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局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1
彝良县建设局“法律进乡村”活动实施方案
各股、室、站、所、自来水公司:
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我局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建设局“五·五”普法总体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的要求,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经局领导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农村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加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为全面推进法制化进程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任务内容
“法律进乡村”是指局、村(居)干部和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村民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局干部每年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村(居)干部每年不少于30小时,其他村民不少于20小时。
局、村干部和村(居)民法律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继承法》、《劳动合同法》、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信访条例》、《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与农村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方法和措施
1、我局职工和扶贫挂钩村村干部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对象,在“法律进乡村”活动期间,对上述人员每年举办一次培训班,局普法办将组织局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考试,对考试合格的颁发学习“法律知识合格证书”,并确认其为农村普法宣讲员(法律明白人)。局党委中心组每年集体学法不少于6次,其中法律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局机关日常学习计划,建立法制园地,每季度要更新一次内容。机关干部要做好学法笔记;写好学法心得,每名干部不少于两篇学习心得。局普法办要注重收集整理好党组中心组学法记录、干部学法笔记、学法心得、普法宣讲员的登记等资料,以确保“五·五”普法工作的详实存档资料。
2、局普法组织机构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如公安局、司法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时间,开展街头咨询活动,选择涉农典型案件,向农民进行法制宣传。
3、根据我局城市规划建设的特点,加强对城区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他们纳入普法教育的重点,采取赠送法制宣传单、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建筑法律、法规
2方面的宣传,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4、根据建设局“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法律进乡村”活动,计划每年编印一期法律进万家宣传资料,做到每期每户一份,系统地把农村相关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五·五”期间利用广播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在扶贫挂钩村普及覆盖率达到100%,努力把法律知识通过广播宣传到全局及扶贫挂钩村的每一个成员。在“五·五”期间局普法办将继续邀请有关民间艺人,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节目在全局巡回演出,扩大普法对象的教育面。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6月至11月),制定“法律进乡村”实施和具体步骤,培训骨干。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12月到2009年8月),制定“法律进乡村”进度表,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把此项工作抓落实。在期间适时对局各股室和扶贫挂钩村进行抽查。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这次活动由县委组织部、县司法局、县普法办负责指导和协调,为此,我局各股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真正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
3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创造性开展工作,坚决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教材、有阵地、有措施,确保“法律进乡村”的效果。
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中探索出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和做法、较好的典型,局党委给予表彰,对表现优异的集体和个人将申报上级予以表彰。
彝良县建设局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法律进乡村
法律进乡村
在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中,厦门市依法治市办紧紧依托示范点,结合农村实际,充分利用春节等重大节日农村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深入到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学到法律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2月3日上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在翔安区新圩镇东寮村举行。在此活动中,厦门市依法治市办现场开展了法律谜语竞猜、分发法律宣传资料、深入到贫困农户家中走访慰问,并为他们张贴法制春联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由厦门市司法局邀请的两位书法家为群众写法制春联,吸引了大批群众观看,村民排着长队等待自己满意的春联,场面十分热闹。
在“三下乡”活动中,市依法治市办组织开展了全市“法制春联进农家”活动,共编印10类10000幅法制春联。这些春联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比如“法律铺开平安路,科技架起致富桥”;“学好法律明事理,尊重科学奔小康”等,都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春节前全部送到同安区、翔安区、集美区、海沧区的广大农民手中。
翔安区司法局配合全市的活动,组织区机关及5个镇街司法所在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进村入户送法活动。通过为群众贴法制春联、发放法制宣传挂图、赠送法制宣传资料、上门答疑解惑、召开调解主任会议、举办春节慰问座谈会、联合举办“见义勇为宣传周暨平安挂历发放”等活动,使新春不仅充满喜庆祥和的气氛,而且营造了浓厚的乡村法制氛围。
今年春节过后,农村各项生产活动随即展开,这时候的“法律进农村”活动便围绕农村的生产活动而展开。3月20日,由集美区农业局牵头,区司法局、科协、供销社、灌口镇分别在灌口镇上头亭村举办“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现场受理群众咨询、举报、投诉,并向群众详解依法维权的途径和常识,深受群众欢迎。
在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中,厦门市还有一个亮点工作,那就是针对重点建设项目而开展的法制宣传。近年来,厦门市进入大开发、大发展的时期,许多重点工程在岛外农村开建,涉及到土地征用、民宅搬迁等问题。这些变化给部分村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一些影响,在此情形下,海沧区从今年3月初开始,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项法制宣传。他们首先广泛收集材料,分析村民诉求,并印制成“致村民一封信”广泛分发;同时把“一封信”录制成普通话和闽南语两种版本,走街穿巷进行巡回宣传。其次,委托律师起草“律师答村民问”张贴在村宣传栏,详细说明征地依据、补偿标准以及阻挠施工建设的性质和违法责任,并把近年来厦门地区发生的因阻挠工程建设而构成违法犯罪的案例制作成活动展板,利用群众身边的例子教育群众。此举有效稳定了村民的情绪,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激行为。
第三篇:法律进乡村
中共依兰县委宣传部
中共依兰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
依治县办发„2007‟5号
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
现将《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 共 依 兰 县 委 委 宣 传 部
中共依兰县委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
依 兰 县 农 业 委 员 会
二○○七年九月三日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哈尔滨市《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和谐依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任务
“法律进乡村”是指农村乡(镇)、村屯的干部和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村民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乡、村干部每年的法
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30小时。其他村民不少于20小时。乡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乡镇干部、村 “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要对“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轮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通过法律知识考试为考试合格的“两委”干部、乡村教师颁发学习法律知识合格证书,并确认其为农村普法宣讲员,作为乡村普法骨干,带头学习宣传法律,带头自觉遵守法律。
(二)举办农村法律大集,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每年5月至10月都要利用乡村大集日举办一次法律大集,由各乡镇党委牵头,抽调与农村、农民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分别组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小组,以乡为单位确定固定地点,举办法律服务大集活动。法律服务大集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赠发法制宣传资料。二是开展法律咨询,发放法律服务卡。县依法治县办将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法律工作者,深入集市向农民解答相关法律问题。三是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各乡镇公安派出所、基层法庭、司法所选择涉农典型案件,向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有条件的乡镇可以组织编排宣传法制文艺节目,深入农村进行巡回演出。
(三)乡镇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站。在村(屯)中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一般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拔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教师或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俗称“法律明白人”),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各基层司法所都要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农民离开本村外出打工之前或节假日回乡时,采取赠送法制宣传单、公开信和填写一份答卷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外出打工农民遵法、守法、维法行为的关口前移。
(五)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乡镇都要以农村学校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普法骨干作用和中小学政治课、法制课的作用。一是每周一题。在上政治课和法制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每周学习一个法条,并把法条写在作业上,学生放学回家后背给家长听,让家长在作业上签字;学校也可每周给学生出一道法律题或一道案例题,学生带回家后由家长来回答,学生把家长回答的问题写在作业上,回学校后,利用法制课的时间学生们汇报交流,最后由老师宣布标准答案。二是每月每人讲一个法制故事。每月举办一次专题法制课,课上每个同学讲一个发生在身边或所知道的遵纪守法小故事或违法必受罚案例,大家交流。每次主题班会都选出几个“我喜爱的小故事”,年底,根据每人入选故事的多少,评出“故事大王”,给予奖励。三是每年汇编一册法制故事,将每月同学们讲的法制故事编成小册子,一年一册发给家长。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实现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庭、一个小学带动一个村、一个中学带动一个乡的法制宣传教育效果的提高。
(六)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扩大宣传教育覆盖范围。乡镇党委应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100户村民选一名法律明白人或法律宣传员;每个村要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行政村要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有条件的乡、村可开办农民法制夜校。县电视台要开辟学法专栏,结合实际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七)坚持对乡镇一级领导干部学法、普法工作组织与实施的检查和考核工作。各乡镇领导干部的学法要有统一的计划和考核标准,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至8月)。
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摸清“法律进乡村”工作底数。
二是研究制定规划。制定本地区“法律进乡村”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法律进乡村”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赋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重点工作:一是各乡镇党委要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地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进行考核。
主题词:法律进乡村方案通知
中共依兰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2007年9月3日印发
(共印12份)
第四篇:经贸局“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经贸局“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根据彝普发〔〕2号文件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我局制订了“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
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和谐濉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乡村”要求乡村干部每年的法制教育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以会代训不少于7天。其他村民不少于1天。乡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乡镇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乡村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乡镇干部、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要对“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轮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
(二)举办农村法律大集,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每个乡镇大集日主办一次法律大集活动,由县普法领导小组牵头,抽调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组成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宣讲团,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固定地点,举办法律服务大集活动。
(三)乡镇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平台。村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教师或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基层司法所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五)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动乡村普法对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农村学校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师普法骨干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政治课、法制课的作用。实现一个小学带动一个村,一个中学带动一个乡的法制宣传效果。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计划和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要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试点村牛街水田村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召开“法律进乡村”试点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法律进乡村”括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乡村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各乡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县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乡村”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促进“法律进乡村”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经济贸易局
二〇一〇年月日
第五篇:经济贸易局“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根据彝普发〔〕2号文件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我局制订了“法律进乡村”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
”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教育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使各级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牢固树立依法管理、诚信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观念;努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为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化进程和建设和谐濉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乡村”要求乡村干部每年的法制教育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天,以会代训不少于7天。其他村民不少于1天。乡村干部和村民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合同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农民法律知识读本》。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对乡镇干部、农村“两委”干部(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乡村教师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乡镇干部、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是“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要对“两委”干部、乡村教师普遍进行学习法律知识轮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两委”干部、乡村教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
(二)举办农村法律大集,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每个乡镇大集日主办一次法律大集活动,由县普法领导小组牵头,抽调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组成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宣讲团,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固定地点,举办法律服务大集活动。
(三)乡镇成立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平台。村建立法律知识宣传服务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选2名有威信、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和宣传能力的教师或村民担任法制宣传员,具体负责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村民法律知识的咨询与解答工作。
(四)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基层司法所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开展好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对外出打工的农民,在他们出村前要组织他们集中学习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出打工遇到问题时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五)加强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带动乡村普法对象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农村学校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师普法骨干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政治课、法制课的作用。实现一个小学带动一个村,一个中学带动一个乡的法制宣传效果。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乡村”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计划和制度,抓好落实。各乡镇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乡村”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要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要对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试点村牛街水田村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召开“法律进乡村”试点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法律进乡村”括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乡村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各乡镇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县普法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乡村”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促进“法律进乡村”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