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5月24日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2014年5月24日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一、天气实况
受高空低槽东移、中低层切变和西南急流共同影响,5月24日19时40分我县普降大到暴雨,截止25日10时枣木最大245.5mm、金山镇187.1mm、鸡冠山乡180.2mm,上栗城区133.7mm。
二、气象服务情况
我局于5月25日10时执行市局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命令,进入了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状态,24日19时40分,强降雨来袭,22时值班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发布了雨情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5日早上6时30分县局主要领导通过电话向县主要领导汇报雨情和天气预报后,通知业务值班员通过手机短信、电子屏、大喇叭、电视游动字幕等渠道继续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在测报业务岗位上严格实行了领导带班、业务值班员24小时值守班制度,密切监视雷达回波情况,做好了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三、灾情调查情况
暴雨过程仍未结束,灾情正在调查中。
上栗县气象局
2014年5月25日
第二篇:20130707天长暴雨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20130707暴雨过程气象服务总结
7月7日,天长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测站日降雨量73.8毫米。全市17个气象监测站中有13个站点降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汊涧雨量站日最大降雨量达88.2毫米。在此次暴雨预报预警服务过程中,天长市气象局领导靠前指挥,提早部署、业务技术人员认真会商、严密监视、准确预报、及时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和群众防灾自救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未雨绸缪 有备而战
对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天长市气象局上下高度重视。7月3—7日,局领导每天参加省市气象局组织的天气会商,部署暴雨预报服务工作。要求大家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对全市加密自动雨量站降雨情况进行监控,认真做好强降水过程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及时为市、乡镇党政领导提供决策气象信息,及时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警和雨情信息,重点做好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同时要加强领导,实行行政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值班业务人员24小时守班,局领导和各股室领导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的应急保障状态,确保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万无一失。
二、决策服务 及时准确
天长气象局早在7月3日16时短信服务中就指出:“明天我市仍维持高温天气,5~7日有次明显降水过程,并可能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需特别关注持续强降水可能引起的农田渍涝及城市内
涝。” 4日15时发布了“5—7日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天气预报》;5日10时发布了“6—7日仍有较强降水”的《重要天气预报》,市长刘荣祥在我局提供的《重要天气信息专报》上作出批示。6日19时32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7日15时30分将暴雨预警信号由蓝色提升为黄色,7日17时50分将暴雨预警信号由黄色提升为橙色。8日8时向市领导提供《重要天气信息专报》,汇报了5—7日强降水过程的累计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
期间,局领导多次通过电话向市领导汇报雨情及天气演变趋势,业务人员及时跟踪天气变化,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小城天长网站等适时发布预报预警、雨量实况等信息,部分短信服务内容如下:
7月5日11时指出:“预计今天下午雨带南压降雨减弱,6至7日主雨带南北摆动,我市仍有较强降水,部分地区大到暴雨,请注意防范持续强降水可能造成的局部内涝。”
7月5日16时指出:“今夜到明天阴转中雨,局部雨量大,西南风4级左右,气温23到27℃,预计明夜到7日大到暴雨。未来两天仍有强降水,请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7月6日6时指出:“今天阴转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部分地区雨量较大,28到23度,预计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导致的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灾害。”
7月6日11时指出:“由于雨区南压,我市暂处无雨区。今天后期雨区将再次北抬,我市降水明显,过程雨量可达中到大雨,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后天起雨渐止并将进入晴热高温时段。”
7月6日16时指出:“今夜至明天受主雨带北抬影响,阴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偏南风4级阵风7级,23到28度,8日雨止转多云,9到12日以晴热高温为主。请关注今夜至明天的强降水过程,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等灾害。我局将根据最新天气形势,及时发布补充订正预报。”
7月6日19时32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未来12小时内我市降水量将达50毫米以上,请有关方面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7月6日21时指出:“今日17时至21时全市雨量分布:市区26汊涧23大圹圩23杨村21石梁21新街16便益18,其它乡镇1至10毫米不等。”
7月7日6时指出:“今天4至6时全市降雨量7至20毫米不等。目前,我市西部有较强对流云系发展东移,预计今天白天我市降雨持续并可伴有雷电活动,请注意防范。”
7月7日8时指出“今天4时至8时全市雨量:新街31汊涧28便益27石梁25郑集23杨村22大通21铜城21市区15,其它乡镇13至20毫米不等。
7月7日14时52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受较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短时内我市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雷电活动,请注意防范。
7月7日15时30分将暴雨预警信号由蓝色提升为黄色:预计6小时内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并可能伴有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7月7日17时指出:“今4时至17时我市普降暴雨:市区6
2铜城57新街57郑集56金集52杨村49冶山45大圹圩43便益42,其它乡镇26至40毫米不等。预计今夜阴有阵雨或雷雨,明天阵雨转多云,偏南风4级阵风7级,气温25到33度;9到12日我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注意防暑降温。”
7月7日17时50分将暴雨预警信号由黄色提升为橙色:3小时内我市大部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并持续,同时注意防范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
7月7日20时指出:“雨情快报:今4时至20时市区72汊涧87新街79铜城76便益74杨村70郑集67大通63石梁56,其它乡镇38至55毫米不等。”
三、应急响应 启动迅速
天长气象局接到省、市气象局7月4日17时启动的“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命令”后,立即按照要求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7月5日15时,根据省、气象局命令将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升级为III级响应。局长亲自带班并参加应急值班,全局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面做好应急气象服务和信息上报工作,每日15时前及时将《应急响应报告表》报送市局业务科。在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96121”声讯电话、小城天长网站、乡镇信息员等渠道向各级领导和公众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警和雨情信息20次。
此次暴雨预报预警准确及时、服务到位,为市委、市政府和各级领导科学应对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
失,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
据调查了解,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有关方面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此次暴雨过程除造成局部短时内涝外,未形成其它明显灾情,赢得了市领导和公众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小城天长网站上许多网友针对我局发布的各类服务信息跟帖感谢和赞扬气象局。
天长市气象局
2013.7.13
第三篇:6.19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服务总结(共)
6.19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服务总结
重庆市气象台
2010年6月20日
一、天气实况
2010年6月18日夜间至19日夜间,我市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西部偏南及东南部地区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达大暴雨,中西部偏北及东北部部分地区小到中雨。过程主要降雨时段在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18日20时~19日20时),大足、沙坪坝、荣昌、永川、璧山、江津、巴南、綦江、万盛、彭水、酉阳、秀山、武隆、铜梁、黔江、南川等16个区县出现了暴雨,19日夜间强降水基本结束,仅偏南部分地区降了小雨;18日20时~20日08时的过程累计雨量,全市52个乡镇超过100毫米,211个乡镇超过50毫米,酉阳清泉雨量最大(164.3毫米)。附表1:重庆市2010年6月18日20时~20日08时区县累计雨量
附表2:重庆市2010年6月18日20时~20日08时累计雨量100毫米以上乡镇
二、灾情
截至20日16时,收到荣昌、巴南、江津、南川、彭水、綦江、黔江、永川、酉阳、大足上报暴雨灾情,其中黔江、酉阳的具体损失正在收集中。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已造成53.2万人受灾,其中死亡2人(大足、永川各1人)、失踪1人(永川)、受伤3人(江津),转移安置7249人,农作物受灾21630.3公顷,成灾2528.8公顷,绝收1543.7公顷,房屋损坏2370间、倒塌1328间,公路受损86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827.8万元。
三、预报服务情况
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市气象台预报准确、服务主动,对过程的开始时间、强降水时段、落区及强度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服务材料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为整个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
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6月17日11时,市气象台通过内部会商,初步确定了对此次过程是一次区域暴雨天气的预报意见,并于14时举行了全市天气大会商,对过程的持续时间、降雨量级、强降水区域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讨论,于15:30发布了第23期《重要天气服务快报》,指出“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从18日夜间到19日夜间,我市自西向东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雨量中部和东南部暴雨(50~80mm),局部地区可达100~150mm;西部大雨到暴雨(30~50mm);东北部中雨到大雨(20~40mm)。上述部分地区伴有雷电、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准确地预报了此次过程的开始时间、强降水时段、落区及强度,同时在材料中附加了降雨预报图。
18日14时,市气象台继续组织天气大会商,加强对此次过程的跟踪监测预报,于15:30时发布了《重要天气服务快报》第24期,确定了此次过程为我市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准确地预报出了中西部、东南部的暴雨及局地大暴雨。
17、18日的《重要天气服务快报》通过传真、邮件、短信、网络等方式向市委市府及相关部门发布,同时提供了市局新闻通气会的新闻通稿,向各大媒体及时发布了预报消息。材料发出后,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马正其副市长在18日的《重要天气服务快报》上批示“请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按先军批示认真落实。”,丁先军副秘书长批示“呈正其常务副市长阅示。建议市政府应急办通过网上向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印发通知,切实做好应急防范工作。”。市政府应急办于17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应对强降雨天气过程的紧急通知》、18日继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强降雨天气过
程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转发了《重要天气服务快报》第23期,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时将预报消息传达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及重点区域,积极做好防范应对和应急值守工作,同时要求全市气象部门努力做好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18日17时,市气象局启动了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命令,市气象台立即响应,及时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21时30分,市气象台再次进行了天气会商,进一步讨论了此次过程的开始时间、强度、落区,同时启动应急日报制度及强降水期间3小时雨量上报制度。
18日20时开始,强降水天气逐渐影响我市,市气象台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根据雷达、卫星、闪电及自动站实时气象数据,分析未来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变化,及时发布短时警报及预警信息。19日02时50分,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指出“预计从19日3时到20日2时,我市大足、双桥、荣昌、永川、江北、南岸、九龙坡、渝中、大渡口、沙坪坝、渝北、北碚、江津、巴南、綦江、万盛、南川、涪陵、丰都、武隆、垫江、梁平、忠县、万州、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等地将出现降水量达50mm以上的强降水,并伴有雷电等强对流天气。”。18日23时至19日08时,共发布了关于雷电、强降水的0-2小时强天气警报共6次。同时密切监视雨情,于19日02~10时每小时向相关部门发布了20毫米以上的站点雨情资料,19日03~18时每3小时发布了《雨情通报》,提供给向市委、市府、市防汛办及重庆电视台。
至20日17时,市气象台发布了《重要天气服务快报》2期,《气象信息专报——山体滑坡等级预报》2期,《气象
信息专报——雨情通报》15期,发布了一次《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发布短时临近预警6次。
此次“6.19暴雨天气过程”,市气象台预报服务准确及时、应急响应积极主动、联防工作切实有效,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第四篇:亳州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应对与不足
亳州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摘要: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淞或霜冻等。寒潮是影响亳州地区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给工农业、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弄清寒潮天气成因和形成机制的特征,做好天气预报服务,降低寒潮天气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17年2月22—25日亳州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未来寒潮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寒潮,大气环流,降水相态
一、寒潮天气概况
1月22-25日全市出现寒潮天气过程,22-23日全市偏北风力4~5级,阵风7~8级,其中亳州23日极大风速达18.4m/s。22日全市出现雪量不足1毫米的小雪,无明显积雪。冷空气过后,气温明显下降,48小时最低气温下降10℃,过程平均气温下降8℃左右,其中24日早晨全市最低气温降到最低,达-11~-13℃,亳州-13.3℃,为1998年1月20日以来最低。与历年1月下旬相比,全市极端最低气温排历年(1966年以来)第三位,仅次于1969年(-21.6℃)和1981年(-14.3℃)。
二、天气影响评估
对冬小麦的影响:此次寒潮冷空气较强,带来急剧降温,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长,从22日17时持续到25日11时,其中全市平均有52个小时气温低于-3℃,有43个小时气温低于-5℃(见附图1),持续的较强低温天气对墒情偏差或晚弱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同时,寒潮过程缓解了部分地区小麦旺长势态,降低越冬的虫口数基数,减轻后期的病虫危害。
对设施农业影响:此次寒潮过程对日光大棚影响不大,但大风造成少数塑料(简易)大棚受损,保温性能明显下降,约100亩秋延后辣椒和韭菜受冻害。
对交通的影响:22日全市出现小雪天气,虽然降水较小,但由于地面气温偏低,路面湿滑、形成少量结冰现象,高速公路实行三级管制,减速慢行。23日路面基本无结冰,解除管制。
对人民的生活影响:持续低温造成水表、水管被冻,影响居民用水。寒潮天气也造成用电量突增,用电负荷加大,变压器因超载现象出现了跳闸或其他故障,导致部分用户家中停电。寒潮过后,天气转晴后,空气干燥,火险等级升高。同时持续低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
三、预报预警
本次暴雪过程自2017年12月29日开始服务,1月3日8时30分在全省率先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提到3-4日大部有暴雪,局部大暴雪,提醒注意防风、防寒、防雪灾;3日白天降雪开始后,跟踪雪量、雪深及时指导蒙城、利辛(14时30分)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7时前后利辛、蒙城升级暴雪预警为黄色,随后蒙城、涡阳、谯城相继发布暴雪蓝色或黄色预警信号,4日17时先后解除。3日18时市、县气象部门先后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并持续到11日才根据道路积雪状况解除预警。本次暴雪过程,亳州市县气象部门发布寒潮、暴雪、道路结冰、大雾等预警信号(含确认和变更)共67期。
四、气象服务情况
(一)决策服务情况
本次暴雪过程我局自2017年12月29日开始对外开展服务,分别通过重要信息专报、周报、旬报、天气信息专报、短信等方式开展开展决策、公众服务,滚动发布3-4日明显雨雪过程,大部分地区暴雪,局部大暴雪天气,提醒有关部门和公众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市、县(区)局主要负责人亲临一线指挥,按《基层气象台站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服务业务基本要求》,每天通过电话、手机短信、钉钉群,并向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人汇报天气趋势和降雪、温度实况,叫应党政领导。3日18时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III级应急响应,并通过电话、传真、短信方式将响应命令传达到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相关责任单位,亳州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亳应急预警〔2018〕1号文件,要求相关部门做好防风、防冻、防雪灾应对工作。市县(区)政府多次召开应对低温暴雪冰冻天气专题会议,部署应对低温冰冻工作。针对本次过程市县气象部门制作各类材料40期,发送短信120余条,接受媒体采访10余次。
(二)公众气象服务
市县气象部门按照政府要求每天及时向公众发布最新的预报,发布的途径包括:电视、广播、短信、网页、微博、微信公众号、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96121自动答询系统等,同时加强与媒体联系,通过亳州发布、亳州晚报、蒙城微生活(微信)、百度蒙城吧、蒙城发布、涡阳发布、谯城发布、利辛发布、今日头条等渠道发布或转发预报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此外我局还加强对信息员的管理,建立信息员QQ群、灾害防御平台APP和钉钉群,确保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及时指导信息员做好直通式服务,让最新的信息能快速传播到公众手中。期间96121拨打次数超过8.4万次。
五、部门联动情况
接到市县气象部门的天气信息专报及汇报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雪灾的应对防范工作,市县(区)政府多次召开应对低温暴雪冰冻天气专题会议,部署应对低温冰冻工作。市应急办及时转发我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III级应急响应文件,要求各部门提前谋划、有效应对。交通管理部门在易结冰桥梁路段进行巡查,疏导交通,组织人员、机械对管养国省干线公路实施清融雪作业,清理路面积雪、结冰,消除公路安全隐患。落实雨雪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管控措施,提升勤务级别,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确保交通管理平稳有序。市场管理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储备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保障市场供应。供水供电部门备足应急抢修物资,成立应急抢修队伍,加强巡查、调度和监视,确保供电、供水安全。教育部门根据雪情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停课3-4天。农业部门下发设施农业、水产养殖加强防冻抗雪的紧急通知。政府部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清除积雪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部门联动急需加强
基层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同地方政府、应急、民政、水利、消防、交通、供电、、安监、及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对口对接,为气象服务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
2、气象服务针对性需要加强
工作中往往是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以公众气象服务广而代之,无法将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划分划细致
3、气象服务工作创新
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系统性气象服务产品深度应用效率较低,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较少,特别是自媒体上的推广应用不及时,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与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存在不小滞后性
4、基层气象服务建设不足
在基层气象部门深处一线,受各种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存在队伍建设不完善、人才不足、技术服务水平不高。人才流失等现象,加快气象服务发展是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采取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基层待遇,鼓励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创气象服务新局面!
第五篇:常用天气气象谚语
一、看风测天
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
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
二、看云测天
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
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测天
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
四、闻雷测天
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雾测天
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
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测天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看物象测天
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不会下雨。“蛇过道,大雨到”、“水蛇盘柴头,地下大雨流”、“蚂蚁垒窝天将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知了鸣,天放晴”、“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来临”、“鱼儿出水跳,风雨快来到”、“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这些测天经验,几乎家喻户晓。它们都是动物对阴雨前气压低、湿度增大的生理反应。
在晴天转雨时,人们感到闷躁,疲倦不适。老人腰酸背疼,病人伤口发痒,关节疼痛,都预示天要阴雨。
八、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
有许多天气谚语是看农历关键日预测天气。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坏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来瘫不瘫,就看农历二十三”(瘫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难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晒龙袍,淋破龙袍反晒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后期阴雨天数多)等。
为什么这些关键日的天气易出现变化呢?人们经过长期的观测总结发现:冷暖气团经常会在农历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现。农历与月相有密切关系,月亮的朔望对大气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变化,会使冷暖气团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较活跃,影响时天气就会发生变化。
九、3个月韵律测气候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气候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做韵律。许多作天气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3个月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 ⑴“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
⑶“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⑸“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反映了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用这些谚语作气候预测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据。
十、5个月韵律测气候
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⑴“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⑵“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气。我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查1月份冷空气活动与6月份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23次在以后的150天左右有降水过程,占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