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鞍镇司法所普法信息调研文章
求真务实注重普治工作实效
开拓创新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马鞍镇位于资中县城北20公里。全镇辖驼柏树、石板滩、熊家溪、马鞍村、石桥村等9个村(社区)民委员会,81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镇总户数 8102户,总人口 321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7人,占总人口的3.13%;女性15620人,占总人口的47.5 %;全镇应普法人口24531人。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现状
自2006年“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马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普法决议,认真实施普法依法治理规划,“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普法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政法的人大专职副主席任副组长,相关部门、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会、镇直各部门也相应建立了组织机构。镇党委、政府还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目标考核,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马鞍镇“六五”普法规划,并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工作开展。三是健全网络。重视抓好普法队伍建设,整合和充实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普法宣传员、普法志愿者和法制副校长等五支普法队伍,不断健全普法工作网络。四是营造氛围。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在运用宣传资料、宣传专栏、法律咨询、悬挂横幅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把握重点,强化措施,全民法律素质逐步提高。一是公务员学法不断加强。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定期学法、普法考试、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等制度,提高了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上法制课、“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切实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普法教育,在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减少态势。三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更加重视。组织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上法律课、送法律书活动,培训300多名农村法制宣传员,发放2000余册普法书籍。利用组建法律宣讲团、刊出法制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赠送宣传挂画等方式,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四是企业、单位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镇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用法工作的通知》,扎实推进“法律进企业”活动。积极开展法律培训、法律讲座等活动,加强与企业和单位生产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劳动保障、食品卫生等法律法规的法制教育,努力消除普法盲区。五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增强。以社会保障所为依托,加强对劳务输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其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注重实效,普治结合,基层依法治理稳步推进。一是农村民主建设扎实开展。制定“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考核标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实现村务活动的民主化、规范化、法治化。目前,创建了“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创建率和巩固率都达到了100%。二是人民调解工作有序推进。完善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诉调衔接机制,成立社会矛盾调解中心,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三是企业、集镇市场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强。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保障机制不到位,制约发展。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缺乏,普法设施及平台建设滞后,普法器材及资料匮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要求;二是普法办工作人员偏少,其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三是普法宣传队伍及人员的组建随意性较大,致使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实际效果较差。
2、普法宣传形式单一,工作创新难度较大。法律宣传工作大部分地区仅仅满足完成规定的动作,就目标或文件的任务而工作,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缺乏钻研的氛围。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不平衡,村、组之间差距较大,普法教育的宣传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仍不能以农村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导致农村群众学法积极性低,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不强,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在村、组、户间还存在盲点。
5、重普法轻治理的错误观念较为普遍。在普法工作上往往是开展的活动多,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内容充实;但在依法治理工作方面,却活动开展得微乎其微,还缺少方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特别是对依法治理工作重点、普治并举等内容理解不够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意见和想法
党的十七大确定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一重大决策和部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锦绣灿烂的民主法治和谐蓝图,同时也向我们广大普法工作者吹响了时不我待的进军号角。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从普法依法治理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力争实现工作的新突破:
(一)建立“大普法”格局,实现普法广度的突破。法律宣传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法律宣传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是一两个职能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普法对象的社会性、广泛性、多样性和长期性决定了法律宣传的主体必须具有多层次、复合型的特点,需要广泛吸纳工、青、妇、老年协会、关工委和新闻媒体等一些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力量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辐射性强、社会影响面广的优势作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主管部门指导规划、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使普法工作有规划、有指导、有执行、有监督,建立起“横能到边、纵能到底”的普法工作体系。
(二)做好重点对象宣传教育工作,实现普法深度的突破。“六五”普法要继续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对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切实增强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一是加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其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重点使领导干部树立崇尚法律的思想意识,树立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由人民赋予的观念,在工作中依法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教育全体公务员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尤其要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权力的正确实施。三是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着重培养其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
利义务意识。健全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青少年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引导青少年践行八荣八耻,争做“四自五爱”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四是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切实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观念。五是加强农村群众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依法合理地表达利益诉求,使其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通过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重点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进村组活动,让群众在接受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过程中,学到实实在在、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
(三)坚持开拓创新,实现方式和模式的新突破。“六五”普法期间,我们要将工作创新贯穿于始终,不能将普法目标仅仅定位于学法上,要引导公民树立应用法律、维护法律,崇尚法律的思想观念;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普法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创新的理念提升普法工作质量;把“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普及法治文化”作为普法教育的价值追求,让创新的理念不断为普法工作提供精神动力。要通过创新手段和形式,让生硬单调的法律法规内容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法治演讲等形式展现出来,开展以事喻法,以案说法,以艺释法等活动,让群众在耳闻目睹、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使法律宣传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快法治创建工作。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创建力度。二是抓住重点,力求有大发展。坚持“普治并举”,加大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三大工程”的推进力度,真正抓出成效。三是联系实际,力求有好的效果。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事而异、分类创建,增强法治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加强建章立制,实现规范化建设的突破。“六五”普法期间,要逐步规范普法依法治理的领域和空间,依法建章立制,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马鞍镇司法所(梁亮供稿)
2011-10-17
第二篇:马鞍镇2011年六五普法工作计划
马鞍镇2011年“六五”普法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六五”普法,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平安马鞍”的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坚持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为我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马鞍意识教育。按照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部署和要求,大力宣传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马鞍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把十七大精神贯穿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抓好宪法和重点法律法规、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依法行政、节能减排、环保保护、土地管理、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为扎实推进“两创”总战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行业部门的法制宣传,搭建普法平台,整合资源,发挥部门和行业优势,完善全社会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推动行业和部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活动。组织好“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重要法律 1
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重要节日,集中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或现场法律咨询。
二、狠抓“法律六进”活动,把法制宣传落实到基层
(一)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理论中心组学法、各类法律培训等制度,继续推进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在机关工作人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以提升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质量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认真贯彻中宣部、司法部、民政部、农业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围绕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换届选举,加强对新上任的村“两委”干部及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居)民代表的法律知识培训宣传。加强镇村法制宣传员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农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等普法阵地建设。
(三)以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针对性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继续推进“深化五五普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加强对中小学法制(思想品德)教师的法制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积极参与全国大中学生学法用法演讲比赛。依托各类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法制学校和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网络媒
2体,开展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组织开展一次青少年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四)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公示牌、宣传册、触摸屏、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性公益法制宣传。广场、公园、市场。车站、文化娱乐等公共活动场所管理单位,要在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设立法制宣传栏、张贴挂图、发放资料、播放广告,积极开展法制宣传。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各类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要加强对所属人员或从业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一)继续深入广泛开展“普法先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活动。围绕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以及相关重点工程建设,结合“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多形式地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真正使普法宣传教育为全镇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鸣锣开道。公、检、法、司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也应有效整合资源,做到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将执法、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庭审判案以及信访接待、法律援助等公务活动,变成普法教育法治实践的阵地和课堂。普法教育要切实围绕我镇的各项中心工作,做到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和感化群众。
(二)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手段。进一步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优势作用,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宣传教育。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各阶段中心工作,适时编写通俗普法读物并免
3费发放。广泛开办好“六五”普法专栏、园地。农村党组织要借助农村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
(三)组织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4、26”世界知识产权、“
6、26”国际禁毒日、“
12、1”世界艾滋病日及相关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等,认真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村、部门要在12月4日,认真组织开展多形式的“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
通过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镇马鞍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有效推进法治马鞍进程,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马鞍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马鞍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二十日
第三篇:司法所九月普法信息3
人民调解促和谐“百姓说事”分民忧
“百姓说事点”是在群众经常聚集的场所,通过聘请的信息员和法律服务人员,将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向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或相关部门反馈,利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减少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前进司法所为做好“百姓说事点”工作,使人民调解组织向基层群众中延伸,扩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覆盖面,九月二十七日,在辖区建立了“华宇社区百姓说事点”、“宇光社区百姓说事点”。说事点的建立,创新了人民调解工作载体,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规范“百姓说事点”工作的五个环节,落实三项制度,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形成各社区齐抓共管、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并突破了传统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延伸了司法调解的范围,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前进司法所建立“百姓说事点”,是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新尝试,从源头上有针对性的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减少矛盾,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公平正义,推进了全街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四篇:六五普法调研文章
六五普法调研文章
田坎乡司法所
作为民主法制建设基础性工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新型公民,这是摆在我们农行广大员工面前的重要课题。回忆过去20多年的普法,对广大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无疑取得明显成效,但从现实和长远角度来看,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表现在确立工作思路上,“一个调”,科学性不够;在制定工作目标上,“一般高”,讲远近不够;在宣传教育对象上,“一锅煮”,分彼此不够;在宣传教育活动上,“一阵风”,抓经常不够;在宣传教育方法上,“一副样”,出生动不够。这些问题,既是我们现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和创新的着力点。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农业银行将践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传承“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企业愿景,坚守“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全行将秉持“五大理念”,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的管理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的人才理念,普法教育将贯穿农行全部的改革与实践活动。因此,仅就农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分析行情,理清思路,在精心打造好普法系统工程上狠下功夫,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来在银行普法教育中的亲身感受,从农行员工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怎样深入根治方面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我行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
(一)历史分工和市场定位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仍然影响着现阶段农行人的行为方式。农行恢复初期员工构成主要以乡营业所人员为主,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形成了农行主体文化,并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和农耕文化特点。农业银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人才培养方式,使其独特的文化不断延续,既延续了传统美德,又夹带着负面因素影响着现代化步伐,表现在普法教育及合规操作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个别人忙于事务,产生普法教育可有可无或者与己无关的糊涂观念,不理解普法教育正是一项事前“防火”的基础性工作,是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不让“火灾”发生。
(二)独特的员工结构制约着法制观念更新速度。目前我们商洛农业银行员工基本上是两大结构群体:新入行青工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员工,即一部分是学生出身和转业军人构成的青工队伍,人员成分复杂,思想不稳定,可塑性
强,且每个人的知识层次.生活阅历、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千差万别;另一部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招工入行的老职工,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历史变革,青春韶华献给农行,同时也得历炼国有银行改革上市前的阵痛,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和市场开拓环境,法律知识与思想观念倒逼着,非更新不可,这部分人接受的普法教育基本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理论,虽然后期也经历了多次教育普法教育和实践锻炼,有相当多的人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也出现了部分精英人才,但就员工队伍整体结构而言,新鲜血液补充太慢,员工年龄没有形成梯次结构,尤其在县域,人员老化、合适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普法教育速度和依法管理手段的应用程度。引导这两股力量成为农行大厦的“栋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银行普法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制度设计和流程再造滞后致使普法教育忙于应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产品种类、客户构成、服务手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各种制度、办法、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等不断出台,但由于缺乏超前性、相互关联性、前后衔接性和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漏洞预见性,在普法教育中表现为不顺畅、不自然,难以国家法规有机地结合起来。内部风险防控总处在亡羊补牢状态,依法合规监督对同样的问题重复着检查—纠改—再检查—纠改的路径。
(四)自卑心理拉开了与普法教育理念的差距。农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改革的步伐较其他国有银行相对慢一些,自然从形象、环境、影响、乃至员工待遇等方面也略逊一些。这样部使分员工在攀比中产生了自卑感,特别是习惯了“吃大锅饭”的那部分员工,把抱怨、牢骚等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对普法教育新理念抵触,对普法教育知识不求甚解甚至排斥。这就是自卑心理使然,是推行普法教育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最大障碍。
二、我行普法教育的具体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农行经营管理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农行管理层和员工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普法教育、合规操作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把普法教育与业务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激励与约束考核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对一般员工培训只讲业务不讲普法。
第五篇:六五普法规划调研文章
六五普法规划调研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部门,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必须切实增强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开拓、不断探索、积极作为,继续在各行各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一、正确认识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经历了五个“五年普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思想认识不足,基层领导重视不够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艰巨而又繁重,时间长、见效慢,不像一些短、平、快经济项目能够立竿见影,加之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较多,且各个部门都强 调十分重要,因此,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软任务”,正所谓“上面千条万条线,落到基层看不见”。普法依法治理便成为“开起会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还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普法依法治理是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责,是一项部门举措,理应由部门去做。
部门职责不明,协调配合不够
普法依法治理是事关全党全局的工作,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当前企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要是靠司法行政部门唱独角戏,其他部门尚未完全介入或鲜有参与,且各有关部门在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有哪些职能、要尽哪些职责,均不明确。司法行政部门召集、组织、协调的职能又较弱,因而制约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依法治理力度不大,工作实效不明显
虽然我们在普法期间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但总体而言,表现为力度不够大、点不够多、面不够广、工作还不够深入,个别地方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书面材料里,贴在大墙上。
二、“六五”普法规划应强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机制。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全民工作,涉及面广。因此建立一个具有指挥全局的权威的领 导机制,是实现普法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关键所在。
二是要强化刚性保障机制。我国已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载入宪法,但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无专门立法作保障,应尽快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组织、机构、职能、责任、义务等,确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权威地位。
三是要强化考核评估保障机制。“六五”普法规划要在量化考核上下功夫,建立一种权威性的长效评估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标准,定期检查验收,公开评比结果,普法主管部门每年应根据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部门,各单位实行百分制考核评议。
四是要强化监督激励保障机制。检查监督是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健全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机制。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普法队伍建设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六五”普法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单独列编的形式,彻底解决普法人员不足、不专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新闻队伍、法制文艺宣传队伍、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中坚作用。
六是要强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针对大部分地区都存在 普法经费不足的现象,“六五”普法期间,要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适当增加。
七是要强化理论研究保障机制。动员一切有志于普法工作的人士特别是基层普法工作者,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一套科学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理论体系,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六五”普法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
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参与原则
“党委领导”是指各级党委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大监督”是指人大对法制宣传教育负有监督责任。在工作监督方面,人大常委会要对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决议,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督,定期组织视察,适时提出意见、建议,以促使法制宣传教育顺利进行。“政府实施”是指各级政府对法制宣传教育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央的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和党委宣传部门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主管机关,负责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做好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法制宣传教育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他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也有配合、支持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义 务。这就是“全社会参与”的含义。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时间段,目标任务有所侧重。坚持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从长计议,制定好长远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完成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时段发展变化的形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
(三)普遍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的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接受法制宣传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从“一五”到“五五”普法的相关决议、规划等都明确规定普法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二是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其他与广大公民有密切关系的法律知识。
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性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重点对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二是普法内容突出重点。从全局看,宪法和与公民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从局部看,各地、各单位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 况有所侧重。只有突出重点,法制宣传教育才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实效性。
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法制宣传教育的灌输引导是指采取多种形式向公民传授法律知识,指引公民守法用法。自我教育是指法制宣传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学习法律知识,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身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坚持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公民的灌输教育和引导,又要注重启发公民的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灌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达到最终的不灌输,即实现自我教育。灌输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选择,要以自我教育的可接受性为依据;自我教育内容的层次性选择,又以灌输教育的要求为指导,两者相互制约,交替上升。这就要求,在灌输教育的启发性、渠道的多样性和对象的针对性上多下功夫,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教育的要求与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我们要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优化和创新讲堂、传媒及活动等灌输载体,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多用大众媒体手段,多用群众参与、民主讨论的方法,多用让人折服的例证和道理,确立公民在整个灌输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法律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法制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广大公民的头脑中。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进行了25年,效果显著、成绩斐然、经验丰富,值得肯定和继承。但时代在发展,法制宣传教育所承担的具体教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中要积极地创新,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根据时代特点,采用多种方式。一是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有效利用QQ、博客、电子邮件、论坛、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宣传载体,开展以法律为主题的“动画比赛”、“视频竞赛”、“短信竞赛”、“短信有奖竞猜”、“网络游戏竞赛”、“图片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普法;二是与文艺宣传相结合。创作法律宣传歌曲,制作法律知识彩铃,编写法律顺口溜、快板、相声、锣鼓词、表演唱、小品等,组织拍摄法制专题片、法制电影片等。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区域,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要通过文艺宣传形式扩大教育面,更好地发挥普法效果。三是与文化广场相结合。广场是百姓日常生活聚集之地,开展法制文化广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除表演节目外,可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免费法律咨询,当场为群众解答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而达到普法效果。
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原则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原则,必须从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并实施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镇、依法治理各行各业的规划,围绕地方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服务等环节,逐步实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法治化;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特点,重点学好与本部门、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认真制定和完善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大力提高行业依法治理水平;要重点抓好村镇、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及基层单位依法治理章程,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实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基层的依法治理。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遵循其规律,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法制宣传教育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