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小杂粮 大产业
记者现场:观众朋友,这里是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洽谈会的展销区,来自我省各地市的小杂粮在此次展销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客商的目光。展销会上,富含叶酸的鲁村小米、特酿的蜂蜜酒、闻喜的花馍,精装的石磨苦荞面、豆面,还有经过加工的咖啡玉米……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小杂粮立即吸引了许多客商。
采访:SPAR中国总裁托比亚斯:这种品种在欧洲那块非常的健康,现在欧洲人也是买那个有机的杂粮,所以我们对这块特别感兴趣。
采访:IGA大庆市庆客隆连锁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状一:山西的杂粮具备的这种健康、绿色和自然的品质,把它推到市场上,叫它进入大市场、大流通。
在整个展区中,我市展台前格外热闹。本尔昆、鲁村、范庄、相府庄园、九康、彤康……这一个个我市小杂粮的优质品牌,倍受客商青睐。
采访:味利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晋军:今天上午这个形势非常好,已经有一家河南信阳的和北京沃尔玛的几家企业和我们进一步洽谈,有三四家企业。
采访:山西九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勇:刚才有好几个客户过来有签约的意向,有湖北的、有北京的,有安徽的,还有河南的。
采访:皇城相府生态农业区销售经理曹小强:我们可以看到别的地区的包装、设计,还有质量方面的,可以取长补短,互补吧,对我们也是一个促进。据了解,目前,我市粮食种植面积为280万亩,总产量为92万吨,小杂粮仅占其中的85万亩,年产量为12万吨。因此,在我市气候、环境、土壤等优良条件下,小杂粮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采访:晋城市粮食局局长刘金峰:通过龙头项目带动销售,以销定产,拉动我们晋城小杂粮的发展,作为一个产业,特别是老百姓增收的一个渠道,我们一定要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采访:山西省粮食局局长杨随亭:晋城是我们山西出杂粮的一个市,杂粮的品牌还是不错的。我们想通过这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把这小杂粮的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还计划在晋城搞一个交易中心,不但要面向全国,我们还是要走向世界。
(晋城台记者赵亮、董亮、丁磊报道)
第二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浓浓发小情,暖暖同学心】-------记中心小学61届一年五班聚会
来了!是宫本田!来了!是由守利!林盛林!王少华!郭巧云!。。。富丽堂皇的新华宫酒店如意厅内一片欢腾!几十位发小同学欢腾跳跃,互相拥抱,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激动万分!摄影师此时更是及时按下快门,抓拍下这一幕幕精彩的瞬间!
期盼已久的发小同学大聚会终于如期举行了!这次聚会与以往的不同是:很多“失联”几十年的同学在同学们不懈的努力寻找下,终于回到这个大家庭了!
回首1992年11月,在李言华及部分同学的努力下,在当时通讯工具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使用了各种方式,千辛万苦,寻找到了四十多位同学与两位老师,实现了班级历史上第一次毕业三十年后的首次团圆!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虽然部分同学们经常举办大小聚会及活动,但是他她们仍然忘不了那些还没有联系上的同学,为此想尽了各种方法找寻,乔世强同学还专门自费在主流媒体刊登广告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金桂芬同学寻找到了宫本田同学后,寻找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宫本田同学利用特殊渠道先后寻找到了绝大多数“失联”同学!他不辞辛苦,登门寻找,甚至登上七楼寻找确认,在与“失联”同学电话确认中,他她们都感到万分吃惊与惊喜!同时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多年中深切思念之情!更加表达了想与广大同学们相见的愿望!甚至远在外地的王少华同学要专程赶回与同学们见面!
应广大同学们之邀,此次聚会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了,班长孙东生、群秘书长任玉仙亲自参与策划,乔世强同学始终在千里之外关注、提出建议,还委托爱人找出去年聚会的签字条幅送来,最后日期定为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报名活动开始!短短几天报名参加聚会的人数就达到了三十人!大大超乎聚会筹备组的预料!
中午11时,在本次聚会主题曲【我们举杯】的乐曲中,聚会开始!秘书长任玉仙首先致辞:
同学们中午好!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期盼已久的61届西岗区中心小学一年五班发小同学联谊会今天如期举行,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分别五十年后,我们再次相聚。在此,对各位同学们能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活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并对因故未能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送去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时光可以带走青春,却带不走深厚的同窗友情,多少次的魂牵梦绕,多少回的心驰神往,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身居外地的王少华同学,得知这次聚会的消息后,非常激动,多次致电表达对故乡、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深深地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远在大洋中船上的乔世强同学,得知这次同学聚会的消息后,也兴奋不已,特地发来了致辞。由于聚会时间准备仓促,几位同学因故或者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但是他她们都在同学群里表达了对聚会美好的祝福!侯丽媛、张斌同学还专门委托群主一定要代表她(他)向“失联”同学转达真诚的祝福!任玉仙最后说:这次聚会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开端,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联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接着我们的老班长孙东生致辞:
他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弹指一别五十年。自从离校后,我们就各奔东西,各自打拼,甚至有五十年未曾见面的同学,今天,我们终于相聚了,也许我们暂时还彼此不能脱口叫出对方的名字,但当年的模样却记忆犹新,从大家的表情里,我看到了那份穿越五十年的牵挂。回想起那段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幸福时光,大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大家的语言依然是那么的亲切、真实而有趣。因此,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我们的同学。不论我们走到哪里,即使身在天涯,我们依然拥有着共同的记忆,分享着共同的快乐。下面咱们聚会宴席开始,我提个倡议,今天聚会能喝的多喝点,不能喝的不要勉强。让我们共同举杯!期间,同学代表宫本田、刘盛林也登台发言:均表示一次短暂的聚会虽能了却我们一时的惦念,却了却不了我们一生的思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常联系,常来往。让大家始终感觉到同学情是一个团队,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情宝库。
席间同学们不时登台献歌、不时翩翩起舞、不时互相拍照留念、不时举杯共饮。。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离开五十年了,五十年的分别,五十年的牵挂,五十年的等待,给我们相约相聚足够的理由,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踌躇满怀,激情洋溢,发小的同窗生活,度过了人生中那段最纯洁、最开心的时光,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真挚、纯洁的友谊。
这时,摄影师送来了这次聚会的全家福照片,同时也为新来同学赠送了纪念品。大家一片欢腾!都在仔细观看照片与纪念品,喜悦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有开始就有结束,有相聚就有分离。今天我们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家常,不要紧,我们还有明天,咱们来日方长。同学们衷心地希望,在这欢聚的时刻,我们留下的是笑语,倾诉的是衷肠;珍藏的是友谊,淡忘的是忧伤;收获的是梦想,放飞的是希望!下午三点,聚会在同学们依依不舍的互相告别中圆满结束!
第三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
5月10日17时32分至18时15分,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关键时刻,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迅速投身抢险救援一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践行创先争优的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换届后的乡村两级党组织接受了一次“大考”,第一时间维护了灾区人民的最大利益。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岷县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16000多名乡村党员干部,紧急开展救灾行动。转移群众、抢救伤员、道路清淤、排查险情等工作同步进行。灾害发生当晚,及时将1263名群众转移到乡镇政府会议室、干部宿舍和乡村学校等安全地带,同时搭建临时帐篷,动员群众投亲靠友,共分散安置灾区群众2.93万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一位70多岁的农民动情地说:“关键时刻,党组织是冲不垮的堤坝,是我们的主心骨。” 茶埠镇沟门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洪水裹挟着沙石汹涌翻滚,肆虐房屋、道路和河道……山洪的咆哮声、老人孩子的哭声、冰雹猛烈敲打屋瓦的破裂声响彻山村。灾情就是命令。茶埠镇党委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茶埠镇“5.10”抗洪救灾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抢险救灾及灾情核查组、善后工作组。迅速组织全镇8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奔赴受灾最重的沟门村,冒雨进行紧急转移安置,帮助群众抢险救灾,妥善安排生产生活。
禾驮乡石门村在这次灾害中由于撤离及时,全村无1人伤亡。这一切,都应归功以石寿芳为书记的石门村党支部。灾情发生后,党支部在认真查看、核实并分析灾情后,及时动员党员干部和村民,迅速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抗灾救灾工作。针对村旁一座主道桥梁被堵,洪水淤积,对村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现状,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及时清除了桥洞内外的树干、电线、车轮等杂物,疏通水流,从根本上消除了次生灾害的发生;面对部分无家可归的村民,党支部动员他们暂时投亲靠友,就近寄住到安全地带的村民家里;针对生活物资紧缺,群众生活缺少保障的现状,党支部在安抚群众情绪、倡导村民相互帮助的同时,积极上报灾情,公平发放救援物资。石寿芳说:“党支部只有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发挥好作用,老百姓才能认可你,夸你攒劲。” 灾区缺电、缺药、缺帐篷,但运输物资的主要通道省道306线(申都段)严重堵塞。救灾必先抢通生命线。5月11日,申都乡党委积极组织协调,发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调动装载机5辆、挖掘机2辆,组建党员突击队、民兵抢险队、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开展工作,从上午8时至下午15时50分省道306线(申都段14.5公里)生命通道被打通,保障了全乡以及兄弟乡镇救灾物资运送和伤亡人员转移安置以及险沟险段人员撤离。“解决好灾区群众的吃、穿、住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整个救灾工作的核心。”申都乡党委书记朱江龙面对灾情掷地有声地说。
李书记可是个大好人!“"没有李书记的帮助,我们今天可能还没有干净的水源!”......提起老党员李三个,申都灾区的灾民们个个赞不绝口。其实李三个并不是当地的书记,他现在的身份是修建申都乡人畜饮水工程及河堤修筑的个体老板。他家住在岷县西寨镇上山村,曾在村上当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李书记”。灾害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救人!“李书记”立刻调动自己仅有的两台车辆,带上在身边的3个工程队员火速奔向受灾点。天黑了,紧急救灾指挥中心乡政府人影慌乱,匆匆忙忙,办公设备不能启用。“李书记”知道了,赶忙运来了工地上的发电机;没有柴油,“李书记”拿出自己身上仅带的300多元去购买。终于,指挥中心的灯亮了,抢险工作高效展开了!灾民饮水告急,李书记又带上自己的人员出发了。经过一天多的奋战,洁净的水源疏通了,灾民的饮水解决了。然而,“李书记”的工作并未停止,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仍奔波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常说,自已虽然已离开了村支书的岗位,但还是一名党员,无论在任不在任,心里一定要有老百姓。
一场暴雨,一片灾难,一次考验。面对严峻的灾情,岷县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全力抗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起了保护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使鲜红的党旗在岷州大地更鲜、更红。
第四篇: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
“飞天” 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洁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 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17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赏析: 这篇优秀的新闻特写,再现了吕伟跳水夺冠的镜头。第二三四段把这精彩的瞬间镜头 ——“五一三六”动作分解开来,用几个“定格”的画面:“飞天”“转体”“入水”加以展示。放慢“镜头”,细致描绘,用文字描绘画面,从多方面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以及想象力,似观看影视特写镜头,清晰而逼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亲观其景的感觉。
《漫步在无人区》原文
理查德·科雷默
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在走过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这时才深深感到,人是不可少的,人像房屋、篱笆和田野一样,是风景的组成部分。这里距黎巴嫩南部边界只有8英里,介于法塔赫突击队最后一个哨所和以色列的前沿阵地之间,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桨而已。一切都静止不动了。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打断的电话线乱糟糟地盘在电线杆上,已毫无用处。一个自来水龙头正在往外淌水,流出来的水在地上形成了小溪,然后一直流到一块曾经是花园的低洼地里。
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
确切说来,这里也有声音,而且十分嘈杂。附近就有真正的飞机和高射炮。当炮弹砰砰地落到山坡上时,羊群四处逃窜,一个劲儿地叫唤,沟里的青蛙也呱呱呱呱,叫声不绝。
但是,只有人的声音,如小孩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或是人们的笑声,才能打破这死一样的寂静。没有人,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这块天地里,死一样的寂静永远也不会消失。
就在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后面,一群挎着克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戴着流行的贝蕾帽的不到20岁的小伙子正在安闲地聊着天,他们已在这里紧张地度过了好长时间。
人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就在这48小时内,他们不时地在街上和田野里轮班站岗放哨。
他们随时都在移动,有时也参加战斗,但多数时候是移动,而且越来越往后撤。
按以色列人的说法,这里是法塔赫的天下,在这里,每个人都是突击队员,十岁的小孩也会使用半自动步枪。这样,法塔赫的天下由北向边界推进,现在已靠近古代地中海的港口泰尔。尽管行动和谈话有些混乱,但仍然是有组织的。
两天来,面对以色列的强大进攻,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不得不边打边撤。
“我们无法对付这样强大的炮火,”在泰尔的一位突击队军官说,“抵抗没有用,如果那样做,就太愚蠢了。”
在海岸附近的村庄和营地里,突击队员们的复仇心理还是十分强烈的。“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军官说,“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每张脸上都满是恐惧。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老百姓已开始转移。最近两天来,一车车难民都相继离开。昨天晚上往北开的一辆轿车上装满了16个人,3个人在前面,座位中间是4个小孩儿,后座上挤了5个人,车后的行李箱上还露天坐着4个人。
人们在街道和田野上不停地移动。
最后一道关卡的突击队员听到脚步声,感到十分惊讶。“不行,请不要向前走,”他们说,“以色列人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
然后,一切都过去了,寂静开始降临。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漫步着,到处都是48小时以来暴力留下的纪念品。
一辆轿车斜停在路边上,燃烧发出的臭味说明了以色列空中袭击的准确性。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轮胎在车爆炸后就全烧光了。
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发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突然,在前面拐弯附件,有一个短波无线电天线伸向空中。再往前走,两轮以色列重型坦克屹立在道路两侧,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
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在大道两旁,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毕,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
记者的出现使他们有些狼狈,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往那边走。”坦克上面的一个士兵讲道。他指了指路上一处地方,然后就再也不回答任何问题了。“上级不让我们讲话。” 他说。
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里的通讯是靠无线电,没有人声,只有隆隆的机器声。
机器周围约有50名士兵。他们默默不语地从我身旁走过。有几名士兵呆若木鸡。有一名士兵微笑着。在一块地中间,一群步行的士兵还在收听以色列电台播放的摇摆舞音乐。路那头,巴勒斯坦人脸上满是恐惧,而这里的以色列人则是愁容满面。“他们在这儿将我们团团包围,”一个长着雀斑的士兵说。他朝西望了望橘林,地中海离这儿只有150码远。
“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
另外一名士兵抱怨小型运兵车没有铁甲。“它们是铝制的,”他说,“就连一粒普通子弹也能穿透。”
第三位士兵打断了他俩的话。“别吭声了。”他说。
一位少校开着吉普车走了过来。他臂上佩戴着联络官的臂章。他们在研究是否强迫记者离开这里。谁也不会料到会有人在法塔赫土地上步行穿过橘林。
少校说,以色列军队今天不会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你问我,我不是总理,”他说,“但是,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
他车上的报话机中有人喊叫,他草草回答了几句话,就上车了。
“你还要回去?”他朝路那头望了望,怀疑地问道,“你真是发疯了。”
教学指导
一、内容综述
1970年9月约旦当局驱逐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一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法塔赫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就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位于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近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观察、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记录了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至6段为第一部分,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至17段为第二部分,描绘的是法塔赫突击队员的行动与微妙心理。18至21段为第三部分,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至34段是第四部分,描写的是以色列的阵地以及以色列人的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有两个描写的重心:一是战场的环境氛围;一是战争双方的心态。
课文一上来就把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传达给读者,“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这就像写景散文一样,给文章定下了一个恐怖的调子。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走过的两英里的大道上,“阒无一人”。正是由于人的缺失,沿途的景物、声音都失去了意义。在正常的生活中,“蹦蹦跳跳的鸡群”“房屋”“一筐筐橘子”“电话线”“自来水龙头”“花园”,都预示着生活
的祥和与安宁,但当“房屋”成了空空的、“一筐筐橘子”没人收拾、“电话线”被打断了、“自来水龙头”随意地流着水,原先安宁的氛围顿时变了样: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同时,这些修饰词也表明战争是突然开始的,人们没有来得及收拾就匆忙离开了。这种“寂静”并非单纯的无声状态,而是一种恐怖的氛围。因为周围也有嘈杂的声音,像炮弹的“砰砰”声、羊群慌乱的叫声、青蛙的呱呱声,但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喧嚣,没有人声,没有“孩子的哭声”“机器的喧嚣声”和“人们的笑声”,它们引发的只是恐怖和不安定感。
在第三部分,作者又一次写到了战场的环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描写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在作者笔下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难民的匆忙转移,人们留下的一摊摊血迹,汽车被烧焦了,燃烧发出一阵阵臭味。这些景象与自然景物中的“雏菊”“忍冬”“小鸟的欢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隐约透露出反对战争的主旨。
在这场战争中,交战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心态,作者分别用了一个部分进行描写。巴勒斯坦这边,面对着以色列的强大炮火,法塔赫突击队员不得不边打边向后撤,虽然有些“混乱”,却“仍然是有组织的”。在紧张的48小时之后,他们才有了片刻的安闲。但这种安闲掩盖不住他们对以色列人的恐惧,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
在以色列这边,有着不同情形。他们是率先发动战争的一方,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的阵地显得很整齐,他们用“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二、写作特点 1.第一人称的讲述。
这是一篇亲历式的报道,文章笔下所记录的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主要用了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把自己的采访经历直接展现给读者,这样写可以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观冲击力。更值得注意的是课文“第二人称”讲述方式的运用,这在新闻报道中是很少见的,因为它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课文中有两处用到了第二人称:一是“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二是“这里,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赶快隐蔽起来,等到你钻到橘林里,仰望天空,察看是否有飞机之后,你立即会觉得自己太蠢,神经过分紧张”。这两句一个诉诸视觉,一个诉诸感觉,通过第二人称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读者直接拉进景物中,用读者的眼睛去观察,用读者的感观去感受,反而拉近了环境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感染力。
2.真实对话和直接引语。
在当代新闻报道中,人物的对话和直接引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和必需的特征,它们可以使读者感到与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见缝插针的直接引语,自然地展现了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实际的背景。在课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微妙的心态。比如巴勒斯坦军官的话:“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既表现了法塔赫突击队员的顽强,又突出了他们强烈的复仇心理。而以色列士兵的话“上级不让我们讲话”,“别吭声了”,则表现出率先发动战争的以色列面对国际舆论时的谨慎和尴尬。当记者穿越巴勒斯坦哨所向以色列阵地前进时,巴勒斯 坦士兵说“不行,请不要向前走”;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当记者从以色列阵地返回时,以色列军官也说了同样的话:“你还要回去?”“你真是发疯了。”这种相似性,表明他们都把对方当成最凶残的敌人,这充分反映了巴以双方的仇恨和隔阂。
3.描绘细节。
新闻特写中最具文学意味的表现手法就是描绘细节。但完美的描绘不是靠堆砌形容词,而是靠记者的细致观察,借助鲜明生动的笔法将读者吸引到新闻报道的氛围和情境中来。在描写“无人区”“死一样的寂静”时,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使人联想起48小时前这里热闹而平静的生活。在两相对比中,人的缺失对于景物的致命影响明白地显现出来,从一个侧面描绘了突如其来的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巨大破坏。在描写“暴力留下的纪念品”──“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之后,作者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下,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一摊摊血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另外两个细节:“美国制的小型运输车在原野上驶来驶去”和“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看上去像是随意的点染,却暗含着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
三、思考与探究
一、漫步在这片被战火焚烧过的无人区,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摄取了哪些画面来描绘这种感受?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记者对于这片区域最突出的感受是“死一样的寂静笼罩着无人区”。作者选择了许多富有特征的景物细节,像“空空的房屋”、没人收拾的“一筐筐橘子”、“打断的电话线”、流水的“自来水龙头”,来表现人的缺失带来的景物的质变:整个村庄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古城一样,笼罩在“死一样的寂静”中。
二、下面的句子都有很强的画面感,仔细揣摩,说说作者蕴含其中的“画外之音”。1.在路上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就在48小时前,人们还在院里向它们撒过谷粒。
2.灌木丛中长满着雏菊,空气里散布着忍冬的芳香。东边山坡上传来爆炸声,间或夹杂着小鸟的欢叫声。
3.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
4.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亮,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揣摩富有意味的句子,体会作者暗含的情感倾向。
1.这句话反映的是48小时内这片区域的变化。48小时前,人们的生活是安定而平和的;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它赶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使村庄成为一片空荡荡的区域。这里从侧面描绘了战争的巨大破坏力。
2.雏菊、忍冬的芳香、小鸟的欢叫,这本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象,但在爆炸声的伴奏中,这些景物却显得如此不协调,它们与前面“烧得发焦的”汽车、“燃烧发出的臭味”、“一摊摊血迹”以及后面的“爆炸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不动声色中,作者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对和平的呼唤得到了强有力的表达。
3.坦克是武力的代表,以色列用武力征服了这片区域,带来了一个由霸权和强力组成的新秩序。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于武力和战争的嘲讽。
4.这句话暗含了对以色列背后的支持者美国的谴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有着民族冲突、领土争端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利益和争端。
三、面对这场48小时的劫难,战争的双方──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分别有怎样的心态?课文是怎样刻画的?作者有怎样的倾向性?
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作的一个特点──直接引语,并体会作者的倾向性。巴勒斯坦人充满了对以色列人的恐惧,在片刻的休整之中,他们仍然需要“不时地监视着空中的动向”,因为“谁也不知道以色列人是否会卷土重来”。在他们身上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通过法塔赫军官的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他们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代价”,“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相对于巴勒斯坦人的恐惧,以色列士兵则是“愁容满面”,他们抱怨着作战的艰苦,抱怨着装备的问题,抱怨着法塔赫的恐怖式袭击。此外,他们面对记者时的谨慎,又显示出他们率先发动战争所遭遇的道义上的尴尬。
对他们的心态的描写与刻画主要是通过直接引用他们各自的语言表现的。作者看似客观叙述,实际上也含有一定的倾向性。在描写以色列的阵地时,说:“坦克组成了一个新世界的门户,一种纯几何的严密结构形式。”“以色列人已迁了进来,他们带来了新秩序。”这都暗含着对以色列率先发动战争,用强力征服别国的道义上的谴责。
四、相关资料
描绘细致引语巧妙(程道才)
这是一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它用不长的篇幅,把1978年巴以战争战场的可怕景象和双方士兵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这场以色列人挑起的战争,使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其害,48小时之前还是人欢马叫的村庄,现在竟变成阒无一人、死一样沉寂的无人区。记者用自己犀利的笔,把这种死寂景象刻画得历历在目:路上没有行人,“迎接你的只是蹦蹦跳跳的鸡群”;“这里,就像被火山埋掉的庞培一样,只不过没有岩浆而已”;“就在空空的房屋旁,堆着一筐筐橘子,没有任何人去碰它们”;“微风擦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也会使你吓一大跳”。记者还描写了斜停在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因为司机遇害而无法行驶;描写了五辆着火的汽车,“烧得发焦的车身就架在光光的车轮上”;描写了以色列的重型坦克,“炮口直指法塔赫土地”,“以色列的武器装备闪闪发光,又大又新,地道的美国货”。这些描绘性文字,用事实记述了侵略战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以色列侵略者的凶残,揭露了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人屠杀巴勒斯坦人民的丑恶嘴脸。记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透过上述描绘性文字,表露无遗。
善于使用引语,也是该报道的显着特点。报道在多处引用巴勒斯坦官兵和以色列士兵的话,来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如“以色列人将付出他们从未付出过的巨大代价”“以色列人就在附近,他们见谁都杀”等引语,既表达了巴勒斯坦战士的顽强战斗精神,又反映了他们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恨;而引用的“我没法告诉你,就在那边树林里是否有恐怖分子”等引语,则披露了以色列军队色厉内荏的心理状态。这些引语,既增强了报道的思想性和人情味,也使报道的行文富于变动感,给人以新意。
(选自程道才主编《中外新闻作品赏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第五篇:新闻特写综述
新闻特写综述
前言:
特写原本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术语,是指突出地拍摄人或物的局部,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和清晰地视觉形象。特写新闻正事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这种手法,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街区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职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题材。本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为:
一、“镜头感”。特写借鉴电影手法,通过描写,将对象镜头化。人们常把特写称之为“视觉新闻”。
二、现场感。新闻特写一定要是来自现场的报道,记者一定要在现场采访,一定要是事件或人物的目击者。
三、特写要求“形神兼备”。特写的目的是吧新闻事实镜头化以后,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出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本质特征。新闻特写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要紧扣特写的文体特征,采用一些具体手法,具体归纳为:抓准“镜头”,用精彩的细节传神,如新闻事件中某些有意义的,细小生动的又有助于表现人物与实务个体特征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景物等;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的运用要与现场的“镜头”有机结合,加强特写的纵深感和厚重感。
本综述的范围着力于新闻特写的概念,含义,特征与写法,对这四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总比较归纳和总结,力图寻找新闻特写的规律。意在加强对新闻特写的认识以及提高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
正文:
一、新闻特写的概念和含义
“新闻特写”,一个众说不一的文体概念。什么是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运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刻画人物或事件富有特征的、某些章节、片断、瞬间,让读者产生共鸣,使之留下深刻印象。美国的丹尼尔·威廉森教授为特写下的定义是: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
美国教授阿伦森在他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一书中说:特写,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社会事件。
一个美国名记者海敦主要从功能方面来认识特写,他说: “特写” 一词还是有用的,它可以将纯新闻报道和非纯新闻报道区别开来。特写可以带感情,可以幽默,可以写不平常的事,还可以写怪诞的事。特写可以提供知识,也可以是趣味性的。关于政治集会的特写可以绘声绘影,五光十色。
在苏联时代,高尔基等人也曾提出和阐释过特写这一概念,不过,他们的观点跟新闻学的距离较远一些。高尔基本人的说法比较简单:“特写是介乎研究性论文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作品。”这几乎和新闻没有关系。但名记者波列伏依在《论报纸的特写》一书中,基于高尔基的观点作了下列阐述:特写就成为一种独具风格、武装报纸的文艺体裁,它跟其它政论体裁的不同之点,是在于含有艺术的形象的描绘成分,它和其他文学体裁的不同之点,是在于它是根据具体的事实,含有政论文章和研究性论文的成分。波列伏依把特写解释成新闻和文学的两栖文体,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含有政论文章和研究性论文的成分”的说法,却很难让人赞同。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特写”这一文体呢?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尝试着给特写下这样一个定义:特写是运用描写的手法报道一个特定场合中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特别讲究形象性和趣味性,并以局部强调为鲜明特色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为现实的精彩瞬间拍摄的特写镜头。
美国名记者朱尔斯·洛在他的工作经验报告中,通过与消息的比较来阐明什么是特写,他说:消息性报道是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特写则告诉读者那里的情况可能会怎样。消息性报道讲的是一个人说了些什么;特写讲的是什么样的人说了这些话。消息性报道告诉人们的是形势的状况;特写告诉人们的是这种形势的由来.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文体,是从消息和通讯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区别特写与消息和通讯写作方法上的不同,把握特写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对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处理上。一般的消息、通讯往往要比较全面地交代新闻事实的多个因素;而特写主要是想向读者说明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当时的情景怎样。概而言之,一般的消息或通讯注重报道的全面性与完整性,而特写则侧重于新闻事实中某个典型而精彩的片段。一般的消息或通讯着眼于“叙述”,而新闻特写则着眼于“描绘”,很多时候使用“工笔”的方式突出新闻事实中的具体形象。如果用电影叙事手法做比喻,消息像远镜头,通讯像中镜头,新闻特写则是近镜头。新闻特写与一般消息的相同点:简要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之处,消息往往报道新闻的全过程,而特写则是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和瞬间,重笔展开写;消息以新闻事实说明情况取胜,特写则以绘声绘色地报道新闻事实而取胜。它与通讯的相同点:用形象思维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之处,通讯是向读者展示新闻事实的纵向面。特写则是展示新闻事实的横断面。一般讲,特写的写作手法更加细腻生动。
二.新闻特写的特点
“特写”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特别写照。新闻特写与电影中的特写与文艺特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必须绝对真实,不允许移花接木,也不能张冠李戴。新闻特写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它往往截取新闻人物的一个侧面,新闻事件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场面,把最富有意义,最富有特征的部分展现在受众面前,能取得清晰、强烈的视觉的视觉形象,增强新闻宣传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一)特定场合和局部强调这是特写在取材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特写“特”在哪里?主要“特”在强烈的瞬间性和场面感上。特写所写的内容,在时间上成点,在空间上也成点。就是说,特写表现的一般是一个特定的时空交汇点上的形象画面。我们在定义中所说的“特定场合”,就是强调的这一特征。时间和空间的局部性使这种文体有一种特有的“局部强调”性质。
(二)运用描写手法特写有着消息的快捷和通讯的生动,快捷是得力于选材集中,生动则要依靠描写手法。这是特写和消息的重大区别:消息主要用叙述,特写主要用描写。
例如:一些过去的冰球运动员操纵着绿色和金色的绸龙在冰上翩然起舞。在两只桔黄色狮子的肚子里,各藏着一名运动员。两头狮子随着扩音器播送的音乐激烈博斗。音乐中锣鼓声震耳欲聋,在宽阔的湖面上回荡。观众最喜欢的节目是“老鹰抓小鸡”。扮演老鹰的是61岁的陆洪义(音译,下同),他的56岁的妻子那金花则扮演保护小鸡的母鸡。扮演小鸡的是20多个青年和儿童,最小的才4岁。“这些年轻人滑得不错”,观众这样说。每当有表演者摔倒的时候,他们就爆发出同情的笑声。——美联社1980年1月13日电《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在消息中,这些描写就要被形象性细节性较弱的叙述来代替,很可能写成这个样子:在锣鼓声中人们进行了冰上表演,有龙舞和狮舞,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老鹰抓小鸡”。(三)讲究灵活性、趣味性和幽默感特写的笔法要比消息灵活得多。由于文体性质的限制,消息的文笔通常是比较拘谨的。而特写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创作性,在表达方式、表现角度、修辞手法等方面,都不拘一格,作者可以较多地利用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进行创造性的发挥。特写也不像消息那样严肃和凝重,如果所写的题材充许的话,它会有较多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前面我们曾经引用过的《装上假牙的狗》和《三岁娃娃将被征入伍》,都是活泼幽默的新闻特写。外国记者有时还拿总统开玩笑:布什尝试用法语对话法新社肯纳邦克波特1989年9月1日电自从今年2月在渥太华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就曾说过他再也不愿在公共场合学着讲法语了。但是,8月31日他当着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的面又勇敢 地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马尔罗尼总理在对美国肯纳邦克波特的布什总统的家乡进行了24小时的私人访问之后,他按照加拿大的习惯先用英语后用法语谈了他同布什会谈的结果。布什总统用法语说了一声“谢谢”。但当一位加拿大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用法语来回答他的问题时,布什总统却断断续续地回答说:“不。我不想试了。我记得在渥太华的教训。”这后一句比较复杂一点的话还是用英语说的。后来在接见一位加拿大女记者时,布什又用法语对她说:“夫人,您有问题要问我吗,或者别的„„”,后面的话简直叫人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了。人们记得布什总统在今年2月10日第一次以总统身份访问加拿大首都时,曾试图用法语来说明天气很冷,结果说成了“天气像地狱一样的冷”,这句话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布什总统承认,他的唯一的一门外语——法语的学习还完全处于“书本阶段”。这善意的调侃其实并不损害总统的形象,倒写出了总统颇具人性的平易的一面。
三、新闻特写的写法
新闻特写的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电视、电影中的近镜头。新闻特写在选材上,是切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是事件发展中的某一两个片段和侧面,给以集中地突出地描绘。所以,特写取材有三个“要”,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特写;要有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特写;要有场面,没有场面就没有特写。掌握了这三个“要”,特写的“特”味才能写得出来。
1,新闻特写要善于抓住情节的高潮。新闻特写绝不能从头至尾细细写来,而要有重点。事件发展的关键,情节开展的高潮,也就是重点,要紧紧抓住,写细写透。比如,当前反映公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新闻特写,不可能像写通讯那样写整个战役,但可抓住斗争的关键和高潮来写,如突破难点、擒获首犯的战斗场面等等。
新闻特写在抓住这些现场情景进行描写时,还应当适当的背景材料作穿插,吧问题交代清楚,使作品显得丰满有趣。新闻特写的重要特征是“特”,必须选择有特点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集中描绘,写得有情有景,绘声绘色,使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重现在受众面前。
2.新闻特写以现场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在,在各类报纸上,在各种题材的报道中,新闻特写都已成为常见的新闻体裁。它作为一支新闻报道的“轻骑兵”充分发挥了机动灵活的特点,又以其和生动、形象的文字起到了感染读者的作用。一个大的骨干事例,如果情节丰富,通常可以采用新闻特写。如《重庆日报》曾在头版头条刊登的新 闻特写《移民直航专船“刹”了一脚》,讲的是重庆市云阳县外迁去上海的三峡移民船上发生的一件事:为了一位小移民的几包奶粉,运送云阳首批外迁移民前往上海的专船,专门在武汉港“刹了一脚”。一个直航的大船为了一个婴儿的奶粉,中途破例停靠,事情虽然不大,人文意义却不小:政府对移民群体的关怀,社会对儿童的呵护都在其中。这是一个成功的新闻特写作品。它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列入: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中的一个事例。
在《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这篇特写里,作者在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观众最喜欢的节目是‘老鹰抓小鸡’。扮演老鹰的是61岁的陆洪义,他的56岁的妻子那金花则扮演保护小鸡的母鸡。扮演小鸡的是二十多个青年和儿童,最小的才四岁。”在这里,作者重墨描写了“老鹰抓小鸡”。为什么呢?一是因为作者对这个节目不陌生——全世界到处都有类似的游戏;更重要的是,这个节目的表演者最具有代表性——他们中最老的61岁,最小的才4岁。中国人民的冬季生活是什么样子?可以说,这个溜冰表演,尤其是这个“老鹰抓小鸡”的节目,就是一个缩影。精炼的语言,准确的描写,极其生动的细节,是新闻特写的关键所在。《北京的龙穿上了冰鞋》,全文也不过几百字,用这么少的文字,却写出了中国人民的风貌,应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记者在采访时,必须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你才不会放过那些生动感人的细节
3.首先,现场感会加强街闻的客观弃实性,时读者产生强烈的影响力。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告知,它帮助人们清除或减少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所谓告知,当然包括了新闻人对于历史现场的感官性知觉的记述。我认为,既然新闻特写特别讲究现场感,不仅要把读者带进现场,而且还要对读者的思想、感情与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与刺激,或者是高兴、或者是气愤、或者是悲伤等。因此注重对事物或人物或环境的局部和细节,用典型细节来表现和描述新闻事件,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或现场情感,就成为新闻特写表现现场感的一种突出的和不断需要强化的手段。其所具有的“局部放大”和“拉紧拉近”的效果,记者透过对现场细节的强化处理,往往能让读者获得“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
为说明本文观点,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纽约时报》记者埃。姆。罗森塔尔的新闻特写名篇《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一文中的这段文字: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场上死盯看你。成干上万张照片,囚徒的照片。他们都离开了人世。这些首经站在照相机对的男人和女人都清趁:死亡在子待看们···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二十二岁,丰消可爱满头金发。她沮柔地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柑蜜美妙事情。究竟是什么念头在这冷峨舌娘的 脑际闪过呢?她形象在奥斯成辛挂满死难者照片的场上留下的纪念又意味看什么呢?”
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任何事件的叙述飞作者一连串现场观察到的细节与形象所告知于公众的,是感官的知觉.由于《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一文属于非事件性闻特写,故尔,记者在那个和平的、阳花灿烂的八月看到、触摸到、感受到的一切:关于奥斯威辛,关于粹法西斯在波兰所建立的那个臭名昭著的杀人场„„那些交错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知觉碎片,便成了他想要述诸于公众的报道“内容”。因此我认为场感与现场细节在这里扮演的,己经不是新闻的配角干脆就成了文章的主体。
其次:现场感所体现的重大新闻价位与意义,远远超过新闻事件本身.如果说,《奥》文因其“非事件”的性质,在新闻特写的大家庭中多少显得有些另类的话那么,在下面这篇经典的“事件性”报道中,现场感与现场细节所体现的重大新闻价值,恐怕是任何人都难以忽略的。
至此,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在西方新闻史上,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的作家兼记者—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新闻特写中最具文学意味的表现手法就是描绘现场细节。但完美的、展撼人的描绘不是靠堆砌形容词与无病呻吟,而是靠记者在现场的细致观察、敏锐的思考与犀利的眼光,借助鲜明、生动、清晰的笔法将读者吸引到新闻报道的氛围和意象中来。由此可见,现场感是产生一篇成功的、感人的、有影响的新闻特写的灵魂。
那么,怎样写好新闻特写呢?
新闻特写:即应小处落笔,以小见大;题材小、含义深、字数少、信息量大;透过一个单位、一人、一事,反映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或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大问题。一般来说,新闻特写报道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点”,把这一“点”放在全局中来衡量,充分认识其社会影响和思想意义。这样提炼的主题才正确、鲜明,才有针对性。
首先,要取其精华,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不搞大而全、小而全的总结式报道,不搞漫无边际的全景式报道,不写罗列条目一二三四五排列式的新闻。要破除“文非三段不成体”的旧观念。其次,要注重时效性。新近的现场情景往往紧扣时代脉搏,牵动万人之心。这种新近现场稍纵即逝,必须快抓快发。在可能条件下,要同步采访,同步写作,同步传播。现场而不新近,再生动也要减弱吸引力、感染力。没有时效,只能是回忆、回顾式的“现场旧闻”。所以,要注意运用灵感思维、超前思维,有时要预见现场的发生发展。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守株待兔。
再就是,要具有现场感。新闻特写不是一般新闻的反映式,而是再现式,再现生活的画面。现场在发展变化中,要再现它,就不能是一般的再现,而是动态的再现,进行时的再现。也就是说,新闻特写不是单独的、静止的镜头,而是连续性镜的多镜头组成的生活画面。它最能真切地反映实际生活,具有直观性、客观性,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具有证实性。
此外,要短小精悍。要高度概括与精选细节相结合,重点之处要浓墨重彩,一般过程几笔带过。有粗有细,粗中有细。不粗则不短,不细则不活。现场短新闻的短,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努力锤炼,直至成精品。
总之,要真正使新闻特写在“惜墨如金而又光芒万丈,池水兴波亦复汪洋无际”中展示出“现场细节”的特点。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特写重在细节„„„„„„„„„„„„„„„„佟浩,<<新闻采编>>,2009,6 对写好新闻特写的几点思考„„„„„„„„„„„„„ 何常灵,<<新闻采编>>,2006.6 谈谈现场感在新闻特写中的重要性„„„„„„„„„„„红尘,<<新闻知识>>,2005,1 新闻速写与新闻特写„„„„„„„„„„„„„„„„„.周胜林,<<新闻导刊>>,2003 新闻特写的写作探微„„„„„„„„„„„„„„„„郭赫男,<<新闻爱好者>>,2007,11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李江,<<实务参考>> 新闻特写要写出什么„„„„„„„„„„„„„„„彭化义,《业务研究》,2008年2 新闻特写应注重现场细节„„„„„„„„„„„„„„„„„„张国勇,<<传媒实务>>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特写与报告文卷>>„„„„„„„„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