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调查问卷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调查问卷
尊敬的市民朋友:
您好!
为建设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你市人民政府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查要求,现对你市进行问卷调查。您被随机抽选为群众代表,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
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每道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请在您选定答案后的“□”内打“√”。我们的问卷调查是不记名的,请您放心。
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城市名称:
发放日期:年月日
城市编码:□□□问卷顺序码:□□□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年龄:A.0-18岁□B.19-44岁□
C.45-59岁□D.60岁以上□
3、您的身份:A.本市居民□B.外地户籍在本市工作□
C.外地人员临时来本市□
4、您的职业:A.党政机关工作人员□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C.企业工作人员□D.进城务工人员□E.待业人员□F.离退休人员□G.在校学生□
H.其他□(请注明)
如您现在或曾经是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或技术人员,请选择□
调查内容
一、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的总体评价
1、本市正在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您是否知道?
A.知道□B.有所了解□C.不知道□D.不关心□
如果您知道,请问您最早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A.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
B.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
C.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
D.同事或朋友的介绍□
2、您觉得自本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城市整体面貌变好了吗?
A.有明显改善□B.有一些改善□C.几乎没有变化□
D.比以前更差□
二、对城市绿地数量、分布、功能等方面的评价
3、您觉得本市现有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城市绿地足够多吗?
A.很多□B.比较多□C.一般□D.很少□
4、您出门步行500米(10分钟左右)是否有可供休憩的公园绿地?
A.有,不止一处□B.有一处□C.没有□D.不清楚□
5、您认为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景色是否优美?
A.非常美□B.较好□C.一般□D.没什么美感□
6、您认为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是否具有本地历史、文化特色?
A.特色鲜明□B.特色比较明显□C.一般□
D.没有体现或没感受到□
7、您对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服务设施(座凳、垃圾桶、标志标识等)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8、据您所知,本市公园(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小游园、街头绿地以及社区绿地设有科普知识宣传栏吗?
A.几乎都有□B.大的公园里有,其它地方很少□
C.少数有□D.都没有□
9、您知道本市组织过节水节电、低碳消费、家庭养花等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园艺栽培体验等活动吗?
A.经常组织□B.组织过,但不多□C.一般□
D.没组织过,或没听说 □
三、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评价
10、按照规定,每个城市须对已经建成及已规划将要建设的绿地进行边界界定,划出边界保护线(即“城市绿线”),并向社会公布。您了解本市绿线的公示情况吗?
A.在电视或报纸等媒体上公示过□
B.听说在规划局政府网站或规划展览馆里公示过□
C.没公示或没听说过□D.不了解情况□
11、按照规定,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地震、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的临时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防灾避险设施,并有明显的道路标牌标识。您的住所和单位附近的公园绿地是否符合这两点基本要求?
A.完全符合 □B.有配套设施但没标牌标识□
C.都不符合 □D.不知道□
12、据您所知,本市政府或有关部门是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现场展示等途径对新建或改造的园林绿化项目进行公示公告?
A.几乎全都公告□B.有些公告,有些没有□
C.没公开过□D.不知道□
13、您对本市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开放时间、环境卫生、便民服务、游园安全等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4、据您所知,本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对擅自移植、砍伐树木、破坏绿地、侵占绿地等违法行为,处理是否及时?
A.非常及时□B.比较及时□C.一般□D.不及时□
15、近3年来,您是否参加过植树栽花、认养绿地、栽种纪念性树木花卉、庭院(包括阳台、屋顶等)绿化美化等活动?
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
C.想参加但没人组织□D.没参加过或没听说过□
四、对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
16、您对本市的空气质量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7、您对本市的市容市貌是否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8、您感觉在本市出行是否方便?
A.方便□B.比较方便□C.一般□D.不方便□
19、您对本市人行道、自行车道、停车场的遮荫效果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20、您对您居住的小区绿化、保洁等是否感到满意?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问卷回答完毕,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希望您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指标
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2.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 3.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5.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 6.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 7.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
二、部分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计算方法: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大于或等于8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屋顶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以及零星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K㎡)/建成区面积(K㎡)×100% 3.建成区绿地率
城市各类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其他绿地,建成区绿地率为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率。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之和(K㎡)/建成区面积(K㎡)×100% 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园绿地总面积之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人均占有公园绿地的面积。
计算方法: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总面积(㎡)/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统计和计算时注意事项
(1)道路绿地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单侧绿地面积按栽植行道树总长乘1.5米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绿带宽度小于1.5米的按1.5米计算,大于1.5米的按实际面积计算。道路绿化覆盖面积计算:只栽植行道树的道路,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行道树下建植绿地的,按行道树垂直投影面积与绿地面积相加,减去行道树垂直投影中与绿地重叠部分的面积。
(2)孤植树面积计算:孤植树是指孤立种植的树木,既不是行道树,也未栽在绿地内,其绿地面积按每株2.25平方米计算,绿化覆盖面积按树冠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垂直绿化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垂直绿化面积不计入绿地面积。屋顶绿化面积计入绿地面积。
(4)水面面积计算
①公园内符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内用地比例要求(绿化用地比例 ≥65)的水面,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②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绿化带宽度<30米,水面不计入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面积; ③城市内部河流,沿岸(单岸)种植植物形成宽度≥30米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
④城市内湖泊,沿岸种植植物形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滨水公园绿地,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全部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水面面积>滨水绿地面积的50%,水面按滨水绿地面积的50%计入公园绿地面积,不计入绿化覆盖面积。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计算方法: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建成区乔、灌木垂直投影面积(h㎡)/建成区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h㎡)×100% 6.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内各城区各类城市绿地面积(k㎡)/城市各城区的建成区面积(k㎡)×100% 7.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
计算方法: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城市各城区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人)×100% 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是对面积在5000平方米,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计算覆盖居住用地的百分比(%);
计算方法: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h㎡)/居住用地总面积(h㎡)×100% 9.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 计算方法: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综合公园总数(个)/建成区内的城区人口数量(万人)×100% 10.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道路两旁(单排或者不连续的按两旁栽植折算)种植有行道树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 11.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新建、改建居住区应为2002年(含2002年)以后建成或改造的居住区(小区)计算方法: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新建、改建居 住区面积(h㎡)/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总面积(h㎡)×100% 12.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
公共设施用地是指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计算方法: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公共设施用地面积(h㎡)/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h㎡)×100% 13.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防护绿地规划面积应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的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已建成防护绿地面积应以现状建成区内的防护绿地面积为准。
计算方法: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已建成的城市防护绿地面积(h㎡)/城市防护绿地规划总面积(h㎡)×100% 14.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
计算方法: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生产绿地面积(h㎡)/建成区面积(h㎡)×100% 15.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应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1.2中对道路绿地率的要求,设区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12米的城市道路(支路)可不计入统计范围。
计算方法: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绿地达标的城市道路长度(km)/城市道路总长度(km)×100% 16.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计算方法:林荫停车场推广率(%)=林荫停车场面积(㎡)/停车场总面积(㎡)×100% 17.河道绿化普及率
计算方法:河道绿化普及率(%)=单侧绿地宽度大于或等于12m的河道滨河绿带长度(km)/河道岸线总长度(km)×100% 18.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
受损弃置地指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并且废弃或不能使用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窑坑、塌陷地等。
计算方法: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回复率(%)=经过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h㎡)/受损弃置地总面积(h㎡)×100% 19.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E综=E综1×0.3+E综2×0.3+E综3×0.2+E综4×0.2 E综—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E综1—城市绿地格局的环境价值评价分值;
E综2—对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长度评价分值; E综3—对于城市风貌形成的作用评价分值;
E综4—在城市功能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分值; 20.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
E功=E功1×0.2+E功2×0.2+E功3×0.15+E功4×0.15+E功5×0.15+E功6×0.15 E功—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分值; E功1—使用性评价分值; E功2—服务型评价分值; E功3—使用性评价分值 E功4—可达性评价分值 E功5—开放性评价分值; E功6—安全性评价分值; 21.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
E景=E景1×0.25+E景2×0.25+E景3×0.25+E景4×0.25 E景—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 E景1—景观特色评价分值; E景2—施工工艺评价分值; E景3—养护管理评价分值: E景4—植物材料应用评价分值; 22.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 E文=E文1×0.5+E文2×0.5 E文—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 E文1—文化的保护评价分值; E文2—文化的继承评价分值; 23.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
E道=E道1×0.4+E道2×0.4+E道3×0.2 E道—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 E道1—植物出料应用评价分值 E道2—养护管理评价分值; E道3—景观特色评价分值; 24.公园规范化率
计算方法:公园规范化率(%)=规范管理的公园数量(个)/公园总数量(个)×100% 25.古树名木保护率 计算方法:古树名木保护率(%)=建档并存活的古树名木数量(株)/古树名木总数量(株)×100% 26.节约型绿地建设率
计算方法:节约型绿地建设率(%)=应用节约型园林技术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之和(h㎡)/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总面积(h㎡)×100% 27.生物防治推广率
计算方法:生物防治推广率(%)=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之和(h㎡)/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总面积(h㎡)×100% 28.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计算方法: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已建成应急避险场所的公园绿地数量(个)/规划要求设置应急避险场所的公园绿地数量(个)×100% 29.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计算方法:水体岸线自然化率(%)=符合自然岸线要求的水体岸线长度(km)/水体岸线总长度(km)×100% 30.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
计算方法: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地表水体中达到和优于Ⅳ类标准的监测断面数量/地表水体监测断面总数×100% 3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LAeq=ΣLAeqi/n LAeq—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LAeqi—第i网络监测点测得的等效声级 32.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建成区气温的平局值(℃)-建成区周边区域气温的平均值(℃)33.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计算方法: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物种数(种)/木本植物物种总数(种)34.供热计量收费比例
供热计量收费比例指建成区内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占集中供热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供热计量收费比例(%)=实施供热计量收费的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集中供热住宅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00% 35.节能建筑比例
节能建筑比例指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占建成区内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方法:节能建筑比例(%)=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平方米)/建成区内建筑总面积(平方米)×100% 36.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指可再生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吨标准煤)/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100% 37.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万元)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指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指企业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计算方法: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万元)=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38.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指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比。计算方法: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100% 39.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与城市污水排放量的比率。
计算方法: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万吨)/城市污水排放量(万吨)×100% 40.城市容貌评价值
E容=E容1×0.3+E容2×0.3+E容3×0.2+E容4×0.2 E容—城市容貌评价值; E容1—公共场所评价分值;
E容2—广告设施与标识评价分值; E容3—公共设施评价分值; E容4—城市照明评价分值; 41.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
计算方法: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城市管网水检验合格的项目数量(项)/城市管网水检验的项目数量(项)×100% 42.城市污水处理率
计算方法:城市污水处理率(%)=经过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量(万吨)/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万吨)×100% 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计算方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采用无害化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万 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总量(万吨)×100% 44.城市道路完好率
计算方法:城市道路完好率(%)=城市道路完好面积(㎡)/城市道路总面积(㎡)×100% 45.林荫路推广率
林荫路推广率指城市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的百分比。林荫路指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人行道、自行车道。
计算方法:林荫路推广率(%)=达到林荫路标准的人行道、自行车道长度(km)/人行道、自行车道总长度(km)×100% 46.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
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指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的总人次占城市出行总人次的百分比。计算方法: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步行交通出行人次+自行车交通出行人次+公共交通出行人次)(万人)/城市出行总人次(万人)×100% 47.住房保障率
住房保障率指累计实施住房保障户数占累计已申请登记应保障户数的比重。住房保障包括货币保障和住房实物保障。住房实物保障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
计算方法:住房保障率(%)=已保障户数(户)/已申请登记应保障户数(户)×100% 48.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
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指实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的套数占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套数的比重。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
计算方法: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当年实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套数(套)/当年计划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套数(套)×100% 49.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保险全部参加的职工人数占应参保职工人数的比率。
计算方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三项保险全部参加的职工人数(万人)/应参保职工人数(万人)×100%
第三篇: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依托镇江固有的良好自然、生态条件和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创建成果,科学规划,加大建设力度,细化目标,狠抓落实,力争用3—5年左右时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创建成功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二、工作内容
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修编《镇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镇江市水体保护控制规划》等专项规划,同时强化各相关部门行业职能管理,加强城市“绿线”、“蓝线”、“紫线”和“环境污染控制排放”的管理,加强城管综合执法,通过规划控制和建设推进,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 1.完善“绿色图章”、“绿线”管理制度。划定的各类绿地绿线不得随意侵占,城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配套绿化工程,必须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规划部门在核发项目施工许可证时,须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前置性审查意见;项目竣工验收时,须有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各投资主体实施的重点工程绿化规划设计方案,须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2.加快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修编《镇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制定《镇江市绿线规划》。加快市域范围内各类公园、广场绿地建设,优化公共绿地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市民出行500米可达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加强城市分区内的道路、河道绿化,建成道路水体绿网系统;推进城市分区之间城乡一体的生态防护林、绿色景观通道建设;保护开发和利用滨江湿地资源、南山风景名胜区和宁镇山脉东部森林景观资源;不断创新老城区的各项增绿举措,增加绿量;确保各类新、改、扩建项目绿地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新建城市主干道绿化面积不少于30%,次干道不少于25%,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不少于30%,旧城改造不低于25%;注重各类绿地、风景区建设的功能、地域文化内涵及景观特色,经过3年的努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38%、12平方米以上,三项主要绿化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3.有效保护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在城市建设中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保证建成区新建、改造的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比重≥70%。
4.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对市域范围内植物种类进行普查,编制《镇江市植物多样性规划》、《镇江市城市绿化树种规划》;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确保市区本地植物指数≥0.7,综合物种指数≥0.5,生物多样性更趋丰富。
(二)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
1.保持镇江“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城市地域特色,保护三山风景区、南山风景区等自然生态资源,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实行重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利用“南山北水”的特色地貌,科学布局城市建筑和绿地,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气流循环,确保热岛效应程度≤3℃。
2.通过严格管理废气排放源、推广清洁能源、实施工程治理等措施,努力控制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及饮食服务业的废气排放总量和浓度,确保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每年大于300天。
3.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管网水质年综合合格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实现24小时供水,城市污水处理率≥70%。
4.综合整治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噪声,科学设置噪声绿化隔离林带,有效控制噪声污染,确保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A)。
5.合理布局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加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集中处置能力,努力发展垃圾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减少对人居环境的危害。
6.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节水技术,推广应用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提倡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制定《镇江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的指导意见》,加强园林绿化科研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7.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涉及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和开发建设项目,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对市民、学生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市民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的主人翁意识。开展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友好型企业和机关等丰富多彩的生态创建活动,确保公众对城市生态园林环境满意度≥90%。
(三)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1.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无重大基础设施事故。
2.加快已确定电网项目的建设,确保电网项目按时投运,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和负荷预测,紧贴城市发展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进展,科学滚动调整城市输、配电设施规模。
3.完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急救体系,在医疗机构、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应急救援、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建成较完善的体系。编制《镇江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加强新扩建城区空白点建设,调整中心站点设置,合理划分服务区域,确保全覆盖。明确社区卫生相关政策,增加投入扶持力度,解决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建立起覆盖全市各地的交通事故抢救绿色通道,确保事故伤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建设与完善文化、体育等各种娱乐和休闲锻炼设施,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室)达标工作,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形成稳定的运营机制。
5.建立高效协作、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有效缓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组织交通,加大交通整治力度,全面推行轻微事故快速处理,保障交通畅通有序,实现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40km/h。
6.确保城市道路完好率≥95%,保证交通设施完备、高效、稳定,确保城市交通系统运行高效。开展城市畅通工程建设,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车占有率。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市有关部门将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检查评分细则》,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各区、各部门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制定具体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各项指标全部达标。
(二)多元筹措,保证投入。要将公园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在城市建设维护费安排中,要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投入。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鼓励全社会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三)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市各新闻单位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建设和积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意识,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民重视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保障
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各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和市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密切配合、落实措施、扎实工作、确保分解任务的完成(任务分解另行发文)。市园林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保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要对创建工作抓好督查推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研究解决,切实有效地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四篇:初中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汇报(范文模版)
美好中学创建绿色园林式学校工作汇报
为了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省、市、区级园林单位、园林式学校的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学校环境育人水平,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我校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新思维,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工作的新起点,以“绿色校园”创建工作为载体,进一步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学校,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宁静、优美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尽快实现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成立学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 组 员:行政会成员
领导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园林绿化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为增强全员参与意识,学校积极安排与绿化有关的的工作,植树节安排教职工参加植树活动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同时,倡导每个教师在校园认养一株树,每个班级都定点管理和养护一片绿化责任区,使全体师生养成了爱花、护树、惜草的美化环境、共建家园的良好习惯,形成了绿色的办公、学习和生活环境,达到了人与环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强化宣传,利用多形式进行环保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重了宣传教育,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送环保知识。举办知识讲座、环境调查,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环保常以,国内外环保动态和典型事例。我们还利用国旗下演讲和建立了环保专题板报,定期介绍环保知识号召同学们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我们还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大赛,通过办报宣传了环保知识,又提高了自我认识水平。召开了“养成教育”、“学雷锋、树新风”、“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等主题班队会,围绕环保教育,同学们开展讨论,明辨是非,纷纷表决心,争做环保小卫士。少先大队部开展了“弯弯腰,净校园“、“校园垃圾袋装化”、“爱心回收饮料瓶”等活动,各班级设立了安全、卫生监督员,让学生在每一次活动里都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全校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树木,无折枝毁木现象。厕所干净,无臭味。学生养成了节水、节电的好习惯,再生资源能够得到回收并加以利用,校园育人环境优美如画、清新怡人。
四、科学设计 整体规划 成果显著
在园林绿化设计上,我们聘请具有资质和实力设计师,经过专家和校长办公会多次讨论,多次修改,形成了布局科学、结构合理,集学校功能和地域特色于一体,并将具有现代气息的学校建筑和优美的校园景观统一起来的整体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力争做到使历史、地域文化与环境、自然风貌的有机结合。
为了保证绿色园林式学校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我们在科学设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分步实施绿化工作成效显著。我们采取自筹资金和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先后投入绿化资金30多万元,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对校园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美化。开展市树市花进校园活动,学校新增植白皮松、西府海棠的栽种数量,并因地制宜对校园空闲场所进行增绿、补绿,形成了校园整体绿化格局。学校现有树木2752棵,草坪8000余平方米。现在,我们的校园有草坪曲径,点缀石桌石凳、文化摆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相互掩映,郁郁葱葱,花香袭人,成为师生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生活休闲的最佳场所,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美色怡人,书香满园的绿色园林式学校已经初具规模。
总之,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征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绿化、美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师生绿化意识,提高了爱绿、护绿的自觉性。学校通过优美的环境建设,营造了一个宜于生活、宜于读书、宜于育人的良好校园氛围。
春色满园关不住,桃李芬芳自成蹊。创建工作是一项阶段性工作,但我们认识到,它应该成为学校高品位建设的一个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这个新的起点上,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更加扎实的工作,为“绿色园林学校”建设、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奋斗!
美好中学 2015年11月5日
第五篇: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规划扩绿、均衡布绿、标准建绿、科学管绿”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街。
二、任务目标
到2022年12月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城镇人口万人拥有绿道长度≥2.5公里,道路绿地达标率≥85%,林荫路推广率≥8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公园建设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到2023年底,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通过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修复。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理技术,加强城市水体修复。搞好XX、XX河等城区水系治理,城市水环境达标率100%,建成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规范治理废气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及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整治,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2天。
2.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利用绿道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有机连接,把自然要素引入城区。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以城区连接线、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选用速生、冠高、易维护的乡土树种,结合用材林、防护林、苗圃建设等,形成简洁、规整、序列感强,有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开展城市行道树补植增植。持续推进林荫道路建设,鼓励人行道种植双排行道树,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实现“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有荫”,林荫路推广率≥85%,为行人提供舒适户外出行空间。
3.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配合做好市域范围内代表性动植物普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二)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1.提高建成区绿地率。按照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加强裸露地面绿化、完善城市防护绿带、完成道路绿化新建(改造)任务。到2022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8%,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5%,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90%。
2.加强公园绿地建设。以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面积为重点,做好对综合性公园和街头绿地的建设和提升工作,构建多层次公园体系。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进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角游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型公园建设,注重道路街角节点景点打造,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园林绿化和公园游园建设,每年新增公园游园3个、口袋公园10个、道路街角节点10个,增加绿荫停车位200个,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突出林荫效果和植物景观景色,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力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城市人口人均≥15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
3.提升居住区绿地标准。严格落实绿地规划,新建居住小区(单位)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上;加强对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各开发公司、物业公司提升小区内及外围区域绿地养护水平,及时补植枯死和缺少的乔木、灌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采取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方式建设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小微绿地和绿荫停车场,使老旧小区绿地率≥30%。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小区,应配套一处大于1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公园。开展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实现园林式单位(居住区)达标率≥60%或年提升率≥10%。
4.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100%,完成树龄5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调查,并建档、挂牌,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健全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1.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城市绿化维护资金项目,并逐年增加,同时,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保障到位。
2.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完善绿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强化行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护管理的全过程监督指导服务,形成适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四)加强基础设施管理
1.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治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设经营摊点,确保城市秩序井然;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沿街店铺招牌整洁、美观,城市容貌≥9.00。
2.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根据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加强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运行管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和维护工作,城市道路完好率≥95%。加快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提高机动车停车管理效率和水平。治理城区车辆乱停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问题,开展三轮车、四轮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道路安全设施管理,对标识不清、缺损的道路安全标线、标识、安全护栏及时进行修复、修补。
3.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立。
4.完善城市照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夜间照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要求。配合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档工作,实现各类管线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
(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要求,在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为突破口,达到排水分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45%的标准要求,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现象有缓解的目标。
2.大力实施城市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推广应用绿色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加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制定并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并持续推进。
3.加强再生水利用。在工业、绿化、市政公用以及河湖景观、农业灌溉等方面推广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资源利用率。
(六)开展专项行动
纵深推进城市绿荫行动“五大工程”,建成以林荫公园、林荫休闲广场为点,以城市林荫路系统为网状框架,以林荫庭院、小区为全面覆盖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荫体系,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
1.推进林荫道路建设。选择枝干茂密、生长快速的法桐、重阳木、白蜡、栾树等适合本地生长的落叶速生乔木。推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双排、多排行道树栽植,通过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确保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林荫路推广率≥85%,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9%。
2.实施林荫公园建设改造。利用城区内废弃地、水面等,建设改造一批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充分发挥城市绿岛的生态效应。公园建设改造要突出林荫效果和植物景观特色,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
3.建设林荫庭院和小区。切实做好庭院和居住区绿化管养,楼前屋后见缝植树,健身广场和小游园内栽植落叶乔木,提高绿化覆盖率。推行沿街拆墙透绿、拆墙建绿,实行绿化提升,把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实现绿色共享。
4.建设林荫停车场。按照《XX省林荫停车场评价标准》新建、改建一批林荫停车场,停车场地面要进行透气、透水铺装,在停车场内栽植高大乔木,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强度≤2.5℃。
5.积极实施立体绿化。对立交桥、墙面、屋顶、廊架、坡面、河道堤岸、栅栏以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具备条件的部位大量栽植攀援植物,建成一批立体绿化示范项目,立体绿化面积逐年递增且效果良好。
6.生态街巷创建行动。充分利用街巷的有限绿化空间,采取“破硬植绿、边角增绿、沿墙植绿、垂直挂绿”等方式增加街巷的可视绿量,对城市建成区内所有现状红线宽度在12米以下街巷实施生态化改造,通过修补路面、安装路灯、完善排水、设置坐凳小品、文化景墙等方式,实现街巷“路平、灯亮、水畅、景美”的生态休闲功能,使墙面绿化覆盖达到90%以上,达到绿满街巷的立体景观效果,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7.绿地整治行动。针对绿地内草地退化、斑秃现象,开展以治理绿地内绿篱缺株、草坪斑秃现象为重点的城区绿地整治活动,全面补植公园、广场、街头等绿地内的草坪斑秃,消除裸露地面,并做好草坪的管理养护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5月)。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二)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和实施方案,逐一梳理各项指标,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全面实施,并做好资料收集、汇编存档工作。要同步全面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整改工作,确保达到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三)初评申报阶段(2022年9月)。
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要求。2022年8月30日前通过步审查,9月30日前报送推荐函和遥感调查与评测基础资料。(四)迎检备查阶段(2023年7月底前)。
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问卷调查、遥感测试工作;7月31日前,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标准》中的考核指标要求,迎接专家组实地考查验收。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挥部,具体负责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统筹指挥、重大决策和督导调度。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创建目标、工作步骤、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狠抓任务落实。(二)加大资金保障。
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园林绿化资金,积极吸引、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城市绿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三)营造创园氛围。
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XX每个市民的义务、责任,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积极参与创建的社会氛围。(四)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照创建工作计划和节点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考核评比,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未能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对创建工作不达标或在检查中失分,严重影响创建工作的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