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2.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指导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家庭病床及访视工作。
4.指导并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和妇女病,儿童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5.负责本院职工的体检、保健工作。本院职工的诊治、病休、住院、会诊和转院等,由预防保健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有关规定处理。夜间、假日急诊,由有关科医师处理,但所开诊断证明不得超过三天。
6.建立并管理好职工病案。
7.保健医师由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定期轮换。
第二篇: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及职责
第三章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指导、担任本院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
2、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兼职人员每日收取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对上报的卡片进行核对、网络直报,并进行登记,报告卡装订保存至少三年;每月进行自查,核对直报传染病与传染病报告卡是否一致。
3、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每季度对门诊、住院部、检验科、影像科传染病疫情登记簿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奖惩制度,并反馈到各科室。
4、对当日发现的传染病按时限及要求进行网络直报,保证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工作正常运行,保证无错报、漏报现象。
5、按要求对HIV、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进行监测,每月将相关信息监测情况进行登记,并配合旗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网络上报。
6、每年至少四次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及传染病知识、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并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7、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传染病演练工作,使医务人员熟知传染病上报流程、传染病暴发处置流程等。
8、审核医生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将死亡信息在七天之内进行网上直报,及时上报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
9、收取、审核、登记、整理肿瘤新增病例报告卡及死亡病例报告卡并登记,每月按要求上报各种数据信息到旗疾控中心。
10、及时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农药中毒病例、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食物中毒等),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调。
11、每月对新生儿的预防接种的卡介苗及乙肝疫苗进行请领,以保证疫苗充足,满足院内需求。
12、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每季度更换健康宣传栏,确保宣传信息室及时性、准确性。
13、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完成相关标本的送检。
14、做好院内控烟工作,定期督导,确保无吸烟现象。
15、对院内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及处理、医疗废物暂存点的清洁消毒等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16、为医护人员在传染病职业暴露后提供各种处理措施,并进行登记随访。
第四章
预防保健科岗位职责
1、遵从院长、主管院长的领导,负责本科的预防保健相关工作,包括传染病管理、疫情直报、传染病培训演练、健康教育宣传、结核病防控、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以及传染病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死亡病例上报、疫苗请领等。
2、严格遵守医院和本科的相关工作制度,严守工作岗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有脱岗行为。
3、负责疫情直报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网络直报权限并随时检查用于网络直报工作的电脑,确保运行正常,出现问题及时报告。
4、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收取各个相关科室报送的传染病卡片及死亡证明书等,并对报送卡片予以审核,不符合要求者退回相关科室予以修订,对合格卡片及时上报。
5、工作人员遇有重大疫情或其他重大事件时,要立即电话报告主管领导,核实情况后,经领导同意,报送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按照要求进行网络直报。
6、工作人员要确保通讯畅通,全天候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准备。有疫情爆发或重大疫情,必须进行网络直报时,由医院总值班工作人员通知科主任,然后安排人员完成疫情报告。
7、工作人员要做好各项工作相关资料的分类管理,装订存档备查。
8、遇有上级卫生部门检查工作时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做好迎检工作。
9、配合院领导做好其他临时指派的工作。
第三篇: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指导本院和社区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
2.指导本院和社区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做好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
3.负责本院职工的体检和保健工作,建立管理好职工健康档案。4.开展医院和辖区健康教育、卫生宣教工作,组织实施上级布置的有关指令性任务。
第四篇: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淮滨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搜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知道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4.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
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入院病例,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的检查结果,并工作处惩罚报告)。
7.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8.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是否该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9.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10.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第五篇: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1、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2、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做好除害灭病工作。
3、指导并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疫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工作。
4、指导并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和妇女病、儿童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5、负责本院职工的体检、保健工作,建立并管理好职工病床。
6、认真监督执行院内垃圾、污水、污物处理,搞好院内环境保护。
7、负责院内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8、负责“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诊查病人后必须用84液泡手,流水肥皂洗手。
二、每天用84液擦拭桌椅、门把手及病人所接触的用物。室内每周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每月大搞卫生一次。
三、检查床上的床章等用物,每日更换一次,先用84液浸泡30分钟,再送洗衣房清洗。
四、工作人员的工作衣、口罩、帽子每天更换消毒一次。检查病人所用器械要遵循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的原则,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先消毒后处理。
五、肠道门诊病人进行采血、注射、取药记账及做各种检查等,必须有醒目的标记,与普通门诊分开,各种检查单据必须消毒后才能送出。
六、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并做记录。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关闭符合要求,室内经常保持清洁整齐,门、窗、桌、椅每日用0.2%84消毒液(含有效氯200ppm)擦拭一次,每月大搞卫生一次。
2、清洁物与污染物,清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3、高压蒸气灭菌锅的灭菌效果监测。每锅均用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监测,每月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监测一片,凡监测不合格者,应停止使用,查找原因,进行处理。新高压灭菌锅必须用生物指示剂监测10次,合格后才可使用。
4、经消不经意后的各种物品,要注明灭菌日期,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有效期为一周,如有过期应重新进行消毒。
5、送回供应室的各种物品,须经消毒浸泡消毒后再按各种物品的洗涤程序进行处理。
6、无菌物品储存间及包装间每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做空气培养。凡进该室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衣帽,更换拖鞋,戴口罩入内。
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衣帽整洁,工作前肥皂流水洗手,戴好口罩才可进行各种治疗。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各种注射必须做到一人一管一针一消毒,已用过的注射器、换药碗、盘经0.3%—0.5%84消毒液(含有效氯300—500ppm)浸泡消毒后送供应室处理。用过一次性注射哭送焚化炉焚烧。针头浸泡消毒后倒垃圾场。
3、治疗室使用的无菌持物钳(镊)每只罐内只能泡一把,浸泡液的高度为持物钳轴节以上2—3厘米或镊子的1/2,故浸泡液应每天添加。无菌罐、钳(镊)每周高压灭菌两次。盛消毒液的溶器(小瓶)每周高压灭菌一次。每日倒入的液量不可太多,以便每日清底。定期做使用中消毒液的染菌监测。每个来板菌落数超过5个,说明每毫升消毒液含菌量已超过250个,则表示被检消毒液不合格,不宜再使用。
4、一次性输液器使和后回收按规定处理,防止流入社会。头皮针头用0.2%的过氧乙酸或0.3%—0.5%84消毒液(含有效氯300—500ppm)浸泡消毒后倒垃圾场。
5、口服药杯用后浸泡在0.3%—0.5%的84消毒液(含有效氯300—500ppm)内30分钟,洗净擦干备用。
6、治疗室内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标签
清楚。
7、治疗盘中治疗巾每次用后更换、清洗、清毒。
8、抽血时,塑料小枕上应垫治疗巾(或卫生纸),每抽完一患者的血后,应进行更换。
9、治疗室每日上午、下午各通风一次,室内桌、椅、门、窗、地面每日用0.2%84消毒液(含有效氯200ppm)擦拭和拖擦1—2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次照射1小时。
10、肝炎菌痢等传染病患者注射检查后立即用过氧乙酸或0.5%84消毒液(含有效氯550ppm)擦拭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如:桌、椅、床等,并更换床单。
11、各种检查治疗管,用后用清水冲洗,后置0.2%过氧乙酸或0.3%—0.5%84消毒液(含有效氯300—500ppm)浸泡30分钟后送供应室处理。
12、各种穿刺包用毕,将器械洗净交送供应室处理。
13、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每半年用紫外线强高计检测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其强。度不低于70uw/cm2。每月做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细菌培养一次。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鞋,帖子必须美食头发才可入内。
2、除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参观手术需经医务处,护理部批准,其人数不得超过各手术间规定之数字。
3、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4、手术前后以0.2%84消毒(含有效氯200ppm)擦拭手术间床、桌、台、凳、用具、门、窗及拖擦地面。室内经常保持医疗器械,物品清洁整齐,每周大搞卫生一次,术前术后手术间用紫外线照射1小时,做污染手术后按常规要求及时消毒处理。
5、无菌罐、无菌(镊)、无菌盒、盛消毒液的窗口定期(一般2次/周)消毒,并更换消毒液,一只罐内只能泡一把镊(钳)。各种治疗包、手术包、敷料包经高压灭菌后,有效期为一周,超过时间应重新消毒灭菌,凡不耐高温的器材和精密食品送环氯乙烷室消毒或在福尔马林熏箱内熏蒸消毒。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标签清楚。
6、用过的手术器械、手套清洗后分别用清水刷洗,然后器械放入烤箱烤干或擦干,涂油备用。手套凉干消毒备用。
用过的布类、敷料送洗衣房清洗煮沸30分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和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用过的器械置0.5%84消毒液(含有效氯500ppm)浸泡30分钟后取出洗净擦干。一次性敷料用后送焚化炉火焚烧。对用过的手术间,以0.2%84消毒液(含有效氯200ppm)擦拭手术床、,麻醉桌、凳、器械台、门、窗、用具及拖擦地面。
7、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异性感染手术患者用过的器械,冲洗后高压灭菌后再洗净擦干,涂油备用。用过的布类送环氧乙浣室消毒或用0.3%—0.5%84消毒液浸泡后送洗衣户清洗煮沸消毒30分钟。用过的敷料送焚化炉焚烧。不能耐高温的精密食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密闭时间到24小时。手术间及其用具,以1g/m3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密闭24小时后应用。
8、高压蒸气消毒时每个手术包内放化学指示卡,以监测灭菌效果。如发现指标卡末变色说明灭菌不合格,该包不能使用。
9、手术间每月做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200CHu/m3。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其强度不得低70uw/cm2。
肠道门诊消毒措施
1、每天用250mg/L健之素消毒液空气消毒一次(10—20ml/m3)。
2、每日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桌面、检查床、椅子面、门把手一次。
3、地面每日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拖地一次,拖把用后放在1000mg/L消毒液中浸泡1h后,悬挂晾干。
4、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脓、血,用500mg—1000mg/L健之素消毒液混合搅拌后倒去。
5、体温计、压舌板一人一用,用后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20分钟后,用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放入垫有有75%酒精的盒内备用。
6、血压计、听诊器,专病专用,用后用甲醛熏蒸消毒。
7、医护人员接触病人时,戴一次性手套,一人一换,操作后,进行流水洗手或用250mg/L健之素消毒液泡手1分钟,用流水冲净,若直接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应刷手。
刷手方法:
将双手浸于500mg/L健之素消毒液内,边泡边用无菌小刷刷洗,刷手顺序为:前臂—腕—手掌—手指——指缝—指甲,每刷一下,刷子应在消毒液中浸蘸一次,双手共刷2分钟,刷完后用清水冲净,再用无菌小刷蘸肥皂按以上顺序刷
洗一遍,流水冲洗,用无菌小毛巾擦干。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院领导应重视肠道门诊工作,由分管门诊部的副院长具体负责肠道门诊工作。在分管门诊部的副院长领导下,医务科、门诊部具体抓好肠道门诊业务技术、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医务科、门诊部应切实加强对肠道门诊业务技术、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工作的领导。
二、肠道门诊医生、护士相对固定,服从门诊部领导,若需调换时,应与门诊部共同商量。
三、肠道门诊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以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四、接诊患者时态度要和蔼,解答疑问要耐心,询问病史要细心,体格检查要认真,并准确做好记录,进行合理诊治。
五、肠道门诊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做好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工作。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工作服、帽、穿戴整齐,接触传染病、艾滋病等患者应戴口罩。
二、各种生化、肝功能检验报告单需经消毒后,方可发出。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有关操作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消毒(工作前、后肥皂认真揉搓双手及腕部,特别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整个揉搓时间不应少于15秒,然后用流动水冲净,如手明显被致病菌污染或接触形象改造菌如霍乱,布氏杆菌、炭疽等后,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分钟,然后再清洁洗手)。
四、采血室:采集血标本时应衣帽整洁戴口罩,并做到一人一巾一管一用一灭菌。采血器如为重复使用的,则用后放手0.5%“84”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毁形处理。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30分钟,每周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地面每日湿式清扫,所有台面及门把手每日用0.3%“84”消毒液擦拭一次,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部数≤500cfu/m3),太性感1-3个月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监测(可由专职人员监测,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五、各种台面包括门把手、水龙头,每日用0.3%%“84”
消毒液擦拭二次,地面湿式清扫;如已知台面、地面被传染性标本污染应立即用0.5%“84”消毒液洒于污染地面,保持浓度30分钟。检验报告单应消毒后发出{微波炉消毒高温1-2分钟或紫外线灯近距(<30cm)照射30分钟,熏箱福尔马林25—50ml/m312-24小时。
六、微生物检验室应配备空气消毒设备,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次,每周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
七、金属器材:穿刺取血针或针头要做到一人一份,毁形焚烧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较大的金属器材或有锋刃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煮沸30分钟或用0.5%“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沥干,再用压力蒸气灭菌。
八、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玻片,要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0.5%“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一次性的吸管、装有血清、唾液、胃液等含蛋白质较多液体的容器,在煮沸前应用水冲洗,冲洗液应消毒后(煮沸30分钟)丢弃;用于生化或免疫检验的窗口应浸泡于重铬酸钾—浓硫酸清洗液内24小时后,再用水冲净,沥干备用: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容器如吸管一端应塞少量棉花,管或瓶内有塞,可用于热法灭菌(用纸包好告诉消吕,干热140oC3小时或160 oC2小时或者170 oC小时,待冷至80 oC以下取出)或压力蒸气法灭菌。
九、塑料制品: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薄膜手术、无纺布帽子、工作服、口罩等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焚烧;耐热的塑料制品(聚丙烯、聚碳酸椡、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可用0.5-
1、0%肥皂水煮沸30分钟后洗净,再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塑料制品(聚乙烯、聚笨乙烯等)可用0.5%过氧乙酸或0.5%“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于一般血清学反应的塑料板可浸入1%盐酸溶液内2小时或过夜;用于肝炎检验的反应板可用0.5%过氧乙酸浸泡2-4小时后,洗净备用。
十、贵重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试讲、离心机、天秤、酶标检测仪、细胞计数器、血液生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冰箱等可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污染严重者半小时后再擦拭一次。
十一、剩余标本:剩余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克搅匀后作用2-4小时倾倒,如为痰、脓血及其他固体标本,则加二倍量25-50g/L漂白粉溶液搅匀后作用2-4小时倾倒,若为肝炎或结核病患者的剩余标本则作用时间延长至6小时后倾倒。
检验科消毒技术规范
一、工作台、地面每日用1:4000优氯净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
二、采血针一次性使用,血红蛋白吸管、取血玻片、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
三、抽血一律用一次性注射器,用后焚废。
四、细菌室、生化室工作人员操作时,要穿隔离衣,并严格手的清洗消毒。
五、剩余的血、痰、尿、烘、体液等,用高效或中效消毒剂充分消毒后废弃;微生物培养物,必须高压蒸汽灭菌或焚化处理。
六、化验报告单应消毒后或换新化验单再发出。
供应室日常操作规程
1、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室内保持清洁整齐,门、窗、桌、椅,每日用125—250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一次,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
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严格分开。污染物,清洁物,消毒灭菌物严格区分开,工作流程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3、清洗:
①初洗: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20分钟后,用常水冲洗至无污迹。
②去热原:将初洗后的物品放入三效热源灭活剂8小时或过夜。
③去药液:用常水冲净除热原的药液。
④精洗:用过滤蒸馏水冲洗后,再用新鲜过滤流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在2小时内包装。以免再污染,包装后注明日期和责任者,每包表面贴有3胶带。
4、包装:
①用双层平纹细布(新棉洗涤去浆后才可使用)或透气良好,有筛孔而可关闭的容器包装物品。
②包装方法:盘、碗、盆等应开盖,单个包装,若多个
包装在一起,则所有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且个体间用布隔开,手术器械最好先用硬质方盒,外面再用包布;各类待消包尺寸不应超过30×30×25cm,捆扎不能过紧,以不松动散开为度。
③包装后待消品应在2小时内灭菌。
5、灭菌。高压蒸气灭菌:灭菌室内装放物品总体积不应超过灭菌容积的80%(下排气),装放物品时,上下左右均应有一定空间,物品包的摆放应重叠的方向与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管的开口要向下或倒放,启闭式筛孔容器应打开;容器间应有空隙;金属器械应单包,不要与棉布类物品混合包,金属类与棉布类一起灭菌时,应将金属类包置于下方;蒸汽较难穿透的大包应放在上层;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在灭菌推车或网筐架上充分冷却;若灭菌后的物品手感潮湿视为灭菌不合格。
6、灭菌后的物品应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间,进入时应衣帽整洁,戴口罩,套鞋套,专人发放。
7、每日做一次空气细菌数培养,每1—3个月做一次物体表面及护士手的细菌培养。
治疗室、处置室、注射室日常操作规程
1、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治疗前后进行一般性洗手,严格无菌操作。
2、室内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严格分开,无菌物品存放专柜,有效期不超过7天。
3、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二次,每次30分钟,每周用9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地面每日湿式清扫一次,所有台面及盖亦反其本矣手每日用125—250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500cfu/m3)每1—3个月进行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学监测,细菌菌落数≤10cfu/cm2。
4、注射器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用后放入500mg/L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20分钟后送供应室)。
5、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
6、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4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应注明启用时间(年、月、日、时)。
7、碘酒、酒精、碘伏瓶应保持密闭,各种消毒液容器每周更换及灭菌2次,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于消毒液中,浸泡液面达钳轴节上2—3cm或镊子的2/3.8、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
过24小时。
9、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10、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焚烧处理。
11、各种检查治疗管如引流管、胃管及换药盘等用毕放入500mg/L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20分钟后,清洗、冲净、高压灭菌备用。
手术室日常操作规程
1、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的衣、帽、口罩、裤鞋,方可入室。
2、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遇有需进手术室见习、参观者时,需控制人数,三人以上需报医务科、护理部批准。
3、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手术。术后按常规消毒处理。
4、手术间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法埃,窗应为双密闭式,每日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一次,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每周用甲醛熏蒸消毒空气一次,地面墙壁用125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喷洒、冲洗一次。
5、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盛消毒液的容器2次/周灭菌并更换消毒液,一只罐内只能浸泡一把钳(镊)。各种治疗包、手术包、敷料包应高压灭菌,有效期为7天,超过时间应重新消灭灭菌,凡不耐高温的器材和精密食品应进行环氧乙烷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标签清楚。
6、重复使用的麻醉用品、喉镜、面罩、通气管道、供
氧管、雾化器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氧气湿化瓶一人一换,用后浸泡在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中20分钟后,洗净干燥保存。
7、感染手术服务器应单独处理,用后进行双消毒(器械等物品用250—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20—30分钟后清洗再压力蒸汽灭菌,敷料直接送焚烧炉烧毁,吸引器瓶,皮管用250—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一切被脓血污染的用具、推车、地面均用125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喷洒、冲洗,术后空气紫外线照射30分钟)。
8、特殊污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手术后的处理:凡被脓血污染不耐热的物品,先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后再用2%戊二醛浸泡60分钟;直接接触作品的器械、物品等用双袋法送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擦干再压力蒸汽灭菌;敷料装袋送焚烧炉焚烧。
接触患者的一切用物包括推车、被褥放置手术间内,用多聚甲醛熏蒸12—24小时(10—20g/m3)后,再用250mg/L健之素擦拭,参加污染手术的人员,术后不得参观或出入其它手术间。
9、每月一次空气细菌数监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fu/m3,每1—3个月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的细菌数监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cfu/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每半年监测紫外线灯的强度,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
70uw/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