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受教人数的增加和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较长期的供给大于需求的供求失衡这一现状,大学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机会成本和理性的指导下,面对毕业后的选择和就业中的选择,做出真正理性的判断,从而使自己收益最大。
根据学术界的说法,大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即在校人数占到适龄人口的比例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阶段。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6年已是第30个年头。在30年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于2005年达到15%,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伴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入学率的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
大学生面对毕业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也在毕业后做了各种不同的选择;在找工作时每个大学生也在进行着不同的比较和选择。面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各种选择的利与弊,我试图从经济学中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不同机会成本的毕业选择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在经济学中就出现了机会成本这一理论。在经济中,机会成本是将一定的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的价值。当一项投资的收益大于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该项投资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否则,在经济学中就被认为是无效的,或不明智的。一般来说,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毕业时都面临几种基本的选择,出国、考研、就业、创业等。在这几种选择中,根据各
个人的不同的情况,其所形成的机会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根据人们的习惯,将每个大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三种,即A(优秀)、B(良好)、C(一般)。
大体而言,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选择了出国,那么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研究生毕业后所取得的收益以及现在工作所取得的收益和失业所取得的收益中的一个。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研究生毕业后取得的收益大于现在工作所取得的收益,现在工作的收益大于失业的收益。因此,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果选择了出国,那么,他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考研。考研的收益一般来讲小于出国的收益。因此,一个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从机会成本上来讲应该是有效的。但各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其所面临的实际选择也不同。因此,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也不同。
用机会成本这个概念,是将各个可能实现的选择作以比较,从而选出收益最大的方案。那么,对于学习成绩为A类的学生来说,其毕业后所面临的选择中从机会成本理论的意义来说其出国收益是最大的,所以应选取出国。对于学习成绩为B的学生来说,由于成绩的原因,一般很难申请到出国留学。所以可供选择的便少了出国。从机会成本理论上看,考研收益大于其立即参加工作的机会成本,所以应选择考研。学习成绩为C的学生,其可供选择的一般来说就增大了局限性。那么,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其选择就业才是有效的。因此,对于广大毕业生而言,应根据其自身情况而论,选择不同的方案,才能最终使自己受益最大。
二、供求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降薪
对于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来讲,其学习成绩都为C,或C偏高或C偏低。所以,根据机会成本理论,就业才是最有效的选择,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速度远大于社会所需人才增长的速度,导致大学生就业供求失衡。而且,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而且就我国就业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根据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与需求成反比,劳动力的供给也不例外。因此,随着大学生就业队伍的日益庞大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供求关系失衡,从而引起大学生薪酬的降低。据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元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有关专家预测,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6年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起薪还将比2005年降低22%左右,而在其他地区月薪低于千元也屡见不鲜。
从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理论而言,供给的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价格的下降也必然导致需求的增加。因此,大学生起薪下降这一现状是市场经济运转必然的结果。所以,大学生应摆正心态,正确接受这一现状。但,同时由于工资的刚性,大学生的起薪也不会无限下降。总而言之,大学生起薪下降这一现状是市场经济必然的产物。同时,根据需求理论大学生起薪的下降,也引起大学生需求岗位的增加,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三、替代效应所引发的失业与非理性选择导致的摩擦性失业。在经济学中,替代效应是指当一项成本增加时,人们会用另一项成本来代替该项成本,从而使总的成本降低。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也存在着这样的替代效应。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过多地追求物质的要求。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会潇洒地“移情别恋”。这样就迫使单位招聘一些待遇要求相对低且富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从而降低成本,或稍微提高待遇,招聘一些有更高学历的应聘者,增加企业的收益,从而引发了替代效应。正是由于大学生这种过高的物质要求,引发了企业的替代效应,从而反过来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不仅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存在着非理性的选择,从而导致摩擦性的失业。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着追求发达地区、迷恋大型企业和追求热门职业等一些现象。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希望毕业后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的发达城市工作,而不愿去中西部一些中小城市或乡镇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他们认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机遇多、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考虑自己所学专业,而盲目追逐一些热门职业。如公务员、人事、财会均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职业。根据经济学上的利己和理性理论,一般情况下都会谋求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发达城市、大型企业、热门职业,都是利己的表现,但并非理性。大学生不顾自己的专业和自身条件,盲目的一窝蜂似的去追逐大型企业、热门职业,其结果反而是不利己的。因为,首先这些地区、企业、职业的用人要求较高,而且应聘的人多,因此,许多大学生都会是无功而返的。其次,即使被幸运的聘上,在工作中往往也会因为专业不对口、工作压力大或生活节奏快而发生辞职或发展较慢的情况。而一些较不发达地区以及一些中小型企业和一些普通职业,也许会因为就业难度小而较好应聘,同时自己在这些地方的发展潜力也是相当大,且不会太压抑。所以说这种看似利己的理性选择其实是非理性的。这种现象往往导致一些较不发达城市及一些中小企业和一些普通职业应聘者寥寥无几,而一些大学生应聘无门的摩擦性失业,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摘要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多方面调查分析,我了解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人才的增加,使得大学生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本文章从多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引 言
受前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国内本身的结构性问题,14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14年企业用人需求下降的趋势难有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本性转变;回流的农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将面临难以转移就业的问题,导致农村失业问题加重;城镇低学历青年以及规模不断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将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27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
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 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二、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解决 待遇定位、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
很多培训机构认为11年将是就业培训的又一个转机,毫无疑问,对于找不着工作的大学生,培训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很多机构还承诺负责就业。但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培训机构的承诺并不能兑现,而很多认证培训除了一纸证书外,并没有为参训者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连参加培训的人自己都知道,这是自欺欺人的没有办法但又不得不试试的办法。
而一些真正关心培训内涵,注重技能提升的培训机构,如果没有承诺
就业出口,如果没有相关的证书,吸引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承诺就业但不能兑现,无疑是饮鸩止渴,还是自取灭亡。因为大学生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如果找不到工作,和没本领没有什么差别。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首先是待遇定位。专家称:“我们不是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其实这一点上,学生也在逐渐适应,降低自己的就业底线,这是很正确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毕业后我们没有工作,生存都出问题的情况下,还如何谈发展、谈未来?在当前受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很多建筑行业公务员等职位都有相对的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等都会有所下降,我们应认识到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
其次是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北京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的人数也很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没有必要非留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
是不是可以将这些综合起来考虑呢?大学生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问题,很多人只要是有个工作不赚钱也可以,企业也要考虑如果经济形势好转人才补给如何解决,政府考虑的是大学生有工作干可以解决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那么在此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视为见习期,由企业接收并进行实际工作的训练,当经济好转的时候,企业就会储备了一定的补给人才,而大学生无论选择是否留在该企业,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求职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了。而政府的补贴可以一部分用于补贴企业实训的人力成本和场地设备成本,一部分用于补贴大学生的见习期间的生活费用,这就解决了企业的一部分问题,也解决了大学生家庭负担的一部分问题。同时一部分培训机构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培训机构来说,真正要考虑的应该是究竟能够给受训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带来多大的价值,作为补充教育形式的优势是什么,考虑的不仅仅是就业难带来的收益机会,更应该是对教育本身的思考。
总而言之,目前既要解决大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的问题,又要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问题。因此,政府的补贴的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钱花了,大学生只是延期几个月失业的情况发生。大学生自己花钱参加培训,更要花在刀刃上,要真正考虑能否学到真实的本领。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一直都存在,经济危机只不过是让问题体得的更加尖锐,如果能借助这次经济问题,加快对教育的探索,加快政府职能的探索,加强企业和高校的更深层次衔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也许是件好事。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更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加强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业敬岗,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
10级营销(2)班29号邱波
今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第一,毕业生多。今年是611万,明年是659万。第二,就业空间相对紧。特别是企业需求这块,如果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比过去有所减少。第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第四,我们的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还存在,而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
当代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2个:一:社会岗位的减少,素质要求的提高。这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之一,应对方法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广告宣传夸大或者改变人的消费和价值观,这一点也很重要,低收入艰苦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去干,大家都在挤独木桥;社会价值观教育没有跟上,造成很多人对社会存在偏见,了解不全面等意识方面的问题。二:现在的一代人在年纪小的时候缺乏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没有经历过生存的压力,所以培养不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适应能力
2010年大学生就业严峻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生源,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过,在我看来不论社会的就业环境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利用在大学求学的过程中,既要认真对待、学好每一个科目,也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又或者去学校附近找一些兼职来做,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现在每天打开报纸或者电视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什么大学生找工作难之类的报道。我认为所谓的当代生就业难,其实是有一些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没有对,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况。我认为刚刚出来找 工作的大学生,应该摆正自身的就业心态,不要总是一毕业出来工资就非要3000或者4000的标准,正所谓凡事都要从低做起嘛!
为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从体制上、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增加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招生规模这三项重大举措,使得整个高等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的新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对将来充满信心,毕竟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是充满希望的。要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清醒,科学地分析,进而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论文
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1年6月毕业的630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和2010年没找到工作的200多万往届大学生一起涌入人才市场求职竞争
竞争极其惨烈
2010年6月毕业的600多万大学生中
到2010年10月底还有至少300万还没有找到工作;而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中至少160万的工作职位相当于中学生直接就业的职位
也就是至少460万大学生陷入了就业十分艰难的状态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
今后几年
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
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可以预计
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总体情况就是所有职业能力不能达到前20%优秀程度的大学生
一毕业就会成为非常无助、非常弱势的社会底层
与人们惯常认为的“女性就业率低于男性”不同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男性就业落实率只是略高于女性
两者相差仅4.5个百分点
而且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项上
颇为意外的是
某调查显示
民办高校以79.9%的就业落实率
仅次于985重点大学(87.2%)排在第二位
高职大专院校以76.8%排在第三位
其次才是“211”重点大学(69.4%)、普通本科院校(65.6%)
独立学院的落实率最低
为60.3%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
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的落实率存在差异
分别为79.7%、73.2%、65.6%
总体而言
学历层次越高就业状况越好
但是学历层次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
甚至出现倒挂现象
主要表现在专科生的落实率上升趋势明显
调查显示
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仍以“向东向上”为多
他们的就业分布状况按就业地区划分
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52.5%
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
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按就业地点分划分
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
在地级市的占29.2%
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
在乡镇的占3.8%
在农村的为0.5%
按工作类型划分
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一枝独秀
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
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
可以说
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趋向多样化
表现出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三足鼎立的特征
但是
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毕业生依旧很少
各类一线工人仅占调查者中的3.69%
从事农、林、渔、牧业生产工作的更少
仅占0.9%
某知名机构自2006年11月开始历时3年
投资超过3000万资金
聘请300余名国内外职业能力实训专家
500余名世界500强企业、著名国资与外资企业以及王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以及100多名清华、北大、人大等一流名校从事企业研究的学者教授
全国抽样调查80000多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
总结出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
一、人的样本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
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
2002年145万
2003年212万
2004年280万
2005年380万
4年内增加了223万
仅就广东省而言
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
2005年为16.5万人
10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45万人
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
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6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
2002年37万
2003年52万
2004年69万
2005年达到79万
09年200万
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
二、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
服务西部等
但是
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 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
对大多数人来说
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
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
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调查访发现
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
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另外
起薪较低
升幅不大
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
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
同时
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
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
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
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
四、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
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
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据北京现代管理大学就业处和招生处反映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
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
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
五、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
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事实上
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
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
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
要达到这一要求
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
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
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原因
六、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
如“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
此外
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
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
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
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原因
七、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这是明显职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不会投入时间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有
也是很少
并且学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意识不足
最终导致普遍大学生职业能力不足
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产生了各层现象
这也是中国存在的很严重的问题
用人单位表示
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
过分紧张
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
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
企图欺骗蒙混过关
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
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
而这样久而久之
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
八、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 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
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
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
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 形成巨大的落差
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
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原因
九、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教学内容
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
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
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
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大学扩招过程中间
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
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在就业前景阴霾的天空下
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努力奋斗
充实自我因为成功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胜利只偏爱那些勤奋的人;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勇于挑战自我敢于尝试
因为如果不去积极争取
机遇就很有可能会从身边溜走;要想获得成功 就必须拥有理想
因为有了理想
才会将激情和潜能燃烧
实现自我创造成功
??
??
??
??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劳动力 商品 供给 需求 机会成本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 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的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再者,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支付相应的工资来雇佣大学生。
(二)供给方面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毕业之时,大学生纷纷找工作,所以,商品的供给是很多的。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用人单位用人很少,也就是说提供的就业机会少,这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替代效应
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工作经验,对工作待遇要求较高,因而他们宁愿雇佣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下岗人员,以减少培训成本;受用人指标限制,对大学生聘用成本高,因而,他们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
(四)机会成本
随着民办高校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退而不休、业余兼职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益”的特点而挤占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重大学生失业现象。
(五)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比较差,企业如果提供一定的培训班机会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会花费很的的人力、物力,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大学生也不一定长期在本企业工作,当该大学生去别的企业工作时,这家企业就不花费任何成本获得了一个有经验的人才,而这家企业也不会支付给另家企业培训费。这就出现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所以,一般的小型企业不会雇佣大量的大学生,也不会对没有经验的大学生进行准也技能培训。
(六)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
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需出现了错位,使得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从地区看,大学生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地区。而不愿到西部偏远的省份和基层单位去。于是出现了一些大城市人才高消费现象,同时大量的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却面临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另外,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三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人最少的一些单位。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格的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时代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三)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造成“有业不就”。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调整就业心态,合理定位。
(四)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五)学生要做的工作
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是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时间、机会多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一些调查表明,同等学历下,企业往往会优先录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此外,还要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些学生专业知识很好,可让他与别人交往,却连谈话都会脸红,这说明个人的心里素质差,这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求职。所以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再者,毕业生要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四、总结
以上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当今就业难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可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2]时事报告,(2007增刊)时事报告杂志社.[3]别业舫,张惠兰,陈明金.择业与创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4]曾湘泉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社.[5]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4月.微 河南工程学院
观 经 济 学 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