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慧《画风》教学案例
《画风》教学设计
杭锦旗龙子心小学高慧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书写“艺”“涛”等4个生字,会认“宋”、“艺”、“赵”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伴随着知识的学习,进行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独立体验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了解三个小朋友通过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7个生字。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2013.4.2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动动小脑筋,看谁先猜出来。(师说谜面)
2、师:风在生活中时时陪伴着我们,但它却看不见,也摸不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朋友却能让我们看到了风。板书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师相机板书问题)过渡:听听,你们是一群多么会学习的孩子呀!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只要你认真读书、善于思考,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读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6页,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
(1)通过读课文,你们能解答哪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书中三个孩子的姓名。)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名字。
认读人名,强调“陈”是前鼻音。
师:老师给他们找了新朋友,你们还能认识吗?(多媒体出示词语,同桌互读,开火车认读,齐读。强调“显”的读音)
过渡:这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和三位小朋友成了好朋友,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你来读读课文,再了解一下这三个新朋友。
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过渡:现在,你们能解答哪个问题?(指名说)还有哪些孩子能解答这个问题?(预设①:还有一部分孩子回答不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划出来,并读一读。预设②:都有这么多孩子能解答了!那就拿起笔,把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解答课前质疑“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用“——”划出相关句子。
(1)指名回答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①师引导:可以这样说:谁是怎么画风的。)②句子前面不是有个“她”字吗?换成名字试试看。)
(2)师:我们从画中哪儿可以看出有风?只是画了旗子飘了起来就让人感受到风来了,看来这个“飘”字非常的重要。(师相机板书:旗子飘)
师:另外两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3)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句子,总结。师相机板书:小树弯、雨丝斜、风车转。
师:三个小朋友真是聪明,他们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让我们看到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他们是怎么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的?
生:因为他们动脑筋认真思考。
师:他们除了动脑筋认真思考,平时还注意——(生)仔细观察,所以他们才发现:只要有风吹来,旗子就会飘起来;只要有风吹来,——(生)风车就会转起来;只要有风吹来,小树就会弯弯的;只要有风吹来,雨丝就会斜斜的。
师: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向这三个小朋友一样,开动脑筋去解决困难。
过渡: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吧,通过朗读,我们就更能感受到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智慧与快乐了。
2、指导朗读(老师读旁白、谁读XX....)
(1)指名三个孩子分角色读,师读旁白。
提出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听他们谁读得好,好在哪儿?用笔做上记号。你也可以给他们的朗读提建议,希望他们怎么读。
(2)师适时指导朗读
预设:
有感情(哪一句读的有感情,读出了XX的什么语气,你能读一读吗?)
没感情(哪一句读的没感情,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能读一读吗?)
声音小:大声点儿,同学们才能听到你精彩的朗读。声音洪亮:你们应该向他学习。。。。
(3)师:带着你的理解,自由读对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汇报
四、拓展写练
1、诗配画
师:大家朗读的这么精彩,可真了不起!三位小朋友画了这么有创意的画,如果我们能给这些画配上一首诗,那该多好啊!老师先给赵小艺的画配了一句诗,大家读读看。(多媒体出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动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
(1)同学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试着给其它几幅画配上小诗,好吗?先给赵小艺的另一幅画来配一句诗。
(2)任意挑选一幅配上小诗,说给你的同桌听。
2、拓展思维,写话训练
师:孩子们,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画呢?写到小诗里。(指名说)(课件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师:老师真没想到你们有这么多画风的办法,就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优美的小诗,写在书的空白处吧。
过渡:风婆婆来了,她带来了要求我们在这节课就应该写会的字,仔细观察田字格,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五、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名说
2、师范写,生练写
师:你们想让老师示范写哪个字?(根据学生要求,范写两个字。)
3、展示
六、总结
瞧,咱们今天不仅学会了画风的方法,体会到了画风的快乐,还写出了这么优美的小诗。看来,只要我们凡事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即使会遇上一些看上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到最后,我们也能像赵小艺一样自信地说:我能!附:板书设计
画风
赵小艺旗子飘
风车转怎么画?陈丹小树弯
宋涛雨丝斜
2013.4.17
第二篇:画风 教学案例
第二课时
一、导入——看图说话,巩固生字
1、师:春天是个外出郊游的好季节,瞧!有三位小朋友正在郊外画画,快来看看他们画了什么?(出示图片)你能说出来吗?看谁说得最好、最完整。(训练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学生自由说,老师引导、纠正用词)
2、师:同学们说得真棒!知道这幅画是哪三位小朋友画的吗?(出示课件——宋涛、陈丹、赵小艺)快和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学生用打招呼的方式说出他们的名字,老师引导,再让学生齐读,巩固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三位小朋友走进15课——画风。(老师板书课题)请大家翻开书66页,自己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1)师:好了,现在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2)学生汇报——课文讲了宋涛、陈丹和赵小艺一起画画/画风的事(老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简洁的概括课文内容——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做什么。)
3、引读第一小节
师:对了,那他们先画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一段)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指名填空,再让全班齐读第一段(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和后面画风的图画进行对比。)
三、精读课文——朗读练习,交际训练
1、师:他们在画画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宋涛提出如何画风)
3、师:画风啊,这可有难度了,在你们心目中,风是什么样子的?(生:风,看不见,摸不着)
4、师:现在敬老师有任务要交给爱动脑筋的孩子们,请看(出示默读要求:请同学们默读3——8自然段,想想赵小艺他们是怎样画风的?把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师:谁能把任务读一读?(指名读,老师强调默读)师:听明白的同学就赶快开始行动吧!
5、学生先默读,再用笔勾画,老师巡视、指导
6、师:完成了这两个任务的同学请坐好,你们刚才动脑想动手画,现在咱们来动动嘴,(出示第三个任务——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快!
7、学生汇报:
(1)师:谁愿意第一个展示你的学习成果?读出你找到的句子。指名回答:
A、“只见他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浮着。” B、“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C、“他把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D、“他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老师一定要指导到位,只画出画风的句子,对话不能勾画在内。指名读出自己勾画的句子,若不正确就请同学互相补充。)(2)师:都画出这4句话的同学请举手,哟!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恭喜你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现在你们可以轻松一下,来欣赏几幅画
8、看图说话,口语交际
(1)(出示图画——赵小艺的画:旗杆 旗子 飘)
A、师:你们看,这是谁的画?——赵小艺(师板书:赵小艺)B、师:你在图中什么地方看到了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生:飘着的旗子(教师简笔画画旗子)师:除此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到了风? 生:小男孩手上的风车(教师简笔画画风车)
C、师:同学们,在赵小艺的画中还藏着秘密呢,请看——出示句子让学生填写: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师:你能根据这幅画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指名说,教师引导)师:在刮风时,还有什么会随风飘动?(学习自由说,训练口语交际,拓宽思维,为后面拓展训练做铺垫。)
D、师:赵小艺可真有办法,两三下就画出了风,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请找到文中的动词——眨眨眼睛,说明什么?(他在认真动脑筋思考)
E、师:你们觉得赵小艺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喜欢他吗?那就用朗读来告诉老师。(出示描写赵小艺画风的两段话,分组朗读,教师注意朗读指导)
(3)师: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宋涛和陈丹也不甘示弱,请看,这是谁的画?(出示图画)——陈丹(老师板书——陈丹)
师:图中哪里有风?(弯弯的小树)——(老师简笔画画出弯弯的小树)
师:请你用上刚才的句式把他说出来 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4)留心观察的陈丹用弯弯的小树告诉我们风来了,那宋涛又是怎样做的?(出示图画)(出示本段话让学生小声自读,再指名读)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和前面相比,有什么变化?(指名说,教师引导出宋涛画风的过程,让学生用上关联词把话说完整)——(老师相应板书关联词:先……然后……又……)
师:你们真能干,说得那么好!那你们从哪个词看出有风?——斜斜。谁能画出斜斜的雨丝?(请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用手指跟着比划。)
师:画得真好,可光是画也不行啊,还得会说——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指名说)
6、师:快看,敬老师把你们说的话连成了一首诗(出示几句话)谁能给这首诗想个题目?——出示风来了 师:我想请4位小诗人来读一读。(请4名学生一人读一句,再全班齐读)
7、师:能干的小诗人们,那你们能画风吗?
(1)先请学生说出自己怎样画风,自由说,先拓展思维。(2)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老师今天也带来了风,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画,让学生用上所学句式说出来)
(3)再让学生用所学句式自由说
8、小结,学习最后一段话
(1)师:同学们,你们在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带动下,都能画风了,欣赏完他们的画后,想怎样夸夸他们呢?(生:他们很能干、爱动脑筋、聪明……)
(2)师:大家说了这么多,那咱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夸他们的。(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师:谁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段话哪里夸他们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引导学生注重“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师:既然如此,那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齐读)
9、拓展训练——写一写
(1)师:谁能模仿最后一句话,试着把句子补充完整。(出示课件)
一场大雨过后,小草显得————。一尝大雨过后,---显得————。她一笑起来,-----显得--------。----------,-----显得--------。A、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的说。B、让学生拿出事先发的题卡写出来。C、同桌交流,教师巡视。D、汇报。
五、总结
师:听,风姑娘已经把清脆的铃声送到了我们的耳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并找个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画的内容。
C、师:同学们,在赵小艺的画中还藏着秘密呢,请看——出示句子让学生填写: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师:在刮风时,还有什么会随风飘动?(平时生活中)D、师:赵小艺可真有办法,两三下就画出了风,你们觉得赵小艺是个怎样的孩子?(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喜欢他吗?那就用朗读来告诉老师。(出示描写赵小艺画风的两段话,分组朗读,教师注意朗读指导)
(3)师:赵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宋涛和陈丹也不甘示弱,请看,这是谁的画?(出示图画)
师:图中哪里有风?(弯弯的小树)——(小树 弯)
师:请你用上刚才的句式把他说出来 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
(4)留心观察的陈丹用弯弯的小树告诉我们风来了,那宋涛又是怎样做的?(出示图画)哪里有风呢?生说,(雨丝 斜说雨丝被风吹斜了)我们看看文中是怎么写宋涛画风的?
(出示本段话让学生小声自读,再指名读)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知道宋涛如何画风了。
师:出示——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风到底藏在哪里呢?哪位同学能够完成这个填空?
6、师:快看,蔡老师把你们说的话连成了一首诗(出示几句话)谁能给这首诗想个题目?——出示风来了
师:我想请4位小诗人来读一读。(请4名学生一人读一句,能让老师也来读读好吗?再全班齐读)
7、师:能干的小诗人们,那你们能画风吗?
(1)先请学生说出自己怎样画风,自由说,先拓展思维。(2)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老师今天也带来了风,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画,让学生用上所学句式说出来)
(3)再让学生用所学句式自由说
8、(1)师:同学们,你们在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带动下,都能画风了,欣赏完他们的画后,想怎样夸夸他们呢?(生:他们很能干、爱动脑筋、聪明……)
(2)师:大家说了这么多,那咱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夸他们的。(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师:谁来读读?(指名读)师:这段话哪里夸他们了?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引导学生注重“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师:既然如此,那我们一起来夸夸他们吧(齐读)
五、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并找个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画的内容。
第三篇:画风教学设计案例
《画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的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感情朗读并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三位小朋友,再次打招呼巩固生字。
2、分三小组,选择课件其中一位小朋友,进行词语测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画风的三位小朋友,充满生活情趣和童真,寓游戏于测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1、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线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3、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
(1)赵小艺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赵小艺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旗子——飘)
D.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眨眨眼睛”、“我能”)
E.指名朗读,师范读,集体表演朗读
(2)陈丹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陈丹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小树——弯)
D.体会陈丹的说话语气(“也”)
E.小组赛读
(3)宋涛画风
A.思考:宋涛与前两位小朋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B.出示宋涛的原画,让学生根据变化进行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雨丝——斜)
D.指名表演朗读
(4)赵小艺第二次画风
A.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让学生指认。
B.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风车——转)
C.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笑”、“还能”)
D.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最后一段,小结画风情况。
5、夸夸三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原因。(我觉得______最棒!)
(1)陈丹: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善于向别人学习。
(2)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聪明。
(3)宋涛:敢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勇于实践。
【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1、“我是小诗人”,根据例句,完成句子。
例句:
风来了,风把 小树 吹 弯 了,风藏在 弯弯的小树 里。
风来了,风把______________吹__________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指名完成并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思考:如果我是小画家,我打算怎样画风?
2、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3、评一评:谁的想法最好?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把文本体悟得更加深远。】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请你像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位小朋友一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把自己画风的办法用一段话写出来。
【设计意图:从口述转换为写话,从口头表达到文字描述,作业布置重在孩子掌握知识,懂得怎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有效的巩固作用。】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 ……
【设计意图:板书图文并茂,突出重点,依照上课的流程对文本中心进行明确的提炼,这样的设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
第四篇: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高慧)
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
作者:高慧
单位:邻水县延胜小学
地址:邻水县延胜小学
联系电话:***
爱因思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超乎寻常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巧用导语揭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个“关键”就靠我们如何在课前的几分钟里紧扣学习内容去激发和点燃。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几种常见揭题方法。
1、小故事揭题法。
一般小学生都爱好听故事,所以小故事揭题往往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调动起来。如:我在教学《寓言》时,把课文内容编成小故事,在上课前先讲给学生听,学生都听得入神。然后,我把话锋一转,把学生带入本堂课的内容之中,这样,既起到概括介绍内容作用,又易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去。
2、创设情景揭题法。
如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二年级下册 1
《日月潭》时,我是这样巧用导语的。台湾的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景色迷人,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遍地,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游一游这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好吗?我这样创设一个景色迷人的情景,是为了紧扣教材的内容,有机的点燃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学生原来分散的注意力有机的集中起来。又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课一开始是让学生做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自然地引入情境——“请小朋友们趴下仔细听!”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一段“下雪啦!”的动画课件放出来,接着让学生抬头看着画面中飘飘扬扬的雪花落在粉妆玉砌的世界中,不由自主地大喊到:“下雪啦!下雪啦!”教师顺势利导:“下雪啦!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棉袄,瞧,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入了课题。
3、设置疑问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学生就竭力去想,想到时很高兴,想不到时,一种探求心理,使得他们急欲知道答案,当课文内容揭示问题的答案时,恍然大悟,议论纷纷,争相表现,学习兴趣很浓,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保持未散的过程中,教师极易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画风》时,我是这样进行激趣的:同学们都很爱画画吗?我们画过太阳、月亮、小河、流水、动物、植物„„可是有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风!大家能画吗?现在我们就和课本里的小朋友一起来画画,好吗? 我设计这样的激趣,就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画画的特点,把学生的注意力愉快的转移到课文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第十册课本《种子的力》,可以根据课文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我们班上哪个力量大?你又知道世
界上什么力最大?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极易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就各持一面,相争不下,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出课题。
二、制造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能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境。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悬念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使他们对事物产生一种急于追寻下去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去学习,定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优秀的钢琴曲,之后,问学生:“这首曲子优美吗?”在得到学生极肯定的回答后,我又问:“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又是谁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吗?”连续两个问题,设置了重重悬念,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于美的享受,在课前播放有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我在课前几分钟播放了《接过雷锋的枪》、《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让学生感受雷锋精神永远是全中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让学生的精神振奋,促使学生持振奋的精神学习课文。在教学《找春天》时,我播放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给学生于美的享受,让学生从歌曲中得到启迪,促使他们睁开好奇的双眼,寻找课文中春天的美丽。
四、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猜谜语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蜘蛛》中的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又如:第九册课本《落花生》一课,可提出这样的谜语:“爸爸麻脸,妈妈红脸,养个孩子白脸。”(打一食物)。再如:在教学《雷雨》时,我出这样的三个谜: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晴天穿白袍,下雨穿灰袍,不到地里来,只在天上跑。白花不是花,花园不种它。夏秋看不见,春冬天上撒。让学生猜,允许讨论,交流,制造浓浓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向课文迁移。
五、运用实物演示或借助图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当出示实物,儿童便豁然领悟。实物演示既可以由老师展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展示。同时,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借助图画进行教学,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而且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体验美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让材料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技巧(高慧)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技巧
高慧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然而,很多学生都有“作文难”的通病。每当语文教师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过了半节课还在“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注意的时间较长,如果有机会参与到活动当中,他们会更乐意。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
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情景,降低难度,激发写作欲望。在教学我最拿手的一道菜时,我事先通知学生带来材料,在课堂是当堂做菜。他们兴趣极浓,各自展示着手艺,一些同学在旁边帮忙,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活跃,之后同样把这快乐的事情写下了。他们很乐意写,生怕哪个环节忘记了,所以写得十分具体,还用上了一些好的词语。
(二)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手抄报、禁毒报、班报、读书日等活动,评比做得好的同学,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学校的黑板报上面,让全校的老师和同学看到自己的成果,以此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参与意识,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这样以来所有的同学都想去写了。另外,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募捐活动、参观活动等,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有了足够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方便多了。
(三)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本来就害怕写作,好不容易写了一点还受到老师的批评,说这说那,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还打击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提倡多鼓励、少批评。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赞扬的话语,把写得好的作文在班级中念一念,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感觉;对于那些写得不好的作文可抓住当中好的词语、句子展开点评,培养差生的写作兴趣。在批改作文时也要讲究艺术,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的修改意见,切忌说打击学生的话;对写得好的表示赞赏、肯定。每学期举行作文竞赛,评选优秀的作文给予奖励或帮助他们投稿,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二、看、听、说、读、写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学生感官总动员,能看、听、说、读、写相结合。
(一)、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二)听
所谓听就是要求学生在老师上作文课时认真的听;平时多听别人介绍一些好的写作文方法和建议;多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如少儿频道的新闻袋袋裤、中央二套的全球资讯榜等,这些电视节目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还要教他们动笔记录,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说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最主要的是语言,从婴儿的呀呀学语开始看到他们的成长,所以,人的语言十分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努力开发、建构适合学生口语表达的教学系统,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条件,为习作打下基础、奠好基石。
(四)读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去阅读课外书籍,把间接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表达素材。如:同样是表达成为孙悟空使盲人复明的意思,大多数学生平淡直叙:“如果我是孙悟空,我要治好盲人的眼睛,让他们看到精彩的世界。”有一个小考生是这样写的:“如果我是孙悟空,我要飞到天上摘下一些闪亮的星星,把它们变成明亮的眼睛给天下的盲人装上,让他们走出黑暗,恢复视力。”很明显,后者精彩很多,这肯定与他饱览群书有关。
(五)写
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做笔记,因为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做笔记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为写作文打下基础。另外,多写想象作文,儿童是最富于想象的。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神思飞动、浮想联翩、文潮奔涌:睹物想象——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作为直接依据展开想象;听录音想象——听音乐、鸟鸣、水声、人流声等展开想象;续写文章——给课文编续集;假设想象——以《假如我是„„》为题进行畅想、写作。只有大量阅读,做好记录,写作文时才能有好的语感,用上好的词句。可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功的,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培养。
三、教师要在作文命题上有所创新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教师可以采用规范命题和学生自由命题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从而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教学当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只有抓住小学生的心理,找到他们喜欢的教育教学方式,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良好兴趣,才能让他们从怕写到愿意写、会写。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