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读后感
读《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
《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以下简称《细说明朝》)讲述的是有明一代的历史,但却有着其他讲述明史的书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众所周知,清代张廷玉等人编撰的《明史》是一部庞大的书系,共有332卷,即使以现在的印刷体也有28册之多。记载明史最为详实的《明实录》由台北中央研究院影印出版的则达到133册,故非治明史者很少会触及《明实录》这样的文献。而近年畅销一时的明史通俗读物《明朝那些事儿》虽然篇幅较以上两部书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有7册,一般的读者也需假以时日才能通读。好在此书以当代流行语言写出,语言通俗,文风朴实,同时史实知识非常好,笔者曾就其中一些细节之处专门予以考证,并未发现其讹误之处。
但若是我们读过《细说明朝》一书,则会觉得即使生动简洁的《明朝那些事儿》也不免失之冗长。黎东方教授的《细说明朝》一书仅有一册,却将明朝276年的历史提纲挈领式地讲述出来,虽然简短但不失其要领,如明史中数得上来的大人物一概没有遗漏,而书中更是对诸如明代官制、明兴明亡等深层的地方加以论述。
既然为细说,就不得不说何谓细说。“细说体”源起于抗战期间黎东方教授在重庆的讲史盛举。当年黎东方教授以历史学家的睿智与妙趣横生的词锋不单单讲明朝,还讲清朝,讲三国,讲秦汉,以其独有的讲史风格倾倒四座,轰动山城。“细说体”作为一种讲史形式,将历史上某一朝代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职官、制度、文化、学术等等,分别列为若干题目,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分别加以‘细说’,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文字挥洒优美,史事详实可信”。①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黎东方教授的细说体明史“既不虚构任何一个任务,也不虚构任何一桩事件,以增其传奇性质,藉以吸引听众;他只是广泛地从各种体裁的史册当中,取精用宏地加以搜集,加以贯穿,然后做出他的讲词”②。究其原因实则是因为黎东方教授已经把要说的史事熟蕴于胸中,按需而取,左右逢源,通过他的逸趣横生的词锋加以表达,故而我们在读其书的过程中会感到书写得“踏踏实实,绝不浮泛;所表述的事事,又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邓广铭语)。
笔者认为历史书籍的写作似乎应以通俗易懂为好,正如我们的二十四史,我们的史部典籍,我们仔细看看这些史书对于古人都是通俗易懂的文献。而纪传体史书,就好比是人物的传记集合,而在这一集合中透露着历史。即使我们今人看所谓的二十四史,潜在的障碍也不过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而不是历史书法的原因。而史书中那些文笔优美的文章,更①
②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出版说明”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一—‘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序言”
是学习古汉语者不可或缺的文献。可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史学文章,那些呆板的格式比起明清的八股文似乎好不到哪儿去,可是真正的史学大师却是凤毛麟角。刻板凝固的历史书法的格式阻碍了历史的普及,作为大众读者,很少会触及那些专业的史学文章。比如《历史研究》这样的杂志,一般的读者很少会涉猎,读者似乎更喜欢诸如《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上面的有关历史的文章,因为这上面的文章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这表明我们在历史普及这一点上还欠缺很多,历史不应该成为阳春白雪。
《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史书在宋神宗为其赐名时有这么一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句话说明了历史的鉴戒功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样说的是这个意思。而阳春白雪式的历史研究则不利于历史鉴戒功能的发挥。若是历史仅仅只作为少数的学究的研究对象,我们的历史则不能为广大人民所知,我们也就无法开展广泛地历史探讨,历史的鉴戒功能就会大打折扣。笔者主张历史应该写得通俗易懂,接近大众,而不要将历史写得毫无血性,索然无味,历史是应该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的。正如《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说过一句话,“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笔者很同意这句话,其实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却被我们后世的著史者写得索然寡味,这本身对历史就是一种亵渎。只有有趣的历史才可以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历史的功用也就可以发挥出来。
但笔者主张历史写法应该通俗并不等同于历史应该戏说,历史可以细说但不能戏说。戏说后的历史更加喜闻乐见,但传播的却不是历史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形式。可是若是观者读者不能很好的分辨,那么经过戏说后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会误导我们的观点。同样,错误的史识、不严谨的历史也不利于历史鉴戒功能的发挥。一些小说家演绎历史,创造了不少演义小说,但演义绝对不可以等同于历史。正如黎东方教授自己所说:“称这种演义家为历史小说家,实在是既侮辱了历史,也侮辱了小说”①。
《细说明朝》全书虽然只有300余页,但是我们不难看出黎东方教授深厚的学养、治学的严谨还有对历史知识掌握之娴熟。例如书中对明朝官制的解读,简明扼要,虽然简短但重要的衙门机构却是一个不落,而且对官职的点评也是相当的精准到位。作者先从甲、里、州、县地方基层机构说起,转而说至省以及地方的最高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而后再论及巡抚、总督这一似是而非的地方长官。军民匠户籍、五军都督府、卫所等等都一一提及,以至中央的六部行政官,科道官监察官、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司法系统,另外还有三公三孤詹事府翰林院内阁等等一系列的机构作者是一个不少,而对于影响明朝政局巨大的宦官二十四衙门作者也做了细腻的解析。①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二—黎东方先生讲史之学”
作为通俗读物,该书有一显著的特点为其他讲述明史的书籍所不及,那就是书中对北元(高丽人创造的名词,明朝称之为“鞑靼”)史的记载。由于笔者知识面所限,笔者在其他记述明史的书中鲜有看到关于北元史的记载。而且一般来说即使有这方面的记载也将之列为蒙古,先为瓦剌后为鞑靼,几乎没有称之为北元。这一点上,黎东方教授独树一帜。书中不仅仅有北元概况的介绍,还有北元的内情的记述,而且书中还有一个多达9页的北元世系的表格,可以使我们对北元统治者的继承一目了然。另外,书中还有专门的章节对北元重要首领的介绍,如也先、达延汗、俺答等人。为了能将北元的传袭世系,作者不仅仅要参考《明史·鞑靼传》,还要参阅民国柯绍忞的《新元史》,这两书还不够还要参考《蒙古游牧记》、《蒙古源流》等书,只有这样才能以求对北元史的真实可信。
该书还有一点笔者认为很有特色就是作者黎东方教授对明史中那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对不同人物的独特评价鲜明的反映出作者对那些人物的观点。以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例,“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都是失败的人„„然而这三人之间大有分别:刘福通是英雄,使君子;徐寿辉是浑浑噩噩的匹夫;陈友谅呢,是害友弑君、无德无能而妄自尊大的典型小人。”①述及张士诚,作者又说:“和陈友谅比起来,张士诚略高一筹:他既未害友,亦未弑君。”②“然而,他不是英雄,不是君子,也不是良民。他的出身是一个兼卖私盐的官盐贩子,一生,直到称王失败而死,唯利是图。”③但作者最后认为张士诚还算有种,因为张被朱元璋打败后不降自缢而死。
再举一例子是明朝被灭十族的方孝孺。此人因靖难之役中忠于建文帝,朱棣称帝后誓死不降朱棣,被灭十族,得有忠名。但笔者认为,此人空有忠名,忠而不孝。为一己之忠而使全族惨遭屠戮,可谓不孝,对不起名字中的一孝字。自古忠孝不可两全,去孝而得忠自然无可厚非。书中黎教授对于方孝孺被灭十族有这样的评述,“到了今天,我们依然感觉到这位方孝孺虽则早已和他‘十足’引颈就戮,而精神上并不曾死”④。这表明,黎东方教授对方孝孺的舍生取义是持肯定态度的。
黎教授最欣赏的人物,张居正应该算一个。作为一个个体讲述,在这本并不算厚的书中,张居正的一章长达11页,确属少见。张居正确实为一“磊落奇伟之人”,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成进士,后入翰林院,未曾就任过地方官,隆庆元年入阁为大学士,万历初任首辅直至去世。他知人善任,能够选贤任能,只要有能力,不避私人。张居正当国①
②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页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0页
③ 同上
④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19页
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方逢时、潘季驯等一大批能臣可以各谋其政。他改革行政体制,注重行政的系统,创“一条鞭”法,使那时的明朝为之一振。黎教授认为,若是张死后,“继起有人,能够像他一样综合名实,替国家办事,明朝也不至于在六十二年以后便亡”①。基于张居正如此大的影响,黎东方教授给予张居正这样的评价:“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和他相比。诸葛亮的处境比他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与全中国。王安石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②
其实若是仔细读过《细说中国》一书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独立成章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正面人物,都是贤臣良将,而没有恶人可以独为一章。再次,笔者揣测这是黎教授的历史写法,黎教授在书中宣扬的更多的是“善”的价值观,也就是要隐恶扬善,宣扬行善,而不要坏人坏事的彰显。这也就是说,黎教授更习惯于从正面将处世的方法讲述出,从善的方面去引导,而不是通过反面的例子让读者去反思。
明朝的皇帝,恶者为多。明代的君权极大,而能够有能力行使这极大权力的,仅有太祖、成祖。仁宣二帝有三杨辅佐,景帝与孝宗亦差强人意,其余的非昏即愚。几句话虽然简短,但却是一语中的,精准到位。
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来看,细说体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历史体裁。而在这样的一本书中,要讲事件,需要纪事本末体;讲人物,需要纪传体;讲皇帝,需要编年体;讲制度,需要典制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著成此书,不仅仅需要的史识,更需要史才。讲述历史,是一种能力。尤其是通史著作,更需要此能力。在浩瀚的史海中,那么多的历史人物,那么多的历史事件,那么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需要的是取舍。尤其是这样一册简明的通史著作,对历史上的人、物、事进行取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阅读黎东方教授的《细说明朝》可以学到很多:明朝历史的基本史学知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观点,史学编纂的体裁以及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作者深厚的史学学养。这些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是可以看到的,也是可以感受到的,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注:笔者所称的小史并非指史学本身的大小,因为史学自身本无大小,而是指该书部头小,方便阅读,故而称小)①
②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80页黎东方:《黎东方讲史·细说明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71页
第二篇:《细说大宋集》读后感
《细说大宋大全集》读后感
————王均兵变
贺子翀初一九班
【好词】恼羞成怒,丢盔弃甲,凄凄惶惶,腹背受敌。
【品词】“恼羞成怒”意为“因羞愧恨到了极点而发怒”。文中指王均士卒对益州知州牛冕大摆宴席犒劳将士而益州凤州团练使符昭寿无动于衷的行为表示愤怒。“丢盔弃甲”意“形容打了败仗后仓皇逃跑的狼狈相”。原文中王均等人率军攻剑门失败后,仓皇逃回益州的样子。“凄凄惶惶”意“悲伤不安”,文中王均兵变失败,转战富顺城,一路上他背井离乡,经历着凄风苦雨。“腹背受敌”意“前面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形容处于受夹攻的不利环境”。文中,因王均兵变导致宋朝多地起义军蠢蠢欲动,威胁这汴京。
【佳句】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数名叛卒掀起叛乱,竟然能坚持十个月之久,转战千余里,岂不怪哉?
3.不到一顿饭功夫,听到城中一阵鼓响,远远看见城门关闭,城中喊声震天,隐隐传来
4.官兵分散在各个街巷间,无法合理攻击,如同是俎上鱼肉,只有任人宰割了。
【析句】1句运用了引用的说明首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宋将雷有终谨慎的性格,十分得体。也夸张地表现了王均的指挥才干。2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叛卒狡猾老练的心思;“竟然”一次突出了
叛军一路千辛万苦躲避政府军追击的样子;最后句末打上个问号,用意是感叹叛军首领王均的英明才智,也带着点对宋朝政府军的嘲讽意味在里面。3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叛军动作迅速,也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笔带过派军在益州的动静,为后文做了一层铺垫。4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分散的官兵”比作“俎上鱼肉”,讽刺了政府军及将领雷有终的愚蠢和无知。
【内容概括】
宋真宗咸平年间,川蜀地区爆发了继王小波李顺起义、以王均为首的第三次农民军起义,在益州建立了政权,亦号大蜀。叛军一路挥师北上,后败于剑门关,退守益州。准总调兵遣将,于咸平三年攻至益州城下,但将领雷有终等人中了王钧的空城计,官兵死伤大半。后来城中百姓随撤出城外的官兵一起逃跑了,城防力量固然愈来愈弱。官兵经一段时间整合奋战,终于在十月份攻下益州。王均出逃,不了被蜀州知州杨怀忠等率领的千余追兵遇上,并围歼于沱江边。王均兵变失败,王均自刎。
【文章结构分析】
先写了王均发动兵变以益州为都建立大蜀政权,再写了宋将雷有终率兵攻陷益州城,最后写了蜀州知州杨怀忠所领追兵遇王均残兵,围歼于沱江边。
【人物形象分析】王均应对声势浩大的宋军时临危不惧,而是冷静沉着地思索。他使用的“空城计”打败了宋兵,证明了他英明的指挥才能。雷有终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大将,性子急,做事不思考前因后果。
见益州城门打开,不知是王均精心设下的圈套,怒而将犯下“屠城”的兵家大忌,却遭叛军伏击,大败而归。蜀州知州杨怀忠,他善于把握良机,洞察力极强。他在叛军抵达沱江边时已经掌握了天时地利,观察到叛军正准备造船渡江,警惕性正有所降低时,于是迅速在江边排兵布阵,适时出击,剿灭了叛军。
【读后感】
自后晋高祖石敬瑭篡唐改晋来,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太宗赵光义致力于统一天下战争,防止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统一战争耗费大量军费,必然加重对百姓的剥削。由此宋王朝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在北宋前期,川蜀地区曾出现过三次大乱。第一次是宋太祖乾德三年全师雄发动的叛乱;第二次是宋太宗淳化四年的王小波、李顺农民军起义;三次则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王均兵变。
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后,宋廷对川蜀地区的应对政策也做了些调整,减少了赋税徭役,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一定。可是社会矛盾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更加尖锐了,加上川蜀地方军政官员也未从全师雄兵变及王小波、李顺起义中吸取教训,依然享乐腐化、荒淫无道、剥削军民,从而激起咸平三年正月的王均兵变。
王均曾是驻守益州宋军将领。咸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王均一军不堪忍受凤州团练使符昭寿与益州知州牛冕的昏庸,干脆秘密谋反,杀死了符昭寿,赶跑了牛冕,从而推选王均当了首领,建立了大蜀。
真宗派兵前去平叛,没有想到宋将雷有终一次次中计,宋军上网大半,撤至江州做整顿。
王均固然有指挥才干,一次次将宋军挡在益州城外。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王均也料不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王均本想留下百姓为他守城,但是百姓们都纷纷往城外逃。他忘了如何安抚民心,只是一个劲得抓外逃者,并疯狂的屠杀,想“杀鸡儆猴”吓唬城中未出逃的百姓。这种方式只会加快城中人口流失,城防力量削弱。官兵于咸平三年十月攻下益州,灭大蜀。周朝的分封制导致天下群雄诸侯并起,周室微弱。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原,吸取了周朝分封制的教训,实施了郡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杀掉了韩信等一批异姓
王„„历代君王都致力于加强中央、削弱地方,措施逐渐完备。但是到了宋朝,这种政策的负面效应已经非常明显。因为削弱过度。地方政府虽然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起到维护统一、避免分裂的作用,但地方也无力维护中央政府,起到屏藩和爪牙的保卫中央作用。任何地方小有**都会危及宋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使宋廷八面受敌,难以应付。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军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里,地方军队要听从中央指挥。王均叛变后,驻川蜀军队无力抵抗叛军,只有中央政府才能有力打击叛军。宋朝后期,宋廷之所以软弱无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兵力内耗造成的。可惜只有几位忠臣意识到蜀中三次大乱的根本启示意义,而腐败的宋朝中央政府仍是我行我素。地方权力再继续削弱,中央权利在膨胀,使中央完全暴露,无人支援,宋朝实力也随之被扼杀在这种中央集权制度下。
北宋北临强大的辽朝,西北边又是崛起的党项羌建立的西夏帝国,日益强大。北宋内部起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里,北宋加速走向灭亡。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过:“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如心腹运之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至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跟。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安保”。司马光作为宋朝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他熟知旧法,懂得如何让政府与人民相拥。北宋前期几位皇帝都致力削弱地方,司马光深知此政策对宋廷大有所害,所以他对宋朝皇帝想法的概述往往一针见血。司马光的意思,就是国家要给人民福利可待,地方与人民才会拥戴这个政府,从而国家上下同心协力,宋朝怎能不国泰民安?然而宋朝皇帝都十分迂腐,一味实现削弱地方,加强中央,人民的利益被政府强占了,又怎么能拥戴这个政府?又怎么不会爆发如此多的起义?宋朝又怎能不会加速灭亡?王均兵变印证了宋廷的腐朽。后来宋朝各地起义不断,给宋廷造成一次次险些致命的打击,从而烙下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不可避免的悲剧。
第三篇:《明朝》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感觉现在的我还没能力一口气写完这个读后感吧,没有一个系统的想法,只能慢慢回想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书的看法,从中的收获。以前对看书没什么想法,对你们一再给我说看书的重要性不怎么在乎,但是慢慢的,也懂得了看书,能打开我的眼界;而看关于历史的书,可以从中收获很多为人处事,做人的道理。从中所看到的许多简单得道理,在现在来说都显得很实在,虽说是简单,但是要做到,也需要很多的努力。
总体上讲,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阅读一个朝代的历史。以前读过三国,读过春秋战国,但是这些时期所经历的要么就是短命王朝,要么就是多国混战,认真看完一个完整的朝代的感受会随着他的兴衰起落而变化。
明朝处在整个封建制度历史的晚期,那时候的西方已经开始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而明朝统治者所奉行的则是儒家学派朱熹的程朱理学,思想更加僵化(这一点比较赞同柏杨对于明朝统治统治者强烈的批判),历经276年,十六位皇帝。每当翻开书本,思绪就沉浸在当年明月所描绘的明王朝中去了,明朝开国,我会感受到这个新王朝的朝气蓬勃;而靖难之役也会让我感受到权力会使大多数的亲人相互争夺厮杀。好歹这个大战瓶颈期将明朝带到了新的高度。土木之变与夺门之变见证了皇帝朱祁镇的传奇经历,但也让身为读者的我为明朝的未来增添一分担忧,即使知道结局,但书中的文字总是强有力的吸引我读下去。
以此书来看,最让我喜欢的两位皇帝是朱佑樘和朱厚照,一对父子,前者将明朝带入中兴时期,后者则让读到此段的我感到许多快乐。朱佑樘的幼年经历是奇迹,那么朱厚照、朱寿大将军的塞外讨伐又何尝不是奇迹呢?再次,我认为朱厚照的后人及清统治者刻意贬低了朱厚照即正德皇帝的功绩,率数十万大军与蒙古小王子部激战一天双方竟然只伤亡几十人,是不是我看错了?当然,一位的赞扬朱寿大将军也是不对的,毕竟他重用宦官不顾朝政。我又想到了我最喜欢的两位大臣,一位正德年间王守仁,一位嘉靖年间徐阶,徐阶就下文再讲,当年明月对王守仁的描述让我从这位伟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第一是执着,他所立的志向让包括他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扁他,但他最后做到了,成为了圣人;第二,做事应该灵活多变,对待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就应该用相应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单一的形式准则、方式;第三是他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应该将自己所掌握的只是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层的意义,将口头上所讲的到的与我们的行动所结合起来。他确实是做到了,同时也让儒家有了一支新派别,这只力量也维护了明朝的统治,即使明朝进入了嘉靖万历等不上朝皇帝的统治时期,王守仁的弟子们仍维护着政府的运作。其中一位便是徐阶了,从她的身上,我独到的最多的是忍辱负重,甚至到了阴险狡诈的地步,但他让我佩服的是他不像严嵩等贪官,徐阶心中的理想抱负,为祖国所付出的这一点始终不为外界干扰所变。另外,他并不是圣人,我从他身上仍看出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满足自己私欲的人;这对于我们百姓来说何尝不是呢?可以为祖国做贡献,同时又有所满足自己的利益。另外,他是我想去看另一本书《厚黑学》,算是丰富一下知识。嘉靖后期至万历前二十年,这段时间的明朝,各位名垂青史的大臣为当时的朝政做出了可观的贡献,但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种子,所以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应分两面看,文臣张居正改革,保证了当时的国力,但他作为内阁首辅,没有让万历皇帝成为明君,使得万里后期开始朝政混乱;而武官李成梁虽平定东北,但惟独留下了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部,为以后培养了一支吃掉自己的老虎。只能说,时间见证了这一切,见证了明朝后期的衰弱,纵使后期有关宁铁骑保护东北,但朝政内部的腐化使自己变得不堪一击。真正强大的力量是个人拥有坚强的意志,集体保持强大的信念,开国朱元璋及他的百官证明了这一点,而明末混乱的政府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历史总是残酷无情的使一切都变味过去,看完此书的我不时地产生着警觉。如果不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我也将被时间无情的抹去。
整个三月份,有这本书的陪伴,感触也颇多,心情随着明朝的建立、发展、毁灭起伏着;但是,最大的改变,也是这本书告诉我的,其一是不会单纯的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每个人都有他的两面性,有成功,也会有自己的失败;其二就是应该有自己对于历史,对于当世的看法,应该从书中,从自己所了解得知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想法,就如崇祯帝与袁崇焕,读书之前的我,以为袁崇焕就是和前朝所有的英雄一样,所向披靡,但是他却被皇帝杀掉,这能说明崇祯帝的昏庸吗?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会这样认为,认为崇祯帝和宋高宗一样,置国家大局不顾,而偏信小人。但是,这是建立在袁崇焕是救世英雄前
提下,他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他犯过错吗?肯定犯过,而且不是小错,所以崇祯帝才会杀他。那为什么会有之前的看法呢?这是明朝后世的人强加给我们的想法。又如朱由校,喜爱木工,昏庸这些词,在他身旁打转,但是是他自己生来成这样的么?爷爷万历帝不立长子为太子,爸爸泰昌帝天天心惊胆颤的过日子,怎么来教导他呢?所以明朝的命运,也不是崇祯帝一个人能够扭转的。其三,从明朝的开始到结束,有盛世也有乱世,当看到盛世的时候,不会因为他是盛世就不继续看下去了,而看到乱世的时候,也不会因为他是乱世,就选择性的不看了。时间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有人拿着时间创造奇迹,如于谦;也有人拿着时间堕落的同时还使国家深陷灾难,如严嵩。
此时的我后悔曾经不听话,不多看点书,所以只有现在来弥补,看书让我有了充实的感觉,同样也让我产生以史为鉴的噶手。看书让我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我的不足,总结我的条件。伺候我更应将书中所感、所学应用在行动中,让这本使我感受颇深,又带给我快了的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第四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读完了,或许因为语言通俗,读起来并不像阅读古文那样费劲,但它里面的内涵却深深吸引着我。
也许,读完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多么详细的了解,但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真情,更看到了若干世间罕有的高贵品质,并深深为其折服。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心狠手辣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勇士,坚守信念的强者,更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隐藏其后的,还有那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人性。读完了,看到了好多的改变,人的改变,物的改变,环境的改变......由于利益二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但确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这个东西,叫做天道。借用仙四结局紫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轻易评说,我们只能从看到的人与事中来自己分析判断,冥冥之中,确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左右着历史的轨迹。
明太祖朱元璋丑不丑不重要,他集结了一代名将徐达、常玉春,他们侥敢善战,为成就朱家霸业鞠躬尽瘁。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他正骑着马,是在寻找他的侄儿朱允炆吗?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茫茫的大海,他是在感叹什么吗?嘉靖皇帝不问朝廷大事,最终还是没能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远处传来孤独而清越的鼓声,那是戚继光将军独自在为抗击倭寇的士兵擂鼓。崇祯皇帝他并不想死,更不想成为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也许每个皇帝的梦想都是朱家的基业世代相传,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不知崇祯死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想到他的祖先朱元璋呢?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百年的明朝不算长,其中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记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是一份宝贵的财产。南京的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因马皇后有“孝慈”皇后之称,故称“明孝陵”,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我走在陵园内的神道上,两旁的石兽、文臣武将的造型历经时间的风风雨雨,依然栩栩如生。恰逢国庆长假,来这里的游客很多,老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们生活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中,祖国的强大繁荣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历史会因为我们青年一代而更精彩!
第五篇:明朝那些事儿 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刚开始读时,我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历史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讲的是朱元璋,他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父母也离他而去。于是他出家当了和尚,后被别人诬陷说要起义,无奈之下他投靠了起义队伍,他军事方面的才能过人,打败了其它起义队伍,然后又与元的持续抗争最后赶走了。朱元璋就当上了明朝的皇帝。一个出身卑微的农民居然当上了皇帝,这令我不可思议。当然,也正是这个过程磨练了朱元璋。
书中我最佩服的就是朱元璋,因为在战场上,他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判断事物果断,不犹豫,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正确的选择。而我在写作业时,遇到选择题总是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选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就会导致浪费时间我应该学习他这一点。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一段“一个瓦刺士兵发现盘膝而坐的朱祁镇,便上前用刀威逼他,要他脱下身上穿着的贵重衣物,出乎这位士兵意料的是,这个盘坐着的人根本不理他,看都不看一眼”,我深深地被朱祁镇给镇住了。他是一位皇帝,被俘后,他还是沉着镇定,临危不惧,风度翩翩,不失明朝皇帝的尊严,我要向这位皇帝致敬。朱元璋的身世告诉我们要自食其力,学会自立,像他那样没有身世背景,没有依靠,没有家人的鼓励与支持同样可以当上皇帝,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就一番事业呢?
这本历史书,它不但讲述了中国的历史故事,还给予了我么启迪与反思,见证了我们民族的辉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