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周每日一题3月17日至3月21日
第五周每日一题
3月17日
从2月13日(2006年)开学到7月4日共经过多少天?
3月18日
某年的元旦是星期五,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3月19日
某年的9月份有4个星期一,5个星期二。这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
3月20日
冬冬生病了,医生叮嘱他每隔6小时吃一次药。17日中午12时,冬冬已经第11次吃药了。冬冬是几日几时第1次吃药的?(吃药所用时间忽略不计)
3月21日
某月有3个星期日的日期数都是双数,这个月的1号是星期几?
第二篇:第四周每日一题3月10日至3月14日
第四周每日一题
3月10日
从2006年8月15日到2007年3月8日共经过多少天?2007年3月8日是星期几?
3月11日
小明3月16日下午买来一盆花。他从晚上7:00开始第一次浇花,然后每隔12小时浇一次。小明第八次浇花是几月几日几时?
3月12日
某年的6月份有4个星期三,5个星期二,这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
3月13日
张教授实验室里的挂钟逢整点报时,几点就敲响几下。今天上午,他开始做实验室,挂钟报时;做完实验时,恰好挂钟又报时。从实验开始到结束,挂钟一共敲响33下。张教授的实验做了多少小时?
3月14日
小明全家外出旅游5天,家里的日历没有撕。结束旅游后回到家,小明连撕张日历,这5张日历日期数的和是61.那么,他们是几月几日回到家的?
第三篇:3月21日每日金句
3月21日每日金句:
撒莱对亚伯兰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注:原文作“被建立”)。”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
创世记 16章:2节
注释反思:
以自己的方式成就神的应许,是人常经历的试探,我是否也陷入这种试探中?
撒莱要自己来处理问题,将夏甲给亚伯兰为妾。她和亚伯兰一样对相信神明确的应许感到困难,信心不足就为他们带来一连串的麻烦。当我们想用人为的努力,不按照神特定的方向,来实现神的应许时,也会带来许多困扰。在这件事上,时间对亚伯兰和撒莱是最大的考验,看他们是否愿意让神在他们的身上动工。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也仅是等候。当我们为一些事向神祈求,又必须等候时,若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而干预神的计划,就是一种试探。
第四篇:每日一题2013年3月29日星期五成语运用
每日一题2013年3月29日星期五成语运用
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了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B.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措手不及....了。
C.因为让别人抢先一步,我没能买下那本钟爱的书,接下来的几天,我是吃饭也味同嚼蜡....。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答案:D
第五篇:09.每日一题(2013年秋季·第九周)
每日一题(2013年秋季〃第九周)
(2013年10月28日——11月1日)
【10月28日·词语运用】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着,用牙咬着。
(2)香港今日的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
(3)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用轻飘的衣袖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抛给大地。
A.推繁荣扫B.拍繁荣拂
C.推繁华拂D.拍繁华扫
【10月29日·病句辨析】
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北京消防部门出动6个督察组对15家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吉野家等具有外卖服务的餐饮场所的电动车充电行为进行了集中消防安全检查。
B.如何防止第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办会方深感头痛的问题。
C.近日,湖南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近展出了一批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剑。
D.武汉第三十届金秋菊花展开幕,武昌首义南广场主会场共展出31个菊花扎景,3000余个菊花品种、近百万盆菊花。
【10月30日·语段理解】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是
①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解决某种问题,这才是它的目的。
②像这样出于某种既定目的,有一定计划的阅读,就是专题阅读。
③专题阅读是一种为了研究或解决某个专门问题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
④这种阅读和一般的精读、略读、速读不同,它的目的通常不一定是去原原本本地了解读物的整个内容。⑤吕叔湘先生由于对报刊上太多的错别字十分不满,希望编辑校对人员的水平提高一些,避免错别字。⑥比如,高二有一篇课文《错字小议》。
⑦他就围绕这个问题读一些报刊,搜集材料,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写成此文。
A.③⑥⑤⑦②④①B.⑥⑤③⑦④①②
C.⑤③⑦⑥④①②D.④③⑥⑤⑦②①
【10月31日·现代文阅读一】
宋人的茶会
(1)饮茶之风在宋代盛行,上自宫廷贵族下到市井细民都喜欢茶饮,文人士大夫们则因之兴起一种高雅的集会方式,称为“茶会”。
(2)饮茶习俗的开始是与佛教联系在一起的,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而茶会、茶宴这种文人集体的茗事活动则起于中唐,风尚的形成亦与僧人、禅寺有关。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会》等,几乎所有的茶会都有僧人参加或是在寺庙举行,因此清谈的内容多是禅理,赋诗则表达清茶玄禅已将尘心洗尽、从此要摆脱世虑的愿望,整个氛围脱俗、清寂,茶、诗与禅一味,茶实为道具而已。
(3)北宋的茶会与唐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唐代茶会的中心其实是“禅”,宋代茶会则把注意力投向茶或所谓茶之道,即鉴别、品尝茶汤之形、色、香、味,欣赏茶具的精美细致和点茶、分茶手法的纯熟精妙,并作
诗加以描写和赞叹。文人饮茶风气较唐代更盛,文人们在茶会上常常进行“斗茶”或称为“茗战”的活动,即通过比较茶汤之形、色、香、味来评定高下。北宋文人“斗茶”方式繁复细致,极有趣味。宫廷内举行茶会,宋徽宗更是擅长点茶、分茶之艺。
(4)茶会并非仅仅是茶道的表演和欣赏,和其他方式文人雅集一样,它同时也是文人群体交际、休闲、创作的场合,不过与饮酒的集会气氛总是比较热烈不同,饮茶的集会,“客来谈有无,洒扫凉冠履,浓茗洗尘昏,妙香净浮虑。”(苏轼《雨中过舒教授》)在怡淡宁静的分为中,与高士幽人雅唱清淡,快乐也是淡淡的,沉静而怡然。
(5)宋以前,人们已注意到茶性有去腻涤烦、提神祛睡之效,使人有轻身换骨之感,而北宋文人士大夫普遍的茶悦风尚则与茶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包括茶、茶具和饮茶程式等内容的一整套饮茶之道,使茶的感性形式更加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茶会活动不但使文人们从茶道中得到审美愉悦,并因之促使茶与文学发生更加密切的联系。茶事成为文学创作的新题材,故宋代茶诗大盛。
(6)茶之所以成为审美对象,是因为人们能从它的某一特性找到精神上的契合点,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它又同诗风一样,一个时代的茶风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外延,并且由于有文人群体作为中介,它们之间又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对比中唐和北宋的茶会,高雅中又有清玄静寂与清贵优美的不同,它反应了不同时代文人群体不同的精神风貌,这一点从唐代和宋代茶会诗歌风貌的不同也是可以得到印证的。
1.下列对于“茶会”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会”是一种文人们的集会方式,以饮茶为活动形式,兴起于唐代。
B.“茶会”风尚的形成与佛教有关。唐人的茶会不是有僧人参加,就是在寺庙举行。
C.“茶会”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文人们以茶为审美对象抒发情感,促进了宋代茶诗的发展。
D.“茶会”既是文人们进行茶道表演的地方,也是文人们交际、休闲、创作的场合,气氛怡淡宁静,这点不同于饮酒的集会。
2.下列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饮茶之风唐代仅仅流行于僧人之间,到宋代才渐渐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
B.唐宋文人们在茶会上往往借茶洗尽尘心,通过赋诗来表达摆脱世虑的美好愿望。
C.饮茶风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封氏闻见记》,到宋代形成包括讲究茶、茶具和饮茶程式的茶道艺术。
D.唐人和宋人“茶会”的不同指出在于前者尚“禅”,茶实为道具;后者尚“茶”,茶悦成为风尚。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茶会不仅在文人之间举行,也在宫廷举行,再加上皇帝的参与,促使饮茶之风在北宋盛行。
B.“斗茶”活动是通过茶汤的形、色、香、味的比较来评定高下,因此,茶、水的优劣对“斗茶”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C.唐代的茶诗多阐发的是禅理,宋代的茶诗多阐发从茶道中得到的审美愉悦,风格清玄静寂。
D.茶与文学,茶与时代能够产生某种内在的联系,是因为有文人群体这一中介的存在。
【11月1日·文言文阅读】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盖百亩盖:车盖 .
B.堂上三百户户:房间 .
C.荆王释先王之礼乐释:放弃 .
D.寡人不肖肖:遵从先王教诲 .
2.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齐国之大具之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3.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香居因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向齐宣王进谏。
B.香居进谏时请求退下,以此来威胁齐宣王停止大兴土木。
C.齐宣王是一个机敏、豁达、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君主。
D.香居进谏成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口才好,有谋略的人。
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谏寡人之晚也?
答案详解
【10月28日·词语运用】
答为案B。“繁华”多用于街道、商业区等局部现象,“繁荣”则多用于某国家某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现象,如上所述,就第一句而言,应使用“繁荣”,故排除CD。再看第三句,既然是“轻飘的衣袖”,自然用“拂”更为贴切。
【10月29日·病句辨析】
答案为B。B项错在表意不明,“防止”后面的“免遭盗窃”应该改为“遭到盗窃”。
【10月30日·语段理解】
答案为A。此题关键在第⑦句,第⑦句中的“他”只能指吕叔湘,“此文”指《错字小议》,因此,应该接在第⑤句后。⑤⑦句显然是说明《错字小议》写作情况的,应该在第⑥句后。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第④句首是“这种”,该句放在开头,代词所指不明,显然该句是针对吕叔湘这一事例说的,据此可以排除D项。
【10月31日·现代文阅读一】
1.答案为B。B项的内容在表述上不正确,原文第(2)段中是这么说的:“饮茶习俗的开始是与佛教联系在一起的„„而茶会、茶宴这种文人集体的茗事活动则起于中唐,风尚的形成亦与僧人、禅寺有关„„几乎所有的茶会都有僧人参加或是在寺庙举行”。请注意原文中的“几乎”与“或”两词,B项说法过于绝对。
2.答案为D。A项说法错误,饮茶之风在唐代不止流传于僧人之间,文人之间也已普及,此在文中第(2)段中有想尽表述。B项说法源自文中第(2)段结尾,但文中只是针对唐人说,而非“唐宋”。文中并无表述证明《封氏闻见记》的记录是“最早”的,故C项不正确。
3.答案为C。C项表说错误,原文第(6)段中说“对比中唐和北宋的茶会,高雅中又有清玄静寂与清贵优美的不同,它反应了不同时代文人群体不同的精神风貌,这一点从唐代和宋代茶会诗歌风貌的不同也是可以得到印证的”,说明宋代茶诗的风格不是清玄静寂,而是清贵优美。
【11月1日·文言文阅读】
1.答案为A。“盖”是“覆盖”的意思。
2.答案为B。例句中的“以”和B项中的“以”都是“凭借”的意思。A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以”是“用来”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
3.答案为B。B项中说香居是威胁齐宣王,是错误的,原文中香居只是在对齐宣王进行思维上的启发。
4.翻译为: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
【译文】齐宣王盖大屋子(意译为大宫殿),大得足以覆盖数百亩地。堂上有三百间屋子。凭借偌大的齐国,盖了三年却未能盖成,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香居问齐宣王说:“晋王放弃先王的礼乐,去做淫乐,臣斗胆问荆国是有君主的么?”宣王说:“是没有皇帝的”“臣斗胆问荆国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没有臣子的.”香居说:“现在君王盖大宫殿,三年没能盖成,而群臣中没有敢进谏的人。敢问大王是有臣子的么?”宣王说:“是无臣子的。”香居说:“臣请求回避。”小步快走着往外走。宣王说:“香先生留步,为什么这么晚才向寡人进谏?”于是诏来尚书说:“记下,寡人不遵从先王教诲,盖大宫殿,香子让寡人停止了这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