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工 毛概 论述题(4选2) 考试
4道题中选2道考
(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此观点正确。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正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句话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害所在。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政治保证。
(三)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社会主义原则。
此观点不正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共产党人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提供了标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说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第二篇:毛概论述题
当前社会状况 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社会成员包括领导干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笔者将现阶段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概括为:
1.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过大,很大一部分群体没有共享到经济发展的利益。最穷的10%的人口只拥有社会总财产的0.7%,最富的10%的人口拥有社会总财产的41.4%
2.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严重二元分割。中国农村的生产方式水平和生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工吃住条件恶劣、薪水被拖欠、缺乏劳动保障、被城市人歧视与欺压、精神文化生活奇缺、缺乏基本的夫妻生活或婚恋条件、遭遇政府歧视性管理,根本没有办法融入城市社会。
3.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1个农民4年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够1个大学生1年的费用。看病难、求学难十分突出。
4.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就业难度大。
5.社会矛盾凸显。因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国企改革下岗等引发的信访占较大比例。刑事犯罪和腐败仍处于高发平台,群众的安全感、信任感不高。仇富、仇官的心态,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严重对立。这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和被压制的结果。
怎样建设和谐社会
必须妥善处理以下几个关系,不然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
(一)、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农业研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无疑是最必须、最有效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措施。但是农业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出有限,在农村发展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成本太高,只有城市化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为此必须鼓励农民进城务工,让有稳定收入的农民逐步在城镇定居转变为市民,废除一切歧视农民工的政策,分步并最终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其他城市优先的政策,让农村、农民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人民自由迁徙。
(二)、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靠经济发展创造可供分享的财富、提供税收作为加大投入的资金来源,所以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同时注意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分配公平。
(三)、和谐社会与改革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革除多年的积弊、建立公平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所以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不能因为过去改革有失误就全盘否定改革。但是出台新的改革措施时,应更多地考虑多数群众的利益,使大多数群众从改革中受益。改革
决策的过程应该民主化,使决策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而不是少数人的闭门决策、少数专家说了算。要公平地分摊改革成本,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四)、和谐社会与开放的关系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的并存是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和国家的本质要求;我国的贸易摩擦问题有时是政治问题或被政治化了,是部分国家的政治势力限制、骚扰中国的手段。今后的对外开放,必须贯彻中央提出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
(五)、和谐社会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也是一切社会有序、良性发展的基础。但公平不是绝对平均,我们不是要回到平均主义的时代。片面强调收入分配结果的平均,是对付出更多劳动和努力的人的不公平。群众对贫富差距意见大,不是“不患贫,只患不均”,而是“不患贫,只患不公”,是对腐败致富、非法致富和政策严重不公不满。群众要求的首先是机会的平等,比如教育、医疗、补贴、就业、养老等,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其次是对弱势群体的适当扶助,如残疾、老弱、女童、偏远地区等因自然条件的弱势,又如下岗、失地、农村等因经济、社会地位导致发展条件差的实际弱势群体。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应该在在机会公平、适当扶持弱势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为什么开展三打两建
1.广东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却出现短板。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都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2.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扭曲市场机制、危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公平竞争和正常交易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都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毒瘤”。
3.在广东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给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广东开展“三打两建”活动,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重要工作。
结合现状,谈谈经济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有何关系
关于道德和经济相适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出现道德与经济二元论或二律背反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思想道德的理解,往往是以忽视人们的权利、利益为前提的。而市场经济恰恰是以尊重人的权利、利益为前提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与承认和支持人们行使自己的权利,实现自身的利益相一致的。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一个出路,就是使我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立场、道德思想方法转变过来,懂得道德建设如恩格斯说的那样,必须从每个时代的经济关系里吸收营养。正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现实经济中吸收有益的营养,所以提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一)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
(二)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对经济活动的处理,从
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产品的交换以及使用,无不渗透着文化,因为经济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
(三)文化自觉之后应注意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关系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能够
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2)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简单看两者的上述关系,我怎么也不觉得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发展与道德风尚是同步发展的。
其一、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意识,与其良好的道德成正比吗?如果成正比,咋就出了那么多贪官,只讲经济不讲道德呢?
其二、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如果只是降低成本添加有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这样一种经济生活的进步,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生活的进步吗?
其三、社会炫富、笑贫不笑娼、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及有啥都不如有钱,为钱可不择手段之诸多不道德现象,是不是与经济发展接踵而来,属于整个经济发展阶段必须面对、克服、承受的呢?
第三篇:毛概论述题
毛概的论述题题目
1、请结合一个方面谈谈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运用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要依法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平等就业、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政策,都应认真加以落实。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
民。在这里,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二,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还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性利润;同时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要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要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
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一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二要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三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四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五要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一方面,它不同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而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二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建设和谐社会长期奋斗。正如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现代化建设的新“三步走”战略也是一致的。2020年,也就是在建党100周年前夕,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050年,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要理解和谐并不是没有矛盾,和谐也不是不要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不断化解矛盾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依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能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并且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社会。那种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讲矛盾的认识,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或者称为不和谐的因素。对此,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判断。因为这是正确认识矛盾、科学解决矛盾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方面,既不能夸大矛盾而否定社会的总体和谐状况,也不能过分强调社会的总体和谐而忽视甚至无视矛盾的存在。这种状况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是相吻合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所以总体上是和谐的;因为是初级阶段,所以还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提高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和谐并不是不要活力,活力与和谐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活力的社会,就会死气沉沉,不能发展前进;没有和谐的社会,就会失序失范,陷于混乱动荡。治国理政,必须掌握好活力与和谐的辩证统一,努力形成全
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既是着眼于保持和谐的,又是着眼于保持活力的,始终贯穿了活力与和谐相统一的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又大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第四篇:毛概论述题
一. 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建立的必要性:
1.由于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并且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因此需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来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
2.整治混乱秩序、规范市场必须要强化法律手段。也就是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强化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秩。只有加强法治,强化法律的规范和管理,才能真正建立市场经济的规范和秩序,其理由在于:一,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是平等的,其利益是多元的,资源也是不断流动的。第二,从目前市场中出现一些混乱现象来看,相当多的问题仍然是法治不健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原因造成的。第三,通过法律手段来整治秩序,这就是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场监管体系,解决市场混乱问题,真正使市场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3.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
二. 浅谈目前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但我国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3.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要
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改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相对分散、总体实力弱的现状,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
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使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有利于增强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可以提高文化竞争力,从而可以保护本国文化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发展的一些显著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世界这个大环境。改革开放以
来至今中国与世界各国密切友好的交往,特别是经济上的贸易往来,进一步肯定中国的发展繁荣同世界繁荣稳定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中国同外部世界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家在开发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繁荣,同时又以自
身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世界总体和平、周边总体稳定这样的大环境,离不开对外来资金、管理、技术及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学习。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文体,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五篇:毛概论述题
毛概论述题
1、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可续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
答: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结果和根本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基本点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内在要求,就是把我们的一切工作与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充分相信本国人民的力量,主要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
独立自主不是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闭,更不是保护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而是代表着时代和世界的潮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增强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又可以实行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
4、如何理解和评价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
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意外,还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分配方式具有客观必然性: 1,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决定的。
3,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意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5、.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第三,“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
最后,“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机构成,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历史的、逻辑的展开、丰富和发展。它们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依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思想路线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实现条件、内在规律和必然要求,从而更为完整、充分地体现了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