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简答题&部分配伍题小抄版
配伍题
第二章:供求理论
1.需求: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种愿意并且有能力够买的数量。
2.需求规律: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很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吸取数量和商品城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3.供给: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出售的数量。
4.供给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
5.均衡价格: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点的价格。6.支持价格: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的下线,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一称最低价格。
7.限制价格: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上限。8.弹性:指自变量变动锁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程度。
9.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11.供给价格弹性:收入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程度。
第三章:效用理论
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3.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曲线。
4.家庭预算曲线(消费者预算曲线):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曲线。5.替代效应:指当前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购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
6.收入效应: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是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搞的效用水平。
7.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4.等产量曲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6.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7.规模报酬:产量增长率和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的关系。
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
1.完全竞争: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
3.垄断竞争:指多个生产者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简答题: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表明消费者要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不能同增同减,同时增加收入不够,同时减少达不到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达到相同的效用水平,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用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大。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U=MC)a.当MU>MC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b.MR 定义:消费者收入既定,偏好既定,价格既定,每一个单位的货币不论用于购买哪一种商品给他带来的满足程度是相等的。满足P1X1+P2X2+„„+PnXn=M和 MU1/P1=MU2/P2=γ两个等式,从而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5.总产量和边际产量关系: 当MP>0,TP增加;B.当MP<0,TP减少;C.当MP=0,TP最大。(想要字多参照简1)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对产量影响的三个阶段。(P82页图) B.0到L0,TPL增加未达最大值,APL增加至最大,MPL先增后减且>APL,这一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而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引起TP和AP的增加,L的投入至少要到L2否则资本的作用无法发挥。 C.L2~L4,APL开始下降且>0,MPL持续下降且>0,因此L的投入有力可使TPL提高,B点APL达到最大,C点TPL最大。 D.L>L4,MPL<0,TPL下降,APL减少,这一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可变要素投入过多,不但不会增加TPL且会导致减少,是生产投入禁区。等产量线的特点。 斜率为负,两两不相交,一个平面中有无数条曲线,凸向原点。 6.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a.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b.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c.厂商和要素可以自由进退和自由流动,d.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7.完全垄断的条件和原因: a.商即行业,完全垄断,完全控制; b.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即产品的交叉弹性为0;c.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d.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结构。 8.垄断竞争存在的原因: 市场上有很多的生产者和购买者,每一个生产厂商的生产规模都是比较小,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但存在某种替代性,进入市场的障碍比较少,厂商和要素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入市场。 9.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可以调节商品供求和要素供求,即靠“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特别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更易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在实现经济运行中,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和一系列理想化的假设条件不一定存在,在很多场合,市场机制不起作用或不能有效的起作用,即实现不了资源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 10.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 外部性是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于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观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11.消费函数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观点: 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杜贝森相对收入理论: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的最高的收入水平,F.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相对水平,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12.投资乘数的作用和制约条件: 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投资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投资的减少。制约条件: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13.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因素,国民收入如何变化: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随着价格总水平上升而减少,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总支出水平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14.三种供给曲线的形状及其原因: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社会没有实现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短期供给曲线: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长期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这是因为,社会已实现充分就业或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 15.在三种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的影响。(结合简14): 在A.: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价格不变;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不变,价格不变。 在B.: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不变,价格上涨;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不变,价格下降。 在C: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不变,价格上涨;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不变,价格下降。 16.失业的种类和影响: 摩擦性失业,求职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a.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 b.造成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失业率与GDP之间存在负相关,奥肯定律: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要上升一个百分点,反过来,实际GDP每上升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要下降1个百分点; c.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家庭收入减少,高失业率高犯罪率,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影响政府威信,产生很大政治损失。 17.菲利普斯曲线的特点 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曲线斜率为负,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b.曲线形状不是一条直线,即不断降低 失业率要以不断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c曲线与横轴相交的失业率为正值,也就是说,工资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稳定状态,也要有一定的失业率。 18.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和概念: 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财政工具:税收和公债。 19.为什么平衡预算乘数仍然能推动经济增长: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对总需求有扩张作用,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扩张作用,而增加税收则对社会总需求有收缩作用,从而对国民收入产生收缩作用,二者对国民收入的变动作用方向相反,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效应大于税收乘数效应,所以当政府支出与税收同时同方向等量变动,实现平衡预算时,仍能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20.自定稳定器的作用和运用: 税收,转移支付,农产品支持价格 在经济扩张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的增加,失业保险,平困救济,农产品价格支持等转移支付的减少,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而及时的减少,各项转移支付的增加,又有助于缓和经济的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货币的供给层次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狭义的货币),M2=M1+定期存款(广义的货币),M3(更广义的货币),Dn(非银行系统的存款),M4=M3+L(最广义的货币) 21.货币政策工具的构成和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 A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劵,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 B.在经济过热时期,总需求>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劵,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整理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答:(1)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违反需求规律的特例有吉芬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和炫耀性物品(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其价格上涨更能显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2、影响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 答:(1)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对商品的预期。【NOTE如果是论述题,请把以下全部答完】 (2)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 (3)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右移。 (4)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造成该特定商品需求的减少,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加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相反,偏好程度减弱,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6)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当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3、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或需求的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 答:(1)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成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2)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得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综上所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而供给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关系分析是在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前提下成立的,因此上述关系与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是一致的。 4、简要分析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条件下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的可能变动情况。答:(1)商品本身价格没有变化时,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减少,称为需求减少;变现在图形中便是需求曲线左移。商品本身价格没有变化时,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增加,称为供给增加;表现在图形中,便是供给曲线的右移。 (2)商品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则必然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但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依赖于需求减少幅度和供给增加幅度。均衡产量可能会增加,可能会减少,还可能不变。 5、为什么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答: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的百分比处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需求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一般而言,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且比较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小;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大小且不稳定,受价格变化影响大,因为需求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替代品书目和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则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4)此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对不同商品而言,以上各种因素也会不同,所以他们的价格弹性也就不同了。 6、为什么大多数商品的供给的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 答:(1)供给的价格弹性便是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供给量变动率和其价格变动率之比。供给价格弹性可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供给价格点弹性表示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2)大多数商品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价格弹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在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许多因素中,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厂商若要根据商品的涨价及时增加产量,或者根据商品的降价及时缩减产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相应地,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小的。但在长期,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缩小,甚至转产,都是可以实现的,供给量可以对价格变动做出较充分的反应,供给价格弹性也就比较大了。 第二,除此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也是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重要因素。如果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提高,则意味着供给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在短期内,产量增加一般会引起单位生产成本较大的变动,所以供给价格弹性比较小;而在长期内,厂商容易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产量增加不会引起单位成本较大的提高,所以供给价格弹性可以比较大。 7、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弄明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1)“谷贱伤农”是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却因粮食下降而造成粮食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怪现象。 (2)经济原因分析:“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消费收入减伤;相反,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并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级最终会使得销售收入减少。(3)【此步作图解释】 (4)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由于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减少弄明的收入,这一特点会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政府要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农民的收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并且收购过剩农产品。农业丰收时,政府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确保农场品的价格不至于下降过多;同时,对于市场上产生的供过于求的农产品,政府收购后可以进行库存,以便为此后的歉收年份做储存准备。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农民的生产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际上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收入不至于在丰年减少,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限制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 8、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的使用范围 答:(1)“薄利多销”是指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后,尽管单个产品收入减少,但是企业总收益增加了。薄利多销策略适用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即适用于ed>1的商品。 (2)对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价格收入,即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呈方向的变动。这是因为,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时,厂商降价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的增加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入的增加量。所以,为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于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的方法,而对于录像机这类需求富有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9、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同。 (2)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而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移动。 10、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 答: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由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可以从两种情况考虑: (1)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即需大于供的商品短缺的市场状况,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得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由此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 (2)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平衡,按需配置稀缺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单现实中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因此在指定价格政策时要尽可能贴近均衡价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1、什么是供求原理?结合显示经济生活的实例予以说明。 答:(1)若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若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这种影响,称为供求定理。 (2)例如,彩电供给过剩,价格下降,需求增多,企业会减少彩电的生产,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相反,彩电供给不足,价格上涨,企业看到有利可图,会增加供给,而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会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12、论述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 答:(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通过需求收入弹性可以判断该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该商品就是正常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负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劣等品的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上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价格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 (4)需求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如果交叉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商品y价格提高,商品x的需求量增加,则商品x与商品y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互为替代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越强。如果Exy<0,表示随着商品y的价格提高,商品x的需求量减少,则商品x与商品y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越强。如果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xy=0,说明商品x与商品y之间没有相关性,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商品。 13、运用供求关系原理 分析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什么要限制石油产量 答:由于石油为各国的主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弹性,所以,当OPEC组织决定降低产量时,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需求量下降幅度。这从短期来看,会增加该组织组织成员国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若该组织不限制石油的生产,则成员国将因价格下跌而减少其收益。 第三章 效用论 1、反映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有何特征 答:(1)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队可能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列。消费者可能把不同商品组合排在同一序列,这个序列表达了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无差异曲线是指带给消费者同等满足程度的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反映了偏好的性质。无差异曲线有以下特征: 商品空间中任何一点都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表明消费者可以比较任意的两个商品组合,确定它们是无差异,还是有差异的。 通常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商品是越多越好。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 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表示任意两组商品组合的加权平均比两组中的一组好。 2、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 答:(1)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不会发生改变和移动。 (2)无差异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该性质的核心意义是任意无差异曲线表示特定的效用量。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由消费者偏好决定的,只要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其无差异曲线就不会变动。(3)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动的时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发生改变和移动,导致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改变,从而使消费者最终选择发生变化,但这不会引起无差异曲线的变动。 3、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 答:(1)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等满足程度时增加一张商品的消费量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2)边际替代率呈递减规律,边际替代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X、Y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MRSxy=MUx/MUy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X的消费增加和商品Y的消费减少,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递减,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递减,因此边际替代率递减。 4、简述消费者偏好对其需求的影响 答:(1)消费者偏好也叫做消费者嗜好或欲望,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消费者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及传递性等基本性质: 完备性。任意两组商品X和Y都是可以比较的,而且X、Y比较的结果是:对X的偏好大于对Y的偏好,或者是对Y的偏好大于对X的偏好,或者是对X和Y的偏好相同。完备性表明消费者有能力比较商品组合的优劣。 反身性。任何一组商品至少和其自身一样好,即X和X的偏好相同。 传递性。假如消费者认为X组合至少和Y组合一样好,Y组合至少和Z组合一样好,则X组合至少与Z组合同样好。 (2)消费者偏好是形成需求的内在原因,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会决定需求曲线的变动。例如,消费者变得比以前更爱喝咖啡,那么咖啡的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动。也就是说,在某一种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都将比以前购买更多数量的咖啡,反之亦然。 5、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 答:(1)序数效用论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劣势对比来表示与分析效用的理论。序数效用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偏好的,单个人偏好是心理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实际上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一、二来表示。 (2)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此外,序数效用 又提出了预算线。预算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全部数量组合。 (3)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就可以说明消费者的均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族中某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MRS12=P1/P2,这个式子说明了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消费者愿意用以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6、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 答:(1)基数效用是指人们对于某种商品的满足程度即效用是可以通过基数大小表示的。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即:在一定是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效用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某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7、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的比较 答: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解释消费者行为的两种不同理论。两者有明显的差异: (1)假设不同。基数效用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值是多少;边际效用MU具有递减规律。而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表示:效用的特点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上。(2)使用的分析工具不同。基数效用论用MU以及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得最大化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预算约束线为工具。 (3)均衡条件的表达也不同。基数效用论表达为MUi/Pi=λ,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12=P1/P2。两者又有许多共同之处: (1)他们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需要,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2)它们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效用的过程。 (3)他们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都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4)它们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8、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76 9、如何用基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 答:(1)基数效用论者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 (2)他们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从而形成消费者需求的一般特性,即: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是固定的,那么他对某物愿意付出的价格就以物品的效用为准。如果某种商品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愿意为之付出的价格越高,反之,如果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为之付出的价格越低。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物品的数量越多,该物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这样,下佛诶这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降低。 (3)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其均衡,即:MU/P=α(使货币的边际效用与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增加商品的购买,致使商品的边际效用减小,直至商品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在此过程中,商品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效用是等比例递减的。 (4)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需求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导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10、什么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图分析正常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用。答:(1)收入效应是指在商品价格变化时,在其他所有商品名义价格和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的商品消费量的变化。替代效应是指商品价格变化时,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2)一般来说,价格变化后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都会发生,单不同商品这两种效应的作用方向不同。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用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收入效应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则要根据商品的性质而言。如果商品是正常品,收入效应会小于替代效应,所以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上升;如果商品是劣等商品,收入效应会使商品需求量减少,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所以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上升;如果商品是吉芬商品,则收入效应会使商品需求量减少,但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所以价格下降后商品需求量下降。(3)作图说明 9作图说明低档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用 答:(1)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少,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增加的商品。由于商品价格变化与消费者实际收入呈反方向变动,因此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2)作图说明 11、作图说明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答:(1)吉芬商品是指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呈同方向变化的物品。(2)作图说明 12、钻石用处极小而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答:(1)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2)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出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处虽远不及水,但是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边际效用很大。 13、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益,也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率? 答:(1)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率。 (2)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率有效的前提。 (3)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是不使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个轮子而言,必须具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为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西方经济学 填空、选择、判断。 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4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7.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8.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10.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12.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3.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两种。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7.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10.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12.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13.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2.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5.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6.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7.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8.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9.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4.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1.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平行移动。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6.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成本。7.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1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两个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1.GDP-折旧=(NDP)。 12.需求管理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内容。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14.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减少),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6.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9.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11.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上升)。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零);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 (一)。7.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9.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1.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13.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1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消费可能线)3.机会成本是指:(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垄断竞争市场) 5.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6.劳动力总量包括:(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7.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9.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周期性失业) 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相互补充的)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减少)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A.垄断竞争)6.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以上都是) 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 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C.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1.需求定理表明:(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3.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关系是:(B.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4.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B.等于一) 5.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6.劳动力参工率是指:(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8.引致消费取决于:(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9.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边际效用为零)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投资)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9.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0.汇率贬值将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价格上升)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企业数量很少)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国内生产总值)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摩擦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资源的有限性)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农产品市场上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 3.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4.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5.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C.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6.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C.等于零)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先增加后减少)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9.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7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MR=M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A。消费物价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B。2。5)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C。政府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10.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1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B。边际成本曲线)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技术)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10.清洁浮动是指:(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1.互补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产量增加) 4.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5.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D。路灯)6.通货是指:(C。纸币和铸币) 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9.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0.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增加消费) 三、判断正误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不一定相等。6.(×)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2.(×)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4.(√)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品是否有差别。5.(×)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8.(×)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4.(√)一般来说,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5.(×)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9.(×)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1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7.(√)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9.(√)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10.(×)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2.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是基本相同的。√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2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3.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4.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5.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6.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7.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8.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1.(×)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4.(×)等产量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线。 5.(×)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6.(×)价格管制就是政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进行控制。7.(×)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8.(×)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9.(√)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2.(×)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3.(×)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4.(√)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5.(√)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6.(×)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7.(×)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9.(×)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10.(×)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4.(×)分析技术效率时所说的短期是指1 年以内,长期是指1年以上。5.(×)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6.(×)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下降)。3.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固定成本)。 5.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C.市场价格)。7.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B.向后弯曲的曲线)。 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上升)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是限制的)。 10.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D.科斯定理)。 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 1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长期总供给曲线)。 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1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C.400万元)。15.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D.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漏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6.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B.-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 C.-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正斜率 E.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 17.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A.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C.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18.总成本分为()。 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19.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派生需求 E.引致需求 20.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 E.政府投资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 21.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22.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3.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24.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25.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26.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27.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28.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29.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30.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四、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31.替代效应(A)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购买价格高的商品。 32.垄断竞争(D)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33.边际收益(B)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 34.转移支付乘数(E)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 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35.通货膨胀(C)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 五、简答题(第36题9分,第37题6分,共15分)36.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第一,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素是相互替代的;(2分) 第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离原点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低;(2分) 第三,一个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2分)37.简述资源禀赋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3分)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3分) 六、计算题(第38题8分,第39题7分,共15分) 38.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解:由该厂的生产函数Q=5LK可得 按照厂商组合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 可得出 又由厂商每期生产产品的条件可知40=5K 由(1)(2)可求出K-2.L=4 答:生产者应该购买资本2个单位,购买劳动力4个单位,进行生产。 39.已经I=20+0.2Y,C=40+0.6Y,G=8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39.参考答案 (1)由C=40+0.6Y,可得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3分) (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 C+I+G,有 Y=(40+0.6Y)+(20+0.2Y)+80得Y=700 从而 C=40+0.6×700=460 I= 20+0.2×700 =160(4分) 七、论述题(20分) 40.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2分)(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8分)(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反之,当经济膨胀时,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6分) 联系实际部分(4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 2010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2.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下降)3.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4.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固定成本)5.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C.市场价格)7.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B.向后弯曲的曲线)8.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上升)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是限制的)10.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C.科斯定理)11.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总是小于1)12.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长期总供给曲线)1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1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减少100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C.400万元)15.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共15分)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B.-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 D.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E.在坐标图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 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A.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最大 C.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递减 E.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增 3.总成本分为()C.固定成本 D.变动成本 4.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派生需求 E.引致需求 5.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 E.政府投资 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每题1分,共10分) 1.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2.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经济学中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是依据时间的长短划分的。(×)4.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5.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6.凯恩斯认为,短期中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7.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8.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9.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10.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四、配伍题(每个2分,共10分) 1.替代效应(A)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高的商品。 2.收入效应(D)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 3.边际收益(B)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4.滞胀(E)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 5.通货膨胀(C)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 五、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2分) 大体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 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2分)2.简述资源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也称H-O模型。他认为两国资源比例的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决定因素。如果两国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相同,生产效率相同,即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比较成本,就不会进行贸易。(3分) 要发生贸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两国间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有差别;二是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4分) 六、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 =2+6P,试求该商品的均 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解(1)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 也就是 解得(2)需求价格弹性(3)需求供给弹性 2.已知1= 20+0.2Y,C-40+0.6Y,G=80。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C,I的均衡值。 解:(1)由C=40+0.6Y,可得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 (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 = C+I+G,有Y=(40+0.6Y)+(20+0.2Y)+80得Y=700 从而 C=40+0.6×700-460 I=20+0.2×700=160(4分) 七、论述题(共20分)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2分) (2)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第二,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率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西方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利率。第三,存款准备率的含义及应用。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8分)(3)货币政策的应用 货币政策的工具包括当经济萧条时,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社会上存在失业的压力,政府的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为此就是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必须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体地说,在萧条时,要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繁荣时,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6分) 联系实际部分。(4分)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简答题
第三篇:2012电大西方经济学
第四篇:电大西方经济学——2011
第五篇:电大西方经济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