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论

时间:2019-05-13 14:4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质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质论》。

第一篇:本质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有三个方面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前两者的最终目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体现了一系列的辨证关系: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容易产生的弊端。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概括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结果即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总之,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动态过程,即从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动力开始,到解决所存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基本社会问题,直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本质论断中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邓小平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方面,说明了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困惑等,都与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有关。因此,邓小平本质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篇: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本质论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本质论

发布时间:2011-7-1

1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汤跃跃

就范围而言,广义的资源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可以凭借的生产要素,也包括公共性的社会资源。前者如生产过程中充当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以资本形态出现的货币资金、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直接参与了生产过程,给予了特定的社会组织、集团、个人直接的经济利益,被称为狭义的资源;而后者如整个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作为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也不特别注定给特定的社会单位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它们广泛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生产活动的效率,因而被纳入广义的资源。另外,就特定范围如区域范围来分,资源可区别为国内和国外资源。而就经济发展过程来说,资源包括能够以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利用的静态资源和将来能够有效利用的动态资源。随着技术、经济等条件的成熟,许多对人类有用但目前无法利用的资源如深海矿藏将会成为人类的有效资源,许多原来不属于资源范围的矿藏将会成为非常有用的资源。

尽管从不同角度看,资源的内涵不同,但仍可从分类中分析出其基本特征:资源本体来源的生成性:资源生长形成于一定的自然或社会条件下,可以培育、培植,其运行具有规律可循,为适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创造条件促进资源的生成;资源存在的过程时效性:资源有始有终从而有限,其存在和变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开发利用具有时效性,必须把握时机;资源属性的社会性:被开采出来的资源必定注入了人的智力、体力劳动,其投入生产的过程还反映着人及社会的关系,生产结果更是为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服务;资源数量的稀缺性:面对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现实的、可提供的资源数量总显不足,资源的稀缺性既要求人类深刻反省目前对资源无节制的消耗和惊人的浪费,又更要求人类求助于高科技,从而根本解决资源问题;资源使用的关连性: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资源,皆以具体形式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互为依存、制约。

人力资源的涵义与特征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智力、体力、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经直接投入使用和尚未投入使用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可以国家、地区或部门、企业、事业组织为单位进行宏微观划分。一般所谓的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合。作为特殊资源,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生物性。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它是寓于有生命的人体中现实的或潜在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之和。体力,人在一定身体素质上形成的负荷力、灵活性、机体反应力和耐力等机体动作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机体的健康状况所直接决定的;脑力或称智力、精神力,人学习、掌握和运用技能、知识的能力以及行为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意志力以及操作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构成人力资源的物质内容和基本要素,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最后落脚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要着眼于培育人的有助于完成某种活动的劳动能力并有效地利用这些劳动能力。当然,人还有情感、动机、好恶和价值取向等非劳动力因素以及与劳动无关或在劳动中可有可无的东西。

特定社会历史性。成熟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通过人的活动而形成:人的孕育、生长、成熟、衰老和繁衍的自然生物过程;人的社会品性的形成、巩固与演变过程。人是一种特殊的、并非主要依靠本能和自然生长来生存的社会性主体,人的自然生物过程也采取了一定的社会形式且因为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人类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力资源的形成对社会的依赖性越高,所包含的社会成分也就越多。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的生育和自然性成熟基本上是一种自然过程,主要依靠家庭成员特别是母亲的抚育;而在高级阶段,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使人类的生育与自然性成熟逐渐社会化,人的成长和发展主要通过社会过程来实现。另外,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规格会提出不同要求,因而其形成的社会方式必然变化而不同。可见,人的社会活动对人力资源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能动性。人力资源是数量和质量等品质都可不断提高的资源。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一般会经过低增长、高增长和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等阶段。但是,在人口增长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平衡增长阶段,人口总量将基本不变,从而可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总量也将稳定。尽管个体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随着个体生命活力的变化而变化并存在着制高点和终点,但是,人力资源的品质在人口增长的任何阶段总是保持不断发展的态势。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人的遗传性、变异性、劳动力和心理品质积累性、变异性的反映,是人从事交往、学习、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通过教育、学习培训,开发智力,人类进行自我强化,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凭借市场,人力资源所有者可以独立地选择职业,自主地寻求与其他资源相结合;通过激励,人力资源所有者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劳动。

生涯周期性。就生物有机个体而言,幼年、青年、壮年、老年各个时期的劳动能力各不相同,能够从事劳动的自然时期被锁定于生命周期中的几个阶段;就企业、事业组织或社会而言,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分配和使用也有培训、成长、成熟、老化各个时期。

再生性。人力资源属于特殊的再生性资源,它既遵循一般生物学规律,而又更受到人类意识及活动的支配、影响。它基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更替繁衍和劳动力(再次)消耗——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分为:个体层次——其再生产过程是个人劳动力的再生产,它在个人保持健康的、正常的机体状况前提条件下通过不断的劳动活动和生活消费来实现,再生性水平取决于个人的机体状况和劳动活动;社会层次——其再生产即人口的再生产,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生生不息的社会过程。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历史脉络。18世纪后期~20世纪50年代末萌芽时期:沃尔什1935年在《人力资本》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且企图测定正规教育途径对其进行投资的收益,将人力资本思想定量化;20世纪60-80年代初以劳动要素分析为核心的时期: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其形成是投资的结果,作为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存量越大,包括人口受教育程度、科技文化水平、生产能力在内的人力资本质量越高,其国内的人均产出(劳动生产率)就越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技术内生和增长的构建为核心的时期:卢卡斯、罗默尔等人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时期:知识资本理论的兴起使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又有了新的方向。由上可知,人力资本理论尚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人力资本的概念已经趋于规范、成熟,其基本特征:

人力资本是存量和流量相统一的概念。“人力资本是一个存量的概念”。“人力资本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先天的,而是经过投资形成的。并且人力资本只能通过对人投资(无论何种形式)而形成”。这些认定不够准确。其实,人力资本“一部分为先天外生性的人力资本,另一部分为后天努力内生性的人力资本。先天形成的人力资本代表了人力资本的初始状态和数量,可以将其视为人力资本的初始存量,它主要体现在出生的环境之上,不能因为人的能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后天努力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可以将其视为人力资本的动态流量,它主要是指教育投资、知识技能的获得、人口的迁移和对健康的投资等几个方面,是经过后天努力可以由人的能动性把握改变的。”

人力资本的自主性。人力资本的载体“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社会意识使人力资本居于经济活动主导地位,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成为可能,使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而言,通过契约使其他生产要素与人力资本进行配置,其对人力资本的控制具有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拥有象其他生产要素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完全的财产权利,对其使用也比其他生产要素复杂得多。人力资本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功能上:“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功能,整合一般简单劳动力的领袖功能,吸收和消化技术的自我调整功能,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的创新功能。”

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性。人力资本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投入增加,边际收益递减。人力资本因自主能动性以及作为存量和流量统一体的特性,其投资有悖于收益递减规律,具有创造收益的巨大潜在空间,能够带来持续的高效收益。人力资本的收益递增性体现在:等量资本投资于人力资本所获得的收益高于投资于其他对象所获得的收益;与单纯的物质资本投资收益具有递减趋势相比较,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递增的趋势。

人力资本的载体拥有其所有权。人力资本的载体“人”,通过契约形式使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将其特有的知识、技术、信息、健康、道德、信誉和社会关系对企业进行投入而形成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而所有权排他性地归人力资本所有者载体所有。人力资本作为资本而存在,人力资本的回报就不只是工资。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产权,作为对人力资本进行经济利益激励的有效机制,正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实践。

“人力资本则主要是指两种人,一种人叫技术创新者,另外一种人叫职业经理人。”魏杰教授的界定招致了诸多异议,其实,若结合上述特征,把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视为人力资本的典型或代表,这一界定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许多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分别设立了人力资本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前者将管理对象锁定在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而企业其他一般员工的管理归后者。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狭义人力资源是正常生长的人所共有的简单劳动力,是经济生活中现存的一般投入要素,对增加劳动成果和提高劳动效率基本上不产生倍加作用;狭义人力资本是投入到经济生活中的复杂劳动力,是经济生活中主要(而非全部)通过投资形成的能动因素。可以说,人力资源属于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范畴,人力资本属于投资学与增长经济学的范畴。

联系:其一,两者都是投入要素;其二,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其三,广义的人力资源既包括简单劳动力又包括复杂劳动力,所以,人力资本经常被纳入人力资源的范畴就屡见不鲜了。

参考资料:

1.陈铁岗,略述人力资本(J),经济论坛,2002,(21)

2.杨薇臻,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J],当代经济研究,2004,(4)

3.曹晓冬,人力资本要素贡献的评估及实现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10)

4.余文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5.魏杰,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第三篇: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

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

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首先我认为要对社会主义这一词有充分的认识。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来源,定义等等。只有从基本的开始了解,我们才能对社会主义本质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后由马克思,恩格斯使用,并作出了科学解释,为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一种过渡。社会主义社会的定义是一种一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先有的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之一,其余的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有越南,朝鲜,古巴和老挝。

那么何为社会主义本质呢?邓小平先生曾系统的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阐述,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也可以把他理解为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本质,核心问题。

谈完了一些系统,权威性的阐述,那接下来就应该谈一谈我自己本人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了。我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最早来自于中学时期,第一次学习思想政治的使我知道了社会现有的体制是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我曾在我尚未深入理解这些体制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做了简单的对比,那就是社会主义是代表着贫穷,落后,封闭。其代表就是朝鲜,越南。而资本主义就是富裕,先进,其代表就是美国,欧洲诸国。我也一直认为我们国家最终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了解之后,我发现了从前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

邓小平曾在他在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中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样的说话,以我国的形势来看,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并不属于贫穷国家,应该在社会主义中处于初级阶段。由此看来,我们离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道理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四篇:郑亚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马克思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郑亚伟.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继承和创新[J].北方经贸,2000(12).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是《共产党宣言》阐述的一贯思想,也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而生产力又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是最终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宣言》在第一节“资产者和无产者”和第二节“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论述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势力的统治。在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之后,仍要把发展生产力当作一项根本任务来对待。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有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可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也不可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所以马克思在《宣言》中接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些观点并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以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高度,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使之成为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邓小平反复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继承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邓小平不仅强调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经典作家关于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观点。在中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那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还存在不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但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作为第一代社会主义实践者都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革命胜利后,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甚至严重束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主要是指经济体制而言。我们进行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但讲了发展生产力,而且讲了解放生产力,认为解放生产力像发展生产力一样也是体现社会过程的本质要求,这就大大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了不断进行改革的自觉性。

(二)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联系起来,并把它当作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条件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比资本主义更先进、具备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度,离开生产力,既不能真正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存在的现实根据。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说:“劳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在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往往脱离生产力,而只注重政治方面的宣传。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领导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明确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个生产

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现代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开始的,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更加突出,“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主要之点,也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这就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指明了方向。

(三)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尺度,进而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标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我们理解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源所在。因而我们在判断,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的时候,关键是看这个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关系却成了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生产力标准进一步具体化为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是非标准。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姓“资”姓“社”问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纠缠不清,影响改革开放进程的现象。邓小平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解除了人们在姓“资”姓“社”问题上产生的困惑,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把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合理和进步的标准到把生产力作为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从把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和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创新精神。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宣言》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则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现代工业已经把家长式的师傅的小作坊变成了工业资本家的大工厂。„„,这种专制制度愈是公开地把发财致富宣布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它就愈是可鄙、可恨和可恶”。工人在这种制度下,变成了赤贫者,且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还要快。工人阶级极想在这种残酷的资本剥削制度下获得彻底解放,那“他们必须摧毁至今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一切”“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宣言》中体现的这些思想,至今仍闪闪发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产党人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也有的同志提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里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是否这个问题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范畴呢?这决不是邓小平的疏忽绒遗漏,而是在邓小平的思想里,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作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暗含前提了。在社会主义本质里不直接提出公有指和按劳分配,这可以为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作过多次论述,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邓小平这些论述辩证地统一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句话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定范围的剥削和差别不仅不可避免,有时甚至是必要的;二是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应当逐步实现;三是允许某些剥削、差别的存在和逐步消灭这些现象都是为了尽快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即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各种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获取相应的价值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技术收入等,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在这点上,是邓小平结合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际,对《宣言》“消灭私有制”理论的发展和突破。如果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那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则解决了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因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扎根于当代中国土壤里的科学社会主义。

第五篇: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论上的根本区别1

马院0901 熊婷婷 2009102010148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论上的根本区别

费尔巴哈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来分析人的本质,认为人本质就是上述属性之总和;而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劳动,批驳了费尔巴哈的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扬弃和超越了费尔巴哈。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出发点问题。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这样,就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的:“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费尔巴哈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活动,马克思则认为实践是人特有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能成为其人,就决不能把人同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实践活动割裂开来,而必需把人当作现实的人;不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存在,而是看作感性活动的存在。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立足于现实;考察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是对现实的人做具体的、历史的综合分析。而费尔巴哈则是从某些特殊或个别人的主观意识中找出永恒不变的普遍模式,把它当作人的本质或普遍的“人性”。在费尔巴哈看来,现实的人不是人,只有观念的人才是人。

其次,关于人的本质是由什么决定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的本质怎样,人应当是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的。当然,强调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并不等于说人的本质只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人的本质是作为现实的人存在的根据,这种根据存在于人的现实关系之中。而人的现实关系是人与世界全面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会性,并不排斥人的自然属性。人凭借具有社会特点的劳动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人化,从而成为社会活动的客体。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恰恰是人的社会性的关系,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而费尔巴哈则是以自然的人为基础去解释人的一切问题,不是把人理解为处于具体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而是把人理解为只具有生物本能的、自然的人,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社会而是自然。

最后,关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问题。费尔巴哈,片面地、孤立地看待人的自然属性,它导致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本能论”、“生命冲动论”和非理性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泛滥,一度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所利用。马克思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相统一的观点,指出现实的人的自然本性是已经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纯粹作为自然生命的人不是现实的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0页〉。用人的抽象自然属性代替人的社会特质来看待人的本质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违背事实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它实质上是为反社会、反文明、反科学的行为辩护的谬论。

总之,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论是现实的、具体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并将人的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起来。费尔巴哈则从感性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生物特性决定的,并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截然分开。

下载本质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质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