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庄小学相声
相声:真正的美
甲:各位同学,你们好啊!哎呀,我今天太高兴了!
乙:呦!什么事儿啊那么高兴啊?
甲: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哎呀,高兴!乙:诶,那倒是。我们儿童自己的节日嘛!
甲:儿童节快到了,我现在走进校园这么一看,男同学是一个比一个帅气;女同学是一个比一个漂亮。
乙:真的?
甲:就说我们班李嘉欣吧,那头型就跟中国台湾著名魔术大师刘谦一样。
乙:是吗?真够酷的。
甲:这还不够酷,您瞧说的那话。
乙:什么呀?
甲:刘谦的魔术已经揭秘了,问题就在圆形玻璃桌子上。乙:他怎么知道的?
甲:是啊,李老师也这么问他。
乙:他说什么?
甲:就这位,长的像刘谦的这位,他说:昨天晚上,刘谦亲自到我们家,告诉我的。
乙:谁 谁 谁 刘谦亲自到他家?想学魔术想疯了吧!怎么可能? 甲:是啊,李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恭喜你,喜爱魔术的嘉鑫同学,你已经具备了学习魔术的第一个基本素质。
乙:什么呀?
甲:吹牛呗!
乙:嗨。
甲:所以说,美不美要看内涵。
乙:对呀,不要光看外表。
甲:我们班还有一位,长得跟姚明似的,乙:个子高,帅气。
甲:可是,上课爱走神儿。
乙:这可是个大毛病。
甲:是啊。白天上课,老师提问:喂,王小明同学,你知道圆明园是谁烧的吗?
乙:是啊。要了解历史。
甲:王小明一听吓得脸儿都白了。
乙:是啊?
甲:老师你说什么?
乙:圆明园谁烧的?
甲:“那、、那不是我烧的。”
乙:什么?
甲:确实不是我烧的。
乙:好嘛,驴唇不对马嘴,越问越糊涂。
甲:所以说,我们儿童只有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心灵感恩社会,才叫真正的美。
乙:对
甲:现在我们学校少先队已经行动起来了。
乙:是吗?
甲:你看,街道上、残疾老人家里、老党员家里处处有红领巾做好事的身影。您瞧,那边来了一群少先队员。
乙:去干什么呀?
甲:帮助盲人王奶奶。王奶奶双目失明,儿子又在监狱服刑,孤苦伶仃。
乙:真够可怜的。
甲:我们这帮少先队员,帮王奶奶扫地,收拾屋子,给王奶奶唱歌,帮王奶奶按摩。
乙:心灵真美好。
甲:其实,他们也从王奶奶身上得到了教育。
乙:是吗?
甲:王奶奶给他们讲村庄文化,讲过去的苦日子。
乙:真受教育。
甲:帮助别人,成长自己嘛!
乙:对,这才叫真正的美。
甲:我想说,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儿童也有份。
乙:是啊,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员。
甲:只要社会需要我们,我们就随时为社会——
乙:什么呀!
甲:做好事呗!
甲乙:就让我们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努力吧!
陈庄小学
2010年6月1日
第二篇:陈庄小学国防教育教案
陈庄六(1)班国防教育课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野外行军判定方位的方法、识图用图的方法以及在复杂地形上行走的方法等。教学过程:
1、判定方位的方法:一是用指北针判定方向,二是利用太阳判定方向。三是根据北极星判定方向。四是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向。
2、识图用图的方法:比例尺、地貌判读、地物符号。
3、在复杂的地形上行走的: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和节省体力,力求有大路不走山路。雨季在山地行进,要避开低洼地,以防山洪和塌方。在积雪厚而松软的雪地上行进,可以用树枝做雪鞋。遇到河流不要草率下水,要仔细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在沼泽地行进特别注意观察地貌和植被。在热带丛林进行,常常遇到藤蔓竹草交织,必须用砍刀开路。为了防止蚊虫、蚂蝗、毒蛇的叮咬,在热带丛林地行进,要扎紧裤腿和袖口,最好还要将裤腿塞进靴子里,鞋面涂上驱避剂或肥皂水或大蒜汁。
三、思考题:
1、请说说地形图在野外行军中的作用。
2、说出一种野外判定方位的方法。
第三篇:2018陈庄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6—2017年第二学期陈庄小学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赵盟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在“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奋斗下,踏踏实实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4、除了常规的听评课以外,我们还做了小课题研究。每位数学老师都申报了一个课题,有一次主讲的机会,一次教研活动研究一个课题。主讲人提前准备自己的研究素材和发
言材料,教研时汇报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和困惑,然后老师们可以针对主讲人所做的研究进行讨论,并解决困惑。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对于课题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培养了初步的教育研究能力。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来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本4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20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5、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结合班级学生特点推出特色作业和创新作业。
三、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益。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沙龙活动。
4、建立并逐渐完善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广大教师的课改积极性。对学生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特长和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本学期我们还在六年级尝试实施了数学学科新的评价体系,采用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在全体老师们的拼搏、奋斗下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的不足: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因为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所以有些老师对自己的丰富经验及心得少于总结或是论文缺少生命活力。在本学期我们将更进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2、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地把握还有所欠缺,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3.小课题研究由于刚刚起步,也受限于我们自身的研究水平,我们做的不是很规范,课题的选择不够精细,希望在本学期能做得更好。
努力方向: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
多观看特级教师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第四篇:陈庄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陈庄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乡中心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校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
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陈庄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陈庄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在乡中心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校制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等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本学期选派优秀教师上了多节示范课,提高了全镇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4、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3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考研,坚持效率第一。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考试。
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重在全程管理。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自学考试。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把他们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压担子。通过组织理论学习为他们“充电加油”。
3、以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本学期,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和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的新形势下,我校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不足,展望未来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上下一心,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共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