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其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其路径选择
作者:周定财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文章阐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政府转变执政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执政能力、转变行政职能、推行电子政务,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内涵解读
一、新内涵产生
明确指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必须着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
“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二、新内涵解读
对政府公共服务范围的鲜明界定概括起来就是“三公共一公众”。即公共产品的范围和内容是提供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公共服务的目的和导向,是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又有助于改善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工业品创造出巨大的农村市场offcn版权。
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这是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必然选择。
发布公共信息,包括向社会投资方向的指导性信息、社会就业信息、灾害预警与防治信息、公共事件信息、政务公开信息等。公共信息的及时、完整的公布,一方面能降低经济活动主体的信息搜寻成本,改善对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预期,减少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另一方面还能保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提供和改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信息条件,有利于形成适当的社会政策。
“三公共”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意味着:政府公共服务范围覆盖的是全体社会公众,而不是某一群体;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公众的生活和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公共服务的手段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三、新内涵内在要求
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服务,必须要做好四个“就要”。
就要积极而又充分地利用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对发展成果的共享
就要清理不合理的政策,矫正不合理的机制,从体制入手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问题
就要大力提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的“有限政府”理念,防止和杜绝假借公共利益旗号,行与民争利之实行为的发生
就要形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主动服务、平等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政府工作新风尚。
通过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改进社会公众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参与条件,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政府工作的新思路,意义重大。
第三篇: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其特征
何谓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
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
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指在服务的理念上,政府是为全社会服务的政府,它不是为某一类人或某一地区提供单独服务。二是在服务的方针上,政府坚持非歧视原则,公平地对待企业和公民,并采取措施保护和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每位公民都能够公平地享有政治、经济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文明成果,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三是在运行的机制上,政府以尽量公开透明的方式运行,依法执政,并自觉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四是在服务的宗旨上,政府以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宗旨,并将主要职责放在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上,没有个人私利与小利。
具体说来,服务型政府强调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而非管制;是有限职能政府,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并且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进程的加快,政府必须想方设法,为不同人群、不同社会组织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但不管是为谁服务,也无论是提供哪一方面的服务,政府都严格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重此轻彼。该政府模式还以市场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方式,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角色定位在培育、完善和维护有效的市场环境上,将原先由政府垄断的公共物品的生产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转让,使市场逐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舞台。政府在培育市场的同时,兼顾到社会公平,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政府要保持和维护它的高效率、统一性与公正性,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多样化的服务目标。总之,在向服务型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要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微观控制走向宏观调控,对于可由市场、企业、社会承担的职能将不再干预。仅仅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起着“掌舵”而不
是“划桨”的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无缝隙服务的现代化政府形象。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纵观20世纪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未取得根本成功的原因,就是政府角色依然定位于管理者的位置,并非服务者的角色。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是:政府机构庞大臃肿,冗员众多,人浮于事。“管理在本质上就是服务”,因此,21世纪以服务为方向的政府职能转变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它将彻底地抛弃旧的治民观念或“为民做主”的观念,而按照企业家精神努力为公民、国家和社会服务,并自觉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
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也就是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实质上是由人治转向法治。可以说,作为规范政府权力、维护人民和社会自由的法律,在制度上要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公共权力运作的全过程,严防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成为驱使公众的力量。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除了经济管理职能外,还应包括社会服务职能。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监管、弱审批,努力解决职能上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进一步下放权力,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剥离、交还给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并适应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服务。因此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这不仅是一种服务型的政府治理观念,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经济“蛋糕”的做大,许多政府功能结构中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政府的工作职能将随着外部经济规则的改变而进一步转变,服务型政府渐成趋势。成熟市场经济所体现出的政府理念、方式和方法都会逐步地在我国得到落实,最
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政企分开”,以及在社会本位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政府职能,使其从根本上转到为社会服务上来。
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有效路径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不仅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经济、社会等事务服务,认真履行“人民”政府的宗旨;还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贸规则的需要,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机构设置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重复管制等问题,努力把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市场调节、社会监管、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等职能上来。因此,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应该是“阳光政府、创新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等模式交叉、综合渗透的结果。它的建立与发展应遵循以下途径:
(一)在政府行政程序上,公开透明,建设阳光政府。政务必须向公众公开,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
(二)在政府行政功能上,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理念要成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三)在政府行政机制上,建设创新型政府。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首先是为了提高政府的活力和效率。政府是一种自然垄断性组织,只有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精神,才能提高效率。其次为了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后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问题,要求政府制度不断创新。
(四)在政府行政技术手段上,建设电子型政府。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建设公共政府体制的重要基础。电子政府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老百姓能够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方式,改变政府与企业、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做到透明化、公共化,从而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
(五)在政府行政规则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WTO的规则正是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它们要求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摒弃行政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行政效率。政府的所有权力要源于法律,源于人民的授权,使行政过程发生在法律和人民的密切监督之下。
第四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建立标准
论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建立标准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对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让政府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深入理解国务院发布的三个推进依法行政文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标准。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内涵,建立标准,政府职能转变
服务型政府,就是为社会、企业和公民提供所需的价值的政府。或者说,是将执行社会公共职能为主要任务的政府。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质,就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转变。在政府与公民方面,提高公民意识,为公民意见和愿望的传达创造途径,实现公民对政府行政工作的监督,提高公民对政府工作的参与程度等。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政府加强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执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搞好社会服务。其中,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政府方面的转变,需要政府部门行政工作和政府行政工作人员两个层次的努力。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
(三)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通过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体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四)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
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
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促进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使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标准
(一)公正透明
政府公共性的根本体现,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保障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型政府应当是“阳光政府”,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根据公众的需要提供政务信息,落实公民的知情权。监督体制得以完善,强化社会监督,加强专门监督,创新层级监督新体制,监督渠道拓宽,人民群众有更多的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提高,行政决策、政府立法、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行政工作中能够组织听证,保证公正透明。
(二)廉洁高效
服务型政府必须高效行政、廉洁从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
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此同时,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廉洁,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杜绝腐败现象,提高其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三)民主责任
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政府做到民主就要合理
运用行政权做到民主行政。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在行政决策中要立足群众,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政府对自己所做的行政决策要承担责任,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得以建立健全,实现“谁决策,谁负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公众的意见。
(四)法治信用
法治是现代行政的基本手段、发展趋向和根本标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实质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权力意味着责任,法治意味着信用。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一个信用政府,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必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五)有限开放
现代政府是一个权力有限的政府。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从“划桨者”
转变成“掌舵者”,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对公民开放,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只有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来保障人民参与政府决策、有效监督政府行为,才是真正开放的政府。
参考文献;
《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第五篇:服务型政府网络化建设基本构想
服务型政府网络化建设基本构想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15:20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刘昭国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坚定迈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人民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法制观念,自我政治诉求积极性的日益高涨,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自我定位,角色转换方面显得尤为有必要且紧迫。在与人民打交道,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互动,政府的作用呈现出多元化,多方向,多层次并逐渐又过去群众问题“一手管”转变为依靠社会多种机构,单位,渠道来处理多种问题“网络型管理方式”的一员。
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第一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政府执政方式,管理社会,处理民生问题基本手段的转变,体现了政府机构人性化的基本发展趋向。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程度的加深,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国内外各种信息浏览的便捷,对自身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突出矛盾主动诉求,及发泄自身情绪方式社会化等国民基本社会化期待意识的觉醒,传统以政府单一机构管理社会各种事务的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有效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实现由单一政府机构管理社会事务向以政府机构为核心依靠各种社会机构,单位协作共同管理社会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
一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清晰认识国内地方群众事件背后社会运作机制的失灵近年来,国内经济总体发展较快,基本实现解决国内民众温饱问题的目标,而且在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及实践中进展相对顺利,国内整体局势显示比较稳定,基本体现了国家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方针,顺利实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构想。国内局势虽然总体较稳定,基本顺应国家总体规划构想,但随着近些年我国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内网络媒体的基本普及,国际舆论导向的基本作用,部分群体精神生活出现过度“西化”的现象比较引人注目,尤其是为保护自身权利,纠帮结派,示威闹事,已经在在国内多个地方造成社会秩序紊乱,人命财产
丢失,社会资源无序浪费。群众纠集事件不仅是针对当地政府,也也出现在各种私营企业,公司这些问题凸显出国民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的强烈,保护自身权利手段的转变,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政府处理问题,化解群众矛盾措施的迟钝,无法恰当灵活地疏解群众的心理。这些突出社会事件背后反映的是政府机构与当代群众沟通打交道,沟通方式上的缺陷,没有较好地了解当代群众心理所想,更没有切实有效的为群众真实地做事的制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当官仅为民做主,甚至根本不为自己谋利”的一个单纯的官僚口号上,人为因素较大,在县级各级政府部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2)政府运行方式转变是城镇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趋势随着国内城镇化政策的逐步落实,城镇经济,文化互动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种城镇居民享受的服务,也逐步落实到小县城,农村。城镇居民多种服务越来越由多种机构共同提供,如各种消息来源的咨询,教育,甚至医疗。越来越多的民众不是单一地依靠当地政府提供的信息,也没有将政府的信息当做唯一的消息来源,群众的生活社会化程度凸显的更加信息化,多样化。政府“官本位“角色定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在“官本位”传统思想引导下的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也越来越面临的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城镇一体化政策是我国为使全国人民早日达到小康生活,协调发展城镇,农村,共享社会财富的战略方针,它的提出和实践集中解决了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落后,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公平分配等问题,面临着各种社会职能单位,机构,现代化信息企业功能,作用的重新分配及组合。有效利用多种社会职能机构的作用,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性质。建立以政府为核心,多种社会机构协同管理社会事务是现代化政府运作模式是比较恰当的能够体现官、民个性化互动的需要。
(3)清晰认识到服务型政府是体现我党新时期执政为民的基础平台 构建好这个平台是带动以我党为核心中枢,各种社会职能机构为框架,广大人民群众为机体整个社会互动发展重要基础,能够真正体现我党新时期与广大群众血与肉关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降低国内一些官民比较突出的矛盾,反而体现日益频繁。这些个案事件,至少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官民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党与民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新时期党与群众关系构建和维护的难度,第二更要看到党在群众形象的建设是基于双方有效互动,表面上群众诉求的体现,实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需要着眼于当代实际形式来解决。群众始终我党扎根的土囊,是我党执政的基础,牢牢团结广大群众在我党的身
边是我国社会稳定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源泉,更是我党管理国家的重要执政方向。
二 服务型政府网络化执政方式的基础
全球经济将各个国家牢牢联系在一起,当代全球舆论,媒体,信息都可以比较畅通地活跃在国与国之间,各国政府的执政方式都成重要的参考对象。当代许多国家对探讨社会运行机制,政府与国民的沟通方式都显得较为活跃。主要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西方社会为代表的“完全民意性政府,也称之为随机性政府”,这种政府模式主要特征是政府决策理想化模型几乎是以民意为取向标准,能够代表绝大多数国民的利益,能够比较好地协同政府与各社会组织的关系,但该模型在管理社会的过程中比较混乱,执行效率较低,各部门,社会机构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不佳,况且在实际情况中,该政府模型无法代表完全民意,其中牵涉较多的利益关系,稳定性不佳,社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二种是以亚洲一些国家政府管理社会方式为代表的“机体协调运作性政府”,这种政府理想化模式主要是以国家为政府机构为核心,协调各种社会职能机构,优化应用各种社会资源,良性引导民众共同治理国家,体现政府与民众在整体目标的导向下,共同治理国家。该种模式最为关键的就是政府与民众利益的一致,需要时时刻刻能够体现民众利益,并且体现民众利益的方式需要切实到政府执政方式中去,体现在社会整体运作的机制中。这种政府模型的建立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过程,初期问题较多,尤其在国内外形式变化剧烈,舆论导向较为活跃的情况下,矛盾体现的尤为明显。
(1)牢牢把握社会整体运作模式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各种社会职能服务机构的社会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传统以制造业,工业等第二产业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方式,逐渐转变为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促进国内增长的,服务性质的产业比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越来越高,其所承担的社会逐渐得以体现,除了其本身可以更多的吸纳就业职位,增加国民收入之外,显著的社会功能是改善国民生活环境,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是社会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良好润滑剂。随着服务业在我国的积极开展,其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呈现的日益明显,尤其是不同地方,所具备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不一致,不同性质的服务产业能够充分在不同地方落脚生根,为各种服务业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提
供充足的市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氛围,政府应该清晰认识到这些服务业功能社会化导向的重要性。
(2)清晰认识到当代民众利益诉求的心理基础: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国内外媒体信息
传播信息的活跃,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汇聚都在影响着当代人对自身,国家,社会,家庭的看法,体现了当代人思想认识的复杂性,多变性,紊乱性,集中体现年经人对自我定位的突出,对自我社会角色的主观突出,表现在个性追求上的散乱,及自我发展及实现的强烈主观性,同时又要看到当代年经人这种个性想法体现国家社会层面上的执着及片面。这整个心理基础构成的社会现象集中体现在当代人自我权利维护的觉醒,对社会期待的提高,政府施政的苛刻。当然,在清晰看到这些民意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的同时,也要把我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潮流,基本发展趋势,它所体现的个性化,人性化化特征要求我们政府采取更为有效沟通的方式。民众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对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方式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表现日益突出。当前在国内多数地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民意比较明显,政府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社会事务方式是顺应广大群众的心理,符合当代人“口味”。
三 服务型政府网络化执政方式的建设
政府执政方式的灵活性,人性化模式转变具备相应的物质、理论、民意基础,是当今国际政府执政方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体现了我国发展为民,民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目标。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主要是从其发放政策的渠道,部门机构建设等方面的建立,使之及时了解民众需要,有效进行官民沟通,灵活处理民众合理意见,真正体现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所想是人民真正所想,所思。
(1)加快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设立宣讲各种民众所需信息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的作用是政府讲解决策过程,政策意图,并收集民众意见,有效针对性地逐条化解民众矛盾。协调机构的性质是由民众代表组建,采用政府信息咨询工作方式展开,属于服务产业性质,其主要的工作是承担政府与民众沟通的平台。
(2)加强政府与民众定期沟通交流意见机制的建设各政府职能机构除了媒体,网络交流信息的平台外,官员与民众代表见面座谈也非常必要,并且形
成定期机制。形成政府与民众平等对话沟通的平台,同时除了公共场合下见面座谈之外,群众定期上访,官员定期接待机制也可以根据条件逐步完善。
(3)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当地服务型企业的联系,充分利用服务型产业社会功能的便利,建立政府、民众友好的沟通平台主要是信息共享,政策吸纳,增加民众信息,建立与民众友好沟通,互相反馈的的渠道,发挥服务型企业帮忙化解社会矛盾的先天优势,增加政府在民众灵活性,人性化的形象。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型企业良好互动的现代化模式,充分利用服务型企业与民众良好沟通的优势,仔细聆听民众的意见,努力发挥服务型企业传播信息,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功能,做到及时了解民众想法,提出针对民众心结的解决方案,使民众有效切实理解政府政策,民众的意见能够通过多种社会服务型机构传到相应政府机构,并形成以社会服务型机构为纽带,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的纽带。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社会服务型企业的联系是有效建立服务型政府,发挥社会整体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关键,通过服务型产业间接作用,使政府决策方式服务性质化,结合政府、民众双向反馈机制灵活机动带动政府、社会服务产业、民众的良性互动。政府、社会服务企业、民众的互动,能有效发挥各种社会资源,优化使用社会资源方式,创造友好的社会协作氛围,促进社会各行为主体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