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14班仪涛滔青春视角
青春视角,美丽中国
初二十四班仪涛滔
“美丽”自古都是人们向往的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像一盏长明灯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永恒的黑暗,虽然微弱但它可以温暖人心。它似流星划过繁星点缀的夜空,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美丽不一定只局限于人的外貌,也包括人的行动,当一个人需要帮助时,你帮助了他,那么你就是美丽的。帮助别人有的可能是一件长久的事,也可能是一瞬间的事。
有些帮助是长久的,就像2012年度感动中国中的周月华那样自己因患先天小儿麻痹症而不能走路,但她还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山路,二十多年以来为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像高淑珍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帮助附近的一些残疾孩子读书自己建起了学校,为此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但她却不收那些孩子一分学费。
还有的像陈家顺这样的“民工”局长,身为一局之长得他完全可以向其他局长那样只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看文件,而他不是,他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利,自从2007年9月起先后5次深入用工企业以农民工身份到企业“卧底”打工。
也有一些帮助是短暂的,像何玥一个12岁的女孩在她因病复发第二次入院时,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理由就是我的生命不多了我想救一些人,在这一刻他就是最美的。像张丽莉她在汽车撞来的时候,不顾自己安危救出了前面的学生
但自己却被碾到车下从此失去双腿,在她就出学生的那一刻她就是最美的。
有人说他们做的事自己做不了,其实并不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可以是一瞬间的小事一件平常事,仅仅是那一瞬间你做了你就是最美的,像在公交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你就是最美的„„像这样的事如果每一个中国人每天都做一件,那么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二篇:小二班美术说课稿高滔
小班美术说课活动《送树叶宝宝回家》(粘贴画)
一、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这段时间,我们小班正在开展《你好,秋天》的主题活动。前两天,为了上课需要我们去操场上捡了一些树叶回来,孩子们都为树叶离开妈妈而感到惋惜,于是我根据这个来设计了本次的活动,让树叶宝宝们又重新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说幼儿: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是新生,他们对于美术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因为经验有限,他们的活动大部分局限于涂色和简单的线条。但幼儿对于美的追求和表现一点都不弱,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粘贴活动《送树叶宝宝回家》,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二、说目标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一是运用手部力量撕下双面胶把树叶粘在树干上;二是能大胆的把树叶贴到正确的位置;三是体验到送树叶宝宝回家的快乐,并感受粘贴后树的美。
其中本次目标的重点在于幼儿能把树叶贴到正确的位置,能把树干铺满来。难点在于幼儿要自己去撕双面胶。
三、说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幼儿之前从操场捡回的树叶。幼儿人手一份树干,双面胶
(二)知识准备:知道树叶是长在树枝上。
四、说教法
本次活动一开始我采取了情景法,激发了幼儿送树叶宝宝回家的想法。接着运用示范法,让幼儿明白撕双面胶带的方法和树叶回到妈妈身边的正确位置。
五、说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故事的方式引入课题。教师出示哭声,教师:是谁在哭,找啊找,哦,原来是树叶在哭,我们听听它为什么哭。“我离开妈妈好几天了,我很想她,想回到妈妈身边去。”请小朋友帮帮他。。
(二)教师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树叶宝宝。
1.教师:树叶宝宝很想妈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他们送回去呢?
2.紧接着出示树干。
教师:树干光秃秃的,好孤单啊。它也好想它的树叶宝宝。我们快点想个办法吧
3.提问之后,教师出示双面胶。
教师:我们使用双面胶带把她们粘回去好不好?
(三)教师示范。
把树叶宝宝粘上去。边粘边讲明使用胶带的方法和树叶宝宝们到家的位置。
(四)发材料,幼儿自己粘贴,教师在旁边做指导。(在粘贴时强调,要把树叶送回树妈妈怀抱,不要放错了地方,它会迷路的)
(五)评价,谁的树叶宝宝最先回到家。
高滔2011.10.6
第三篇:初二班情况分析
初二(3)班情况分析
黄秋霞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3)班学生40人,女生20人,男生20人。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懒散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男生大面积的无心向学,导致班风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班上逐渐培养了一股积极向上的风气。但是还有吴松辉、张涛、宋健、邓烨东、曹苑美、邓玖发、甄金荣等等在学风、纪律,自控能力等各方面较差的学生。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质检情况分析:
从这次的质检来看,上有些科的课纪律较差,较吵的成绩都较差。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有种得过且过的思想,思想自由散漫,受社会不良影响,认为读书无用的大有人在。以吴松辉为首的男生,普遍在思想和学习上表现较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抄作业。这些现象的存在是造成这次质检考试成绩差的原因。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数学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数学,后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2012-12-14
第四篇:初二班班规
旧铺中学初二(2)班级规章制度
附则:
1、制定目的:为了更好地教育班级同学,培养严谨文明,积极上进,团结和谐的班风,特制定本班规。
2、指导思想:以《校纪校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严格和谐,以人为本,突出班委负责制的班级管理格局。
3、内容组成:分设纪律制度、学习制度、卫生制度、生活安全制度等四大部分。
4、本班规未尽事项或变更的条目,按班主任或班长日常布置为准。相关处理制度由班主任或班长按违犯者的情节轻重作出决定,本班规不再作具体规定。
一、纪律制度
1、班级纪律由班长总负责。班长不在的场合,经班长指定的管理班委或同学享有与班长同等的权利。经班长教育处理无效的,由班长负责将事件转交班主任作为班级特大事件处理,有关同学将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班干应模仿遵守,自觉维护。
2、下课不在教室追逐、打闹。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调换座位、窜座位。
3、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斗殴者,否则受学校通报批评者,通知家长进行说服教育。
4、不携带通讯工具进入学校;不准进入营业性网吧,不准打扑克。
5、集合时,不按规定站队,有意躲在他人背后、在队伍里说笑打闹者。
6、不无辜请假、旷课,请假必须经班主任批准并告知班长。未涉及正式课节的,向班长请假,否则向班主任当面请假。未经批准的请假无效。
7、因事因病需离校或在家不能返校时,必须请假,并在要求时间内回校。延期回校,而未预先告知的,作旷课处理。在家不能返校需请假的,须由家长负责致电班主任请假,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有效。同学代为请假无效。
8、遵守学校有关出入校门的规定,及班级布置的有关购买零食小吃的补充规定。
二、学习制度
1、每周都按时交作业。不准抄袭他人作业,不准借作业给他人抄袭。
2、考试不作弊;书写要认真。
3、上课铃声信号发出后要立即进班,做好课前准备。
4、听课要求: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得下位倒水喝水、吃东西,不得传递纸条讨论问题,全神贯注,积极发言,举手报告。上课讨论时不得说与讨论无关的话题,正常上课、自习课如遇教师不在时须服从班长管理。
5、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得与授课老师发生顶撞,突发事件报告班主任处理。
6、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游戏属学习事故,一经发现将作严肃处理。
7、全班同学必须勤奋好学,积极上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勇跃回答问题,做课堂的主人。
8、班级年终将对学习表现或学习成绩优秀者,给予发奖表扬,并告知家长。优先推选为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并作为提拔管理班委的必要依据。
三、卫生制度
1、教室、寝室、清洁区等日常卫生值日工作,在班长的指导下,分别由劳动委员、寝室长、场地负责人分管。各分管班干部务必认真履行职责,班长做好领导、督促及协调工作,圆满完成每周班级卫生工作任务。
2、值日生要服从组长安排、积极完成值日工作、值日当天不得迟到。如使班级扣分,值日生罚值日一周,接受教师处罚。
3、要讲究个人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遇有垃圾能有主人翁思想主动清理。
4、不乱扔垃圾、乱扔饮料瓶,应将饮料瓶放入垃圾袋中、不随地吐痰、不脏化墙面。
5、保持劳动工具的摆放整齐。随意乱放者、故意破坏者要照价赔偿并处罚。
6、值日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值日的,须经组长和卫生委员同意或找人替代。
7、不得在班级嗑瓜子。
四、生活安全制度
1、不准顶撞老师,打骂同学,不得给同学或老师起外号。
2、未经允许不拿同学东西、体育用品。
3、女生不佩带首饰、不化妆、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
4、每天着校服、佩戴校徽;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课间操。
5、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
6、出操或集会时快速集合,快速进入场地;
7、尊重他人劳动,与师生关系融洽。合情合理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冲突。无理要认错,有理让三分。
8、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公共场合不乱扔果皮、纸屑、饮料瓶、粉笔头等;不将食品带入宿舍、教室。
9、零用钱不按学校规定存放,并由此造成丢失的,学校、班级概不负责赔偿。当事人应写出书面说明、反思。贵重物品不得带入学校,遗失后果自负。
10、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进教室、进宿舍;
11、排队打饭,文明就餐;珍爱生活,不留剩菜剩饭;食堂里的食品一类不得带出餐厅,更不可带进班级、宿舍,果皮、塑料袋、牛奶盒等垃圾一类不得乱扔乱放。
12、在任何场合,遇见老师或正班长要主动问好。与老师或班长骑车相遇时,要主动向对方让行,不得抢道。课间进入教室(或教师办公室)应先报告或等候,待老师或班委示意后方可进入。
13、在校中,与同学发生争执或矛盾事件时,应先告知班长或班主任老师,请求班级老师先行调解处理。未经班主任许可,不得提前告知家长,以免家长盲目插入事件,扩大事态。违犯本条规定的,有关同学及其家长自负一切可能产生的后果。
14、严格遵守学校及班级有关安全制度。严禁外出游泳、进电子游戏厅、网吧及其它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违者将从严处理,并追究事前知情家长的教育失责责任。
15、未经班主任批准,禁止在任何时间聚集同学过生日。节假日、双休日禁止在任何场所(包括家里、野外、旅游点等)聚众游玩。严禁在同学家过夜。违者自负一切可能产生的后果,查实后,按班规处理,并追究知情家长的课外教育失责责任。
16、严禁驾驶机动车或乘坐未成年人驾驶的机动车,违者自负一切后果并按班规处理。
17、在任何场合,严禁玩火。不得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校内。
18、禁止携带或保存任何刀具、玩具或其它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物品。一有发现,任何同学有权向班委或老师检举。
19、各同学应加强卫生保健意识,防范疾病的发生。如有急病发生(中暑、高烧、意外伤害等),必须及时报告班主任。
附: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处以以下一项或多项处罚:
1、抄写5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罚扫地一周3、罚款5元
4、写检讨书、保证书
5、请家长谈话。
学生签字
2011.10
第五篇:初二班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们的价值观》。
人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21世纪的繁荣昌盛更需要我们青少年一代去创造。然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又怎能让社会真正的进步,让国家富强呢?
曾经,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本该在校园中攻读课本的学子,却衣衫不整,双眼呆滞地跨入监狱的铁门;他们的父母则抱头痛哭,痛不欲生。含辛茹苦的养育,本想让他们成龙成凤,但换来的却是毁灭的人生„„
当我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想在座的各位无一不会为之惋惜!
然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这样血与生命的教训之后,我们还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继续发生在你我身上吗?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看,13-15岁是青少年初犯,品德不良的高峰年龄,而15-18岁则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多发年龄。众所周知,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是受社会、家庭及学校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价值观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和冲击。
目前,有不少青少年崇尚拜金主义,自然而然也就丢失了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传统美德,有的青少年朋友甚至为了贪图享受铤而走险,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对金钱的过分看重和依赖,就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未来的社会是否是人与人之间只讲一个“钱”字?如果说,事事都用金钱来衡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请大家想一下,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的我们还会有幸福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打就垮;但是如果没有优良的传统美德,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则不打自垮。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更应该以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来激励和约束自己。
在这个处处洋溢着学习气息和知识气息的校园中,经过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并坚信:我们昌安实验学校的学生都能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栋梁之材!
各位同学,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让我们摈弃不良思想的侵蚀,正确树立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的人生更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富强!
初二(1)班:诸宁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