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我们蒋岙村由蒋岙、大坪地、周方地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区域面积达4.2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5973亩,耕地279亩。全村总户数为620户,总人口1742人。
为了更好地为本村村民办实事,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构建和谐蒋岙。今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共投入十多万元,利用村原有的库房,经过二个多月的时间,建成了蒋岙村服务中心。目前村服务中心总面积达到了<370平方米>,其中服务大厅面积<65平方米>,室内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并设立了文化教育、综治调解、老年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保障等多个窗口,并新建了科普长廊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我村两委早已把此项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
一、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网络。我村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由书记担任组长,村主任担任副组长,其他村班子成员担任组员。建立一支专兼结合,有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队伍和多支公益性、互助性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一些如宅基地审批、证件申领等与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代理、代办服务。大力推进“阳光党务”、“阳光村务”和民主管理,不断提高村级办事效率,增进干群关系,夯实基层基础,努力把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社区服务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我村制定了完善的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包含文化教育、综治调解、老年服务、计生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保障等各项服务项目的规章制度,并且将服务项目、内容、流程和服务人员岗位职责上墙,实行挂牌亮名办公,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服务管理,建立服务档案。村两委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管理主体,负责日常管理的工作职责,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建设重点做好值班接待、档案管理、考核奖惩、群众评议、安全保卫等日常工作,确保中心管理有序。按照各项服务职责、日常管理制度办事,每天有2名专职村干部在现场办公,始终做到热情服务,文明礼貌,并及时为群众解答疑问,解决困难,办理服务事项。同时,建立完善的工作台账以及办事记录制度,并定期整理服务档案存档。每次服务事项均记录在册,未现场答复的事项,待完成后第一时间进行答复,做到“事事有接待、件件有着落”的服务宗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
**2011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工作总结
2011我乡新农村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配合扶贫办、城建局、环保局、交通局、文化局、林业局、农牧局、综治办等部门,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截至目前,已经圆满完成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各项任务。
一、公共设施建设
在公共设施建设中,我乡重点突出文化墙、广场、村容村貌整治、道路硬化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在大庄村建设以新农村、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文化墙24幅,面积200㎡;在左家村田永组建设以创先争基层党建为主题的文化墙9幅,面积100㎡。同时,为设计1200㎡的大庄感恩广场配置相关体育健身器材,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2、通过乡党委、乡政府及各界的努力,2011年规划的各种公共设施建设已经或者超额完成。今年在蚂蚱河新村新建村级医疗卫生室一所,使我乡所有行政村均建设完成药品基本完善、人员配置基本齐具的村级卫生室,有力保障了各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基本解决了边远村组看病难的问题。
3、今年**在左家村、蚂蚱河村分别安设太阳能路灯36盏和26盏,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人民政府协同环保局,在左家村及蚂蚱河村分别绿化达到800㎡和2000㎡;同时,为改善环境卫生,争取县环保局项目支持,新建垃圾填埋场一处;全乡共设置垃圾桶70个,在左家村新建了垃圾集中点2处,并建设了公共卫生间2处。同时,全乡共聘请保洁员8名,负责环境卫生工作。
4、我乡在今年共硬化包括大庄新村、左家村田永组村内道路等村组道路26条,硬化面积共计8200㎡。
二、农户建设
2011我乡在农户建设中围绕农户配套设施圈舍改造、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村容村貌治理三大主题,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完成农户危旧住房改造78户、旧式圈舍拆迁287间,拆迁圈舍面积共计186㎡,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为方便村民通行,结合通乡公路建设,在蚂蚱河村建设便民桥4座,解决了村民过河难、出行难的问题。
2、按照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的要求,**政府积极配合县扶贫办开展各项惠民工作,累计建设完成了:硬化院落292,新建围墙260户,新建大门81户,新建沼气池184座,新建卫生厕所266户,新建圈舍700多平方米,配套太阳灶80台。
3、通过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安全饮水率100﹪,新建房入户率100﹪,电视入户率100﹪。在美化环、树立文明新风的同时方便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三、产业发展
1、围绕杨左河蔬菜基地建设,2011新增以架豆王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借助有利的市场行情,努力使群众增产增收。
2、春夏两季实现核桃树高接换优1200亩,11月完成了全乡核桃综合管护工作。同时大力发展林、药间作套种,药材种植面积达1800亩,有望成为我乡经济的一大支柱。
3、成立了两当县原野特种养殖合作社,仅2011年就出栏200头生态野猪,目前存栏180头,依靠该合作社带动全乡,开展以农户散养为模式的禽畜养殖,全年新增畜禽2500多只/头。
4、新成立的两当县灵之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种植灵芝40亩,计划投资160万,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种植100户,两年可实现产值350万。
四、精神文明建设
1、我乡在注重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力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着重建设了廉政、孝感文化墙500多平方米,对宣传我党政策、树立社会新风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为了让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我乡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评选及挂牌工作。其中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840户、五好文明家庭260户、平安家庭520户。截止现在,全乡未发生一起突发事件,恶性刑事犯罪案件。2、2011年创办党员和农民科技培训36期,结业584人,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田方式,在群众中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好评。组织了2名大学生村官参加基层工作培训会,并取得圆满成功。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乡在2011年 的新农村规划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完善工作措施、发动群众参与、壮大产业规模,推动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篇: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义镇思源村,有山林面积27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是全县4个小康示范建设村和7个生态示范建设村之一,同时也是我县唯一的全国绿化千佳村。今年,县委、政府交办思源村为我局小康示范联系村,我们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通过谋强民之策、兴为民之举、拓富民之路,大力支持思源村保护森林资源、增加绿色储蓄,夯实基
础建设,壮大村级经济,为我局加快乡村林业发展逐步摸索出一条有利于林农增收、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资源保护的路子。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谋强民之策,上下联动,做到了三个优先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wenmi114.com
思源村,在平江改革发展历史上有“思源路子”的美誉,在保护资源,发展经济中也有自己一套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上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有关建设小康示范村文件要求,我局党委指派谭拥文副局长专职抓此项工作,同时还选派一名办事人员欧阳忠于同志蹲点思源,吃住村组,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及时沟通,即时反馈。一年来,我们在强民之策方面做好了三个优先。
一是优先安排林业工程项目。思源村是全县仅有的集体山林管理典范,全村27000亩山林,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思源村一直以资源保护为先,确保了青山常在,今年,我局负责该村小康示范村联系工作,我们根据思源现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思源村的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年内,我们累计安排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317亩,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1850亩,据不完全统计,此二项可为村上每年增加森林蓄积近500立方米,每年增加国家投资26万多元。
二是优先建设村组致富思路。今年四月,局党委在思源村召开小康示范联系村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对思源村8个组实施富组工程,由林业系统11个林场、森工企业对口帮扶,一年来,各单位争先恐后为所对口组送技术、送资金,累计进驻农户15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户,捐款4万余元,同时还帮各组植树造林626亩,高质量幼林抚育500亩。明年,我局在巩固今年帮扶致富的基础上,还将派出专门营林技术人员,对思源村27000亩森林进行资源评估,制订出该村“十一五”森林发展规划,来确保该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三是优先培养村级建设领头人。思源村支委,是一支十分有战斗力的队伍,多年来被加义镇、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村委班子中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支书陈正生同志,也有原省人大代表刘解平同志,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思源村发展也亟需一名新时期的领头人,今年,我们多次向上级党组织联系,争取选派该村村支委员兰原元同志到省委党校学习了3个月,现在该村村委班子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已全部完善,这对以后的工作将产生十分积极、长远的现实意义。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wenmi114.com
二、兴为民之举,左右结合,做好了三件实事
村级建设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要求,要通过兴为民之举,来保证村级建设的稳步前进,年内,我们通过做好三件为民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收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是乘先进性教育东风,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筹备工作。先进性教育是全党开展的一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惠民工程,我们根据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指示,对该村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筹备工作,对该村12名党员进行了一次摸底,并且每人发放了一本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读本,确保该村能够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行一步。
二是乘通村公路工程之风,修好了通组通户公路。思源村内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村上有各类加工企业11家,但历年来进山公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思源村的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积极上下联系,左右结合,将思源村16.8公里林三级公路列入了国家通村公路笼子,争取上级配套资金40多万元,村上自筹80多万元,我局援助资金18万多元,其中直接投入思源村8万元。该公路于今年5月开工,历时半年多,即将开通,现思源村部公路已全线硬化,且有4条通组公路均已按规定如期硬化。
三是乘计生国策春风,做好了秋季计划生育迎检工作。计划生育是国策,作为小康示范联系村,我局派欧阳忠于同志协助该村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共出生5人,一孩4个,二孩1个,共做四类手术13类,其中结扎3类,上环6类,取环1类,流、引产3类,保证了计划生育率100,手术率100,多孩率为0,实现了计划生育村为主的工作目标,确保该村无计划生育违规现象发生。
三、拓富民之路,内引外联,突出了三个加强
思源村是我县比较富有的农村,去年村上人平纯收入达2700多
第四篇: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1
一、谋强民之策,上下联动,做到了三个优先
思源村,在平江改革发展历史上有“思源路子”的美誉,在保护资源,发展经济中也有自己一套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上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有关建设小康示范村文件要求,我局党委指派谭拥文副局长专职抓此项工作,同时还选派一名办事人员欧阳忠于同志蹲点思源,吃住村组,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及时沟通,即时反馈。一年来,我们在强民之策方面做好了三个优先。
一是优先安排林业工程项目。思源村是全县仅有的集体山林管理典范,全村27000亩山林,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思源村一直以资源保护为先,确保了青山常在,今年,我局负责该村小康示范村联系工作,我们根据思源现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思源村的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年内,我们累计安排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317亩,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1850亩,据不完全统计,此二项可为村上每年增加森林蓄积近500立方米,每年增加国家投资26万多元。
二是优先建设村组致富思路。今年四月,局党委在思源村召开小康示范联系村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对思源村8个组实施富组工程
,由林业系统11个林场、森工企业对口帮扶,一年来,各单位争先恐后为所对口组送技术、送资金,累计进驻农户15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户,捐款4万余元,同时还帮各组植树造林626亩,高质量幼林抚育500亩。明年,我局在巩固今年帮扶致富的基础上,还将派出专门营林技术人员,对思源村27000亩森林进行资源评估,制订出该村“十一五”森林发展规划,来确保该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三是优先培养村级建设领头人。思源村支委,是一支十分有战斗力的队伍,多年来被加义镇、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村委班子中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支书陈正生同志,也有原省人大代表刘解平同志,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思源村发展也亟需一名新时期的领头人,今年,我们多次向上级党组织联系,争取选派该村村支委员兰原元同志到省委党校学习了3个月,现在该村村委班子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已全部完善,这对以后的工作将产生十分积极、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兴为民之举,左右结合,做好了三件实事
村级建设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要求,要通过兴为民之举,来保证村级建设的稳步前进,年内
,我们通过做好三件为民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收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是乘先进性教育东风,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筹备工作。先进性教育是全党开展的一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惠民工程,我们根据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指示,对该村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筹备工作,对该村12名党员进行了一次摸底,并且每人发放了一本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读本,确保该村能够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行一步。
二是乘通村公路工程之风,修好了通组通户公路。思源村内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村上有各类加工企业11家,但历年来进山公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思源村的'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积极上下联系,左右结合,将思源村16.8公里林三级公路列入了国家通村公路笼子,争取上级配套资金40多万元,村上自筹80多万元,我局援助资金18万多元,其中直接投入思源村8万元。该公路于今年5月开工,历时半年多,即将开通,现思源村部公路已全线硬化,且有4条通组公路均已按规定如期硬化。
三是乘计生国策春风,做好了秋季计划生育迎检工作。计划生育是国策,作为小康示范联系村,我局派欧阳忠于同志协助该村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共出生5人,一孩4个,二孩1个,共做四类手术13类,其中结扎3类,上环6类,取环1类,流、引产3类,保证了计划生育率100%,手术率100%,多孩率为0,实现了计划生育村为主的工作目标,确保该村无计划生育违规现象发生。
三、拓富民之路,内引外联,突出了三个加强
思源村是我县比较富有的农村,去年村上人平纯收入达2700多元,村上老有所养,少有所学,今年村上经济尽管有些不尽人意,半年的公路建设导致木竹资源无法运输出去,但村上还是勒紧裤带,通过三个加强来保证村级经济的茁壮成长。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森林保护。森林是林业村的经济命脉,思源村之所以能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头,资源保护得力,生态建设助力起了很重要的的作用。年内,我们协助该村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工作,加强了村上护林防火建设,建立了乡规民约,完善了山林管理等有关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木竹加工企业管理。林业村要加强经济建设,拓富民之路,精深加工木竹产品是关键,年内,该村对辖区内的11家木竹加工
企业实行资源与销售双重管理,对入村大坝检查站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巡查,确保木竹加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遵循森林生长规律,遵守林区林政秩序,做到竞争有序,发展无限。
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2
一、谋强民之策,上下联动,做到了三个优先
思源村,在平江改革发展历史上有“思源路子”的美誉,在保护资源,发展经济中也有自己一套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上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有关建设小康示范村文件要求,我局党委指派谭拥文副局长专职抓此项工作,同时还选派一名办事人员欧阳忠于同志蹲点思源,吃住村组,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及时沟通,即时反馈。一年来,我们在强民之策方面做好了三个优先。
一是优先安排林业工程项目。思源村是全县仅有的集体山林管理典范,全村亩山林,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思源村一直以资源保护为先,确保了青山常在,今年,我局负责该村小康示范村联系工作,我们根据思源现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思源村的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年内,我们累计安排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317亩,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1850亩,据不完全统计,此二项可为村上每年增加森林蓄积近500立方米,每年增加国家投资26万多元。
二是优先建设村组致富思路。今年四月,局党委在思源村召开小康示范联系村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对思源村8个组实施富组工程,由林业系统11个林场、森工企业对口帮扶,一年来,各单位争先恐后为所对口组送技术、送资金,累计进驻农户15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户,捐款4万余元,同时还帮各组植树造林626亩,高质量幼林抚育500亩。明年,我局在巩固今年帮扶致富的基础上,还将派出专门营林技术人员,对思源村亩森林进行资源评估,制订出该村“十一五”森林发展规划,来确保该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三是优先培养村级建设领头人。思源村支委,是一支十分有战斗力的队伍,多年来被加义镇、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村委班子中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支书陈正生同志,也有原省人大代表刘解平同志,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思源村发展也亟需一名新时期的领头人,今年,我们多次向上级党组织联系,争取选派该村村支委员兰原元同志到省委党校学习了3个月,现在该村村委班子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已全部完善,这对以后的工作将产生十分积极、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兴为民之举,左右结合,做好了三件实事
村级建设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要求,要通过兴为民之举,来保证村级建设的稳步前进,年内,我们通过做好三件为民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收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是乘先进性教育东风,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筹备工作。先进性教育是全党开展的一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惠民工程,我们根据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指示,对该村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筹备工作,对该村12名党员进行了一次摸底,并且每人发放了一本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读本,确保该村能够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行一步。
二是乘通村公路工程之风,修好了通组通户公路。思源村内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村上有各类加工企业11家,但历年来进山公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思源村的'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积极上下联系,左右结合,将思源村公里林三级公路列入了国家通村公路笼子,争取上级配套资金40多万元,村上自筹80多万元,我局援助资金18万多元,其中直接投入思源村8万元。该公路于今年5月开工,历时半年多,即将开通,现思源村部公路已全线硬化,且有4条通组公路均已按规定如期硬化。
三是乘计生国策春风,做好了秋季计划生育迎检工作。计划生育是国策,作为小康示范联系村,我局派欧阳忠于同志协助该村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共出生5人,一孩4个,二孩1个,共做四类手术13类,其中结扎3类,上环6类,取环1类,流、引产3类,保证了计划生育率100%,手术率100%,多孩率为0,实现了计划生育村为主的工作目标,确保该村无计划生育违规现象发生。
三、拓富民之路,内引外联,突出了三个加强
思源村是我县比较富有的农村,去年村上人平纯收入达2700多元,村上老有所养,少有所学,今年村上经济尽管有些不尽人意,半年的公路建设导致木竹资源无法运输出去,但村上还是勒紧裤带,通过三个加强来保证村级经济的茁壮成长。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森林保护。森林是林业村的经济命脉,思源村之所以能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头,资源保护得力,生态建设助力起了很重要的的作用。年内,我们协助该村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工作,加强了村上护林防火建设,建立了乡规民约,完善了山林管理等有关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木竹加工企业管理。林业村要加强经济建设,拓富民之路,精深加工木竹产品是关键,年内,该村对辖区内的11家木竹加工企业实行资源与销售双重管理,对入村大坝检查站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巡查,确保木竹加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遵循森林生长规律,遵守林区林政秩序,做到竞争有序,发展无限。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思源村在平江村级建设中是赫赫有名的,但是放在全市去看,又微不足道,但如何让思源村不再“养在深闺”,跳出山门,我们对此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并且认为,在同等的情况下,思源村发展生态旅游比焕新村要好,但焕新村可以引来天马投资搞漂流,那我们也可以通过搞生态游,农家乐,甚至是山林探险,洗森林浴等等方式来拓宽思源村的富民思路,该村村支委对此也非常关注,决定通过开发地下资源,做水面文章,谋山林优势来进行多方位的山林资源开发。这一计划,我们准备在正式通路后协助思源村逐步完成,使思源不仅是林业村致富的典型,同时更是生态村致富的模板。
当然,在一年的小康示范联系村具体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村级建设正在起步,村级经济品位不高等,这更有等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的联系与协调,争取能在今明两年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任务。
第五篇: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谋强民之策,上下联动,做到了三个优先
思源村,在平江改革发展历史上有“思源路子”的美誉,在保护资源,发展经济中也有自己一套思路,今年上半年,我们根据上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有关建设小康示范村文件要求,我局党委指派谭拥文副局长专职抓此项工作,同时还选派一名办事人员欧阳忠于同志蹲点思源,吃住村组,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及时沟通,即时反馈。一年来,我们在强民之策方面做好了三个优先。
一是优先安排林业工程项目。思源村是全县仅有的集体山林管理典范,全村27000亩山林,全部归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以来,思源村一直以资源保护为先,确保了青山常在,今年,我局负责该村小康示范村联系工作,我们根据思源现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思源村的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年内,我们累计安排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317亩,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1850亩,据不完全统计,此二项可为村上每年增加森林蓄积近500立方米,每年增加国家投资26万多元。
二是优先建设村组致富思路。今年四月,局党委在思源村召开小康示范联系村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对思源村8个组实施富组工程,由林业系统11个林场、森工企业对口帮扶,一年来,各单位争先恐后为所对口组送技术、送资金,累计进驻农户150余次,帮扶困难群众2户,捐款4万余元,同时还帮各组植树造林626亩,高质量幼林抚育500亩。明年,我局在巩固今年帮扶致富的基础上,还将派出专门营林技术人员,对思源村27000亩森林进行资源评估,制订出该村“十一五”森林发展规划,来确保该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三是优先培养村级建设领头人。思源村支委,是一支十分有战斗力的队伍,多年来被加义镇、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村委班子中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支书陈正生同志,也有原省人大代表刘解平同志,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思源村发展也亟需一名新时期的领头人,今年,我们多次向上级党组织联系,争取选派该村村支委员兰原元同志到省委党校学习了3个月,现在该村村委班子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已全部完善,这对以后的工作将产生十分积极、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兴为民之举,左右结合,做好了三件实事
村级建设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要求,要通过兴为民之举,来保证村级建设的稳步前进,年内,我们通过做好三件为民实事,为群众办好事,收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一是乘先进性教育东风,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筹备工作。先进性教育是全党开展的一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惠民工程,我们根据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指示,对该村做好了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筹备工作,对该村12名党员进行了一次摸底,并且每人发放了一本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读本,确保该村能够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先行一步。
二是乘通村公路工程之风,修好了通组通户公路。思源村内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村上有各类加工企业11家,但历年来进山公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落雨一身泥”,思源村的交通问题成为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积极上下联系,左右结合,将思源村16.8公里林三级公路列入了国家通村公路笼子,争取上级配套资金40多万元,村上自筹80多万元,我局援助资金18万多元,其中直接投入思源村8万元。该公路于今年5月开工,历时半年多,即将开通,现思源村部公路已全线硬化,且有4条通组公路均已按规定如期硬化。
三是乘计生国策春风,做好了秋季计划生育迎检工作。计划生育是国策,作为小康示范联系村,我局派欧阳忠于同志协助该村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今年共出生5人,一孩4个,二孩1个,共做四类手术13类,其中结扎3类,上环6类,取环1类,流、引产3类,保证了计划生育率100%,手术率100%,多孩率为0,实现了计划生育村为主的工作目标,确保该村无计划生育违规现象发生。
三、拓富民之路,内引外联,突出了三个加强
思源村是我县比较富有的农村,去年村上人平纯收入达2700多元,村上老有所养,少有所学,今年村上经济尽管有些不尽人意,半年的公路建设导致木竹资源无法运输出去,但村上还是勒紧裤带,通过三个加强来保证村级经济的茁壮成长。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森林保护。森林是林业村的经济命脉,思源村之所以能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头,资源保护得力,生态建设助力起了很重要的的作用。年内,我们协助该村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工作,加强了村上护林防火建设,建立了乡规民约,完善了山林管理等有关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木竹加工企业管理。林业村要加强经济建设,拓富民之路,精深加工木竹产品是关键,年内,该村对辖区内的11家木竹加工企业实行资源与销售双重管理,对入村大坝检查站配备了专职人员加强巡查,确保木竹加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遵循森林生长规律,遵守林区林政秩序,做到竞争有序,发展无限。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思源村在平江村级建设中是赫赫有名的,但是放在全市去看,又微不足道,但如何让思源村不再“养在深闺”,跳出山门,我们对此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并且认为,在同等的情况下,思源村发展生态旅游比焕新村要好,但焕新村可以引来天马投资搞漂流,那我们也可以通过搞生态游,农家乐,甚至是山林探险,洗森林浴等等方式来拓宽思源村的富民思路,该村村支委对此也非常关注,决定通过开发地下资源,做水面文章,谋山林优势来进行多方位的山林资源开发。这一计划,我们准备在正式通路后协助思源村逐步完成,使思源不仅是林业村致富的典型,同时更是生态村致富的模板。
当然,在一年的小康示范联系村具体工作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村级建设正在起步,村级经济品位不高等,这更有等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的联系与协调,争取能在今明两年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