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厂房改建申请报告
老厂房改建申请报告
xxx人民政府资产管理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xxx的公司,注册商标“xxx”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产品主要有婴儿xxx、xxx、xxx等。产品95%销往西欧和美国。外销额达xxx万美元以上。本公司是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拥有各类专利xxx多项。本公司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制认证,莱茵TOV的GS认证,产品通过欧共体的EN716-
1、EN1888、法国标准、美国标准等。本公司多年来荣获上海市先进企业、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企业、中国玩具协会的“中国xx行业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本公司生产产品功能齐全、质量完美,且具有很强的开发研制能力,是不断创新的新型民营企业。
去年xx金融风暴,本公司外销也受影响,我们响应党中央扩大内需的号召,从环保理念出发,研制出xxxx。目前市场上的木床需20年以上的大树制成,使用期3年左右,而我们的xxx铝床经表面时效和阳极氧化处理基本无毒,结构牢固,轻巧美观,当床报废后
2.5公斤的铝可回收。目前;该床拥有多项专利保护,经部分城市试销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内销客户已下订单两万张以上,而我们的厂房年久失修,经常漏雨,严重影响产品交货期和质量。所以本公司向上述领导部门申请翻建旧厂房(附图)。报告当否,望领导批复为感!
特此报告
上海xx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x年12月16日
第二篇:老厂房改建的红坊创意园
红坊,外表冷酷内心狂野
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创意园区C-6单元(近虹桥路)
路过红坊时,常常有人和它擦肩而过,因为谁也不曾想到繁华高雅的淮海西路上居然奇迹般地伫立着一个巨大厂房。这家厂房,50年前曾是万人炼钢厂———上钢十厂。在那个年代,它因为创下了年产冷、热轧带钢40万吨的纪录而锻造了一段辉煌时光。50年后,这个在产业结构调整下已渐渐褪色的厂房却华丽转身,因宏大而构思奇妙的空间和奢侈的中央绿地成为本城最新最IN的潮流地标。各大品牌纷纷选择在这里做秀,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也即将在这里举行。
在老厂房改建成风的今天,红坊能脱颖而出,归功于它“架子搭得好”,它利用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既传承了老建筑与生俱来的历史肌理,保护其原生态感,又注重柔性艺术细节处理,使新旧空间互相自然过渡。
红坊是巨大的,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呈U型,中间是大型中央绿地。其中办公面积1.1万平方米,大型展示厅2600平方米,还有1400平方米画廊、2000平方酒吧等休闲场所,及1000平方米手工作坊。面对如此大手笔的空间,红坊的改造却非常细腻。比如将老厂房原本没有个性的灰色涂层一层层剔去,露出里面有年头的红砖。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却是刻意保留了。一堵堵张扬大气的红墙间,居然留有一堵幽幽的青灰墙。凑近青砖细瞧,每块上面都有印记:“古”、“福”、“CTU”等字样,顿时让人感到时间在其中缓缓流淌。
站在如今摆放着各国雕塑家作品,艺术气息浓郁的红坊,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当年冷轧厂800名工人和热轧厂四五百名工人壮观工作的情景。可它今世也是有人气的,在法国设计师的设计下,B区一楼为艺术展厅,二楼、三楼却成了开放式办公区,有的办公区上方还有露台,大家可共享艺术话题。这个浑然天成的时尚场所身价不菲,活动场地一天8万起价、办公区每平方米每天4~7元,让人感叹不愧是A级地区的A级身价。
B区一楼为艺术展厅,二楼、三楼却成了开放式办公区,有的办公区上方还有露台,大家可共享艺术话题。在老厂房改建成风的当代上海,红坊创意园区能脱颖而出,归功于它“架子搭得好”。红坊很大的,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呈U型,中间是大型中央绿地。
红坊,没有M50的名气响!我是冲着画展去红坊的,没想到环境相当地小资;加上是上海的雕塑艺术中心,所以雕塑作品在场馆、广场、小巷随处可见,氛围也相当地艺术;更重要的是虽然数万平米的面积,安排却十分科学紧凑,逛起来不觉得累。反正我觉得和M50一样
红坊创意园区
全称“新十钢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红坊,位于淮海西路。红砖外墙,红坊就是这样得名。生锈的铁件做雕塑装置和铁质招牌字,充满工业原始粗旷的美感。四周很多小店,有卖艺术品的,也有卖饰品衣服的,不过生意好像比较惨淡。而当中的一个超大型的草坪,对于上海可说是奢侈的公共绿地了。草坪上陈列着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有人在雕塑间阅读,有人在谈情说爱,颇有超现实主义的感觉。
新十钢(红坊)前身为上钢十厂,2005年初,园区借鉴国际上利用废弃工业建筑改建为公共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将原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使这座曾经辉煌而今废弃的老厂房,重新焕发出艺术活力和时代精神,成为集艺术展览、艺术培训、艺术孵化、艺术品储存、企业展示、文化交流、创意休闲为一体的以视觉文化艺术产业为主体的集聚区,成为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化新地标。
新十钢(红坊)以打造公共文化艺术平台为特色,园内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是国内首个也是最大的以雕塑为主题的艺术展馆。新十钢(红坊)原生态与现代化的融合,吸引了60多家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创意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为新十钢(红坊)打造国际文化园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年多来,新十钢(红坊)举办了很多重要活动,如雕塑百年、罗丹雕塑艺术展、欧米伽110周年庆、爱因斯坦头像揭幕仪式等。创意的天空集聚了海内外众多艺术家、企业家及著名企业的加盟,如民生当代美术馆、红桥画廊、伊莱克斯品牌创意馆、体现国外当代艺术作品精髓的圣凌画廊以及集聚新巴洛克主义设计风格的欧洲玻璃艺术品的sipek艺术沙龙等。新十钢(红坊)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宾客近悦远来的城市新地标,文化新天地。
当年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便是其中一例。
1995年期间,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要作决定性转型,转型之后,坐落在淮海西路与凯旋路一带的庞大厂房就此闲置,夕照中寂然无声的高大厂房成了上海现代工业遗产的一个有些凄惨的说明。但若干年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借鉴世界上利用废弃工业建筑改建为公共艺术中心的成功范例,空无一人的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被逐渐地改造成今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红坊”创意园区就此应运而生。
坐落在苏州河边的春明粗纺厂也是一个范例。
这工厂,当年叫作信和纱厂,随后又叫作上海十二毛纺织厂,再后来便是春明粗纺厂。1999年12月31日,那天,春明粗纺厂接到上级毫不含糊的通知: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力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企业春明厂必须停产。没有可能预见到后来M50的盛景,只有一点是明确的:即使为了生存,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停产后的春明厂最初只能靠出租厂房艰难度日,他们迎接而来的第一个艺术家名叫薛松。
自那以后,创意园区的概念才慢慢地成熟起来,到2005年4月,M50正式命名,上海多了一个创意园区的新地标。
75个创意园区是否良莠难辨
尽管在上海,远远没有如同美国纽约曼哈顿苏荷区这样一个集中的大空间,但“LOFT一族”对上钢十厂冷轧带钢厂、对春明粗纺厂的相继进入,其实完成着上海这个群体的不平凡嬗变。
由鉴于此,到了2004年的下半年,上海市经委看到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于同的11月份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自那以后到2009年,共有四批创意园区一一挂牌,它们俨然成为一个个的小苏荷区。
具体来说是,2005年4月28日,挂牌第一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18家,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田子坊、8号桥、创意仓库、M50、同乐坊;
2005年11月30日,挂牌第二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共17家,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较为著名的有海上海、2577创意大院;
2006年5月20日,挂牌第三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13家,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较为著名的有1933老场坊、优族173以及新十钢。
2006年11月22日,挂牌第四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共27家,建筑面积约101万平方米,较为著名的有外马路仓库、老四行仓库等。
截至2012年,倘若将没有挂牌但自命创意园区的全部算上,今日的上海所谓的创意园区大概已经不下数百个,创意园区已经从当年的洛阳纸贵成了而今的一片泛滥。
那么,在已有的创意园区这个特殊空间中,是否真的诞生了或即将诞生不同寻常的创意作品和创意人才?
究竟是什么让无以计数成名或不成名的艺术家趋之如鹜创意园区这个特殊空间,他们的感受如何?他们的心情如何?
已有的创意园区里面有多少可以称作是真正的“LOFT生活”?换言之,与今日苏荷区相比,中国上海还有多少距离必须赶上?
正有许多个问题纠缠、盘绕、生发在我们心头,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城市目击”这次出击的意义所在,带着健康的、清醒的质疑心态,逐一进入75家创意园区中的其中一些,去发现它们的已有魅力,去还原就中的历史印记,同时去廓清其中的一些模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思?
LOFT风格的建筑最早诞生于纽约曼哈顿的SOHO区。
M50是莫干山路50号的简称,2005年4月成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报记者 施
培琦 摄
创意仓库现已进驻了十几家创意设计公司。
艺术从来都来自于生活
先说一个概念,那便是LOFT。
在牛津词典上,对此是这样解释的: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
接着延伸的解释是: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的空间。
上述两种含义它们产生的语境是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更准确点说来便是纽约曼哈顿的SOHO区。
在那里,一批贫穷但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把一些空间巨大、光线充足的废旧厂房、破败仓库廉价地租用下来,并将其改造成富有艺术气息的生活空间及工作场所,开创了LOFT风格。
随后,时光不断流转,曾经只是贫穷的艺术家们居住的城市阁楼,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中产阶级的时髦的生活方式,又推而广之,在全球蔓延开来,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这样,我们将看到大洋彼岸的苏荷区(SOHO)。
在苏荷区中,有着全世界最集中也是最大规模的帕拉第奥式或意大利风格的仓库、厂房,也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铸铁建筑保护区。那里,艺术新锐风起云涌,其中不乏现代艺术史上的大师级人物;沃霍、李奇斯坦、劳森柏格、约翰斯等。鼎盛时期,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纽约艺术家都居住于此,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流连于GREENE街的铸铁红房、BELGIANBLOCK街的室外消防楼梯,还有各具特色的堵堵涂鸦老墙,充满了商业头脑的画商们,更是在那里纷纷开设起画廊,后来,其中一些画廊在全世界范围里获得了它们广泛的知名度。
追逐利益是资本的永恒的特性,那么,苏荷区成为一个艺术与商业有着高度融合的区域,便与资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前瞻性的资本,不仅让苏荷区成为全球不同社会等级男女纷纷朝拜的圣坛,同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它便以自己的方式,辟通了走向创意园区的一条路径。
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我们还可以看到伦敦南岸艺术区这一可以被今天定义为创意园区的大空间。
它位于泰晤士河边,亦是利用废旧港口码头、古老仓库改造而成的文化旅游区,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50年代。而今,这里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中心,沿泰晤士河岸,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展览馆之一的泰特当代美术馆、英国艺术节中心、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次第排开,每年吸引着三百万的参观者。
洛杉矶酿酒厂艺术村的变身亦让你想到了创意园区这一新时代概念。
1888年开业的酿酒厂,由21组不同大小、结构的建筑物所组成。到了1980年被当地名门Carlson家族收购,随后,起意让这个酿酒厂变身为艺术区。而今,艺术村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村,在300个单位内聚居了约500名艺术工作者和创作人,当中有画家、雕塑家、音乐人,也有摄影师、网页设计师,他们在艺术村中生活、创作,令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也让世人所瞻望。
登琨艳的到来让上海初次尝新
对创意园区,上海又是如何先有一个认知?继而又有一个大的发展?
这样,我们便要说到一个人,台湾建筑设计师登琨艳先生。
许多资料都如此地记载这样一个细节:那便是1998年的时候,叫做登琨艳的台湾人来到上海。那个十分炎热的夏天,他骑着自行车沿南苏州河路一路地寻将开来,为找一间合适生活、创意的工作室。寻找的过程中,不慎摔了一跤,爬起之际,他的目光被路边的一个门牌吸引,接着的故事便是他进入这个门牌里面,成了这个空间的租赁者。谁也不知在他目光与门牌对接那一瞬间,他是否已经知道这个门牌后面包藏着的老上海故事,那是当年上海滩数一数二人物杜月笙先生的粮食仓库,那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戏台,用来供杜先生查看粮库是否殷实的时候,耳目得以快活一番。
总之,登先生在这里大动了干戈,将约有2000平方米面积的这个旧日粮库改造成了他的设计工作室,自此以后,南苏州河路1305号便逐渐地成为了城市的一个新地标,将创意园区的这个崭新概念作了第一次阐释。
接着的故事依然发生在苏州河边。在登琨艳先生的创意工作室对面数百米处,隔着那条缓慢流淌的苏州河,来自北京的建筑设计师刘继东先生也租下仓库用于工作室,面积是更宏大一点的了,为5000平方米,仓库的来历也与杜月笙的粮库有得一拼,在当年,那是四行仓库中的一部分。刘继东的进入有着更为自觉的“创意园区”的意识,他按照现代建筑艺术理念对当年老仓库的改建以及随后转租分摊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一些知名设计公司落户于中,还有意无意地与登琨艳一起,在苏州河两岸形成了上海创意产业的最早形态。
接着发生的故事,无论力度与深度都不是登琨艳、刘继东们所能比拟,但若要说起上海创意园区的初试莺声,登、刘两人,恐怕是可以说上一说的。
废弃工业建筑改建的艺术空间
继登琨艳、刘继东之后,又有不少知名或不知名的画家、摄影家、平面设计师、广告创意者,如同小溪汇入河流一般自发汇入于上海的一些废弃的工厂、仓库、码头或其他种种城市空间中,这些地域也因了他们的不断汇入而著名,譬如苏州河一边的莫干山路、打浦桥一带的泰康路、当年老城厢附近的福佑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总体来说一贫如洗但不乏才情的年轻艺术家们,希冀在这些租金特别便宜的地方,进行他们寻梦人生,当然,这人生是可以冠以“创意”方式的,他们的心境,让我们据此想起了60年前,在美国纽约生活着的“LOFT一族”。
与此同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与中国所有城市一样,这个时候的上海正经历着由前工业向后工业转型的历史时期,数不胜数的前工业空间因此被空置,甚至被废弃,这本身也成了稍后创意园区泛滥的一大推力。
地产新生代生力军亮相 创意园区成顶梁柱
日期:2012-4-26 贾波认为,创意企业缺的不是设计、生产,而是销售、管理,园区运营方要为企业出点子、找路子。
为此,德必提供基础人才服务、产业资源配置、高层交流、投融资服务等七大增值服务。增值服务让德必倒贴近200万。“亏本的买卖德必自然不会干。”贾波表示,德必对增值服务的要求是客户满意第一,满意度提高了,黏性也就高了。随着近年各类成本的提高,德必虽然涨价,但退租的企业却非常少,德必运营的6个园区、10多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涨0.1元,倒贴的钱就回来了。
此外,通过多家企业捆绑,形成组团发展的模式,也是上海发展创意园区的创新思路。
随着市中心地皮和旧工厂的日益紧张,创意园区逐步从市区转移到松江、宝山等郊区。然而,郊区园区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企业不愿入驻。同时,企业物流、运营成本较高,还难以招工。位于嘉定南翔的上海南翔智地创意谷,通过采取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的方式,打造产业集聚地。企业负责人说,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将直接吸引大批与该行业相关企业入驻。同时,南翔智地为入驻园区企业提供配套公寓,以“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目前,入驻南翔智地园区的有3家龙头企业,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上海电子艺术公司是行业的整合者,下游有诸多产品提供商、产品设计商等集聚而来。
创意与商业平衡的困惑
上海创意产业风生水起,但创意产业既不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同时也不能成为“下里巴人”。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创意园区的发展似乎不太“和谐”,要么曲高和寡,要么人声嘈杂,折射出园区未来发展之惑。
位于淮海西路的红坊创意产业园区,作为集公共文化艺术展示交流、艺术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平台,颇具名气。相比于其他园区,这里除了孤零零的工作室外,园区中央还有宽敞的绿地艺术广场,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应该能吸引不少游客,然而现实却是门可罗雀。在最有名的城市雕塑艺术中心,除工作人员外,一位游客也看不到。在园区C片区,集合了国外当代艺术作品精髓的圣菱画廊,以及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华氏画廊等,情况几乎相同。一个响当当的创意园区,缘何受到冷落?
记者发现,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商业配套太过简陋,除了一家咖啡馆外,就一家小吃店,而且“暂停营业”。一个公益性的艺术平台,配套设施如此简单粗糙,又如何真正吸引市民参与到创意中来,又如何做到公益呢?
当记者来到位于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时,却是另一番景象,游客摩肩接踵。同样是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创意园区,红坊与田子坊的差别为何如此之大?
除了几十位画家工作室外,这里还集聚着复古或前卫的各色小店、动漫设计、原创油画、日本和服设计制作、云南少数民族织品、各国风味料理餐店、咖啡店、茶店、酒吧、服装服饰等企业。像这些每家仅仅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有近400家。
然而,为田子坊立名的画家们,似乎对这种过于嘈杂和商业化的环境不太满意。画家张乃贵说,曾经是艺术暖热了田子坊,然而现在的田子坊商业气息已经遮住了艺术氛围,有不少工作室贴出转租告示。“现在这里的艺术家流动性很快,很多画家慕名而来,然而,过于喧闹的环境让很多画家失望。”张乃贵告诉记者,“艺术不拒绝商业,但是过度商业化,会让艺术变味。”
两个产业园区截然相反的景象,反映出目前在创意园区发展中,艺术与商业究竟该如何平衡的问题。专家表示,艺术需要商业设施的配套,如此才能让艺术亲近市民;然而,将创意产业园区混同于旅馆餐饮区,则喧宾夺主,这种趋势的失控会导致园区生态指标下降、人文环境受损,最终可能带来“商业繁荣,艺术空心”的后果。
第三篇:旧房改建申请报告
旧房改建申请报告
我叫某某某,是某某某某某某天元职工,家住在村组,老房子居住面积约190多平米。由于房屋建造得早,加上年久失修及连续几年遭遇风雨侵蚀。房屋出现了许多裂缝,房顶上的瓦片经常出现漏水现象。目前房屋已经摇摇欲坠,险象环生,危及全家生命安全。
现申请在原宅基地拆建新房,在老地基建新房,所建房屋为两层楼房。
特此申请,请审核批准,盼复。此致敬礼!
申请人:某某某
2010年5月8日
第四篇:教学楼改建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XX小学校址为DF镇中心小学,现有教学楼两幢,前幢始建于1998年,后幢始建于1983年,另有学生食堂始建于1999年。为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部分教学基础设施急待重新规划改造,特此申请如下:
一、后幢教学楼需重新拆建:
后幢教学楼因建造时间久远,走廊向外侧倾斜;四楼(为后来增建)地面裂缝宽达一公分;建筑外墙为双层砖中空结构。整体建筑现已属于危房范畴,继续使用会严重影响师生的人身安全,而不使用又影响我校的教育教学进行,故必需重新拆建。
二、学生厕所需扩建:
学生厕所使用时间已较久,原为坐坑,且相对位置较少,兼之全校仅此一个学生厕所,课间排队拥挤现象事件时有发生,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课间如厕需求,故需要对原厕所进行必要的扩建改造。
三、学生食堂需改造:
我校学生食堂虽建成时间不长,但因建立时财力不足,相对条件简陋,缺少学生的用餐座位。且随着在校用餐学生数量增加,现有场地已捉襟见肘,部分用餐学生不得不移至食堂外钢篷内,更有部分学生因学校用餐环境较差转至校外用餐,很难顾及食品卫生安全。学生食堂的厨房条件相对更差,顶篷因缺乏必要的排油烟设施而长期在油烟熏染下已变得较为污浊。故此,学生食堂也是我校急待翻新重建的基础设施之一。
四、计划建造阶梯教室:
因我校为莼湖两大中心校之一,教学研讨活动较频繁。但我校长期缺少一间可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活动场所,只得在各教室展开。因活动场地过于狭小,我校极少邀请外校老师到校共同开展活动,极不利于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发展。基于这个原因,我校计划在原学生车篷位置建一间阶梯教室,一则可以方便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二则可以有场地多邀请外校优秀教师莅临指导。
五、教师宿舍急待修建:
我校教师人数虽不多,但外地教师及家住奉化城区者众多。外地教师因条件所限只能居住在狭小的原教师宿舍中,基本上三到四位教师挤在二十五平方米的房间中,人均使用面积约六平方米;居住条件简陋,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很难改善。而家住奉化的老师因学校可提供的宿舍数量有限,不得不每日花两小时左右往返于奉化与莼湖之间,且难以找到一个午休场所,既不利于教师在校投入更多精力,又让教师时间大量消耗在路途中影响休息。故此,我校特申请新建一幢教师宿舍,以满足广大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
如上所述,我校部分薄弱基础设施急待改造,希望上级机关大力支持协助,特此申请。
申请单位:
申请日期:
第五篇:危房改建申请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你们好,在党的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英明决策下,在举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负重加压,开拓进取,近年来,在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地区也出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局面。
首先,我们各方筹措资金,群策群力,耗资5000万元重新修缮了我们的办公场所。我们从英、美、德、意四国请来专家主持建筑设计施工,把***建造成一所融汇中西方各国特色,能够做到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高标准办公场所,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形象,极大鼓舞了我干部职工献身**建设事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很抓了干部职工队伍的廉正建设。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们分别组团到黄山、峨眉山、阿里山等地举行了几十期“廉正干部培训班”;我们按照级别为我们的干部队伍量身定做了每人十套廉正制服;我们为所有的干部职工均配发了廉正扑克、廉正水杯等日常用具;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干部年终财产汇报制度,要求大家自查自究,并鼓励干部家属主动监督家中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在我们**,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严重问题,很难适应我梁山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的要求。尤其是在现有的中小学中仍有60%的校舍属于危房,师生们在夜晚星光闪烁,冬天寒风刺骨,平时摇摇欲坠的教室里坚持上课。每想到这种情况,我们各级领导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因此,我们发动******所有干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并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拨款支持,终于募集到了危房改造资金50万元。
经过集体研究,我们决定把这部分资金作为危房改造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绝不允许任何无关部门动用挪用一分一厘。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以*****为组长,以教委主任****为副组长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辖三个科室,共计50人。
为了保证建筑质量,杜绝危房改造工作中的盲目性,防止在工作中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提高领导小组成员的建筑意识,我们决定,组成考察小组,利用大约10天的时间出外考察一次。
考察地点:*******
考察人员:*********************
考察预算:30万元(其中差旅费15万元、公务交流10万元、考察项目5万元)
申请部门:
申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