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阳小学蒋阳成
《我们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爱校、敬校的情感。
2、通过引导,学生能有针对性的分解活动主题。
3、通过活动,学生能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活动主课题的分解;
2、活动计划表格的填写;
教具:实物展示台、活动计划页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她座落在美丽的艾塘湖畔,这里景色秀美,人杰地灵,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她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48年建校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80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学校的辉煌,成就了教师和学生。早在1994年,学校就被评为江苏省第一届模范学校,2002年又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她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业已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节日,营造出浓浓的校园文化;她是育人的摇篮,“文明、勤学、友爱、健美”的校风早已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血液当中。
2、下面就让我们跟着画面一起去游览一番。教师播放学校视频录像、图片;听完高老师的描述,看完了这些照片,你们的心情如何?(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高兴、自豪、激动„„;师适时地点评激励)
3、同学们,今天我们学校里来了很多客人老师,你们最想向他们介绍母校的什么呢?
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简要点评;追问:“为什么?”
5、同学们,母校值得我们介绍的“亮点”有很多,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在一节活动课上研究这么多内容。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要从上述内容中选择一项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如果让你们选,你们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
6、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大多数小组都选择了“校园景点”这一内容,那么我们今天就以“校园景点”作为我们研究的内容。对于其它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进行研究。
二、整体预览,分解主题
1、同学们,校园这么大,而且校园的景点分布在校园的各个地方,你们认为怎样研究更加有效?
2、学生自由交流;师适时引导归纳:各小组承担一处景点的研究任务,分工合作,最后将研究成果汇集起来,“校园景点”这块内容便水到渠成了。
3、母校有哪些让我们留恋、驻足的景点呢?
4、学生自由交流;师适时激励、追问、归纳,并板书在黑板上:
柳树、池塘、古诗文长廊、标语、雕塑、植物„„
5、对于黑板上的这些景点,请各个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最想介绍给客人老师的。
6、各小组讨论交流;师适当提示引导:考虑到景点较多,每一个景点尽可能不要超过两个小组选;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10个小组长可以再商量一下,不要集中在某几个景点上。
7、集体交流,确定每个组的研究主题。
三、分组研究,制定计划
1、同学们,《礼记·中庸》中有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就是说,凡事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制定一个好的计划。为了同学们更有效的研究,老师特别制定了一份“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请同学们一起看投影;
2、观察表格,提出质疑;师生释疑;
3、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计划表”(1—2组);
5、教师与其它小组对该该组的“计划”提出问题或建议。
四、小结活动,学生评价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选择了“校园景点”这个主题,并制定了“研究计划”,但是我们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按照“计划”进一步的落实,相信同学们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一定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学校、更加热爱我们的学校。
2、活动就要结束了,你能不能对自己或同学、或老师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呢?(学生点评;教师激励)
我们的研究计划
学习合作伙伴联系表
我们的活动记录表
第二篇:感受罗阳
感受罗阳
——12131219谢文凯
罗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第一次听到罗阳的名字是在他逝世之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让我记住了罗阳这个名字——歼15总负责人。但那时我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以致于当我知道这位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杰出人才竟是我们的校友时,内心的震撼竟是如此强烈!而让我对罗阳更加钦佩,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却是在今晚听了郑彦良老师关于这位杰出校友的的讲座——“一个普通北航学生的璀璨人生”之后。
是的,罗阳的确是一个普通的北航学生,他的大学生活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当时的老师或是罗阳的同学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积极阳光的17岁男孩将来竟会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事业做出如此重要的贡献,更不会想到他却如流星一样在发出耀眼的光芒之后刹那间陨落。所有听到这个噩耗的罗阳的老师和亲人都泪落如雨······
是啊,这世间又有谁人能承受此般的大喜大悲——上午还在为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同学、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所取得的成功而感到欢欣鼓舞,同一天的晚上却听闻他离世的噩耗。这种毫无预料、让人毫无心理准备的大起大落一时间震碎了多少人的心。习近平主席在给罗阳的评价中说道:“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这样的评价现在在我看来丝毫不为。郑彦良老师在唁电中也深情地写道:“罗阳,你是最让我们骄傲的人;罗阳,你是最让我们心疼的人”。句句感人肺腑。
罗阳的事迹让人感动,但当郑老师讲到罗阳的坚守之时,却让我在对罗阳的感动与钦佩之余又多了一份对当今社会现状的思考。
罗阳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在大年三十时依然没有回家,非但如此,那天晚上罗阳还和同寝室的另一位没有回家的同学一如往常地去教室自习。年少之时就有这种坚守的精神品质,已然让人敬佩。然而还有一件事却更加让人感动、也更加引人深思:罗阳被分配到沈阳飞机制造厂之时,恰是邓小平同志做出重大决策——百万大裁军、也恰是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时,因此,军队对战斗机的需求大幅下降,罗阳所在的601设计所基本接不到飞机的设计任务,每个月的工资恰够温饱,很多人便不再坚守,纷纷离开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留了下来,而罗阳便是这三分之一中的一员,并从此一坚守便是三十多个春秋,直至今天离开我们而去。罗阳实现了他离开大学时说过的话——把自己的所学用于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
这份坚守,这份执着,这份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在今天这个充斥着各种欲望和诱惑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真正怀有,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多是一些一心追求名利与权势的人,但也正因如此,罗阳所留下的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才显得如此重要,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罗阳精神——学习他那种一心求学,一心为着祖国的纯粹精神的重要原因。
罗阳走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感动仍在,留给我们的思考仍在。
——12131219谢文凯
第三篇:悼念罗阳
英雄谢幕,精神长存
—— 谨以此文献给英雄罗阳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炎黄一创举,中华舰载机。罗阳好男儿,为国添豪气。英雄身先卒,海天闻哭泣。千秋百姓颂,万代芳名遗。
2012年12月25日12时48分,在目送歼-15航母舰载机完美着舰起降的十几个小时后,为歼-15殚精竭虑的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
年仅51岁的罗阳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了全部。自从他1982年北航毕业,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以有这样的民族英雄而自豪骄傲。罗阳的牺牲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正是有罗阳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尽一生、无私奉献,才为中华民族今日之腾飞打下坚定的基石。我们不得不说,时代需要罗阳、中国需要罗阳。英雄罗阳谢幕海天间,他的精神却有如明星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以有这样优秀的党员先辈而骄傲自豪。他以一名党员的高度,坚守着共产党员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他用事实向我们证明
作为一名北航人,我们以有这样杰出的校友而骄傲自豪,罗阳精神,是北航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更要秉承并继续发扬光大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祖国航天大业,舍我其谁。
英雄谢幕,精神长存。
中华民族之繁荣昌盛,我们义不容辞。
让我们在罗阳精神的照耀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第四篇:罗阳事迹
科研院党支部学习资料(2012年第2期)
“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事迹
来源:中航工业、新华社
一、罗阳简介
罗阳,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生前任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2年7月由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调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曾历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员,组织部副部长、部长,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所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所长,中航工业沈飞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等职,任歼-15飞机等多个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
二、罗阳同事、身边工作人员的深情追忆
11月24日,我国首款舰载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完成起降试验,举国欢庆。然而,短短十几个小时后,担任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因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殉职,年仅51岁,令人扼腕痛惜。很多网友自发在网络上悼念罗阳,称其“用生命擎起了舰载机起飞”。
新华社记者连日来走近罗阳生前的同事和身边工作人员,听他们追忆罗阳留下的那首生命的壮歌……
那些天,他太累了!
25日上午,完成舰载机起降试验的辽宁舰返航,在大连港靠岸,人们欢呼着,挥手迎接英雄们凯旋归来。舰上人员依次走下舰艇,在沈飞公司职工热切的企盼中,总经理罗阳才拖着缓慢的步伐出现在队伍的最末尾。罗阳走下扶梯,脸上的疲倦显而易见,没有热烈拥抱,没有高声欢呼,他微笑着与每个员工握手,随后转身坐上汽车。几个小时之后,庆功宴就要开场,然而罗阳留给很多人的记忆却停留在了这一刻。
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歼15着舰起降成功后,中航工业集团准备25日下午举行庆功会,罗阳理应出席。但是回宾馆的路上,罗阳因为身体难受,请谢根华代替。一回到房间,罗阳便手按胸口横躺在床上,谢根华赶紧让人联系,将罗阳送往仅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在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就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就做起了急救,但最终还是没有救回来。
“罗阳是累倒的!”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说,只有亲身经历,你才能体验在航母上实验舰载机的巨大压力。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着舰可以说是提心吊胆;而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罗阳坚持记录了每批架次起降,也没有放过任何一批次飞机的触舰、复飞等动作,而他观看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而在上舰之前的不到20天内,罗阳连续完成两个重点项目,紧接着参加珠海航展,17日飞回沈阳后,连家都没回就连夜从机场前往基地。算上在舰时间,他已连续在外出差17天。面对罗阳遗体,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的话语,让身边人不禁落泪。
铁肩担起报国志
资料显示,罗阳从2007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6日在沈飞宾馆,记者见到了罗阳的秘书任仲凯,他正在打电话安排亲友参加29日罗阳的追悼会。这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眼眶发红,嘴唇有些干裂、面色蜡黄,显然已相当疲劳。对罗阳的离世,他至今难以接受。任仲凯说,罗阳生前既不喜欢喝酒也不抽烟,只是人到中年以后血压、血脂有些偏高。担任领导工作后,罗阳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工作忙的时候,他早晨6点多钟就上班,常常到后半夜才回家,平日极少请假。女儿参加高考时,罗阳才罕见地请了半天假陪她。
沈飞总工程师袁立是罗阳的同事,两家住上下楼,一提到罗阳他眼中就泛起泪光,“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但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他多少年来一直性情温和,但这些日子肝火旺盛,有时候说一说话声音就高了。”因为罗阳是研制现场总指挥,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调度、决断。
在同事的眼中,罗阳性格稍显内向,平日温文尔雅、很少发脾气,但工作起来毫不含糊。罗阳原来的同事,我国首席歼击机设计专家孙聪说,罗阳决策很慎重,但只要一决策就坚持到底,绝不轻易放弃,“我最怕罗阳请我吃饭,他一说吃饭我就知道,这是要我的部门在科研上闯关了,但没有他的强力支持,沈飞的科技水平绝不会进步得这么快。”
沈飞14厂职工赵传印参加工作已近40年了,他说:“罗阳绝对是个好干部,是我们沈飞任务太重,让他受苦了。罗阳对基层干部要求特别严格,车间生产出现问题,他一个集团老总居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立即解决问题。沈飞在他的率领下,工人特别关心生产质量,团队意识也特别强。”
将罗阳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27日的沈阳寒风阵阵,街上少有行人。而设置在沈飞宾馆内的公祭堂,却源源不断涌来要悼念罗阳的人们,各行各业送来的花圈把偌大的公祭堂围了整整三层,“鞠躬尽瘁为中华复兴,殚精竭虑铸航空大业”两道黑底白字的挽联垂下。
沈飞退休职工,今年已经74岁的夔长青说:“我担心进不了悼念现场,就带齐整了退休证、进门证、以前的介绍信,不图别的,就想给英雄送一程、道个别!”
沈飞的国际合作伙伴、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得知罗阳去世的消息后,也派出代表赶来祭奠。
庞巴迪公司工作人员罗斯告诉记者,他个人与罗阳并没有交情,但了解到罗阳对整个中国航空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罗阳去世无论是对沈飞还是中国都是巨大的损失。“我很敬重罗先生,他在中国航空业很有影响力,很难想象沈飞失去罗阳会有怎样的影响。这几天来,网上也是悼念如潮。新浪网友白杨说:“作为现场总指挥,罗阳承受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持续体力与精神的高强度消耗,压垮了这位为中国歼击机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也有网友说,中国空军已经能撑起辽阔的蓝天,中国海军的步伐也将从祖国的黄色海洋到蓝色的星辰大海,总会有人倒在黎明,深鞠一躬,然后,继续前进,沿着他们未竟之路……
“今年8月辽宁号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说,这一奇迹的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航空人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罗阳未竟事业,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伟大战略做出更大贡献。”林左鸣说。
第五篇:学罗阳心得
学习罗阳航空报国精神心得体会
罗阳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通过学习罗阳的事迹,我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深刻的理解。罗阳的精神实质可以用“忠诚、追求、奉献、律己、务实”来形容。
忠诚是指他对党和国家航空事业的无比忠诚;追求是指他献身航空、追求卓越的人生信仰;奉献是指他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律己是指他光明磊落、严于律己的党性观念;务实是指他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我们要学习罗阳忠诚于党、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忠诚党的事业、报效祖国,是罗阳同志身上最耀眼的闪光点。罗阳同志一生坚定执着,一切都坚持祖国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服从大局。罗阳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幼立志投身国防事业。罗阳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航工业沈阳所。当时我国的航空工业非常困难,不少航空系统的大学生纷纷跳槽、下海,罗阳也完全有条件和机会离开,但他不仅没有走,还执着地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决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
我们要学习罗阳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高尚品质。罗阳恪尽职守、勇于创新。罗阳同志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他用清一色的国产设备率先在我国打造出一条新机研发、试制的专门生产线,打破了沈飞延续50年的新机研发和批生产混线的局面,创下了新机试制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10个半月的奇迹,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技术的快速提升。
我们要学习罗阳求真务实、永葆本色的优良作风。罗阳同志作风扎实、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他对待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率先践行自己提出的“恪尽职守、不负重托”的责任理念、“严慎细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以“亲自抓、亲手干、亲力亲为”的优良作风认真落实好每一项工作,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做实事、见实效上。
我作为一名航空人,一定要认真向罗阳同志学习,始终保持航空报国情怀、不为名利所惑的本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为航空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