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者影评小论文
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评《朗读者》——二战后一名纳粹的重新社会化
摘要:对《朗读者》中Michael与Hana两位主角的故事,结合其背景通过社会化理论进行分析,认为Hana的经历是二战后一名纳粹重新社会化的失败,而Michael则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受到了社会认同的强大影响,最终不愿意再获得爱情。通过分析认为,亲情、友情和爱情是影响个人意识的重要因素,而与时代、社会的沟通联系了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互动。
关键词:社会化影响因素朗读者二战电影背景
1.1 《朗读者》的故事背景
通过列举电影《朗读者》中Hana的主要经历,我们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
(1)1944~1945,她在纳粹某集中营担任看守,并选择犯人为她朗读。与数名女看守一同因不愿打开大门而使300人被烧死。
(2)1950s与当时十五岁的男主角Michael发生了关系,并让少年为她朗读,后两人逐渐相爱,最后不辞而别。
(3)1960s因火灾幸存者的一本书而受到审判,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曾参与的工作是对他人犯下的罪。在被其它看守共同诬陷是她写了报告时,因耻于承认自己是文盲而承担了本不该由她完全承担的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
(4)1980s,在狱中通过Michael寄来的朗读磁带学会了简单阅读和写字。在被监狱释放前见了Michael一面,后自杀死亡,并要求把自己的一点遗产交给集中营的幸存者处置。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女主角Hana是纳粹的一员,她与少年Michael相爱了一段时间。Michael是德国二战后的一代人之一,他在成为律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可能为Hana减刑的机会,但是最终他没有这么做。两人的纠葛影响了对方一生。
1.2 二战的相关背景
二战毫无疑问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造灾难。诸多电影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这次灾难,如《美丽人生》用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犹太人的遭遇;《拯救大兵瑞恩》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辛德勒名单》塑造了那些在灾难中坚守自己的英雄,但是鲜有电影作品面向一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可以被纳粹所蒙蔽,参与了制造这场大灾难?
汉娜·阿伦特在报道《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时用了这样一个修辞:“平庸之恶”。阿伦特认为,艾希曼——纳粹的党卫军官——虽然平静的承认了他所做的事情,虽然他似乎自知他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但他并不感觉到有罪。阿伦特还强调:在集权统治下,加害人和被害人并没有必然或本质的差别。根据她的观点,这些在二战中助恶的人们像机器中的零部件,他们基本上是环境的产物,不思考、麻木、浅薄使他们轻易就被环境同化。社会化理论的分析视角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化的视角来分析《朗读者》。
社会化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社会化是文化世代相传的主要渠道,而文化是属于社会的那些习得的方面,而非继承的方面。(Anthony Giddens,2003)毫无疑问,社会化主要发生在人的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在这段时间中人学会了阅读和交流,并且主要在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中逐渐获得了社会认同。在《朗读者》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将Hana在电影中的经历看做她的一次重新社会化。
对社会化的最早涉及可以追溯到Emile Durkheim1897年关于自杀的研究。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经常不承认社会事实约束的强制性本质是因为人们一般主动的服从社会事实,相信自己的行动是处于自我选择。在他的结论中,“失范的自杀”是由于规范和欲望的界定丧失了一个稳定的参考点,加剧了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愿望之间的不平衡。Hana的社会化悲剧
3.1 个人意识——热爱与羞耻
将故事概括为Hana的重新社会化并不意味着她是与社会完全不相容的,更不是说她像个孩子一样无知。相反,电影清楚的表明Hana是具有个人意识,并且是可以自主的支配她的行为的。影片中Hana听到Michael读书时真诚的感叹“好美”,躺在Michael的怀中听着他朗读的时候深深的沉醉在故事之中,甚至为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伤心哭泣;当她在Michael家中看到成排的书籍,她会怀着一种敬畏拒绝在他家过夜;当Michael读着一些色情描写的时候,Hann严肃的教育他“应该感到羞耻”;当她在教堂里听到神圣的唱诗时,她热泪盈眶如同看到天父。仅这两段就充分展现了Hana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触犯伦理道德的羞耻。
3.2 人与社会——尊严与谎言
在战后Hana的生活中,我们基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她与Michael之外的人群接触的描绘,仅有她在工作中的一些片段。当Michael跑到电车上看她的时候,她竟然是带着愤怒的认为他是想与她在车上发生关系。而在他们一同去郊游的时候,Hana处处表现出与人群的不合。显然,Hana的思维还部分的停在二战中的机械思维状态,并没有与社会真正的相融。这也是本文希望通过社会化视角分析影片的原因之一。
尽管与社会不相融,Hana仍然保持着做人的尊严——也许是延续自纳粹时代德国所期望的尊严。影片关于此最大的展现就是她对自己是文盲的掩盖。当她让Michael为她朗读的时候;当她看着菜单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她在获得升职之后无比焦虑的时候;当她在法庭上承担罪责的时候,她都选择了掩盖自己不识字。到最终Michael在教授面前说出了她掩盖的原因——自卑。这也表现了她未能从二战中的状态——拥有尊严并且不需要思考的活着——重新融入社会的一面,尽管她能将工作做的无比精确完美,她仍然拒绝承认自己是文盲,显然也不会努力的学习阅读。
3.3 时代意识——人性的缺失
战争中的Hana可以被认为是缺乏人性的。她挑选年轻的女孩为自己朗读,然后将她们送往死亡之路。
与二战后一代对战争的深度反思相对应的,是Hana对时代的错过。如果Michael的同学在第一次审判后所表现的愤怒是带有自我表现意味的做作,那么Michael自己在审判同时所展现的无比的痛苦(他类似辩护的说“我们在尝试理解”)就充分说明了战后整个社会人性回归的浪潮。Hana在被告席上拍着桌子的辩护堪称经典,尽管与二战已相隔十余年,按常理推断,Hana在审判时应该与其他被告有相同的表现,而非与艾希曼被审判时一样,但Hana还是声明着自己的责任,说出事实的真相,甚至反问法官。
事实上电影本身对Hana的遭遇是持同情态度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审判时原告的偷笑、其他被告的精致表演以及他们异口同声的栽赃Hana可以看出,故事本身在嘲笑着这些融入社会的世故者。当法官、教授面对Hana的反问时都无法回答时,故事的本意都已经清楚了。4 Michael的社会化悲剧
4.1 爱情与家庭的矛盾
Michael的家庭所能给予他的归属感太少,这也许是他对Hana迸发出炽热感情的原因之一,如同电影中Michael的内心独白所说:“只有爱情才让灵魂如此完整”。而Hana对Michael的感情则经过了数次转折,开始的时候她仅仅是肉体上需要Michael;当他们之间通过朗读将供需升华到精神层面,Hana显然是爱上了Michael,他们在湖边嬉戏,Hana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证明着她的爱;而后当她在Michael家中看到满房屋的书籍,改变又发生了,她看着Michael朗读的眼神开始不同,接着到来的升职的消息更加让她焦虑,她与Michael开始争吵。害怕暴露自己不识字,害怕尊严的失去,以及对自己与Michael的距离的察觉终于让她不辞而别。
在Hana离去之后,Michael也终于回到了家庭之中。此时他已经不再需要家人来给他归属感,他的心开始了封闭。在Michael的求学之路上,他都对女同学的暗示不置可否,一直到审判时,当他听到Hana挑选女孩为她朗读然后挑选她们被处决时,他那一阵冷颤终于彻底关上了他的爱情之门。当这一部分弥补着他的家庭归属感的感情被颠覆时,还有什么能替代呢。
因此Michael之后的一些行为就可以理解了,他没有参加父亲的葬礼,婚姻也破裂了,与女儿的相处也不是很好。他对终于长大了的女儿说:“我对谁都不够坦诚”。而在故事的最后,Michael终于像女儿吐露这段埋藏在心底的往事,也许一切都会好起来。
4.2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审判期间,Michael的同学以及审判的观众充分表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性的回归和对二战的反思成为社会主导,空前的反思氛围使得Michael不可能一厢情愿的帮助Hana。此时最经典的片段要数Michael与教授的那段对话,教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把它公之于法庭是你的道德义务”,然后当Michael说出他的证据有可能使Hana减刑的时候,他的同学闯了进来,此时故事的意图全面的展示了出来:即使在理性(教授)面前,社会环境(Michael的同学)仍然是毫无痕迹的强大。教授无疑是理性的,即使他在知道了Michael的证据是对被告有利时,仍然说“我们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如果你们这代人不能从我们这代所遭受的灾难中学到什么,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教授的话让他走进监狱准备见Hana一面,而最终他放弃了。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5.1 亲情、友情与爱情
影片以全面深入的描绘展现了Michael与Hana之间的爱情,同时也通过精致到位的细节描绘了Michael所面临的亲情和友情。对Michael来说,他所获得的社会认同并不能算失败,他成为了律师,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交到女朋友。只不过“使他的灵魂得以完整”的爱情与时代的浪潮发生了交集,社会对他的认同使他不能接受自我认同,他也就无法再继续获得爱情。
5.2 时代、知识与沟通
对Hana来说,她在战后的重新社会化是失败的。自我认同是符号互动论者所支持的,他们强调只有自我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才能把私人世界与公共世界联系起来。纳粹可以轻松的控制了文盲的、不愿意思考的Hana,而在战后,虽然时代(文化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但她与社会的主观隔阂限制了自我认同的发展,这以她不识字并且耻于承认自己是文盲为最大体现,也是本片取名《朗读者》的重要原因。此时个人的意志与选择仍然成为了最重要的部分,在监狱中她即使学会了简单阅读,还是无法获得人性的觉醒。
1.影片为什么取名The Reader,是如何抽象成The Reader的,具有什么意义。
朗读关联着Hana命运的一切,代表着那那个时代的悲剧之中“平庸之恶”希望回归人性所面对的一切。朗读是Hana与Michael从情欲升华为爱情的开始,而“只有一样东西能让一个灵魂如此完整,那就是爱情”;朗读是Michael没有帮助Hana减刑的原因,他觉得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而揭穿则是毁了她;朗读是Michael为自己的爱情筑下的最后墓碑,来告慰自己没有“出于道德义务”帮助Hana减刑;朗读也重新激起监狱中的Hana生活的欲望,她学好了朗读,却还是无法理解正义与宽恕。
更重要的是,朗读代表了
2.通过什么途径得到这个答案的结合背景和社会学理论,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分析。
3.这个途径可以理论化吗,可以复制吗
理论是可以应用的,不是可以复制的。分类认知本来就是大脑工作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科学方法(类型学)。社会科学从来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更多的是时空片段才适用的理论;现代理论物理学更不是universal,微观和宏观领域的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未统一;量子力学从来都是关于概率的理论,“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表明accurate只在某一尺度下才可用。
也许从科学的应用的角度,能说的通一些。
所以,我理解这部电影也许用到了Emile Durkheim对自杀的研究,也许与我查阅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有关,也许与社会化理论有关,但不是我认识所有电影的“理论”,更不是我认识世界的“理论”。
4.男主角为什么失去了爱的能力
“失去了爱的能力”似乎暗示Michael如同Hana那样缺失了一部分,我宁愿说“不愿意再爱”。Michael是德国战后对法西斯有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那美好的爱情相比于整个二战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却又给予了他梦幻似的萌动的青春,弥补家庭给他带来的冷漠。没有人能再给予他那么美丽的混杂着母爱、爱情和友情的爱,他也不愿意再用爱唤起自己与一名法西斯份子的过去。也许在Michael与他爱的人——他的女儿——吐露过去之后,会愿意再拥有爱情。
第二篇: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影评
感情在伯格去监狱看望年老的汉娜,两人握手的那一刻爆发了,不知为何眼泪不自觉的向下落。汉娜十分想念伯格,所以伸出了手,但伯格是犹豫了一会才把手伸了出去,之后又很快的把手收回,可见他还是无法释怀汉娜所犯下的罪行。
汉娜只是一位渴望知识,但又因自己的文盲感到羞耻的女人,她让伯格,让集中营里的女孩给她阅读,是她渴求阅读的表现,为了阅读,她可以做出些许出格的事。
在狱中学会了阅读的汉娜,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罪过,她不想从牢中释放,她选择自杀来赎罪。并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伯格小时候与汉娜的一段不伦的爱情,是个无疾而终的爱情,这使伯格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致使他再也无法爱人。离婚,与女儿的隔阂,只因为他无法对人敞开心扉。伯格无法忘怀汉娜,这使我不得不认为他始终是爱着汉娜的。多年后,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伯格的情绪失控了,不仅是再次看到汉娜的激动,还因为她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伯格不知道该不该帮汉娜,感情上是想帮的,但在道德上他又不该帮她,最后他选择了在审判时保持沉默,选择了维持并不公正的判决。
纳粹并没有在文中直接表现,但从汉娜的事件中可以看出纳粹对于当时的德国人民的影响,汉娜那些看守者挑选囚犯,她们自己觉得自己只是在执行自己的职责,如果不做就是失职,教堂起火,她们不打开大门也是职责所在,不能让囚犯逃跑。
在描述审判过程的中间,教授与伯格等学生研讨汉娜的案子的时候,从学生的愤慨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纳粹的痛恨,对所谓的看守者的行为的无法谅解。
室内09120920306216康晓静
第三篇:朗读者影评
《朗读者》影评
当得知《朗读者》这部影片是关于二战的影片时,我不禁想起了那部《辛德勒名单》,那部带给了我太多震撼,太多关于人性的思考,太多被所谓的正义崇拜者追问的影片。总是不由自主的会把《朗读者》和这部影片做个比较,可绞尽脑汁也只能从精神层面做个相似的比较,具体到内容就是对二战中及二战后参与者的人性、认知和道德的揭露程度的比较,这一刻,当《辛德勒名单》沉淀在脑海,我更愿意讲一讲这部《朗读者》带给我的直观及感官的理解,也许不准确,可这是我最真实的感觉。
影片中开始中的雨景渲染的气氛感觉还是给这部影片加了不少分的,至少给人的感觉很真实,这个时候出现的女主角是满怀爱心的,乐于助人的,这应该是影片中的一个包袱,因为当看到她竟然是纳粹时期集中营的女看守时,这对观众的打击应该是巨大的。而观众心里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些想法,这个男孩和这个女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很值得期待,算是吊住了观众的胃口。电影中的背景音乐平缓而不失庄重,给人的感觉很缓慢,可电影的进程却又提醒着你几个月已经过去了。电影继续进行,当汉娜和米夏骑单车外出旅行并在饭馆吃饭的时候,汉娜看着菜单却眼神散烁这恐慌,好像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尽管当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小说的时候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可这个时候这种好奇感顿时充斥脑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汉娜是个文盲,这又为后来汉娜和当庭审判这一点相呼应。就像一对恋人总会经历的那样,争吵总会充斥在相处的不知道哪一秒,哪个地方,汉
娜和米夏当然也不例外,毕竟这怎么说也算是不能说是畸形,但算得上是不正常的恋情吧。可能是汉娜意识到了和米夏在一起时不太可能的事,所以她选择了离开,离开这段既让她留恋又让她痛苦的“不伦之恋”,我相信这个时候的汉娜表现出了她那个年龄的成年人应该有的成熟与思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还是比较欣赏她和同情她的,那种情况下的勇气是难以名状的。
故事好像就是这么结束了,这样我们也能够接受,但是一场对纳粹的审判上与汉娜的再次相见扰乱了米夏的心,因为审判的正是汉娜。现实是残酷的,这是一个事实,那个叫汉娜的女人是一个纳粹,一个刽子手,米夏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的心里很乱,他的生活一团糟,满脑子都是那个和他缠绵的女人,正是因为不愿意相信他才很是困厄,他也不愿相信。他去了集中营,死了成千上万个犹太人的杀人基地,相信那一刻米夏的心是有多么的痛,他竟然爱上了一个刽子手。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汉娜不识字,可汉娜在法庭上并没有说明这一点,以至于自己被判入狱。虽然不知道汉娜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米夏感觉不至于汉娜在监狱中孤单,他决定给汉娜寄自己朗读的小说录音带,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而汉娜为了给米夏写一封自己写的信也开始了自学写字„„这个地方是最让我动情的地方,一切的道德,一切的谩骂,此时我竟然以为全是垃圾,全是阻碍人类感情交流的糟粕,希望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有一点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为什么汉娜宁愿自己被判重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的事实,纵观全片,汉娜喜欢听人朗读并且故事情
节和朗读这个词有着莫大的联系,所以本片名为《朗读者》倒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女人身上有几重荒谬,第一重是战后二十年她一直认为自己“非罪”。法庭审判是电影的重头戏,颇有几分惊心动魄的味道,她是如此理直气壮于她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她要尽忠职守,不能让犯人逃掉。这个情景如此地让人感到熟悉,它让人很自然的联想到另一个汉娜——汉娜阿伦特所描述的场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和那个著名的概念“庸人之恶”。在这个意义上,汉娜是艾希曼的同类项,他们是纳粹治下的普通人,可能对政治不感兴趣,也没有反犹倾向,他们只是为一份工作而充当了纳粹机器的一环,他们基本上是环境的产物,对政治和现实既没有判断力也极度不感兴趣,充分地“无辜”。从政治的角度上说,她是个“无意识”的人,所谓的道德文盲,即使有同情心也被制度和法规压抑了,是一些麻木而毫无知觉的人。而与其他的几个女看守显著不同地是,战后这么多年过去了,因为彻底的文盲和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没有任何的亲朋好友),她的意识还停留在德国战败以前,完全没有“与时俱进”,所以在她惊世骇俗地真实,说的都是实话,却如此地不合时宜。这都是因为她文盲!她对政治的免疫力才会如此之强。汉娜的死也许是有所寓意的,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悲伤?还是让观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生活我们所做的事情真的都是应该吗?我们都普遍接受的事情真的就是真理吗?是不是我们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是不是代表的了正义?这个世界真如片中那个法学院的学生讲的那样:“这是个肮脏的世界?”这个时候,我会感觉我的脑细胞会有点不够用,会不
知道怎么思考,虽然有时候这会相当的简单。
网上有人讲这部影片的主题其实不是反对二战,我挺赞同的,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关于道德和自我救赎甚至是解脱的电影。人类好像是不能有秘密的,那样会让他的心里像藏了什么东西,如果活的像米夏那样一辈子不能像常人,我宁愿早点解脱,当让这也是个人的玩笑话了。米夏最后选择了将这个保守了几十年的秘密讲给了最爱的女儿听,相信也是另一种解脱吧,毕竟有人分享比自己独自承受好得多了。
第四篇:《朗读者》
《朗读者》自第一季开播以来,就收获了无数好评,很多语文老师都推荐孩子看这个节目,一方面,节目里的人和故事,都十分细腻动人;另一方面,节目的开场白、主题词都非常优美,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积累。
今天,叶子老师整理了《朗读者》第二季前七期的主题词、开场白、结束语和经典名句,家长可以替孩子收藏起来,暑假读一读,背一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第一期主题词——初心 【卷首语】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的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2018,朗读依旧,初心不改。【开场白】
时隔一年,《朗读者》又和大家见面了,不知道这一年大家过得怎样,是否别来无恙。朗读者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题词是:初心。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结束语】
当我们读着这些文学的片段,也仿佛就在读贾平凹的人生,因为他始终是以文学的方式在和这个世界相处。当然文学创作只是一部分人,阅读可能也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初心却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它关乎我们快不快乐,安不安详,从哪里来,最后走向哪里。【经典名句】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姚明读《真实的高贵》(作者:海明威)
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姚明读《真实的高贵》(作者:海明威)
体育的本身就是竞争。每个人的成功,他都淘汰了无数人,正是那些离开的人,成就了我们,包括和我们竞争的人。——《朗读者》姚明
伟大的队员,有时候是伟大的对手塑造出来的,胜利和失败同样具有价值。——《朗读者》董卿
我希望我活成我最开始期待的样子,不是活成别人期待我成什么样子。——《朗读者》徐卓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宗庆后读《八十抒怀》(作者:季羡林)
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贾平凹《山本》 聚精会神,是说你聚精,才能见到神。——《朗读者》贾平凹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宋书声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作者:马克思)
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是一种更长久的幸福。——潘凯雄读《浮躁》(作者:贾平凹)
第二期主题词——想念 【卷首语】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现在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瞬间,看电影,听首歌,望着一张相片的时候,或者,就是在闭起眼睛的那一刻。
对于生活在凤凰城的翠翠来说,想念是那一晚对岸的歌声。对于史铁生来说,想念是在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地活。而对于终老望乡的洛夫来说,想念是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想念啊,让日子变长了,让不及的人变近了,让我们最终明白,想念是拥有的另外一种形式,他想我,我想他,想念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温度。【开场白】
我们今天这一期节目的主题词是:想念。当我说完这两个字,你有没有想到某一个人,不管你想到了谁,都让我们在心底感谢他,因为他让我们对人的感情又多了一种认识。想念是那么奇特,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可以是绵长的,也可以是短暂的。
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座座情感的博物馆,去看一件叫“想念”的藏品,会折射出怎样的光彩。【经典名句】
想念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有江南江北送君归的凄清不舍,也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迷思恋。
在所有的游戏中,想念更像是捉迷藏:“失去了童年,我们还有童心”,周国平是我们的守望者;“永远不要互相遗忘”,你瞧,藏得再好也能被老陀找到。想念把所有的故事放到一起,没有胜负,每个人都是燃尽自己,然后离开。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袁泉读《牡丹亭·惊梦》)(作者:汤显祖)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朗读者》董卿(出自龙应台《目送》)
最悲伤的生活不过如此,最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所以,我觉得我的人生波澜壮阔。——《朗读者》许鞍华 在男人的一切角色中,父亲最富人性。——果爸读《永恒的女儿》(作者:周国平)解除痛的最好的方法,是付出比痛更多的爱。——《朗读者》董卿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崔之久读《我的母亲》(作者:老舍)
我没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死,我想死在冰川上。——《朗读者》崔之久 想念是拥有的另一种形式。——《朗读者》董卿
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是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双雪涛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三期主题词——生命 【卷首语】
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
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
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开场白】
我们今天的主题词是:生命。
说到生命你会想到什么呢?四季轮回,生命交替,一个你爱他如生命一般的人,还是我为什么要活着。
杰克伦敦曾经说过一句话,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绚烂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颗都绽放着动人的光辉。我想这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诠释吧,生命本来就应该充满着光和热。【结束语】 无论是贾平凹先生笔下的落叶,还是曾老笔下的繁花,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生命的美,而作为人类。我们的生命还有一种力量,审美,那是心灵、精神所进行的创造活动。
芸芸众生,只有人类,唯有人类能够创造、观照一个美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生命拥有美的心怀。
我想,《朗读者》之所以能撼动我们,就在于情感的真实、每一个主题都与我们有关,背后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经典名句】
我们何必为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朗读者》董卿(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只要命运女神微笑时,别上当,那么她皱眉头时,就不会吃大亏。——读王石《论天意》(作者:塞涅卡)
熬过人生最黑暗时刻的经历,会成为你的财富。——《朗读者》王石
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有了追求,我们有比较,我们有竞争,我们就得赋予它意义。真的意义,就在做的过程当中。——《朗读者》王石
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曾孝濂读《落叶》(作者:贾平凹)
其实我们人是自作多情,因为花本意不是为人开的,但是人却能从花那儿得到了爱和美的启迪。——《朗读者》曾孝濂
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黄泓翔读《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森)
别人问我为什么要牺牲高薪生活?我觉得人的生命能达到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能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层次:是他做的事情,他觉得有意思;第三个层次,是他做的事情,他觉得有意义。我从没有觉得自己在牺牲或付出,因为如果按照我自己的标准,我觉得我的人生挺好的。——《朗读者》黄泓翔 人们的内心,总是会有一个声音,完全去按照这种声音作息,这个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为传奇。——《朗读者》董卿(电影《燃情岁月》)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胡歌读《哈姆雷特》(作者:莎士比亚)
生命一开始是属于死神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夺回来。——《朗读者》阿乙 无论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朗读者》董卿
第四期主题词——纪念日 【卷首语】
纪念日是结绳记事上的一个个绳扣,它纪念着一个生命的诞生和离去,也纪念着一段历史的开始和结束。“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特殊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毕竟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这是郝思嘉站在一片废墟上渴望重建家园的纪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是鲁迅写下的不能忘却的纪念。随着时间的流逝,纪念日可能会被淡忘,但是它绝不会消失,它向我们招手致意,只是为了告诉我们-----记住,可以让日历上最简单的数字,变成岁月最厚重的注脚。【开场白】
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纪念日。纪念日是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它可能会深刻地留在我们个人的脑海里,也可能会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
而无论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达成,还是能够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
那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不同的纪念日所包含的不同的意义。【结束语】
一百年前,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新纪元,八十年前,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艺术家们,会聚在了延安宝塔山下,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美术教育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和情怀,在不断开拓着新的天地,一切教育是因人民而有的,这些光芒愈是神圣,便愈是为人民而点起,在这一切的顶颠是理想。【经典名句】
人生虽然短暂,但只有人类的双手,愿为宇宙穿上盛装。——邓清明读《望星空》(作者:郭小川)
成功是,就算所有的价值观都变成钱的时候,你还是不违反你的“梦天性”,永远拥有梦。——朱德庸读《写给童年的一封信》
大人看世界是用眼睛,但是眼睛往往会骗人,但心不会骗人。——《朗读者》朱德庸 创作的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命。——靳尚谊读《艺术就是感情》(作者:奥古斯特·罗丹)
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刘烨读《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潘建伟读《我的世界观》(作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人生只是时间长河中的浪花,而作品可以是时代历史的丰碑。
艺术家一生中始终是一个孩子,或一个小伙子,停留在他突然感到,有艺术冲动的那个立场上,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局限。——尼采《非理性美学究》 艺术是创造美的,实现美的。——蔡元培《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
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艺术的第二种利器,是他的力,这种力,他没有悍壮的形体,却有比壮夫还壮过百倍的力,善于把握人的生命,而不为所觉。——《致全国艺术界书》林风眠 第五期主题词——等待 【卷首语】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着智慧和耐力,与未来做一个交换。等待的不可知性,是一份考验,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向希望,或者失望。
安娜·卡列尼娜呼喊着,我是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于是,她在等待当中燃烧了自己。长亭外,古道边,问君此去几时还,这是英子和她的同学们在伤感的歌声中等待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五十岁的孟郊写下的诗句,也恰恰在那一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等来了和她母亲的团圆。
除非到达终点,没有人能够评价等待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在于因为希望,所以等待;更在于因为选择了等待,所以,看到了希望。【开场白】
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等待。等待,仿佛是生命当中的一个常态。我们经常会等一个电话,等一趟地铁,等着新年的愿望能够实现,等着和相爱的人久别重逢。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当然也会有一些等待是在和幻灭苦苦做着抗争,经过漫长的等待,用时间等来光明。【结束语】
从1970年到1980年,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第一架喷气式民用客机运-10,用了10年的时间试飞成功。
从2007年到2017年,C919同样十年磨一剑,这其中有几代中国航空人刻苦奉献的精神在传承。
当然,有所不同的是随着国力的强大,国运的昌盛,新时代赋予了建设者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让我们一起等待,遇见更多的奇迹!第六期主题词——路 【卷首语】 “路”这个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仿佛告诉我们,路在脚下,各自有各自的路。或许是凯鲁亚克《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也或许是李娟的“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威严和恐惧,崎岖至此的道路”,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
究竟什么是路?路就是道,道就是规则、法则,道路的故事充满了人生的经验。没有路的时候,心里会彷徨,路多的时候心里又会迷失。走好选择的路,别只选好走的路。【开场白】
在个世界上有多少条路?小路、大路、水路、航路、网路它们串联起了整个世界。而对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讲,我们也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蹒跚起步,便永远无法回头。在这条路上,充满欢喜,忧伤,平顺,坎坷,阳光,风雨,这是一条属于我们的人生的路。【结束语】
其实,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它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
就让我们坚定前行吧,相信在路的尽头,总会有梦想挥手相迎的样子。第七期主题词——父亲 【卷首语】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 这一幕发生在1917年,那时候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父亲到南京浦口火车站去送他,而后数年的时间里,父子俩摩擦不断,最终失和。
直到有一天,已经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收到了父亲从扬州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在收到这封信之后,朱自清才写下了《背影》。后来听家人说,老父亲逐字逐句读完了《背影》之后,流下了眼泪。记得,或记不得;说得,或说不得,父亲都在那里。那是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读懂他,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开场白】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章,在描写着父亲,而对于我们的中国读者来说,最熟悉的那几篇里,一定会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什么偏偏是那样一个,蹒跚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击中了我们的心呢?
我想那是因为,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不善言辞的朴素而深厚的父亲的形象,如果说母亲是我们随时可以避风的港湾,那么父亲则更像在我们出海的船以把我们推向远方的方式,拥我们入怀。【结束语】
魏老年轻的时候,是核弹研究的专家,是我们国家国防事业的功臣,但是他这辈子,还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事业,就是做一个最坚强、最乐观、最豁达,最值得敬重的父亲,不问难与不难,不问值与不值,终身,永远。像天下所有的父亲致敬,爱你们。
第五篇:朗读者
《朗读者》可以说是描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使人仿佛在屏气凝神的倾听,着了魔似的,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是凿破了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十五岁的米夏爱上了大他二十岁的隐瞒了双重秘密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米夏这个学生象征的是无辜的新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用海涅的话说这些父母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了它们。”
米夏在恋人汉娜神秘失踪和他在自己成年后,成了反叛的大学生,代表他那一代人控诉纳粹一代人的罪责。可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她成了集中营审判中的被告,米夏理论支撑的道德标准顿时化为乌有。他明白了,他的爱情故事的秘密和他恋人的过去的罪恶有着同一个原因---汉娜不识字,这是她极力隐瞒的。然而他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作者施林克没有这出主人公这么做对与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了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米夏从触摸到汉娜的身体开始,到几十岁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告白结束,以汉娜的死来结束,汉娜不想重新回到社会中,这是滞漠多年的米夏才意识到和汉娜有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我看来,《朗读者》既是爱情故事诱使人思考道德边缘问题,也是一部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方式,进入一个年轻男人——米夏的生活,使他把自己送上了内心道德的审判席,进行无休止的自我审判。
爱与罪恶的审判,谁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