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

时间:2019-05-13 12:3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

第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

1.固体燃料气化

2.固体燃料气化所得煤气的成分取决于什么?

3.以水蒸汽和空气为气化剂,对煤进行热加工,在自热平衡条件下获得的煤气为什么煤气?

4.ZnO法可脱除的有机硫有哪些?

5.湿法氧化法脱硫

6.栲胶法脱硫液中的氧化催化剂为什么

7. 吸收操作的条件是什么?

8.使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解吸出来的方法通常有哪些?

9.生产上采用循环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10.变换反应的方程式是什么?变换过程的作用是什么?

11.CO变换过程所用催化剂中耐硫变换催化剂是什么?

12.变换工艺中如何实现操作温度沿着最佳温度线进行?变换炉段间换热方式有哪些?

13.可逆放热的气固催化反应过程如何实现接近最佳温度下操作?其换热方式有 哪些?选用的介质有哪些?

14.反硫化现象

15.变压吸附脱碳原理

16.针对联醇系统的合成氨生产中,脱除CO的过程主要有哪些?

17.联醇生产中,进合成塔原料气中H2与CO的比例主要根据什么来确定。

18.合成氨原料气精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9.什么是醇烃化工艺?醇烃化精制工艺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20.萃取精馏

21.联醇生产中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什么?粗甲醇精馏过程中所用的萃取剂是什么?

22.联醇生产中,醇氨比变化时 主要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气体组成?

23.氨合成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什么?

24.合成氨氨分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25.提高平衡氨含量的措施有哪些?

26.氨合成催化剂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什么处理,停车卸出接触空气前必须进行什么处理?

27.尿素生产中控制原料气中一定氧含量,其作用是什么?

28.尿素合成工段加入过量氨的优点有哪些?

29.尿素合成反应出现最高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什么?

31.尿素蒸发常用的设备是什么?

32.尿素的生产流程可分为四个步骤是什么?

33.尿素生产中缩二脲生成的原理是什么?生产上常采用哪些措施减少缩二脲的生成?

34.尿素溶液蒸发工段为什么采用两段真空蒸发?

35.氨合成塔的结构特点如何?有哪些形式的氨合成塔?

36.轴向、径向冷激式合成塔有哪些优点?气体在该塔中的流向如何?

37.画出以煤为原料生产氨和甲醇的联合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并说明各工段具体的生产方法。

38.下图是某厂生产的基本过程,选择各个工段采用的方法以及说明主要的反应。

煤 造气 脱硫 变换

甲醇合成 脱硫 产品氨 氨合成 精制 脱碳

氨 甲醇 粗醇精馏 CO2

尿素

合成 未反应物分离 尿液

蒸发 造粒 尿素

39.变换炉一段装触媒量为26m3,通过一段的半水煤气量为10.5万m3/h,求一段空速。已知变换炉直径为3800mm,求26m3触媒装填高度是多少?变换每小时加蒸汽量为19.0吨,合成氨产量为每班(8小时)280吨,求吨氨耗蒸汽为多少?

40.合成系统新鲜气(标态下)消耗量为30000 m3/h,新鲜气含惰性气体0.7%,放空气中含惰性气体17%,求每小时循环气的放空量?

41.目前某厂半水煤气流量为10.5万m3/h,脱硫塔φ4.4米,溶液设计硫容为0.2g硫化氢/L,当进口硫化氢为800mg/m3时,试计算:当出口硫化氢为150mg/m3,需要多大的溶液循环量?

42.已知干半水煤气100Nm3其中CO27%,H243%,N220% ,CO210%,若变换率后变换气中CO干基含量为1%,则变换过程的变换率为多少?变换后干气体积为多少?

第二篇:化学工程与工艺

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

1.物质及其变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热化学定律。

2.化学反应定律和化学平衡

熟悉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化学平衡表达式及计算。

3.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 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PH值计算、缓冲溶液计算。盐的水解有关计算和同离子效应及盐效应对溶解度的影响。

4.氧化和还原

原电池的组成、原电池符号的书写、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

5.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意义和合理组合、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结构与元素所在周期、族、区的关系和元素性质关系。

6.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价键理论要点、共价键的特征、类型、sp杂化轨道类型及其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分子间力的三种存在方法,分子间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四大典型晶体特征、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的影响。

7.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组成、命名

8.主族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碱性和溶解性、碱土金属盐类的通性。

9.主族金属元素

(二)铝 锡 铅 砷 锑 铋

铝的两性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表现、锡 铅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Pb(Ⅳ)Bi(Ⅴ)的强氧化性。

10.非金属元素

(一)氢 稀有气体 卤素

卤素的通性、卤素单质在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歧化反应、卤化氢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的递变规律,卤化物键型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情况;熟悉次氯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氯的其他含氧酸及溴和碘的含氧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各种卤素含氧酸的命名方法。

11.非金属元素

(二)氧 硫 氮 磷 碳 硅 硼

氧的成键特征;臭氧的氧化特征及不稳定性,知道臭氧的成键情况掌握过氧化氢得热稳定性、若碱性以及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势;熟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亚硫酸和硫酸的性质,了解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命名方法;熟悉单质氮的稳定性、氨水的若碱性,铵盐的热分解性质,NO 和NO2的性质,亚硝酸和硝酸的性质,重点掌握硝酸和金属的反应的复杂性,及硝酸盐的热分解性质:掌握正磷酸盐、一代磷酸盐、二代磷酸盐的水解性质、碳的多种同素异形体;熟悉CO2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碳酸的性质,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的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硅酸的组成,硼酸缺电子特点。

12.过渡元素

(一)铜副族和锌副族

过渡元素原子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其原子半径,氧化值,金属活泼性,形成配合物的倾向;Cu(Ⅱ)、Cu(Ⅲ)相互转化的性质、铜和银的某些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了解重要盐的性质及其氢氧化物的两性性质、Hg(Ⅰ)、Hg(Ⅱ)

相互转化的性质。

13.过渡元素

(二)铬 锰 铁 钴 镍

Cr(Ⅲ)和 Cr(Ⅳ)相互转化的性质,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的转化条件 熟悉Mn(Ⅱ)、Mn(Ⅳ)、Mn(Ⅵ)和Mn(Ⅶ)相互转化的性质,熟悉Fe(Ⅱ)、Fe(Ⅲ)、Co(Ⅱ)、Co(Ⅲ)、Ni(Ⅱ)和 Ni(Ⅲ)重要盐类和配合物的性质。

第二部分

有机化学

1.烷烃

饱和烃结构特点、机化学的碳架异构烷烃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烃基的命名烷烃

物理性质递变的一般规律、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

2.单烯烃

双键的结构、烯烃的顺反异构和烯烃的命名、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烯烃的聚合性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熟练运用马氏规则、烯烃制法和来源。

3.炔烃

炔烃的结构及炔烃的命名炔烃的加成反应、C=C加成异同点、制备炔烃的方法。

4.二烯烃

了解共扼体系的形成条件、共扼类型(p-p、p-p、σ-p,σ-p)及共轭效应、共轭二烯烃的共轭加成反应。

5.脂环烃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及顺反异构现象脂环烃的性质、特别是小环烃的加成作用、解释环丙烷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原因、环已烷的构象及取代环已烷的优势现象。

6.对映异构

判断分子的对称因素,并能正确判断分子是否有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概念手性碳原子概念;熟练地用R、S命名其构型,准确地用费歇尔投影式、纽曼式、楔透视式表达其构型。

7.芳 烃

芳烃的命名(单环、多环、稠环)、芳烃的重要亲电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等包括反应条件、历程及应用)、芳烃侧链的氧化反应,苯环的氧化和加成反应、芳烃上的三类定位基;熟悉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和应用、熟练Huckel规则、熟练判断分子的芳香性,了解典型非苯芳烃。

8.卤代烃

卤代烃的命名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及与金属的反应及合成中的应用

卤代烃的各种制法、各种类型的卤代烃的活泼性及鉴定它们的方法、理解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互相影响、理解SN1、SN2历程;了解烃基、亲核试剂、离去基团、溶剂对历程的影响。

9.醇 酚 醚

醇、酚、醚的命名、氢键对这三类化合物沸点影响、醇中C—O或C—H断裂的各种反应,了解醇中OH中H原子的活泼程度;熟练掌握醇的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理解E1、E2历程,了解影响消去与取代竞争的因素酚的性质,醚的性质1°、2°、3°醇的各种制法。

10.醛与酮

醛酮的命名、>C=0的结构与极化亲核试剂对羰基的加成反应、羰基的各种还原方法、醛的易氧化性及其应用;醛的岐化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历程,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活性的差别、活泼的α—H引起的反应:互变异构、卤代、羟醛缩合,卤仿反应、悉醛酮制法α、β—不饱和醛酮的重要反应(共轭加成)。

11.羧酸及衍生物

羧酸及衍生物定义、分类、羧酸及衍生物命名、结构、性质及羧酸的酸性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酸碱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从羧酸制备各类羧酸衍生物的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制备方法、羧酸、二元羧酸、取代羧酸的性质及其反应、有机化合物合成原理、方法及其合成路线的选择、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2.含氮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及染料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命名、结构特征)、相转移催化、烯胺基本概念及其在有机合成上应用、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偶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13.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命名)、呋喃、噻吩、吡咯、糠醛、吡啶、吲哚和喹啉的结构特征。

第三部分

化工原理课程

1.流体流动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流量与流速、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2.流体输送设备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类型与选型。化工生产中离心泵的应用.3.传热

传热的基本方式。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平壁热传导、圆筒壁热传导。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和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法。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套管式、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型式和设计计算、传热的强化途径。

4.蒸馏

相律和拉乌尔定律、相对挥发度、两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精馏原理和流程。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的影响、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图解法、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吸收

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对流传质、吸收过程的机理、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升学考试

专业实践考核大纲(100分)

技能考试科目:无机化学技能操作、有机化学技能操作。

一、无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溶液配制:

(1)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HCl、H2SO4、HNO3、Na0H、NH3·H2O、CuSO4)

(2)配制100m1 0.01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

(3)用已知浓度2.00mol·l-1的醋酸溶液配制50ml 0.10mol·l-1的醋酸溶液。

要求: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学习吸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质量分数和物质量浓度的关系。并能由固体试剂或者较浓准确浓度溶液配制准确浓度溶液。

2.食盐的提纯

要求:掌握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会应用相关原理,依据所给定仪器解决提纯问题。

二、有机技能考核内容及要求

1.仪器组装:安装回流、分馏、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等仪器装置组装。

2.熔点测定:进行用有机溶剂作溶剂的熔点操作。

要求:掌握液体、固体有机物的熔点测定方法。常用仪器安装使用。

第三篇: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 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就业方向:培养毕业生可在食品、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从事生物产品的研制、生产,同时可到高等院校、设计和研究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

(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3)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

(6)富有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

(8)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具有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具有功能性或最终使用性: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产品质量要求高;商品性强,多数以商品名销售;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服务;设备投资较小;附加价值率高等特点。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化学工程 师。毕业生能够适应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承担化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咨询和教育等工作职责;能够应用工程技术科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知识,通过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毕业生达到见习化学工程师的能力水平,可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能在短期内获得注册化学工程师资格,成长为能够面向和引领未来的创新型工程师,也具备发展成为优秀企业家和知名学者的潜力。毕业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化学工程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成为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和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

第四篇:浅谈化学工程与工艺

浅谈化学工程与工艺

经历了忙忙碌碌的高中生活,在六月的洗礼中,我如愿考到了南昌大学,初入大学,先被其美丽校园环境所吸引与震撼,半年过去了,对于本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还不是很了解,在这学期的学科导轮中,我才渐渐的对此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

选择这个专业的起因是高中就觉得化学反应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有一个很大的诱惑力——创造与消失。我很想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神秘的学科中。我像依着这学科为起点,来实现上大学就业的一条坦荡人生路。

但是,在入校半年之后我才觉得这个学科好像与我的距离还很远,不是很贴近生活的一门必备工具。庆幸的是,再我即将有所怀疑的时候,学院的一门——学科导论——让我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要求、目的、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浅谈:

一、学科简介:

1.学科:工学

门类:化学与制造类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为适应新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化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涉及化学、生物、材料科学、能源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适用范围: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工类生产工程和设备的基础物理和化学的规律,并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可胜任化工生产过程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系统分析和优化,能在化学领域和化学有关的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的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3.本专业的特色:

其一,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服务对象多。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工,无机

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材料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微电子化工等诸多领域。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化学工业这个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服务对象遍及化工、石油、医药、能源、轻工、材料、生工,食品、环保等各部门。

其二,工程特色显著,知识的可迁移性强。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两大支撑点,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化学工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化学工艺则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气、矿物、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加工技术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这些工程放大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不仅在化工领域,而且在医药,材料,食品,生工等众多相关领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因而,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

二、学习要求:

1.本专业的主干学科:

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物理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制图、仪器分析及实验、计算机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等。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数学、物理、英语、有机化学、计算机、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并开设有门类齐全、涉及各交叉学科的选修课。

2.本专业强调工程实践,同时,本专业鼓励学生修读第二专业,如工商管理、计算机、英语等,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特别是以下方面的知识: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2)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3)化工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行管理;

(4)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等。

我校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学校,该专业的历史可以说是开校即有的“元勋”学科,它的师资和教学经验的深厚大不为我所担心。

三、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

9.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四、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五、就业前景:

几乎全国所有的工科院校都有这个专业.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专业的报酬不是挺高,但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地理位置较好的重点名牌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经济发达地带,化工容器制造业较多,可能由于薪资方面的原因,该专业转行的人较多,所以不少企业一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建议毕业生可到这些地区寻找工作.当然还有好多是要考研的,考研的学校以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排名靠前。考研走的以后是设计院的研发、改造、分析等工作。

该专业毕业后的直接工作环境不是很理想,甚至可以说相对而言在整个工科的就业环境中是最糟糕的一个。

薪资状况:该专业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一般在1200元/月左右,3~5年后,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所处行业的性质,3000~5000元/月的工资是很正常的,高薪可达10000元/月左右;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工产品及过程开发、工艺设计、化工生产系统运行管理与优化能力,基础理论扎实、专业面广、社会适应能力强,可从事化工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可适用于下列单位与部门:

(1)各类化工企业和公司,如化工、石油、医药、轻工、食品、环保等部门

(2)设计院、研究院、科学院等从事化工设计和科研;

(3)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

第五篇: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重要工业领域,它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特征,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工业在向“绿色化工”方向发展的同时,对知识的交叉渗透、产业的相互交融提出了更宽更深的要求,本专业就是为了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化学工业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专业。

两大特色:

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基于以上两点,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汽车、机电炼油、煤转化、天然气转化、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习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与过程、化工优化与模拟等化工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受到化学与实验技能、工程制图能力、工艺设计方法、电子与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 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设计、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实验技术、高分子化学等。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另外辅修化工经济技术分析,电工电子、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机械、精细有机合成原理等。根据学校略有变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应用要求较高等,一般安排40周。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工业催化和应用化学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专业发展方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相近专业:制药工程。(主要的是化学制药)。生物工程

就业方向

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下载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工程与工艺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

    关于开设化学工艺 专业的申请报告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行业企业对化工类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学校不断发展进程的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英语;2.计算机;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1.英语;2.计算机;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

    1.Although the use of chemicals dates back to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 evolution of what we know as the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 started much more recentl......

    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论文

    提示:以下所有论文,将鼠标移至想要查看的标题上,按住Ctrl键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查看详细内容。也可咨询QQ:893628136 1. 电镀污泥中铜和镍的回收(字数:11869,页数:17 ) 2.......

    化学工程与工艺[大全5篇]

    MATLAB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 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 MATLAB 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传统 的化工实验的数据 处理是相当复杂的,需要花费大......

    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

    The chemical industry today is a very diverse secto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in which it plays a central role. It makes thousands of different chemicals......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 一. 培养目标: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与设备的基本原......

    1化学工程与工艺

    1.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我国化工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集成了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而形成的一个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化工专业,现已成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