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三个庄子派出所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为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我县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条例》,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登记制度
1、各责任区民警应根据实际情况各村或厂、矿、企业设立流动人口申报点,并开展指导工作。
2、对流入辖区凡年满十六周岁,从事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应当在到达暂住地七日内进行暂住户口登记。
3、登记流动人口基本情况时,应认真审查其居民身份证,对年满十六周岁未携带或办理居民身份证的流动人口,可凭其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颁发的户口簿或户籍证明进行登记,并督促其在十五日内出示或在法定时间内补办居民身份证。
4、对暂住三十日以上的流动人口,应当在住满三十日后三日内办理暂住证,也可在办理暂住户口登记的同时申办暂住证,在办理暂住证时应要求申领人员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人像信息,建立内页资料。
5、对本县内离开户口所在地到本县其它乡镇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也应进行暂住户口登记,但可不办理暂住证。
6、正在服刑或劳改、劳教、少管人员因故请假获准回家暂住的,应凭执行机关的证明,按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
7、责任区民警应深入社区、村(场),工地,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变动情况,主动为流入人员办理暂住户口,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二、办证制度
1、离开常住户口常住地、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16周岁的人员,在申报登记的同时应申领暂住证。
2、探亲、访友、旅游、就医、出差等人员,按照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或旅客登记,不申领暂住证。
3、申领暂住证须本人持居民身份证办理。
4、暂住证一人一本,有效期限最长为一年。暂住期满需继续暂住的,应当在期满前办理延期或换领手续。
5、暂住证丢失的,应当到暂住地派出所办理补领手续。
6、暂住证登记项目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居民身份证编码、暂住地址、暂住理由、有效期限等。
7、暂住证登记项目需要变更、更正的,应当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更正手续。
三、发函制度
1、对已办理暂住户口登记或暂住证的流动人口,应当在三日内向其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发函通报协查,发函率达100%。
2、重点协查对象:重点人口,高危人群,查获的现行犯或嫌疑人员,查获的负案在逃、批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员,在辖区受过治安拘留、劳动教养或刑事处罚人员,无合法有效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经济来源人员。
3、发函工作可由暂住人口管理站户口协管员或派出所户籍内勤负责,发函应使用县局统一制作的发函件、注明协查内容(包括身份状况、前科劣迹、违法犯罪嫌疑情况、打击处理情况、现实表现等),并在函件上张贴被协查对象的照片。
4、各责任区(社区)民警应了解掌握外出的重点人口和犯罪嫌疑人员去向,并向流入地公安机关发函通报。
四、复函制度
1、对外地公安机关发函到我县各乡镇派出所要求协查的流出人员,各派出所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按协查内容要求认真调查后复函。
2、协查工作由派出所的责任区民警负责,做到准确、及时,认真负责。
3、复函工作由暂住人口管理站协管员或派出所户籍内勤负责,应建立复函登记簿,对复函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4、接到有关重点人口、高危人群和犯罪嫌疑人员的函件后,应当及时落实查证控制措施,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出地公安机关。
五、建档制度
1、对已登记暂住户口的流动人口,各责任区民警要逐人建立详细的个人户籍资料,并详细记载在本辖区内临时住宿的变动情况,对已离开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要及时注销,并注明离开时间。
2、对已建立的流动人口个人户籍资料,应在三日内录入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录入率和相片扫描率均应达到100%。
3、在对流动人口户籍资料录入的同时,应进入全国追逃信息系统上网比对,比对率应达100%。
4、对已离开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户籍资料,各责任区民警应统一交到户籍内勤处,由户籍内勤按年度统一装订后归档。
5、责任区(社区)民警应建立暂住人口花名册,每名暂住人口应有暂住人口登记表、照片、指纹、发函存根、复函情况、上网比对情况记载等。
第二篇: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范文
奠安乡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一、搞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对辖区的外来流动人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居住时间在一周以上者,要督促其带好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到公安派出所和所在村委会进行登记,办理临时居住手续。
二、落实治安责任制。出租房要与各村签订治安责任状,外来流动人口应与房东签订治安保证书,每一个出租户都是责任人,要主动协助各村管理好外来流动人口。
三、认真搞好协查。村委会干部应主动与街办(镇)、派出所配合,与流动人口户口所在地和现在工作的单位(工地)主动联系,全面了解掌握情况。
四、积极协助管理重点人口。对流动人口中的重点人口。要积极协助片警建档,各村要指定人员专门与房东经常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了解情况,搞好管理工作。
五、加强法制教育。各村要经常与街道、镇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开办“法制夜校”,轮流培训外来流动人口,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出租户房东也要经常组织教育,指导他们主动协助搞好流动人口管理。
六、按照计生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篇: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促进我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凡18—49周岁育龄流动人群必须落实婚育证明制度,纳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二、村、管区、镇三级在镇流动人口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对流动人口育龄人群必须做到底子清、去向明,实现合同化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春节、麦收、秋中三个重要季节,开展好流动人口清理清查和访视。
三、严格办证程序,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落实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准确的统计上报与反馈流动人口变更信息。对特殊育龄人群实行家纺和外访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四、树立创新意识,形成群众自我教育,相互监督,多数人管少数人的社会环境,杜绝流动人口漏管、非法生育和计划外抱养现象。
五、对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据不执行合同的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管理工作中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而造成计划外生育的单位,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对因工作不负责任,给工作造成影响的工作人员实行工资挂钩,奖惩兑现。
第四篇: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一、村(居)委会每月要逐户对本辖区流动人口进行一次调查,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节育、健康检查等基本情况。
二、对未持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督促其一个月内补证,并将其情况向上级人口计生部门报告。
三、每三个月向流出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或其指定联系人催要《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对没有按期寄回《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的,及时向办事处人口计生部门报告,并明确专人负责,跟踪处理。
四、要利用流出人口流出前、节日、农忙返乡之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以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五、村(居)委会要按照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男性三类建立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档案。设立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分类登记表,分类造册,分类归档。
第五篇: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1、流动人口户籍地、现居住地要严格执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两地管理的责任”共同管理。
2、流动人口户籍地在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开展必要的、有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审核工作,对已外出的应予补办。负责做好与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工作。
3、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工作,负责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
4、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行为,由现居住地或户籍地依照《条例》予以处理。
流动人口登记制度
1、常驻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对流出育龄人口与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对流入育龄人口应当登记建立流出、流入育龄人口管理档案。
2、常驻户口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对流出育龄人口进行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流出时间、婚姻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核发情况,计划生育合同签订情况和现居住地等。
3、现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对流入育龄人口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流入时间、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育龄妇女计划生育证明查验情况、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常驻户口所在地等。
4、常驻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应当就流动人口变动情况及时登记。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制度
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
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
4、将流动人口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5、免费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搞好咨询。
6、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程序
1、成年人口流入现居住地。
2、到乡镇、社区计生办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查验合格后在证明上盖验讫章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
4、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办《暂住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明时,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并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存档。
5、乡镇、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