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优质课,反思中的展望》读后感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音乐优质课,反思中的展望》,感觉非常精彩。作者综观第三、四、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成果累累、精彩纷呈,同时也让人感到优质课是那么遥远。本文通过对音乐优质课比赛现象的分析,探索如何让音乐优质课走向本真,更好起导向作用,使音乐优质课离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更近一些。
一、回归教学的本真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教学的本真在哪里?想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大力提倡的“三实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这是教学的共性,音乐教学亦然。
1、真实。一位特级教师曾说“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真实表现在这个过程没有课前给学生进行知识的铺设,没有教学环节的预设,没有课件有效的帮助,教学设计不依赖集体的智慧,教学完全是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教学情景下进行。让听者从其真实中受到震撼,从真实中感受到学生的成长。
2、朴实。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朴素,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都很自然流畅,不刻意雕琢,少一些华而不实的语言、活动、课件。
3、扎实。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
二、回归音乐的本真
音乐的本真就在于它的听觉性、情感性、形象性。
三、回归教师的本真
就在于实现上课、赛课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更有个性魅力;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第二篇:浅议音乐优质课
浅议音乐优质课
在课改的春风吹佛中,省、州市各地纷纷举行音乐优质课比赛,通过观摩和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能做到以下的几点:
一、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
传统教学中的传授知识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发展,而他们面对新课程新理念,以人为本,教学的重点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不是个人讲得口若悬河,表演得淋漓尽致,而是看学生如何学,是教学优良的关键。
新课程告诉我们,现代教育不是重点看教师在如何教,而是主要看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学生如何学是教学优良的关键所在。这与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唱,学生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以前是学生围着教师转,而现在的教学是教师的设计要围着学生来转。这一亮点是一个质的转变。在观摩中许多教师的课堂充分反应出这一亮点,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不是作秀,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音乐,如何歌唱,如何欣赏。
二、选择科学的练声曲,追求完美的声效感。
我们的练声曲是为本课的歌唱作准备的,所以选择练声曲应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发声的目的是为歌唱而发声,而不是为发声而发声。练声曲的选择应与教材紧扣,不能随便挑一曲作为练声曲,最高音和
最低音最好应与歌曲中的高低音相同,教师要教学生发声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不同的练声曲有着不同的练声方法、练声要求和练声目的,教给了学生的发声方法,方能追求完美的声效感。在练声时学生不能有喊唱现象,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科学练声,学生一旦有了正确的练声方法,应告诉学生记住这种声效感觉,在歌唱中加以充分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三、精心设计教案,巧妙活用教案。
教案的设计要精,要充分体现教学的整体思路和教学的整体环节,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重难点的解决办法,还要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这节课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什么,是歌唱、是舞蹈、是欣赏还是其他任务,不可能在一堂课中什么问题都设计了。教案是教学的一个蓝本,是指导教学的一个具体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灵活运用,课堂中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案,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活动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课堂机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度创作,即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活用教案。只有活用教案,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在课前要充分备课,课中要充分调课,课后要充分思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案设计才具有实效性。如某老师在上优质课时,学生学得很快,刚跟唱两遍就全会唱了,唱得很好,但老师没有及时调整教学,还在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的走,用琴带着唱、师奏谱,生唱词等。这样,学生才唱一会就觉得不耐烦了,觉得乏味,没兴趣了,课堂上就出现了吵闹的现象,整个教学过程就散了。
四、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兴趣为主线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音乐课,老师只有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有趣、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很好接受老师想要受与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产生创造美的激情。就象汤老师在上《王老先生有块地》时,把王老先生家的门铃设计成节奏,敲对了就开门;把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设计成牵手上街的小朋友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制作了有趣的课件,设计新颖的问题,把枯燥的乐理知识拟人化,学生很轻松就掌握了乐理知识。
五、挖掘歌词中的德育,把握歌曲中的美育。
一个人,先不管他成才与否,要先学会做人,学生来学校受教育。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音乐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在这一堂音乐中体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优质课竞赛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特点,只求得完成一堂教学任务而已。教师要充分挖掘歌词中的德育因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如何挖掘歌词中的德育因素呢?这一因素不是教师说出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在理解歌词,拓展意义下,教师不用说包含的德育意义,其学生已经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了。(如在讲解休止符时,用红色的粉笔把休止符画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歌唱中看到要停,就像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了也要停一样。)
四、科学运用教育技术,精巧制作音乐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辉煌,给学生带来了
新的视野。音乐课在有条件的地方更应借其长处,实施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当然不一定每当有音乐优质课竞赛我们都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更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比如某一音乐老师整堂音乐课都没有用录音机,没有用多媒体课件,只用了一台普通的风琴,不也一样地上得很好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是必要的,这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肯定有宜,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课件是优质课竞赛中的必须品。如何制作和使用音乐课件呢?首先,要学会使用课件,课前要熟悉课件,如果是自己制作的课件就不愁使用了,如果是别人制作的课件,那就得先学会再上课使用。其次,在制作上要讲究课件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不能使课件的各处环节肢离破碎,要使它们具有连续性。第三,在课件的图片选择上要与歌曲教学相衔接,不能使所选图片与课题格格不入。第四,在音乐选择上要利用音乐软件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如乐段、乐句的局部学习,不能在中途中止。第五,在课件整体设计上要具个性特色,要尽量地使用制作软件的最优功效,以反应出课件的特色。
总之,课堂是一片心灵交流的园地,是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始终让孩子保有兴趣,循序渐进地完成预设的教案,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自然真实,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永远充满生机,让自己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让每节课都能成为师生视觉和听觉的佳宴。我们的课堂才更有活力,才更有生命力,更有价值。
第三篇:音乐优质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瑶族舞曲》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 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 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 吱
吱
吱
吱 / 吱
吱 吱
吱
② / 游 游 游 游
/
游
游 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① 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②提问:
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①个别幼儿表现。② 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5、出示符号“▼”、“︵”,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6、吿诉幼儿歌曲名称。7、合唱:
① 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② 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第四篇:音乐优质课简报
简 报
(第期)
台江县城关一小 2012年06月10日
全州第二届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我校举行
深入推进全州音乐教研工作,提高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黔东南州小学教师第二届音乐技能大赛于2012年 6 月 2 日在台江县城关一小举行,来自全州的数十名优秀音乐教师参加了此次展评活动。
很荣幸,比赛地点设在了我校,我校作为东道主,非常重视本次比赛活动,通过层层选拔,我校邰文和老师脱颖而出代表我校参加此次比赛。参评教师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代表全州各县的优秀音乐教师,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让全州各地前来参加观摩的老师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评委及观摩老师普遍认为这次参评的课较前一届相比,能够明显感受到音乐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对课程标准把握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标的自觉性显著增强。
参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注重在课堂中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创设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大多数教师的课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师生平等互动,学生参与主动积极,教学环境轻松、和谐、愉悦。
参评课各有特色,教学环节安排比较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题比较丰富,有以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有以唱歌课为主的综合课。内容涉及面较广,如:电影音乐、舞曲、歌曲、乐曲、民乐、民族歌舞。特别是我校邰文和老师展示了一堂最富民族特色的音乐课——《苗家娃娃吹起芦笙》,深受评委及观摩老师的好评,并最终获得了本届音乐技能大赛第二名。
能够在本次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得益于我校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小学音乐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对青年教师长期有效的培训,得益于校领导对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本次比赛可以看出,参评的大多数教师教学素质全面,教学基本功扎实。普通话、弹琴、唱歌、律动、舞蹈、板书、简笔画、综合艺术修养、教学组织、收集教学资源等的水平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真正起到了较好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教学风格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性。老师们的教风有的质朴自然,有的华丽多彩,有的激情四射、有的现代时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地发展之中。在取得这一成绩的同时,我校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将会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把握音乐学科教学的脉搏,通过持续提高我校音乐教师自身音乐修养,促进教师发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发挥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撰稿:刘显忠)
2012年6月10日
第五篇:音乐优质课教案
五年级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二声部练习时做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上课时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律动练习
3.发声练习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HU”来模仿。
4/4 5 --- | 5 --- |……
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板书:
4/4 5 5 5 5 | 5 5 5 5 | ……
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我们来试一试加入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分组练习)
2/4(1)5 - | 5 - | 5 - | 5 - | ……
HU ……
(2)3 3 3 | 3 3 3 | 3 3 3 | 3 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学生三声部合作练习。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
(1)x x xx | x x xx |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学生合作练习,最后一拍可加入“嗨”练习。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铃儿响丁当》,边听边想想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高兴,欢乐,愉快,活泼。)
2.简介歌曲
这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作于1857年,又叫《雪橇歌》。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我们大多是从电视上见过雪橇,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学生们讨论)?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同学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学生们说一说)一般都使用马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3.学唱《铃儿响叮当》
1)聆听范唱。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根据色块回答)
2)学生随范唱轻轻唱歌词。(这首歌曲耳熟能详,估计大多数学生非常熟悉旋律)
3)听唱练习后师纠错,重点练习弱起的地方。
第三部分的最后几拍能一直强吗?(就像雪橇慢慢走远)
4)歌曲处理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雪橇上乘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扬鞭歌唱。
思考:假如我们坐在雪撬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
强调: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跟着歌曲伴奏演唱。
4.二声部练习
教师可重点加入到二声部里练习
5.营造氛围
1)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三部分伴奏(铃声、马蹄声),出示节奏。
2)全班同学拍手齐唱(也可以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四、拓展
1.《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西方的圣诞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英语版的《铃儿响叮当》,一起来唱一唱。
2.学生说说圣诞的来由。
学生说一说
师:圣诞节对传统的基督教徒来说,是在庆祝耶稣的诞生。他们会在圣诞节的早上去做圣诞礼拜,以纪念耶稣和发扬基督的精神。不过一般的人已把它看成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大家分享彼此对于家人、朋友甚至于他人的爱与关怀的日子。
五、小结
唱着《铃儿响叮当》,模仿坐雪橇的感觉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以闯关的方式进行教学,共五关,设计的这五关分别是:第一关视唱高低声部的前八小节;第二关合唱这两条视唱曲;第三关加词合唱这两句;第四关唱歌曲中前后四次的合唱;第五关唱整首歌曲。每一关都有一定的要求,从音准、音色、和谐度等各方面要求,把好每一关,环环相扣。第一关的视唱,音准是最重要的,我采用视唱、跟琴唱、小组比赛这三种方法,学生在竞争中学唱,也乐意去学,学的还不错。不仅在音准上我要求他们准,并且在声音上,也要求他们统一、和谐。由于基础打得扎实,在接下来的几个环节的学习演唱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跑调或声音不和谐的现象。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方面,要攻克这座堡垒,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坚持不懈。
西村镇第一小学庞晓娜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