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堂鼓舞中职生士气的德育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堂鼓舞中职生士气的德育课
作者:张淑玲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2期
教育应当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人格健全高尚、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才。教师眼中不能只有“分数”而没有“人”,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教学更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教育学生:学历不是人才的“标签”,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独木桥”
什么是人才?难道考试成绩好、学历高的就一定是人才,成绩不好、学历低的就一定不是人才?难道考上大学就前途一片光明,考不上大学就前途一片黑暗?可以肯定地说,学历不是人才的“标签”,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独木桥”。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1954年4月2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样几句话:“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材料二:1984年6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学生提问时说:“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大学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材料三: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回母校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当年成绩平平,在被问到现在有何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同学们,你们看后有何感想?学生们很兴奋,讨论很热烈,答案也是多样的。最后老师作总结: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重整。学历不是人才的“标签”,上大学也不是成才的“独木桥”。
二、教育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
矛盾具有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其他六种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能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弱项,也有智能强项。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缺少的不是才智,而是一双发现才智的“慧眼”。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这双“慧眼”因功利的驱动,而蒙上“灰尘”失去了光泽。
唐纳德克利夫顿曾说:“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优势并发挥优势。”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搞简单的“一刀切”“齐步走”,更不能一切以分数为标准来评价学生。教师要做有心人,多与学生接触、交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强项,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要正确对待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强项也许不在文化学习,而在音乐、运动、绘画、书法等方面。教师要因材施教,切不可给他们扣上“差生”的帽子。
三、教育学生: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
从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优势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并将努力建立在优势的基础上,就有可能获得成功。举世闻名的大人物们也往往是用奋斗的足迹书写着因扬长避短而成为天才的历史。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50年代,曾多次被邀请担任以色列的总统,但他都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的能力,所以本人不适合任此重任。事实上,他就凭着同客观物质打交道的所长,摘取了当今物理学的桂冠。
材料二:有一位女教师班上有一个男孩,成绩很差,屡屡不及格,还常以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把她气得双手发抖,面孔发白。当男孩子的家长决定让其辍学时,女教师若释重负,其他教师也都向她表示祝贺。事隔数年,女教师的电视机坏了,那位上门修理的师傅手艺高超,很快修好了电视,并开出了保修三年的单据,他就是当年那个男孩。女教师百感交集,愧疚万分:“这完全不是当时在我课堂上的那个男孩啊……我们做教师的怎么会没发现,在被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差生‟身上,还蕴藏着天才,而且还蕴藏着我们没有看到的大的„人‟……”
同学们,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们议论纷纷,兴致颇高。最后教师作总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培养。坚信我们的学生“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努力去发现、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个个自信地走向成功,人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身”比分数更重要
成功智能理论认为,适应现代社会完成成功人生所必需的能力要素,包括学业智能、人事智能、实用(实践、处事)智能、创造智能等。学业智能是成功人生的基本条件(占15%),但不是充分条件,在一定学业智能的基础上需要发展人事智能、实用智能、创造智能(共占85%)才能保证事业成功。人事智能是成功人生的核心条件,也是其他三种智能的催化剂。众多著名企业家和人才学家的实践、研究也表明,在多数人的成才、成功因素中,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仅占25%,而情商等综合能力占75%。即使是认知,不仅要有“学会”的能力,更要具备“会学”的能力。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认为,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转移到“人”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应该成为教育的终极产物。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几乎所有招聘单位都把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等品质放在首位,那种眼高手低,自以为是,大事干不来,小事又不愿干的,即使牌子很硬也不受欢迎。
“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求学生有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健全的体魄、坚强的毅力、不怕挫折的精神;有健康、多元的业余爱好;有对事物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探究精神;有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明辨是非和选择的能力等等。
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且人格健全的现代中国人,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二篇: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德育教学更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高雅活动。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一】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中职生德育课心得体会【二】
最近几年,我们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的结合。让学生定期在村里规定的德育基地(老年活动场所)体验情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美德。我们带领学生向村里的五保户、老复员军人敬献礼物,与老人共贺节日。使老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很多同学把自己省下的零用钱,买来礼物送给这些爷爷奶奶。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少吃点、少玩点,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爷爷奶奶开心,我们就开心,爷爷奶奶幸福,我们就幸福。老人节那天六年级的刘杰同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和同学们与村里的五保户、老军人共贺节日。
当我想爷爷奶奶们献上礼物时,他们笑了,笑得那样开心。望着他们那菊花般的脸,我不知说什么好,泪水夺眶而出。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因为老人们幸福了,我也幸福了。”从孩子们的话中,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对学生们进行尊老、爱老教育是多么重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传统美德需要他们发扬光大。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尤为重要。
在德育基地,我们还让学生参加劳动,为老人种一棵菜、浇一瓢水、烧一次火、端一次洗脚水,让学生感受到敬老的快乐。
通过德育基地教育,使学生们转变了观念。
第三篇:士气三宝”鼓舞高三斗志
晨间宣誓、楼道标语、午间唱歌这是目前我校领导在名校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学习后在高三年级设置的士气三宝,旨在高考的号角即将吹响之际,为高三师生鼓舞士气。
含泪播种,含笑收获。这是高三教学楼一楼张贴的一则标语。在张贴的标语中,既有鼓舞人心的励志语言,也有学习方法。蓝底黄字,大幅的标语在楼道内显得格外醒目,在高三教学楼里营造了既紧张又向上的氛围。有高三的同学说:每天早上来学校看到这些标语时,一下就感到紧张起来,但是也有了争分夺秒、刻苦读书的动力。甚至有高
一、高二的同学表示,一走进高三的教学楼,看到这些标语,顿时觉得不一样了,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除了张贴标语,每天早晨晨读铃一响,高三教学楼里就传来此起彼伏的朗朗宣誓声。每个班都选择了自己的励志誓言,有的班级选择了固定的一段话,希望在余下的几十天里成为同学们牢记的激励语;也有的班级每天使用不同的励志语,希望用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激励同学们。例如在文科390班,班主任王老师每天都为同学们发下一张纸,上面除了有当日的励志誓言以外,还有高考倒计时、美文阅读、励志歌词、学习小贴士等。王老师表示:每日宣誓是三个项目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我个人认为宣誓来得简单易学,并且在鼓舞斗志上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王老师还说,在誓言的选择上,应该以朗朗上口为原则,且篇幅不宜过长,铿锵有力的十几个字往往就能在一天的早晨振奋同学们的精神。我们也发现,大多班级选择的也的确都是我自信,我拼搏、竭尽全力,拿下高考这样的简短有力的宣誓词。
此外,最让同学们感到有趣的是,每天中午第五节课前有了十分钟的唱歌时间,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怒放的生命》、《最初的梦想》、《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励志歌曲每天中午都在高三教学楼里响起。老师们纷纷在教室里打开电脑,有的老师还将自己的音响带到教室,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励志歌曲,带领同学们一起唱。不仅同学们唱得激情满满、气势磅礴,许多坐在办公室里的任课老师也表示,听到这样的歌声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了,第五节课教室里的学习状态也大有提升。
河北衡水中学一向以校风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高考成绩优秀在全国闻名,但此次学校领导调研后却为我们带回来了这样新鲜有趣的士气三宝,老师和同学们不禁感到惊喜。教务处主任李依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衡水中学之所以这么有名,出了这么多高考状元,不仅是因为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这些鼓舞学生斗志的活动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作用极大的。李老师说,衡水中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精神风貌特别好,每个学生都展现出勤奋刻苦、斗志昂扬的状态,他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我校高三学生向衡水中学的同学们学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每天用一点时间来放下书本,为自己加油鼓劲,从而在学习时更有激情,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保持积极快乐的心态,同时,也让高
一、高二的同学们受到鼓舞,在整个学校营造昂扬向上的氛围。
士气三宝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也希望,从这届高三开始,士气三宝能逐渐成为我校的一个传统,激励一届届一中学子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在高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为自己争光荣,为一中争光荣。
第四篇:鼓舞学生士气的口号
1、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3、齐心协力永创佳绩顽强拼搏所向无敌
4、山猛虎水蛟龙高二五班卧虎藏龙
5、顽强拼搏超越自我鸣则已鸣惊人
6、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7、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提高
8、努力奋斗勇敢争先
9、比出风采、超越自我10、更强我能、更快更高
11、拼搏追取、善学勤
12、团结拼搏拼搏进
1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14、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5、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6、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7、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19、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第五篇:鼓舞员工士气的秘密
鼓舞员工士气的秘密
保持员工积极性高涨的武器看来很简单:让员工感到满意和被尊重的企业文化,对企业需要的行为及时奖励,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回报。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对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水平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长期的摸索和修炼,并持之以恒。
神奇的企业文化
对十年来影响美国企业最重要的因素的研究结论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实际上,大多数美国的IT企业费心保持的各种神奇的文化是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创新和高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首席执行官的主要任务之一。
美国SAS软件研究所在软件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保持了仅4%的流动率(平均水平为20%)。在问到原因的时候,员工们回答:他们受到独特的奖励——在工作中有充分的机会使用最新和最先进的设备,在承担的项目中有许多吸引人的变化,与他们共事的员工有多么好,有多么聪明。组织对他们有多么关怀,多么欣赏。虽然,SAS研究所也支付很高的薪资,但是,并没有提供股权、红利的待遇,在这样一个人们有机会通过认购股权进而成为百万富翁的行业里,SAS保留人才的关键因素在于提供了一个工作是乐趣的环境,并用这个文化留住了他们。正如SAS公司一名员工指出的,乐趣是在一个人们能发挥其才智和技能的地方,在一种人与人能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工作。
企业文化和员工工作绩效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的支持,才能保证员工长期的优秀表现。虽然,这些文化看来都不太符合常规,但实际上,正是这些承认人性中积极面、渴望成功和自我的需求,让员工闪耀如明星,而显得并不那么规矩的文化使一个个优秀企业也闪耀如明星。
薪酬和奖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把薪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了,而工作的挑战性、接触新科技的机会、事业机会、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的影响力都排在金钱之上。开瑞威尔是加拿大最大的高科技服务公司之一,主要为教育市场提供软件。该公司的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都是非常高(分别为97%和95%)。很多薪水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软件工程师在公司待了五六年也不跳槽。该公司的主管,将公司的成功归因于他们创造了一个让员工兴奋的环境,在这里,员工感到他们的创意是受欢迎的。
当然,并不是提供低于市场水平的薪水就是标准做法。薪酬和奖励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员工贡献的承认和回报,还是一套公司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的管理流程。在利用薪酬作为激励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3个问题:
1.员工对薪酬是否看重?看重什么样的薪酬支付方法?
2.能够建立薪酬和行为之间的明确联系(实际上,这一点是非常不明确的,尤其是当目标和行为在组织中并不明确,奖励仅仅是靠感觉进行时)。
3.假如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公司需要提供多大的数额的奖励才能保证员工的绩效?
要回答上面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非易事,这就说明了只有精心设计的薪酬体系才能起作用。成功的企业高水平的薪水、各种福利计划,都表明了对员工的尊重和承认,体现把员工与公司看作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理念。在美国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中,有31家公司提供全额带薪假期,26家在公司内开设日托服务。而它们的雇员都认为自己得到了合理的回报。
具有创意的奖励计划也是这些公司保持员工高涨的工作积极性的一个制胜武器。无论是口头表扬,还是100美金的奖励,及时性和大事张扬鼓励是奖励的基本经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