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如何做好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如何做好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我有幸成为一名的“大学生村官”,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做好农村工作,是我们面临和克服的难题。我认为要做好农村工作也就是要摸清村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情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些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情况来帮助村民解决一些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张涧村基本情况
张涧村位于铁边城镇西川,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总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67户347人,党员19名,退耕还林国家确认面积3911亩,荒山面积4750亩,共有耕地面积604亩,其中川台地面积236亩。
二、经济状况
张涧村是一个以种植小杂粮为主的村子,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保持了种植传统农业作物,村民勤劳朴实,但收入微薄。张涧村五个村民小组,三个村民小组位于公路沿线,沿路两旁有人发展餐饮、服务、副食等经济,为张涧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同时使得农民收入有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村级经济薄弱。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滞后。常住人员老弱严重。青壮年多数在外打工或读书,有的因为子女到县城上学就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本村347人,1/2人口都在外打工或供孩子上学。
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近年来村上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都有改善,但是村组之间的道路还是土路、山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影响群众通行,农产品外运受到严重影响。本村张台子组赫裴崾岘组就是典型的土路、山路。
贫困户发展困难。经过调查发现村里存在一些贫困户,主要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家庭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其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较多。二是家庭劳动力少,文化程度低,调查了58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人,占1.7%;高中文化程度的2人,占3.4%;初中文化程度29人,占50%;小学文化程度18人,占31.1%;文盲及半文盲8人,占13.8%。三是就业、从业门路窄,没有一技之长,并且有的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仅仅把经济来源限制在种植物上。
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该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工作重点: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多渠道增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本村应发展高标准配套灌溉设施,解决干旱问题,发挥当地气候、水利优势,利用条件较好的川台地示范性地种植地膜洋芋和全膜双垄玉米,其余坡地种植荞麦、糜子、黄芥等小杂粮,促进农民增收。照镇上“户自愿、先建后补”的原则,利用高台子养鸡场学习培训阵地,农发挥本村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养鸡、养猪等养殖产业,本村争取建一个柴鸡散养基地,增加农民收入。
2、分类施扶,因户制宜,实现救急与治穷的良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突出矛盾入手,实施有序长效的救助帮扶制度,各级帮扶资金和工作重点应当加快向子女就学资助、重大疾病医疗补助和发展生产自救三个方面转移;要针对弱势群体的不同状况,实施各有侧重的救助帮扶方法。比如对于重度残疾人则要重点解决生活、医疗问题,对于“老弱小”贫困家庭,则重点扶持中小学入学问题和入大学贷款难问题等等;还需针对弱势群体中特困家庭的特殊状况,要加快救助和帮扶。这主要指那些农民人均收入较低的老弱病残的家庭。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实事,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尽早实现乡镇通油路或水泥
五、调研总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群众发展基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搭建群众致富平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培树群众文明新风;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优化群众人居环境,这将是我以后工作的重点。
三年多的工作经历,我亲身体会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因此要求我们要做好农村调研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大学生村官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以上。我国的农村更是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联系党委政府和群众的纽带。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既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更能培养造就一批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后备干部。所以,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工作并接受锻炼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身体力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村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农村工作,怎样才能给村民带来便利,让群众更满意呢?概括起来就是要在“对上、对下、对自己”三个方面下功夫,还要具备“脑要杂”、“嘴要巧”、“腿要快”的基层素质,才能真正当好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做好驻村工作、服务好人民群众。
一、“对上”要认真领会政策并贯彻落实农村实处,并且做到“脑要杂”。
首先,“对上”是指对国家、市委镇委的的政策、方针加以系统理论化的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上级指示要及时向村民群众传达,对村民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
其次,做到“脑要杂”,我们要做到大学生村官不像政府公务员那样有政策研究与拟定,宏观指导的任务,我们每天都是与具体的人和实相联系,事情具体而繁琐,任务多样而多变,工作对象也方方面面,所以,要求大学生村官知识面要广,尽管不可能样样精通,但起 码要像“万金油”一样,知识要杂。村里班子建设的一般规矩要懂,计划生育政策要知道、宅基地纠纷要能调节、农村的人情世故要明了…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面对群众时,具体处理事情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疲于应付,才能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让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新的政策下生活得更好,让他们也能随时了解新的政策,跟随党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一起进步。因此,大学生村官要善于学习,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社会知识;既要世事洞明,又要人情达练;既不能是“大老粗”,也不能是“书呆子”。
第三,做好农村基层调查研究工作,为各部门提供基本信息和决策依据。农村工作是联系党委政府与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承担着许多部门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我们只有充分领会各部门的政策,领导的意图,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及时地完成,对上级的指示及时地向农民群众传达,对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不能隐瞒或者不报,更没有任何借口的不完成或不按期完成。针对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全面的了解,才能扎扎实实地为农民群众服好务。
二、“对下”要端正态度服务好老百姓,做到“嘴要巧”、“腿要快”。
“对下”是指面对所服务的农民群众,应该抱以一种怎样的态度,一种怎样的工作信念,以一种怎样的办事效率来为村民服务,让他们感到满意,做到真正的“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首先,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大学生村官只是为群众服务中普通的一员,所以对待每一位来办事的村民都应该热情地接待,耐心地 讲解,要有奉献精神,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他们生气了,我们不能不耐烦,要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满意为止。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要及时地去处理,要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
其次,要做到“嘴要巧”,我们每天工作都与农村干部、群众打交道,很多时候也做着说服、解释等工作,没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工作起来会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更是如此。有时我们由于没有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技巧,群众反映的问题尽管给予解决了,但是群众却不怎么领情;有时我们虽然碍于条件与权限,我们并没有对群众的事情处理到位,但是由于我们说话和气、解释得当,群众往往还相当的满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与技巧,既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又力所能及地把话说得入情入理,中听暖人。
第三,要做到“腿要快”,我们的工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而且都是繁琐而具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如果不能很快地给予落实,群众的利益就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所以要多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每一户村民的生活情况,哪一户生活上有困难,哪一户是孤寡老人,哪些是申请低保的等等,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多为村里群众跑部门、跑项目。要多和村民交流,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使群众看到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说到这里,我们瑞安市马屿镇推出的村民事务 大学生村官代办制这个平台就做的很好,把以前的干部动动嘴,群众来跑腿转变成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这个有效地载体,既方便群众,又能锻炼大学生村官,还让干群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更能加重大学生村官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温家宝总理也曾经说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
三、“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加强学习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多听多看多学,拜身边的村干部、村民为师,真心诚意地和他们交朋友,增加基层工作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我们更要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的安排,重视理论学习,积极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不断的学习,正确贯彻党的政策和方针,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当前,政府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我们选择到农村工作也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但要能做好农村工作也并非易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平时就要下足功夫,端正思想,认真服务。这是一份充满挑战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机遇与挑战同在,战胜挑战也就赢得了机遇。我相信,矛盾凸显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大有作为期。最后,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大学生村官目前虽然遇到总总的困难,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永往直上,必能勇攀高峰,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村官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
农村人口流动改变着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科学、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居民信息交流渠道的多样性、快捷性,以及城居唇民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等使得城市居民的思想更活跃、更解放。因此,农民工在城市居民生活、工作氛围的熏陶下,其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特别是城市居民相对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由民主的生活、工作态度更是直接地影响着、震撼着进城农民工的心灵。其次,农村人口流动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带来了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农村居民走进城市的最初本意就是希望在农闲时再取得一些非农收入,但是,一旦农村居民走进城市所收获的已不仅仅是劳动工资收入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他们在城市的各种非农劳动中,也学到了许多在田间劳动学不到的各种管理技能和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印技能不仅使他们在城市可以更自由地从事各种劳动而获得工资,而且他们一旦回到家乡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印技能更有效地从事农业劳动或非农业劳动,从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的手段更加灵活。
然而,农村人口流动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它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城市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它同样也对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不利影响。
1、农村人口流动正大量减少农村居民对土地的劳动投入,导致农业生态、生产条件的恶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禁大量的流向城市,许多劳动力甚至已完全脱离农业劳动,还有许多劳动力仅把农业劳动看作是第二职业,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匆匆进城务工,土地上的劳动投入大大减少。为保证土地的粮食产量,留守的劳动力就通过使用更多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来种植、管理农作物,而大量化肥农药使用不仅增大了农业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长期下去,将会造成耕地、水源等的严重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化,尤其是耕地土质遭受的化学制品制剂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治理污染的难题之一。
2、农村人口流动引致严重的农村家庭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男方或女方一方出外务工,造成了长期夫妻分离,正常的家庭婚姻生活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夫妻的感情和家庭的和睦。近年来农村离婚率趋高就是这种现象的一个反映。二是夫妇双方都外出务工,把孩子、农田一股脑儿抛给老人,不仅直接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和精神负担,而且老人也失去了来自孩子应有的照顾和心理安慰,其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3、农村人口流动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和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劳动条件差、劳动量大而工资收入又相对较低,以至于有了孩子的务工人员,惟一的选择就是把孩子留在家乡让老人照管。这些孩子常年远离父母,长期缺少必要的父爱或母爱,并缺失与父母正常的交流和来自父母的正面教育,使得他们幼小的心灵长期承载着思念父母煎熬的同时,有的孩子早早就患上了自闭症,或者养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已受到了极大伤害,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等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城市,农村人口流动使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治安受到严重挑战。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与20年前相比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这些基本生活、工作设施又显得捉襟见肘。城市人口容纳能力的扩大不能及时满足人口增大的需求,以至于城市的规模越建越大、道路越修越宽,农村可耕地越来越少,使得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越来越逼近国家规定的红线。另—方面,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大多集中在比饺偏远的城乡结合部,而且多以同省、同县、同乡、同村为纽带关系集中居注。由于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基础设施通常相对落后、交通闭塞、行政管理跟不上等原因,在这种居住关系下极易衍生不安定因素,甚至滋生新的社会黑集团势力,严重危害城市经社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总之,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对于城乡发展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对于农村的发展主要的只是精神和思想上抽象的帮助,尽管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这种收入的增加目前来看很有限,并且由于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思想的局限性,这些改变对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直接帮助比较小,而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出的弊端更为明显。对于城市,农民工的流入显然带来了很多直接的经济利益,虽然也有许多的诸如治安方明道问题,但只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规范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避免。所以城乡间的协调发展,管理好城乡间的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新时期群众工作
一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讲求方法。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现在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去做群众工作而造成的。个别干部还存在不会说话,言语失当现象。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缺乏正气。我们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要通过办实事好事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一种最实际、最普遍、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只有群众问题解决了,社会情绪才能理顺了。
二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转变作风。实行“两免一补”后,收费收税的工作全部取消,干部直接接触群众机会减少,导致部分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现在不收钱了,不用做群众工作。还有的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不适应农村形势。一些干部不善于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激励的方法组织群众开展工作,还惯用命令、强迫等方法去要求群众,不善于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宣传教育群众,不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研究具体情况,不解决具体问题。有的干部对群众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认为做群众工作会得罪人,能推则推,能避则避,不愿做群众工作;少数干部只顾个人利益,开展工作不够大胆,有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习近平同志讲过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这话从工作方法上讲,就是要求我们同群众打成一片,努力提高群众对我们干部的信任度。群众对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只要我们以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绝大多数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工作做到位,一定能金石为开。对于三盲人员(文盲、法盲、土盲即土豹子:指有土气匪气),就不能手软,要严格依法办事了。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去做工作,理解群众、体贴群众,群众才能真心配合政府工作。要建立关心帮扶群众机制,探索关心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要建立亲民爱民长效机制。
三是要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胡锦涛同志提出,既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做到深入群众而不是脱离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与群众争利,宣传群众而不是与群众相对立,团结教育群众而不是无原则地迁就一些落后的思想情绪,特别是要适应群众而不是让群众来适应领导。党的干部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在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的同时,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还应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把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重点组织中青年干部学习和实践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方法,要求他们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解社情民情的能力、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的能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同时提高农民和基层干部双方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干群关系,并且增强农民对国家各项法律和政策的理解及贯彻。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
对幸福的追求
一、幸福源于对富足生活的追求
2000年,张建舟还是一名集体工厂的车间主任,由于厂里效益不好,主动下岗回到村里。他从养猪起家,最多的时候曾养过200只猪,一天就能挣1000元。后来,他从中央七台“致富经”栏目中看到介绍猪养殖经验,便拿出2万元,到浙江学了3个月的养殖技术。现在,他的养殖基地远近闻名。在他的背后,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家庭。有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有跟他一样好学肯干的儿子,有贤惠孝顺的儿媳。我们去时他的小孙
子刚刚满月,他不住口地向我们夸孙子长得帅。
张建舟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下通过农业勤劳致富的典型代表,他脑子活,又肯钻研,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全村人共同走向富裕。养猪成功后,他便教给村民一起养殖,希望能够做成当地的品牌。当我们问他是否担心技术被学走、其他农户成为竞争对手时,他回答:“我就怕大家不来学,如果大家都学走了,我就开辟新的致富渠道”。回答时他黝黑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一个新时代村干部的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他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信任,源于他带领全村人致富的使命感,也源于他实现个人价值后的成就感。实干、肯干、讲诚信,让他赢得了老百姓的信服,成为大家信赖的当家人。
二、幸福源于对人生信仰的坚守
陈名,父亲45岁因糖尿病致死。那时他只有19岁,刚刚师范学校毕业,到小学当体育老师。因为挣的钱不够养家,他平时还要种地、抓鱼、背石头、采野果,以贴补家用。教书三年,没吃过一顿饱饭,他那时最大的心愿是不再教体育,因为教体育太耗体力,不教可以少吃一点。后来,他觉得自己的根还是在农村为村民多办些实事。之后,他担任过乡长、主任,两个弟弟也都成为国家干部,日子一天天好转。但就在这时,他被诊断出得了糖尿病。他没有被病痛击倒,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教育孩子上。儿子中专毕业后没找到工作,他就帮儿子开了一个小百货商店。虽然生意并不好,但他认为,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学校”,在这里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才会更快成熟。
陈名是一个经历坎坷的人,每当生活出现转机时,就会遇到新的困难。但他百折不挠,绝不屈服,一条路走不下去就换条路走,始终不变的是他的人生信仰。对他而言,只要活着,只要有事情做,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老区先烈后人那种对信仰的坚守。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他的面容平静而坚定,间或笑一笑。他说,现在的社会很好,农民不但不交农业税,还得到国家的补贴,真是“享受太平”!社会上虽然有不和谐的东西,他也曾受过委屈,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己就是不服输,再困难也绝不低头。现在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这个特点,他很自豪。
三、幸福源于对惠农政策的感恩
李华,65岁,老伴63岁,两个人都是文盲,儿子儿媳都病死了,留下一个18岁患有精神病的孙女。老两口现在不但要照顾孙女,还要下地干活。因为地处山区,收成很少。目前,最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国家每月给的55元养老金,村干部逢年过节也会给些慰问。
当了解到这个家庭的状况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对老夫妇一定非常悲观,因为他们的未来似乎黯淡无光,可他们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当这对老人听说我们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时,他们不停地说,这个社会好!感谢温总理!当问及他们的希望时,他们先是说没有,经我再三询问,他们才回答希望来年风调雨顺。这对老夫妇的愿望就是如此平实。这些年,他们受益于新农保政策,孙女看病也享受到新农合政策的好处,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非常知足。他们不期望很多,国家给老百姓一点好处,他们都牢记在心里,充满感恩。面对这么质朴、可爱的老人,看着他们发自内心的笑,我默默为他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四、幸福源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张建舟、陈名、李华,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一种简单朴实的幸福,触碰到他们的美丽心灵,更体会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与信赖。
自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免除农业税,终结了延续整整2600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并不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苦竹河村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觉得党和政府心里装着他们,所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和向往。当我们和农民一起吃农家饭,一起在河里洗衣服,一起捣糍粑、打糍粑、捏糍粑、踩糍粑,一起在玉米地里锄草,一起给西瓜洒农药,当我们顶着烈日在乡间小路上行走,当我们看着晚上无灯的乡村满天的星光,听着外面的犬吠蛙鸣,我知道:苦竹河村不“苦”,那里的人活得很甜。临行前一天,村里一位老人翻了几座山头,给我们送来四个梨子、一篮鸡蛋表达心意,这对他而言,或许是一种额外的幸福。出发那天,村民拉着我们的手,对我们说:常回家看看!那时,我们的心滚烫,流下的泪也是滚烫的。
我想,我不单在这里的农民身上看到属于他们的幸福,更对自己寻找幸福的道路有了新的感悟。回想此次苦竹河村之行,农户把我们当成贴心人,对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很晚都不肯休息,还在和我们唠家常。当谈及生活越过越好,他们的笑声是那么爽朗;当谈及目前农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孩子时,他们的目光又是那么忧郁。我明白,虽然他们已经拥有简单的幸福,但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希望,对我们这些青年干部也有更高的期待。我只有把自己的幸福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紧密相连,深入了解他们的愿望与诉求,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福祉,也让自己收获更多充实与满足。这时,自己追寻幸福之旅才会扬帆起航!
留守儿童成长对话
“这个国庆节,除了做作业,我都在看电视,因为这是我唯一的娱乐方式。”今年正在水口镇水西村完全中学读初二的王伟说。曾在广州农民工子女学校读了4年小学,13岁的他已能感觉到农村与城市存在的巨大差异。
唯一的娱乐:除了电视还是电视
王伟家住水口镇水西村,父母都在广州务工,平时跟爷爷奶奶住。国庆7天假,家里的电视机是他唯一的娱乐。村里没有文娱场所,甚至同龄的玩伴都很少。
“第一天,我没做作业,看了一天电视,但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台,没什么好看的。”陈创新说,最好看的还是《水浒传》等电视剧。看一天电视,他就开始做作业,“每天都在看电视、做作业中不断反复,这就是我的节日。”电视机旁的桌上堆满课本、草稿纸、历次月考的试卷等,看不到一本课外书。陈创新说,镇上的小书店除了辅导书,“闲书”难找,而且也没那个时间。
3日,听说舅舅回家了,他又到外婆家玩了两天,“外婆家除了电视外,也没别的好玩的,就是吃的东西多一些。”
最大的快乐:妈妈从广州打来电话
10月3日,妈妈从广州打来电话,这时陈创新满脸笑容,他对外婆说:“我妈来电话了。”这就是他最大的快乐。接到爸爸妈妈打来的电话,有时他也想给妈妈打电话,但怕他们在外打工忙,一般都不打。
当然,他也开始懂得寻找自己的快乐,带弟弟们一起玩耍甚至照顾弟弟们。因为叔叔也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在家带了三个小孩,他最大,偶尔也带堂弟们玩。“同龄的伴儿很少,我经常带堂弟们玩,这样有了玩伴,还帮奶奶照看了小孩。” 最深的无奈:想念城市但还得回村
想念城市的生活吗?陈创新想了又想说:“既想又不想。”矛盾的回答,折射出了留守儿童矛盾的心态。因为他留在老家,是留守儿童,远离父母;而在广州,虽跟父母在一起,但却背着进城务工子女的身份,只能上较差的小学。
但他想念远在广州的父母,想念广州玩耍过的悠悠球,还有那里的书店。“我在广州读书的时候,住的位置不远处有家超市,超市的书店好大,看书不收钱,假期我都在那呆着。”陈创新说,他还清楚地记得在那书店看了很多奥赛的书,最后还获得小学奥赛金奖。
他还记得自己的小学只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学校,无论设施还是师资都比较差。无论在广州,还是阳新老家,他都一样有些孤独。
从小学2年级转到广州读书,渐渐适应了广州的读书生活,但小学毕业后,他不得不回来,因为如果不回老家读初中、高中,将来无法在当地高考。
最近的梦想 :好好读书读大学
也许是因为在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读过,也在山村的中小学读过,王伟读书一直比较努力。他知道只有读书、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广州读小学时,他的成绩不但在学校名列前茅,还多次获得“新希望杯”奥赛金奖,回老家后,进入初中就读,成绩也比较优秀。
10月6日一大早,王伟又拿起了英语书,开始朗诵。太阳刚刚升起,好好读书的心愿又一次在心中响起!
支教体验
我们支教的地点是水西村小学,初来乍到,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水西村小学领导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按照支教任务的分配,我的教学任务是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我真正意识到,要上好每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在教室这个舞台上,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过去,而老师课前不能只准备四十分钟的内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以这种严格的要求去衡量自己,你的课才能上得称心如意。
我一直以为,要当一名好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必须的。这里的学生很听话,上课相当的积极,让我非常感动。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到知识,健康成长,我严格要求自己,教孩子数学、唱歌、猜谜语,教孩子用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精彩和美丽。我希望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张扬,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完成作业,而这些孩子让我的心愿实现,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
尽管吃的住的不尽人意,但安乐小学是自然的,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课堂上孩子们的积极发言,兵乓球桌上和孩子的较量以及我教他们投篮的瞬间„„太多太多的理由让我去纪念这次三下乡活动,只有设身处地参与其中,你才会体会到活动的意义。虽然支教的时间有限,我做的也很有限,然而这次经历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终生难忘,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一抹生命中的亮光能指引我找到新的方向。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心得体会
在农村工作,经常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学会科学思维、科学工作。
一要搞好调研。准确掌握村情民意,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否则,就会“盲人摸象”,只看局部,不见全局。调研的过程既是了解情况、熟悉工作的过程,也是和农民相互沟通、建立感情的过程,更是寻找工作切入点,逐步进入角色的过程。要把农户走访一遍,通过走访,了解社情民意,摸清四个底数。一是班子底数。主要包括班子构成、党员队伍现状、干部能力素质、群众反映等。二是经济底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布局、集体经济状况、群众收入主要。三是民生底数。主要包括公益事业现状、困难群众、困难职工、贫困学生情况和群众所思所盼。四是信访稳定底数。主要包括主要矛盾隐患、重要信访案件、社会治安状况等情况。只有多搞调查研究,弄清楚村里的潜力和优势、困难和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二要学会借力。做好农村工作,单打独斗不行,要利用好各方面力量,善于借势发力。要借好上级政策的“力”。多关注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工作政策、法律、法规,分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事情不可以干,上级提倡什么就干什么,做到顺势而为。要借好当地资源“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在本乡本村资源优势上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就地取材,尽快发展。要借好当地干部群众的“力”。注意与村“两委”干部配合好,与所在村的群众相处好,这是感情和协作上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找得好,对开展工作才会有帮助。从一定意义上说,借力的水平也是工作的水平。
三要勤奋学习。“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学习抓的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家虽然都是大学生,受过高等学校的教育,但是农村实践经验却比较欠缺。所以,要端正心态,放下架子,甘当学生。要向书本学习,重点学习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要向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虚心向乡、村干部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尤其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面对一些热、难点问题时,更要向基层干部群众躬身问计。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增长才干,才能真正锻炼成长。
四要注重实践。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对大学生村官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民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家一定要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一线,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溶入到农村工作中去。既要把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先进的文化知识推动工作,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又要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检验知识,提高水平。
第五篇:“村官”做好农村工作之我见
村 干 部 述 职 报 告
支部书记:夏申英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0年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议精神,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村三委会一班人,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发挥领头雁作用,较好地完成镇党委、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为俞河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
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就我在2010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自身学习,着力提升自身修养和领导水平
学习是提高党性觉悟和思想境界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手段。尤其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始终把学习放在了首要位置,从以下三个地
方狠下功夫。
1、是学政治理论,提高思想境界认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重温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不少重要阐述篇章,认真领会了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做了学习笔记,并根据自己
分管的工作实际,总结心得体会,政治理论水平显著提高。
2、是学业务知识,提高领导水平随着时代发展,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农业农村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知识性更高。新生事物更是不断涌现。对此,我深感学无止境,总是潜心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充分利用时间来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中央、省、市、县、镇的各项重大决议和方针、政策出台后,自己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学习掌握,领会精神实质,并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保证了不走样、不偏差。我作为书记兼计生专干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了计生业务水平,顺利通过了各级计生检查。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
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成长观指导工作的自
觉性。
二、狠抓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一直深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载体,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村民自治上做足了文章。一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尤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来,狠抓班子日常学习对科学发展观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理解,提升班子整体政治素养。二是抓制度,规范干部做法。我们对村两委成员,全部实施公开承诺、设岗定责目标管理检测,村干部实行分工到片责任到人,管理到人,既分工又合作,维护稳定,增强村民法制教育为重点。以规范制度为抓手,通过建立党内监督制度、“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等,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村阳光村务鉴督委员会”制度规范活动正常。通过开展创“五好”基层党员组织活动,班子建设明显增强,工作机制逐渐规范,成长业绩得到了
群众的通通认可。
三、狠抓惠民服务,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
俞河村地处丘陵,以农业为主,经济来源较为单一,严重制约着本村经济的发展,我作为一名村干部,针对俞河村的现实情况,紧紧围绕带动村民群众增收致富,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重点围绕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村民活动阵地建设等。提高群众生活
品质,本年主要为人民群众办了以下实事:
1、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推动党建工作。按照上级的规定,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把其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当中来。在现实操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规定、依党章、按程序的方针,积极慎重的做好成长党员工作。今年发展党员两名:储召
军、俞龙菲,培养了三名入党积极分子:钟得银、俞涛、余公平,给党员队伍增添
新的血液。
2、积极调处民事纠纷,建设平安、和谐俞河。以创建“平安和谐”为目标,我村成立
社会治安工作领导组,设立治保调委会,今年共调处了民事纠纷20多起,确实做
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紧抓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积极宣传党的计生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制度,特别
今年镇党委政府组织了(3月份至5月份)历史两个月的计生攻坚战,我带领村委成员不分白天黑夜,长途跋涉,一举解决了村计生重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同时还到外地对流动人口开展说服教育,做好计生重点户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利用商务领航系统与广大外出育妇建立了感情纽带,促进了计划
生育工作的健康稳固发展。
4、调整土地。为确保土地种植使用规范化,将本村两块闲置的旧宅基地向上级争取了
“土地置换项目”将土地重新复垦好交给本户种植,同时加大了对土地承包使用问
题的监管力度。
5、群众看病问题明显改善。自建立医保制度以来,我和村委会成员和村民组长努力工
作,连续两年医保参合率达98%。
6、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将住房等生活有问题的五保户安排到镇敬老院集中供养。
低保户、残疾人的生活得到妥善的部署和保障。
7、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我们利用水库移民后扶项目修建了程
畈公路桥,总投资约15万元。利用“一事一议”项目整修了龙华到组公路总长约
5000米,投资约4.5万元。
8、配齐监管机制。村成立了阳光村务监督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关制度和行为规范准则。
阳光村务监督委员会我认为它主要作用是给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
9、按时完成重大任务。今年我们迎来了十年一次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此项工作是
全国统一行动的,我们安镇统一要求步伐,按时按质准确完成任务。
总之,在今年的工作中,本人在镇委、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的,也是全体两委干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配合、支持的结果。但这些成绩与上级和群众希望相比,与发展的形式和任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团结全村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坚决贯彻落实科学成长观,坚持党性原则,增强致富本领,起到带动作用,树好自身形象,发扬勤劳俭朴勇于拼搏的光荣传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遵循党的章程和党纪党规,事事处处严格规定自己,模范地努力工作,为实现富民强村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