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名普查工作报告
巨鹿县民政局
关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汇报
县领导:
2011年2月23日,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曹汝涛,民政厅厅长古怀璞,副厅长张连忠出席并发表讲话。政府副县长董振录参加了会议。去年4月份,省民政厅召开全省开展“二普”工作动员会,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精神(国办发[2009]58号)及《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冀政办[2010]7号),要求全省在2012年底完成地名普查、绘图、数据上报等多项任务。县民政局薄立华副局长参加了会议。
一、县“二普”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主要是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地名调查、标准化处理、设立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数据库等多项任务。地名调查内容包括县域内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共分10个大类、36个子类,其中包括行政区域名称;非行政区域名称;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居民点名称;单位名称;交通运输设施名称;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名称;纪念地、遗址,公园等建筑物名称;水系名称。
二、县“二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时间安排
为加强对我县地名普查工作的领导,成立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督促检查。普查工作计划时间安排:开展 1
普查试点,2011年10月下旬在西郭城镇开展普查试点工作;动员部署,2012年2月中旬,召开动员会、工作人员培训会;全面普查,2012年2月下旬—2012年5月31日以各责任单位为主,全面开展地名普查登记工作;信息处理,2012年6月1日—7月31日;验收上报,2012年8月底前完成地名普查总结,上交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检查验收,推行地名普查成果应用,把普查成果报送省、市主管部门。
三、我县“二普”工作试点情况
2011年10月10日,经民政局班子研究决定,先期选择西郭城镇作为开展“二普”工作实践探索的试点乡镇。在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民政局与西郭城镇组成10人普查队,由薄立华副局长带队,自10月17日进驻西郭城镇,对该镇辖区内12个行政村地名实体概况、地名含义及沿革等普查项目进行调查。西郭城镇辖区内企业比较多,地理实体概况具有一定普查工作代表性。26日完成了西郭城镇基本情况调查,用时10个工作日。普查后期数据库信息整理录入用时7个工作日。由此估算开展全县“二普”工作完成基本情况调查需要4个月;后期专业技术测量、地名标志标准化及地名数据库信息审核、录入需要5—6个月。试点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结合试点经验,收集整理地名资料,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开展“二普”工作做好了准备。
四、县“二普”工作需解决的问题
这次地名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标准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主要是:
1、普查工作外业调查需克服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深入到10个乡镇291个村实地踏勘、采集资料;
2、所需经费比较多,按照《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冀民
2[2011]83号)文件精神,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
3、普查技术要求高,质量验收标准严。
4、人员力量不足,涉及部门多,需要协调的事物多。按规定并结合我县普查工作的实际,需5名地名普查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行普查工作。县局现有三名,还需抽调两名工作人员。
3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第二篇:地名普查总结
搬经镇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为了积极推进市地名普查工作,我镇根据市地名委员会和市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如皋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在镇政府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全面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共调查、收集地名信息231条,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地名普查成果,现将我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普查分工
为了圆满的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我们专门向镇政府分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积极争取领导支持。镇政府专门召开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会议,对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成立了地名普查工组领导小组,落实了专项经费。会后,各村(居)书记又立即召开专项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组建班子,把普查工作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由专人具体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数据收集工作,数据收集经校核无误后,上报镇地名办公室。分管领导明确、普查人员明确,普查工作明确,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确保了地名普查工作按时保质的完成。
2、组织业务培训,提高普查能力
由于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是一项专业的、系统的业务工作,为此,我们组织了2次地名普查培训班,对普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镇分管领导多次邀请市地名办派人到镇具体指导地名普查工作,提高了普查工作人员的素质,为了筛选、审核重复的地名资料,我们还专门请2名大学生村官将地名普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对新旧地名资料比照和清理。这样确保了地名数据库的资料详实、无重复现象。
3、及时指导督查,协调普查工作
为了及时了解各责任单位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度,确保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按时完成,我们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制作了联络员通讯录,由专业人员定期指导、督促他们的普查工作,解决普查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对上报上来的有误、格式不正确的地名数据,经专业人员详细解说后,退回重新填报,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准确无误。
对于因自身工作与地名普查工作相冲突的责任单位,我们请相关领导出面协调,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前提下,普查人员加班加点、克服困难,进行地名普查的数据采集、填报工作,同时,镇财政部门也积极配合地名普查工作,使地名普查的各项经费开支也有了保障,在镇政府及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村(居)地名普查员的努力下,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才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是普查工作的保证
地名普查是全镇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仅靠单一部门是完全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在这次普查中,镇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充分发动各部门,齐头并进,共同开展普查工作,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效率,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保证了普查所需的各项经费。通过本次普查,我们体会到,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是普查工作成功的保证。
2、普查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普查工作的重点
地名普查工作人员是具体实施普查工作的实施者,本次地名普查专业性强,只有普查人员非常熟悉村(居)情才能完成普查工作,为此,我们专门选配了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人员进行普查。
3、普查数据的质量是普查工作的关键
普查数据的质量最能够体现地名普查工作成效,为此,我们严把质量关,对每组上报的数据都进行审核,审核数据是否符合国家地名管理系统要求的标准数据格式,数据是否按照国家地名管理系统的分类进行普查规类登记。审核后,我们才接收上报上来的数据,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与老地名数据进行比对、筛选,确保普查数据的质量。正是这样,我们才圆满的完成了第二次普查工作。
总之,我镇的地名普查工作,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村(居)所有普查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地名普查工作的数据采集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与校对,筛选出重复的地名数据,同时,我们将充分运用普查成果,使地名工作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
2009年9月23日
第三篇:地名普查工作
通知
各村(社区):
为做好全镇地名普查工作,现将各村(社区)辖区范围内的地名目录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核实和更新。
主要工作是:
1、核实地名目录的“标准名称”是否正确?是否属于你辖区范围内?名称有误的,请在原处改正。
2、对于不存在的地名或以前使用现在不使用的地名,请直接从目录中删除或在原处更新。
3、对属于你辖区范围内的河流、桥梁、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纪念地、旅游景点、广场、事业单位、楼盘等地名,如目录中遗漏的请添加上去。
4、已申报命名的街、路名由镇社会事务办统一填报。有关要求:
地名普查是一项基础性、群众性的工作,有利于社会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长久性的影响。各村(社区)要认真重视,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原始的地名目录主要是根据《道滘镇志》、道滘地图初步筛选出来的,难免有很多错漏的地方。可以通过组织辖区内对村史、对村地形地理、对村内建筑比较熟悉的退休干部党员或村民召开座谈会,认真梳理核查辖区内的重要地名。
地名目录修改更新后,请于11月2号前将电子版报社会事务办。
道滘镇社会事务办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 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XX〕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XX〕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安排5间办公用房;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二)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因地制宜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注重业务培训,力求科学规范。分三个层面,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市地名普查办的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工作规程、数据库安装、资料采集、地图标绘方法等为期一周的培训。其次召开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对地名普查业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三是由各镇、街道组织对镇、村普查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市地名普查办的派员指导授课,共举办13期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普查办分5个组分片对应指导,深入镇、村,及时解决在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的资料通过u盘下发各地作为参考资料,制作样表以供借鉴。树立样板,重点指导龙山镇、宗汉街道开展普查;典型引路,分东、西二片分别召开现场交流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督促推进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1万地形图。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如宗汉街道、横河镇;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如崇寿镇、庵东镇;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普查办根据国家、省、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整理资料,制作成果。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第五篇: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篇一: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情况报告doc 平湖市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平地普办?2013?1号
关于平湖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情况报告
嘉兴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自2010年6月25日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我市确定为省级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部署和《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的要求,周密制定了《平湖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扩大)会议,全面启动和部署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按照 “先点后面、统一标准、规范作业、注重质量、促进应用”的思路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普查各阶段工作。2011年2月23日,我市顺利通过了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验收,成为全省13个试点县(市、区)中率先接受验收并顺利通过的试点县(市、区),普查成果和质量得到了省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2011年5月19日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并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其后,我市根据省地普办的要求,不断总结、完善地名普查资料,改正错误、修饰文字、建立档案,形成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地名普查成果资料,为我市开展普查成果转换工作,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挖掘地名文化底蕴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普查最终采集到10大类29中类37小类地名,收集地名成果数据6099条,另有历史地名1204条,地名标志943条,信息条目数量175483条,修测标绘成果图32幅,标准化处理地名656条,拍摄多媒体照片7607张(其中含地名标志照片973张)。具体统计见附件一、二、三。
在普查、复查、成果转换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强普查队伍,高质量完成地名普查工作。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立即着手制订《平湖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此次普查目的、范围、组织实施方法和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民政、规划与建设、交通等19个部门为成员的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各镇(街道)和市级机关相关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地名普查工作(扩大)会议,全面动员部署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区分任务、落实责任。按照《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规程》要求,我们把全面查清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地名基础数据,对已有地名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补充、更新和完善,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国家地名数据库提供现势、准确、有效的地名信息数据,确定为这次地名普查的任务和目标。同时结合平湖实际,科学制定了《平湖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规程》,统一普查范围、操作方法、工作流程和验收标准。市财政落实地名普查专项经费,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调整追加,整项普查工作共投入资金105万元,这为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另一方面,由于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专业要求高,为按时、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市和镇(街道)、有关部门及村(社区),根据各自工作实际,采取从企业、学校等单位抽调或面向社会招聘等途径,组建起了一支专业普查员队伍。针对大多数抽调的普查人员对地名普查既无感性认识,又无现成经验可循的客观实际,我们先后分四批次对全市地名普查员进行了培训,累计培训512人次。培训会上,我们认真组织普查员学习地名普查的相关知识、熟悉普查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提高地名普查工作的操作水平,以及外业调查质量考核、内业整理成果验收等措施标准,有效提高了普查人员参与普查工作的能力。
我们采取自下而上,条块配合,以块为主,逐级审核上报,力求全方位、全覆盖的普查方法,由各镇(街道)普查办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地名普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和汇总工作。市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资料收集汇总,并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地图资料,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切实提高普查工作效能。市地名普查办具体负责普查事务的协调、落实及全市地名普查中涉及到的各类地名信息的审核、标准化处理、地形图的标注、资料的立卷归档、地名数据上报等工作。通过内业收集、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几个阶段工作,以及全市各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地名普查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对一些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多地重名等情况进行集中汇总,标准化处理656处地名。地名普查信息入库和地形图的标注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高效完成普查任务,我们与国家地名数据库软件技术服务中心(昆山)公司开展合作,委托他们针对我市地名普查工作,专门开发了数据导入和地形图分工标注软件,并协助我们做好与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无缝对接,最终高质量完成地名普查工作。
二、表彰先进单位,完善普查资料,严格要求保证地名普查质量。我市地名普查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地普办验收之后,及时下发了《关于表彰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平地普组﹝2011﹞ 1号),对地名普查工作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表彰,评定了7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们对照其他试点单位的经验做法和成果资料展示,认真学习,分析总结,寻找差距,不断吸取他们的亮点,有针对性地修改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我市的地名普查资料。随后,省地普办领导和专家对我市上报的地名信息进行了认真而全面的检查核对,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对《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的学习。全面梳理我市地名普查采集的地名属性类别,重点是对区片、城镇居民点、丘陵山地的区分登记;二是填写坐标测量方法和经纬度。针对列入普查的地名均需标注经纬度的要求,我们通过GIS系统,与国家地名数据库的地名信息进行数据匹配,区分点状、线状、面状地名经纬度要求,补充完整各类坐标;三是完善罗马字母拼写。由于国家地名数据库自动生成的罗马字母拼写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专名、通名分开进行了手动修改,并改正部分多音字地名的汉语拼音音调拼写;四是重点补充完善了地名含义、沿革和概况的描述。结合《平湖市地名志》编纂工作,扩大资料来源途径,多方位补充完善地名内涵,对文字表述的语句通畅性、用词准确性进行多次反复修改,同时统一书写模式,使同类地名保持一致性;五是规范资料来源和标牌个数填写,补充完整引用各类图书的出版年号,补充地名命名更名的批准文号和实地调查记录,真正做到引经据典、有理可查;六是建立健全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在做好普查信息整理入库的基础上,定期对国家地名数据库进行校对补充,及时更新各类地名信息,提高工作平台的准确性、现势性和权威性。
2013年4月10日,在嘉兴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我市作了《加快普查成果转换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彰显地名文化底蕴》的典型发言。市地名普查办获得先进集体,另有6人获得先进个人。
三、加快成果转化,挖掘地名文化,进一步提升公共服篇二:地名普查工作报告
巨鹿县民政局 关于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汇 报
县领导:
2011年2月23日,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曹汝涛,民政厅厅长古怀璞,副厅长张连忠出席并发表讲话。政府副县长董振录参加了会议。去年4月份,省民政厅召开全省开展“二普”工作动员会,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的通知》精神(国办发[2009]58号)及《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冀政办[2010]7号),要求全省在2012年底完成地名普查、绘图、数据上报等多项任务。县民政局薄立华副局长参加了会议。
一、县“二普”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主要是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地名调查、标准化处理、设立地名标志、建立地名数据库等多项任务。地名调查内容包括县域内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共分10个大类、36个子类,其中包括行政区域名称;非行政区域名称;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居民点名称;单位名称;交通运输设施名称;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名称;纪念地、遗址,公园等建筑物名称;水系名称。
二、县“二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时间安排
为加强对我县地名普查工作的领导,成立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督促检查。普查工作计划时间安排:开展
普查试点,2011年10月下旬在西郭城镇开展普查试点工作;动员部署,2012年2月中旬,召开动员会、工作人员培训会;全面普查,2012年2月下旬—2012年5月31日以各责任单位为主,全面开展地名普查登记工作;信息处理,2012年6月1日—7月31日;验收上报,2012年8月底前完成地名普查总结,上交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检查验收,推行地名普查成果应用,把普查成果报送省、市主管部门。
三、我县“二普”工作试点情况
2011年10月10日,经民政局班子研究决定,先期选择西郭城镇作为开展“二普”工作实践探索的试点乡镇。在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民政局与西郭城镇组成10人普查队,由薄立华副局长带队,自10月17日进驻西郭城镇,对该镇辖区内12个行政村地名实体概况、地名含义及沿革等普查项目进行调查。西郭城镇辖区内企业比较多,地理实体概况具有一定普查工作代表性。26日完成了西郭城镇基本情况调查,用时10个工作日。普查后期数据库信息整理录入用时7个工作日。由此估算开展全县“二普”工作完成基本情况调查需要4个月;后期专业技术测量、地名标志标准化及地名数据库信息审核、录入需要5—6个月。试点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结合试点经验,收集整理地名资料,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开展“二普”工作做好了准备。
四、县“二普”工作需解决的问题
这次地名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业务标准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主要是:
1、普查工作外业调查需克服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深入到10个乡镇291个村实地踏勘、采集资料;
2、所需经费比较多,按照《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冀民
[2011]83号)文件精神,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财政预算;
3、普查技术要求高,质量验收标准严。
4、人员力量不足,涉及部门多,需要协调的事物多。按规定并结合我县普查工作的实际,需5名地名普查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进行普查工作。县局现有三名,还需抽调两名工作人员。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篇三:XX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XX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我镇根据区地名委员会和区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XX区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地名普查工作,现将我镇近期来地名普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具体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普查分工
为了圆满的完成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20X年X月X日,我镇召开了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动员会议,对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成立了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把普查工作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各村、社区由专人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数据收集工作,数据收集经校对无误后,上报镇地名办公室。
2、组织业务培训,提高普查能力
由于地名普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对普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给予支持,争取到我镇现场给予指导。另 一方面,镇地名办普查工作人员下村进行面对面指导,提高了地名普查工作人员掌握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能力。
3、及时指导督查,协调普查工作
为了及时了解各单位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度,确保地名普查工作的按时完成,我们设立了互联网联络群,由各村村长担任联络员,指导和督促各村(社区)的普查工作,解决普查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时下发普查相关信息,为全面完成地名普查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几点体会:
1、地名普查是全镇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仅靠单一部门是完全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在这次普查中,镇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充分发动各部门,齐头并进,共同开展普查工作,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效率。
2、地名普查工作人员是具体实施普查工作的实施者,本次地名普查专业性强,只有非常熟悉村(社区)的才能进行普查,第一次地名普查是在1983年,距今已近30年,时间跨度长,参与过第一次地名普查工作人员均已退休,为此,我镇各村(社区)专门选配了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政治素养高 的一些老同志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与原有资料进行核对,逐级整理汇总,再有熟悉电脑操作人员进行录入。
3、普查数据的质量最能够体现地名普查工作成效,为此,我们严把质量关,对各村(社区)上报的登记表进行审核,审核表内必填相是否符合国家地名管理系统要求,地名含义和历史沿革等是否填写正确。
总之,我镇的地名普查工作,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镇所有普查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普查数据进行审核与校对和地图校对标注工作。
《地名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