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德育课加强创业教育
在中职德育课中加强创业教育初探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陆秋芳
【摘要】开展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德育课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本文通过对在中职德育课中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初步的分析,进而对如何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更好地缓解当前劳动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促进中职生劳动就业面扩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创业教育
200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中加强创业教育,突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开展创业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但是由于当前适合中职学生的创业课程体系尚待开发,而中职校普遍地实行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模式,专门开设创业课程条件尚且不足。中职德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将创业教育渗透进德育课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提高中职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标,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旨在向学生灌输一种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精神。
对中职生来讲,创业教育首先应注重就业观念的转变。很多学生认为,就业就是要找到工作单位。这种观念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被动局面。通过德育课教学中有机融入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和人生理想。可以说,创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二、中职德育课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创业教育是转变就业观念,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
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劳动就业岗位供应不足,尤其对于学历低、社会经验少的中职生来说,一方面受高校连续扩招的大学生就业冲击,另一方面又有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竞争岗位,因此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通过创业理念的培养,使中职生充分认识到创业不仅为自己,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和更加广泛的就业。因此,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利于转变学生被动的就业观念,开拓更加广泛的就业途径,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2、开展创业教育是中职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人的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重大而又迫切的任务。然而,在当前职业教育中,“职教普教化,教学理论化,模式单一化”等诸多弊端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
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业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既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3、开展创业教育是中职校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感觉乏味,提不起兴趣;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对老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作认真听课的假状态或者干脆不听课而做自己的事,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课程讲授完了,留给学生的东西并不深刻。由此可见,德育课程教学必须改革。如果继续囿于旧一套的课堂教学方法,则势必是事倍功半,达不到开设德育课程的预期目标。
创业教育,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探索,重知识掌握、轻知识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因此,开展创业教育对促进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三、关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观念制约行动,理论认识指导实践。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对国家、社会、及职校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要有将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创造财富光荣的价值取向植根于中职生心中的使命感。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具体地说,可结合学生的不同专业,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创业畅想;邀请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分享经验和教训,从而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及应对创业道路上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总之,教师要努力在学生中植入创业意识的基因,播洒创业意识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它就将发芽、开花和结果。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增强和融入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创业教育亦是如此。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均是教育部规定教材,如《经济政治》、《哲学》、《法律》、《生涯规划》等。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挖掘和融入创业教育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经济政治》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人们选择职业时,不论其才能如何,意愿如何,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条件。具体来说,可通
过探讨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改变学生原有的“大、全、民”的陈旧的就业思想;在介绍我国的对外开放时,可更多地引入知识经济社会和国外职业状况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企业,认识到小企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一趋势。《哲学》课程中,教会学生用哲学理念来辨证看待当前的创业和就业形势。必须要从个人的专长、兴趣爱好的实际出发确定项目;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和职业,既没有一些学生期望的那么美好,也没有学生们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看待社会、职业和创业。
《法律》的教学中,可重点讲解诸如《公司法》、《小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和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在创业过程中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自觉性,同时具备一定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生涯规划》是开展创业教育最主要的课程,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严峻就业形势,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而转变就业观念,形成创业的原始动力。课堂里可重点讲解三大产业的划分,突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尝试分析所有职业的内涵和外延。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学习创业方法,激发内在潜能,使创业不再高不可攀、让人生畏。
3、重视德育活动课,开展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创业教学不应也不能局限于课堂,这也是德育课教学成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活动课,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具体可如下进行:一是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即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参观、访问、请创业者作报告演讲等。二是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定小型企业的创业方案。可以以组为单位,每组4-6人,依靠协同学习的优势,写出小企业的创业方案。通过方案的制作,促使学生收集创业信息,巩固创业知识,明确创业思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三是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创业作品的设计。学生在创业作品的设计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本身就是一种全面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总之,中职学校德育课加强创业教育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勇于开拓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既要更新观念,深刻领会创业教育的意义;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把学科教学渗透创业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探索德育课堂创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邢于仓、柳国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53、张良 《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054、张明瑾、高巧峰《扎实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铺平学生就业之路》
5、史约克编著 《创业成功学》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
第二篇:中职德育课大纲
附件1: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教职成[200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在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工作。现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安排如下表:
年级 学 期 课程 学时
一年级 第一学期 职业生涯规划 32-36
第二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 32-36
二年级 第三学期 经济政治与社会 32-36
第四学期 哲学与人生 32-36
德育选修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选修课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
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各地可按照上述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要求,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
各校对以上德育课各门课程教学安排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
三、上述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届时,2001年发布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停止使用。
四、我部负责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的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并协调解决本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未经批准,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编写和推荐德育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五、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的领导,做好课程改革方案实施的准备工作。2009年秋季开学之前,我部将组织编写出版德育课新教材,进行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级培训。各地、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本意见和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好德育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的全面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八年十二月十日
附件2: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教职成[200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现将我部组织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一并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德育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都必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八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1: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教学内容
1.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与职业生涯。
(2)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3)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2)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立足本人实际,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运用: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教学内容
1.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1)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
(2)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3)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
(4)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1)兴趣分析与培养。
(2)性格分析与调适。
(3)能力分析与提高。
(4)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
(5)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1)家庭状况变化分析。
(2)行业发展动向分析。
(3)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发展理念,形成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运用: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教学内容
1.确定发展目标
(1)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构成。
(2)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发展条件。
(3)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
2.构建发展阶梯
(1)阶段目标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2)近期目标的重要性和制定要领。
(3)围绕近期目标补充发展条件。
3.制定发展措施
(1)制定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2)措施制定三要素(任务、标准、时间)。
(3)实现近期目标的具体计划。
(四)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创业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做好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运用: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教学内容
1.正确认识就业
(1)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观。
(2)就业形势与择业观。
2.做好就业准备
(1)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2)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3)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
3.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1)创业的重要意义。
(2)创业者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3)中职生创业的优势。
(4)在校期间的创业准备。
(五)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调整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明确在校学习与终身学习、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必要性,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运用: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教学内容
1.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
(1)认真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措施。
(2)定期检查职业规划执行实效。
(3)珍惜在校生活,奠定终身学习基础。
2.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
(1)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
(3)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3.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1)评价职业生涯成功的不同价值取向。
(2)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要素。
(3)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1)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3)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4)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2.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3.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2学时,考核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4
(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8
(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6
(四)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 6
(五)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6
考核 2
机动 2
合计 36
4.活动建议。
职业生涯演讲和艺术形式的表演、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调查、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调查,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演练、小组讨论、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重要形式。多数实践内容应安排在班会、实训、实习或课余、假期进行。分析发展条件、确立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调整发展规划等设计过程,应该以预留作业的形式完成,并结合作业开展相应主题活动。
教师要当好班主任、团委、学生科(德育处)开展学生活动的参谋,调动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和班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引领作用。
5.教学资源。
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等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开发。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2.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
评价应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调查报告、总结等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4.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运用评价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和整体产出的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激励作用。
附件2: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习礼仪,讲文明。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教学内容
1.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1)懂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是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主体,理解珍惜人格、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主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懂得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需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
(3)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2.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自觉性。
(2)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践行职业礼仪,展示职业风采。
(二)知荣辱,有道德。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道德对于完善人格、成就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增强敬业爱岗精神和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
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内容
1.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1)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1)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2)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
(3)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4)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懂得服务、奉献的意义,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倡廉的意义,增强廉洁意识。
3.遵守行业道德规范
了解相关行业特有的道德要求,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自觉践行行业道德规范。(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4.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2)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拥护依法治国方略,增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崇尚民主、公正、平等。
运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履行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公民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内容
1.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增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平等观念,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
2.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1)了解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性,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涵养爱国情感,增强权利意识、义务观念。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3.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1)理解法律程序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2)了解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证据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常识,增强守法意识,提高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理解守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法律、自觉守法,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
运用: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内容
1.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1)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认识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懂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传播淫秽音像制品、吸食注射毒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
(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行为犯罪作斗争。
(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
(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法律常识,树立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信念,提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法律规则,履行法律义务,崇尚公平正义。
运用: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按照法律规范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教学内容
1.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1)了解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民事主体的资格,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意识。
(2)了解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3)了解法律保护财产权的有关规定,懂得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尊重他人的合法财产权。
(4)了解合同订立的程序,学会辨别合同是否有效,理解履行合同的原则,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5)了解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热爱家庭的情感,承担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
2.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1)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强劳动者权利和义务意识,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2)了解设立企业的有关条件,理解企业应该合法经营、公平竞争,树立依法经营的观念,追求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
(3)了解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有关法律规定,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了解规范相关行业的主要法律,树立遵守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观念,提高依法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具体教学内容由各校根据相关行业特点自行确定。)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追求实效、确保安全。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及时的指导。要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并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尤其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道德楷模、法律专家和德育基地等社会德育资源。
各地职业教育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生动实用;社会德育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1
(一)习礼仪,讲文明 5
(二)知荣辱,有道德 8
(三)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6
(四)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4
(五)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8
复习考试 2
机动 2
合计 36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使教师透过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以便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
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
3.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方式。
4.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认知评价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恰当地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态度和观念为标准,评价学生不良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行为表现评价分为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践行道德和法律的实际表现。以道德、学校纪律和法律为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附件3: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二)投身经济建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职业活动所处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背景以及相关的时代、国际背景,认同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增强规则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尊重市场规则,崇尚市场道德,爱护环境资源,勇于竞争,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运用:践行市场规则、市场道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认清从事职业活动所处的制度背景。
(2)懂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理解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强规则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
(2)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了解投身经济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
(2)了解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解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意义,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3)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理解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增强开放意识。
(2)了解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理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增强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
(三)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清我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运用:能够进行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和政治行为选择,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教学内容
1.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懂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4)理解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2.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1)理解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懂得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四)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的相关知识,理解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国家观念和国际意识。
运用: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内容
1.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1)懂得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了解行使选举权应取的正确态度、行使民主决策权的主要方式,掌握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2)懂得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了解政府的有关职能,学会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
2.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1)懂得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等义务,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2)关注身边的政治现象,正确解析身边的政治问题;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3.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意义,维护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五)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意义,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社会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具体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情感态度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正确对待各种文化,关注民生问题,树立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观念。
运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活动,抵御腐朽文化的侵蚀,以实际行动化解、消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
教学内容
1.关注改善民生
(1)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理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2)了解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理解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3)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2.建设和谐文化
(1)辨析身边的文化现象,认识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树立对待各种文化的正确态度,理解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3.和谐社会建设人人有责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
(2)懂得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方向性原则。教学中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3)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学生需要掌握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内化知识,获得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活动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通过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
4.教学资源。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利用德育基地和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通过有效使用电脑、投影、录音、录像、影视、图片、幻灯等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设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课程介绍 2
(一)透视经济现象 6
(二)投身经济建设 6
(三)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
(四)参与政治生活 6
(五)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
复习考试 2
机
动 2
合计 36
五、评价与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学习评价,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到,分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进度是否得当,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适宜,从而检查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
2.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品格和态度。
3.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体应包括学生自我考核、学生互评、教师考核和社会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要坚决克服以考卷定成绩,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
4.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的评价、情感态度观念的评价和运用能力的评价。
认知水平的评价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常识;“理解”指对了解的常识有较深入的认识。
情感态度观念的评价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态度与观念为标准,评价学生不良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态度与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运用能力的评价分为 “分析判断”、“参与践行”两个层次。其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社会生活有关现象,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附件4: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内容
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选择及其作用。分析人生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社会的现实的人,人通过积极行动实现人生成功。
(2)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敢于行动,又要善于行动,脚踏实地走好人生之路。
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1)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的指导意义。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调动每个人都蕴涵着的巨大潜能。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个人存在与人生意义。积极发掘自我潜力,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肯定自己、关爱自己,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坚定走好人生每一步。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其对树立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乐观进取,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运用: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教学内容
1.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1)事物在普遍联系中存在,人在普遍联系中生存,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社会交往的作用。
(2)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人、理解人、平等待人,学会交友,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快乐人生。
2.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1)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生是一个不断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2)顺境逆境是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顺境与逆境的联系与转化。顺境为人生发展提供机遇与条件,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3.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促进人生发展。
(2)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在人生发展中正确处理主观努力(内因)与外部条件(外因)的关系,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心智不断走向成熟。
(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实践与认识相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增强创新意识,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观念: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科学思维、善于总结,留心观察、是非分明,努力学习、开拓创新。
运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教学内容
1.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1)辩证唯物论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实践出真知,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人生能力,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总结失败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2.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1)学习现象与本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观点,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2)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1)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训练。
(2)创新思维的特点及作用。在人生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理想信念的作用,及其对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顺应潮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勇担责任。
运用: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
教学内容
1.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2.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1)社会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的特点及其作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树立人生理想,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3.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1)理想信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成长有重要作用。
(2)实现理想信念必须有意志和责任作为保证。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社会责任感,青年学生要具有实现理想信念所必需的意志与责任。
(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人的社会本质、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劳动奉献中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态度观念: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积极奉献,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运用: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内容
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2)个人既要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又要积极助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观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人的价值贵在奉献。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的关系。
(2)劳动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的发展,是指克服了发展的片面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
(2)个性自由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3.活动建议。
课堂教学要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要充分利用课时计划中安排的教学辅助活动学时和其他实践活动时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料开展教学活动,大力提倡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适当运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具开展教学。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还包括人生成长典型个案、哲学与人生问题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等社会教学资源。各地中职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2-36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32学时,复习考试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6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
(三)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6
(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6
(五)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6
复习考试 2
机 动 2
合 计 36
五、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和行为转变,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评价方式。
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
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式。
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
4.评价标准。
学生“学”的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信念评价、行为表现评价。
认知评价主要包括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了解”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
情感信念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不良情感、观念的变化情况,正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
行为表现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
附件5: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蕴含的成长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关注自己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追求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运用:能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做积极、乐观、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2)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
2.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
(1)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2)体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开发心理潜能。
3.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2)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对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了解悦纳自我、直面人生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培养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成长规律。
情感态度观念:积极接纳自我,学会欣赏自我,敢于接受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运用:直面成长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做自信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
1.成长中的我
(1)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我发展目标。
(2)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2.直面困难和挫折
(1)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
(2)懂得挫折和困难的积极作用,增强抗挫能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心理品质。
3.青春期性话题
(1)了解成长中性心理的发展特点,知道由性意识觉醒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掌握青春期的性心理科学知识。
(2)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4.情绪的调适
(1)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3)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拒绝不良诱惑。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提升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障碍的成因,理解和谐人际关系、快乐生活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热爱生活,崇尚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平等、谦让、友善和宽容,反对自我中心、霸道和恶意报复,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运用: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适应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
1.同伴交往助成长
(1)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2)区分友情和爱情的界限。掌握适度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冲突和表现,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抵制校园暴力,拒绝不良诱惑
(1)正确辨别校园暴力和各种不良诱惑,知道其对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2)掌握应对校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1)尊重父母长辈,学会积极主动的沟通,知道亲情对健康成长的作用。
(2)体会感恩的态度和行为带来的变化,培养感恩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学会有效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动机、兴趣和信心对学习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应对考试焦虑。正确认识学习中的压力和挫折,在实践中树立有效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理解学习概念的新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习信心和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感受,树立终生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
运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克服考试焦虑。
教学内容
1.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
(1)了解常见的学习障碍和表现,知道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掌握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胜任力。
2.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1)了解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能力的积极意义。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3.积极应对学习压力
(1)了解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压力和焦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2)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焦虑的方法,端正学习和考试态度,自觉调节学习压力和焦虑。
4.终身学习和实践学习
(1)了解新时期学习内涵的新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2)理解学习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作用,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习惯。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目标
了解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懂得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成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求职就业与创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情感态度观念:勇于面对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认同职业角色规范,不懈追求创业和创新。
运用:掌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体验和实践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1.认识职业
(1)了解心理素质与个人成长发展的关系,掌握正确的职业选择方法。
(2)了解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形成符合自身心理特点的职业目标。
2.职业角色
(1)了解职业角色的涵义,掌握调适职业角色冲突的方法。
(2)了解职业角色规范和行为模式,正确履行自己的职业角色。
3.职业压力
(1)了解职业压力与压力的来源,掌握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2)分析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提高职业角色的实践能力。
4.职业倦怠
(1)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掌握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
(2)知道职业倦怠的危害,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与价值观。
5.职业适应
(1)了解职业适应中需注意的问题,掌握应对求职就业中心理冲突的方法。
(2)做好求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6.创业与创新
(1)知道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心理原因,明确创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正确认识创业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出版单位,要积极开发与本课程相关、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多种教学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重质量,做到科学、准确、实用;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有效利用。
5.课时计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时间为30学时,综合评价2学时,机动2学时。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课程介绍 2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4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6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6
(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6
(五)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6
综合评价——作业或报告形式 2
机动 2
合计 34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
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教学效果良好。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
2.评价原则。
评价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教学、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要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予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评价方式。
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通过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反馈、教师自我反思、专家和同行评定等方式。
4.评价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要以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不能简单的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标准。首先,评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从整个班级的心理气氛和心理环境的变化来考察教学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三,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第四,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第三篇: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
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
德育课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对学生的吸引力小,而且德育课理论性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这些因素叠家加在一起,造成学生不爱学习德育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是德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以下是我本学期所尝试的调动学生喜爱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方法,效果较好。
一、案例分析法(马加爵临刑前声泪俱下读遗书)
1.在教学中,筛选案例时尽量选用学生身边和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来进行设计,但必须要以课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不能离题太远,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广泛收集素材,把学生要学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力求教育无痕。德育课最忌讳说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展开讨论,隐化教育痕迹。
2.在课堂教学中,设法用生动深刻的案例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心扉。
二、情境教学法(导游现身说法)
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模拟情境
场景一:当你想向同学借东西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场景二: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场景三: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许多人在生活中时往往因为没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就与人产生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三、学生现身说法
让学生列举自己的所见所闻真实事件,学生积极性高,绘声绘色,教师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量化加分奖励。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将课本的学习内容进行任务分解,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方法学生更乐于接受。
第四篇:在中职德育课中加强自立教育
自立教育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之一,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自立的定义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具体分析,自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行为自立、经济自立、心理自立等内容,其内涵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未成年时期的自立,主要是指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我们常说的自理,同时为将来真正自立奠定思想基础,孕育内在动力,储备行为能力。中职生进入中职校园时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学习、不爱劳动,甚至上学期间花钱大手大脚、走出社会后仍然“啃老”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立意识,始终觉得有父母做依靠,没有后顾之忧。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强调要“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我国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对自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初高中德育课程把自立作为德育目标来对待。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应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对接,与义务教育相衔接,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对应,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中职生的自立教育。
加强中职生自立教育的主渠道是德育课教学。尽管现行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那样,明确将自立作为德育的目标,通篇也没有提及自立一词,然而,中职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还是要密切联系相关知识点,加强自立教育。
一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在当今社会要做到自立就必须依托一定的职业来实现。因此,要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就业观和确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等知识点教学中强化自立教育,引导中职生以自立为基本导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助推中职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二是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首先,联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自立教育。自立的核心是经济自立,然而现行的教科书恰恰缺乏这一思想,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谁消费、靠什么消费、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怎样消费等一列问题,认识到消费观的最基本理念是靠自己劳动所得来消费。其次,联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强自立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自立的根本途径,是获得收入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立教育和劳动观念教育是高度重合、密不可分的。再其次,在参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成为适应一定生产力的合格劳动者,才有可能自立。最后,在建设和谐社会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起码要做到自立。三是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穿自立教育。自立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正确的人生观必然是具有自立导向的人生观。“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好人生路”,这条路最起码是一条自立之路;提出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态度首先是乐于自立的态度;提出了“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最基本的是自立能力。
四是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自致性而非先赋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每一代都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孝敬父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自立不是完全独立,更不是孤立,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自立更具守信、负责、他人中心、集体主义等人际责任和合作、开放、亲密、共享等人际道德因素。因此,可以在职业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学等知识点中渗透自立教育。
五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学能促进自立教育。在“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中设置了五方面内容,每一方面内容都可与自立教育协同推进。比如,自我是自立的前提和基础,寻找自我、发展自我是个体自立的第一步,在悦纳自我教学中开展自立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要学会感恩,一个具有劳动能力但不愿自立的成年人,就算每天把感恩挂在嘴上,其感恩还是没有多大意义。
总之,德育课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除了找准内容切入点之外,还要立足中职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坚持知情意行统一,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自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中职生的内在的信念,使中职生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第五篇:对中职德育课
对中职德育课 “板块化”教学的整体构建与探索
作者:张凤云
摘 要:
分析了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实施板块化教学的必要性,解析了什么是德育“板块化”教学及它的优点,提出了德育“板块化”教学的构建思路及对德育课评价体系的探索,并较深层次地探索了实施德育“板块化”教学在学校德育整体性框架中的作用。
关键词: 德育“板块化”教学、德育“板块化”教学的优点、德育板块的划分、考核评价内容。
一、构建德育“板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适应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成功教育为理念,以多元智能开发为主要特征,倡导“教学与岗位间的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方针。在这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针的引领下,以任务为导向带有显著企业特征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已流向课堂,作为文化基础课中的德育课顺应改革的大趋势,正向着职业化、实用化、综合化的人才素质培养方向发展。
(2)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是形势所为大势所趋。以往的课程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科间缺乏相互联系,出现了唱独角戏的情况等。教育部[2000]1号文件指出: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
2、教育部2007年11月批准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的请示》提出了明确要求:
(1)在德育课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2)在德育课教学方法上,要求重视学生参与,要进一步体现“参与、感受、获得”,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德育“板块化”教学的构建,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及德育课培养的目标的需要.4、来自佳木斯职教集团德育课改前的调查信息汇总
德育教师的老师的反馈信息:老师普遍感到上课难度大的占74%以上,一节课四十钟,织组课堂教学甚至要用去近十分钟的时间,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老师们常常会利用多种教学法组织教学,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有近50%以上的老师感到上课压力很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反应。
学生的反馈信息:上课听不懂的占52%;对学业成绩是否及格
很重视的占96%;对课程教学不太满意的占55%;学生对上课迟到无所谓的占64%;对上课期间学生接话、玩手机等违纪现象不在意的占51%。
二、构建德育“板块化”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1、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生变化,进而达到知行统一。课程改革的内容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德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结合学生学习需求或学习中的困惑而确立的,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生变化,进而达到知行统一。
2、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新时代职业人才。
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好”与学生“用好”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促使德育主体 “知”与“行”在课内与课外的和谐统一问题;如何深层次地处理好德育课教学与班级、学校德育、专业教育活动的关系问题,笔者在调研和吸取现代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及有关职业德育教育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职德育课“板块化”教学的思路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三、对德育“板块化”教学的理解
德育“板块化”教学,就是在德育课教学中,依据德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形成若干个板块及问题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综合能力。
德育“板块化”教学的优点: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及德育课培养的目标的需要.同时,它打破了以往德育课结构、内容及方式方法的传统模式,它不求多和全,但求精和专。按照德育“板块化”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不涉及学习基础问题,只要每节课认真学习和体验,每节课都会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新的收获。
四、德育板块的建构及实施步骤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德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专业特色和实际需要,由德育教研室统一确定集团德育课总目标。德育教研室再根据德育课总目标的规定,把德育课按结构分解为六个板块,它们分别为:板块一 职业生涯规划、板块二 行为养成教育 ; 板块二 行为养成教育 ;板块三 情感道德教育;板块四 职业道德教育;板块五 职业法律教育 ;板块六 职业礼仪教育。
每一个板块所涉及的若干问题分别通过专题课、拓展课、反馈和提升课等课型来完成。每个板块下的教学内容由德育教研室围绕德育板块统一加以制定,每节课如何进行操作,则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等来确定。这种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通过反复强化和训练,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六个板块的教育教学任务将用一年半的时间来完成。
为了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上述板块的理解,将由德育教研室出面与集团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以德育活动课的形式,通过请进来的办法,邀请毕业生、用人单位、企业家、劳动模范等来集团给学生做大型讲座或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到法庭、到部队、到工厂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德育活动课的设计由德育教研室完成,并将设计方案统一纳入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中。
五、对与板块化教学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探索 在板块化教学中对学生考核的评价,将由班主任协助任课老师来完成。考核评价包括二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评定,它主要通过学生完成每个板块下的主题作业情况来评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特点、专业情况来确定,在评价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进步,重视学生的发展,此部分占总成绩的60%;另一部分是对学生上课期间的操行表现的评定,如出勤、课上表现等,此项的具体评价标准由德育教研室统一规定,占总成绩的40%,此考核是借助学生自评与老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上述评价体系的优点:
1、突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突出了评价的激励功能。把成绩评价和非成绩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了激励学生上进的手段。
六、对与“板块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中要做到知与行的结合,使板块化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找到与此相适应的方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效果好,这些教学方式是紧扣知识点,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或学习中的困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知、情、意、信、行发生变化,进而达到知与行统一;同时它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在技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层次得到发展,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素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在2010年6月24日覆盖七个系的230人问卷调查和五个系30名学生的课改座谈会上,有97%的学生认为这种设计及做法很好,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展示的功能,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是一种可以达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好课程、好模式。
七、对以德育板块化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德育整体性的探索
德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德育课堂教学是实现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构建和实施以中职德育课板块化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可以达到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使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班级德育活动和学校活动及至社会活动之中,实现德育课与班级主题教育、德育课与课外活动、德育课与专业教育活动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整体性。
1、使德育课与班级主题教育联系起来
教学中每个板块的主题任务目标都可以成为班级德育教育活动的内容。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能为班级的主题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际上也起到了督促和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即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作为班级德育活动。这样做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教育的认识,而且也使班主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
2、使德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
学生完成了课堂任务目标也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作品。学生的作品,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也可以参与校内、处组织的相关的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肯定了学生的努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参加活动的作品是课堂学习的一部分,所以,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可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并且由于是全体学生参与,使课外活动的组织也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使德育课教学和专业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学生在完成每个板块所涉及的主题任务时,要利用课外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以及学校的校园网收集信息资源。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板块中所涉及的任务,尽量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使用专业知识和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认清自己在做事情中的差距,从而明确自己进步的方向。
八、来自课改后的反馈信息
任课教师的反馈信息:老师普遍感到上课轻松了,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的价值,虽然课改任务繁重,老师丝毫没有疲惫的感觉。
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三个系十一个班级22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99%的学生对改革后的德育课教学满意;98%的学生认为德育课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职业等方面很贴近,上德育课能听懂了;上课迟到现象与课改前的调查相比下降了46%;有97%的学生认为德育课和其他课程相比更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课改对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人格提升更具有实效性。在是否喜欢你的德育老师一栏的调查中,223名学生中,只有一人填了不喜欢。总之,一年来我们所进行的”德育”课改仅仅是一种尝试,要进一步完善中职德育课板块化教学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探索。我真诚希望通过课题组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对佳木斯职教集团的德育教育工作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