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县旅游经济产业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政策机遇,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形成产业和经济优势,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政策和工作基础。
第一,在资源禀赋方面。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古动物化石点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有野狐峡、、、仙姑山、、生态园等10多个旅游景点。据考证,地处在关山深处的是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根雕、剪纸、刺绣、罐罐茶、洋芋搅团、核桃包子等民间工艺品和风味食品,都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第三,在工作基础方面。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县上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县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人文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了省陇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县览胜》、《诗话》等系列丛书。按照加快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河风情线、公园,完成了景区一、二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了雷神山生态园,建成国家3A级景区生态园、2A级景区公园,景区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建成三星级宾馆2座,二星级1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综合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总之,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要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而我县旅游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起步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景区(景点)规模普遍偏小,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综合效益和带动发展优势尚未凸显,加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按照“理念超前、要素齐全、符合县情、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整合全县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控制详细规划,尤其是在加强与交通、文化、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的同时,重点做好关山旅游经济区和、玄峰山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通过规划来提高景区开发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审批不准实施,项目未经审查不准动工”的原则,切实加大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2、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侧重的整合资金主攻旅游产业大项目。建立扶持和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工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重点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快制定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对重大旅游项目实施政府贴息,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旅游产业,兴办旅游项目,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彰显特色,强化功能,丰富内涵,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的思路,重点实施一批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景区基础建设。重点抓好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汭河旅游观光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关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过亿元项目,将、、、等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道路通讯建设。把完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重点实施、、三条旅游道路,加快建设各主要景区的停车场,组建旅游客运公司,配套建设通讯基站、公用电话和电子触摸屏等通讯设施。三是加快旅游标识建设。按照景区标识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特点,紧密与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干道路相衔接,规范设置景区标识指示牌和导览牌,方便游客通行。
4、完善服务设施。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一是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大力发展星级旅游饭店、经济型宾馆和“农家宾馆”,形成以星级宾馆为龙头,旅游环线经济宾馆为主要组成部分,景区周边“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积极挖掘关山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建立、、三个特色饮食区,开发核桃包子、洋芋搅团、麻腐、山野菜等特色系列食品。依托艺术团,积极实施避暑养生、休闲娱乐、民俗演绎和游客体验等参与和互动较强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活动的文化特色。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民俗工艺品和绿色原生态特有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在民俗文化商品开发上,重点开发工艺陶瓷、书画、挂历、台历、社火脸谱、刺绣、荷包、皮影以及民间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特有纪念品开发上,主要是依托药材种植园区和药材种植产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开发核桃、蕨菜、黑木耳、沙棘、药材等各种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产业连市场、引游客、增收入的良性发展格局。
5、强化宣传促销。实施市场开发战略,以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为目标,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加强营销策划,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一是加强节会宣传。通过举办、参展各类旅游节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炼鲜明的主题口号,积极参展促销。二是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通过走出去参展促销,请进来考察踩线等方式,重点开发西安、宝鸡等一级客源市场,还要积极培育开发二级客源市场,加大与大型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合作,招揽游客。三要积极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活动。加大旅游电子工程建设,完善网络平台,加大网络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制作一批反映旅游特色的旅游风光片,依托大台、大报、大刊、大网等主要媒体,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群体。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二篇:全县旅游经济产业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近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并就新时期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政策机遇,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形成产业和经济优势,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旅游产业具备了良好的资源、政策和工作基础。
第一,在资源禀赋方面。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古动物化石点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有野狐峡、、、仙姑山、、生态园等10多个旅游景点。据考证,地处在关山深处的是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根雕、剪纸、刺绣、罐罐茶、洋芋搅团、核桃包子等民间工艺品和风味食品,都有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第二,在发展环境方面。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而且,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旅游进入了大众旅游的快速发展期,能够有力地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对此,省、市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了扶持投入力度,特别是我县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分别被纳入《省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20)》和市关山旅游经济区,市上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把风景区开发建设纳入全市旅游工作重点来谋划。同时,周边县区开发和利用崆峒文化、成纪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工作十分活跃,旅游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态势,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在工作基础方面。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县上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县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人文生态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了省陇山()历史文化暨旅游开发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历史文化研究文集》、《县览胜》、《诗话》等系列丛书。按照加快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区域中心小城市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河风情线、公园,完成了景区一、二期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了雷神山生态园,建成国家3A级景区生态园、2A级景区公园,景区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建成三星级宾馆2座,二星级1座,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综合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
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从近几年全县旅游业发展现状看,“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日益完善,以广场、生态园、公园及河、风情线为点,旅游专线为线的“四点一线”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发展定位趋于科学。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北京旅游学院专家、教授,编制了《县旅游业开发策划纲要》;投资120万元,委托北京大地景观规划设计院和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了《人文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暨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5)》已完成了初稿,年内可通过专家评审,为景区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大项目带动,发展要素日益完善。投资6000多万元,打通了旅游专线、完成了广场建设项目,建成了风情苑、玄峰山森林浴场、生态园和河风情线等。双风山公园、生态园、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验收。以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区域中心小城市为统揽,建成了“四馆两中心”等一批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三是坚持大力度整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修订完善了《县景区开发优惠政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旅游经营单位专项整顿,加强旅游市场和服务从业人员管理,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四是坚持大手笔运作,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坚持每年组团参加西安、银川、兰州、成都等国内旅游交易会、旅游宣传推介会,制作了宝鼎和瓷板画、芦苇画、粮食艺术字路由纪念品。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旅游节、“奥运城市行走进”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论坛。举办了中国著名摄影家走进采风活动暨旅游风情摄影大赛。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阳光卫视等境内外知名媒体上,对全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域文化进行了专题报道。
总之,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明显,基础条件比较优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要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而我县旅游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起步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景区(景点)规模普遍偏小,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综合效益和带动发展优势尚未凸显,加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按照“理念超前、要素齐全、符合县情、便于操作”的原则,在整合全县各种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控制详细规划,尤其是在加强与交通、文化、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的同时,重点做好关山旅游经济区和、玄峰山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规划。通过规划来提高景区开发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强化旅游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审批不准实施,项目未经审查不准动工”的原则,切实加大旅游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力度,防止盲目开发,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统领和指导作用。
2、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侧重的整合资金主攻旅游产业大项目。建立扶持和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工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重点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用地、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快制定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开发公司,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对重大旅游项目实施政府贴息,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旅游产业,兴办旅游项目,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彰显特色,强化功能,丰富内涵,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的思路,重点实施一批对旅游线路具有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景区基础建设。重点抓好关山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区、汭河旅游观光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关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等8个过亿元项目,将、、、等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初步形成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西部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道路通讯建设。把完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重点实施、、三条旅游道路,加快建设各主要景区的停车场,组建旅游客运公司,配套建设通讯基站、公用电话和电子触摸屏等通讯设施。三是加快旅游标识建设。按照景区标识建设规范化的要求,突出文化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特点,紧密与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主干道路相衔接,规范设置景区标识指示牌和导览牌,方便游客通行。
4、完善服务设施。重点解决接待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一是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娱乐。大力发展星级旅游饭店、经济型宾馆和“农家宾馆”,形成以星级宾馆为龙头,旅游环线经济宾馆为主要组成部分,景区周边“农家乐”为补充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积极挖掘关山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建立、、三个特色饮食区,开发核桃包子、洋芋搅团、麻腐、山野菜等特色系列食品。依托艺术团,积极实施避暑养生、休闲娱乐、民俗演绎和游客体验等参与和互动较强的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活动的文化特色。二是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民俗工艺品和绿色原生态特有产品,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在民俗文化商品开发上,重点开发工艺陶瓷、书画、挂历、台历、社火脸谱、刺绣、荷包、皮影以及民间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特有纪念品开发上,主要是依托药材种植园区和药材种植产业协会的主导作用,开发核桃、蕨菜、黑木耳、沙棘、药材等各种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产业连市场、引游客、增收入的良性发展格局。
5、强化宣传促销。实施市场开发战略,以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为目标,加强旅游宣传品制作,加强营销策划,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一是加强节会宣传。通过举办、参展各类旅游节会,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炼鲜明的主题口号,积极参展促销。二是开展主要客源地推介活动。通过走出去参展促销,请进来考察踩线等方式,重点开发西安、宝鸡等一级客源市场,还要积极培育开发二级客源市场,加大与大型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合作,招揽游客。三要积极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活动。加大旅游电子工程建设,完善网络平台,加大网络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制作一批反映旅游特色的旅游风光片,依托大台、大报、大刊、大网等主要媒体,组织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积极培育旅游消费群体。
第三篇:产业经济调研报告
竹木产业是我们柘塘村的传统产业,为了加快我村竹木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刚刚上任的村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我村的竹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经过
2010年11月17日至29日,我在村团委书记罗立人的带领下,深入到柘塘村的第六村民小组和相关加工单位,通过听取村民和有关加工厂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及建议,召开了小型的座谈会,通过走访竹木加工企业及林农,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村竹木产业发展情况。下面将考察调研中各方面对该项工作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将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提交县政府领导,希望能够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我村竹木产业发展的现状
本村以竹木器加工销售为龙头,全面带动全村经济的协调发展。XX年年投资800万元对竹木器批发市场进行了第一期改造,总建筑面积达5280平方米,共建成标准门店55个。现在有竹木加工企业18家,从业人员有190多人。藤制品厂一家,有10名技术人员。近年来,我县把竹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竹木制品加工业,竹木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三、我村发展竹木产业的前景
(一)我村发展竹木产业的基础较好。一是竹木产业在我村生产历史悠久,林农对竹木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有经营竹木的传统经验,且经营积极性较高。二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村现有好几家竹木制品加工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它们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比较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有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二)竹木产业是一项“富民工程”。发展竹木种植业,可以直接增加林农的收入。发展竹木加工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员的就业。竹木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主要就业对象为妇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带来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竹木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如我村收购的圆木材价格从XX年的35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600元/立方米,方木材价格从80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1000元/立方米。毛竹价格从22元/百斤上涨到目前33元/百斤。
(三)竹木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竹木制玩具、家具、装饰品、工艺品等环保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竹木制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四、我村竹木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竹木加工企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合力扶工氛围不浓。二是林农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以传统的种植方式培育竹木,培育工业原料林积极性不高,对基地投入依赖政府的补贴,(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缺乏主动性。
(二)竹木加工企业发展内劲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小。全村近二十家竹木加工企业仅有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企业的产品大都是半成品,甚至有的只是锯木料的加工点。二是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当前我村林木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简陋,产品粗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竹木制品企业中没有一个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仿制别人的产品或是来样加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大多数竹木加工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缺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由于没有竹木产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分布散乱,运作不规范,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缺乏对产业的引导。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在学习其他县市区的情况时,我们了解到,那些地区都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我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三是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有些企业负责人反映,少数部门还存在重管理、重处罚而轻服务。
(四)其他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目前,我们村的凉席市场虽然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但是上面对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长远是发展没有一个规划。对市场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对项目资金的筹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门店老板对市场的环境提出了很大的意见,首先就是对市场周边的生活环境问题有很大的看法,觉得应该改善好环境,更有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如今这样的情况,企业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使得资金的流入就很有困难,还有就是技术工人很难聘请。一是企业不敢大胆投入固定资产,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二是由于企业没有政府支持,不能向银行贷款,许多企业只好向社会融资,提高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安全隐患多。由于许多企业的多为搭建的简易厂房,场地狭小,木材和毛竹都是易燃物,而木材、毛竹加工需要烘干,企业安全隐患大。
五、加快我村竹木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竹木产业富民理念。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发展竹木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竹木产业作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作为资源工业和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竹木产业。要加强林农培训,充分激发林农科学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借鉴其他优秀县市区的一些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扶持竹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竹木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统一干部群众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营造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竹木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的文章。
第四篇:旅游产业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调研报告 “____”期间,省委、省政府作出____循环发展的科学定位,把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循环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市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建设“美好安康”奋斗新目标,把打造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山水休闲度假胜地作为推进产业兴市的重点内容。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提升太极城,开发____,恢复蜀河古镇,打造____品牌”的发展思路,开发区域旅游精品线路。____镇是____大北环旅游线路的关键节点,依托秀美山水,深挖人文资源,倾力打造____旅游名镇,是____镇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____镇地处____县城东北 103 公里的____腹地,位于____两省、三县(____、____、____)交界处,辖 9 个村(社区)2857 户 11349 人,总面积 155平方公里,海拔 410—1560 米。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三大优势:
──全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镇。____镇因中国工农____第____军曾在当地九龙山浴血奋战,并创建革命根据地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____”命名的镇。____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____精神深入千家万户。
──____唯一省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____年 4 月 1 日,投资 1509万元的____纪念馆园区建成并对外开放,是____唯一的革命传统教育
基地,也是全市首家被命名为国家“AAA”级红色旅游景区。开馆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学习、教育和观光游客 5 万余人次。
──“中国____”核心区域在____。____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富产汞、锑、金、铁等,其中地下汞矿存量位居全国之首,亚洲之最。据史载,秦陵地宫水银、北京故宫所用的上好朱砂,均来自____青铜沟,____被誉为“中国____”,而汞矿主产区青铜沟位于____镇境内。
蕴含巨大的潜力 ____镇交通便捷,境内山水奇石景观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工业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广阔,有四大潜力可挖:
天然宝石──鸡血石。在原公馆、洛驾、北沟、青铜沟一带是出产鸡血石及朱砂、宝砂石的矿区,古人统称青铜沟。青铜沟的鸡血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昌化鸡血石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巴林鸡血石有数百年的历史。青铜沟的鸡血石历史早、品种多、质量好,全国首屈一指,占世界领先地位。
天然氧吧──宜居地。____镇境内生物种类多,森林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 80%,位居全县之首,比省上“____”提出的____覆盖率预期达 64%还高 16 个百分点。空气清新,负氧粒子含量每立方米达 20000 个以上,实属天然氧吧,是益寿宜居首选之地。
历史遗迹──古矿洞。位于____北部小河镇公馆与____镇竹筒的大、小青铜沟一带的古矿洞遗址,地质部门记册在编的有 900 余处,实际超过千余处。它们深浅不一,小的深数米,大的深数百米,千年古矿洞群见证古代采矿业发展历程,极具考古价值和申遗前景。
人文景观──古民居。____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有以陈家大院贞节牌坊“節勵松筠”石匾为代表、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飞檐翘角的明清民居建筑与现代富有____地域特色的“汉水人家”民居,风格迥异,比对鲜明,让人视角穿越时空,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厚积薄发的基础 通过多年来的聚力建设,____镇域经济取得了突破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畜牧、魔芋、林果等富民产业基本形成,____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5432 元,较“十一五”增长 2.8 倍,高于省市县平均水平。
大交通不断改善。____镇虽然地处县界周边,但交通便捷,____“大北环”公路穿境而过,北距“西康”高速____小河出入口约 50 公里,西与 316 国道、“十天”高速畅通相连,“红东路”与____县对接贯通。近五年,全镇新修村组公路 47.5 公里,水泥硬化 51.1 公里,修建拱(函)桥 20 座,通村水泥路形成网状贯通全镇 9 村,公路通组到户率达 89.3%。
新民居独具特色。近几年,____镇抢抓国家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革命老区建设等政策支持,中心集镇新民居建房 574 户,建成以“汉水
人家”风格为代表的丰积等村(社区)集中安置点 20 个,全镇共建新民居 2423 户,占全镇总户数 83%,以集镇为中轴,形成具有____风格的新民居群。
配套服务基本健全。围绕文化旅游产业,____镇内三产服务业蓬勃兴起,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引擎。近年来,新开办农乐 10 家,餐饮业 8 家,商店 11 家,先后推出系列旅游纪念品。全镇农村网改达 85%,通信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民生配套服务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____精神根植民心。当年,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____战士被当地群众尊称为“____老祖”,____精神世代相传,造就淳朴民风。特别自全县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开展新型农民教育活动以来,朴素的____精神得到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社区)活动室规范化建设达 100%,干群创业激情得到全面释放。
未来发展的构想 发展____旅游,打造____品牌。立足____镇情和现实基础,发展旅游业应围绕一个主题、搭建两大平台、突出三条主线、主攻四大看点。通过抓项目促开发,实施高点起步,增强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
一个主题──____精神。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____精神是革命先驱留给老区人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____镇发展文化旅
游产业的精髓所在。新时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____精神,不断升华凝练____精神。通过大力弘扬____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高群众思想境界,形 成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社会心态。以村民自乐班和景区红色文化节目活动为载体,发展文化事业和繁荣文化产业,把____建成崇德尚礼、奋进向上的文明新镇。
两大平台──____纪念馆园区、古矿冶遗址。坚持把红色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将____纪念馆园区打造成____红色旅游标志性精品景区。目前“____纪念馆园区”二期工程的设计方案已完成,力争尽快启动实施,建成后的园区规模扩大到 12.6平方公里,提升纪念馆园区品位,使之成为融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和干部培训于一体的教育基地。以____为核心区的千年古矿洞群遗址,下一步加强与各级文管部门衔接协作,对____古矿洞群开展详细调查,作好打包开发前期工作,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矿冶遗址”。
三条主线──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现代企业游。围绕红色文化游,按照“穿一身____衣,唱一曲____歌,吃一顿____餐,走一段____路”,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围绕生态休闲游,重点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开发关系,在转移农民过程中,同步做好集镇、社区居民点高品位绿化,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开展林下种魔芋、林下养鸡等复合生态型种养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现代企业游,重点收集一批古代人
力采、选、冶加工工具,以及现代企业采、选、冶流程,高标准建设现代工业展览馆,让游人切身感受三千年华夏矿业的发展变迁和____移民文明。
四大看点──自然风光、特色民居、历史遗迹、宝石加工。一方面通过____纪念馆核心景区拉动,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传媒加强____旅游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让游客到____“观历史遗址,赏宝石加工,看新村变化,览自然风光”。通过实施国家生态绿化工程,保护好____青山绿水资源;借助国家移民搬迁、农民进城等政策,集中项目资金,抓好“____风格”特色民居群建设;以交通提等升级为重点,推进古矿洞遗址区的路、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加大招商引资,把____打造成中国鸡血石、朱砂石、辰砂石和宝砂石深加工基地,开发鸡血石印章雕刻、朱砂画、装饰摆件等旅游纪念品,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____品牌,创建旅游名镇,增进群众福祉。
第五篇:县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一、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自然风光迤逦、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优越的地理环 境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主要有※山、※※名居、※※古城、※※※庄和※※※故居等,形成经营管理规模的只有※山和※※名居,※※古城尚处于修复开发阶段,※※※庄等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我县旅游产业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整体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模糊。
2、交通不便,景区孤立分散,集聚性差。
3、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发展相对滞后。
4、发展观念落后,宣传不到位,知名度不足。
5、经营粗放、管理落后。
6、景区缺乏竞争力。在县第※※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县”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这一“短板”,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旅游产业来兴县富民,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几点建议
1、统一规划,形成规模。要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坚持※山自然风景区与※河流域古堡文化相结合相统一的包装思路,科学定位,整体打造主题特色鲜明的发展战略。
2、加大投资,立体发展。要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质量的旅游公路,完善景区交通提示设施,提高景区的通达性和集聚性。要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发展旅游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开发农家乐旅游和自然原生态体验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餐饮、休闲、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多元服务,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
3、打造品牌、注重宣传。要充分利用网络、平面、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和发布旅游信息,采用时尚并能体现地区旅游特色的宣传口号,与全省“晋善晋美”的宣传口号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4、倾斜政策、优化环境。要制定落实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高水平的旅游管理公司入驻我县,打造精品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