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

时间:2019-05-13 14:2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

第一篇:《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

《朝花夕拾》读后感

富县南教场小学张萍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周到;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2014.3.11

第二篇:张萍演讲稿A

让青春和孩子们一起闪光

钟祥市莫愁小学 张 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阳光,融化了孩子们心里的冰块儿,我看到了春苗在萌发;我是智慧,打开孩子们心门,我闻到了百花的芳香;我是大树,孩子们围着我叽叽喳喳,我飘游在爱的海洋;我是舞台,孩子们欢歌笑语,青春的旋律在我身上跳荡!哦,我的青春,在和孩子们一起闪光!

怎能忘记那张苍白稚嫩的脸,怎能忘记那声充满留念的“张老师”!小雨,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可是,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到学校了。因为他患了白血病。我没有想到,这样的灾难会落到我心爱的学生身上。我来到小雨的家里。简陋的出租房门口,一个蜂窝煤炉烧着热水,门里的黑白电视机正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孩子的床头上放着一本打开的语文书。见到老师,苍白的孩子支撑着身体对我说:“张老师好!”小雨妈妈告诉我,孩子没有多少日子了。小雨抓住我的手说:“张老师,我还想参加运动会,还想为班上争光!”我想起运动会上小雨夺得100米短跑冠军时那灿烂的笑脸,忍不住哽咽起来。临走时,我把500元塞进小雨的枕头下。我暗下决心:要让孩子再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六一”那天,小雨的家里响起了稚嫩的歌声,那是我和班上孩子们的一颗颗爱心在飘扬。

怎能忘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怎能忘记那声满怀深情的“张老师”!三年前的一天,我发现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冬天里赤着脚穿着一双烂球鞋,冻得通红的脚趾从鞋子里露了出来。我拦住了这个学生,仔细询问,知道他叫张临凡,父母都靠做家政生活,姐姐在读高中,家里一年四季吃面条,生活很困难。临凡妈妈还说:“张老师,孩子说学校的饭菜比家里的面条好吃多了,就让他中午在学校里多增加点营养吧!”听了临凡妈妈的话,我忍不住落泪了。第二天,我从家里带来了儿子的棉袄、毛衣、棉鞋,并亲自给孩子换上,后来又给他的爸爸妈妈介绍工作。2012年正月张临凡爸爸因为脑溢血去世,家里卖了房还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得知这一情况以后,我更加关心他了,经常给临凡送些吃的和穿的。每年春节张临凡妈妈都带着两个孩子去给我拜年,临走时,我又偷偷给两个孩子塞上压岁钱。今年2月,临凡的妈妈因为食道癌住院了,怕给我添麻烦,一家人都瞒着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网上得知情况,马上赶到医院探望,看到病床上枯瘦如柴的临凡妈妈,听到声声“张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我潸然泪下。回到学校,我把临凡的情况汇报给肖校长,肖校长当即决定让临凡在校免费吃早餐和中餐,并免去其他一切费用。第二天,学校领导一行六人去医院看望临凡妈妈,并送上慰问金,孩子妈妈感动得泣不成声。后来,张临凡家庭困难请求救助的事情在《宜昌日报》《荆门电视台》《钟祥电视台》上播报,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而我,仍然尽心尽力地默默帮助他们。今年五月,临凡的妈妈因食道癌离开了她深爱的一对儿女。在临凡妈妈的追悼会上,我紧紧抱住临凡,轻轻地说:“孩子,别悲伤,你妈妈是我们钟祥第一位遗体捐献者,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你要像你妈妈一样坚强!记住,我们莫愁小学的老师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怎能忘记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怎能忘记那声发自内心的“张老师”!一个山花烂漫的时节,我请来了洋洋的家长。一是因为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教鞭不见了。洋洋说,是隔壁老师拿去打他们班的孩子去了。这孩子!怎么能说老师拿教鞭是打孩子呢!二是今天洋洋一手拎着铅笔,一手拎着小字本,乐颠颠地跑去对李文鹏老师说:“体育老师,给我签个名吧?”我很纳闷,李老师又不是明星,签什么名!洋洋说:“我们好长时间没有上体育课了。”哼!我不就是今天占了他们一节体育课吗?我天天上语文课,他怎么不说让我签个名!洋洋的妈妈见了我连忙赔笑脸,一声亲切的“张老师”也没有打动我,洋洋耷拉着个脑袋站在一旁。听了我的告状,洋洋妈妈很委婉地对我说:“张老师,孩子说了真话,这不是他的错。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呢?”

洋洋妈妈的话让我顿时脸红了。作为老师,我们经常说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虽然我一直以来,都是让学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却在孩子说真话的时候给予批评。我,真的错了!我拉过洋洋的手,对他说:“让我和你一起,学会真实的生活!”

20年的教育生涯,20年的成长历程,我时刻记着对学生少一份埋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我总是怀着一颗温柔、宽容与肯定的心,去打开孩子们的心门。为了他们,我在这条道路上践行着曾经的誓言:“我的青春要和孩子们一起闪光!”然而,付出爱的道路却是艰辛的。在爱人脚伤住院需要照顾时,我没有误过一节课。我也曾看着病床上的爱人,有数不尽的自责和愧疚;我也曾为儿子不认真学习而大动肝火,可是儿子的话让我心酸流泪:“妈妈,你的时间都给了人家的孩子,你拿什么来爱我?”为此,我犹豫过、消沉过甚至放弃过。可是,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的时候,当我和孩子们在操场上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的时候,我体会到:我,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是莫愁小学二(2)班53个孩子的妈妈!

如今,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我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教师、荆门市第三届 “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钟祥市课改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家访论文《孩子,让我走进你》获省一等奖并发表。2012年我荣获荆门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湖北省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优质课一等奖、写作特长奖,课堂教学获国家二等奖。2013年我入选“荆门名师”培养对象。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深知: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不为名缰利锁所束缚,只用淡泊和淡定继续奉献,我将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耕耘,谱写今天的辉煌,托起明天的太阳,让青春和孩子们一起闪光!走进孩子,放飞诗意的心灵,一群与我朝夕相处的孩子们,迈过他们的门槛,让他们的生活开出更娇艳的花朵!

谢谢大家!

第三篇:《撒哈拉的故事》简介及读后感——张萍萍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黄沙漫天的大漠里,一个倔强的女子,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她叫自己三毛。

作者简介: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5岁时随父母迁居台湾。1974年,走进撒哈拉沙漠,七月与荷西在沙漠小镇阿尤恩结婚,十月以笔名“三毛”在《联合报》发表《中国饭店》。1976年,夫妇移居大加纳利岛,五月出版《撒哈拉的故事》。1979年,随荷西到拉芭玛岛生活,九月荷西海底捕鱼时意外丧生,三毛回到台湾。

内容简介:《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三毛用自述的形式,讲述了她在撒哈拉沙漠零碎的生活细节和生活经历,记录了她与丈夫荷西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以及沙漠中新奇的风土人情。

三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帮助那些沙漠中的居民,开办了课堂教他们读书写字,为他们治病施药,她用指甲油为邻居补牙,把下了蛊术的物品当成宝贝随身携带,最后得了一场重病„„那一串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好比颜料,给沙漠孤寂的天空渲染了颜色。三毛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描绘着一幅充溢着浪漫和温情的异域风情画卷。推荐理由:三毛的文字,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的内心充满温馨的感觉。过于华丽的文字总是给人一种冠冕堂皇的感觉,华而不实,而三毛总是用最平淡的文字掀起读者心中的波澜。

读着《撒哈拉的故事》,仿佛感觉到她就坐在对面,一张圆桌两杯咖啡,就像久别的朋友在向你讲述着她旅途中的故事。这本书中记录着太多我们所不能想象的沙漠风土人情,也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在沙漠中积极乐观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生活态度,让她不管面对多么危险的境况和艰难的生活,都能够那样的乐观和从容。

片段鉴赏: 邻居姑卡十岁,她快要出嫁了,在出嫁前半个月,她的大腿内长了一个红色的疖子,初看时只有一个铜板那么大,没有脓,摸上去很硬,表皮因为肿的缘故都鼓得发亮了,淋巴腺也肿出两个核子来。第二天再去看她,她腿上的疖子已经肿得如桃核一般大了,这个女孩子痛得躺在地上的破席上呻吟,“不行,得看医生啦!”我对她母亲说。“这个地方不能给医生看,她又快要出嫁了。”她母亲很坚决的回答我。我只有连续给她用消炎药膏,同时给她服消炎的特效药。这样拖了三四天,一点也没有好,我又问她父亲:“给医生看看好吗?”回答也是:“不行,不行。”

我一想,家中还有一点黄豆,没办法了,请非洲人试试中国药方吧。于是我回家去磨豆子。荷西看见我在厨房,便探头进来问:“是做吃的吗?”我回答他:“做中药,给姑卡去涂。”他呆呆的看了一下,又问:“怎么用豆子呢?”“中国药书上看来的老法子。”他听我说后很不赞成的样子说:“这些女人不看医生,居然相信你,你自己不要走火入魔了。”我将黄豆捣成的浆糊倒在小碗内,一面说:“我是非洲巫医。”一面往姑卡家走去。那一日我将黄豆糊擦在姑卡红肿的地方,上面缠上纱布,第二日去看疖子发软了,我再换黄豆涂上,第三日有黄色的脓在皮肤下露出来,第四日下午流出大量的脓水,然后出了一点血,我替她涂上药水,没几日完全好了。荷西下班时我很得意的告诉他:“医好了。”“是黄豆医的吗?”“是。”“你们中国人真是神秘。”他不解的摇摇头。

读后感:还记得两年前的现在,我站在公交站台上,看着脚前的行囊,车水马龙的城市,自信的我认为自己属于这个繁华的都市,而她也同样会属于我。

参加工作后的我,不停的努力着。时间飞弛而过,阳光的温度降的不知不觉,清风已化的凌烈而冰冷。工作地点、职责的变换,我感觉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越是害怕出错,就越紧张,反而也越是容易出错,烦躁,不被理解等等问题的出现,压力就像水银,灌入我的身体,异常的沉重。想想刚毕业时的梦想,感觉它越来越远或者说是梦想抛得我越来越远,紧攥的手慢慢松开,放弃吗?

无意间翻开同事桌上的《撒哈拉的故事》,他说这本书很有趣,借我看看,可能对我的状态有所帮助。

以前常常听人说起三毛,听说她是一个风一样的女子,那么的随性和洒脱。

如今第一次翻开她的书,看着她对沙漠生活这个梦想的执着,看着她的乐观和善良,看着她与荷西动荡政局下完全脱离现实束缚的爱情,满是感动。

我们不能够想象一个现代人,在贫瘠的沙漠中怎样去生活,一定

充满着困难和危险,就像鲁滨逊那样的艰辛。然而我错了,在那个荒僻落后的地方,她却从未对生活失去希望,整本书中没有出现一个孤单、无助的字眼,她是一个真正享受自由并承受得起孤独的行者,不知道是什么样了不起的信念支撑着她,让她为梦想这样的付出。首先她教会了我热爱生活。

三毛曾经在一首歌里写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梦想每个人都有,只是当梦想照进现实,谁还能鼓起勇气坚持。三毛选择了继续。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紧攥的手慢慢松开,放弃吗?不。合上书页,加卷着大漠中的黄沙,一起放进抽屉。

湖南真是个多雨的天气,不知不觉中这周的第二场雨停了。雨过天晴之后,我站在阳台上眺望着天边的彩虹,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美丽,一如我所期待的祥和与幸福。

我决定,将那层薄薄的灰尘擦拭,将梦想继续。

我翻开厚厚的日记本,在扉页写下:无数的顺逆境中是这样的坚持,让我们拥有了勇气与信心,纵使只做道旁的一株小草也同样期待着破土而出的美丽!

六分公司张萍萍

2011年9月

第四篇:《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是一本主要回忆自己童年的一本书。朝花——早上的花;夕拾——傍晚时分时捡起;这么一来就变成了在自己暮年的时候回忆童年时代的事情。

朝花夕拾,像是真正的回忆录,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像长妈妈,私塾书屋、小院儿、藤野先生等等,无一不勾勒出了一个大时代中小人儿顽皮地度过童年的背景。读完第一编,说是纯粹的回忆录也不对,倒也是带了一点儿抨击的意味。我看着看着也不禁想着:鲁迅先生的童年和当时的处境真的是不一般的糟啊。被长妈妈限制着做这做那的礼节,倒也不见抱怨,我们现在却是摆脱了许许多多的麻烦,何必唠唠叨叨着自己的苦难呢?曾经的管束倒是比现在严,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却嚷嚷着不自在呢?鲁迅先生小时候,从百草园被拉到私塾,比我们要苦得多,大家又何必埋怨呢?但是好在他都能接受。

如此一想,倒也像鲁迅先生在埋怨自己童年的太多不幸和管教了——抨击自己当时的处境。他或许认为人们是要有自由的,不能行动被拘束,更不能思想被拘束。一切能在《藤野先生》中证明。这么一想,当自己也受到拘束设身处地地想,仿佛也能理解为何鲁迅在平实的语调中也能写出不满的情绪了。像是窗外下着大雪,兴冲冲地跑出去却被家长拦住时的样子。此时,我们也能为鲁迅感叹一下幼小时的拘束,同样为当时那个比幼小时还要小心翼翼无法舒展的时代。

尽管是苦,但童年永远是最烂漫的时代,其中描绘的斑斓也让我神往。鲁迅先生写的文章也不免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从现在起,不如抓住时间,同先生一起热爱自然和自由。

六(4)班贠婕 2019C437

第五篇: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其实早在小学的时候便看了一遍了,只是当时囫囵吞枣,一遍下来也没有品出什么味,也看不太懂,便放置在一边。如今只好再看一遍。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上海。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还是《从百草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这两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不禁想起那堆积如山的作业,以及同学们脸上浓浓的黑眼圈。的确,作业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喜欢绘画的同学将拿起画笔的时间用来写作业;酷爱球类运动的同学将运动的时间用来写作业;擅长文学创作的学生,脑子里却装满了奥数解题思路;曾扬言要当数学家的学生,却被修辞手法“剪”断了通往梦想的路;本应在经济行业上大现身手的人却在建筑业一事无成。外国人对中国学生假期有作业表示惊呀,他们认为,假期应该全身心地放松。我也听过不少“只会读书而生活却完全不能自理”的“中国高材生”的丑闻。中国式教育,是在培养学生呢?还是在葬送学生的前途呢?我想两者都有吧!写到这,我不禁笑了笑,看来鲁迅先生的笔也未能“解救”我们呢。

有人说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时代是学生时代,而老师就是这个时代为重要的人,对鲁迅先生来说,他学生时代对他帮助最大的老师便是藤野先生了。

在作者的笔下,藤野先生是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而且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的确是一位好老师呢。但在当今社会“老师”是一种称呼,还是一种职业呢?也曾听闻过人情冷漠的“老师”,或是人面兽心的“老师”。是否该庆幸我未曾遇见过这样的老师呢?

“很多很多年,不知道老师还记不记得我?”鲁迅先生在与藤野先生分别时不知有没有想过这个幼稚可笑的问题。后来才逐渐明白,遗忘是难免的;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身为教师,也会教许许多多的学生,自己只不过是那许许多多中的一员,并不算得上是老师生命中特别的存在。但我觉得,能不能记住无所谓了吧,只要能用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和技术,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最终成长成人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了。

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对如今的自己说:你看,我终于变成了你曾憧憬的那个模样。

朝花夕拾,这个颇有诗意的名字,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书籍,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你可能不记得里面的具体情节,甚至主要人物,但它里面蕴含的精神,却是直接刻在了你的心灵上,永不褪去。

下载《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朝花夕拾读后感》张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观后感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的书籍。书中叙述了鲁迅幼时和青年时的生活。在暑假中通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颇深,阅读这本名......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读起来酣畅淋漓并且荡气回肠,讽刺批判却也不失儿童天真,我选里面的两篇文章谈谈感想。 1.《狗.猫.鼠......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在这组文章里,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在这个暑假,我读完了鲁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则在鲁迅写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写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忆。 鲁迅的......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92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原名《旧事重提》。我在寒假里读了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触很大。鲁迅早年留学学医的国家是在日本仙台......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手捧着脍炙人口的巨作----《朝花夕拾》,擦拭上面久矣的尘埃,轻轻翻阅起来。 这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中写下的。老了,累了,倦了,品味起年少的童真,想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