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

时间:2019-05-13 13:1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

第一篇: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

“法制频道走进百姓,送普法送科技”下乡活动

2011年第一站:“有法、有爱、有生活;

防火、治火、保安全”

——走进一面山林场法制频道送温情 活动背景:

为了让法制频道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为了让消防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为了更好的丰富广大观众的文化生活,将“普法、宣法”与群众“学法、用法”有机结合;为了全面梳理法制频道的知名度,做好频道推广,真正实现频道与观众“零距离、面对面”接触,为观众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此,于2011年5月份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制频道走进百姓,送普法送科技”下乡活动。

法制频道自开播以来,为广大观众朋友提供了诸如生活中遇到的常见法律问题,如何维权,通过何种方式维权等积极有效、权威、实用的法律知识。既普及和宣传了法律知识,又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实用的法律信息,使法律信息服务工作进一步贴近百姓,走进百姓生活。不仅为百姓解惑答疑,还将切实的为广大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宣传法律、服务百姓”的宗旨,同时重点突出一面山林场在消防普法宣传、科技支农中所取得的成绩,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使一面山林场成为吉林省林业系统的典范。

具体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以“走进一面山林场,法制频道送温情”为主题,以“走

进百姓,送法制送科技、送消防安全”为目的,以“普法宣传、科技支农”为主线,以“文艺普法、送科技”的方式,即现场文化节目表演穿插“普法、科技、消防”内容、林场领导讲心得为活动手段,让“活动”真正走近群众,走入百姓生活,将“普法、科技、消防”落到实处。

活动名称:走进一面山林场法制频道送温情

举办地点:一面山林场场部(地点待定)

举办单位:一面山林场

主办单位:吉林电视台法制频道

活动时间:2011年5月

(一)活动具体安排:

一、向村民发放普法资料、消防安全资料及农业技术材料(书籍、单页或宣传单),宣传此次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二、吉林省消防总队领导、东丰县消防宣传负责人、电视台负责消防的负责人莅临现场,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有关法律方面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在活动当天为场部职工现场答疑解惑。向广大职工介绍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解决职工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真情帮办现场调解。

四、重点推广与一面山林场实际发展情况和职工实际需要相对应的实用技术。

五、联系新闻媒体和农技商,活动开展当天,对其进行采访报道,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让农技商和当地场部建立合作关系。

六、活动过程中,主持人为法制频道进行宣传;为消防知识做宣传,在现场进行普法知识宣传。(串联节目和游戏)

七、场部领导谈“普法、科技、消防”的感受,职工代表上台展示风采。

八、活动过后,将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和科技服务。

在活动中,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以及新闻媒体,加大对“送普法、送科技”下乡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送普法、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在活动中营造“学法律、学科技,用法律、用科技”的良好氛围,并对一面山林场成为活动第二站给予充分的报道。

(二)文化节目内容:

节目内容:三大块。文艺表演、观众互动、小片拍摄。

(1)文艺表演:以二人转、歌舞等观众喜爱的文艺样式为主,配以绝活表演、魔术等其它的艺术形式。演员以专业演员为主,民间艺术团、东北风、省歌等的演员都是观众所熟悉和喜爱的,但也要推出新的演员,如二人转总动员的获奖选手、金光大道的获奖选手以及各地的文艺演出团体的演员。同时,我们也要重点打造我们频道自己的明星-擅长表演的主持人、记者等。文艺表演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通俗而不低俗,要尽量贴近法制。

(2)观众互动:

A、现身说法,每期可以有一名观众走上舞台,说出他在法律及消防上的困惑,我们的律师现场解答。

B、我的看法,根据每期的主题,主持人要走进观众席,现场采访观众,让观众表达他们的看法,诉说他们类似的经历。如有疑问律师现场解答。

C、节目最后发放一些简单的法律及消防普法手册。

(3)小片拍摄

拍摄相关的案例插入节目中,以案说法,增强节目的可视性。节目流程表:

宣传办法: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杂志、报纸等宣传渠道,向外界公布本次活动具体实施时间、内容及意义,扩大影响。

活动费用明细:

邀请相关老师及专家、邀请演员、车队、餐旅、舞台及设备录制、播出等费用共计人民币三万元整。

同时录制法制频道精品节目(45至60分钟)近期播出两次。晚19点到19:30 法制频道30秒一面山林场炒片播出7天。

注:

1、方案确认后,签署协议书时,客户需支付总金额的60%作为预付款,如客户

违约导致协议不能履行,该预付款作为违约金,不予以退回。

2、签定合同前请双方达成满意合作方式避免将来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场部代表确认签字: 2011年5月3日

第二篇:法制频道先锋之歌第二期

法制频道先锋之歌第一期

《爱心使者,杰出母亲李志平的先进事迹》,她从事慈善公益事业20多年来,用奉献谱写生命乐章,在平凡中创造着许多感动。2004年她创办了全国首家文明市民爱心热线,走进4万多个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为3000多名下岗职工找工作,开展近百次大型爱心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上300多名孤残孩子的爱心妈妈。在她的爱心感召下,已有近万名志愿者加入她的爱心团队,奉献社会。李志平走到哪里,就把爱播洒到哪里,曾入选“全国慈善爱心大使”、“全国杰出十佳母亲”、中国优秀志愿者、河南省“双60”人物、“河南十大爱心人物”,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拥军模范”、“河南省助残模范”、“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等称号。《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陈雪枫的先进事迹》,他是河南企业界一位响当当的领军人物。现在,他带领的是河南最大的企业,拥有19万名工人,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60位,而且将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他说:“做企业就是为百姓为福利”,他这种只争朝夕的拼抢状态和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影响带动着企业的职工。2008年12月5日,河南煤化正式挂牌,2009年,河南煤化的资产、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双千亿企业,改写了我省没有千亿企业的空白;截至今年10月底,集团总额达到1408亿元,较重组时增加了675亿元,创造了企业重组后每天增加一个亿的发展奇迹。“集团利税从2008年的90.37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04.31亿元,10年前10个月,利税达到127.28亿元,也是我省首家、唯一利税总额突破百亿元的企业。”

法制频道先锋之歌第二期

王天定,男,55岁,第十一届长江奖获得者、河南日报摄影记者。[1] 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这个55岁的老记者,有一个绰号:“王全省”。近30年来,他挎着照相机,跑遍了全省所有的市、县、区,究竟到过多少村子,采访过多少单位和个人,早已数不清了。他只记得,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50天左右,见报照片都在400幅以上。社长、总编辑眼见他这么一把年纪,还一年到头风雨无阻往基层跑,心疼他,劝他劳逸结合,他总是笑道:“没事儿,顶得住!”他笑着,背起摄影包,挥挥手,耸耸肩,大步走去。

这个普通的记者,走上了一条艰辛的摄影之路,他的足迹总是在拥抱时代的路上。[1] 编辑本段用热爱选择人生

王天定的人生之路,本来有着一般人看来更“光明”、更“划算”、更“实惠”的选择,他却偏偏挑选了新闻摄影这条路。

20世纪80年代初,在家乡武陟县工作的他,从金融部门调到县委通讯组搞新闻摄影。从此,他天天骑着摩托,跑遍了全县每一个角落。每天晚上12点之前,一准把当天拍摄的新闻照片洗出来,写好说明,装好信封,贴上邮票。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准时赶到邮局,把稿件投递

出去,然后在邮局阅读当天中央和省级党报的新闻版。直到今天,他还是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上网浏览新闻、信息,寻找采访线索。

在武陟县委通讯组期间,他曾一年内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照片近300幅。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大报,三天两头刊登他的作品。河南日报编辑见到他的照片,往往只一个字:发。

干了几年县委通讯组组长以后,他找到县委书记,说:“我不干这个通讯组长了,还是让俺专心拍照片吧!”书记很惊讶:“许多人都争着当官呢,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好说歹说,书记明白了:王天定是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天生就是个搞新闻摄影的料儿。那年,他36岁。

1993年初,他作为全省最优秀的新闻摄影通讯员,被选拔到河南日报社,当上了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头一年,他就跑了全省50多个县市。天天发回报社的新闻照片,来自生活,生动鲜活,其中新闻摄影《农民疼爱专家》还荣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他就认准了一个道理:踏踏实实干好热爱的事,拍出满意的照片,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1] 编辑本段用心灵深入基层

王天定调到河南日报后,负责“三农”摄影报道。到农村去,对于他就像是鱼儿游回大海,农村就是他的家,农民就是他的父老乡亲。他经常对年轻记者说:“到基层采访,一定要带着一颗心,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诚心诚意地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抓到好新闻,拍到好片子。”

他下基层,从不要公车接送,都是乘坐公共汽车、火车。以前没有高速公路,往偏远的地方采访,往往要坐一整天的长途车。现在交通便捷了,他仍然一大早就到车站赶头班车,而且一下去就是一个星期。就这样,年年月月,他风尘仆仆走遍了全省每个角落。有时采访完了,被访单位要派车送他回郑州,他婉言谢绝:“我搭公共汽车也就是几十元钱,你们往返一次得花好几百元,不划算啊!”正因为这样,他到哪里都特别受欢迎,人们听说王天定来了十分高兴,说:“还是党报记者好啊,做事正规,不添麻烦!”他视群众为亲人,群众也拿他当兄弟,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他说。所以,他总能摸到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总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新闻线索。

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他始终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用镜头反映老百姓的故事。《军嫂之爱》、《军礼敬给弟媳妇》、《飞来的闺女》、《侠骨热肠的“剃头匠”》、《88岁老人的红色记忆》、《孤老太和她的村医“儿子”》、《小店老板的大爱》、《游子的笑声与眼泪》、《掏粪工剪影》等,记录了基层普通劳动者的动人事迹,在广大读者尤其是基层百姓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怀着一颗温柔的心,他在基层采访的过程中,随时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996年3月,王天定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反映河南省汝阳县抗旱的图片,县里按规定寄来500元奖金,他如数退还。后来,县里按照他的意愿,用这笔奖金资助了一位山里学生。

1996年12月,王天定听说灵宝市阳平镇文乡村50多岁的农民符彦英跳入冰水救了几个落水者,便赶去拍了一组图片故事。临走看到符彦英生活清苦,他拿出100元钱塞到老人手里。符彦英逢人就感动地说:“人家是省里的大记者,人好,心肠好!”

2004年12月9日,王天定在洛阳市区大街上遇见一群农民工举着牌子讨要工钱。上前打听,原来是嵩县闫庄乡胡沟村30多位农民工为房地产公司干了两个多月的活,拿到的只是两张白条。他一面规劝农民工不要有过激行为,一面联系洛阳市劳动监察大队帮助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看到王天定是记者,把他拉到僻静角落,掏出装了厚厚一沓钱的信封塞给他,转身跑了。王天定随即把这钱交给洛阳市劳动监察大队,请他们将钱退还那个老板。当天,农民工就拿到了工钱。

2007年7月29日,豫西突发特大洪

水,王天定在抗洪抢险一线看到灾区群众损失惨重,十分焦急。采访归来,他向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领导表达了义卖摄影作品、援助灾区群众的愿望。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省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义卖获得10万元,他全部捐献给困难地区建希望小学。

怀着一颗正直的心,他用手中的相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鼓与呼。他有一句名言:“不会搞舆论监督的记者,不是合格的记者。”在基层采访,每当看到违反政策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他就会拍案而起。人们记得,他拍摄的《非法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受害群众叫苦连天》、《领导“竭泽而渔”集资修路,百姓“雪上加霜”无力脱贫》、《如此执法带来的不和谐》等一组组监督报道,准确犀利,爱憎分明,表达了他对人民的爱,体现了一位党报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老百姓感念他的仗义执言,亲切地称他“百姓记者”。[1] 编辑本段用胆识抓拍新闻

在河南新闻摄影界,大家都知道王天定是个拍起照片就不要命的主儿。

他把世界著名战地记者帕卡的那句名言稍加改动,用来表达自己的新闻摄影观:“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新闻现场不够近。”他解释说,他的“现场”,不仅包括基层、一线、前沿、突发事件现场等,还包括危险、艰难、劳累、饥饿、顶风雨、冒寒暑、生死考验之类。

他经常说:“搞新闻摄影的,就是战士,拿照相机的战士。”他总是以战士的心态和姿态,奔走在新闻摄影第一线。

1996年8月4日,河南境内的淇河、黄河等河段发生特大洪水。5日,王天定赶赴淇县抗洪抢险前线,这里数万亩土地被洪水淹没,145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电路、通讯中断,道路冲毁。他在风雨泥泞里采访了整整一天,晚上在抗洪现场守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他回报社交了稿,下午又赶到因黄河暴涨而受灾的濮阳县。7日凌晨1点钟,他乘坐抢险部队的冲锋舟,在茫茫夜色里冲向黄河滩区受困的村庄,拍摄营救被困群众的场面。当时,风急浪大,冲锋舟几次撞在树干上,险些倾覆。

2003年9月下旬,黄河兰考蔡集控导工程决口,兰考与山东东明境内大面积受灾,12万群众被洪水围困。王天定在抗洪救灾前线坚守了将近一个月,天天发回大量动人的新闻照片。10月29日零点,被冲毁的大坝合龙。为了获得最佳拍摄角度,他爬到一个在河水中摇摇晃晃的木架上,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采访现场那么多摄影记者,只有他拍到了最佳的合龙场面。拍摄完毕,他在工棚里处理照片,一直忙到天亮。一位同仁感慨说:“俺算知道你为啥能拍到好照片了!”

是的,他是个视新闻摄影如生命的人。

多次的淮河抗洪抢险现场,有他。

1998年长江大洪水抢险前线,有他。

2004年澧河大堤决口抢险现场,有他。

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一线,有他……

在河南摄影界,王天定是唯一登遍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三大山脉主峰和全省有名山峰的人。在山里采访,他常常住在寺庙、工棚、护林房,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有他的脚印。为了拍摄大别山主峰金刚台,他曾在凌晨1点冒雨上山,身上爬满了山蚂蟥,险些滑落山谷。为了拍摄老君山雪景,他冒雪爬山7个半小时,大风雪中,在海拔2200多米高的顶峰一间破屋里住了3个晚上。

2008年除夕,王天定从数百公里外的乡村回到郑州家中,正准备过年呢,突然血压增高晕倒在地。家人和同事把他送进省人民医院。病情稍稍稳定,他又拿起相机在医院里采访全国劳模、著名妇产科专家张新菊,在河南日报发表了《张新菊与病友的故事》、《感受张新菊》等摄影报道。医生和亲友们说:“你真是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都贵重啊!”

这就是王天定。

他用永不疲倦的相机,记录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也记录着新闻记者的顽强心路。

他以永不磨灭的理想,展现了一个充实的人生,也展现了新闻职业的神圣使命。[1]

法制频道先锋之歌第三期

2011.3.12播的是超越集团党支部杨清河、漯河市源汇区王茂俊

1、超越集团党委的先进事迹

河南超越集团是一个以资产经营管理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由安阳市最早的私营文化企业发展而来,成立于1988年。经营涉及文化、房地产、工业和农业综合开发,总资产43亿多元。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最具生命力民营企业”、“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集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表彰。

超越集团始终秉持“超越自我,奉献社会”的企业宗旨,在文化、房地产、工业、农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文化作为特色产业,超越集团先后介入了书刊借阅、文化产品生产制作、文物交流、收藏等领域,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目前正在积极介入创意产业,尝试影视制作、教育培训、咨询策划,逐步打造面向世界的企业文化形象。1993年起超越集团相继开发建设了数十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开发建设的“超越城市广场”是安阳市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其小高层住宅已成为安阳市住宅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彰德府·威尼斯印象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包括彰德府文化广场、彰德府新都会、彰德府商业新天地、彰德府·威尼斯会馆、威尼斯生态公园、威尼斯水城等功能,丹尼斯百货已签约入住,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同时集团还在积极筹建机电工业园、福清苑、旭日花园等项目。工业作为主体产业,1995年起投资兴建了九龙山煤矿、租赁经营并改制了王家岭煤矿。通过勘探获得了龙宫井田、彰武—伦掌北部井田3.3亿吨的煤炭地质储量,奠定了煤炭资源规模化开发的坚实基础。集团编制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已获得批准,成为河南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近年来,集团累计安排就业10000余人次,先后投资社会文化事业6000多万元,捐资助学、扶贫救灾、助残济困共2400多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王茂俊的先进事迹

王茂俊,男,汉族,1958年4月出生,1975年6月参加工作,1978年4月入伍,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0月转业到源汇区计经委工作;1993年3月至2002年2月,先后任源汇区商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商管局副局长;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任源汇区经贸计委副主任,分管安全监管工作;2005年1月任源汇区安全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11月22日,因长期劳累过度,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52岁。

王茂俊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来,牢记宗旨、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一心为民,忠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使源汇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王茂俊同志被授予“全国安全监察先进个人”、“全省安监系统十大优秀工作者”、“漯河市2005—2008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漯河市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他生前所负责的源汇区安监局被评为“全国安全监察先进单位”、“全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源汇区也因安全生产保持先进,被确定为全省“安全河

南”试点县区。王茂俊同志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在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

学习王茂俊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征程上再展宏图、再创新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学习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王茂俊同志从事安监工作近十年,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心扑在他所挚爱的安监事业上,经常加班加点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从未休息过节假日,被同志们形象地称作“事业狂”、“工作狂”。王茂俊出生在沈丘农村,兄妹七个中他是长兄,从部队转业到源汇区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干一番事业,不辜负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为家乡父老乡亲争光。当组织上让他担任源汇区经贸计委副主任,分管刚刚起步的安监工作时,他二话没说,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带领几名同志用最短的时间摸清了全区36个危险化学品行业、355家企业、3万余家商户的安全生产底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详细的安全生产监督手册。期间,他顾不上年迈的父母,顾不上患白血病的妻子,在办公室一住就是大半个月。源汇区虽无矿山企业,但集聚了全市80%的商业资源,安全生产上稍有不慎,就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对此,已任源汇区安监局局长的王茂俊时常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为了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一线信息员、监督员队伍,连续近两个月奔波于全区每个乡镇、村组和企业,做通各个方面的工作,组建了800多人的专兼职安全监管队伍,招聘了100多名安全生产信息员,使源汇区平均每350人就有一人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同志们都心疼地劝他:“王局长,你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唱歌、不跳舞,就是一提工作浑身都是劲,你能不能也有个乐趣,给自己也放个假?”王茂俊总是掷地有声地回答:“安监工作是良心事业,„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干好工作就是保人命,这比啥都有乐趣!”王茂俊同志从事安监工作的3000多个日夜里,没能照顾好几口人的“小家”,但时刻牵挂着全区32万人这个“大家”。安全监督工作天天紧绷弦,愈是节假日愈要万分警惕。王茂俊80多岁的父母在沈丘老家,从事安监工作以来,作为长子,他没能和父母吃过一次年夜饭。他的儿子从读大学到毕业参加工作,尽管他经常开会或出差路过儿子工作的省城,但从未去看看想念他的儿子。妻子患白血病需要到郑州化疗,每次也都是亲属代劳陪护。由于常年超负荷地工作,王茂俊疾病缠身,几次因病被单位送进医院治疗,但每次都是悄悄地离开,提前回到工作第一线。单位组织体检,他每次都因为工作忙而放弃,以至于到了肝癌晚期还当胃病治,常常是吃几片止痛药又投入到工作中。即使在外地治疗期间,王茂俊同志仍然放不下工作,在病床上多次打电话了解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强撑着对前去探视的同志说:“你们不要来了,一定要守住安全薄弱点,要确保生产安全啊!”与他同病房的病友逢人便说:“他这个人不拿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只知道干工作。”这种视责任重于泰山、视事业重于生命的忘我精神,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我们向王茂俊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人生的价值、书写光辉的篇章。

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王茂俊同志对人民群众始终怀着真挚的情感,以服务群众为己任,把解群众所急作为工作标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群众安全的“保护神”。源汇区重点企业曙光健士医疗器械

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有员工2600多人,听说公司要搬迁建新厂的第一天起,王茂俊就主动和厂里联系制定防火、防泄漏方案,并且自带行李住到厂里,逐个环节抓落实。针对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他提出并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坚持问题在一线发现,方案在一线制定,隐患在一线排除。这项制度成了源汇区安监局铁的纪律,无论酷暑严冬一直坚持不断。有一次,他带队到企业检查,正在指导企业更换防火设备时,火苗猛然从旧设备处窜了出来,他迅速推开众人,冒着被烧灼的危险,一口气把新设备安装完,杜绝了一场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王茂俊同志工作在基层,奔忙于企业和商户,他总是用一颗炽热的心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刚担任安监局局长时,提出了严、细、实、真“四字”工作标准和服务卡、明白卡、回访卡、意见卡“四卡”执法制度,这“四字、四卡”使全区企业、商户都能感受到安监人员周到贴心的服务,安监人员也成为他们真正的“贴心人”。爱民尤在危难时,今年2月8日下午6时,107国道与长江路交叉口一辆装载醋酸甲酯的运输车发生泄漏事故,如不及时得到处置,直接影响过往人员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王茂俊得知消息后,来不及等单位的车辆,拦上一辆出租车就赶赴现场,迅速联系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进行抽排转移,协调交通部门封闭现场,疏导过路车辆,并安排人员购买盆子、盛装桶等大的容器,带头接转泄漏物质和处理现场。由于他指挥得力,行动迅速,避免了事态恶化,把事故损失降到了最小程度。我们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福祉,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学习他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王茂俊同志从不满足于工作一般化,而是创业永不止步,争先永不停顿,以“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践行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他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分析一些地方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提出要把政府和公众的“高压”真正转化为企业、商户的内压,以内压促进制度落实,确保生产安全。他根据监管对象潜在险情等级,创新查险排险机制,实行了“红黄蓝分级管理”,哪里有险情,5分钟内就能找到准确位置,迅速启动应急抢险预案。他根据基层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把全区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18类,逐一明确安全生产的任务、目标、检查环节,并建立了隐患排查“一本清”制度,使基层安全员在检查中有的放矢,有效防控了事故的发生。他特别注重发挥商户和群众在安监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探索推行商户安全联保制度,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活动,实行星级挂牌评定办法,形成了方方面面共保安全的强大合力。在王茂俊的带领和推动下,源汇区建立起制度健全、管理科学、运作规范、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网络城乡全覆盖。他探索推行的“五级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红黄蓝分级管理模式”、“商户联保制度”、“安全生产星级管理”和“隐患排查一本清”等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成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力。人民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源汇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我们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敢于高树工作目标,善于研究工作规律,勇于创新工作方法,致力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学习王茂俊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王茂俊同志出生在农村,多年在部队摸爬滚打,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常讲:“当干部要清廉立身,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多年工作

在安监战线领导岗位上,面对各种诱惑,始终淡泊名利,从严律己,违背原则的事坚决不做,在执法中做到严守原则底线、从不徇私情,不少试图给他送“感谢费”、购物券和贵重物品的人都打消了念头。有一位企业老板不信“邪”,连续3年春节给王茂俊送礼,结果都吃了“闭门羹”。他对别人感叹地说:“王茂俊真是„刀枪不入‟的硬汉子!”这些年来,王茂俊累计拒收监管对象10万多元的礼金、价值6万多元的礼品和有价证券。王茂俊同志工作上高标准,但生活上十分俭朴,出差办事吃快餐、挤公交,被称为“抠门局长”。他不讲穿、不讲住、不讲用,去世前仍住在几十年前的职工宿舍,穿的常常是几十元一件的衣服,家中的电视机是十多年前的老式电视机。我们向王茂俊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不忘党性修养,时刻不忘洁身端行,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共产党人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

法制频道先锋之歌第四期

李福成:让总理连说两个“没有想到”的农村带头人

[上传时间2010-10-30 03:03:32] 作者:匿名 来源:0 浏览次数:

让总理连说两个“没有想到”的农村带头人

——记河南省长葛市石象乡坡李王村党支部书记李福成

2010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到河南省长葛市石象乡坡李王村视察。当了解到坡李王村在党支部书记李福成的带领下,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时,总理称赞道:“李福成同志对政策把握贯彻的这样好,没有想到;村里干群关系融洽,近30年没有大的矛盾,没有上访,没有想到。”

支部是战斗的堡垒,不允许发生堡垒里的战斗

今年63岁的李福成,1米65的个头,瘦削的脸上印证着黄土地历经岁月的风霜。从他身上,看不出人情世故透出的精明,也感受不到“当家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他朴实得就像地里的庄稼,让人觉得踏实、放心。

1982年,经党员和群众推荐,李福成被任命为坡李王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8年。“人正不怕影子斜”,这是他经常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说的一句话。上任之初,他就制订了《五项制度》、《十种要求》,对村干部硬性约束。团结是他加强班子建设的重要法宝。日常工作中,他不搞“一言堂”,决策部署提前商量,遇到问题先担责任。自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党支部连续多次荣获省、市、县“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没有不讲道理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他要求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方法开展工作,既提高工作透明度,又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30年来,坡李王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乡级以上信访事件。

做个有文化的村支书

李福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算得上是一个“文化人”。读文件、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一有空闲,他还会把国家大事和党的农村政策以诗歌的形式书写在村务公开栏里。

考察时,温家宝总理与李福成有一段对话:

温总理问道:“前两天的雨对小麦收割和夏种影响大不大?”

李福成回答:“没啥影响。下雨加快了小麦成熟,也有利于夏种。俺还作了一首诗。”

总理说:“念来听听。”

“喜雨催麦老,穗齐粒粒饱。”李福成笑着回答。

“下一句呢?”总理饶有兴趣地问。

“喜雨促秋管,秋季能丰产。”李福成掷地有声。

“好,好!”朴实的诗句赢得了总理的赞扬:“你这是„五言诗‟,很压韵,特别是„催‟字和„促‟字,用得特别好。”顿时,欢快的笑声便弥漫在金色的麦田里。

李福成是个勤于学习、善于总结的人。他往往会把党的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给群众。如,他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政策归纳为“四补”(粮补、种子补、农机补、家电补)、“四保”(医保、农保、学保、低保)、“一优惠”(计划生育独女户、双女户优惠),每到茶余饭后,村里的群众都会聚到一起,听李福成宣传党的政策。村民李根标说:“李书记只要一打开„话匣子‟,比听说书都过瘾。”

怕吃亏就不要当村干部

坡李王村党支部有这样一条规定:是党员就要事事走在群众前头,是干部就要处处比群众先干一步。“七坑加八洼,晴天下雨都害怕,雨天趟泥水,天晴刮风一身沙。”这是坡李王村群众对以前村里道路的形象描述。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李福成带领村干部一起跑项目、筹资金,终于筹得了修路所需的大部分款项,但还有近3万元的资金缺口。他主动捐出2000元,并发动儿子捐3000元,兄弟捐1500元。大家被他的义举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村委会主任王文献捐20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1000元。在他们的感召下,村里群众

踊跃捐款,很快凑足了修路资金。不久,村里三条总长2600米的“爱心路”便完工通行。

李福成不仅是农村政策的“实践者”,村务管理的“好当家”,联系群众的“贴心人”,还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全村多年来没有不孝敬父母的,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没有赌博偷盗的,没有搞封建迷信活动的,整个村庄邻里和睦、民风淳朴。

一、优秀共产党员 李福成

长葛市石象乡坡李王村支部书记李福成任支部书记28年,以一个家长的殷切之心掌管这个大家庭,他带头捐款修路,悉心调解邻里矛盾,领导村民抗旱浇地,近30年村里干群关系融洽,村里没有大的矛盾,没有刑事案件,没有上访。李福成这位普普通通的村支部书记,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这种亲情式管理模式或许值得全国的村支部借鉴。

温家宝总理听到李福成同志的故事后曾说:如果农村有90%的村支部书记像李福成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二、先进基层党组织 漯河市临颍县北徐庄村党委

漯河市临颍县北徐庄村党委书记徐德全1977年任书记以前,村里8年换了6届村支书,他担任书记以后,带领北徐庄全体党员干部,风风雨雨30年,从开办面粉厂、挂面厂、养猪场开始,发展高效农业。用他的话说:这叫统一循环。现在,这个不足3000人的村庄,年产总值28亿。全国500强企业四家与他们强强联手,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三篇:法制下乡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法制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法制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2007年7月16日至21日,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学系的9名青年志愿者在四川省古苓县开展2007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法制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共计6个站,展转行程180多公里;志愿者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热诚服务,让活动有声有色,活动实效突出。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自我实践活动纪实

2007年6月,得知系组织有个活动是“三下乡”法制宣传到古苓的活动。我非常想参加。一是想锻炼自己,二是去看看学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也快踏入社会的大家庭了。我的加入是因系上的这只队伍还差一个会用摄影机的同学,我当时在摄影协会学过所以我就有幸成为了这只队伍的一员。我非常高兴学校能给我在毕业之前有这样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为了深入学习和实践,知荣辱,树新风,促进法制传播,增强群众维权意思,送法下乡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然而这次的目的地就是位于四川省的边境线上的一个县城—古苓县。泸州不通火车,我们这一行人就只能坐汽车,我们展转坐车在车上坐了13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是我21年来坐过的最长时间的汽车。虽然下车无已经头晕目眩,但我并不后悔,愤怒;我心里却非常高兴,由于心情很好,人也很快恢复了!

2007年7月16日是我们活动的第一站,也是开始的第一天,这一站是太平镇。太平镇位于赤水河畔,对面是贵州省的山峦,背靠是四川省的山脚。这里便是历史上的红色旅游地。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是的第三渡就是从这里渡过的。今天是太平赶集的日子。看!着装整齐,飒爽英姿,擎着红旗的志愿者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在大街上迎面走来,走到活动的地点,引来当地群众赞许和羡慕的目光,群众络绎不绝的来询问我们有关的法律知识我都积极的给他们做出解释。我们把我们复印好的资料都发给群众并把发给他们的资料都详细的解释,在这时我们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多么的少多么的有限。有的群众还拿来自己的“案子”来征询我们该怎么办。再那里人们更多的是关心土地纠纷应该怎么解决。我们边用电视播放学校的法制教育篇的土地纠纷,我们还在一旁解释。群众都听得津津有味,我们也越讲越兴奋。虽然酷暑难耐,我们已经是汗流浃背,制服全被汗水浸泡;口干舌燥。但我们人是以饱满的情绪为群众解答。直到我们收场群众才漫

漫的散开,有的来迟了没有的到资料很不高兴,还说希望我们下次再来他一定早到。在太平镇的法制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给了我们活动好的开始。让我们有了信心,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法制宣传,重走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7月16日日下午,虽然上午大家都非常的累了但下午3时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大家也同样振作精神去参观红军“四渡赤水”太平陈列馆。踏在高低不平,古老的石板路上,心情完全不同,我们走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路上,一直走到了陈列馆前面,我都庄重的在陈列馆前面敬礼。我们进入陈列馆中没有任何人说话只有解说员解说的声音。看着当年红军所用的武器,真的不敢相信他们是拿什么打的胜仗,他们的意志是多么的顽强;再看着红军用的生活用品,我心中更是为之一惊。我不敢想象我们的红军是怎么生活和战斗的,然而再看到自己生活的美好都是当年他们换来的啊!我的眼睛润湿了,我们在生活中受一点挫折就要四要活的。可是我们的困难和他们相比又太小屋见大屋了啊!随着参观完陈列馆下来我们在太平渡口“四渡赤水”纪念碑扫墓为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并庄严的敬礼。认真听老革命的后代胡克华为我们讲述其三代人的革命历史事迹。真是没想到景色宜人的赤水河畔却经历了历史坎坷,川流不息的河水记录着革命的历史。7月17日,便是我们走向地二站的一天,这天上午,我们在太平镇的走马村进行法制宣传。走马村的村干部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感谢,为我搭台牵线,搬桌椅板凳忙前忙后。走马村是个小村落但公路却很宽可见走马村在这样的领导班子下正蒸蒸日上。我们把资料都发到了村民家里,让村民更好的学习法律,这样可以让走马村走得更好。

7月18日,我们又做了3个小时的车来到我门的下一站石宝镇,那里的羊肉和杨梅是特别的出名哦!石宝是古苓县的最高地天气很冷。可是太平镇是古苓最低的地方那里很是炎热,一天之内我们从最热来到最冷这让我们都很不适应,我们都不同程度的生了病。我就是生病最严重的一个。但同学门不因为有病而无精打采,反而个个都以饱满的精神开展着在石宝的活动。7月19日是石宝赶集的日子,早上起床天就很阴冷。果然饭后就下起了绵绵细雨,但并不影响我们的活动,我们刚把台搭好之后,天公不做美下起了大雨。我们都很是失望。嘿!一小时之后,天不在下雨。阴云已经散去。大家非常兴奋,信心十足,大家列队站好,昂首挺胸的走在泥泞的街道上,并不怕泥泞打脏我们的衣服。攘攘的街市上群众都投来赞许和疑问的目光。还有的跟着我们的队伍饶街游行,最后来到我们的主席台来。我们开始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还一边发宣传资料。群众是越来越多,把我们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我们竭诚的服务得到了石宝镇人民的称赞,同时我们的活动还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古苓县电视台和庐州市电视台的采访报道。7月19日下午,我们和石宝镇中学的老师举行了篮球联宜赛,让中学的同学们看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和飒爽的英姿。让他们对我们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他们考取好大学的信念。7月20日早晨,我们列队爬山,我们爬到了云雾缭绕的一座山峰,府身一看山下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好是喜人。而我们处在云雾之间。空气是那样的新鲜,真是人间仙境。这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某雷达部队住扎的。军警一家我们准备参访这只部队的生活,我们刚进部队大门热烈的的掌声向彻这个部队,我们满怀激情,高兴与喜悦和战士们行了军礼。在吕站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战士的寝室,饭堂,图书室,还有他们自己的小菜园。战士们的卫生,被子让我折服,我们和他们比实在是差太远了。参观完后,我们的男生们和战士们打了

一场篮球友谊赛,赛场上,打出了精彩,打出了味道,增强了军警友谊,对增强彼此了解,互信,增进共识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学习了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认真工作的优良生活作风。纪律意识强,集体观念强的生活习惯。最后我们在战士们热烈的掌声中离开了这支部队。

7月21日,我们来到了石宝镇的长平村,那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我们也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恰逢那一天是长平赶集的时候,早上的村落格外清新。我们和前面一样在指定的地方拉开我们的活动。邻村的村民知道我们是来讲法律知识的都纷纷前来要资料,听我们的讲解。几个村的村领导还来要起了我们所发的全部资料。他们说:“你们只在着里一天村民不可能了解那么多,我要起了资料在会上我可以给他们讲啊!”我们当时真的是很感动!我们活动到高潮是天下起了大雨,但村民并不因为下雨而离开。我们资料发完了,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们又马上去复印。他们就那样在雨中等候着,这让我们非常激动,我们更是买力的讲解,虽然我们的声音是哑得不能在哑了,但我们的群众是那么的需要法律知识,我们不能为了自己而这样忘记我们是志愿者。我们的活动在这样的高潮中结束,我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

活动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却没有更多知识讲解给村民我感到非常遗憾,着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可怜!这次的活动让我懂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有成长了一步!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做一名法律工作者!

第四篇:2012年河南法制频道《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河南法制频道《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2年9月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由河南法制频道播出的《开学第一课》。那一幕幕令人胆寒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我,那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不断地映入眼帘,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痛苦呐喊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了这场安全教育的《开学第一课》,我终于明白了:对付事故保障安全,可以借助古老的中国智慧。早在两千年前,荀子就说过:“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面对突入其来的天灾人祸,面对关乎性命安危的事故,第一种办法就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设警戒,防患于未然,这叫预防;第二种办法是在事情或者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微杜渐,防止事态扩大,这叫补救;第三种办法是在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这叫惩戒。荀子列出了三种方法后认为,预防为上策,补救属中策,惩戒是下策。

众多的案例表明:安全事故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疏忽;事故的责任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在学校这个相对弱势的环境中,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有时存在着比较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人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我们不需要补救更不要惩戒,我们只需要从每一天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在工作和处理问题时,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并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以不变应万变,防范各种突发情况同时,要树立危机意识,因为事故或事件本身就是对思想麻痹者的惩罚,有时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惩戒,切莫让一时的疏忽,成为终身的遗憾

看了这场安全教育的《开学第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无比珍贵,感受到树立安全意识是何等的重要,从中,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关爱幸福、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善待他人。

第五篇:三下乡活动法制宣传单

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制知识

一、根据宪法规定,公民应当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当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任何差别对待,以及要求国家平等保护的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4、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5、结社自由和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6、人身自由权,即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以及非法搜查身体。

7、人格尊严权,即公民的人格应当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

8、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10、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11、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2、受教育的权利。

13、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14、休息权。

15、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即公民在法定条件下,有从国家和社会得到经济上或物质上的帮助的权利。

二、根据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根据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原则,公民既然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也就应当履行宪法规定的下列主要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计划生育。

三、公民人身受到损害时根据法律应怎样索赔?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通则》第119条对人身损害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即: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生活补助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用。人身受到损害的,受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侵害人赔偿。受害人死亡的,他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要求赔偿的方法是:

1、被他人殴打造成轻微伤害的,受害人和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要求公安机关在处罚该违法人员的同时,裁决由该违法人员赔偿医疗费用。

2、因刑事犯罪行为造成伤害、残疾或者死亡的,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赔偿各种费用。

3、因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4、因各种事故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依照《民法通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对造成人身损害负有责任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给予赔偿。责任人拒不赔偿的,受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判决侵害人赔偿。受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附带民事诉讼时,有权委托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的诉讼代理人。

法制宣传教育情况问卷调查表

姓名

调查方式:在你所选择的问题后面的“□”内打“√”

一、人员基本情况

1、性别:①男□ ②女□

2、年龄:①18岁以下□ ②18-45岁□ ③45岁以上□

3、文化程度:①初中□ ②高中(中专)□ ③大专及以上□

二、法制宣传教育情况

1、你接受过法制教育吗?①接受过□ ②从未接受过□

2、你是通过下列哪种形式接受的法制教育?

①观看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②观看法制宣传片(录像、电影)□

③参加法律咨询□ ④参加普法学习班□ ⑤听取法制讲座□ ⑥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⑦参加法律知识竞赛□

⑧阅读法律知识书籍□ ⑨通过上网了解□ ⑩其他形式□

3、你参加法制教育是通过哪个部门组织的?

①所在社区或村(居)委会□ ②所在单位□

③法制宣传教育部门□ ④其他部门□ ⑤没有人组织□

4、你参加法制教育是出于下列哪种情况?

①根据规定不得不参加□ ②自愿去参加□

③有的是规定必须参加,有的是自愿参加□

5、下列法律法规中,你认为哪些与你关系最为密切? ①治安管理处罚法□ ②宪法□ ③民法□

④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⑤刑法□

⑥劳动法□ ⑦物权法□ ⑧食品卫生法□

⑨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 ⑩ 其他□

6、你喜欢下列哪几种法制宣传教育形式?

①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②张贴普法宣传画□

③开通法律咨询热线电话□ ④免费赠送法律书籍资料□ ⑤组织观看法律宣传片(录像、电影)□

⑥在公共场合进行法制宣传图板展览□ ⑦通过网络进行宣传□

7、下列说法中你同意的有哪些?

①法制宣传教育很有必要□

①从未听说过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③法制宣传教育是一种变相收费□

④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太单一□

⑤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与我们联系不够密切□ ⑥法制宣传教育可有可无□

8、你最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法律知识? ①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规定□

②关于治安管理方面的规定□

③关于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

④关于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

⑤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

下载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制频道下乡·第一站·一面山林场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