龄,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吹灯了事,算是完成了一次匆忙遗憾的旅行吧。经过了,看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最后化为灰烬彻底永诀。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因此快乐可以让人拥有更多的时间,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感受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
苏轼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是因为他处在痛苦之中,所以才会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但苏轼很快悟到了一点,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绝,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山水,主动延缓心的前进速度,所以他才会用相对的眼光看待时间,也就能超脱尘俗,快然自足。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看到了时间的脆弱之处,感觉到了万物的沉静稳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一样对周围的变化几乎无动于衷,但也可以通过意识的变化来改变时间的流动,这也是一种相对性。以人的认识,自以为蜉蝣朝生暮
死生命短暂,是一种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来,也许它的一生就相当于人类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时间概念,石头就不会感觉时光之痛,这就是人类的脆弱,人类应该向自然万物取经,以达到相对永恒的目的。
在时光的河里,我们并不是悲哀的浪朵,我们跟着时间行走,靠改变自身来改变命运,实现相对的永恒。这样,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造快乐,都会无怨无悔,时间也就无所谓长短,也就可以超越时间的藩篱,自由天地间。
范文
(二)时间的流逝
我们被时间带到了这个世界,从此你我的生生息息就与时间的分分秒秒紧紧契合。随时间流逝,你我从咿呀稚气走到器宇轩昂、亭亭玉立;随时间流逝,父母从英俊美丽走到年老体迈、霜鬓白髻。时间赋予了我们生命而后又赋予了我们一切,但时间也终将会带走他所赋予的一切,包括你我的生命。
过往美好,现实严峻,未来残酷。你我所能做的唯有仔细把握时间所“借给”的一切,在几十载“借款期限”里追求对这份财产的最合理运用,使时间为我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最大的价值在于何处?鉴于世界上每一个个体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认识偏差,我们不去定义一个非常标准的答案。但各种价值在实质上都能浓缩成一句话:实现自我。这种实现自我,可以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愿望;可以是实现自我对某些艺术或知识的特殊追求;亦可以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履行。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的一生变得充实,实现自我,才能使人矗立在时间的匆匆流逝中依然守有一颗怡然之心。
时间是一架巨车,你我只如同螳螂,这个比喻用来形容人类和时间流逝的关系简直恰到好处。人生的前半程,就如同你我这些螳螂拼命沿着车轮边沿向上攀爬,而时间的车轮在我们早年也会给我们一个向上带动的力,这份力是健康的身体,是健全的家庭。。当我们人生进行到一半,那就是我们站在轮子顶端瞭望世界的阶段,就如同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年立业、有所成就之时;当我们步入老年,时间的轮子继续向前,也就把我们带向了车轮碾地的生命终了,在烈士暮年,亲人离去、身体愈下,最终离
开。
孔老夫子曾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是你我这些螳螂所能够伸臂挡住的巨车,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便是爬上这架车的轮子,与其一生碌碌无为,不如在随着时间的车轮转动的过程中仔细瞭望和品位每一寸人生旅途风景的美丽,如此,即便一圈转下来终免不了被时间碾死在永不停歇的巨轮之下,也算此生无憾。
范文
(三)时间在流逝
当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领的一帮童男童女送到海边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充满着期待,他坚信这个叫徐福的术士能给自己找来长生不老之药,从而让时光在他身上停顿,让自己再皇帝的位子上千秋万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的这一貌似庄严的举动成了最大的笑话。可以肯定的是,当他在六国的土地上纵横驰骋、攻城略地的时候,耳边猎猎风声携裹着得,一定是韶华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战役之后,他在营帐中对镜感叹的,都是白发的日趋增多,那时,他一定希望时间走得快一点,让自己一统天下的壮志早日实现。而当他雄睨硝烟正在散去的天下时,他的内心在满足的同时一定溢满了悲凉:时光在流逝,海阔的家业谁可分享?
这样的感慨,在枭雄和英雄面前一样公平,一样强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曹操,似乎更愿意把自己的无奈投放到广阔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已经不再是对人生小我的感慨,横向无边的宇宙,和纵向无穷的时光,人已经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尽管连孔子这样的大师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面前徒唤无奈,但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前行的姿态,本身就是对时光的抗衡,以短暂抗击永恒,需要的是挟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气。就是在这样的悲壮对峙中,人类才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于是我们看到: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即便霜染白发,哪怕生命消失于无形,我们也会给自己的内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样一组图片深深感动:一对贵州偏远山区的山民夫妻,在街上买了一个饼子,一掰为二,各自幸福而满足地吃着,他们的手,饱经生活沧桑的手,紧紧牵在一起„„那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大山深处独对飞鸟,耕种,劳作,喂鸡,挑水„„他们唯一的慰藉,就是劳作闲暇相视一笑,什么都没说,却已经把众生的感悟交流殆尽。
时光与他们,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们的生存已经超越了时光的流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张若虚的惆怅中,我们看到的是绵绵不绝的抗争和奋然前行的悲怆,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让自己再流逝中不断成长。
第四篇: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本站推荐)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倚靠斜枝低吟朱颜辞镜花辞树,毅立江边感慨古来万事东流水,回眸历史长叹江山不老人易老。
时间在流逝,它冲洗历史;时间在流逝,它改变人生;时间在流逝,它决定不了当下,改变不了未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人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在人生面前,时间面前,李白与我们一样,他无法改变时间,无法让时间停止,可是李白面对时间匆匆,面对困难重重,他选择直面当下选择当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好大的志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大的决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好大的豪气。李白用自己的旷达与豪放坦然面对时间的流逝,既然改变不了事实,那就改变自己,名垂青史,让时间永远无法消磨。
他没有李白的那份豪气,但有着一份独一无二的坚毅。在时间面的,他没有低头,他的那种坚毅让时间记住他,让后人也记住他。他惨遭宫刑,痛不欲生,但完成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面对时间的流逝,面对人生的苦难,选择跌倒后站起来,选择与时间搏斗。他成功了,没有被时间的潮水所冲走,没有被时间的海洋所淹没。他站起来是一尊雕塑,他倒下去是一座丰碑,让我们铭记他的名字一司马迁。
宋文骢,一个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是我国歼10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设计师无人知晓,他心存斗志,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他不甘为时间所掩没,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心血熔人战机,五十载春花秋月,二十年丹心铸剑,长剑出鞘,直指苍天,震惊寰宇。宋文骢将自己的心血与灵魂都熔人祖国的蓝天卫士。在时间流逝中,他把握当下,战胜困难,在时间长河中留下自己迎风搏击的画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面对历史,面对时间,发出感慨。过去的早已过去,时间仍在流逝,把握当下,永不低头,当可成为时间浪头上的弄潮儿。
回首过去,时间流逝千年,但那些事永驻历史。泪罗江畔的兰蕙比配屈原的忠贞,南山东篱下的菊花芬芳着陶渊明的清高,滚滚东流的黄河映衬着李白的豪放与旷达。
时间在流逝,我们只有把握自己,方可把握人生,才可以像前辈们一样,在时间的长河中,永远留下属于自己的一份价值。
第五篇: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古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无奈。时间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静静地深思难题,认真做题时笔尖的转动,撕去的日历,老人的白发,诸如此类,都显示了时间的足迹。
时间在流逝,看窗外的果树慢慢长高,赏路边的花朵慢慢美丽,聆听小雨细细的响声。时间在流逝,水稻由碧绿到金黄,小蚕由蚕子到成蝶,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
时间在流逝,我也在不断长大,童年的那份快乐随时间的流逝,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随风飘动的都是美好的遗失。流逝了17个岁月年华的我,由稚嫩走向成熟,懂得许多人生道理,学会了辨别人世间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如是说。与时间赛跑,我们要乘着奋斗的羽翼,翱翔于时间的长空,去摘取那璀璨的繁星。用奋斗去诠释时间的意义,用汗水去感悟时间的真谛。
当我们走过峥嵘的岁月,驻足回首观望时,岁月的霜卤在我们身上留下多少凄深的齿痕。生命又在一季又一季的寒暑中交替着,渐渐地,苍白的青春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
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蒲公英,干旱时节依旧踏踏实实地生长,不言弃也不忧虑,但只要遇见一次阵雨,它就会尽可能地储存水,也不会顾虑重重,因为它在意的只是当下。面对匆匆的时光,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苦思冥想中,时光又悄无声息的飞过了。
时间在流逝,我们应当牢牢把握眼前,珍惜现在。珍惜现在,并不意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拥有陶潜一样淡定的心,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达到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珍惜现在,也不意味着忘却过去,放弃梦想,而是让我们学会踏实地迈出步伐,自信面对人生。
时间如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日,串成月。我们不必在乎念珠可以串多长,我们只需去留念串念珠时的酸甜苦辣。
时间在流逝,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不虚度它,充实生活的每一天,善用时间,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更为精彩生动。(安徽考生)
满分剖析
本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流畅地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在流逝的看法。文章从时间无处不在、与时间赛跑、善用时间等三方面为我们诠释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提醒我们要充实生活的每一天。文章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语言之纯熟可圈可点。如看窗外的果树慢慢长高,赏路边的花朵慢慢美丽,聆听小雨细细的响声,整句中动词的运用,增强了气势。本文意境深远,作者的思维能力和联想生活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如水稻由碧绿到金黄,小蚕由蚕子到成蝶,丑小鸭变成了小天鹅、时间如念珠一般,一天接着一天滑过,串成日,串成月,有景有情,令人回味。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