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指导1(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13:1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景指导1(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景指导1(共)》。

第一篇:写景指导1(共)

如何写景

(一)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祝你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写作方法

1、季节特征 采用季节特征法描写自然景物,一定要对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描写时,既要逼真地再现具体的时令特征,又要表现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时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为一体。在描写景物的四季特征时,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侧重。此外,运用季节特征法描写景物时,不能变换景物的地点,要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景色描写。

2、随时变化法

随时变化法一般运用于描写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变化,以及描写刮风、下雨、下雪等气色变化。采用随时变化法描写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时间的推移过程中,景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这样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写景物时,要把时间的变化交代清楚,这样能反映景物变化的时间进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个时间里自身特征的变化描写具体,使读者好像看到一场景物变化的小电影。

3、日内变化法

同一景物在一天内不同的时刻,景色是不一样的。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并做到各有侧重,避免画面相似。采用日内变化法描写景物,不能只改变景物的地点,但是侧重点可以变化。这样,才能做到同中有异。

4、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四、佳作欣赏

秋姑娘的脚步

几片树叶飘落在地上,风儿吹着它们旋转风舞。秋姑娘来到农家小院,热情地同挂在屋檐下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打招呼。屋檐下,秋姑娘吻着辣椒的脸,有的辣椒红透了整张脸,有的辣椒羞得弯下了腰。

秋姑娘来到山坡上,蒲公英妹妹们都穿上了金色的短裙,举起了白色的小气球欢迎着秋姑娘的到来。满山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成群结队的穿着各色彩衣,站在山坡上不同的地方列队欢迎着秋姑娘。

秋姑娘来到田间,农民伯伯正熟练地操纵着机器。亭亭玉立的玉米一个个都乖乖地倒下来。在农家的小院的里,人们不停地忙碌着,帮助玉米脱去那乳白色的衣服,堆成堆,仿佛一座金色的城堡,映着太阳的光芒,显得无比灿烂。秋姑娘来到果园里,打开她的化妆盒,把枝头的柿子抹得橙红,把苹果擦得透红,把橘子染得金黄,把葡萄涂得紫莹莹的„„

秋姑娘不像春姑娘那样妖媚,也不像夏姑娘那样热情,更不像冬姑娘那样冷艳,秋姑娘以朴实的笑容和丰硕的果实为人们默默奉献。奉献后,她悄然离开了。树枝摇曳,树叶儿飘然而落,欲追寻秋姑娘的脚步„„

家乡的四季风景如画,初春,鸟语花香,酷暑,枝繁叶茂,深秋,丛兰欲秀,严冬,银装素裹。不同的季节,不一样的景色。比起春的娇媚、夏的热烈、秋的萧瑟,我更喜欢隆冬时节那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的壮丽。这个寒冬异乎寻常地冷,地处南国的家乡频频大雪纷飞,人们仿佛身处在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清晨,大雾弥漫,房屋、树木、车辆、行人都在雾里若隐若现。当雾渐渐散去,呈现眼前的是一幅别样的胜景:屋顶上积满了厚厚的雪,像铺上了一层白色绒毯;路边的行道树光秃秃的,枝丫上挂着透明的冰凌;腊梅在雪中傲然挺立,散发出醉人的芬芳;道路上积满残雪,行人经过,留下吱吱的足音。天亮了,雪也渐渐停了,只是偶然还飘落着几点零星的雪花,扬扬洒洒。大街上,人们成群结队购买年货,有说有笑;广场中,孩子们欢快地追逐、打闹,肆意玩耍;溪流里,小鸭呼朋唤友,结伴捕食„„好一幅幸福美满的冰雪傲意图!

有人说:冬天是凄凉的、萧瑟的、肃杀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必说傲立腊梅馥郁花香,也不必说知春江水暖的小鸭,更不必说树枝积雪下那一抹新绿,单单是雪后春阳照耀下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让人在这隆冬时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冬,是尘封的时节,是积淀的时节。我爱冬,我爱雪的静谧、秀美或者壮丽。每每踟蹰于这冰雪仙境,便深悟“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闻?”之意境。冬,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希望、孕育着新世纪祖国建设的美好蓝图!

五、阅读训练

————————————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

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

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

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

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

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

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

3、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

绿油油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地毡()的校园()的校服()的打工族

()的叶子()的树木()的小草()的火车站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等景物。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_ 和_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

六、小练笔。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时间里的景物所呈现出的景色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写写自己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写出它在不同时间里不同的景色特点。“一处”的范围不要过大,可写“公园一角”“校园一景”“家乡的小河”.......

第二篇:写景指导

怎样写景

一、写作指导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 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 “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山更幽’

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 记叙文 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 记叙文,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写景记叙文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等。自然景物是丰富多采的: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峰峦峡谷、春兰秋菊各有特点。描写自然景物,要注意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掌握它们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山水风景写得有声有色,各具形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同样写海,可以写出“月夜的海、星夜的海、狂风怒涛的海、清晨晓雾的海、落照里几点遥远的白帆掩映着一望无尽的金碧的海。”(宗白华《艺境》)。同样写雾,可以写出“很痴情、很缠绵、很沉重”的太平山雾;“有七十三变”的庐山雾;“稳重、庄严、雄伟”的泰山雾。(彦火《山中雾》)自然景物本来是无生命的,但写入作品中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描写自然景物要善于抒情,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才能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怎样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呢?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等几种方法。触景生情是指眼前的景物触动和引起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由此展开联想,抒发出或温柔委婉,或雄壮豪迈的情思。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借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情于景是指作者在写景时带着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恐惧、烦恼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之景来寄寓主观之情。

写景还由于作者立足点(又称观察点)的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写法。(1),定点换景描写法。它的特点是立足点固定不变,描写的景物可以变换,也可以不变换。这适用于表现某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风景画面。定点换景法主要有两种:主观式描写。主观式描写立足点虽然固定,观察者的视线却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并且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月下的荷塘”、“荷塘的月色”就属这一类。客观式描写。客观式描写与主观式描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描写的对象只作如实的展示,客观的反映,不加入任何一点个人的感情。如朱自清的《威尼斯》一文中关于圣马克教堂的描写。(2),移步换景描写法。它的特点是立足点不断变化,描写的对象也不断变化。这适用于表现不同空间位置的景物画面。移步换景法主要有两种。移动式描写。其立足点始终在移动变化中,没有固定的点。描写的对象有不断变化的,也有始终不变的。如《红楼梦》第三回中关于宁、荣二府的景象描写。选点式描写。其立足点虽然不断变化,却有相对固定的点,其描写的对象有不断变化的,也有固定不变的。如朱自清的《绿》从“山边”、“亭边”、“潭边”三个相对固定的点来描写梅雨瀑。作品中的景物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与作品的主题密切相关的。所以写景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服从情节发展的需要,要避免为写景而写景。

第三篇:写景作文指导

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物

【作文内容】

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了解景物特点,练习抓住特点写景物,并把景物写具体。【作文目标】

1、观察目标: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顺序和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进行观察。

2、写作目标: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练习写一处景物。

3、情感目标: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

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展示“教学目标”

1、观察目标:学会观察自然景物的顺序和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 度进行观察。

2、写作目标:学会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安 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练习写一处景物。

3、情感目标: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情感。

二、【选择材料】

选择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可由学生根据自己对景物的了解情况自由选择。

如:校园一角、家乡的早晨、我爱春雨„„

三、【写作提纲】

材料选好以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目标,选取并组织材料,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

以《我爱故乡的秋色》为例:

我爱故乡的秋色

1总写故乡秋色的特点。

2具体写田野里、果园里、菜园里、校园里„„各种植物的颜色及形态特点。

3照应主题写出自己喜欢秋色的原因,由赞美秋色升华为赞美劳动人民。

四、【课堂练习1】

识记:文章开头的两种方法

冒头法与破题法是文章开头的两种方法。它们的区别是:冒头法先 言事情的发端,由一事引起他事,然后慢慢引入主题。破题法则不言事 情的发端,而是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课堂练习2】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2春天的风吹到人身上仿佛是一只祖母的手,温柔的摩着脸庞„„

(3这些蘑菇的形状可美丽了,有的像把撑开的雨伞,有的像人戴了个斗笠,有的则像口倒扣的小锅。(4石油工人一生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5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缠着山奔跑,一会撅着屁股,赌着气自个儿闹去了。

(6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壮丽的风景,是一座广阔的舞台。

(7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小结:排比、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句子的特点。

【课堂练习3 】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写作手法:

啊!故乡的雪花!

你虽然不像荷花那么亭亭玉立,也不像梅花那么艳丽迷人,但你同样具有荷花 那种纯洁正直、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具有梅花那种不畏严寒,刚直不阿的品质。

我爱故乡的雪花,更爱有着雪花那种美好品质的故乡人。

五、【写作指导】

世界上的景物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怎样才能将景物的雄壮与秀美栩栩如生的记下来呢?首先,你必须学会观察。这里所讲的观察,并不只是一味的仔细观看,而是要边动脑筋,边去比较地去看。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才能观察得细致呢?

观察要抓住特点。任何一处景物都有与其它不同的地方,即使同一处景物,在不同时间也会出现不同的景物特征。因此,写景物时,要认真观察,抓住它的特点,形象地准确地描绘出来,要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观察要有顺序。不同的景物,进行观察的顺序也会有所不同,如写一处建筑物,就可以按参观的顺序来观察,而写自然景物,就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观察。例如写“下雨”,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而写自然景物,就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观察,下笔时可以先写雨前的天气状况,再写雨中的景物,最后再写雨后的情景。要多角度观察景物。如果仅从正面观察景物,可能会感到无话可写。只要变换一下立足点,改变一下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景物就会变化无穷,写来也会丰富多彩。在多角度观察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景物的静态,又要观察景物的动态。观察它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既要注意观察景物的局部细节,又要观察景物的整体。

要带着感情进行观察,不管是景物触动了你的情感,还是你带着某种情感去观察景物,写景时,都会使景物带上一定的情感色彩。就一般来讲,常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文章的最高追求比如写春,春天是美好的,春天“像刚落地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朱自清)《春》。春天的风吹到人身上,“仿佛是一只祖母的手,或母亲的手,温柔的摩着脸庞„„”(沈从文《春》)但在一个走投无路的弱女子的眼睛中的“春”却是: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绿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不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死的东西。(老舍《月牙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一切景雨接情语”。或触景生情,或移情入景,或借景抒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景物描写必须渗透着人物浓重的感情浆液,必须反映出景物和人物感情的必然联系,达到情和景和谐统一。

六、【景物博览】

用多媒体播放“黄石公园”“美丽的黄山”等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组材习作】

本过程由学生围绕写作提纲组织材料,独立完成,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进行仿写和改写,但不可照抄原作语句。演示“习作提示”习作提示:

1习作内容要紧扣主题,不可跑题;

2语言要有特色,尽量运用修辞手法; 3层次要分明,且不可通篇一大段;

4尽量练习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尽量做到照应主题。5尽量在习作中体现创意。

八、【形成性测试题】 1观察要做到哪几点?

2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哪些? 3文章抒情的方式有哪些? 小结:

1、观察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①观察要抓住特点;②观察要有顺序;③要多角度观察景物;④要带着感情进行观察。

2、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②按地点转移的顺序写; ③按时间顺序写; ④按方位顺序写; ⑤按结构顺序写等。

九、【反馈矫正】

阅读下列文章,指出作品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西天斑斓的火烧云随着落日变成了酱黑色。一些巨大的云块在天幕上组成一个又一个奇形怪状的图案,并且在迅速的堆积、运行和变幻着。有一块黑色的云块,活象一头大牛,黑牛的前方有暗褐色的云块,像是一只凶猛的豺狼,追遂着它前方飞跑着一只白色的羚羊状的云朵,羚羊前面奔跑,豺狼紧追不放,黑牛跟在后面,羚羊状的云朵一会儿消逝了,变成了一个巨人,手握长枪,单腿跪立,向豺狼瞄准,那豺狼也不示弱,猛的越起,不顾一切的扑了上去,那黑牛见状,立即变成了一块巨云,迅猛的扑了上去,猎人和豺狼都不见了,只有黑牛变成的巨云还在变幻着。

残阳留给大地的最后一抹晚霞也被黑夜吞噬了。

云峰象张开血盆大口,硕大无比的怪物,神秘的躺在你的脚下;天上的丰痕新月,斜挂在西山脚上,宛似仙女的娥眉。那先不到边的齐鲁长城,活象一条巨龙,身上条条深沟和一个又一个的山头。

忙了一天的雄鹰早早的躲进了老巢,而他的死对头猫头鹰可动大了眼睛,在铁塔的顶峰高声欢叫,好象这夜的云界就是它猫头鹰的。蟋蟀们好生气恼,磨擦着双翅在机房的四周唱了起来,机房里传出了轰轰的机器声,监控室的工作人员在认真的工作着。一只真正的大灰狼站在仙人洞前,大黄狗狂叫着,不知他是告诉主人,狼来了,还是大黄狗让大灰狼过去。

十、【作文欣赏】 1 请同学们对照作文提纲欣赏学生习作。[作文提纲]:

一、作文题目:迷人的小河

二、作文目标:作文中心通过写小河一年四季的景色,赞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材料安排:

1我最喜欢妈妈家乡的小河。

2写小河春、夏、秋、冬的美丽景色。

3、我真爱那里的小河。

[习作例文]

妈妈的家乡是个依山傍水的山村。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更爱那里的小河。小河真美啊!清澈、碧绿、恬静,令人神往。远看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的清,清得可以看见河底游动的鱼虾。夜晚,弯弯的月牙倒台映在清澈透明的河面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此时的小河便显得更加迷人了。

春姑娘那沙沙的脚步声近了,田野上那无限明媚的春色把小河打扮得更加娇媚。岸边的小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土里钻出来的,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草地在阳光照耀下像一块碧玉色的绒毯。孩子们在上面坐着,躺着,有的小淘气还在上面打着滚儿。成群的牛羊欢快地到河边吃草,饮水。小羊羔“咩咩”地在母亲身边跳跃。河两岸,一排排垂柳长出了新的枝芽。布谷鸟、喜鹊在枝头蹦跳,唱出了清脆婉转的歌。垂柳的枝条伸进解冻的小河里,好象在跟小河亲切地握手。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一道道波纹,映在水里的青草绿树,一会儿扩大,开会儿缩小,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在里面游动。

夏天,小河涨水了,火热的太阳照得小河波光粼粼。孩子们像泥鳅一样在河里穿梭往来,河面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小河两岸的欢笑声,传遍了整个山村。

秋天,小河里的鱼虾肥了,孩子们总到河里筑坝捉鱼。每次回来,孩子们的篮子里都装满了鱼,别提有多高兴了。远处,金黄的稻谷也好像被笑声感染了,频频点头招手。

淘气的北风顽皮地吹着口哨来了,亮晶晶的雪花满天开放,给小河披上了银纱,给两岸的土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给垂柳穿上了白衣。河结冰了,孩子们常常到那里滑冰,抽陀螺„„小河仍然充满了欢笑声。

我真爱那里的小河!【作文欣赏】 我的故乡在障日山脚下,这里每年冬季都会下雪。如今冬季已经来临,在对大雪的期盼中,我又记起了它。

每当西伯里亚的冷空气携带着寒流,伴随乌云向我们袭来的时候,雪姑娘往往也就悄然而至了。那雪花儿,是那么小巧玲珑,又是那么巧夺天工,如朵朵洁白的梨花,似片片银白的羽绒,像粒粒白净的玉屑。它犹如一群身着素装的舞女,潇潇洒洒地从空中飘来,又如一个个白衣少年在天地间顽皮嬉戏。他们忽而像在荡秋千,忽而像围着人们打转转,还时不时地彼此亲吻一下。飘落下来的时候有的还调皮地做个鬼脸,刹那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多会儿,大地就变成鱼肚白。近处,白雪覆盖的大地如粉妆玉砌;远处,群山巍巍,白雪皑皑,有的像蜡象,而有的像白骆驼了。每当这时,我往往会深深地呼吸着洁净的空气,竭尽全力地欣赏着白皑皑的雪景。我也仿佛变成了雪花儿,融入了梦幻里。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我痴情地陶醉在大自然赋予的美景中。我渴望地伸展着双臂,用那双冻得通红的小手去迎接那可爱的小精灵。我想捧在手里,揣在怀里,小心翼翼地珍藏起它,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似有隐身术一般,一会儿就不见了。

更有趣的是,我的小伙伴也赶来了,他们迎着雪花,在雪地上笑着,跑着,闹着,踏雪伴奏着,轻歌曼舞起来。兴奋之余把自己的杰作——“雪罗汉”留在洁白的雪地上。玩累了的时候,我们便一同躺在白玉般的软床上,对着白茫茫的天空,闭上眼睛,尽情地遐想。

天放晴了,太阳亲吻着大地,此时,雪末像细碎的玛瑙、钻石一般,反射出班驳陆离的光,大地顿时增添了五彩的光辉,雪耀得人们眯起了双眼。于是,大地上涌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更热烈的喧闹声。扫雪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人人都沉浸在愉悦的环境中。

“瑞雪兆丰年!”愉快中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啊!有党的好政策,有这么好的年景,有勤劳的故乡人,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我爱雪,更爱雪一样纯洁、善良、朴实的故乡人。【作文欣赏】

3我的故乡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秋色。

夏去秋来,故乡的秋色仿佛报信的使者,披着红,挂着黄,一路向我们走来,向我们传达着丰收的喜讯。

你瞧,田野里,牛角似的玉米棒子,插在粗壮的茎杆上,多么逗人喜爱;沉甸甸的高粱穗子红着笑脸,挺直腰杆,多么让人眼馋;狗尾似的谷子,拖着纤细的身子,随秋风摇曳„„

走进果园,小灯笼似的苹果挂满枝头,黄橙橙的鸭梨压弯树枝,红玛瑙似的山楂累坏了枝条,水晶般的葡萄一串串、一穗穗,从葡萄架底下探出头来,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花园里,鸡冠花昂首挺胸,似雄鸡报晓,月季花绽开笑脸,散发出诱人的馨香,一串红花却红的像火,像霞,像血,显出勃勃生机,各种各样的盆花精神抖擞,正准备上车做长途旅行,到各地去接受贵宾检阅。

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图!从它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看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秋色。

第四篇:写景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指导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

2.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

4.用散文表达自己的美好感情,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点

学习写景中的艺术变形

三.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景状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的逍遥”,我们曾随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而魂牵梦绕,我们也曾在李乐薇的“幸福小路”上欢跳奔跑。我们因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未眠,我们对茅盾的《白杨礼赞》礼赞。未眠、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大自然的景物,在艺术家的笔下,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写景散文。

〈二〉能力阐释

1.什么是写景中的艺术变形?

明确 :抓住景物的特征,注意准确的观察,描绘真实(包括一般透视)的景物形象,这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然而,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应该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就是不太顾及实际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这种追求就是突出、弘扬、甚至夸大客观景物的某个特征或某个部位。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而情景交融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场景,主要就是通过作者审美变化描写出来的。所以,学会变形,懂得审美,对于提高中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写景状物不应该仅仅照实物临摹,而应该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合理地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借用一个现成的美术术语来概括这种方法,就叫做变形。而要使景物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情怀,要使画面充满浓郁的诗味,则需要学习多级变形,变形是简化中的一种审美方法,它侧重改变客观景物的原有面貌;多级变形则是逐层深入地进行审美改变,向着离客观景物的远方迈进。只要合理渐进,就能创造出更加神奇的画面来。

2.为什么要变形? 明确:朱自清写荷叶,把它变成舞女的裙来写,写月光,把它变作流水来写。古人也是这样,就人和花而言,不喜欢就人写人,喜欢把人变作花来写,如“人面桃

花相映红”;不喜欢就花写花,喜欢把花变作人来写,如“落花犹似坠楼人”。人们为什么要如此多事,喜欢用另外的事物来写眼前的景物呢?德国表现主义者解释了这个秘密:“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什么意义”,人们所表现的“不是事实,而是精神。”。〈三〉.技法例说

例说一: 简单变形

“1”,茅盾在《白杨礼赞》中说,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其实,白杨树并不是“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有不少枝叶也是旁逸斜出的。不过,作者进行了简化处理,删除了旁逸斜出的枝条,突出了一律向上的枝条。简化过的白杨树比真实的白杨树更符合作者的心理需要,即表现北方抗日军民的英勇精神,表现“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观察者的心理需要决定了变化倾向,而变化倾向决定了观察者只注意符合自己心理需要的部分,而不注意和排除有悖于自己心理需要的部分。其心理需要就是对美感的追求。

“2”,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3”,鬓发浓密如云,脸白净如雪。

“4”,一个并不对称的图形往往被视为对称的图形。这也是人们运用审美目光补足而成的。

“5”,无锡人用泥制作的猪,圆圆的,胖胖的,与真实的猪大相径庭。制作者在原来的猪身上增加了许多“肉”,这种不求貌似的变形处理恰恰符合了人们的求美心理。

“6”,夕阳下山,应该是红色的,但是王之涣改变为“白日”依山尽。为的是表现一种辉煌灿烂的感觉。

“7”,人们常常将诸多声响重新组合成“交响曲”,为的是追求一种音响美感。„„

(四)、写景作文技巧: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五)、布置作文

以“季节”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写景文章

第五篇:写景作文指导

写景作文指导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其实啊,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写的作文一定要真实,动笔之前一定要在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回忆一下你所要写的景物,不要怕你写不好,细致的描写加上流畅优美的语句,其写的作文一定令人印象深刻。记住,用心去写,用心去感受。祝你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在考试的时候,我们描写景物,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的几种写作方法。

l、认真观察,细致描写

描写景物,第一要认真地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具体描写,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内容来。比如我们观察水的特点,可从水面的颜色,流动,浪潮,倒影,水中的船舶等等方面来进行。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细致地观察水面的动态和静态的特点。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

小溪是从山间泉水里流下来的,又清又亮,像一幅透明的绸子,抖动着铺向远方。它顺着山势自高向低,“叮咚叮咚”弹着琴弦,“哗啦哗啦”唱着歌儿,再绕过山坡向东流去。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这里写小溪的流水的特点,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有静态,有动态,有景物,有情趣……如果小作者没有进行认真地观察,是不可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的。这说明小作者认真地观察了溪水的形状、颜色,声音、静态、动态等等方面。

2、运用比喻和拟人

在描写景物的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拟人,是指运用想象,把事物当人写。用拟人方法描写景物,能使景物更生动、形象,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使用拟人法,必须找到景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与它有相似点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比喻用得确切,浅近易懂,能使所描写的景物更美丽动人,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要使比喻确切,必须学会在观察的同时展开联想:想想这个景物与什么事物相像。再想想。它们在哪些地方相像,找出两者的相似点,相似点找得越准,比喻也就越确切。找相似点,一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去考虑。轮廓相似、颜色相似、声音相似、长短大小相似、动态相似等等。请看下面的佳作片段:

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其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

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来使用,就更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较好地表达了小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立体描写,色、形、音、势都有

所谓立体描写,就是抓住景物的形、色、态、势、音、味等方面的特点,全方位地进行生动具体地描写。你看,海潮来了:

午后一点钟左右,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向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段关于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有声——从远出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在滚动;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有形——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形成一道6米多高的白色城墙;有色——白线,白色战马,白色城墙;有势——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开动,发出山蹦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景物,就应该这样,从各个角度来描写。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等等各个方面都具体地描写出来。

4、静态动态相结合

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才能写出景物的情趣,才能得高分。比如我们要描写一个小小的池塘,应该注意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趣。你看下面的小池塘的静态描写:

黄昏,我爱坐在塘边静观,火红的太阳落进水里了,平平稳稳地躺着,像个红脸娃,全身发着红光。四处散开着的绿水,像一张松软平滑的床,轻轻地托住了它。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

在这里,“绿绿的塘水托着红红的太阳,婀娜多姿的垂柳依依向水,多美的一幅画啊!”静得惹人喜爱。

小池塘的动态呢?更惹人喜爱:

清晨,微风唤醒了沉睡的苇塘,芦苇发出沙沙的响声。举目向远处望去,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尖嘴的翠鸟在水中捉着小鱼;一只画眉鸟落在芦苇尖上兴奋地唱着;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给这芦苇塘又增添了生趣。

在这里,“芦苇随风起舞,好像绿绸子在摆动”,“ 各种鸟儿,有的盘旋于芦苇上方,有的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清脆、悦耳的布谷鸟鸣声,不断从芦苇塘深处传来;”还有翠鸟捕鱼,画眉鸟唱歌,白色的海鸥从这里路过……这些动态的细腻描写,情趣无限;犹如一幅幅动态的电影画面……

5、条理清楚,写出变化

我们描写景物,都要注意时间的变化顺序,要注意通过描述时间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变化。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池塘的作文,就可以按一天中的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写。再如我们要描写海潮,就可以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变化的顺序来描述;写雨,就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来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能给人一种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之感。、注意渗透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是我们练习写作常用的方法,也是应该学会和必须掌握的方法。把感情渗透在景物之中,就是在写景时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对奇丽景观的陶醉之情,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文章才会具有感染力,才能使读者也随之动情,才能使文章得高分。

佳作欣赏

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人云端,从山顶向下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鳞峋,崖壁陡似削,山石削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飘动;黄山的云可真长啊,长得无法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就妙在它飘渺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林,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涌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用总一分一总的方法结构全文,先概述黄山的壮丽景色,再分述黄山的山和云,最后以描写黄山的云海、奇山、异树的美妙诗句结尾。又采取同一种结构方式描绘出黄山的山和云的特点。山是奇、高、险,云是白、静、妙,这些特点运用排比的形式描述,条理清楚。大量运用比喻,使文章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既具体又充实。纵观全文,表达了小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爱家乡的小溪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行唐县南岗底村,村旁边有一条小溪,它缠绕在九顶莲花山脚下。小溪是从山间泉水里流下来的,又清又亮,像一幅透明的绸子,抖动着铺向远方。它顺着山势自高向低,“叮咚叮咚”弹着弦、“哗啦哗啦”唱着歌儿,再绕过山坡向东流去。水中有许多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小溪旁边是梯田。春天,一层一层的梯田里长满金黄色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老远看上去,像一条条彩色链子。田里的农民伯伯在锄草、施肥,辛勤地劳动着。小溪两边有苹果树、梨树、枣树……都开了花,小溪的水里就像落上了五彩的云。

秋天来了,大雁南飞,农民伯伯们挥舞着镰刀,收获金黄的稻谷。苹果树、梨树和枣树结满了“红玛瑙”、“金元宝”,树枝都被压得弯下了腰。你知道吗,有时熟透了的果子,还“扑嗒扑嗒”往溪水里掉呢!

改革开放以来,在咱们农村,人们千方百计利用小溪的水来浇灌庄稼和果树,使两岸的庄稼、果树年年获得大丰收。小溪清清的水里,常常映现出到这里饮用小溪水的人们的笑脸。

这条小溪,一年四季静静地流着,像彩色胶卷,把两岸秀丽的景色全拍了下来,照了下来。两岸的景色在变,水里面的画也在变,而且越变越美了……

啊,我爱家乡的小溪!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家乡小溪清澈美丽的景色以及人们对它的深情。不论是描写小溪又清又亮的泉水、叮叮咚咚的水声、水中的小鱼小虾,还是描画春天小溪里落上的五彩云霞。秋天摔在溪水里的金色硕果以及映在小溪中人们的笑脸,都仿佛是阵阵清风拂面,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小作者正是以清新的语言,清新的意境,再现了家乡小溪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景色。结尾的抒情之笔,表达了小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日出

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嵌着几颗稀落的星星,我便爬上山巅,观看久已向往的日出。

此时,大地静悄悄的,四周黑沉沉的。我站在山顶的巨石上,迎着清晨的凉风,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这种环境中,我的心情舒畅极了。天边,启明星眨着眼睛,好像在提醒我:“请注意,黑夜即将离去,旭日即将升起。”

片刻,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可以看清云朵了。云朵一会儿就变成了浅红色,黑暗正在慢慢消逝。黎明揭开了蒙在大地上的乌纱,只见东边远处的峰峦在朦胧的云雾中连绵起伏,近处苍松翠柏上的露珠映着红霞闪闪发亮。转眼间,天边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红霞,很快地向四周扩散,大地在不知不觉中披上了红纱。

不久东方天际出现了赤红色,只见火红的太阳露出来了,慢慢地从云雾中升起,跃出了山峦。它像一团火球悬挂在东方的山尖上,刹那间,万道霞光沐浴大地,四周披上了五彩的外衣,苍松翠柏在阳光的抚爱下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这时候,我不禁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也正像这红日一样吗?她正在冉冉从东方升起……

佳作评点:

本文的小作者用生动的笔法,具体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日出前后的瑰丽景象。细致描绘天空中色彩的变化,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黑暗→变白→发亮→红霞→红纱→火红→赤红色→……结尾联想之笔,使文章的意境升华到更高的境界:由赞美日出升华到赞美祖国;由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升华到抒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载写景指导1(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景指导1(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指导写景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小学......

    写景作文指导

    如何写好四季事物(一)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好四季事物 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

    写景作文指导范文合集

    写景作文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

    写景作文指导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小学四年级) 1.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 可以按景物的......

    写景作文指导[模版]

    写景作文指导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

    写景文章指导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其实,写景的文章并不难写,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抓住景......

    三年级写景作文指导(共5篇)

    泰恩教育 三年级作文复习指导(三) ——写景作文 一 训练目标 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二 训练指导 1、 写景要有顺序......

    写景作文指导 (500字)

    景物的描写方法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