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装备制造技术杂志
《装备制造技术》征稿QQ1043257745
《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管、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机械科技省级优秀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大16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545X,国内统一刊号:CN45—1320/TH。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会刊。诚广大读者的厚爱,本刊决定从2006年8月份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7年1月份起正式改为月刊,页码也由原来的64页改为128页。全新打造的《装备制造技术》杂志将会更丰富、容量更大、更受读者欢迎。
主要栏目有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工艺与工装、管理与改革、专论与综述、经验与创新、信息与动态、电气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试验与研究、标准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栏目。
本刊十分欢迎从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踊跃投稿。文稿数字以
3000-8000字为宜。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学术期刊规范化的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简明的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明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导[R];标准
[S];专利[P]),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
1、与文章同等量之主要信息,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200字内为宜;
2、题名、全拼音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和关键词等)附于正文末尾。来稿请注明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
★★特别提醒:为了保证您的论文发表质量和速度,建议先电话咨询。欢迎垂询!也请您将此消息告知您的同事或者有此需要的亲朋好友,我们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先办理通知,收到通知查询杂志社核实后付款)
网址:东方论文网-http:///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unwenshijie100
★★联系人:娄老师******
工作QQ ***4010
投稿邮箱:lunwenshijie100@126.com
(一到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投稿时请注明期刊名称,作者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第二篇:过程装备制造技术的新进展(范文模版)
过程装备制造技术的新进展
班级:装控11-
52014年3月
摘要 当前随着化工、石油、能源、制药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过程装备制造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过程装备制造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普及。
关键词过程装备制造技术发展装备制造业早期存在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心脏”和制造业的核心要件,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物质生产部门,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我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一项重大产业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过程装备制造方法的发展
近年来过程装备朝着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 为了适应压力容器向大型化的发展, 其制造方法也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过程装备的制造方法除了传统的锻造式、卷焊式、包扎式、热套式等方法外, 蒂森公司在1981年埃森国际焊接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容器的焊接成型技术, 采用多丝埋弧焊法制造压力容器筒体。过程装备用材的发展
过程装备的发展离不开高性能、高水准的金属材料, 目前过程装备新金属材料的开发在于对传统材料的改进, 其技术核心是在金属中添加所需的合金元素和改善发展新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机械性能可设计性好等普通材料不具有的显著特点, 其既保持了组成材料的特性又具有复合后的新性能, 并且有些性能往往大于组成材料的性能总和, 是过程装备材料选择的主要趋势。当前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为由宏观复合向微观复合发展, 由双元复杂混合向多元混杂和超混杂方向发展, 由结构材料为主向与功能复合材料并重的局面发展[。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技术, 鉴于纳米材料的诸多优势, 与纳米相关的技术也逐渐运用于过程装备中, 如粉体设备技术是化工机械技术的主要分支, 而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则是其前沿技术。目前中国首创的超重力反应沉淀法(简称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粉体技术已经完成工业化试验。4 过程强化技术
随着过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能使过程设备朝着越来越节能、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因此, 对于过程装备而言过程强化技术依然是当前过程装备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程强化是指能显著减小工厂和设备体积、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新技术 , 它主要包括传热、传质强化以及物理强化等方面, 其目的在于通过高效的传热、传质技术减小传统设备的庞大体积或者极大地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显著地提升其能量利用率, 大量地减少废物排放。
结束语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装备制造技术未来的重要技术
应该适应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应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展望未来, 过程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将在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工计算机计算技术、环境技术等领域中体现他们的重要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1] 朱献镭.过程装备技术的新近展[J].轻工机械,2005,3:11-14.
[2] 伍广.过程装备技术的发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16-17.
[3] 黄仲涛, 李雪辉, 王乐夫.21 世纪化工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 2001, 20(4): 1-5.[4] 涂善东, 王正东, 顾伯勤.新世纪的化工机械技术展望[J].化工进展, 2003, 22(3): 258-265
[5] 徐滨士,刘世参.发展装备再制造工程促进循环经济建
设[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01:51-55
[6]吴亚东.化工时刊, 2002,(11): 18~ 22
第三篇:切实推进板坯连铸装备制造技术范文
切实推进板坯连铸装备制造技术
创新进步,适应高端板材生产需要
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
在国家〝十一.五〞期间,首钢机电公司得益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 得益于首钢搬迁和产品结构调整,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以高水平的板坯连铸机为代表的成套冶金设备,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生产了15套机组,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集成了6套机组,制造工艺技术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我们生产的高水平的板坯连铸机分别用于首钢、包钢、涟钢、武钢、承钢和鄂钢等重点工程,设备的产能达到4800万吨板坯;分别用以生产汽车板、管线钢、电工钢、船板、耐候板、容器板、不锈钢和高强度钢等高端板卷和宽厚板的生产.我们在发展以高水平的板坯连铸机为代表的高端成套冶金装备制造业中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外方企业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以高标准制造每一套板坯连铸机.自1997年起我公司与德国西马克合作生产CSP薄板坯连铸机成套设备,承担薄板坯连铸装备技术攻关起,我们开始接受国外板坯连铸机最新技术成果.由于当时我们的企业管理,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能力,质量标准,对现代连铸装备的认知和传统观念与国际先进机械制造业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开始阶段,我们的生产计划编制,传统工艺习惯,工序和功能检验到表面质量与外方的要求都是很不适应,特别是许多方面的陈规陋习与外方屡屡碰撞,付出了一些教训和代价.我们及时统一了思想,坚决要求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无条件尊重外方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和外方代表的意见,严格工序过程;我们选派一批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赴西马克公司接受培训实习,修订和强化了企业组织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合作生产的过程有力的推进了企业进步,全面提升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我们与西马克和达涅利合作先后为广州珠钢、邯钢、包钢、马钢、涟钢、本钢、酒钢和武钢制造了15套薄板坯连铸机(全国共建设了10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20套薄板坯连铸机),以及他们的二期或改造工程.在国家〝十一.五〞期间,我们与奥钢联、西马克和达涅利合作制造了15套常规板坯和宽厚板坯连铸机.它们都具备当代最新技术发展特点,其中为首钢秦皇岛4.3m轧机配套3#连铸机,400×2400mm宽厚板坯连铸机是现今世界最先进,最重型的板坯连铸机.这些成果确定了我公司在制造板坯连铸机领域里的竞争能力和领先地位.二.消化,吸收和掌握先进设计技术,理解和领会了现代板坯连铸工艺技术,自主创新和集成,推进板坯连铸机国产化.板坯连铸是高品质板带生产流程里至关重要的环节, 新建设的当代最先进的板坯连铸机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工艺装备的日益优化,机电液和工艺介质的一体化装备技术更加成熟,无缺陷铸坯的生产技术先进实用,自动化系统和工艺控制水平不断更新和完善,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的智能操作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效果显著。
新设计的板坯连铸结晶器都采用了紧凑式设计,刚性好,可实现快速更换,水系统自动对接;在功能上充分完善均匀的坯壳的形成,保证铸坯良好的内在和表面质量;把结晶器液面动态控制在最佳的状态,自动浇铸,确保连铸机高效运行;有效地防止坯壳粘结或漏钢的发生;液压振动可控制振幅,振频,波形,调节非正弦因数,可优化负滑脱时间使铸坯振痕变浅,防止表面裂纹产生,保证铸坯的表面质量。
为了有效地消除板坯的中心疏松和凝固过程铸坯中心产生的裂纹,我们制造的板坯连铸机都具备动态收缩辊缝——铸坯凝固末端的轻压下技术,在拉坯过程中根据铸坯液相穴的位置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辊缝和辊列的锥度,使凝固末端铸坯达到轻压下。铸坯在二次冷却区既得到最佳的冷却速率,又防止过冷却,保证铸坯的质量;动态控制的冷却系统,由计算机计算的温度分布的热跟踪模型,确定冷却的强度和分布,配置冷却的策略。具有动态软压下功能的板坯连铸机都采用液压夹紧扇形段,远程调整辊缝和具有足够精度和刚度的设备条件,成熟和可靠的工艺软件包的支持。液压远程调整辊缝的铸坯导向系统极大地支持了连铸生产和操作的灵活性。
在设计转化、加工制造、质量控制、现场调试和生产保障、备件供应、维修和再制造的过程中我们掌握和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有能力推进板坯连铸机的技术进步和国产化.我们在加工制造连铸辊系和框架中创新设计了许多项工艺和工装有效地保证了加工质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有效地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其中授予了4项专利权.我们对板坯连铸机制造材料和配套零部件的选用,堆焊材料和焊剂;轴承、密封、液压、润滑、冷却、传动、传感器和电器等主要配套零部件的供货商、品质和技术参数实行了优化,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国产化.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增长了能力,培养了专业人材,最重要的是我们对现代板坯连铸技术的理解,使我们有能力向用户、科研单位和工程设计公司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参与工艺装备设计选型和综合解决方案的讨论,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推进国内板坯连铸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合同,取得经济效益.我们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集成和设计,制造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板坯连铸机,其投产后的综合技术水平相当于国外设计的装备.同时我们对首钢投产使用的一些板坯连铸机部分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的合理性.三.着力企业技术进步,打造冶金成套装备核心竞争实力.首钢机电公司打造冶金成套装备核心竞争实力,把技术进步放在最先位置,加大了装备和软实力的提升.作为一家冶金重型装备制造企业,机床一般比较大型化和通用化,因此对于板坯连铸机加工制造明显没有针对性,公司调整了技改方向,短时间内购置一批数控加工机床,并且采用了高效切削技术,还以技术带头人为命名的工作室,作为创新平台,综合了加工工艺,数控技术,刀具,切削液,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数倍提高了加工效率,确保了加工质量百分百的合格.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系统投入使用,大为缩短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将产品工艺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信息,起到了机械制造信息化建设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解决了工艺设计效率,标准化和集成问题,使我们的企业的软实力得到合作外方的高度重视.堆焊是生产板坯连铸机的重要工序,由于我们严格工艺过程控制,稳定的产品质量,我们的该生产单元被国际著名焊接材料公司,英国Weldclad公司命名为在中国的示范基地.板坯连铸机冷却水,润滑和液压管路的装配工作量很大,往往是制约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我们采用了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和数控弯管技术,路径复杂,空间走向,角度和尺寸极其繁多配管进行了精确的预制,使得配管操作就象汽车生产线一样简单,并达到美感,可靠的效果.此项技术得到合作外方高度评价,这在他们的工厂里也尚未做到.未来钢铁企业为了满足高质量宽厚钢板的需求,产品品质必需满足更加严格的标准;必然要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应对来自质量、成本、效率、环保、品种和技术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面对一般板带生产能力过剩,高端产品技术和生产能力仍然短缺的现状;可以肯定炼钢-连铸-轧钢工艺流程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新的工程建设将持续进行,对冶金装备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
整合设计研究,装备制造和使用平台,鼓励支持消化吸收和掌握引进技术,重视总结实践经验的二次创新和自主集成,推动装备国产化、工艺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实现,我国高端板坯连铸与板带生产的技术和装备必定要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
第四篇: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发展评析
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发展评析
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汽车业占装备制造业产值和利润约半。国内外经验一再证明,汽车工业的发展既依赖于机床工业的技术进步,又带动了机床工业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机床,其中,进口机床金额约占80%。这是我国机床消费和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角度观察,汽车产品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制造装备的发展,反之亦然。比如,大约一个世纪以来,组合机床自动线以其高效率统治了汽车工业的生产。随着竞争加剧,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从几十年缩短到4年,组合机床自动线由于缺乏柔性而无法适应。20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巨人福特与机床巨人INGERSOLL合作,研制了集高柔性与高效率于一身的高速加工中心,由它组成的柔性自动生产线的问世,加快了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这就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有几十种新车上市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汽车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装备水平;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和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又取决于装备的先进性和制造成本。正是近年大量先进数控设备的采用,使我国轿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才支撑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市场巨大
我国将是世界汽车最大市场、最大生产国。按照发展总战略,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1400万辆~1800万辆,世界第一,并迈向世界汽车产业强国,其标志之一是,拥有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装备。
同时,各汽车企业,特别是零部件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改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可以断言,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长时期内,汽车工业将一直是机床消费的主体。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两极分化、总体落后。形象地说是“现代武器与“三八”式步枪并存。”一方面,有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敏捷柔性生产线的上海通用这样的示范工厂;另一方面,有的国营老企业,如,济南卡车公司数控机床比率只有1%(2002年调查)。
总体来说,合资轿车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如,万象集团)汽车装备整体上进入柔性化时代,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另外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仍然主要使用普通(非数控)机床生产,造成质量低下,只能够生产低端汽车零部件。
现代汽车制造装备的构成及进口热点
汽车制造装备分为整车制造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装备两大类。
整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整车装配流水线、车身焊接和装配生产线、喷涂生产线、冲压生产线。
(1)冲压生产线:据统计,在轿车的2000余件零件中,冲压件占40%以上。包括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和中小型冲压件。目前,我国轿车生产主要应用自动和半自动冲压生产线。下一代是柔性冲压自动线。冲压生产线是唯一的国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类汽车装备。但是先进冲压技术装备我们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
(2)轿车焊接装配线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轿车车身自动焊装线,整车自动装配线是我国汽车装备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目前,自动装配线向柔性和“零缺陷”装配线发展。柔性靠大量焊接和装配机器人实现。
(3)喷涂生产线:主要包括喷漆机器人、电泳、烘干、涂胶以及输送等设备。由于国内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流水生产线的技术,也基本依赖进口。
零部件制造装备:
(1)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
制造轿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金额的约70-80%依赖进口。但近年随着国际著名机床厂商将生产转移至我国,以及国内机床企业并购国际著名机床厂商,进口比率正在下降。制造卡车零部件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线则以国产品为主。
这里分析几种热点金属切削机床:
1.柔性生产线——FTL。由高速加工中心组成。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从20世纪末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约100条在我国安装或将安装,单价约2000万美元。其中进口占约90%。主要来自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
2.双主轴双刀塔多轴数控车铣中心/柔性制造单元。带有C、Y轴和动力刀头。配备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并在与物料存储与传送及其自动控制集成的条件下,构成柔性制造单元(FMC)。由于这类设备满足轴类汽车零件“一次装夹完全加工——one on down”需要,近年已经有数百台至千台投产,其中进口约占90%。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台湾等。
还要特别指出,现代汽车零部件越来越采用以车代磨工艺,要求数控车床能够进行强力车削。
3.各种数控磨床和专用数控磨床。如:高效、高精无心磨床,配有自动上下料装置(含机械手),组成磨削单元;高效、高精曲轴和凸轮轴数控磨床,十字轴专用数控磨床等,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主要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
4.模具加工5轴高速床身式/龙门式铣床(加工中心)。这类机床主要特点是速度高、刚性好。其中龙门式加工中心为扩大工艺性能,还具有5面功能,配备有换头机构,以便满足铣、镗、钻工艺对主轴转速不同的要求。全部依靠进口,已经有超过数百台投产。主要来自德国、瑞士、日本、意大利。
(2)精密锻造:接近净成形加工。轿车重要零件毛坯一直应用锻件。精锻机国内差距巨大,依赖进口。
1.热精锻生产线或制造单元:德国BLM公司热精锻齿轮精度已达DIN6级,节约材料20%~30%,机械性能提高15%~30%。
2.冷精锻(冷挤压)生产线或制造单元:美国每年生产冷挤压件100万件以上,80%为汽车零件。
3.温精锻生产线或制造单元:工艺特点是材料加热至700℃~1000℃进行锻造,兼有热锻和冷锻优点。美国温锻件约占精锻件50%。
4.模锻机/制造单元:汽车零部件锻造毛坯皆属模锻件。其中的模具和上下料装置等为国内薄弱环节。
5.粉末冶金烧结锻造设备。国外粉末冶金烧结锻造技术有较大发展,粉末锻造连杆重量精度可达1%。
6.内高压成形技术。是制造空心轻体构件的高新技术。内高压成形件质量轻、强度高、零件数量少、焊缝少,在欧美发展很快。
7.旋压成形技术装备。旋压成形具有加工精度高、可生产变截面等强度车轮轮辋和轮辐等优点。
(3)铸造生产线:
大吨位压铸机/制造单元(铝合金铸件)依靠进口。其中压铸模具国内差距巨大。
精密铸造生产线(铸铁件)依靠进口。其中,自动锁芯生产线(key core system)主要采用西班牙loramendi公司产品。
(4)激光加工设备。包括激光切割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技术是国际上大力发展的一种先进技术。将不同材质不等厚度钢板激光拼焊成毛坯,然后整体冲压成形。可减轻零件重量、提高整车匹配质量、降低材耗、提高生产率。目前激光拼焊板冲压成形设备同样依赖进口。
此外,轿车车体三维数控激光切割是最近发展的柔性制造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切割+冲裁模制造方式。使生产准备周期从2.5个月缩短至5天。
(5)数控刀具系统。制造轿车零部件的数控刀具系统,主要依靠进口。现代轿车零部件和模具加工已经高速化。对刀具提出很高要求。采用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包括化学涂层CVD、物理涂层PVD),陶瓷刀具,CBN刀具,聚晶金刚石(PCD)刀具,烧结压层刀具等。
同时,对高速切削刀具的监测工具、刀具系统的连接工具、高速回转的刀具系统动平衡技术设备等也提出很高要求。
需要指出,现代轿车零部件加工生产线,采用“智能刀具(Smart Tools)”——为特定零件加工设计的一系列专用高效刀具。同时,国际著名数控刀具供应商,还同时提供高速切削套装软件包、刀具使用(更换、重磨)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汽车制造装备国产化路漫漫
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重点转入生产轿车,国内机床工业很不适应。轿车装备国产化率长期来只有20%。但是仍然有一些亮点,比如汽车冲压生产线、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国产品都占有较高的份额,大连和沈阳机床集团近年也为汽车企业提供由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目前已有几千台国产数控机床在汽车企业使用。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机床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
(1)自主创新差距:笔者去年访问了欧、日五国20家以提供汽车装备为主的著名机床制造商。发现在现代发动机制造技术、高速加工中心、由高级复合化机床组成的制造单元等高端机床方面,我们与国外技术发展差距拉大了。重要原因是,我们基本没有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同时,制造技术研发的人力、财力投入,差距仍然很大。
同时,现代汽车装备特别强调《解决方案》。目前,国际一流机床企业的销售行为,已经完成了从卖设备到提供“解决方案-SOLUTION”的革命。这要求应用工程师是复合性技能型高级“灰领人才”。这是我们与国际间新产生的也是更加严重的差距。
(2)机床性能差距:主要数控机床无法满足现代轿车对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寿命的需要。如,国际上加工精度从1950年~2000年提高了50倍,国内加工中心精度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体为15年;
(3)软件差距:包括生产线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差距等。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
第五篇:“装备制造业”旗舰期刊《装备制造技术》征集稿件
“装备制造业”旗舰期刊《装备制造技术》征集稿件
●本刊投稿信箱:zbzzjs2007@126.com
●来稿请注明“《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投稿”
●期刊简介:
1、《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是经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主管,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省级优秀期刊,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中为数不多的综合性机械科技学术期刊。
2、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45X,国内统一刊号:CN45—1320/TH,国内外公开发行。
3.本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广西机械工程学会会刊。
4、从2007年1月份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正文页码为128页左右。全新打造的《装备制造技术》杂志将会更丰富、容量更大、更受读者欢迎。本刊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为己任,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为进一步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提供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期刊栏目:
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工艺与工装、管理与改革、专论与综述、经验与创新、信息与动态、电气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试验与研究、标准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征稿要求:
1、本刊欢迎从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2、文稿应具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3、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多于20个汉字。
4、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学术期刊规范化的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简明的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5个,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明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导[R];标准[S];专利[P]),中、英文摘要。
5、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6、本刊编辑部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编辑部邮箱。电子稿件必须采用Word格式随邮件的附件发送,题目下须注明作者姓名、职务职称、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7、论文中如有计量单位,须一律用国际标准书写。
8、文稿字数以文稿数字以3000-8000字为宜,图表另计版面。
9、文中如有参考文献,应依照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并在文中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出引用参考文献的作者名、引用文题名、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日期。
10、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11、本刊有权对文稿进行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投稿时注明。
12、本刊自收到稿件起3个工作日至一个月内完成审阅,并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情况,严禁抄袭,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三个月内发出书面用稿通知书,未接到通知者,可自行处理,优秀论文稿费从优,并赠送当期杂志两本。
13、来稿请注明“《装备制造技术》杂志投稿”。
■本刊投稿信箱:zbzzjs2007@126.com
■工作咨询QQ: 914161746
■快捷咨询电话:***
赵老师
★温馨提示:敬请阅后复制保存此信息以备急需!欢迎将此消息转告您的同事、同学以及亲朋好友!我们坚决为作者负责!!