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昆虫记》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怀着一颗轻松的心情读了由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作家、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颇有心得。仿佛把我拉进了奇妙的昆虫世界,回到了那蟋蟀、蝉等小东西的美妙叫声中。
和所有小孩一样,我也是拥有巨大的好奇之心。在课余,我爱到学校的花坛中捕捉西瓜虫;在暑假,我喜欢到小区花坛中翻翻找找昆虫的身影,总爱缠着大人们替我去捉蟋蟀、蝉等会叫的小昆虫们来玩耍。但是,我总是将它们放回,因为爸爸告诉我,它们是有生命的小动物,更是大自然生机的一部分。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昆虫记》真可以算的上是‘法国四大名著之一’了!
《昆虫记》不仅是一篇文学巨作,还是一部昆虫科学百科呢!法布尔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又来放养昆虫,他用毕生大量的时间观察研究千奇百怪的昆虫,收获非同小可,他利用智慧观察到了昆虫们的所有习性,解开了昆虫界的许多谜,赢得了法国乃至世界生物界、文学界的尊重,如果不是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的话,他甚至已经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呢!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维,美术家一般的眼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昆虫记》中,他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整本书介绍了不同昆虫的不同习性和各自捕捉猎物的方法,勤劳的蜜蜂、愚笨的毛虫、漂亮的蛾、美丽的蝉、可怕的蜘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足不出户也不用经历春夏秋冬,就能够领略这些小东西们的风采,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可称得上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而法布尔是编剧,导演就是无比神奇的大自然。在众多昆虫的故事中,我最喜欢《松毛虫的故事》:松毛虫生长在对它来说既能吃又能住的松树上。它八月头半个月,开始繁殖。小毛虫大约在九月孵化,幼虫把支撑帐篷的松针吃完,帐篷要踏了,小毛虫句就会迁移,到松树高处,织起新的帐篷。这期间,它们会鸟枪换炮,换了服装。
看了《昆虫记》,我才发现昆虫的世界也是如此丰富多彩,在昆虫的身上其实也能看到人类的身影,尽管他们不会像人类一样用言语表达,但它们的每一个动作一定有它的深刻含义。《昆虫记》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它不仅展示了昆虫世界的无限奥秘,更是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第二篇:大自然小故事
《地球在哭泣》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许多星球都非常羡慕地球,他们羡慕地球的美丽,羡慕地球上有许多生命,羡慕地球上的一切。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变了样,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地球妈妈发现小河被人们污染了,小河在哭泣;树木被人们砍伐了,人们还在捕杀大量动物,许多动物都没有了自己温馨的家,树木和动物都在哭泣------虽然地球过去很美丽,但是过去毕竟是过去,现在地球并不像过去那样美丽了,地球妈妈发现小河和树木等生命都在哭泣,地球妈妈也哭了起来,的确,地球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美丽了。现在,只有我们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地球不再哭泣,这样,才能使地球恢复以前的美丽。
《不再破坏绿色》
我们怎样保护地球呢?首先要自己不再破坏绿色,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都注意保护绿色,把每一块绿地都当作自己的家园来对待。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如果看到别人在破坏绿色,也应该及时劝阻,若他不听从,不改正,应该及时报告当地环保部门。
另外,如果自己破坏了绿色,而这块绿地是属于个人的,那应该向主人赔礼道歉,并进行赔偿;若你暂时找不到这块绿地的主人,你应该进行补偿。至于怎样进行补偿,您可以参考另外几个关于绿色的栏目。
《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这对保护地球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植树造林,能够美化环境。当我们居住的小区周围树木成荫,每到春天,百花齐放,一片绿色,花香鸟鸣,生机勃勃,那该多美。在炎热的夏天,走在树荫下,不仅能挡住火辣辣的太阳光,还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的辐射。植树造林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的漫延。
朋友们,让我们手拉手,来共同创造一个绿色的地球吧!绿色的地球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 1.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
2.沙漠化迅速发展。近25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退化速度在扩大。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6.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不断蔓延,不仅影响中国大陆,而且也影响港澳和邻近国家。
人类破坏自然:
1.乱砍乱伐 2.过度放牧
3.建立有污染工厂,排放大量污染气体 4.任意捕杀野生动物
5.不断研制新元素,产生大量污染 6.大量开发耕地
7.大量开发旅游区,破坏自然环境 8.砍伐林地,大量建高楼大厦
感受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大力倡导全民植树工造林,绿化家园。同时,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
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环境监测,减少大气污染。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态平衡。
第三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故事
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千百年来就一直流传在民间。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草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相传早在大禹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察鱼在水中用尾巴的摇摆而游动、转弯,他们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桨。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和实践,逐渐改成橹和舵,增加了船的动力,掌握了使船转弯的手段。这样,即使在波涛滚滚的江河中,人们也能让船只航行自如。
苍蝇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导航仪”,人们模仿它制成了“振动陀螺仪”。这种仪器目前已经应用在火箭和高速飞机上,实现了自动驾驶。
苍蝇的眼睛是一种“复眼”,由30O0多只小眼组成,人们模仿它制成了“蝇眼透镜”。“蝇眼透镜”是用几百或者几千块小透镜整齐排列组合而成的,用它作镜头可以制成“蝇眼照相机”,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张相同的相片。这种照相机已经用于印刷制版和大量复制电子计算机的微小电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质量。“蝇眼透镜”是一种新型光学元件,它的用途很多。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企鹅的启示下,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汽车“企鹅牌极地越野汽车”。这种汽车用宽阔的底部贴在雪面上,用轮勺推动前进,这样不仅解决了极地运输问题,而且也可以在泥泞地带行驶。
苍蝇的眼睛,发明了蝇眼摄象机。
苍蝇的灵敏感知,发明了危险探测仪,用在危险工作场所鹰的滑翔技巧,发明了滑翔机。
鸟类的留线造型,改变了飞机的外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鸟类的骨头,改进了飞行器的骨架结构,更轻,强度更高。蝙蝠和海豚的声波探测,发明了超声波雷达。
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仙人掌、蚂蚁,这些自然的事物随处可见,因此它们并不稀奇,但你可别小看它们。
你是否看过一群小小的蚂蚁,在墙壁爬动著?它们时时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结队的走动。那细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压,它的一生,可能就这样结束。蚂蚁虽然渺小,但非常团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体积太大,自己无法搬运,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就能成功了。我们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团结,像一盘散沙一样,一点力量都没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处世上就能屹立不摇。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区,那里酷热无比,还有许多恶毒的猛兽,处境十分危险。
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里许久,却不见它绝种,这是因为它为了适应险恶的环境,长出了尖锐的刺,使动物们无可奈何。这似乎告诉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外在艰苦的环境,要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去解决。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是这个道理。
大自然中,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了,只要用心体会,都能让我们对生命有更深一层的体认,像仙人掌、蚂蚁,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 蝴蝶五彩的蝴蝶颜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翊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稗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然无恙,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甲虫甲虫自卫时,可喷射出具有恶臭的高温液体“炮弹”,以迷惑、刺激和惊吓敌害。科学家将其解剖后发现甲虫体内有3个小室,分别储有二元酚溶液、双氧水和生物酶。二元酚和双氧水流到第三小室与生物酶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瞬间就成为100℃的毒液,并迅速射出。这种原理目前已应用于军事技术中。二战期间,德国纳粹为了战争的需要,据此机理制造出了一种功率极大且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发动机,安装在飞航式导弹上,使之飞行速度加快,安全稳定,命中率提高,英国伦敦在受其轰炸时损失惨重。美国军事专家受甲虫喷射原理的启发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化武器。这种武器将两种或多种能产生毒剂的化学物质分装在两个隔开的容器中,炮弹发射后隔膜破裂,两种毒剂中间体在弹体飞行的8—10秒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在到达目标的瞬间生成致命的毒剂以杀伤敌人。它们易于生产、储存、运输,安全且不易失效。萤火虫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光能,且转化效率达100%,而普通电灯的发光效率只有6%。人们模仿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制成的冷光源可将发光效率提高十几倍,大大节约了能量。另外,根据甲虫的视动反应机制研制成功的空对地速度计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事业中。
蜻蜓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此外,蜻蜓的飞行行为简单,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
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其飞行的效率,一个四叶驱动,用远程水平仪控制的机动机翼(翅膀)模型被研制,并第一次在风洞内测试了各项飞行参数。
第二个模型试图安装一个以更快频率飞行的翅膀,达到每秒18次震动的速度。
有特色的是,这个模型采用了可变可调节前后两对机翼之间相差的装置。研究的中心和长远目标,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驱动的飞机表现,以及与传统的螺旋推动器驱动的飞机效率的比较等等。
苍蝇家蝇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快速的飞行技术,这使得它很难被人类抓住。即使在它的后面也很难接近它。它设想到了每一种情况,非常小心,并能快速移动。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昆虫学家研究发现,苍蝇的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当它飞行时,平衡棒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可以调节翅膀的运动方向,是保持苍蝇身体平衡导航仪。科学家据此原理研制成一代新型导航仪——振动陀螺仪,大在改进了飞机的飞行性能,可使飞机自动停止危险的滚翻飞行,在机体强烈倾斜时还能自动恢复平衡,即使是飞机在最复杂的急转弯时也万无一失。苍蝇的复眼包含4000个可独立成像的单眼,能看清几乎360度范围内的物体。在蝇眼的启示下,人们制成了由1329块小透镜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张高分辨率照片的蝇眼照像机,在军事、医学、航空、航天上被广泛应用。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并能对数十种气味进行快速分析且可立即作出反应。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把各种化学反应转变成电脉冲的方式,制成了十分灵敏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宇宙飞船、潜艇和矿井等场所来检测气体成分,使科研、生产的安全系数更为准确、可靠。
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3。电鱼与伏特电池;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第四篇:聆听大自然的故事[范文]
聆听大自然的故事
拉票宣言:不论你是支持我,还是抨击我,对于我来说,都是激励。如果你支持我,请投出你最珍贵的一票!(≥◇≤)~ 聆听大自然的故事——读《昆虫记》有感沙溪镇第二小学 六班 孙吟颖 你知道那茂密的丛林中隐藏着什么吗?你知道昆虫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又知道昆虫们那些昆虫不为人知的秘密吗?昆虫学家法布尔就为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
再一次翻开《昆虫记》,我又被那神奇的昆虫世界吸引了:吝啬鬼杨柳天牛,身上总穿着一件仿佛缺了“布料”的燕尾服;无私的小甲虫,为儿女操碎了心;娇气的小麻雀,虽被毒蜘蛛咬伤了,但只要喂食慢了,甚至会发出婴儿般的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
法布尔对昆虫照顾一丝不苟,观察细致入微,才写下这一本流传千古的名著。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 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 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蟑螂和苍蝇都是人们极度讨厌的东西,谁又会特地地去观察,发现我们不曾发现的“倒挂”昆虫?
法布尔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而在于他的长期观察,在于他有着一颗锲而不舍的心!
另外,法布尔看待问题时不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是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钻研,这也是使他创作出《昆虫记》的最好的秘诀。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他让我们远离尘嚣的世界,走进充满人性的昆虫世界,在这里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第五篇:我与大自然的故事
我与大自然的故事
实验中学初一 丰泽园
现今的人们,安逸而又幸福地生活在这钢铁车流水泥森林中,享受着一天比一天暗淡的阳光。但是,人们却丢失了一个最宝贵的东西——拥抱大自然的机会。人们被安逸的生活磨灭了野性。或许只有孩子,才会真正的去享受大自然吧!
我从小便与大自然有了接触。当同龄人还在苦苦求着老爸老妈带他去游乐场时,我已开始了攀登华山挑战极限。华山不仅险峻,而且沿途美景众多。石缝中钻出的绿荫交错着矗立在岩体上,不停地在前方呼喊“加油”,为你助威。顿时,酷热的夏暑灰飞烟灭,一种清凉之感从头到脚浇醒了我潜在的力量。虽说终究未能登上顶峰,但那种感觉,永远定格在了我当年稚嫩的内心。
此后我便疯一般渴望接触大自然。蟒河、山里泉、浮山、历山都留下了我的脚印。在浮山,我第一次用长棍嬉戏了一条金黄色的小蛇;在历山,我第一次与浓雾零距离的碰触;在山里泉,我第一次亲手捉到了一桶螃蟹;在太行山大峡谷,我第一次体验了野性的漂流。试想,没有大自然,哪有如此之多的乐趣?或许我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不能体验到沈复的那种“物外之趣”,但我却有着一颗别致的心——想贴近大自然的心。最让我激动的,还是莫滩的蓝天碧湖。
走进莫滩,一片宁静的广阔水域便呈现在眼前。那里出奇的静,风掠过水面勾起微微的涟漪。树林摇曳着跳舞,碧绿的波涛像是大山的一件外衣,在风中轻轻的飘扬。整座山仿佛也在动,高低跌宕,连绵不绝,隐天蔽日。唯独中间的那一湾水,静静地躺着,像一个乖巧的小孩儿,躺在山的臂膀之中。那片水出奇的明亮,就像一面镜子,把蓝天与山林,轻轻地揽在自已身上。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用手指穿破水面,仿佛撕开了一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水面轻轻的晃动,水下的世界也变得飘忽,就像一阵狂风袭卷了那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贴切,却又那么的虚幻。在这里没有烦恼,只有一丝淡淡的愉悦。
如今的我,已然是一个初中生。初中的生活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缝隙,但我仍渴望着,再次去挖掘神奇大自然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