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明市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英语摸底调研测试单选填空
昆明市2012届高中新课程高三英语摸底调研测试
1.—Tom, you sound like a native.(进步)you have made!—Thank you.I feel more confident now.
come from.(disatisfy)with the busy life, she decided to go to the beach for a(.休
息)
4.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but it was not true.
5.introduced时
态)to the field of IT.
6.alone.
7.时态)by 2014.
8.(wait)to see her.
9.I can’(help)you.
10..
11..(cut down;cut
off;cut in;cut up选填)
12.Recently, more wild elephants have been seen in the forest around the area, that;
what;where;which 选填)is inspiring for the animal protectors.
13.—How was the party last night?
—(愉快的,有趣的)one than that.
14.it to be much better.
15.—Sorry, sir.I didn't mean to hurt you,(show)you those pictures.—.It Just reminded me of my old friends. 2.There are times(when, who, what, where选填)I wonder who I am and where I
第二篇: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套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充分体现高考命题来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的特点,重视生物基础知识、科学实验方法、获取新知识、对示意图、表格、曲线图等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指导思想,知识覆盖必修和选修但突出了主干知识(细胞、实验、遗传、稳态、光合与调节、光合与生态),能较好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醒考生回归教材查缺补漏,还能通过对各主干知识的置于新情景中,呈现形式对学生理解主干知识的本质有启发作用,能较好的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另外本套试卷选择题中每题第一句都简洁精要的点明考查核心,考生能快速准确审题、调动相关知识解答、节省答题时间,非选择题部分题干信息描述准确,但实验题答案叙述量稍大。最后试题贯穿能力考查,能很好地区分学生。
二、典例分析:
1、第3题(6分)“动物激素调节”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激素的作用机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抗利尿激素与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四个要点知识,其中学生对选项A存在较大误解,充分说明记得教材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更进一步的联系。对于现阶段的高三一轮复习很有指导意义。
1、3题(6分)“动物激素调节”为载体,考查内容涉及激素的作用机理、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理、抗利尿激素与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四个要点知识,其中学生对选项A存在较大误解,充分说明记得教材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做更进一步的联系。对于现阶段的高三一轮复习很有指导意义。
2、第 6题(6分)以“遗传和进化”为主题,将遗传的分子基础和进化作为考察点,但并没有将二者作联系综合,使本题难度减小,但仍然有绝大部分同学在此题丢分,说明关于必修二进行一种快速通过的方式并不可取。
3、第31题(12分)遗传规律考察置于一个新的情景中,但与2011全国卷遗传题有类似之处,对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分辨有难度,从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来看又降低了分辨难度,但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括号内的提示信息,导致后面的问题全错。此题对如何复习才能对遗传规律的灵活掌握和熟练运用提醒我们远远做得不够。
4、39题(15分)以必修一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原理为背景,通过资料分析的形式考察选修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对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识图获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微生物实验知识的实际运用是本题的亮点,这也与2012届新课标卷选修一关于植物组织培养资料分析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教学启发:新课标卷生物部分连续围绕主干知识考查,难度适中但情景新颖。另外对课本学生实验变量处理和理解应加强学生审题,对模型建构要引起重视。总之,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教材读薄”!
第三篇: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通过对《昆明市2013届高三摸底调研测试试卷》的分析,我有以下一些看法:
1.重视教材生物学基础知识
这一点在本次考试中是最为突出的。教材中的文字语段,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结论性的语序,越来越成为考察的重点。如果学生熟悉教材,能掌握生物学术语,那么对于概念性的题目就很容易得分。作为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卷,它很清楚的告诉了正在一轮复习的老师和学生们,当前我们的复习不但要熟读教材而且还要精读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一轮复习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为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基础。在6个选择题里,除了第5题考察的运用能力较为突出之外,其它的5个选择都以考察教材知识点的掌握为主。所以我们在后面的复习里,更要以教材为主,只有老师随时让学生去读书,翻书找到考察的知识点出处,那么在日积月累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书本一句话、一个词的重要性。让一轮复习的目的更加明确,也才能有序和高效。
2.图表分析题,突出能力。
在生物的试卷里总少不了图表题,因为作为理科科目的考察,学生对知识转换运用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也是高考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地方。在这份试卷里,选择题第5题和非选择题第29题和第30题就属于此类题。它们的共同点是要学生能看懂图和表格,并运用所学知识作答,而且对答案的选取和准确表达也成为了这次的考察点。在学生的表达中就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生物学功底和能力。
3.教材实验,不再是简单的熟悉用具与过程,更要懂得设计和运用。
对教材实验的考察,简单的是考试剂、用具和过程,而本次实验考察却在问原因,写设计。可以看出它要给我们的信息是,我们在给学生复习实验时,是不是真正让学生明白了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设计思路,这才是考察能力的地方,而我们的学生喜欢填词,而不喜欢写句,也正是由于我们复习还是流于表层而没有升入到位的原因。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这块能力的训练。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第四篇: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分析(范文)
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分析
一.分值比例
必修一:选择题1、2(11分,题1的B涉及必修二);非选择题29、30(17分),共29分
必修二:选择题6(7分);非选择题31(12分),共19分
必修三:选择题3、4、5(18分);非选择题32(10分),共28分
选修一:微生物专题:15分
由分值比例分析,必修模块中,必修一和必修三分值比例较大,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选择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遗传进化
非选择题考查细胞代谢(29和30的实验题),遗传的基本规律(31题),生态(32题)
选修一微生物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和重难点,在第一次市统测中就出现,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2.选择题知识考查细致,涵盖面广
选择题中,选项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知识细,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细心,有些选项错的就不那么明显,干扰性较强,学生读题不仔细就容易忽略
其中第二题的A选项,“两层磷脂双分子层”学生读题不仔细就容易出错。第六题的D选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课本中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及其容易混淆。
3.非选择题部分,不光考查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和细心程度
(1)其中第29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对曲线的解读,纵坐标为“氧气变化的相对值”,学生必须理解什么叫做变化的相对值,对曲线中的曲线的折点必须有到位的理解才能去分析解答题目。
第31题难度也较大,题目中给出的实验结果是有角和无角的比例有性别差异,学生就可能理解为伴性(X)遗传,对于后面的解答就会全部错误,而如果学生认真仔细读题,“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就可以初步推断为常染色体遗传,只要做出第一问,后面的空就简单明了。
(2)考查学生实验设计中的分析和表述能力,第30题的实验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变量处理、观察指标、结果、结论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清晰准确的表述。
(3)选修第(2)题,学生必须理解“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机制,才能对题目做出正确解答;第(4)题,第一个空,难度较大,学生要分析,研究有没有抑制其生长繁殖,要肉眼看得见就要在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因此要添加琼脂,同时这个题目也告诉学生,下笔答题之前读完了再来答题。
总体来说,本套试题难度有点大,整套试题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整套试题中都很注重能力的考查,能更好的区分学生。也提醒学生,在生物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对科学实验方法、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读懂图表的能力等也要重视。
第五篇:云南省昆明市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云南省昆明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 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完成1-2题. 24.《诗经》:“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
耕,十千维耦。”材料反映了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5.贵族的基本特点是独立领土领民,经济上完全独立于君主,政治上相对独立于君主,是能够与君主抗衡的社会力量。古代中国从社会结构、生存条件上决定贵族阶级消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6.《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
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2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
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28.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同战胜的,不是联台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
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
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29.下表为我国1957年至1960年工农业产值比例变化表,材料说明这时期的中国
A.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B.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 C.畸形经济结构渐趋正常 D.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0.根据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理论,天主教会始终坚持大地是扁平的圆罗盘,罗马或耶路撒
冷是世界中心的说法。对这一说法构成致命性冲击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白尼的日心说 C.牛顿力学体系建立 D.达尔文的进化论 3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自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
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
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A.民主自由 B.社会公正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32.英格兰西北部和苏格兰属于英国落后的边缘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 勃,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紧随其后,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也开始了工业化。由此,英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由东南部向西北部偏移。这说明工业革命 A.推动产业结构变化 B.改变英国经济布局
C.推动英国经济均衡发展 D.推动英国整体经济发展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
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 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
34.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战略和主题内容,该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5.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
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
A.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 B.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 C.跨学科研究催生新史学学科 D.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为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国家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英国政府变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对权与政权高度吻合,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这是一次巨大的制度创新,英国从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卞姗姗<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挥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绝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此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并分 析影响其政治主张的因素。(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奥古斯都(屋大维)曾自豪的宣称:“我接受了一座砖造的城市,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市。”罗马通过军事征服,财富和奴隶从四面八方涌八,罗马从数万人的小镇变成了近百万的大城市,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用罗马城中一问昏暗破旧的公寓的一年租金,完全可以在周围小城镇买到一幢漂亮的住房”(罗马诗人尤维纳尔)。贵族和元老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统治者们将廉价的享受抛洒给公众:宏伟巨大、能容纳数千人的公共浴池,能容纳数万人观看的竞技场,宏大的剧场、神殿拔地而起,将文明推向巅峰,也封住了民众的不满之口。于是,事情变得非常讽刺,罗马平民可能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但通宵这里的享乐的场所却是五花八门,廉价的放纵填充了日常生活,特朴实的美德和对政府的不满一并消除.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的面积达83平方公里,周长近37公里,人口约100万.长安按中轴对称布局,由外廓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10座里坊。此外还建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走向衰落,在战火兵灾中被反复蹂躏破坏。长安的繁华成为了历史上永恒的记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看历史2013.5》“千城之谜”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罗马城和唐代长安城走向衰落的原因及其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启示。(12分)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日“皇堂”,二日“西堂”。“皇 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当这些皇室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学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学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于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旱。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无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来说,“真正的民主”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仝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享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l)根据材料,分析18世纪欧洲人对“民主”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的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在凡尔赛务约中,协约国曾宣布,严厉裁减德国军备的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根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战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在裁军领域中赢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在华盛顿会议上,主要海军大国的海军吨位和比例为明确的数字计划所限制。它使国联能够在陆军编制的所有重要问题上运用同样的原则。“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会上德国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坚持其他国家强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任何人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编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联盟裁军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 因素。(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李鸿章完全是在曾国藩的卵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是曾国藩反动事业的继承者,而且他在反动统治集团的地位及其卖国行为,都超过了他的师父,成为19世纪最后三十年中最大的一个卖国贼。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1954年版
材料二
19世纪末美国总统克利夫兰:李鸿章不仅是中国在当时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个世纪(注:指19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国家提供了公认的优艮设施。以一位外交官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滨和克利夫兰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