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模块七《找春天》
模块七:对课例《找春天》的评价和想法
通过学习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观看实施过程录像后,我觉得这节课很成功,也让我受益匪浅,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1、课题概述: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作了清晰的说明,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介绍清晰——找春天。
2、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3、教学目标分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4、学习者特征分析:详细列出了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与学习基础。
5、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引导学生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
6、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运用简单多媒体展示,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意见和建议:
1、教学思想:没有体现学生差异性。
2、教学评价:本节课没有提供可操作的教学评价。
3、教学资源:没有相关资源的链接,就简单的几张图片,不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
4、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第二篇:模块七_作业(找春天)
看了课例《找春天》以后,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或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吗?
答:看了课例《找春天》以后,感觉老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都非常好。我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两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从教学设计看:
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既完整又条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并且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老师对学习目标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阐述,符合学生的年齢段特征;老师还对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学生具备的认知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做了分析,为后续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做好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层次鲜明,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情境导入,用ppt辅助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最后还设计了教学反思。
▲从教学实施过程来看:
教学实施过程体现出自己的特长。我认为特别的地方在于: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让学生动脑、动手又动情,开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中能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现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安老师在课堂的表现自然、大方,语言简洁明了、生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总体来讲,这节课的整体安排均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对案例的建议
1、新课标规定低年级教学重点应以识字、写字为主。我认为在识字方面要加强。
2、要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老师能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感受,课堂教学效益高。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模块七活动2《找春天》点评
学习了安老师的《找春天》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教学实施的视频后,我认为这节课很成功,虽然所教学科不同、所教学生年龄特点不同,但还是感觉受益颇丰,下面我结合教学成果评价量规,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作如下评价:
一、值得借鉴和学习之处有:
1、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并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2、教学目标分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阐述比较全面,适度,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基本实现。
3、学习者特征分析:分析了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及情感态度等,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分析比较细致,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实施教学。
4、教学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教学活动时,运用了简易的多媒体和PPT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展示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春天,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通过一些阅读材料能加深学生印象,辅助学生学习,让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5、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语言流畅亲切,有亲和力,使二年级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准备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安老师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教学中体现了学科特色。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中“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和“背诵课文”在教学中没有体现。
2、多媒体的使用比较简单,对于其呈现的内容未作说明,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3、对于最后一个环节“写春天”的实施,时间安排仓促,且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最后评价过于简单,对其他学生也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4、没有体现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第四篇:模块七活动2《找春天》点评
学习了丰宁三小安瑞洁老师的《找春天》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及教学实施的视频后,感觉受益颇丰,下面我结合教学成果评价量规,对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作如下评价:
一、值得学习的方面
1、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并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
2、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阐述比较全面,适度,符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基本实现。
3、分析了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及情感态度等,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分析比较细致,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实施教学。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教学活动时,运用了简易的多媒体和PPT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展示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春天,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且通过一些阅读材料能加深学生印象,辅助学生学习,让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5、教学设计简洁,步骤清楚。
6、教学实施过程中安排了找春天、说春天、结合重点句和课外阅读感受春天、写春天等思路清晰,过度自然,环环相扣。
7、教师语言流畅亲切,有亲和力,使二年级学生易于理解与接受。
8、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准备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
二、我认为安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中“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和“背诵课文”在教学中没有体现。
2、多媒体的使用过于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3、对于最后一个环节“写春天”的实施,时间安排仓促,且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最后评价过于简单,对其他学生也没有起到引导作用。
4、没有体现小组的合作学习。
第五篇:模块七找春天的看法修改
(一)教学设计:安老师设计的很全面,有概述、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a.课题概述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的意图。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及本课的感情色彩。
b.教学目标分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符合年段特征。
c.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列出了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等,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绍。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有清晰的设计意图说明。
d.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简易、阅读材料精练。导航清晰。链接、图文较清晰。
(二)实施过程:
安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从找春天、说春天、抓重点词读课文、拓展阅读、写春天,条理清楚,环环相扣,一步步实现了自己在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过渡也比较自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紧扣“找”字,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且把找到的春天带到课堂上,设计精练合理。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词句和有相同感受的词句。学生交流找到的词句,教师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联系有关春天的词句,或比较印象中的春天,课内外阅读在此汇合、碰撞,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感知与表达。安老师让学生仿写创编,使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交融在一起,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使实践体会和课堂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媒体运用较恰当,教学资源与主题相关,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待改进:
1、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至于最后环节时间仓促。我觉得本课教师布置几篇课文要求学生读的环节完全可以放在课前来读,也可以选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写心中的春天,看完整堂课后有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前半段处理很好,后半部分不大尽人意。另外,本节课没有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我觉得完全有这个必要,如果把有关春天的几篇文章提前的话,学生可以小组讨论自己心中的春天,以便资源共享。
2、教学的三维目标目标的制定不太具体。尤其是知识目标,没有具体指出哪些词需要认识和掌握,而且课文讲授过程中没有具体出示,我觉得可以体现在板书中。
3、在结束语时,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春天这一大好时光,珍惜光阴,努力学习,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教师语言有待进一步简练,一些如“对不对”“是不是”的无效提问应该避免。而且本节课也缺乏对学生的书面检测,那么学生本节课是否将基本知识掌握牢了呢,教师就无从把握,也就不利于下一步的教学了,所以这一环节应该补上。
4、教师只顾展示课件,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一律的放映多媒体课件而忽视了学生听、读、写的训练;学生动手参与的情况少了,走马观花似的,看似很热闹,其实不然。所以我认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重要,否则课堂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
5、教师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样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